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优秀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3 18:44:13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优秀14篇)
时间:2023-12-13 18:44:13     小编:ZS文王

教案是教师为开展教学活动而编制的详细的教学计划,它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内容。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力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编写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相信大家对于编写教案并不陌生,但是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却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的艺术。编写教案时,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以下是一些经典教案的分享,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篇一

在讲“诗歌的黄金时代”时,我提出问题“你知道的唐代诗人有哪些?”同学们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地回答:“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然后我又分别让他们欣赏了三位重点诗人的图片,介绍,并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背诗和画中寻诗的活动。同学们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踊跃举手。当讲到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我就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学生马上开始平静的看书,用书上的话来回答问题,没有了兴高采烈的神情,没有了争论、没有了问题、没有了质疑,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

静静地思考,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组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出现了偏差:只考虑了“我应该怎样教”,而忽略了“学生想怎样学”,课堂上完全按照备课时预设的进行,虽然备课时也考虑了学生的因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给学生留出自主活动的空间,只是把学生当成了我事先编好的程序中的对讲器,师生像“打乒乓球”一样,你来我往,我问你答,虽然答出了所有的问题,但实际上学生只是掌握了教师安排好的知识。

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的活动留下空间,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时刻把握着“学生想怎样学”。不能用自己的问题牵着学生的思维走,学生根本没有自我思考活动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后把“发球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学、提问、争辩来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在此种开放、宽松的环境中思维也很活跃,思考也很深刻,提出一些教学设计外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通过这节课,我悟出一个道理: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停止了告诉,学生才能真正地思考,教学中只有给学生一片空间,学生才能自己往前走,才能自我去发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篇二

2、感知唐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提高对唐诗、书法等的欣赏能力。

3、学习前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唐代的文学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特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课:

二、读一读,看一看,议一议。

(一)赵州桥。

1、学生思考:赵州桥是谁主持修建的?是何时修建的?

2、赵州桥的建筑有怎样的特点?

3、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有什么地位?

(二)唐都长安:唐都长安平面图及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教师设问:唐都长安建筑布局及特色是什么?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回答,教师作简要说明。

(三)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我们的祖先从盖章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的工作流程:把要印的文字反刻在一块木板上,让文字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上墨,覆上纸,轻轻一刷,字迹就印在纸上成了正字了。

在隋唐时期,一些流通较大的书籍,如佛经、日历、诗集,已经雕刻出版。

(四)光耀千古的诗坛。

情景体验:(人物像)李白、杜甫、白居易。

在学生看书基础上教师启发提问: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凑”这一谚语本身说明了什么?(唐诗歌繁荣)。

学生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个伟大诗人有哪些传世各作?各有什么特色?

三、课堂巩固。

回顾知识要点,快速记忆,多媒体展示检测题目。

课后习题。

思考: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迥异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板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篇三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成就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包括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敦煌莫高窟艺术等。

2、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诱发学生对书法、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教学难点:“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大部分学生缺乏书画艺术修养,历史教师对这一部分的研究也不是很专业,这些都给本课的学习带来了难度。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用事先制作好的表格,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即隋唐时期的建筑、印刷术、诗歌等成就,引出本课将带着学生走进隋唐时期的艺术殿堂。

3)讲授新课:

一、书法:

1、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颜体”《多宝塔碑》。

2、柳公权:《玄秘塔碑》。

(讲唐朝书法艺术时,先出示vcd上一段材料,让学生对唐代书法艺术有一个总体印象:介绍柳公权的书法艺术时,教师可以先请一个学生讲一讲“笔谏”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件事说明了什么”,最后教师指出,柳公权是位风骨独具的君子,在封建社会里敢于冒杀头之罪,向皇上笔谏。柳的这种为人成就了他书法上一种铁骨铮铮的独特风格。此时,教师再带着学生一起欣赏他的作品,并概括出他的书法特点。)。

-------16-------。

二、绘画:

阎立本(唐朝)《历代帝王图》《步辇图》,擅长人物画。

吴道子(唐朝)《天王送子图》“画圣”“吴带当风”

(介绍隋唐时期的绘画成就时,建议教师先带着学生一起欣赏一组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如《游春图》《历代帝王像》《步辇图》《送子天王图》,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对隋唐的绘画成就有一个了解,然后再带着学生一起简单分析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特点。)。

三、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

(讲艺术宝库莫高窟时,先播放一段反映敦煌莫高窟的录像,使学生有如置身于艺术“画廊”之中,然后引导学生在观察、联想的基础上谈谈他们的观感。这之后,再选放一些精美的敦煌壁画,让学生思考“这些壁画从哪些方面反映了隋唐时期的社会风貌”(此处应让更多的学生发表意见,只要合理,教师都应鼓励学生参与,不用有统一的答案)。

如果有时间,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关于敦煌艺术的发现与遭劫、敦煌学的建立等课外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树立保护文物的意识。

4)利用自制课件巩固所讲内容。

课后习题。

作业:

板书。

一、书法:

1、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颜体”《多宝塔碑》。

2、柳公权:《玄秘塔碑》。

二、绘画:阎立本(唐朝)《历代帝王图》《步辇图》,擅长人物画。

吴道子(唐朝)《天王送子图》“画圣”“吴带当风”

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篇四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该课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题材,也是学生借古看今,深切认识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华民族重要战略的好课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篇五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及其影响。

2、通过讨论科举制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本课内容。

2、通过对比现实考试制度,启发学生思考我国教育现状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通过了解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也是中国发展具有突出贡献,从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创新。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教学难点:科举制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首先以温故知新的导入方式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思考:1、为什么唐玄宗统治前期称为“开元盛世”?为什么会出现盛世景象?提出思考问题,由此导入新课:除了唐玄宗积极进取治理国家之外,还有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的基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改革用人制度,善于用人。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是怎样改革选拔官员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

(二)新课教学。

环节1:在此之前朝廷是怎样选拔人才的呢?在同学认真看书后,请一个同学来说说。大家想一想: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好吗?老师:隋文帝统治时他也和你们认为一样,为了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巩固他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他决定进行改革。他是不是一下就想出了科举制度这个办法?(老师解说)科举制度的“雏形”到“创立”和“完善”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阶段:

环节2:科举制的形成和完善(老师出示概括制表并解释)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开始分科考正式设置进士科扩充国学的规模殿试/武举的开始多次亲自面试雏形创立完善(老师简介)。

环节3:科举制的影响:小组讨论:科举制的影响老师: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矛盾、社会风气与习俗等方面分析;从科举制度与唐朝繁荣的角度分析;从对外国、对后世、以至今天影响的角度分析。(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读书人提供了作官的途径,政治上扩大了统治阶级基础;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中国选官制度对世界的影响。(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的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积极影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的过程。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科举制与当今的考试制度有何异同(小组讨论)。

五、巩固提高。

进行几个选择题的测试,掌握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六、小结作业。

梳理板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七、板书设计。

科举制的形成和完善。

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开始分科考。

正式设置进士科扩充国学的规模殿试/武举的开始多次亲自面试雏形创立完善。

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篇六

唐朝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唐朝唐太宗时高僧玄奘出使天竺(古印度),在那里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x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典籍。

7、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p33。

8、宋朝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p56。

农业:唐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宋朝时,水稻居粮食生产首位。

手工业:北宋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著名瓷都。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商业:宋朝大都市开封(北宋都城)和杭州(即南宋都城临安)。广州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纸币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利于商业发展。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p59纸币图识记,北宋称为交子,南宋称为会子)。

9、宋朝社会风俗(p61--p64)。

宋朝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陋习逐渐传开。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以吃鱼多。

宋朝交通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宋诗里“邸店如云屯”,就是形容旅店业的兴旺。

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城里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反映的节日是春节。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篇七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通过引导学生对赵州桥与颐和园玉带桥等桥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对唐诗共同进行赏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通过做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比分析、辩论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角色扮演学会全面考虑问题,突破赵州桥难点。

(2)通过考古探谜分析三位诗人的特点,同时学会归纳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对祖国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德才兼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光耀千古的诗坛”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赵州桥是一座高度的科学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前面几课学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取士、“和同为一家”“唐人街”等内容,这些都是唐朝繁盛的表现。然而大唐繁荣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上,隋唐文化也以其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胸怀达到了封建文化的顶峰,形成了对中国乃至世界深具影响的隋唐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其中的科技和文化两个部分。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

播放民歌《小放牛》,并出示赵州桥的图片,指出赵州桥并非鲁班所造,而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营造的。

请同学阅读课本33页,讨论回答问题:

(1)赵州桥的外观造型有什么特点?

赵州桥,是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石拱桥。距今约1400年,在漫长的时间里,历经洪水、地震、风化,至今仍然坚固的屹立着。而700多年后法国才建造起第一座类似的石拱桥,而且现在早已倒掉了。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出现无疑是由于设计的巧妙。

(2)赵州桥的设计有何巧妙之处?

(学生讨论,举手发言)。

赵州桥补充:

位于河北赵县洨河,洨河宽37.37米,是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夏秋两季常发洪水。

1991年,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认定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并赠送铜牌立碑纪念。这标志着赵州桥已与埃及金字塔、巴拿马运河、巴黎埃菲尔铁塔等世界著名历史古迹并称而齐名。(幻灯片展示铜牌图片)。

健康长寿、设计精巧、实用美观、国际品牌。

2、唐都长安。

在课本第15页我们已经全面介绍过唐都长安的繁盛情况,其中提到它当时的人口已上百万。当时欧洲最繁盛的城市之一巴黎仅有4万人口。

欣赏长安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

(幻灯片展示图片)。

大明宫含元殿是唐朝皇帝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的地方。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是石头书的拓印技术和印章技术相结合而发明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雕版印刷术的制作工艺。

2、欣赏:《金刚经》。

思考:考古学家是怎样鉴定《金刚经》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的。(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日期,分析出答案)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所以说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是一大进步,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广泛运用才使得大量的唐诗能够保留下来,唐诗内容丰富,我们今天也才能读到的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百万首诗歌。

下面我们学习辉煌的唐诗艺术。

4、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书头小字第二段,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孙思邈其人其事。

(幻灯片展示孙思邈画像及箴言)。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1、首先我们来从总体上了解一下唐朝诗歌艺术的发展概况。(幻灯片展示介绍文字)。

2、接下来我们来从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三位影响最大的诗人身上感受唐诗的魅力。

(利用flash动画和音乐,分别介绍三位诗人的生平,赏析他们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归纳出他们诗作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

(学生前后桌讨论,举手发言。)。

总结归纳:这些差异都是由于他们说出的社会背景和亲身经历的不同而决定的。这也就验证了一个道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课后小结。

四、小结。

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建筑物是()。

a.江苏宝带桥b.北京玉带桥c.大明宫含元殿d.河北赵州桥。

2.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是()。

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

3.被人们称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二、列举题。

列举隋唐时期,我国在建筑、雕版印刷和诗歌方面的成就。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篇八

提问:

1、唐朝时期农耕技术有哪些进步?

2、猜猜看唐玄宗吃过什么蔬菜?

3、此时出现哪些先进的农具?

根据学生回答,指出:

唐时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出现了许多蔬菜新品种,例如菠菜、莴苣;还出现了两种新的农具:曲辕犁、筒车。出示曲辕犁、筒车的投影片:。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然后说说这两个工具的用途。提问:你知道它们的工作原理吗?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它们的先进性?它们有缺点吗?你能不能加以改进,使之更合理?(通过讨论解决以上问题来说清有关曲辕犁、筒车的知识。)。

唐朝时,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下面我们请第一小组同学来向我们介绍一下关于茶叶的一些知识。(以下是第一小组同学活动的过程)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茶。茶和咖啡、可可号称世界三大饮料,而其中茶居首位。在我国唐朝时,出现了记载茶叶产地、饮茶风俗及茶功能的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中国古今名茶有千种之多,自古就有十大名茶之说,那么,同学们知道十大名茶指的是哪些茶吗?(同学讨论发言)。

同学们说得都不错,就我们所收集的资料来看,十大名茶有:西湖龙井、婺绿、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平水珠茶、祁红、滇红、大红袍、铁观音以及冻顶乌龙。饮茶不仅仅是个人的嗜好,且“烹香茶以待来客”早已是中国人的好客习惯。茶道茶艺也就由此而生。现在请欣赏由九位同学联手表演的茶艺。第一组同学泡制的是绿茶,依次是红茶、花茶。

第一步:赏茶。将茶叶从茶罐中拨出,欣赏茶的外形。碧螺春品质条萦纤细,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丰淳;祁红外形条萦紧细苗秀,色泽乌洋溢润;花茶是诗一般的茶叶,融茶汤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茶中艺术品,茶叶与花香巧妙结合,构成了茶汤适口、芬芳的韵味,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第二步:清洗茶具。

第三步:温杯。先将茶杯预热,这有助于茶汤香气之散发。

第四步:置茶。将茶叶拨入茶杯,这对于泡制红茶来说,还有一个独特的名称叫做“王子入宫”.

第五步:冲泡。透过透明的玻璃杯,观察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的过程,人们称其为“茶舞”.

第六步:分杯敬客。请大家品尝同学们泡制的茶,再作品评。请品尝的同学们谈谈所品茶的味道.茶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茶不仅可以作为饮料,还有许多其他的妙用,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自已在课外了解到的关于茶的功用的知识。

同学自由发言。

茶的功效很多:茶能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降火明目等等。总得来说,培养良好的饮茶习惯是大有裨益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篇九

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前,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打击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生产活动。

观念。

社会组织。

北京人。

约70万-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

采集、狩猎。

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

约180。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

采集、狩猎。

懂得爱美。

氏族。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房子便于通风防潮;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汤战胜桀,建立商朝。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与商周同期的我国成都平原盛行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

春秋五霸是指先后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无力抵御强秦的进攻。

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使用牛耕去向都始于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秦国蜀太守李冰在岷江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的“天府之国”。

甲骨文是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我国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年代是从商朝开始的。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是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日食。

公元前6,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有确切时期的记载。

一年有24个节气始于战国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篇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2、过程与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手上网查资料,搜集史料,体会夏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

(2)通过合作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二、重点和难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

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

三、教法和学法:

1、启发式教学结合网络教学。

2、自学探究式学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出示一组三星堆文化图片,进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商周时期青铜文明的基本概况。

2、打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的图片供学生讨论,了解夏商周青铜器的高超技艺,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分析青铜器的制作成分和制作工艺。并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或胶泥制作一种器皿,引出夏商周陶瓷,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体会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艰辛,通过实践提高感性认识。

3、以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吃什么?导出夏商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得出当时的农牧业已相当发达的结论,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4、设置二个动脑筋题:

(1)组织学生讨论:谈谈你所认识的青铜文化,全面了解青铜文化,认识是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夏商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2)提出你认为谁是辉煌灿烂青铜文化的创造者?问题,供学生讨论,明确青铜文明代表夏商西周高度奴隶制文明。

5、教学小结: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现知识的整体性。

6、课堂验收:摘星星专栏,以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本课知识重点。为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出问题你认为我国是世界文明故国吗?学生大体了解什么是文明古国,并和其他世界文明古国横相联系,增强民族自豪感。

附:板书设计。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出现青铜器;。

3与商周同期,在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青铜文化,即三星堆文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篇十一

1.了解甲骨文、青铜器和金文的历史价值。

2.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的演变趋势,通过做“想一想”和读“小资料”,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青铜器图片,让学生了解我国青铜时代的辉煌。

2.通过展示甲骨文字,了解甲骨文与汉字的渊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篇十二

播放《甲骨文》视频,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2.甲骨文有什么历史意义?

3.甲骨文的内容?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最初甲骨文是用来做占卜的,比如,当时的人们生育、筑城和征伐都要先进行占卜,包括生育和疾病这样的事情也要进行占卜。记录占卜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因此称其为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了当时商王朝和贵族活动的重要方面,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况,是我们现在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教师展示甲骨文的相关图片,使学生了解发现的甲骨文的字数已有约4500个,现在能释读的有近2000个,并举例几个甲骨文文字,请学生识别甲骨文。对比甲骨文和汉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篇十三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3)15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的应用。

(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

(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4)13、14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史学成就。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史学上的“两司马”史学家年代著作体例。

叙事范围司马迁西汉。

《史记》。

纪传体通史。

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司马光北宋。

《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

战国到五代。

三、宋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慷慨激昂,气势豪迈。辛弃疾4、元曲。

(1)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2)最优秀的剧作家: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5、绘画(1)宋代绘画,突出表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2)李公麟,人称“宋画第一”。

(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4)赵孟頫的画,人称“神品”6、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篇十四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七上p5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想——焚书坑儒(p52)。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p53)。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2、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在我国历的重要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例: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答: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3、全国推行郡县制;。

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修筑了长城;6、开凿了灵渠。

例: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1)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实施的,主要措施有: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

(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25399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