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3 15:49:08
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通用14篇)
时间:2023-12-13 15:49:08     小编:书香墨

报告的撰写需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和格式,以确保内容清晰明了,并能够得到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要写好一份报告,首先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和受众,从而确定信息量、深度和形式。以下是一份精心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大家参考。

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篇一

畜牧业的发展程度通常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为了培育壮大我县农业特别是畜牧业的优势产业,我们最近对在我县畜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山羊产业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调查和分析,感到我县山羊产业虽然近年来一直徘徊不前,甚至濒临倒退的危险,但它不但不会成为我县的夕阳产业,而且完全具备进一步做大做强的优势和基础,完全有可能壮大为我县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特色产业以及山区农业新的增长极。

我县农村素来有自发养殖山羊的习惯,但真正把山羊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始于1991年。通过建立山羊养殖科技示范小区,开展林间草地商品山羊生产技术研究,大力实施“十乡百村千户万羊”工程,山羊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1997年我县被国家财政部列为商品山羊社会化服务试点县之一,1998年又被列为湖南省14个草食牲畜项目示范县之一。但由于对山羊产业的地位认识不足,支持引导不力,加工流通不活等原因,我县山羊养殖逐年减少,影响越来越小,xx年全省草食动物基地县中,会同名落孙山。根据调查的情况,我们把当前我县山羊生产的现状概括成“五个偏低”:。

根据畜牧部门提供的数据,我县去年饲养山羊38万只,其中存栏16万只,出栏22万只,在全市位居第一;羊肉产量3300吨,产值5940万元,分别占全县肉类总量、畜牧业总产值的8.9%和13.1%。自己和自己比,这些成绩比较明显,但与有“百万山羊”之称的浏阳市和石门县相比,我们的差距显而易见。草场面积比我县少的石门,xx年山羊已发展到134.8万只,出栏60万只,外销产品3000吨。据调查,我县上报数据还包括了通过我县中转销售的数字,如果剔除这些数字,我县实际年养羊不足18万只。

我县的扁角麻羊是一种比较优良的品种,但改良和提纯不够,品种呈现逐步退化的趋势。而南江黄羊、波尔山羊等优质山羊的引进推广滞后,仅有少量农户饲养。我县在山羊养殖方面积累了较好的经验,但这些技术未能及时转化成生产力,特别是秸杆氨化、微贮、青贮等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应用不够,不但对植被破坏严重,而且难以保证枯草季节的饲草供应。由于基层畜牧部门特别是乡镇畜牧水产站实行差额拨款,技术人员生存困难,流失严重,加上知识更新培训不够,知识老化,山羊防疫体系十分脆弱,一旦疫病流行,山羊养殖就会遭到致命打击。xx年羊痘疫情流行,我县xx元以上经济损失的养殖户就多达100余户。

截止目前,我县还没有一家象样的山羊屠宰场和专业交易市场,马鞍山羊市场名存实亡,更没有羊肉制品、皮革深加工龙头企业,全县90%的山羊以活羊形式外销,连最简单的腊羊肉加工都几乎空白。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县内各大小餐馆的羊肉系列原料大部分从外地采购,其中有些还是外地对我县山羊屠宰加工而成。

山羊养殖主要集中在大河片区,其中以马鞍、金龙、宝田等乡镇为主,年饲养量占全县的70%左右,其他乡镇均为零星饲养。全县至今没有统一的养羊行业协会,大多数农户靠个人单兵作战或以松散型、小规模的合作形式面向市场。这种小打小闹的生产经营模式,既难以保证产品的成批量供应,又不利于抵御市场风险。

据调查,山羊养殖在农民收入中占的比例很低,就是在马鞍等山羊主产乡镇,其所占比重也不到20%,非山羊主产区乡镇的.比重更低。由于加工滞后,山羊增值不大,所得税收很少,特别是取消农业特产税后,山羊对我县财政税收的贡献越来越小。

我县有可利用的各类草地面积233.3万亩,占辖区总面积的68.37%,其中林间草场177.2万亩,有牧草种类58科465种,按平均亩产鲜草910公斤计算,理论载羊量在68万只以上;加上年产各类农作物秸杆20多万吨,经加工氨化或微贮可养羊4万只以上。随着草场改良、种草养羊和秸杆氨化、微贮、青贮等饲草综合开发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单位载畜量还可提高3-5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县畜牧技术人员认真实施国家科委立项的草食动物良种繁育基地及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和林间草地商品山羊生产技术研究,在积累群众养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本品种选育、吊脚楼式羊舍建筑设计、适群规模生产、疾病综合防治等一整套饲养配套技术。经知名专家鉴定,这些技术已达到国内外同行领先水平,该成果先后获联合国(tips)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和国家以及省级大奖。同时,我县素来有养羊的习惯,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掌握了比较完备的养殖技术,特别是在山羊主产乡镇,一些农民的养羊技术与一般专业技术人员相比也毫不逊色。

我县饲养的扁角麻羊以其适应性好、抗病力强、成熟早、繁殖性能及母性好、肉质细嫩而深受沿海和内陆城市的欢迎,产品常常供不应求,在上海、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我县是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商品山羊生产基地县、湖南省武雪山羊基地县,马鞍山羊交易市场已辐射湘、黔、桂等省10多个县市,这些是我们壮大山羊产业十分有利的条件。

一是中央重视农业农村工作的宏观政策。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把大力发展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为我们做大做强山羊产业提供了机遇。二是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加入wto后,我县粮、油、水果等大宗农产品无论质量还是价格都处于竞争劣势,而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动物则有较大竞争优势。目前,羊肉在国内市场的价格比国际市场普遍低54%,高档羊肉的价格比进口的还低50%以上。加之近年英、法等牛羊肉主产国爆发和蔓延疯牛病,给国际羊肉市场留下很大空档,为我县山羊出口创汇提供了机遇。三是潜在的国内消费空间。我国目前人均羊肉消费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1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羊肉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非典疫情的爆发,促使人们改变食用野味的陋习,转而青睐家禽、家畜等绿色食品,我县山羊产品必将迎来更大的市场份额。

既然山羊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蕴藏着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就应该把它作为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高效农业的优势产业和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年饲养量超过80万头,加工和销售100万头,使山羊产值占到全县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逐步把我县建成全国至少是全省的山羊大县。为此,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我县山羊产业在90年代能够迅速发展,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养羊大县,最关键的是确立了山羊产业应有的地位,始终把它作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这几年山羊养殖逐渐滑坡,既有市场因素,也有加工不活、流通不畅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各级各部门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偏差。如干部群众中普遍在的“养羊无税费论”、“养羊破坏生态论”、“养羊与养牛并举论”等等,均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羊产业的发展。在取消屠宰税和农林特产税后,特别是养而不加的情况下,山羊提供的税费确实较低,对财政的贡献很小,但精深加工蕴藏的税费潜力巨大;山羊对生态也有一定的破坏,特别是在天然放牧的情况下,对生态和生产破坏更大,但实行圈养完全可以解决这个矛盾;在我县的养殖业中,农户都有养牛、养猪的习惯,但“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的观念根深蒂固,希望把它做成一项产业难度较大,特别是新晃的牛业品牌比我们响,且养牛周期较长,见效较慢,养羊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正所谓扬长避短。因此,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发展山羊不但大有可为,而且能成为我县重要的主导产业上来,不强调齐头并进,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山羊发展。要把发展山羊作为文明建设和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确保上下行动一致、政令畅通,并要加大督查力度,对山羊发展情况随时督促检查,随时通报情况,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产而不优、产而不加、产而不流、流而不畅是窒息我县山羊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加快发展山羊产业,必须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鼓励多层次、多成份、多形式、多渠道建设肉食品、皮革等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力争在近几年内筹建1至2家上档次、上规模的畜禽产品加工企业,真正搞出特色,创出品牌,形成规模。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牵引作用,切实改变先建基地、再搞加工的落后思维,树立以加工带生产、以企业带基地的观念,大力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模式,走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要以农村集贸市场为基础,逐步构建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市场网络,大力扶植养羊专业协会、农产品供销公司等中介组织,帮助农民进入市场,并可采取与大中城市建立供销关系、设立对外销售窗口等形式,扩大我县山羊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覆盖面。

要充分发挥科技对山羊养殖的贡献作用,重点抓好三个层次的工作:第一层次是要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调整充实养殖业技术力量。针对目前乡镇畜牧水产站队伍涣散、功能弱化的现状,县乡财政要想方设法从经费上予以保证,使他们真正安心工作。第二个层次是要认真实施山羊品改工程。根据我县山羊品改的现状,可以扁角麻羊为母本,波尔山羊、努比亚羊为终端父本,繁殖三元杂交肉羊。特别要突出抓好投资少、见效快的冷配杂交改良,逐步完善种群结构。条件成熟后,还可考虑引进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进一步优化本地品种,打造会同山羊品牌。第三个层次是要切实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对现有畜牧技术人员,有计划地安排知识更新培训,并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传播先进的科学饲养技术,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切实抓好疫病防治,确保山羊产业健康发展。

山羊产业的发展,一靠科技,二靠政策。各级各部门要把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作为第一要务。

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篇二

宁安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特有的石板地和肥沃的黑土,为优质大米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充分发挥地源优势,大力发展稻米产业,必将推进宁安经济的发展而富民强市。为此,我们就全市稻米产业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稻米产业的基本情况。

1、水稻的种植面积。

全市xx年水稻的实际种植面积为29万亩(小亩),按水流域可划分为四个灌区:一是渤海灌区(东京城镇、渤海镇、沙兰镇),种植面积为11.7万亩,占总面积的40%,是四大灌区之首。二是桦树川灌区(兰岗镇、卧龙乡、江南乡),种植面积为8.6万亩。三是牡丹江流域灌区(宁安镇、海浪镇、三陵乡、石岩镇),种植面积为4.6万亩。四是其它灌区(镜泊乡、马河乡及县属、省属农场),种植面积为3.96万亩。

2、水稻种植品种。

目前在全市推广种植的水稻有“五优”、“松字”、“龙字”三大系列,共30多个品种。其中以“五优系列”、“松字系列”最佳。其特点是产量高、抗病害能力强。(采取两段育秧,垧产可达1万公斤)。

3、水稻的产量。

据统计,xx年全市水稻的总产量为14.8万吨;

其中:渤海灌区6.3万吨,桦树川灌区4.3万吨,牡丹江流域灌区2.4万吨,其它灌区1.8万吨。

4、稻米加工企业。

稻米加工企业遍布城乡,其分布以渤海灌区最为密集(仅渤海镇就有15户之多);全市已纳入统计范围的稻米加工企业,总加工能力为日处理水稻930吨。截止xx年底实际加工大米3.9万吨。其中日处理水稻50吨以上的企业7家,含国有企业一家。

5、大米品牌。

分别是:“响水”、1.6万吨;

“馥誉”:1.1万吨“岩盘牌”:0.5万吨;

“华夏精华”:0.35万吨,“沿湖”:0.12万吨。除此之外比较知名的品牌还有;

“镜泊湖”牌、“宁古塔”牌,“钻心湖”牌、“胜响”牌、“雨萌”牌等。(明细附后)。

二、稻米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后劲不足、龙头作用很难发挥。

然而,在“群雄逐鹿”稻米产业的激烈竞争中却略显后劲不足,龙头作用很难发挥,分析问题有三:

一是经营资金不足;

在近三年的响水米业整合过程中,大量的资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投入,加之政策性银行无法予以信贷支持,商业性银行贷款信誉低,致使原料收购资金不足,这是制约其龙头作用难以发挥的根本原因。

二是缺乏业内的管理人才,盲目追求眼前的企业利润,品牌运作意识不强;

首先是品牌的宣传力度不够,未能做到电视有影、省台有声;

其次是原料的收购未能完全做到按品种、等级,分型态保管,分别加工,单独包装。以维护“响水”牌的高品质形象,把品牌做响。

三是营销力度不够;

市场份额小,尚未达到市场占有率50%以上的最低标准。

2、品牌杂乱,大米质量良萎不齐。

纵观全市稻米加工企业,就其加工设备而言,具备高精度色选功能的寥寥无几;

更多的则是家庭小作坊式的企业,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尽管外包装做的精美无比,以次充好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品牌的杂乱竞争,破坏了宁安稻米产业的整体形象。

3、项目盲目上马、加工能力过剩。

经初步统计,全市共有稻米加工企业36户(不含无商标的加工厂),日处理稻谷能力为930吨。而xx年的实际加工量仅为3.9万吨,设备的年使用率为11.5%。这说明全市的稻米加工设备,一年中有88.5%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加工能力明显过剩。

三、几点建议。

我们在综合上述资料,客观分析全市稻米产业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做响品牌、做强米业”是推进宁安稻米产业发展的可行之路。(其中,作响品牌是基础,是做强米业的前提。)就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

一要精心策划宣传方案;

要从宁安的地理环境及四大灌区的特点到优良品种的选育、种植、田间管理,直至原料收购、储存、加工、质量检验、包装、大米的营养成分等做全方位的宣传。

二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机会,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宣传手段,努力做到人人皆知。为所宣传的品牌顺利进入市场,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

2、实施精品战略。

实施精品战略,走精深加工的路子,是做响品牌、做强米业的关键环节;

为此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借鉴渤海水稻种植协会的成功经验,组建企业自己的“协会”(或与现有的农技推广组织结盟),用协会架起农户与米业的桥梁,形成“米业+协会+农户”的订单农业格局和利益共同体。协会的主要功能是:推广优质稻谷的种植,提供农技服务,签立订单。其经费由米业支付,可依据所签订单数量,按比例提取。这样既可使农户增收,又可保证米业拥有优质、充足的加工原料。

二要致力于开发品牌的系列产品;

可按“四大灌区”的不同加工原料,分品种加工,分别包装。商标的标识可实行分灌区,不同品种的星级标识,(渤海灌区可用aaaa的4.3.2.1星)桦树川灌区可用aaa的4.3.2.1星;牡丹江流域灌区可用aa的4.3.2.1星;其它流域可用a的4.3.2.1星)搞精深加工,优质优价。

三要招录高素质人才;

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是企业家们早已形成的共识。各类人才主要用于(1)充实协会,指导农民种植,提高原料品质。(2)进入车间强化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3)充实营销队伍,扩大销售业绩,最大限度的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3、实施品牌的市场化整合。

品牌杂乱,恶意竞争;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市场竞争中出现的问题,还应在市场竞争中予以解决。实施品牌的市场化整合,就是要用经济的手段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认为,随着品牌商标知明度的逐渐加大,产品的市场份额会成正比例增长。逐渐减少以致于失去市场份额的商标,便会自动萎缩直至消亡,进而实现商标的整合,以解决品牌杂乱,恶意竞争的问题。在这里关键性的一点是做响品牌的意识和做强米业的客观条件。谁抓住机遇而精心策划和运作,谁就有可能成为宁安稻米产业的龙头。

如果还是李德圣董事长一人决策,其作用还是难以发挥。二是解决资金困扰的问题;

一是政策上的优势,可以得到发展银行的信贷支持;

二是仓容的优势;三是人才优势,具备一支经过多年粮食工作实践锻炼而成熟起来的懂经营、会管理的职工队伍;四是可发挥系统内现有的设备优势,提高水稻副产品的市场附加值。

综上所诉,虽响水集团和国有粮食企业均具有成为米业龙头的条件,但嘉联米业、双江米业、岩盘米业等也都各具优势,谁都不会自动放弃做大、做强的商机。可以想象未来我市稻米产业的竞争将是异常激烈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有做响品牌,做强米业,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龙头,才会带动全市稻米产业的发展,而富民强市。

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篇三

为了推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文化壮腰发展战略实施,根据市政协xxxx4年工作安排,8月下旬至9月底,市政协正副主席、秘书长,分别带领由市政协研究室、经济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市民革、民盟、民进、农工党等单位组成的1个综合调研组和6个专题调研组,围绕加快xxxx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走访了100多家市直和县市区相关单位、企业,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形成了7个调查报告。

现将主要情况简要综合汇报如下:

近年来,xxxx着力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重要经济增长点,积极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一批旅游景区项目逐步建成开放,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54家,44家星级宾馆,47家旅行社;65个对游客开放的景区(点),其中13个a级景区,包括4个4a级景区,9个3a级景区;4个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2家省级卫生示范旅游景区,3家省级文明旅游景区,8个省级旅游名村,429家农家乐。

xxxx市坚持以规划为先导,开展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xxxx市城市总体规划xxxx1-2020》xxxx1年5月获国务院批准。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xxxx市发展总体规划》及旅游、生态、交通三个专项规划获省相关部门评审通过,与鄂西圈战略实现了有效对接。

《xxxx楚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区暨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实施被纳入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

编制《xxxx古城保护与利用概念规划》、《xxxx市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楚纪南故城遗址区保护总体规划》、《xxxx市区旅游发展规划》、《xxxx古城环城旅游景区规划》等一系列区域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成为xxxx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引领。

策划了重大文化发展项目,入库重大项目37个,总投资290亿元。

注资1000万元成立xxxx市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推动鄂西圈投与xxxx组建洪湖湿地生态城旅游公司、湖北洈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投资公司,启动一批景区景点建设。

目前,鄂西圈投公司已投入3.5亿元对洈水景区进行提档升级;关公文化园项目已完成投资3550万元,关公雕像将于年内落成;公安县三袁景区项目建设即将启动;洪湖悦兮半岛旅游区二期工程已完成征地及规划编制;金湾大酒店已进入装修阶段;监利县以周老嘴镇为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建成风情一条街。

以xxxx古城为核心、洪湖湿地生态和红色旅游、松滋洈水自然风景区等为支撑的旅游格局正在形成。

通过财政投资、招商引资、民间集资等方式,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汉宜铁路通车,北煤南运大通道、洪监高速、江南高速、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开工建设,5条高速公路在6个县市同时建设,基本建成三横五纵城市道路框架体系。

以承办省运会为契机,加快城市生态保护和美丽xxxx建设步伐,实施园林绿化提档升级,着力打造城市精品靓点,城市绿地率达35.14%,绿化覆盖率达39.78%,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

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从财税扶持、费收支持、旅游招商、项目用地、奖励措施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政策覆盖全市旅游管理部门、企业、饭店、景区和旅游团体及个人。

本级财政加大扶持力度,近三年投入资金282.9万元支持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兑现奖励经费182.8万元落实旅游促销奖励。

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用地优先,土地使用权依法续期,建设用地预审、土地征收等相关工作全面改进。

旅游专项人才引进突破编制限制,博物馆、文保中心等单位三类人才招聘绿色通道畅通。

xxxx文化旅游业近年来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整体上仍然规模不大、占比不高、增加值不强,竞争实力不强,开发和运营水平低,尚处于夯实基础、完善要素、树立品牌、培育市场的阶段,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思想上还没有树立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文化壮腰虽列为五大壮腰战略之一,但没有像抓工业壮腰那样重视,会议研究的多落到实处的少,研究文化的多研究旅游的少,规划制定的多认真执行的少,项目前期重视的多后续配套重视的少。

比如说襄阳诸葛亮文化产业园比关公文化产业园起步迟却已开园营业,博物馆文保大楼动工两年却还只见框架、国家资金到帐两年却不能用。

片面地将旅游等同景区(点)、将景区(点)等同文物,用文物的理念来主导旅游;过多纠结文化寻根,认为根不清枝不茂,总在争论城市打什么牌定什么位;将文化与旅游割裂,认为文化是文化部门的事,旅游是旅游部门的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观念还未形成共识。

从领导层面看,全市还没有一个统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机构和协调部门,文旅局分工具体负责抓旅游的人员不多,大量工作靠临时会议和领导批示督办推进。

从部门层面看,全市涉及文化旅游产业工作的机构有市或区文化、建设、文物、宗教、林业、鄂旅投、文旅投等,都可管理导致都不管理,实际上仍是旅游部门一家抓旅游,文化、旅游二个部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其它部门不管不问、各行其事、逐利避害,尚未形成各级领导齐抓共管、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整体合力。

如市长亲自督办一年半才完成电瓶车的整治。

从经营层面看,景区(点)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导致景区(点)低、散、小、弱,难以形成旅游品牌,不具备持久的吸引力和整体带动力。

目前游客看的多是xxxx古城墙、博物馆等一些标志性老景区,走马观花游玩,带动不了吃、住、行、游刚性需求,更谈不上购物、娱乐弹性消费,难以实现驻地游、目的游。

 。

突出地表现在旅游市场机制僵化和文化旅游企业素质偏低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旅游资源管理方式条块分割,管理手段相对垄断,管理权限交叉严重,管理职能各有局限,相互之间难以协调,导致政府行政管理而非市场机制主宰xxxx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最终造成对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本能排斥和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对资源转化和产业升级的消极懈怠、对行业调控管理的自然抵触,使本应属于市场的文化旅游产品难以参与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进程。

xxxx文化旅游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壮大面临着体制、政策和发展空间上的障碍,如古城内景区(点)的整合,阻力重重,四年才完成。

另一方面,xxxx目前尚无一家以资本为纽带的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的大型旅游集团,曲江集团才刚刚起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经济效益不高,缺乏主导xxxx旅游发展的市场主体,所以市场规则制定、行业标准推广、区域旅游合作、市场秩序维护、旅游品牌重塑等只能靠政府来推动,而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很难落实的。

xxxx0年制定的《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的优惠政策兑现程度低,企业用地指标较紧,一些需占用大量土地的新型文化旅游项目只得等米下锅,最后一公里的配套设施建设久被搁置。

旅游专项发展资金投入明显低于周边城市,且还不是专款专用,影响了旅游产品的宣传造势和旅游商品的开发。

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发展不平衡。

交通网络滞后,重要景区还未完全实现快速公路通达,功能健全、换乘快捷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尚未形成。

没有旅游集散接待中心和旅游购物中心,没有大型旅游车辆集中停靠场所,部分县市的一些经典景区由于规模酒店、餐饮娱乐等未被开发,游客只得在参观之后即刻返回。

高素质的旅游管理、策划和服务队伍紧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还未形成人人都关心、支持、参与文化旅游发展的社会氛围。

同时,缺乏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对旅游景区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等方面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状态,让好的规划难落实,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多年,古城人口越迁越多,高层建筑越建越多。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为进一步加快xxxx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1.深刻认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机遇。

今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旅游业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让广大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美、享受美、传播美。

湖北省委省政府把xxxx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成员之一,并于今年6月,将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发展纳入省级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按照世界遗产、中国品牌、湖北代表、xxxx实施的发展目标,予以支持发展。

市委市政府按照实施壮腰工程,加快xxxx振兴,打造湖北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战略目标,把文化壮腰作为五大壮腰的重要内容。

这些都为xxxx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

2.深刻认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有利条件。

xxxx区位优势明显,已成为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重要节点城市。

xxxx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以二广高速和沪渝高速为骨架,以318、207国道和汉沙线、沙渔线、荆三线为主干的公路网;拥有盐卡集装箱港区、李埠港区等xxxx组合港重点港区;汉宜铁路通车,蒙华铁路xxxx段开工建设;沙市机场迁建工作展开。

xxxx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在xxxx定都长达411年,历经20代楚王,成就了春秋争霸、战国称雄的雄伟霸业。

xxxx是三国文化的中心,闻听三国事,每欲到xxxx。

xxxx具有独特的名人文化,孕育出屈原、宋玉、关羽、岑文本、张居正等一代又一代杰出人物。

xxxx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广、水网密度高,形成水文化。

xxxx具有鲜明的红色文化,任弼时、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xxxx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巨型民俗文化宝库,闻名遐迩的楚辞歌赋,享誉中外的楚剧楚舞,匠心独具的髹漆楚绣,名扬天下的八宝美食以及龙舟竞渡等。

这些都为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深刻认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严峻挑战。

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xxxx古城人口疏散计划,我市原计划将xxxx古城内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率先迁出,由于受到国家5年内禁止停止党政机关新建楼堂馆所规定的影响,这一外迁方案必须调整。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国家没有专项资本投入,地方财力有限,社会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影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人才要素市场不健全,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领衔主演、导演、编剧、音乐创作、舞台艺术等文艺人才以及旅游文化项目策划、经营管理人才短缺,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本土人才的合理使用和外来人才的'有效引进机制不够顺畅等,已成为制约xxxx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

四是周边城市竞争的制约。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的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均超过了xxxx,尤其是襄阳旅游综合排名超越xxxx,xxxx在全省旅游综合排名由过去的第6位降至第9位,到xxxx来的游客相对减少,给xxxx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较大压力。

因此,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加快xxxx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按照华夏楚都,三国名城,文化xxxx的形象定位,重点打造好文化牌和生态牌,争取通过5-10年的努力,形成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xxxx古城为核心,以县市协调发展为支撑,以历史文化旅游为重点,以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为补充的一主多元的文化旅游发展格局。

通过整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文化旅游环境,实行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由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由一般观光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由人文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转变,加快实现旅游产业现代化、旅游城市品牌化、旅游市场国际化,把xxxx打造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一是科学编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树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理念,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文化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相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与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相结合,中心城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与县市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的要求,编制好xxxx文化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二是科学编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要求,认真做好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把文化旅游产业与工业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力争到2020年,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8%。

三要科学编制项目建设规划。

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编制好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规划。

规划好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旅游公路、火车站、汽车站旅游码头,旅客集散中心等,使城市市政建设项目与文化旅游项目有机融合,相互配套;规划好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按照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优化布局;综合配套,提高游客承载能力。

坚持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规划的执行力。

按照一大核心、四大板块、四大特色的架构,搭建多层次、全方位、复合式的文化感受,生态体验,休闲娱乐的现代旅游构架。

突出一大核心即:以xxxx古城为核心,重点打造四区两带,建成xxxx古城核心游览区,纪南生态文化游览区、熊家冢车马坑游览区、八岭山风景区、滨江景观带、内河景观带。

四大板块即:中心城区文化旅游板块,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板块,石首天鹅洲湿地生态旅游板块,松滋洈水自然风景区旅游板块。

体现四大特色即:历史文化旅游特色,重点打造xxxx城、楚纪南城、八岭山森林公园及熊家冢楚墓遗址博物馆等景区,建成以传统历史文化、现代都市观光、娱乐购物为主的旅游区域;水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重点打造长江荆江大堤及分洪工程景区,长湖、海子湖休闲度假区,洈水风景区、天鹅洲长江故道湿地保护区、洪湖湿地生态保护区,建成以水文化为载体的生态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区域;红色文化旅游特色,重点打造洪湖瞿家湾、监利周老嘴、石首桃花山、江陵沙岗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建成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旅游区域;荆楚民俗文化旅游特色,以荆楚民俗文化展示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景区。

按照上述构架,设计精品旅游线路,串珠成线,联线成片,实现在xxxx全境内的一日游、二日游和多日游。

1.加快xxxx古城保护开发。

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倾力打造高品质5a级古城文化旅游品牌。

一是加强xxxx古城保护。

做好古城墙申遗工作,对古城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维修,恢复建设两汉古建筑,突出三国名城特色,古城内现有建筑和设施依据旅游功能进行逐街、逐巷、逐屋包装改造,使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与古城文化相一致。

加快古城人口搬迁计划,继续通过政协提案将古城保护上升到国家层面,争取全国和省政协支持xxxx古城保护建设,先期外迁学校、医院等单位以及文物重点保护所在地的居民,力争在2020年前,疏散人口6.2万人。

加快实施护城河整治工程,进行城垣保护、河道疏浚、驳岸护坡,景点建设、游步配套。

二是加强重点景区建设。

以环城四门为中心,复建城垣楼阁,建设四大特色旅游区域,形成独具特色的三国名城游。

以东门为中心,形成古城墙游览区;以南门为中心,形成关公文化祭祀区;以西门为中心,形成文博实物观赏区;以北门为中心,形成三国风俗展示区。

三是优化古城景点建设。

高水平建设一批纪念馆、名人故居和文化广场。

逐步在古城内原址上复建xxxx将军府、承天寺、三管筆、相爷府、江陵县衙等。

统筹协调xxxx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把开发夜间文化旅游摆上议事日程,拓展护城河水上游魅力,筹划演艺项目,培植夜餐、夜购等夜市功能,展示人文底蕴和旅游特色。

2.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

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布局、产业集聚区和产品体系建设,重点推动一批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

建设高标准的楚墓遗址博物馆,加快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加快八岭山森林公园建设及古墓群保护。

以屈原塑像为中心,建设以屈原祠、江渎宫、屈原广场等为主要内容的屈原文化园;以关公义园为重点,建设关公雕像、关公纪念馆、朝拜中心、体验中心、修行中心等为主要内容的关公文化产业园;以相爷府为中心,建设张居正故居、相爷府、张居正文化一条街等为主要内容的张居正文化园;建设孙叔敖、岑门相府、公安三袁文化园。

以章华寺为主体,打造4a级景区;恢复建设太晖观、开元观、玄妙观,实行联合经营。

以滨江景观带、内河景观带为主体,建设好荆江大堤沿江景观带和引江济汉运河沿岸生态旅游景观带,沿河多点布景、纵深绿化,让游客感受亲水文化。

加快实景打造和动漫制作研发,比如打造刘备迎亲,草船借箭等实景剧,展示三国故事,楚国入城式实景,展示楚文化,让游客参与其中,让静态文化旅游资源动起来。

按照区域合作、错位发展、协调推进的原则,加快县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做到统筹规划、统筹资源、统筹发展。

各县市应根据资源特点,确定发展重点:江陵县重点打造南星洲长江文化园,建设高尔夫球场、旅游度假区、人水和谐体验区;松滋市重点打造洈水风景区,建设山、水、岛、洞、泉等景点;公安县重点打造北闸风景区、黄山头风景名胜区,建设分洪文化博物馆、生态园、南闸纪念馆等景点;石首市重点打造天鹅洲长江故道湿地保护区、桃花山自然风景区,建设麋鹿科普博物馆、白鳍豚标本陈列馆;监利县重点打造洪湖西岸梦里水乡景区;洪湖市重点打造洪湖岸边是家乡景区,建设蓝田生态园、明清一条街、瞿家湾红色生态旅游度假区和乌林温泉国际度假村。

1.加快文化旅游交通建设。

按照文化旅游交通设施无障碍全覆盖的要求,加快铁路、公路、水运、港航、城市公交等交通设施建设,使公路、铁路、港口对接,形成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完善的交通服务。

加快城际间高速公路建设,实现xxxx到周边大中城市的高速快捷通达。

加快建设江南、江北高速公路通道,实现xxxx中心城区与县市之间通达高速公路。

加快环城高速公路建设,打通城市出口通道。

加快旅游景区标准化公路建设,实现旅游景区与干线路网连接,形成全市境内主要景区(点)一小时旅游圈。

依托中心城区重要港口,建设xxxx长江国际旅游码头,把xxxx建成三峡之旅(武汉-xxxx-宜昌)精华游的节点。

推进蒙西华中铁路尽快建成通车,与沪蓉高铁互联互通。

同时加快xxxx机场规划建设,形成文化旅游发展的区域空港。

2.加快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以游客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优质提供中转、购物、咨询、本地游等一站式系列服务,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做好游客接待服务,建立xxxx市游客集散中心,在xxxx火车站、xxxx客运站、xxxx旅游港等分别建立游客接待中心,各旅游景区建立游客服务中心,形成多级接待服务网络。

做好导游服务,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加强旅游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提高导游队伍的素质。

做好游客交通服务,游客接待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应成立游客代步车队,为游客提供交通方便。

做好购物服务,抓好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建设特色商业街区、休闲街区、美食街区、娱乐街区、楚风民俗一条街、xxxx古玩一条街、xxxx美食一条街,建设并完善重点旅游景区游客集中购物场所,形成旅游购物一体化。

一是发展和完善文化旅游产业要素市场。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各类旅游企业积极进入市内资本、产权、土地、林权、人才等要素市场,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企业产权交易和资源要素重组。

二是完善旅游文化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

建立健全旅行社经营、旅游购物、旅游专业运输企业申报准入制度和旅游文化企业的评级、运营挂牌制度,规范旅游文化市场行为。

实行部门联合监管,推进无障碍旅游。

三是加快旅游文化行业协会的改革发展。

强化行业指导与自律功能,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和企业诚信经营,整合文化旅游相关科研院所,建立健全决策咨询论证机制,建立旅游文化产业专家咨询库,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服务。

四是加强市场诚信建设,加快完善旅游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记录,加强旅游文化产品消费投诉机制建设,依法严厉打击黑导游和诱导、欺骗、强迫游客消费等不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完善有利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用地政策。

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整理平台,合理利用土地的管理制度,推进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一是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文化旅游产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障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用地供应。

二争取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积极向省政府争取生态文化用地专项土地利用规划指标、新增建设用地规划指标,争取部、省将我市作为文化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城市,三是合理利用存量土地,加强对已开发文化旅游用地和新文化旅游用地的复合利用,向存量要空间。

新建重点旅游项目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从地方基金预算列支,用于该旅游项目配套设施建设。

2.完善有利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

深化旅游投融资改革,探索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对部分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实行政府主导规划、企业投资开发、市场模式运作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投资者采用bot、tot、abs、ppp等融资方式,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文化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旅游文化项目投资环境,切实解决文化旅游产业建设资金瓶颈问题。

加大财政税收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运用财政投入、财政补贴、贴息贷款、减免税收等多种手段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性作用,支持重点旅游文化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加大财政投入。

逐年增加财政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把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投融资纳入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年度计划。

逐年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客源市场开发、城市形象宣传、旅游项目招商、旅游产品包装和对团队旅游奖励等。

二是实行税费优惠。

对旅游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可按税法规定在税前扣除;旅游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就业的,可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对旅游饭店严格执行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

三是整顿、清理旅游企业行政性收费项目。

减免有关规费,降低旅游企业经营成本。

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生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凡涉及收费的,一律按下限收取。

一是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培养和努力造就一批名家大师、一批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旅游文化服务人才,吸引一批国内外高层次旅游文化专门人才。

二是制定旅游文化人才资源开发规划。

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文化人才资源开发机制,重视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使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能满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是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人才培养。

积极推进旅游文化教育培训改革与发展,在大专院校专门开设旅游文化课程,培养xxxx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业人才。

四是加大文化旅游人才引进力度。

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文化经纪人、文化企业家、文化创意人才来荆创业。

同时,完善公平竞争和分配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设立市级荣誉奖励制度,重奖贡献突出的旅游文化工作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

1.创新行政管理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xxxx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等组织领导机构。

领导和协调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有利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文化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和指导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实施和有关项目的建设。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

建立统一调配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密切配合开展工作,形成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合力。

三是加强目标考核。

建立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将文化旅游发展指标纳入目标管理,加强对目标责任、工作进度的跟踪检查和阶段性问责问效。

四是转变政府职能。

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理顺发改委、旅游、文化、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职能的关系,强化对重点投资项目的便捷服务,减少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一是市场化配置资源,实现文化旅游资源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分离,解决资源分散、部门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问题,推进文化旅游资源配置和旅游资源经营的市场化。

二是集团化经营管理。

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打破部门垄断、行业封锁、区域限制,坚持以市场为中心,以资本和品牌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文化旅游优质企业,成立xxxx市文化旅游发展总公司,统一经营文化旅游资产。

三是社会化共享资源。

实现公有资产、保护性资产、经营性资产管理三产有效分离,将文化产业从文化事业中剥离出来,分别履行经营职能和公益职能,对特殊的文保单位、宗教单位,在保护资源、维护所有权的前提下,运用拍卖、租赁、转让等多种方式,盘活经营性资产,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宣传造势。

利用媒体宣传,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的作用,争取在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新闻媒体宣传xxxx文化旅游产品,一句话叫响xxxx。

重视户外宣传,做好机场、车站、高速公路及国道、省道的旅游广告宣传,在城市主干道和通往各景区的交通要道设置醒目的中英文景区标示标牌。

二是举办节庆活动。

利用xxxx传统文化,举办xxxx国际龙舟节、国际关公祭祀节、桃花节、楚文化、三国文化国际研讨会、古城保护国际研讨会等,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全方位展示xxxx。

三是开发智慧旅游。

尽快建立旅游信息服务体系,优化智慧旅游网络平台,通过智慧旅游,引导相关旅游企业更高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旅游目的地形象改善,提升旅游.行业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区域合作。

推出一批跨区域的文化旅游产品,借助各类旅游交易会平台,强力推介xxxx。

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篇四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快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连广生、许谦迎带领调查组,在去年调查的基础上,于今年9月中、下旬对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这次调查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察看现尝走访龙头企业和农户等方式,调查了除中区之外的11个县市区,34个乡镇,27家龙头企业,并走访了50多户农民。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的总体思路,围绕市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提出的调整建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关键环节,狠抓措施落实,全市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和劳务经济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稳步发展,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114.8亿元,同比增长11.2%;农林牧渔增加值54.8亿元,同比增长4.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850元,同比增加317.6元,增长20.7%。综合分析,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六个方面的成效。

(一)宣传发动广泛,形成了良好的调整氛围。农民是结构调整的主体。各级把能否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调整成败的关键,坚持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采取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层层召开会议部署发动,外出参观学习开阔思路,致富典型现身说法,算帐对比引导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激发广大农民调整的积极性。邹城、泗水、嘉祥召开10万多人参加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动员大会,任城、鱼台、汶上、梁山组织由农业专家和致富典型参加的农业结构调整巡回报告团进村入户宣讲。初步统计,全市组织外出参观考察3万余人次,举办专题报告会1200多场次,发放致富典型和效益分析表8万余册。通过宣传,广大农民转变了思维方式,增强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加深了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增收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端正了调整的态度,逐步实现了“要我调”向“我要调”的转变。

(二)规划目标明确,把握住了调整方向。各地按照全市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地资源、区位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发挥比较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制订了符合当地实际的三年调整目标和规划布局。全市计划用三年时间拉长做强五大产业链: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247万亩,优质专用玉米154万亩;大陆瓜菜260万亩,大蒜105万亩,反季节精细瓜菜76万亩;劳务输出60万人,劳务收入30亿元;新发展速生丰产林92万亩,种苗花卉40万亩,经济林35万亩;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名优水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达到60%以上。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三年调整规划。任城区“扩大苗木面积,扩大以瓜菜、甜叶菊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扩大以长沟葡萄为主的经济林面积,扩大以优质生猪为主的畜禽养殖规模,扩大沿湖水产养殖面积,提高粮食作物品质和产量”;兖州市“发展三林一带,构筑三大示范区”;泗水县“南北山区抓林果,泗河两岸抓瓜菜,全县上下抓畜牧,一年四季抓劳务,持之以恒抓水利”;微山县“种植抓优质高效,水产抓名优增效,林果抓栽培管理,劳务抓协调服务,畜禽抓规模带动”;金乡县“加快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大蒜经济”;汶上县“抓亮点、重点突破,点带面、整体推进,建设绿色大县”;梁山县“突破三大片,两区加一滩,间作为主线,增效为重点”。

(三)工作重点突出,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全市把“五条产业链”建设作为一项工作重点,采取措施,强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果。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比由去年58:42下降到今年55:45。各类经济作物面积540.8万亩,比去年增加47.5万亩,其中瓜菜278万亩,增加28.8万亩;棉花162万亩,增加17.5万亩;花生98.6万亩,增加1.2万亩。林果业取得新的突破。全市共造林240万亩,其中今春完成造林50万亩,内有经济林15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35万亩;发展苗木花卉11万亩;建设绿色通道1500公里。畜禽业稳步发展。牛存栏42万头,羊350万只,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猪存栏280万头,同比增长4.3%。禽类饲养呈恢复性增长。肉类总产33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禽蛋22万吨,增长6%;奶类1.8万吨,增长37.4%。渔业放养力度加大。养殖面积达到61万亩,同比增长18.8万亩;水产品产量8.5万吨,同比增长6.2%。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强劲。全市以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东接西送、南上北下、技能培训”三大工程为重点,努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劳务收入。全市在县外务工人员达到69万人,新增劳务输出18万人,其中市外劳务输出8.5万人,新增劳务经济收入4.25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到220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52家,过亿元的32家,带动各类生产基地230万亩,带动农户64万户。兖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快,现拥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8家,其中固定资产超千万元的13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0家,过10亿元的2家,有2家企业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其中绿源公司被国家确定为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并且形成了以华龙、正龙、华丰三大方便面生产企业为主体的粮食加工企业群和以绿源、嘉隆为主体的畜禽加工企业群,该市每年可加工转化粮食130万吨,加工肉鸡、肉鸭2800万只,保证了优质农产品全部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增值。

和以金乡为中心的90万亩大蒜基地,以鱼台为中心的20万亩圆葱基地,以泗水县泗水镇、杨柳为中心的10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以任城李营为中心的10万亩苗木基地和以南张为中心的3万亩甜叶菊基地,以任城喻屯、金乡胡集、嘉祥金屯为中心的5万亩甜瓜基地,以曲阜、泗水为中心的6万亩中药材基地,以微山、梁山为主的5万亩芦笋种植基地;养殖业建成了1260余处规模养殖场区,年出栏万只以上的禽场562处;林果业形成了100万亩的速生丰产林基地、90万亩的经济林基地和23万亩的苗木花卉基地。

(五)强化服务措施,克服了调整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围绕解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各地从强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服务入手,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帮助农民克服调整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产前重点抓信息服务。以市坷垃网为依托,加快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网络终端向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村、专业户延伸。二是产中重点抓技术服务。以解决结构调整中的技术难题为重点,采取送科技下乡、举办专题讲座、发放明白纸、培训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济宁市农科院在任城区喻屯镇、嘉祥县金屯镇、金乡县胡集乡举办“甜瓜穴盘育苗技术现场观摩会”,近200名农民技术员和瓜农接受了技术指导,取得良好效果。三是产后重点抓农产品营销服务。在抓好农产品推介宣传,搞好区域特色农产品市场销售的同时,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的作用,从重点产业和产品入手,抓了订单农业,全市订单合同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任城区喻屯镇组织机关干部进驻大中城市,帮助农民销售甜瓜,收到良好效果。四是全程重点抓资金服务。市、县、乡都分别出台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优惠政策,加大了投入力度。全市今年用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资金已达1.8亿元,其中邹城市达到6000万元。全市各级农业银行累计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季节性流动贷款7.6亿元,出口退税4435万元,签发银行承兑汇票2.77亿元。同时,农业招商引资也成为一个新的亮点,汶上县南站镇引进益普山庄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圆葱生产基地,目前该公司已投资360万元。

(六)各级领导重视,确保了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不但把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一项经济工作,而且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部署。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同志靠上抓,有关部门具体抓,并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沉到基层,抓好每一项措施的落实。市、县、乡实行了领导包保责任制。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包县市区,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加强了工作调度。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已召开大型专题调度会议4次,一些县市区还实行了定期调度制度,做到了及时掌握情况,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全面开展。泗水县实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直接调度结构调整制度,每周至少调度乡镇书记、乡镇长一次。坚持了严格考核。市产业化办公室组织140余人,采取抽样调查和重点项目考察相结合的办法,从2月中旬至3月中旬,对xx年度全市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位居前列的3个县市区、5个先进部门以及18名有功人员给予了隆重表彰奖励,发挥了抓先进,带后进,促全局的作用。

总体上看,全市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迈出了较大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形势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三产业明显短腿,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偏弱的格局未得到大的改变。

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篇五

柑桔产业在我县水果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巩固和发展好柑桔产业,对促进我县水果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我对我县柑桔产业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深入调研,对其现状、问题和走向有了新的认识,并形成了初步的对策意见。

根据近一个月的调查研究,我认为当前我县柑桔产业的现状可概括为三句话,即:“基础较好,问题不少,机遇看好。”

所谓基础较好,是指我县柑桔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积累了较多的栽培经验,目前已初具规模,初见效益。

一是有较大的栽培面积。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大力发展,我县柑桔面积现已达7.4万亩,全县100亩以上的成片桔园已有63个,许多农民的房前屋后、空坪隙地都栽种了柑桔。据县农业部门统计,全县有一半以上的农户栽种柑桔,柑桔年产量达4万吨。柑桔已成为我县水果产业的“龙头老大”。

二是掌握了比较过硬的栽培技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许多桔农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有的技术人员还走出会同到其他地方担任技术顾问。特别是县园艺场拥有一支在全省、全市有一定影响的技术队伍,他们发明的“两面三刀”嫁接法领先全国,蒋坤毅同志曾作为种植技术专家参加了湖南省脐橙栽培标准的制订。县科协甄继海同志发明的“果园竖筒施肥法”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三是引进、选育出了一批适宜栽种的优良品种。纽荷尔、朋娜脐橙和特早熟蜜桔等优良品种在我县广为栽种,夏橙、杂柑、官溪蜜柚等引种成功,特别是怀化市农业局在我县建立的柑桔采穗圃,从中国柑桔研究所引进了许多优良品种,如卡拉卡拉、富本红等。

四是培育了有一定影响的柑桔品牌。我县属无检疫性病虫害柑桔产区,加上生产中较少使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柑桔属绿色食品,营养丰富、口感较好。据中国柑桔研究所和华中农业大学评定,其含糖量、水份、维生素等均高于其他地方同类产品。在1997年以来的全省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上,我县脐橙年年荣获大奖,并在1998年荣获农业部检测中心优质证书,在全省第一个拿到了出国通行证。县园艺场注册的“会同神脐”在全国许多市场(主要是北京、香港、东北等地)小有名气,产品往往供不应求,有时甚至有价无市。

所谓问题不少,是指当前影响我县柑桔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十分突出,不容忽视。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产品多而不优、优而不多。全县7.4万亩柑桔中,橙类2.8万亩、产量0.9万吨,分别占柑桔总面积、总产量的37。8%和22.5%,其中优质脐橙面积仅5000余亩,进入盛果期的xx亩,仅占全县柑桔总面积的.2.7%;市场上滞销的宽皮柑桔面积、产量分别占柑桔总面积和总产量的62%和77%,其中比较好销的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1。2万亩,仅占16.2%;在市场上竞争力最差的中熟蜜柑3.4万亩、产量1.9万吨,分别占柑桔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6%和47.5%;椪柑、血橙等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品种所占比重很小。由此可见,我县柑桔市场竞争力差、经济效益低的品种占多数,加上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失调,鲜果又集中在10-11月成熟,与市场需求周年均衡供应的矛盾比较突出。市场行情较好时,这些普通柑桔的价格可卖到0。8元左右/公斤,市场低迷时仅0.4元/公斤,有时甚至几元钱一担,效益十分低下。

二是技术力量不适应现代生产的需要。我县广大农技人员知识普遍老化,急需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全县农技推广网络不健全,特别是乡镇农技人员重农资经营、轻技术服务,为民服务难以落到实处,许多先进的技术难以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三是产业化链条非常脆弱。全县既没有专业的水果批发市场,也没有柑桔加工企业,大部分产品以鲜果形式销售;柑桔产后处理、加工手段落后,“柑桔卖筐”的问题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四是弃园抛荒、毁园改种现象突出。近年来,由于出现柑桔“卖难”问题,昔日的“摇钱树”变成“赔钱树”、“伤心树”,桔农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有的地方出现弃园抛荒、毁园改种现象,全县桔园面积呈逐渐减少之势。据县农业部门估计,全县有近万亩桔园抛荒或改种,县金实公司的600多亩桔园已全部改为种苗基地,岩头乡东风、墓脚、溪边等村就抛荒桔园1000多亩。

所谓机遇看好,是指我县柑桔产业虽然暂时步入低谷,但也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复苏机遇。比如,农业特产税取消后,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柑桔产业的复苏。又如,随着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统一市场,国外柑桔采后包装及品牌创意、营销宣传等都会使我国业界大开眼界,取优汰劣,引进吸收,特别是一些国外大型果品加工企业必定会抢抓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利用我国丰富的柑桔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在我国投资办厂,这对改变我国“柑桔罐头王国”的局面,为我国果品加工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带来许多良好机遇,促进我国果品加工业的飞速发展。

再如,我县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均匀,无霜期长,土壤富含磷、钾成份,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我们生产优质柑桔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我县出产的柑桔甜酸适中、口感较好,具有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据介绍,我县栽种的纽荷尔脐橙,其口味甚至超过了原产地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种植的脐橙。

1、正确认清形势,形成发展柑桔产业的共识。当前柑桔市场低迷,既有柑桔总量相对过多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结构雷同、产品没有特色、加工严重滞后的问题。发展柑桔产业,除了要认识和抓住前面所讲的难得机遇外,还必须正确看待这种暂时的“饱和”,切实统一思想认识,防止因噎废食,形成发展柑桔产业的共识。

要看到当前普通柑桔市场饱和,但特色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在我县占绝大多数的中熟蜜桔尾张,一般售价每公斤0.3-0.7元,而特早熟蜜桔每公斤售价1.3-2.2元,优质脐橙的售价每公斤3-5元,连过来被我们作为劣质柑桔大量淘汰的南丰蜜桔也“咸鱼翻身”,每公斤售价达2-2.6元,且供不应求。这就充分说明,在柑桔市场普遍饱和的情况下,一些特色品种的市场潜力却不断上升,只要我们努力提高柑桔品质,柑桔产业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产业。

要看到当前鲜果市场饱和,但加工潜力巨大。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柑桔总产量已达900-1000万吨,基本与我国目前的gdp和消费水平下的柑桔产量平衡点持平。从鲜果市场来看,当前柑桔生产正处于量的“过剩”阶段。但从加工来看,目前我国加工原料用果仅占总量的10%左右,而巴西(世界第一大柑桔产国)和美国(世界第二大柑桔产国)的加工用果比例高达65-70%。人口远远少于我国的美国,柑桔年产量达1500多万吨,但每年还要进口冷冻浓缩橙汁(fcoj)110万吨,相当于鲜果1650万吨。按照这个比例推算,如果把加工搞上去,我国柑桔市场仍有很大的空间。

要看到柑桔产业暂时趋于滑坡,但恢复性增长的潜力巨大。当前因柑桔市场价格低迷,许多地方开始对柑桔进行砍伐或疏于管理,势必会对柑桔产量带来较大的影响。根据货盈价跌、货紧价扬的市场规则,如果我们巧抓“冷门”,加大柑桔管理和品改力度,就会在柑桔总量普遍减少的机遇中获得走出低谷的生机,且有可能实现一个新的飞跃。

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篇六

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产品,科技旅游是指与科技有关联,以科技过程或科技含量作为旅游吸引点的旅游产品和开发形式,形成集科普、生产与销售、观光、娱乐与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活动或产品,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类型。通过游览和观赏科技景点,达到身体和精神层面的愉悦是科技旅游的初始目的,而通过了解和体验科技知识,达到思想和文化层面的升华则是科技旅游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结果。科技旅游的类型主要分为自然科考游和人文科技旅游两大类,而人文科技旅游又包括工农业科技示范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场馆、大学科研机构等主要旅游场所。

目前,从国际上来看,科技旅游经过多年发展,产品已经处于成熟阶段,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拥有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科技场馆,闲暇时到科技场馆参观,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进行科技知识充电,已经成为当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国科技旅游发展也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在一些大型的旅游城市尤其是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已经先后开发了多条科技旅游精品路线,如北京中关村率先于推出“中关村科技旅游活动”,上海建成了一批科普教育基地。南京科学文化发达,科技旅游资源丰富,科技旅游活动虽已经得到了初步发展,但作为一个整体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加快南京科技旅游的发展,还需要进行具体研究。

南京科技旅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条件分析。

1.科技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要素,只有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的存在,才能促成旅游活动的最终形成。作为历史名城和科教基地,南京的科技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不管自然科技旅游资源还是人文科技旅游资源都存在很大的优势。如汤山猿人洞等具有世界级的科考价值,专题科技馆种类多样,选择余地很大,尤其拥有一大批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和专门性的科研机构,科技资源更加显得独特和珍贵。目前开通的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南京市博物院等科技旅游专线已经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

2.分布范围广,可进入性良好。科技旅游资源分布范围较广,几乎遍布南京各个区县,尤其是科技馆和科研场所都分布在市中心及附近,地理位置明显,导向性好,且市内公交或旅游专线都能方便到达,为最大限度的挖掘客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对外交通来讲,南京已经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科技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以本地游客为主,客源市场广阔。客源市场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实现旅游供求平衡的重要机制。因此具有广大的客源就成了发展一项旅游产品的必备条件。根据对南京的科技旅游游客的调查,85%的游客均来自南京本地,来自本省外市的只占8%,外省的占了7%,说明南京的科技旅游主要立足于南京当地市场。

从总人口来看,根据最新的统计表明,南京目前的常住人口总数为596万,而流动人口的总数为176万,两者相加,南京人口总数达到了772万。科技旅游立足南京,客源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其次,理论研究表明,中间型年龄结构的社会发展稳定,是社会发展最优的年龄构成,有利于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从南京人口年龄结构来看,预计南京市到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最高值80.36%。根据市场调查问卷显示,参加科技旅游的游客中,13—18岁的人数比例占调查总人数的43%,25—45岁之间的占总人数的34%,南京科技旅游形成了以青年为主的各个年龄阶段广泛参与的大众性旅游。

(二)劣势分析。

1.产品资源开发程度不高。虽然南京的科技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也存在一定劣势。南京各种类型的科技旅游产品虽都已经具备,但是很多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造成资源闲置或是没有充分开发利用,虽然资源优势比较好,但是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经营的主要项目上重叠、模仿效应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对科技旅游的发展形成了障碍。

2.科技场馆的配套设施不足。旅游设施包括基础性设施和辅助性设施。基础设施一般指旅游“六要素”相关部门,而辅助性设施则主要是城市基础设施,包括银行、供电、供水系统等等。两者缺一不可,共同形成一地旅游设施的完整体系。一般来看,大型的科技场馆都要花3—5个小时才能游遍,所以各项旅游基本设施尤显必要。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在南京参加科技馆游的主要问题存在于配套设施的不足。以餐饮设施为例,被调查的游客大部分都是自带食品,占游客总数的82%,给游览尤其是参与性活动带来极大的不方便。旅游的基本生活设施不能得到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会流失客源。

3.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管理的体制直接关系到旅游产品的整体规划和整合营销是否成功。而旅游资源多头管理的现状,在全国来说十分普遍,在南京也是如此。具体来说,南京市旅游场馆的实际管理部门既包括旅游部门,也包括园林、文物、宗教、城建等部门,因此这给旅游资源的合理有效管理,以及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尤其是科技旅游这样一个特殊的旅游产品,资源性质并不仅仅是一般的旅游资源性质,大部分都带有科技考察、保护和珍藏的价值,根据不同类型隶属不同的机构管理,如高等院校的科研实验室等都归属所在学校,而一些自然科技旅游资源又归属当地部门直属管理。这样就对南京科技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造成了一定影响。

4.科技旅游专业人才紧缺。根据对南京科技旅游游客的感知调查,科技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讲解员的服务有一半以上感觉一般或者不满意。科技旅游本来就是一个以获取更多知识为目的的专项旅游,目前的科技旅游讲解员由于文化素质等背景原因不具备良好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服务技能,这样就不能很好的传达给游客,游客自然无法得到旅游的最大满足。

(三)机遇分析。

1.科技吸引力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将是发展经济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游的人也越来越多,同时游客希望更新自己的知识,争取不同的方式学习知识,希望在休闲时间里能够学到知识,科技旅游正能满足游人的这种需求。从南京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关于参与科技旅游的最大吸引力调查可以得到证实,要求获得知识和新奇探险的两项达到了68%,而基本层次上的观光游览只占了8%左右。

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篇七

在深圳五洲宾馆开幕,来自境内外电视制播机构的'1300余名代表共赴这一年度电视剧产业盛会。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进,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白洁,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杨洪等出席了开幕式。

杨洪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多年来积极推动影视工程,成功打造了《命运》《兵峰》等一大批具有强烈“深圳出品”符号标识的影视文艺精品。举办深交会,就是为了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促进深圳影视文化发展,进而为全国影视文化发展贡献深圳的一份力量。

会上发布了《中国电视剧(2015)产业调查报告》。该报告结合电视剧产业环境在本年度的重大调整变化,通过“调整期”的制作业升级、“新政”首年的购播市场之变、“互联网+”背景下的前沿热点、电视剧“走出去”与海外市场观察、2015年度国内电视剧行业概貌数据等五大章节深度剖析了产业现状。

本届深交会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和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和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承办,主题为“互动合作探索共赢”。两天时间里,深交会相继举办“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外电视剧节目推介”等主题活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篇八

按照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全市六大重点文化产业调查的通知要求,我县组织相关单位对六大重点文化产业进行了调查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演艺接影视业(动漫产业)。目前只有3家,分别是影城有限公司、县娱乐有限公司和县娱乐有限公司。影城有限公司为2014年新增企业,1-9月主营收入300万元。娱乐有限公司1-9月主营收入4200万元,县娱乐有限公司1-9月主营收入4500万元。演艺接影视业总的主营收入为9000万元。

2、传媒业。传媒业共有企业12家。基本是经营文化传媒、广告装饰的企业。2013年主营收入为39200万元,2014年1-9月主营收入为31664万元。

3、文化旅游业。文化旅游业只有1家企业。即实业有限公司,2013年主营收入为5331万元,2014年1-9月主营收入为4310万元。

4、印刷复制业。印刷复制业共有企业11家,其中县印刷有限公司为规上企业,2013年主营收入为145197万元,2014年1-9月主营收入为117282万元。印刷复制业2013年总的主营收入为221000,2014年1-9月主营收入为178512万元。

5、文化制造业。文化制造业共有9家企业,基本上是文体用品制造和铅笔制造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家,为省县文化用品有限分司,2013年主营收入为193770万元,2014年1-9月主营收入为149058万元。文化制造业2013年总的主营收入为260179万元,2014年1-9月主营收入为200143万元。

6、工艺美术业。工艺美术业企业共有10家,基本上是工艺品制造和经营企业。工艺美术业2013年主营收入为32289万元,2014年1-9月主营收入为24839万元。

总体来看,全县文化产业在我县第三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六大重点文化产业的总量规模仍然偏小,技术含量仍然不高,全县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还比较滞后。

1、文化产业发展意识还不够强。目前,在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尚处于自发探索、各自为战的状况,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进行统一协调、统一指导。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尚没有上升到一定的战略高度,产业发展定位不够明确,文化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平台还未形成,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全县有相当一部分文化遗产、文化资源或被拆除、被破坏,或遭遗弃,或处于待保护、开发利用状态,分散在各地单个的文化旅游景点没有连成线,形成片,串成链,导致了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2、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县的文化企业大多为个体私营企业,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小,档次低,全县文化产业总值占gdp的比例过小,大型骨干龙头文化企业缺乏,没有形成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文化产品创新能力不强,文化产品质量档次、技术水平较低,经济效益不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

3、文化产业人才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形势的需要。文化产业经营、策划、管理和科技人才缺乏,远远满足不了文化产业领域高科技迅速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并由文广、出版、发改、财政、统计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编制文化产业长期发展规划,每年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落实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各项任务的工作机制和目标责任制。

2、落实国家文化产业税收扶持政策。要加紧研究出台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扶持等各类政策,落实国家文化产业税收扶持政策。一是落实税金减免政策。对宣传文化事业单位兴办的独立核算的企业经营单位,支出纳税确有困难的,经税务部门批准,减征或免征所得税;在一定的'时间内免除演出、广播电视等行业的企业所得税。二是税利返还政策,即部分或全部返回纳税人上缴的税金和利润给纳税人或上级主管部门,用于发展文化产业。三是差别税率政策,即对不同种类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实行不同的税率,盈征亏补。实行倾斜的金融信贷政策。实行包括低息、无息、贴息等资助性信贷优惠政策,扶持文化原创和文化生产资料、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

3、实行多渠道投入的政策。按照《文化部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要求,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支持并吸引非公有制经济资金更多地投入文化产业领域,引导非公有经济投资、参与文化产业经营,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4、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力度。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要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培养、引进一批熟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熟悉文化市场的文化经纪人、会展策划等紧缺人才。允许文化要素参与分配,鼓励优秀人才以知识资本入股企业,鼓励优秀创作人才创作艺术精品。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机制和环境,使各类文化产业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

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篇九

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传统农业和农产品面临严峻市场冲击,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总结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律牲,坚持和遵循科学严谨的态度,系统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合理优化,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由于农业产业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并未根本解决,农业产业结构与市场消费、农民增收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关注农业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对农村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现实意义。作为中央电大农村行政管理专业的学员和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基层干部,我们在学习好课本知识的前提下,也应以实际行动来关注我们山区农业结构调整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想通过实地调查中方县铜鼎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摸清新的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正确方向和有效途径,提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产增收的具体措施,为下一步农村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决策。

2、调查时间。

20xx年2月18日—3月28日。

3、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座谈走访、个人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根据问卷表,我调查了铜鼎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下几个问题:

(一)铜鼎乡的基本情况,包括区域位置、总人口、耕地、农业产业等情况等。

(三)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1、铜鼎乡的基本情况。

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全乡总面积48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人口1.4万人,其中瑶族200余人。乡耕地面积9869亩,有林地面积4.7万亩,清水塘电站蓄水发电后形成的库区,拥有丰富水资源可利用。多年来,铜鼎乡农业一直以种植水稻、玉米、油菜、棉花等为主,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风调雨顺的年头,农民还多少有个收成,遇上水灾、旱灾、风灾等自然灾害,收成便会大打折扣,农民收入没有保障,难以提高。铜鼎乡纯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20xx年农业总产值达到5349.3万元,比上年增加4.6%,占gdp比重8%。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xx年,生产粮食5748吨,人均406.6千克,其中水稻3825.4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籽、蔬菜等。20xx年棉花种植面积0.15万亩,产量0.02万吨,蔬菜种植面积0.28万亩,产量0.43万吨,主要品种有辣椒。畜牧业以饲养鸡、鸭、鹅、猪、鸡、羊为主;20xx年生猪饲养量0.95万头,年末存栏0.75万头;羊饲养量0.02万只,年末存栏0.01万只;牛饲养量0.02万头,年末存栏0.01万头;家禽饲养量15.5万羽,上市家禽14.8万羽。20xx年生产肉类750吨,其中猪肉712吨,牛肉30吨,羊肉8吨,禽蛋10吨,畜牧业总产值0.2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7%。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铜鼎乡党委、政府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继续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载体,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一年一大步、三年一大变”的阶段性目标,充分利用乡情发展优势,确立了“以林稳乡,以牧活乡,以农强乡”的发展战略,采取一系列发展措施,牢牢把握棉花制种、白鹅养殖、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油茶基地建设、新型库区养殖基地五个战略重点,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发展战略。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紧紧围绕该乡“建新型库区、创农业强乡、创和谐铜鼎”的思路,加快推进全乡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提升人才素质、提高执政能力、促进农业生产新跨越,实现铜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现在铜鼎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较前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特色产业正在逐渐形成、壮大。

一是建成棉花制种基地。全乡以铜鼎坪村为重点,辐射张家溪、桐木、南家坊三个村,制种面积以达300多亩,涉及农户100户。

二是建成油茶基地。在县农业开发办的大力支持下,与湖南金庾油脂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建成了铜鼎乡油茶基地,以南家坊、、赤岩湾村为重点,辐射全乡8个村,总面积将超过1000亩山地,涉及农户近800家,油茶市场广阔,绿色无公害效益可观,农民积极性高涨。

三是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铜鼎乡辣椒生产量和品质在全县闻名,借怀化市菜篮子工程实施之东风,在县农办、蔬菜办等单位的支持下,建成以南家坊村为主,辐射桐木、张家溪、铜鼎坪等村共3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已成为全乡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

四是建成白鹅孵化及养殖基地。铜鼎乡有着传统的养殖白鹅基础,铜鼎白鹅在中方、辰溪两县颇有名气,带动了铜鼎乡养殖业的发展,罗家冲村聂志礼种鹅基地引导效应,全乡成立了白鹅养殖协会,在其带动下,铜鼎乡白鹅养殖年孵化10万羽,出笼8万羽,铜鼎乡的养鹅业已成为一大产业。

五是建成清水塘电站新型库区网箱鱼养殖基地。铜鼎乡河鱼远近闻名,清水塘电站的建成后,铜鼎乡积极鼓励渔民和返乡创业民工大力发展库区网箱养殖,并争取到县畜牧水产局对库区特种水产项目的支持,养殖面积达500亩,已初具规模。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明显,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民通过调整农业结构,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增长了胆识。同时,南家坊村做法还在当地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了铜鼎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几年来农业结构的调整,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市场供给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看,农业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并未根本解决,农业结构与市场消费、农民增收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劳动者素质低,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全局利益。现我乡棉花制种实施七年时间,但农民不遵守合同,没有信任,出现一些违反公司合同的现象。二是农产品质量不完全适应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品种单一;三是农民不能有效地进入市场,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迷;四是农产品加工转化滞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增幅减缓;五是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一些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六是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我乡20xx年第三产业总收入只580万元,占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5349万元的10.8%。总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农业结构不合理。

通过调查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近几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劳动者素质低、农产品品种单一、销售不畅、经济效益低、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我认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提升农业结构调整的水平,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树立两种意识。首先要树立经营意识,用工业化的思路来经营农业,牢固树立“效益观”。无论种地还是养殖,都要算经济账、效益账,以谋取最大利润作为调整的核心,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同时,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和壮大能带动产业发展和升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实现加工增值。要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强分级分类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要树立风险意识。市场瞬息万变,任何经营都有风险,调整农业结构也不例外。调整出效益,同样也有市场风险,高风险中蕴含的是高额的回报,要敢于面对赢亏,努力规避风险。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努力做到为“养”而种、为“加”而种、为“销”而种。要探索采取农业结构调整参保和建立“风险联营”机制的办法,降低农民投资调整的风险,调动农民调整的积极性。

2、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订单农业,实行“公司加农户”,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提倡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同农户签定订单,这样可以将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表现为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种、规模等的具体要求,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信息和导向。农民按照订单的约定来安排农产品生产,可以使生产结构更适应市场需求结构,从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加强“合同”和订单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履约率。

3、运用利益机制调动农户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农户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主体,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的经营主体。只有正确处理农户与龙头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户才能按照市场和龙头企业的要求,积极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公司带农户,重要的是要靠利益纽带去带动。因此,龙头企业要逐步与农户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一是对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要按订单或“合同”收购,合理定价,以质论价,决不要压级压价,限收拒收。二是要让利于农民,反哺农业。要把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拿出一部分,返还给农民和农业。这样,农民才能把龙头企业当成自己的企业,安排好农产品生产,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三是龙头企业对“合同”订购的农产品要制定合理的保护价格。对于由于市场变化和不测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龙头企业应与农民共同承担,以稳定农产品基地的结构和布局。

5、努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特色农业,搞好“五大基地”建设。转变产业格局,创新经营模式,利用市场调节平稳发展效益农业、订单农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名、特、优、早农产品,着力培育畜牧业。利用该乡棉花传统种植习惯的特点,继续加大和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的棉花制种项目的合作和制种面积的扩大。罗家冲村聂志礼种鹅孵化基地引导其向更大规模化发展,并依托已经成立的白鹅养殖协会,为各养殖户搞好技术和市场服务工作。发展壮大南家坊村为主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搞好基地引水灌溉和排水工程建设,发展网络建设基地销售市场平台。

铜鼎乡地处中方县东北部,属浅山丘陵区,长年以来,农业一直以种植水稻、玉米、油菜、棉花等为主,农民收入没有保障,难以提高。近年来,铜鼎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些特色产业正在逐渐形成、壮大。该调查对铜鼎乡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深入分析,对铜鼎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教训、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铜鼎乡今后的调整提出了建议,对其它地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次调查报告是在指导老师姚素红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姚老师对我给予了悉心地指导,并提供了很多与该调查报告相关的重要信息,培养了我对社会调查、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这将非常有利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调查报告还得到了铜鼎乡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篇十

为掌握我县中药材生产、经营、加工、销售情况,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增加林农群众收入,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县部分中药材发展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怀化市南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地处云贵高原的东缘斜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日照适中,植被丰富,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繁育。据统计,全县中药材植物种类达233科,1486种。人工栽培达100余种。目前人工栽培或野生采集较多的有钩藤、灵芝、百合,玉竹、黄精、艾叶、金银花、天麻、葛根、杜仲、半枫荷、黑老虎等15种。

通过对我县中药材市场的走访调查,全县目前人工培植、野生采集和药商收购的主要中药材有下列几种:

1、钩藤。人工栽种面积达2500余亩,主要分布排牙山林场和艮山口、寨牙、新厂、甘棠、文溪、坳上、江东等地。荒田荒地栽培2—3年可采收,山上栽植3—4年可采收。艮山口下乡村种植钩藤面积达300余亩,亩产值达5000余元。目前药材市场药商收购价格干货含钩量80%—90%的每公斤50—60元。

2、灵芝。人工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藕团、文溪、平茶、铺口、寨牙等地,种植量达20万包左右,市场行情变化较大。目前我县药材市场药商收购价格干黑灵芝收购价80—90元/公斤,干红灵芝收购价30—40元/公斤。

3、黄精。也称野山姜。我县野生分布较多,人工栽培较少。人工栽种2—3年可收获,近几年收购价生货6—12元/公斤,干统货40—60元/公斤。

4、百合。药食两用,以保健食品为主。我县有野生分布,人工栽培历史悠久。目前我县人工栽培面积达600余亩,主要分布在新厂、藕团、横江桥、文溪、铺口等地。百合当年种当年收,价格变化较大,前几年行情较好,近二三年行情差。

5、葛根。药食两用,我县有大量野生。人工栽培一年即可收获,亩产20xx—3000斤。目前我县人工栽培面积约150亩,主要种植在坳上、太阳坪、寨牙、甘棠等地。我县湘佰仕公司收购葛根酿制茯苓葛根酒及加工附属食品,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订单收购,收购价为3元/公斤。

6、艾叶。我县目前人工栽培面积400余亩,主要分布在铺口、藕团、坳上、文溪等地。20xx年我县引进湖南汉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加工艾叶,企业年加工能力3000吨,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订单收购,收购价4000元/吨。

7、玉竹。药食两用,用量较大。我县已引进栽种6—7年,现栽培面积500余亩,主要分布新厂、平茶、藕团等地,栽后3年可收获,产量3000—6000斤/亩,目前我县收购价3.2—3.6元/公斤,价格较前几年有所下降。

8、金银花。大宗药材,用量大,有野生分布。我县目前人工种植面积达800余亩,主要分布在甘棠、寨牙、藕团等地,存在采摘期短、人工采收成本高等问题。市场行情变化大,等级价差大,每公斤40—120元。

9、天麻。我县曾有较大规模种植。种植场地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上温差较大的高山为宜,种植用原材料为白栎、麻栎等硬质杂木。由于市场行情欠佳、种子退化、产量品质降低,种植户逐渐减少。现平茶、寨牙、三锹等地仍有少量种植,面积约150亩。

10、杜仲。可作用材林和药用林,树皮可药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县人工造林面积达20xx余亩,由于树皮价格猛跌,农户放弃管护。现保留面积200余亩,主要分布在江东、三锹、藕团等地。目前树皮干货收购价20元/公斤。

11、半枫荷。可作用材林和药用林,常绿乔木,我县有天然分布,但数量很少。现有人工育苗和栽培,面积60余亩,主要分布在艮山口、大堡子等地。

12、黑老虎。又名布福娜,藤本植物,果药两用,根可入药,果可食用。我县有野生分布,现有少量人工栽培,栽培面积200余亩,主要分布在为藕团高坡和寨牙等地。当前黑老虎根生货收购价4元/公斤,干货10元/公斤。

13、铁皮石斛。名贵中药、用途广泛。目前市场行情较好,我县文溪、排牙山等地有人试种。

当前我县中药材产业仍处于自我发展的状态,市场行情涨则一哄而上,市场行情跌则撒腿就跑。看到别人赚钱,不管自己有无技术、条件是否允许,也跟着上。结果是卖种的赚钱,种植的上当;先行一步的赚钱,跟着走的赔本,以致出现"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和"风险创业不如外出打工"的现象。

1、难以把握市场行情。药材种植户只看到眼前市场卖价,对产品用途、市场需求、潜在风险不甚了解,没有超前预见性,结果总是种出来,价就跌。

2、没有掌握种植技术。中药材种植技术看似简单,但如果种植技术不过关,会导致种出来的中药材产量低、品质劣,甚至以失败告终。比如灵芝专业户种出的灵芝朵径大、产量高、品质好,而未掌握技术的种植户种出的则产量低、品质差。

3、种子质量退化严重。天麻、白合等中药材在当地多年种植后会出现长势变弱、发病严重等问题。原因是种植户考虑生产成本问题,多次采用自己的种子重复栽种,结果越种产量越低,品质越差。

4、政府引导扶持困难。由于中药材市场行情难以把握,如果相关部门鼓励、发动农户种植中药材,一旦出现卖不出去或亏本现象,种植户可能会找麻烦。如前些年发动种植太子参,结果价格暴跌,农户不愿意挖,任其烂在地里,产生"太子参,害子孙"的怨气。

种植中药材不能盲目发展,"药材少了是个宝,药材多了是根草",需谨慎行事。种植前要及时、深入了解市场行情,种植期间要注重周期长短结合、面积大小结合,抓好田间管理,及时收获,合理加工,适时出售,才能收到较好的效益。发展中药材产业要记住三句话:一是"讲利也说弊,决策他自己";二是"加工促销售,示范建基地";三是"服务竭全力,民众心满意".结合我县实际,我们认为发展中药材产业要充分考虑以下几种类型:

1、一年生品种。一年生的品种受市场供求影响较大,较容易被囤积者操纵,所以风险较大。例如灵芝、百合等一年生品种,市场价格浮动大,种源易退化,不宜鼓励农户大面积种植,但可以搭配其它中药材适当种植。

2、多年生品种。多年生的品种市场相对稳定,价格变化较小,生长持续时间较长。例如黄精、玉竹等多年生品种,生长周期长,3—5年方可收获,市场价格浮动较小,且呈上升趋势,农户也可根据市场行情和产量来安排收获、销售。

3、高效益品种。生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的品种,效益也较高,市场潜力也较大。例如七叶一枝花(也称重楼,土三七),生长周期长,生长条件要求严,培植技术含量高,市场行情趋势良好,目前收购价格为生货180—200元/公斤,干货800—1000元/公斤;铁皮石斛,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野生的市场行情较好,人工培育的市场行情信息量非常大,是否存在种子和苗木炒作嫌疑有待进一步调查了解。

4、低效益品种。生长周期短、技术含量低的品种,效益往往也较低。例如钩藤、天麻等品种,近几年我县周边的剑河、黎平、锦屏、通道等地发展规模较大,收购价格呈下降趋势,不建议农户大面积种植,但可适当搭配其它中药材种植。

1、聚焦目标定位,坚定发展信心。我县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优越的生态环境、明显的区位优势,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全要素条件,因茯苓的声名鹊起,上世纪我县在医药界就有"湘西南中药谷"的美誉。但由于缺乏一以贯之的恒心、持续推进的力度,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已经滞后。当前,国家和省、市层面对中药材产业发展日益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我县此时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力度是十分正确和及时的,与靖州的资源禀赋相契合、与上级的发展政策相衔接、与"一个中心、四大战略"相适应,适时地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此,我们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促进林农群众脱贫增收的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不动摇。聚焦目标定位,坚定发展信心,"宁挖一口井、不挖十个坑",坚持一年抓几个重点项目、一步一个台阶,以达到"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垒土以成泰山"的'效果,力争早日实现我县中药材产业的"破茧成蝶"和"华丽转身".

2、强化组织协调,共谋产业发展。一是绘好一张发展蓝图。围绕产业发展目标,坚持集思广益、科学论证,尽快完善顶层设计,形成产业发展规划正式文本,切实发挥引领作用。二是强化一套推进机制。建立工作例会制度,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会商研究工作,决定重大事项;建立协同配合机制,明确各相关单位任务清单,并督促抓好工作落实;建立监测考评机制,对产业发展进程进行全方位统计监测,掌握真实情况,并依此对各相关单位进行工作考核,奖优罚劣,真正以发展论英雄。三是叫响一个宣传口号。拓展建设"湘西南中药谷"的价值内涵,提出建设"生态靖州、养生福地"的响亮口号。深入挖掘、梳理和宣传好靖州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生态文化、养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重塑"湘西南中药谷"的业界美誉。

3、加强技术扶持,建设示范基地。一是强化技术扶持。农业、科技、林业等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对中药材种植、生产、经营、加工、销售各环节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建设优质种源繁育基地。建立3—5个优质种源繁育基地,确保中药材优良种子供给。预防种子退化,对现有退化种源重新选优复壮,确保种源活力。开展新品种引种繁育,为中药材产业提供种子资源保证。三是建设种植示范基地。对我县栽种的中药材品种,建设一定面积的生态丰产栽培示范基地,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示范基地要突出生态和丰产,对建成的示范基地达到示范要求指标的,授予县级"示范基地"称号,给予政策扶持。

4、创新人才培养,搭建发展平台。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开发特色产品。要大力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重视和爱护本土科技人才,做到尊重、包容、支持,充分调动他们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强化与大学和科研院的合作关系,加大对技术管理人员和专业大户培训力度,建立产、学、研基地。采取"政府+企业+科研"的模式,挖掘、收集、整理侗医、苗药和民间验方,大力开发我县特色医药产品。二是鼓励加工销售,提升产业水平。对新引进的中药材加工项目、加工量或销售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加工销售户,给予政策扶持。鼓励中药材加工企业与种植户推行订单种植模式,到促进种植基地发展壮大。三是搭建发展平台,支撑产业发展。对县药材市场的硬件、软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或新建药材市场。逐步建立我县中药材网络信息平台,鼓励种植、生产、经营、加工、销售农户开展"互联网+"业务。引导农民成立中药材种植、生产、经营、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组织,推行"公司+农户+基地+市场"的发展模式,壮大发展力量。通过建设线上、线下二个市场,不断提高我县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中药材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人民群众增收致富。

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篇十一

xx市230万农村劳动力,输出总量即达147万,单纯依靠量的增长已难支撑劳务产业持续发展;在风云变幻的经济大潮中,助推劳务产业提质转型,实现“内涵式”发展取代“外延式”扩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迫在眉睫。带着问题和思考,近日,专题调研了全市劳务产业发展情况。随着调研的深入,逐步形成了“输出回引并举,就业创业并重”发展劳务产业的共识。

一、总体判断:我市劳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过程。

xx市人口多、耕地资源少、生产条件脆弱,顺应潮流发展劳务产业,既是理性选择,也是务实举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坚持把发展劳务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惠民工程来推进,统筹城乡的攻坚工程来突破,区域振兴的人才工程来加强,在做大输出总量和增加劳务收入等方面,成效非常明显。

(一)竭力做大输出总量,放大劳动力资源优势,工资性收入成为富民增收的主渠道。今年1—6月,全市共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147.3万人,同比增长3.4%;实现劳务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7.5%,占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额的69.6%。

(二)竭力保持劳动力竞争优势,因势利导抓服务,劳务输出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深化政策、维权、创优就业环境、打造劳务品牌等多项服务措施,搭建信息交流、合资合作、化解矛盾纠纷和社会救助平台,保持了我市劳动力的整体竞争优势,取得了流入企业、外出民工、留守家属“三满意”的社会效果,确保了在经济危机迫使社会劳动用工锐减的大趋势下,我市劳务输出形势的总体稳定。截止6月底,全市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仅比底减少0.3万人。

(三)竭力服务外出人员回乡创业,“筑巢引凤”固根基,返乡创业人员成为助推资阳跨越发展的“生力军”。发展劳务产业,不仅带回了大量资金反哺新农村建设,更重要的是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推动了内地和发达地区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市场要素的整合。截止6月底,全市共有5753名返乡人员回乡创业,共创办企业4081户。其中,特丽达集团董事长戴青松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创业之星”。

二、客观审视:我市劳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直面问题自我完善的过程。

发展劳务产业,具有时代性、阶段性、地域性等特征,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发展取向、突破重点和方法措施,用发展的眼光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因时因地加以动态调整。

(一)注重输出总量的增长,提高劳动力素质有待加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劳务输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发输出到有组织输出等一系列转变,“数量型”增长特征突出。随着全国经济结构“提质转型”的加速,“数量型”增长的劳务输出模式既具有不可持续性,也与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不相适应。从目前劳务输出的结构看,“技术型”、“知识型”、“复合型”劳动者总量较小,“灰领”多“白领”少“金领”更少,使我市劳务输出在经济结构转型中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各类培训资源“零散杂乱”,缺乏连续性,亟待统筹整合。

(二)注重就业输出服务,维权服务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劳动用工重点企业的对接合作,开展民工维权法律援助、组建农民工工会开展互济互助、组建协会开展行业自律等系列服务活动,劳务输出基地建设成效突出,输出通道比较畅通,维权服务有了明显进展。但从总体情况看,拖欠民工工资、工伤纠纷等方面的劳动侵权事件仍时有发生,面向农民工的医疗、养老、工伤、教育等保障制度建设仍然滞后,针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社会关爱行动还比较薄弱,需要从机制建设着手寻求突破。

(三)注重劳务输出的顺向流动,引导回引创业的逆向流动有待加强。我市作为全省劳务输出的重要基地市,推动劳务输出的顺向流动,扩大输出总量一直是各级政府的主攻方向,且成绩斐然,但在积极引导民工回乡创业方面还比较滞后,突出地表现在关注个别成功人士多关心“白领”阶层人士少,尤其是面向有一定积累、有一技之长、有回乡创业意愿的中小投资者的`针对性服务不够,实现由“劳务输出大市”向“自主创业大市”转变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三、前景展望:我市劳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加长短板提质转型的过程。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迫使劳动用工结构提质转型。当前,劳动用工市场正处于由“生存型就业”向“创业型发展”、由“体力劳动型”向“知识技能型”变化的拐点,顺应这一发展变化,当坚持“输出回引并举,就业创业并重”,积极推进“三个转变”,确保我市劳务产业在新一轮竞争发展中抢占先机。

(一)着力提升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推进由“劳务输出大市”向“劳务输出强市”转变。我市劳务输出总量大、比例高,通过数量型扩张增加劳务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推动劳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切实增加劳务收入,关键在于整合培训资源,注重实用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劳动力素质,切实增强竞争实力。具体应做到“三个前移”:一是培训对象前移。在做好现有农民工培训的同时,加大中职学校建设力度,从在校学生抓起,加强新增劳动力培训,为储备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奠定基础。二是培训地点前移。开展政企合作,利用现有企业,开展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既整约利用资源,又注重岗位实战练兵。三是培训工作前移。在完成上级下达培训任务的同时,加强对劳动力资源市场的前瞻分析,适时对培训内容、方式、重点等作出相应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培训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

(二)着力扶助返乡人员自主创业,推进由“劳务输出大市”向“自主创业大市”转变。落叶归根,故土难离。对于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来说,通过外出务工学经验、长见识和实现原始积累后,返乡创业仍然是他们的最终选择。事实上,这一群体正日益壮大,并日渐成为一种潮流,是激活内资必须正视的有生力量。切实做好扶助返乡人员自主创业工作,首要的是应完善“两个体系”:一是政策扶助体系。出台针对中小投资者的土地、税收、金融等激励政策,兴建回乡人员创业园区,激发自主创业,推动“全民创业”,培育孵化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二是创业指导体系。加强对产业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明晰各主导产业和各推进阶段的重点,引导中小投资者有目的、有选择地进入相关领域拾遗补缺,与主导产业发展相配套。

(三)着力加强维权服务基础工作,推进由“劳务输出大市”向“劳务服务强市”转变。劳务输出由最初的自发性流动,逐步向有组织、有引导的有序流动转变,突出地展现了各级政府在推进劳务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织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劳动用工方式日趋多样化,多渠道、多门类的就业方式,既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就业选择,也将会更多地暴露出政府在管理服务中的缺位,必须未雨绸缪,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完善“三项职能”:一是劳务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劳务办公室牵头抓总的作用,有效整合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资源,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变多头管理、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统一管理。二是劳务服务职能。探索构建政府引导、行业推动、中介机构或企业运作的“一体化”劳务产业服务体系,通过运用政府力量,市场运作方法,体现寓管理于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尤其应注重专业化农民工季节性输出服务引导工作,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工作对接。三是维权救助职能。建立完善民工维权救助机制,加强驻外劳务机构建设,建立面向农民工的医疗、养老、工伤、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启动针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社会关爱行动,让外出民工安心就业、积极创业、勇于立业,促进劳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篇十二

xx的橡胶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发展以来,曾经取得过骄人的业绩,创造过辉煌的历史,在xx省石化系统中掀起过“远学吉化、近学万橡”的活动,橡胶制品在全国胶管胶带行业中至今仍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但是xx橡胶产业起步虽早,却始终没有做大做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xx橡胶制品的市场占有率呈下降趋势。橡胶产业作为xx县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如何谋求复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一是怕投入,进行科技研发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企业担心万一项目未找准,或者科技研发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成果,科研项目一旦失败,企业就可能举步维艰,甚至雪上加霜,这种忧虑导致企业在科技创新上不敢投入。二是缺项目,有的企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也想开发新的产品,研究新的工艺,但由于对橡胶行业的发展动态把握不准,不知道主攻哪些项目前景比较好,不敢轻易投入资金进行科技创新。三是没资金,现在xx橡胶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不是很理想,资金周转比较困难,即使找到好的项目,也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而让一些能使企业焕发生机的技术创新胎死腹中。

2、经济效益日渐下滑。近年来受原材料特别是天然胶价格骤涨的影响,致使我县橡胶制品企业的生产成本急剧提高。例如三角带的车间成本率已达63%,编织胶管的车间成本更是高达87%,加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xx橡胶制品的销售市场日益萎缩,市场占有率下降幅度较大,销售收入仅占最大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大量生产能力闲置,企业经济效益也不容乐观。

3、企业管理有待改进。xx五家橡胶企业中虽然有三家通过了iso9000体系认证,但多数企业并没有真正运用先进手段来管理企业,在管理观念上仍然停留在经验管理上,没有建立大工业的管理理念,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有效管理。

4、企业之间无序竞争较为严重。xx橡胶产业现在共有5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但从其发展的渊源看,其中有三家实质上是从原国营xx橡胶厂改制而来的,换言之就是一分为三,这些企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产品品种基本相同,都以生产三角带、编制胶管为主;客户市场基本相同,多是以前xx橡胶厂的老客户,对新客户发展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xx虽然已经建立了橡胶产业协会,但协会没能够发挥实质的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我们的企业经常出现通过相互贬低、相互滥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来争夺老客户,抢占市场分额,最终影响到xx橡胶产业的整体发展。

在确定发展一项产业之前,先要理性分析这个产业是否具有做大做强的可能性,其比较优势何在。调查发现,xx在发展橡胶产业上已经具备了三个方面的优势:

1、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经过近20年的发展,xx已有5家规模以上企业从事橡胶制品生产,分别是xx橡胶有限公司、xx橡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xx胶带有限责任公司、xx橡塑有限公司、xx晴乐橡塑有限公司等五家较大的企业,其生产产品的结构基本相同,主要生产普通v管(三角带)、编制胶管等,产品质量水平基本达到国家标准,5家企业最大年生产能力总和可达2亿元,20xx年共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xx、湖南、湖北及西南诸省,是江南较有影响的三角带、氧气乙炔管生产基地,其中xx胶带有限责任公司还是长江以南最大的氧气乙炔管生产企业。

2、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xx橡胶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市场上已经树立了较好的品牌形象,名声较大。浙江橡胶产业在起步之初,曾走过自己生产产品,却出钱贴xx品牌的发展之路,从中可见xx橡胶的品牌效应在当时是非常高的。虽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xx橡胶的品牌效应正日益式微,但二十年在客户心中树立起的“质量好、品质优”的`形象必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而且xx的橡胶企业也正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五家企业中有3家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xx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带(三角带)是省重点保护产品,多数企业的商标都已获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

3、具有一定的人才储备。xx橡胶产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的技术骨干和熟练的生产工人,其中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并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刘国贤最为出名,这些技术能人仍然活跃在橡胶行业,而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孕育了一批会跑市场的营销人才,为xx橡胶产业的重新崛起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

xx橡胶产业虽然暂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存在一些问题,但xx橡胶产业长期建立起来的产业基础、品牌效应、人才优势仍将存在一段时间,这为xx橡胶产业走出困境、做大做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只要找准问题,对症下药,xx橡胶产业就一定能够再创辉煌。

1、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激发现有企业潜能。“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一个民族是如此,对一个企业来说同样如此,只有通过科技研发,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降低产品成本,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解决橡胶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问题,首先是要让企业由怕投入转为要投入。要让企业明白不进行科技创新、不开发新产品、不应用新工艺,企业只会难上加难,企业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小,直至被市场无情的淘汰出局;要让企业不满足于现有的市场占有率,鼓励企业进行二次创业,研发新产品。其次要解决企业缺项目的难题。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加强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体系,通过认真做好前期市场调查,在充分掌握橡胶行业发展动态的前提下,找准项目,认清行情后,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科技攻关。

2、加强产业资源整合,强化行业自律意识。xx5家橡胶制品企业虽然都是以生产三角带、编织胶管为主,但5家企业在侧重点和生产优势是有区别的,如xx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在三角带生产上占有有技术、质量上的优势,而xx胶带有限公司在氧气乙炔管的生产上更具优势。面对这样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必须加强沟通交流,分析各自在产品上的优势与劣势,对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各企业专注做自己更占优势的产品,或者组建集团,强强联合,从而达到资源互补,品种多样的局面,有效的避免本地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要强化企业的行业自律意识,在市场竞争中能够运用正当的方式,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上相互竞争,而不是通过相互贬低、相互压价来抢占市场,避免损害到整个xx橡胶产业的发展。

3、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调查中发现,多数企业都有进行科技创新的想法,而且有的企业已经找到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但普遍受困于缺资金这一难题。要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政府、银行、企业三方的通力合作。一方面企业要树立诚信意识,规范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同时将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包装后向社会推介,吸引民间资本的投资。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推进银企合作,定期组织开展“银企洽谈会”等活动,沟通情况,研究问题,密切银企关系,同时建立和完善财政有限介入的信用担保中心,为企业贷款给予一定的信誉担保,解决橡胶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对科技创新,获得国家、省市名牌称号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励企业走创新、创名牌之路。

4、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引资,提升产业档次水平。当前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相关行业迅速发展,对橡胶制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浙江、山东等地的大型橡胶企业都有扩大投资的意向,但浙江、山东这些沿海地区土地成本较高,而且经常出现电荒、民工荒等问题,而且出于拓展中西部市场的需要,这些企业都有意在内地投资办厂。我们要充分把握这次橡胶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紧紧盯住浙江、山东等地的大型橡胶企业,广泛宣传xx在橡胶产业已具有的技术、人才、品牌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引资,以相对低廉投资成本,力争吸引几家大型橡胶制品企业落户xx,进而带动本地企业的发展,使xx的橡胶产业形成集群效应,重新走上辉煌的发展道路。

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篇十三

旅游产业发展调查报告,随着我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面的旅游产业发展调查报告范文吧!

为了推进我县三大产业之一的旅游产业突破发展,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组成人员在章登畅主任的精心指导和方庆峰副主任的亲自带领下,对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历时数月,先后听取了营盘、石瓮、凤凰三个乡镇及景区管理处的汇报,实地察看了县内石瓮景区、牛背梁景区、凤凰古镇景区,并赴云南、四川考察了部分知名景点,通过召开各层次座谈会、走访相关人员、书面征询良策等方式,广泛听取涉游部门、旅游企业负责人和关心关注旅游产业发展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知名人士的意见。

经过讨论研究,集思广益,初步形成了加快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我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柞水旅游业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

1984年溶洞的开发,开始了柞水旅游业的起步。

2004年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作出的《柞水县关于优先发展医药旅游矿产三大产业决议》,从根本上将旅游确定为我县优先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

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打造“西安第二生活区”为目标,围绕旅游发展“三步走”战略,突出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特色定位,实施了一系列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三廊六区九点”旅游整体发展框架基本形成,旅游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产业基础初步建立。

(一)主导产业地位明显提高。

近年来,县政府围绕建设陕西旅游强县和国家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积极培育壮大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品的对外影响力得到增强,产业地位不断提高,我县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省级旅游强县。

2004年决议作出后,我县又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决定》、《关于加快柞水渔鼓开发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打造柞水渔鼓文化品牌加快普及推广柞水渔鼓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农家乐发展的决定》和《实施意见》等相关产业发展政策。

政策的出台和措施的实施,使旅游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二)旅游产业各项指标稳步攀升。

2004年至2008年,5年累计接待游客269万人次,门票收入3885万元,旅游总收入4.66亿元,经济指标快速增长。

特别是2007年,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县接待游客人数由2004年的3.8万人次上升到126万人次,门票收入由89万增加到1776.5万元,实现社会效益由1500万增加到1.95亿元。

旅游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社会综合效益大幅攀升,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显现,旅游业对县域经济生产总值份额由2004年的0.5%上升到2008年的15%。

(三)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20多年来,我县相继开发建成了天佛洞、风洞、百神洞、东甘沟银杏园、县城三道井公园和橡胶坝蓄水项目等景点,特别是近年县上强力推进牛背梁、秦楚古道、凤凰古镇、乾佑河百里生态景观带等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牛背梁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溶洞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使柞水旅游产品单一的局面得到扭转。

盘谷山庄、秦润度假山庄正式营业,姜家沟和药王庙旅游开发项目、卢才沟休闲度假和莲花台度假山庄、岭南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五洲盘龙植物观赏园和五洲(万国)大酒店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s210道路改造和南关迎宾大道建设完成,县城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分步实施,乾佑河百里生态景观带工程初步建成。

县城的宾馆饭店进行了升级改造,盘龙酒店、汇生源度假酒店启动建设,乡村酒店、农家乐建设在经受旅游市场的洗礼后逐步规范,东甘沟村被评为陕西农家乐明星村。

目前,我县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交通、餐饮、住宿等综合接待能力明显提高,综合接待容量达4500人次/天。

(四)旅游文化开发有序推进。

重点抓了以渔鼓为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加快了渔鼓艺术的挖掘和开发,柞水渔鼓通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大型情景歌舞剧《竹风清音渔鼓情》的成功编排,将为深入挖掘以柞水渔鼓为重点的地方文化,打造陕西知名文化品牌,成为我县旅游产业突破发展的有力文化支撑。

(五)旅游工作初显成效。

一是旅游环境与市场秩序不断改善。

加强了旅游环境的治理和市场秩序整顿工作,各景区(点)“卫生脏、环境乱、服务差”的现象有了明显改观,一些破坏性建设和低层次开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综合服务能力及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二是旅游市场促销机制初步建立,旅游宣传和市场竞争意识增强。

县旅游公司与陕旅集团成功举办了“春色柞水”首发团仪式,先后与省内外20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组团接待合同,大力宣传推介柞水旅游,进一步提升了柞水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三是开展了居民学文明礼仪活动和相关技能培训,加强景区景点群众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了全县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行业管理逐步规范。

二、我县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旅游业经过25年的不懈努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也应该看到,我县旅游业还处在一个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的发展水平。

(一)认识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够有力。

柑桔产业的调查报告篇十四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兴产业悄然而起。文化产业当之不愧的成为了发展最快的。当代国际的综合国力,文化产业已成为国力的重要因素。那么你对万州企业的文化产业的了解多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篇关于万州企业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

引言: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当代综合国力与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我区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可以说还刚刚起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显得非常弱小。

笔者作为万州区三峡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班的首届学生,为巩固自己的专业,也为了解万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做了此次调研,先将调研情况即万州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报告如下。

文化产业,简单地说就是生产和销售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产业,即以产业化的形式来进行文化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它是一种从文化事业脱离出来的产业。根据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和“延伸层”三个层次的划分,文化产业包括了相当庞杂的门类,涉及十分广泛地产业领域。因此,我们需要对各类文化产业进行类别的划分在进行研究。从产业类别特征及其重要的地位来看,我们可以把文化产业划分成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广播影视产业、音像产业、网络产业、广告产业、旅游产业、艺术产业、体育产业九大产业。下面笔者就从这九个方面来汇报下万州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图书出版业。

图书出版业,泛指从事书刊、图画等的编辑、印刷、发行等生产工作的事业。图书出版的主要领域是出版社、制作、发行渠道和零售书店。从调研中笔者发现,在万州图书出版业相当滞后。根据图书出版业的定义来看,万州区正规的出版社只有三峡出版社一家,而万州的图书出版业目前能看好的只有零售书店。

万州区附近书店(笔者实地调研所得):

书店名。

位置。

万州区功成医学书店。

重庆市万州区新城路。

知堂音像书店重庆市万州区新城路。

华顺希望读书社。

重庆市万州区沙龙路。

三人行书店。

重庆市万州区沙龙路。

新兴文具书店。

重庆市万州区太白路。

在这些书店中多以销售教学图书为主,综合性稍强的书店也只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家(如新华书店、万卷堂)。

(二)报刊业。

报刊业,泛指通过报纸和期刊的发行和广告业务获取利润的事业。在万州区正规的报社只有一家,万州日报社,下有万州日报,三峡都市报。《万州日报》是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机关报,由重庆市万州区委主管主办,创刊于1950年5月15日,坚持正确导向,服务大局,立足城市,辐射农村。原名《万县日报》;三峡都市报社(原万州日报社)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高扬改革、创新的旗帜,伴随着时代的鼓点前进,已形成一报一刊一网(《三峡都市报》、《西部观察》杂志和三峡传媒网)及三峡传媒集团等多个经营实体的发展格局。除此之外,万州还有一些小报社。

万州报社的数量和质量与万州发展经济发展现状不成正比,存在滞后趋势。

(三)广播影视产业。

广播影视业,指电视、电影、广播等从事音、影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行业。万州的广播影视产业发展还是比较可观的。万州广播电视台是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整合原万州电视台、万州有线电视台、万州人民广播电台成立的广播电视传媒机构。现有职工500多名,采、编、播、技等各类技术人员200多名、下设行政管理机构有:办公室、人力资源中心、计划财务中心、事业发展部;宣传业务机构有:总编室、新闻中心、社交中心、广播中心、广告中心、广播电视报;公共事业机构有:技播中心、后勤中心;产业经营机构有:网络传输公司、事业发展公司等。另外,电影产业在万州发展也很迅猛,现在万州有三峡影都,万州大礼堂,保利万和,国际影城,万达影城等几大电影院,还有一些小影院,每年的营业额相当可观。

(四)音像产业。

音像产业,是指将声音信号或者声像信号复制到特定的.物质载体上,以商品的方式进入消费领域获取利益的事业。据笔者调查,万州此产业目前只有音像制品零售这一种,而且随着网络的普及,这一产业在逐渐走向衰败。

(五)网络产业。

网络产业,是指利用包括英特网、移动手机等新兴技术为平台传播信息和创造娱乐的事业。目前,万州网络普及面极广,但主要用于广告服务和生活娱乐。现在万州还没有网络游戏开发、网络技术开发这样的网络产业。

(六)广告产业。

广告业,是指通过广告策划、设计、制作、发布、调查、效果评估等方式获得利润的产业门类。在万州,广告业发展在近几年来较快,例如近年来广告公司林立万州,笔者了解到的有成长广告,潮峰广告装饰有限公司,华洲广告有限公司,天长广告有限公司,百安广告有限公司,重庆金昊广告有限公司,重庆金庆广告传媒有限公司,重庆港源广告装饰有限公司,重庆市万州区豪派广告公司,重庆市兆丰广告装饰工程公司等。这些广告做平面广告的公司较多,立体广告的比较少,车载广告的多,媒体广告也比较多。另外,在万州市区见到最多的就是有关房地产的平面广告,这种平面广告做工精致,耗费材料巨大,造成环境破坏也相当明显。

(七)旅游产业。

旅游业,是指利用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和人造景观等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并获取利润的事业。万州位于长江岸,与湖北利川相接,拥有相当丰富旅游资源,如烈士墓、太白岩,西山公园,青龙瀑布,西游洞,罗田古镇等。万州是最大的移民城市,移民文化及其明显。但是现在万州的旅游发展不敬人意,游客来万州除了游青龙瀑布,西游洞等景点外别无去处。另外,万州旅游产业融入的饮食文化不很明显,比如人人都知道万州烤鱼,但是万州旅游承接点很少有地道的万州烤鱼店;还有万州的牛肉干,在没有被旅游所吸引;谭木匠与旅游的结合度也不够。总的来看,万州旅游业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景点开发力度不够,很少能吸引外来游客;

2、基础设施不完善,承接旅游的能力不够;

3、地方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不够,拉动不了当地经济发展。

(八)艺术产业。

艺术产业主要包括艺术品经营业和演出业。万州演出业基本归为初始阶段,原因在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大,承接演出的地点有限。但是近年来万州也承接过一些当红歌星的文艺演出,规模都不怎么大;另外,万州本地的一些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也的得到了保护并逐渐走上表演舞台。例如,万州土家族的摆手舞,杂技等。万州的艺术品产业也有所发展,就拿万州名片谭木匠来说,它已经从一个功能性的梳子,发展成为具有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九)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是指一种娱乐消遣活动或需体力、与智慧与技巧的比赛或竞技,通过消费的形式推销到市场并获得利润的事业。万州体育事业在近几年发展之快,就拿体育产业中的服装产业来说,匹克、361、安踏、鸿星尔克、耐克等体育品牌的服饰卖的相当火爆。随着近年来,各学校体育设施的完善,体育器材在万州也卖得相当不错。

纵观万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万州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3、资源利用不充分,万州有很好的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例如万州的旅游资源、万州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有因地缘优势而特有的移民文化资源和它的区位优势。向万州这样远离主城的三线城市如果不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利用资源,将万州的优势文化产业发展起来。那么它的文化产业将始终滞后于其他地区。

4、产业结构不合理,在万州的旅游业中,这一点体显得尤为突出。万州旅游业只限于旅游的开发,却很少注意将万州的地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没有形成产业间的协同发展,这也就形成了万州地区文化产业畸形发展的原因。如果万州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带领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其结果必然优越于现在的状况。

(二)应对措施:

1、政府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果万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那么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因为政府可以在政策上,资金上等方面给予文化产业很大的帮助。

2、引进文化产业人才,要引进人才首先要留得住已人才。留住一个人才,首先你要给人才一个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再者,当地政府的提供一些优越的条件吸引人才;最后,要给人才自我发展的的空间。

3、走与高校联姻发展模式,在万州高等教育学校首数三峡学院,万州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与三峡学院实现联姻模式来实现。文化企业给三峡学院学生提供见习岗位或者提供就业岗位,学校给企业输入新鲜的血液和新思想。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很多具有创意思维,这些思维在大学生里尤为凸显。

4、利用好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一个民族旅游胜地。万州有26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少数民主散居的地区之一,民族文化极其丰富,尤其是土家族文化。例如在万州很多地方都有土家风味餐馆,或者酒楼,这说明土家族的饮食文化在万州得到发展,但是这些也只有万州当地人比较熟悉,而外地游客不是很了解,这就是一种民族文化利用不到位的现象。

笔者认为,万州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先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有两点原因:

1、万州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有发展的潜力;

2、旅游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人们产业,它集休闲娱乐于一体,可以带动当地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发展体育产业主要看好的是万州的新体育馆,这个体育馆可以容纳两万余人观看比赛,而且可以承接国家级单项或省级综合性体育赛事。重点发展这两大产业,然后带动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万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之路。

2013年11月10日。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21152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