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3 11:21:16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大全(17篇)
时间:2023-12-13 11:21:16     小编:HT书生

总结是经验的积累,通过总结可以更好地保留和传承我们的经验与智慧。在总结时要谦逊、追求真实,不夸大和美化自己的成绩。以下是一些往期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篇一

教师讲课语言清晰,有较强的表达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基本功好。

乘法公式的引入,使学生既复习了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又形象直观地理解了乘法公式的内在实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点拨为主的教学。对于公式的性能严格要求学生理解,课堂内的练习量、内容及安排上恰当好处,有基本运用公式,有变式运用公式,也有适当的加深应用,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

一点建议:

1、引入时,还可以安排得生动一点,可以先设疑,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猜想,归纳,以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或采用多题的多项式乘法运算,当学生感到有些“烦“时,让学生猜想这类运算能否运用简单的结论来得出,从而使学生感到今天要学的内容的重要性,这样学生的学习将更主动。

2、刚才说过语言清晰,但不够精炼,尤其在总结公式特征时,未能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出特征,以致学生在完成例题和练习题的过程中,对在运用公式之前需要变型的题型,出错率较高。其实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就是有两项相同,而另两项恰恰是互为相反数或项。相同项在前,相反项在后,结果才能用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

3、对于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敢于让学生大胆上黑板演示是好的,但过程繁琐,缺乏精炼,直观,不能让大部分学生弄懂。这时我们老师应该给出恰当准确的解释。

以上是我的浅显认识,不妥之处,还望杨老师海涵,大家批评。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篇二

(2)切勿把“乘积项”2ab中的2丢掉.

今后在教学中 ,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自编几道符合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目的是辨认题目的结构特征.

2.引入完全平方公式,让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的内容,培养抽象的数字思维能力.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篇三

一、学习目标: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三、合作学习。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2001×19992998×1002。

导入新课: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x+1x-12m+2m-2。

32x+12x-14x+5yx-5y。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讲精练。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篇四

本节课属于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第二节中的内容,前一节已学习习近平方差公式,这一课主要研究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及应用。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几何背景,并能准确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教学后我进行反思如下:本课的知识要点是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会应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已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能突出重点,兼顾难点。本节课上学生体会了数形结合及转化的数学思想,并知道猜想的结论必须要加以验证;授课思维流畅,知识发生发展过渡自然,学生容易得到一些结论但在老师的.引导下又使问题的探讨得以不断深入,学生思考积极、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采用以小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各小组展开激烈的比赛。整节课都在紧张而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生非常活跃。人人都能积极参与。先从代数式的几何意义出发,激发学生的图形观,利用拼图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公式,然后强调数值的计算,使学生掌握公式的计算技巧。从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原则。让学生自编符合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从而有效地将两类公式区分开,深刻认识公式的结构特征,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课后感觉应该引导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指导较少。对于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应让学生自己纠错,教师不应全权代劳。如利用两数和的公式计算(a+b)2环节,两位学生分别讲述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应该让全体学生根据其方法进行计算,自主验证,即使有些学生写不出来,也会因为经过思考而印象深刻,如果为了节省时间教师自己代劳,那样就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效果也较前者差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1、在教学中要讲法则、公式的应用,也要讲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在理解公式,法则道理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比如:我们要借助面积图形对完全平方公式做直观说明。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篇五

前不久听了我校朱昌荣老师的一节数学课,这节课是朱老师安排的一节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的新授课,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教师讲课语言清晰,有较强的表达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基本功好。

乘法公式的引入,使学生既复习了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又形象直观地理解了乘法公式的内在实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点拨为主的教学。对于公式的性能严格要求学生理解,课堂内的练习量、内容及安排上恰当好处,有基本运用公式,有变式运用公式,也有适当的加深应用,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

一点建议:

1、引入时,还可以安排得生动一点,可以先设疑,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猜想,归纳,以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或采用多题的多项式乘法运算,当学生感到有些“烦“时,让学生猜想这类运算能否运用简单的结论来得出,从而使学生感到今天要学的内容的重要性,这样学生的学习将更主动。

2、刚才说过语言清晰,但不够精炼,尤其在总结公式特征时,未能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出特征,以致学生在完成例题和练习题的过程中,对在运用公式之前需要变型的题型,出错率较高。其实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就是有两项相同,而另两项恰恰是互为相反数或项。相同项在前,相反项在后,结果才能用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

3、对于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敢于让学生大胆上黑板演示是好的,但过程繁琐,缺乏精炼,直观,不能让大部分学生弄懂。这时我们老师应该给出恰当准确的解释。

以上是我的浅显认识,不妥之处,还望朱老师海涵,大家批评。

谢谢。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篇六

重点、难点根据公式的特征及问题的特征选择适当的公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议一议。

1.边长为(a+b)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2.边长分别为a、b拍的两个正方形面积和是多少?

3.你能比较(1)(2)的结果吗?说明你的理由.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回答(1)(a+b)(2)a+b(3)因为(a+b)=a+2ab+b,所以(a+b)-(a+b)=a+2ab+b-a-b=2ab,即(1)中的正方形面积比(2)中的正方形面积大.

二、做一做。

例1.利用完全平方式计算1.102。

三、试一试。

计算:。

1.(a+b+c)。

2.(a+b)师生共同分析:对于1要把多项式完全平方转化为二项式的完全平方,要使用加法结合律,为使用完全平方公式创造条件.如(a+b+c)=[a+(b+c)]对于(2)可化为(a+b)=(a+b)(a+b).学生动笔:在练习本上解答,并与同伴交流你的做法.学生叙述。

四、随堂练习。

p381。

五、小结。

本节课进一步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此公式运算时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完全平方公式首先要熟记公式和公式的'特征,不能出现(ab)=ab的错误,或(ab)=aab+b(漏掉2倍)等错误.2.要能根据公式的特征及题目的特征灵活选择适当的公式计算.3.用加法结合律,可为使用公式创造了条件.利用了这种方法,可以把多项式的完全平方转化为二项式的完全平方.

六、作业。

课本习题1.14p381、2、3.

七、教后反思。

1.9整式的除法第一课时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单项式除法的法则过程,了解单项式除法的意义.

2.理解单项式除法法则,会进行单项式除以单项式运算.重点、难点重点: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难点: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的理解.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篇七

理解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

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演算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复习导入。

2.计算,除了直接用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由于两数差可以转化成两数和,所以还可以用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把“”看成加数,按照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教师归纳:当我们对差与和加以区分时,两个公式是有区别的,区别是其结果的中间项一个是“减”一个是“加”,注意到区别有助于计算的准确;另一方面,当我们对差与和不加区分,全部理解成“加项”时,那么两个公式从结构上来看就是一致的了,其结构都是“两项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两倍。”注意到它们的统一性,有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公式特点,提高运算的灵活性。

我们学习运算,除了要重视结果,还要重视过程,平时注意训练运算方法的多样性,可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运算过程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从而真正的提高运算能力。

二、新课讲解。

温故知新。

与,与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说理,共同归纳总结出两条判断的思路:

1.对原式进行运算,利用运算的结果来判断;

2.不对原式进行运算,只做适当变形后利用整体的方法来判断。

思考:与,与相等吗?为什么?

利用整体的方法判断,把看成一个数,则是它的相反数,相反数的奇次方是相反的,所以它们不相等。

总结归纳得到:;

三、典例剖析。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篇八

1、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多,教师既要全局把握,又要顺其自然,千万不可拔苗助长,为了后面多做几道练习而人为的主观裁断时间安排,其实公式的探究活动本身既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又是对公式的识记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应用公式的本领。因此,不但不可以省,而且还要充分挖掘,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事情做且乐此不疲,更加充分的参与其中。对于这一点,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

2、在完全平方公式的探求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观察角度的差异:有些学生只是侧重观察某个单独的式子,把它孤立地看,而不知道将几个式子联系地看;有些学生则既观察入微,又统揽全局,表现出了较强的观察力。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适当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他们“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优良观察品质。

3、对于公式使用的条件既要把握好“度”,又要把握好“方向”。对于公式中的字母取值范围,不必过分强调(实际上,这个范围限定的太小了);而对于公式的特点,则应当左右兼顾,特别是公式的左边,它是正确应用公式的前提,却往往不被重视,结果造成几个类似公式的混淆,给正确解题设置了障碍。

4、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步骤,切实把关注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来考虑,并依此制定合理而科学的教学计划。如,对于较好的班级,则可以优先发展,采取居高临下的教学思路,先整体把握再对比击破,或是将其纳入整体结构系统,采取类比的学习方式;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班级,则应以提高学习兴趣、教会学习、培养成功体验为主,千万不可拔苗助长,以防物极必反。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篇九

引例讲解: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x2+6x+92、4x2-20x+25。

问题:这两题首先怎么分析?

生14:将9改写成32,6x正好是x与3的乘积的2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生15:将4x2写成(2x)2,25写成52,20x写成2×2x×5。

x2+6x+9=x2+2×x×3+32=(x+3)2。

4x2-20x+25=(2x)2-2×2x×5+52=(2x-5)2。

(联系字母表达式用箭头对应表示,加深学生印象。)。

生16:由符号来决定。

师:能不能具体点。

生16:由中间一项的符号决定,就是两个数乘积2倍这项的符号决定,是正,就是两个数的和;是负,就是两个数的差。

师:总之,在分解完全平方式时,要根据第二项的符号来选择运用哪一个完全平方公式。

例题1:把25x4+10x2+1分解因式。

师:这道题目能否运用以前所学的方法分解?就题目本身有什么特点?可以怎么分解?

生17:题目符合完全平方式的特点,可以将25x4改写成(5x2)2,1就是12,10x2改写成2×5x2×1。(此学生板演,过程略)。

例题2:把-x2-4y2+4xy分解因式。

师:按照常规我们首先怎么办?

生齐答:提取负号。〔教师板书:-(x2+4y2-4xy)〕以下过程学生板演。

师:如果是这道题:4xy-x2-4y2怎么分解呢?(教师改变刚才题型)。

提示:从项的特征进行考虑,怎样转化比较合理?四人小组讨论。

生18:同样还是将负号提取改变成完全平方式的形式。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只要三项式中能改写成平方的两项是同号,且另一项为两底数积的2倍,我们都能利用这个公式分解,若这两项同为正则可直接分解,若同为负则先提取负号再分解。

练习题:课本p21练习:第1题,学生板演,教师讲解,学生板演的同时,教师提示注意点、多项式的特征;第2题,学生口答。

例题3:把3ax2+6axy+3ay2分解因式。

师:先观察,再选择适当的方法。(学生板演,教师点评)。

练习:课本p22第3题分两组学生板演,教师评讲、适当提示注意点。

师:这一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完全平方式的有关知识,同学们先自查一下自己的收获,然后请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小声讨论)。

生甲:我学到了如何将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遇到三项式中有两项符号相同且能化成平方的形式,另一项为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的形式,如果能化成平方项是负的,首先将负号提取再分解。第二项是正的就是两数的和的平方,第二项是负的就是两数差的平方。

生乙:有公因式可提取的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分解,同时根据第二项的符号来选用合适的公式。

教师布置课堂作业:课本p23习题8.2a组4~5偶数题。

课外作业:课本p23习题8.2a组4~5奇数题。

下课!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篇十

这一节课主要研究完全平方公式的证明方法,关键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这两个公式的几何背景。

这节课我做的比较好的方面:

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通过拼图游戏,从形到数又从数到形,让学生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学生体会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知道猜想的结论必须加以验证,本节授课思维流畅,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过渡自然,学生容易得到一些结论但在老师的引导下又使问题的探讨得以不断深入,学生思考积极,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这节课采用小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紧张而愉快,学生及相互交流的同时又相互合作,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我也比较关注那些积极动脑,热情参与的同学,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几何意义出发,激发学生的图形观,利用拼图游戏,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结论,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公式,从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的探究性学习原则。

这节课做的不足的方面有对学生个别指导较少,应到各小组当中去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学生拼图时间略微有些偏长,对后面的教学稍有影响,显的前松后紧。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篇十一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完全平方公式》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八节的内容。本课为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多项式的乘法,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课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多项式相乘法则和图形解释而得到完全平方公式,进而理解和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对以后学习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渗透换元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2.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证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对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思想的渗透。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法和学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中逐步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知识全过程。

(3)由易到难安排例题、练习,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篇十二

本节课属于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第二节中的内容,前一节已学习平方差公式,这一课主要研究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及应用。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几何背景,并能准确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教学后我进行反思如下:本课的知识要点是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会应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已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能突出重点,兼顾难点。本节课上学生体会了数形结合及转化的数学思想,并知道猜想的结论必须要加以验证;授课思维流畅,知识发生发展过渡自然,学生容易得到一些结论但在老师的引导下又使问题的探讨得以不断深入,学生思考积极、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采用以小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各小组展开激烈的比赛。整节课都在紧张而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生非常活跃。人人都能积极参与。先从代数式的几何意义出发,激发学生的图形观,利用拼图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公式,然后强调数值的计算,使学生掌握公式的计算技巧。从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原则。让学生自编符合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从而有效地将两类公式区分开,深刻认识公式的结构特征,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课后感觉应该引导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指导较少。对于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应让学生自己纠错,教师不应全权代劳。如利用两数和的公式计算(a+b)2环节,两位学生分别讲述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应该让全体学生根据其方法进行计算,自主验证,即使有些学生写不出来,也会因为经过思考而印象深刻,如果为了节省时间教师自己代劳,那样就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效果也较前者差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1、在教学中要讲法则、公式的应用,也要讲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在理解公式,法则道理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比如:我们要借助面积图形对完全平方公式做直观说明。2.必须强调学生时刻把握公式的特征及用途。3.讲联系、讲对比、讲特征,要善于排除新旧知识间互相干扰的作用,规范板书。每节课的板书尽量坚持做到三保留:重要知识点保留,典型例题保留,学生易错点保留。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篇十三

1、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会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2、通过整式乘法逆向得出因式分解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猜想、观察、讨论、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习建议教学重点: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篇十四

2.会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教学难点:会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教学过程:

一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实验田,因需要将其边长增加b米,形成四块实验田,以种植不同的新品种。(图略)。

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实验田的总面积,并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得到的式子,想一想:

(1)(a+b)2等于什么?你能不能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说明理由呢?

(2)(a-b)2等于什么?小颖写出了如下的算式:

(a-b)2=[a+(b)]2.

她是怎么想的?你能继续做下去吗?

(a+b)2=a2+2ab+b2。

(a-b)2=a22ab+b2。

教师在此时应该引导观察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言语表达出来。

(1)(2x-3)2。

解:(2x-3)2。

=(2x)2-2(2x)3+32。

=4x12x+9。

(1);(2);。

(3);(4).

2.计算下列各式:

(1);(2);(3);。

(4);(5);。

(6).

4.填空:

(1)xxxxxxxxx_;(2);。

1.求的值,其中。

2.若。

对公式的真正理解有待加强。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篇十五

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一个是两数和的平方,另一个是两数差的平方,两者仅一个“符号”不同.相乘的结果是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两数的积的2倍,两者也仅差一个“符号”不同,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时,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与平方差公式混淆,而随意写.。

(2)切勿把“乘积项”2ab中的2丢掉.。

今后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自编几道符合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目的是辨认题目的结构特征.。

2.引入完全平方公式,让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的内容,培养抽象的数字思维能力.。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篇十六

1、使学生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意义,弄清完全平方公式的形式和特点;使学生知道把完全平方公式反过来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因式分解。

2、掌握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能正确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把多项式分解因式(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

教学方法:对比发现法课型新授课教具投影仪。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课讲解:

(投影)我们把形如a2+2ab+b2与a2-2ab+b2叫做完全平方式,和平方差公式一样,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把一些多项式因式分解。例如:

a2+8a+16=a2+2×4a+42=(a+4)2。

a2-8a+16=a2-2×4a+42=(a-4)2。

(要强调注意符号)。

首先我们来试一试:(投影:牛刀小试)。

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x2+8x+16;;(2)25a4+10a2+1。

(3)(m+n)2-4(m+n)+4。

(教师强调步骤的重要性,注意发现学生易错点,及时纠正)。

2.把81x4-72x2y2+16y4分解因式。

(本题用了两次乘法公式,难度稍大,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敢于创新)。

将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得到多项式因式分解的公式。运用这些公式把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练习:第88页练一练第1、2题。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篇十七

(l)(2)(3)(4)。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解答.。

练习三。

甲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乙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丙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丁的计算过程是:原式。

(2)想一想,与相等吗?为什么?

与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

练习四。

(l)(2)。

(3)(4)。

(四)总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公式.。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公式的结构特征,公式中字母含义和运用公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八、布置作业。

p1331,2.(3)(4).。

参考答案。

略.。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14803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