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通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3 10:50:08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通用19篇)
时间:2023-12-13 10:50:08     小编:笔尘

总结是一种思维的整理和归纳过程,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写一份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做到客观、全面、准确。培养有效的阅读习惯,对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大有裨益。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2、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解剖油菜花并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

2、观察一株油菜上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使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特征。

【教学难点】花到形成果实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

演示:油菜花变化过程的图片,课件。

分组:开花的油菜植株,镊子、放大镜、胶带、剪刀,白纸、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单元概述: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非常有趣的《新的生命》单元。本单元共有7课,我们要一起来研究植物和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请一位同学朗读单元导语:“春天……”

二、探究过程。

1、观察一棵油菜。

(1)请同学们说说油菜长得怎么样?区分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油菜和凤仙花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样的植物叫绿色开花植物v板书w,它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

(3)请同学再说出几种绿色开花植物。

2、观察一朵油菜花。

(1)观察:

从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用放大镜观察一朵油菜花。

在小组里描述所观察到的这朵油菜花。

注意萼、瓣、蕊的读音。

(2)解剖:

学习使用镊子解剖一朵油菜花。

示范:镊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顺序;

解剖的油菜花。

将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用胶带贴在观察记录表上。

观察解剖后的油菜花的各个部分。

填写“油菜花的观察记录表”。

(3)交流。

(4)小结: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的。油菜花有四片花瓣。

3、观察一棵油菜的花。

(1)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时开放的吗?

(2)数数一棵油菜上有几朵花?几个花蕾?

(3)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谢了以后留下的部分是什么?

(4)观察一个花蕾;推测这个花蕾未来的变化。

画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变化顺序图。

三、小结。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四、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采集各种各样的花,下节课带来。

五、板书设计。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二

1、激发学生学习查字典的兴趣,学会用音序法字查字典。

2、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及探索知识的兴趣,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在这有趣的《语文七色光》中见面了。我们会在这里学到许多新知识并增长见识。

(一)我会按音序查字典。

1.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写字母接龙。

2.自由读书上查字典的方法并把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3.小组派一名同学汇报查字典的方法,教师适时加以讲解。

4.自由选择一些字,在小组合作查字典。

5.小组总结查字典的方,班级交流,教师小结。

6.进行查字典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评先出速度快、查得准的小组为优胜组。

(二)日积月累。

投影出示名言:

1.说一说什么是名人名言。

2.自读,读给同桌听,并说说你对这两条名言的理解。

3.找学生汇报读。

4.用自已喜欢的方式把这两条名言背诵下来。

5.名人名言展示台。每人把课前搜集的'名人名言在班内展示。班内举办一期“名人名言”专栏。

(三)知识窗。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知识窗”,一起去探知自然界中的奥妙。

1、自读“有趣的实验”,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部分,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说说你通过读书知道了什么。

3、向全班同学汇报读“知识窗”的体会。

4、小组互相推荐自带知识性书目,互相交流读书收获。

(四)开心一笑。

1.自读“小白兔和蚂蚁”。

2.互相交流小笑话的可笑之处。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三

1.注意积累带有“木”字旁的字和重叠词。2.积累描写植物形态的优美词语。阅读知识短文,丰富知识。3.通过猜谜语,了解关于植物的更多知识,激发学生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今天有个爱吹小喇叭的小客人要和我们一起学习,请你猜出它的名字,“小喇叭,挂篱墙,哒嘀哒,向上爬。”(打一种植物)你猜猜是谁?怎么猜出来的。牵牛花吹着小喇叭向小朋友问好,要带小朋友去游玩。牵牛花说,在游玩中可有很多问题等着你们,那你们还去吗?那我们就出发吧,闭上眼睛,睁开眼睛,我们已经到了乐园的门口,读出乐园的名字。

四、日积月累看着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在七色光的积累园中也有一些词语,认字的小朋友自己读读。同桌互相读读,我想听小朋友读,想听小朋友有感情地读,女生读读,男生读读,请小朋友轻声读读,把这些词语记在心里。像这样描写景色的词语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吗?请小朋友回去后把这些词语写到积累本上,这样你的词语宝库一定会越来越丰富的。五、猜谜在积累园的旁边有个谜语宫,要请爱猜迷的小朋友进去,谁想去?那让我们一同去看看。一进门就有个谜语,自己读读,猜猜。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请你们带着动作再读一读。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四

师:上节课,同学们初步阅读了这篇课文,生字词会写了吗?打开默写本,听写词语。

第一个词语:储藏 。

第二个词:勺(教师出示象形文字) 。

第三个词语,挂在母亲的腰带上,成了幸福,权威的象征――钥匙。

出示核对。

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齐读。

师板书:最珍贵。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缺水的地方,看看文章哪些地方触动了你的心弦,和你的经历对照,想一想,并把你的感想,关键词写在书上。

学生默读课文,在课文边写感受。

师:刚才边读边思,边思边记,现在,我们发言的时候要说出哪句话让你体会最深,最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对这句话感受最深,因为那些孩子对下雨天的水从不浪费,而我们洗澡的时候用好多水,如果我们能把那些水节约下来,送给他们那应该多她啊!

师: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真好。

生:我们随时随地都有自来水用,可是我们却从不注意节约,这样下去的话,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师:虽然你用的是一句公益广告语,但我分明看到了你心底的呐喊。

师:这一段还有哪里让你体会最深?

生:我对“先是像我们这里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我感受最深,城市孩子,嫌水很脏,看到有脏水要擦一擦,而这里的孩子却张大嘴巴喝,衬托出了这里的孩子对水的渴望太强烈了。

师:我们天天有水用,是多么幸福。

师:你能一个月不洗澡吗?

生:不行,身上会痒。

师:那你能两个月不洗澡吗?

生:不行,身上很脏。

师:你能三个月不洗澡吗?

生:很痒很脏。

师:村子里为什么不能洗澡?

生:因为没有水,没有水让他们洗澡。

师:所以他们只能一个月不洗,三个月不洗,一年不洗,现在终于盼来了一场雨,让我们加入到他们洗澡的行列中去,自己读读这一段。

师:谁愿意把这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你读得非常动情,声情并茂,有一个小小的遗憾,你的语速快了点。

你读得这么好,为什么?

生:老师教给我的,一边读一边想象情景。

师:把自己当成――。

生:其中的一员。

师:请你来读。你是谁?

生:我叫刘俊。

师:你把自己当成谁?

生:我把自己当成洗澡的人。

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文字,用心读一读雨水给村里人带来的惬意。

齐读。

师:作者是这样生动地写了村里人洗澡,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

生: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你的?

生:第一节的最后一句:“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在他们那,水比酒还要珍贵,在我看来,太不可思议。

师:联系生活,谈出了自己的看法,也读出了文字背后的东西,老师奖励你,把这句话读得大家听听。

生读: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师:你来读读。

师:水比酒还要贵重,村里人不想喝酒,而还喝水,说明――。

生齐读: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我对这段感受深:一个村子里的人吃水,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生: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还有吗?

生:我们国家很多地区缺水,我们住在不缺水的地方,要注意节约。

师:是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水。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让我们舒服得都“啊啊”大叫了起来,我觉得他们很需要水,从啊啊体会到他们觉得十分舒服。

师:这舒服的感觉是什么带来的?

生:水。

师:多少水?

生:一勺水。

师:一勺水几个人?

生:四个人。

师:母亲就用一勺水为我们四兄弟消暑。母亲有没有为自己浇水?

生:没有。

生读: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

师:你读得很用心,很努力。母亲有没有为自己浇水?

生:没有。

师:是笑着锁上了水窖。

师:在炎炎夏日里的水就更珍贵了,所以说――。

生齐读: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课文第五节这一句让我感动: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湿润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

讲了虽然只有一勺水,但是让身体很舒服,没有水会给人类带来痛苦,我想到一个资料:

师:你把情感带入了文字,所以能从心灵深处迸发出这么情真意切的文字。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来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出示: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

师:这一段中,还有让你感受最深的吗?

生:从这些话中,我体会到我们平常洗澡从没有这种感觉,而作者有这种感觉,说明夏天他们被风干的感觉是那么痛苦,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为了这样的感觉,而我没有。

师:你刚才用了一个词“风干”,谁来读这一句。

生读。

师:什么是风干?

生:身体里的水分全被风吹干了,一点都没有了。

师:炎炎夏日,身体里的水仿佛是被风干一样,还有一个词:晒干。

生: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快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

师出示狗尾巴草图片。

师:看,它苍翠有力,它生机勃勃。

师出示另一幅狗尾巴草图片。

师:看,这还是狗尾巴草,他生气全无。

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水。

师:在哪里?

水:水箱里。

师:所以说――。

生齐读: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请你们把自己当作四兄弟中的一个,用心默读这段文字。

生默读。

师:刚才不知道风干的意思,现在知道了吗?

生:忙了一天,身段太累了,没有水,身体里像被风干了。

师:请你读。

生读。

师:这一段文字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想来读一读行吗?

师配乐朗读。(课文片断内容改成诗歌)。

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

滑过了。

我们的脸, 。

像一条小溪流,

……。

(鼓掌)。

看了这段文字,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我们浪费水,

生:觉得很舒服。

生:我觉得那里的水是那么珍贵,即使是那么一勺水,也那么舒服。

师:就请你把这十分十分舒服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

师:读得非常动情。

生读。

师: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这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让我们把这感觉传达给大家。

齐读。

生齐: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让我感觉最深刻的是……我想把我们这里的水送给他们。

师:你的愿望快要实现了,因为国家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师:“母亲说,你们真是饿坏了。”怎么理解?

生:渴比饥饿真难受。

生:因为没有节约用水,所以我们国家成为缺水的国家之一。

生:因为那里的水非常珍贵,我们现在这里不缺水,我们再不珍惜水的话,也会像他们那样。

生:我从第一节的第二句话,看出不仅吃水难,而且用水也难。

师:一个饿字写出了水的珍贵,水对生命的不可或缺。

师:课文学到这里,有什么感受?

师:为什么作者不写有水对他们的乐呢?

师:有水的快乐更加交织出没水的苦。

师:这样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更加感受到――。

生: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生活中,我们还拥有许许多多,(在水后面板书感叹号)。

你感受到他们的珍贵吗?要学会珍惜啊!

一赛区一等奖 2006年4月9日上午第一节。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五

教材分析:

在语文七色光一中,首先出现的就是《汉语拼音字母表》让学生记住形,使以后查字典时更为方便。日积月累是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所以不必讲解。通过开设知识窗,讲学生了解了中国在世界上的之最,使学生更为热爱祖国,通过我是中国娃让学生了解讲普通话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理念:

语文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七色光”中的主要活动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类学习活动,了解祖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努力让学生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学习。

教学目标:

1、能按顺序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分清大小写。

2、知道中国的世界之最,积累一些描写祖国的词语,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3、通过我是中国娃,知道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抓握汉语拼音字母表,培养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区分汉语字母表的大小写。

教具准备:自制智慧果树、汉语拼音字母表、词语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语文七色光的乐园里去看一看,那里有许多知识的果实,等着我们去摘取呢!你们愿意去吗?(愿意)(板书课题)。

生:有。

二、第一关:读读背背。

1、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老朋友,你能叫出名字吗?(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

2、师:在它们身边的就是大写字母,谁愿意领着大家来读一读。

3、师: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ccooppssvvxxzz)。

4、师:仔细看,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ffkkmmnnttuuyy0。

5、师:记一记,哪些大小写字母差别大?(aabbddeegghhllqqrr)。

6、放《字母歌》,教学生唱歌,帮助记忆字母顺序。

7、游戏巩固,找朋友。

8、师:小朋友真厉害顺利的闯过了第一关。

三、第二关:记一记。

1、师:你知道我们的祖国多伟大吗?

2、师:(出示词语)请你们小组合作来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谁认的最多,记得最快。

3、请小朋友来领大家读一读,再齐读。

4、做游戏连线。

丰富的物产。

辽阔的民族。

勤劳的土地。

悠久的民族。

美丽的历史。

智慧的人民。

四、第四关、说一说。

师:小组合作读知识窗,和组员交流一下,读后你知道了什么?(全班交流)。

师:你还知道哪些世界之最。

五、第五关我会说。

师:介绍这个中国娃,你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话吗?(普通话)。

师:象别人介绍自己时应该怎样说?

生:名字、年龄、自身特征。

师:谁能试着说一说?指名说,给予评价。

师:说给同桌听一听。

六、总结:

同学们可真厉害,顺利的闯过了四关,摘到了你们的智慧果,你们高兴吗?老师相信你们以后会摘到更多更大的果实,请大家继续努力吧!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六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两个班的科学教学工作,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1.备课学期初,钻研了《科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科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科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4.做好测试评估工作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次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找规律;动物拼图;我当小医生等活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了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终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趣,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了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终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阅读教育期刊,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积极参与全国教师专业培训和学校的接力式教研,摸索教育教学特点,为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3."走出去,请进来"。到其他学校听课,自己上公开课,大家交流,讨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各种适宜的,开放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明确方向,促进教学。

对教材的钻研深度还不是很透彻,对科学教学工作还缺乏经验,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掌握规律还不是很明了,对学生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更重要的是没有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教育,学校家庭的教育不能形成合力,以致于成绩上不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

感谢你的下载使用,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背景分析:

新课标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即用眼、耳、鼻、舌、手(皮肤)去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的特性,训练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经历用感官观察,到使用工具――天平、放大镜、温度计和量筒等观察,描述物体的体积、质量、温度等常见特征。本课为单元复习课,所以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用感官观察能较全面的了解事物,在用感官观察的基础上,使用观察工具能更准确、更全面的了解事物特征。

教学设计思路。

课的开始设计“找朋友”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发现仅靠眼睛观察是不全面的,要用各个感官才能全面的了解事物。接着通过感受水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靠感官去感知事物有时也不全面,不可靠,要使用各种工具去观察。最后安排各种测量活动,复习工具的使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了解用眼、耳、鼻、舌、手(皮肤)去直接感知,能较全面的认识自然事物。

2.了解使用各种工具去观察能更准确、更全面的了解事物特征。

过程与方法。

使用各种测量工具观察、描述事物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认真细致、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利用各种工具观察描述事物特征。

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各种观察工具进行测量,描述事物特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记录表。

任务。

我的观察结果。

测量水的体积。

水的体积是。

测量水的温度。

水的温度是。

测量一枚硬币的质量。

一枚硬币的质量是。

观察蚂蚁。

蚂蚁有。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铅笔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学习生活,现在请你认领一个“铅笔”朋友。

学生分组活动――认领朋友。

谈话:下面请把你的铅笔朋友放到桌上,然后用布条蒙住眼睛。

学生分组活动――再次找朋友。

谈话:说说活动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分组讨论。

谈话:找到朋友的和没找到朋友的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发言交流。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发现仅靠眼睛观察是不全面的,要用各个感官才能全面的了解事物特征。

二、认识工具对于观察事物特征的重要作用。

讲述:我们知道了仅仅靠眼观察,不能全面的了解事物特征,要多个感官协同工作,才能更全面的认识事物。(板书:观察眼、鼻、舌、手等)。

谈话:下面,请你用手感受一下杯中的水,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分组活动――感受杯中水的温度。(每个组有两杯温度相同的水)。

谈话: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发言。

不同的学生感受是不同的,可能有人感觉热,有人感觉冷……。

学生发言。

引导学生认识到既要用感官观察事物,还要用各种观察工具观察,才能较全面的了解事物。(板书:各种观察工具)。

三、利用各种工具观察事物。

谈话:我们学习使用过哪些观察工具,分别有什么作用?

学生发言。

教师出示课件(量筒、天平、温度计、放大镜等观察工具图片)。

谈话:下面用各种观察工具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师出示课件:观察建议。

1.每人完成一项测量任务:测量水的体积、测量水的温度、测量一枚硬币的质量、观察蚂蚁的身体特征。

2.互相提示操作方法是否正确,如有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3.将观察的结果和同学说一说,并记录在表格中。

记录表。

任务。

我的观察结果。

测量水的体积。

水的体积是。

测量水的温度。

水的温度是。

测量一枚硬币的质量。

一枚硬币的质量是。

观察蚂蚁的身体特征。

蚂蚁有。

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汇报交流。

四、总结。

看来要想全面的了解一个事物,需要我们多方面的观察。既要用各种感官,还需要观察工具的帮助,同时也需要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希望同学们把我们的收获应用到今后的学习中。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八

《发现物体的特征》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起始课。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是物质存在的具体形式。小学生需要从发现物体的特征开始认识各种材料,再从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这个过程是符合他们的认知需要和年龄特点的。在这一课,学生将通过观察和描述特征来探究常见的物体,利用感官观察8种常见的物体,初步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来观察、描述并记录物体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物体,物体具有形状,大小,轻重等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

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3.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倾听他们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较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教学准备】。

1.小组: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每组一套。

3.个人:“轻重”两字打印。

【教学过程】。

一、聚焦(预设5分钟)。

1.教师随便拿起粉笔、课本等,告诉学生这就是物体,并板书“物体”。

2.提问:我们周围还有些什么物体?你会怎样描述它?(比如铅笔细长,橡皮白色,桌子很大等)。

3.学生自由描述,教师随机板书,记录学生交流产生的词汇或短语。

二、探索1:单个物体观察(预设10分钟)。

1.认识几种常见的物体。

过渡:老师今天准备了8种物体,让我们来看看都是谁?(出示幻灯)。

根据图片的顺序,学生口答完成名称连线,认识8种常见的物体。

2.激趣:老师今天把这些物体都带来了,你们想不想好好观察一下?

3.说明要求:每人选择一种物体进行观察。

讨论:万一几个人要观察同一种物体,那该怎么办?(引导:可共同观察,但若能分类观察更好。)。

4.组长领取实验器材,组员每人选择一种物体进行观察。

5.组织交流:怎么观察,发现什么特征?(板书揭题:发现物体的特征)。

三、探索2:两个物体比较观察(预设18分钟)。

1.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介绍主要观察方法和能观察到的对应特征。

看一看:颜色、形状、厚薄、是否透明、是否可见、是否流动等。

闻一闻:气味。

摸一摸:粗糙程度、厚薄等。

掂一掂:轻重。

2.活动手册指导说明。

翻开活动手册第1面,要求学生先写上日期,再说明“水”和“空气”这两列以后再补充,然后指导贴图,并提示可以更改物体的名称,把“木块”改成自己观察的其他物体。

3.强调活动要求:小组合作,比较观察。

扶:抽2个学生进行对比观察演示,并指导粘贴或书写记录。

4.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和记录。

四、研讨(预设7分钟)。

1.展示学生的活动记录,填到全班记录表上,有争议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

2.机动:你有什么收获?还想研究什么?

【板书设计】。

看:较厚、较薄,有颜色、无色。

闻:有气味、无味。

摸:粗糙、光滑。

掂:较重、较轻。

……。

【教学反思】。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九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练习给多音字组词和改写成短句子。

2.积累关于动脑筋方面的名言警句。

3.通过知识窗,了解动脑筋的六种方法。

4.懂得只要肯动脑,善思考,就一定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难重点:1.练习缩写句子。2.积累名言警句和动脑筋的.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关于动脑筋的名言警句。知识窗中故事的图片或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1.练。

1)给多音字组词。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答案。.

2)改写句子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问提。

2.日积月累。

学生先自渎,再集体讨论。

3.知识窗。

教师总结知识窗内容。

4.想。

1)看图作文,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解决问题。

3)汇报讨论结果,师生共同评议。

推选出最好的办法,并说明你是怎么想到的,教育学生懂得: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问题只要开动脑筋,主动思考,就一定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十

1、通过写自己过节的经历,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生活。

2、能够有序地介绍节日的场面,并能写出自己的心情。

3、初步掌握点、面结合,交替描写的场面描写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有序地介绍场面,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过节》。

一、激情导入,引出话题。

本单元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民族的传统节日。那么,想一想你都参加过哪些节日活动?今天我们就选择你记忆最深的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场景,有序地把它写出来。(板书课题)。

二、阅读教材,明确要求。

1、写过节的场面。

(1)要求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节日场面。

(2)指导学生学习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如,《赛龙舟》一文的第2自然段,抓住过节场面几个最突出的“点”来描写;《赛马三月街》中的'第5、7自然段,有对“面”的描写,也有对“点”的描写。

2、写自己的心情,表达出真情实感。

3、你知道你所准备介绍的节日来历吗?(指名介绍)。

4、题目自拟。可根据习作内容进行个性化拟题,如,“春节,我好开心”“你好,中秋节”等。

三、互相练说,共同评议。

1、说说自己拟的题目,确定主题。

2、指名概括说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师生评议。目的是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3、同桌讨论哪一情景作为“点”具体写,哪一场面作为“面”简要、概括写。

四、指导行文,完成习作。

1、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朗读习作,交流评议。

4、自改作文,认真誉写。

板书设计:

节日的场面。

过节节日的来历。

表达感情。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是本单元主题的一个延续,旨在让学生敞开心扉,介绍自己所熟悉的一个民族节日活动的场面。

本次习作的要求:

1、想熟悉的民族节日活动,如,中秋节、春节、端午节、元宵节等。

2、写过节时的场面。

3、写自己的心情,要表达真情实感。

4、能写出节日的来历更好。

5、题目自拟。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材简析: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成竖琴、明镜,揭示春水的可贵滋润大地,催生万物,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语言优美,很适合朗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般技能: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与优美的句子;

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

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教学用具:

投影,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这是什么?(板书:三月桃花水)。

二、听录音,读课文:

1、放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标上自然段。

2、提问: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三月桃花水是什么样的?

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春天的竖琴春天的明镜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

三、品读课文。

2、小组讨论:

指名说说。

集体交流。

3、重点学习3、4、5、6小节。

(1)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你听到奏出了什么的样的乐曲?

(2)听音乐,想像这种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指名交流。

(4)美读3、4段落。

(5)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配乐读读5、6小结。

(6)说说明镜中还映照了哪些景物?

仿照这样的格式说一说我看见。

发现()。

4、听音乐朗读3、4、5、6小结。

5、说说你认为三月桃花水还像什么?

(1)集体交流。

(2)齐读7、8、9自然段。

五、师生沟通:

板书设计:三月桃花水。

春天的竖琴春天的明镜。

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

课后札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三月桃花水是什么。

学生联系课文各抒己见。

1、复习课文内容:

2、作业交流:面对春水的力量,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展示画的三月桃花水的景象,做一句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概括段意。

5、比较这篇课文与《春潮》有什么不同?

四、学写生字:

学生自学生字。

交流重点字:袅弦。

作业设置:

摘抄表现三月桃花水的句子。

摘抄优美的词语:选择一个造句。

板书设计:袅弦。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十二

1、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

2、在具体到情景与活动中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问题,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3、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并会在减法算式后面填写得数。

二、预计教学时间:1节。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读减法算式。

四、教学活动。

(一)复习巩固。

1、对口令,师生对,同桌对。

3可以分成1和几?

4可以分成2和几?

5可以分成1和几?

……。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3245。

12。

()1()()2。

(二)故事导入,学习新课。

1、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带上兔子的头饰)兔妈妈看见大家很会计算,想起大家帮帮忙,它现在一共有几根胡萝卜?(兔妈妈左手拿2根胡萝卜,右手拿1根胡萝卜)。

生:一共3根。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2=3或2+1=3。

师:你真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孩子!谢谢你!(把右手的胡萝卜送给回答问题的孩子)。

师:兔妈妈送了1根胡萝卜给小朋友,她还剩下几根呢?你是怎么想的呢?先对你的同桌说说,也可以用学具摆摆看。

学生汇报:原来有3根胡萝卜,拿走1根,还剩下2根。

2、揭示课题:

(1)教师:象这样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减法算式来表示,板书3-1=2,中间这个运算符画像中文数字“一”,叫做减号(板书),这道算式是一道减法算式,读作:3减1等于2。

(2)带领全班读算式2遍。

(3)解释:减号前面的3表示原来有3个,减号后面的1表示拿走了1个,“=”后面的2表示还剩2个。以后我们遇到这种“去掉”或“减少”的情况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三)运用减法计算的模型,自主探究。

1、出示书第25页纸鹤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的意思是什么?请在小组内交流。

预设1:桌上一共有3只纸鹤,拿走了1个,还剩下2个。

预设2:有3个小朋友,后来走了1个,还剩下2个。

2、提问:

(1)“走了”是什么意思?(强调“去掉或少了)。

(2)你会用减法算式表示吗?

(3)算式了各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学习书第25页例2气球图。

(1)同桌交流后汇报。

(2)教师板书:4-2=2。

(3)指名学生解释算式的含义,然后全班齐读算式2遍。

(4)教师质疑:算式中有2个”2”,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书第25页做一做,教师在黑板出示情景1的图,解释图意:这里有3朵花,拿走了2朵,可是在黑板上拿不走,我们就用虚线框把它框起来,表示拿走了。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个别学生上黑板做,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时既要评是否正确,又要评书写情况。

2、完成书第26页第1,独立完成,讲评时要先讲讲图意。

3、完成书第26页第2,独立完成。

4、算一算。

1、你能帮信鸽送信吗?

【提高练习】。

【拓展练习】。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2、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挂图小鸟卡片房子卡片题纸一张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

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1)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强调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师:顽皮的小泡泡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指出谜语图)。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学生b:4+9=。

五、游戏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二、课堂作业设计。

1、做一做第1、2题。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好又快。

3、练习二的第3题。

三、思维训练。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有20条字谜,小朋友们已经猜中了15条,没猜中有几条?

八、课学小结:这节课学了十几减9的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十几减9可以这样想,见到减法想加法,用“破十法”算也可以连续减……十几减9的差,要比被数个位数多1。

教学板书:十几减9。

有15个气球,卖9个,还有几个?

15-9=6。

有14个圈,套中9个,有几个没套中?比较算式。

14-9=5。

例1、12-9怎样想想9+(3)=12。

12-9=(3)。

12-9=3。

21010-9=1。

11+(2)=3。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学目标:

1、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教学重点: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铅笔、投影。

教学过程:

一、模拟表演,提出问题。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2、列出算式,15-9。

三、讨论15-9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题。

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的?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减。

(2)、15分成10和5,10-9=11+5=6。

(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

(4)、9+6=1515-9=6……。

4、尝试练习。

(1)、让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计算试一试各题。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巩固算法。

1、基本练习(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独立计算。

(2)、选3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摘苹果(练一练第2题)。

在游戏中进行计算。

3、3、发展练习,(练一练教学游戏)。

(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交流。

五、总结。

板书:买铅笔。

(1)15-9=6(2)15-9=6(3)15-9。

因为9+6=。

10-9=115-5=10所以15-9=6。

1+5=610-4=6……。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十五

一学期即将过去,回顾过去,有收获,有进步,但更值得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理念必须要改进,过去自然课上的一些传统教学理念必须要抛弃。我本人在科学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教学理念还需进一步更新。

本着科学教学“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基本方法;把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我这个学期教学的基本理念。

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美国著名诗人奥特海特曼称它为一种“充满乐趣的无边界探险历程”。同时,《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敢于探究。

老师应在这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二是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对他们所提的问题,老师要本着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容许出错,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讽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大都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想。

2.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乐于探究。

每一位科学课的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3.正确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善于探究。

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

科学课程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这一点上,由于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它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实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

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学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成为爱好和志趣,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是儿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前提,也是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结果。

2、实验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不可能仅靠教师的讲解来获得,而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在实际*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践*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用科学的能力。

3、实验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我们知道:实验具有重复性,它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供学生反复观察;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已认识到的真理,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自然基础知识。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无疑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以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事例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必然趋势。作为《科学》这门学科,再不能在“粉笔+黑板”的这种老模式里大讲“科学”了。

1.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开展因材施教,体现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全体发展的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2.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它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学生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他们的想像力插上翅膀,从而培养想像、激发想像、鼓励参与、启发创造、指导实践。

3.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许多新观念,新方法正冲击着我们传统的观念,作为一个一线的科学课教师,我将在切实转变观念的同时,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加强反思,努力学习,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感谢你的下载使用!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十六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过程,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3.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故事导入。

画面: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

声音: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猴妈妈拿出13个桃,对小白兔说)“小白兔,欢迎你到我这儿来买水果,不过我想出个问题考考你,看看你数学学得怎么样?”

启发:小朋友们,请你猜猜猴妈妈会向小白兔提出什么问题呢?

2.筛选出有效信息。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本节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

指名回答: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好呢?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

[说明: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摆一摆、算一算。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13-9。(提示学生可以借助学具盒中的小棒、圆片等进行计算。对独立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2.说一说、听一听。

提出要求:和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并认真听听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教师请每个小组推荐1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方法。

3.评一评、比一比。

4.活动小结。

要求:同学们都能积极思考、团结协作,想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5.试一试。

计算12-9和16-9(“想想做做”第1题)。

(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进行计算)。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2题。先说说题意,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2.“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快捷,较快地算出得数,但不必强求统一算法。

3.“想想做做”第4题(小蚂蚁送信)。

课前准备1号、2号、3号……9号、10号信箱。

要求:请几位小朋友来扮演小蚂蚁,戴上头饰,把这些信(卡片上写着算式)送到信箱里去,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看他们有没有把信送错地方。

12-9=10-9=14-9=。

11-9=19-9=。

16-9=13-9=。

17-9=15-9=。

在“小小邮递员”的音乐声中,“小蚂蚁”把信送往相应的信箱。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评选“优秀邮递员”。

4.“想想做做”第5题。先让学生算一算,再比一比、议一议,让学生初步体会其中的简单规律。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请大家帮忙解决。

要求: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编一个数学故事,并试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加和减(二)》中第二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日常生活过程中抽象数的过程,了解加减法的关系,掌握十几减9的运算技能。

2.能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十几减9这一数学问题的大致过程。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学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5.在他人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故事导入:春天到了,天气暖洋洋的,鹦鹉弟弟一大早就挎着小篮子上街去了,走着,走着,正好白云姐姐经过,白云姐姐说:“鹦鹉弟弟,你到哪里去呀?”鹦鹉弟弟对着天空说:“白云姐姐,今天是马戏团的小丑刺猬哥哥过生日,我去给小刺猬买礼物呢!”说完,就继续往前走,鹦鹉弟弟来到水果超市,看到又大又红的苹果,开心极了,就对蓝猫先生说:“蓝猫先生,我想买一些苹果。”蓝猫先生说:“可爱的鹦鹉,我只剩下一箱苹果和这3个苹果了。你想买几个苹果呀!”鹦鹉弟弟说:“蓝猫先生,我想买9个苹果。”(教师边讲故事,边演示故事情节)。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9。

继续提问:那么13-9等于几呢?该怎样计算呢?

二、主动探索知识。体会形成过程。

第一层次:个体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生操作:先摆10个苹果,再摆3个苹果。

2.教师提问:在13个苹果中去掉9个苹果,该怎么算呢?你能为蓝猫先生想想办法吗?看谁想的方法最多。

3.学生独立开始动手操作。

第二层次:同桌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

同桌开始交流,边操作边说出13个苹果中减去9个的操作过程。

第三层次:师生交流,寻求各种解决方法。

教师提问:你为蓝猫先生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呢?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呢?(边说边演示)。

此时,学生感情投入,积极性很高,教师抓住机会,指几名学生回答,让学生边说边演示操作过程,若学生操作过程说得不完整,教师可作引导。

在学生的回答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

想法一:从13个苹果里一个一个地去减,1、2、3……9,最后还剩4个。

想法二:先从10个苹果里减去9个苹果,还剩1个苹果,再把1个苹果和箱子外面的3个苹果合起来是4个苹果。

(10和3),板书:13-9=4。

/\。

103。

先算几减几呢?再算几加几呢?完成板书:13-9=4。

/\。

103。

那么13-9等于几?

老师了解一下,有哪些学生是用这种方法算的,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想法很好,从13个苹果中减去9个苹果,可以先从10个苹果中减去9个苹果,还剩1个,再把1个苹果和箱子外面的3个苹果合起来是4个苹果,所以13-9可以这样想,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9=1,再算1+3=4(边说边演示)。

想法三:箱子外面有3个苹果,因此先减去3个苹果,然后减去箱子里面6个苹果,这样一共减去9个苹果,最后还剩4个苹果。

也就是把9分成几和几?(3和6)板书:

13-9=4。

/\。

36。

为什么要把9分成3和6呢?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那么13-9等于几呢?完成板书:

13-9=4。

/\。

36。

想法四:把13个苹果分成9个苹果和4个苹果,因为9个苹果和4个苹果是13个苹果,所以13个苹果减去9个苹果等于4个苹果。

教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小鸟卡片房子卡片题纸一张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小明和他的同学们参加了有趣的游园活动,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这次生动有趣的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小精灵: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

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电脑出示泡泡伴有画外音)。

小精灵: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电脑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出现画外音)。

(1)小精灵: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电脑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小组讨论算法。

生1:9+6=15,所以15-9=6。

生2:10-9=1,1+5=6,所以15-9=6。

……。

(2)师:顽皮的小精灵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电脑出示谜语图)。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2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学生b:4。

五、游戏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计算十几减9时该怎样计算?

七、作业。

同步第8页。

八、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612-9=3。

①9+6=159+3=12。

②10-9=110-9=1。

1+5=61+2=3。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生活情境游园会引入新课,然后小组探究算法,最后进行巩固训练。在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拓宽,多加强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全册教学设计篇十九

单元学习目标:

1、使学生从实际情景中理解计算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能力。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难点:理解计算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78例题,试一试,p78~79“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9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一共有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9+4=□。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圆片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算法。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启发:怎样能清楚看出一共是十几?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9+4=13。

13。

10。

边演示边讲述:盒子里有9个桃,放进1个是10个。先把盒外的4个桃分成1和3,然后把1个桃放进盒子里装满了10个,9个和1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3就是13,这中方法就是“凑十法”。

5、试一试。

书上p78试一试中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你能根据提示来计算吗?

提示:先用小棒摆摆再填得数。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同伴交流。

(2)引导加深理解“凑十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抢答:再引导学生比较每组式子的特点,使学生认识“凑十法”就是按上面的连加式子来计算。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游戏“闯关”:同桌间合作口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1)看图说三句话。

(2)应该怎样列式。

(3)小组互相说想法。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加几)。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80例题,试一试,p80~81“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不同的算法。

5、怎样算最快?(想加算减)。

6、试一试。

书上p80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提示:先用小棒摆摆再填得数。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计算,再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要求统一算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游戏“闯关”:同桌间合作口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1)根据图意在()里填数。

(2)看图说图意。

(3)怎样列式计算?

(4)小组互相说想法。

(5)全班交流。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

五、教学后记: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13720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