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事实并且提出合理的建议。充分准备和积累素材,包括文字、图表、案例等,以提供足够的论据和支持。在这里,我们汇总了一些精选的总结报告,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一
教材分析:
《荷花》一课是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本文先从正面(1至3自然)对荷花的香味、形状和姿态等作了生动的描写,随后用侧笔(第4至5)自然段)通过作者自己的感受、想象进一步表现了荷花的动态美和我对荷花的赞美,虚实结合,写出了白荷花美的极致。
本文的训练重点是学会概括一段话的主要意思。课文第3、4自然段段意的概括有一定的难度,课后题4以把句子补充完整的方式进行训练,较适合学生现有的水平,的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和已有的能力,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
本文第2自然段中围绕哪一句话来写新老教材有一定的出入。我认为新教材中的教材分析有一定的说服力。第2自然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般的按总分结构来写的,而要从分析4、5、6三句话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进行分析,指导学生理解是围绕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来写的,写出了三种不同形状的荷花。再进行荷叶的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荷花的美丽,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8个新词的意思。
3、能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能按提示分析指定的句子。
4、能按提示概括第3、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5、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初步学会概括自然段段意的方法。
2、在朗读中体会荷花的美丽。
教学难点:
第4自然段意的概括。
教学准备:
1、课前请美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荷花的图画。
2、投影仪、小黑板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初步感受荷花的美丽。
2、学习生字新词,练习概括1--3自然段的段意。
3、在课文的学习中结合绘画,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初步学会概括自然段的段意。
2、在朗读中体会荷花的美丽。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体会花荷花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我们学过的古诗很多,谁能背背已学过的古诗。对于已学的古诗中我们能不能背一首描写荷花的古诗。
板书课题。
二、初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说说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直接在写荷花的美丽。
2、听清课文中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检查。
1、自学课文,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挨挨挤挤莲蓬花骨朵饱胀。
破裂姿势翩翩起舞舞蹈。
以最快的速度记住自已认为最难的字词,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莲蓬、舞蹈重点词语来讲解。指导学生在图中找一找莲蓬,说说字的结构,指导书写。)。
2、说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直接写荷花的美丽?
四、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我们学习画画,首先自己要有一个整体的构思,今天的课文已经告诉我们应该从几个方面来构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至3自然段,说说这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三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特点。(清香、形状、姿势)。
1、学习第一自然。
(2)如何概括这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复习单元学习提示:用什么,怎么样。来概括。(小黑板出示单元学习提示)。
练习:(小黑板出示)。
a、清早,我到公园玩。
b、我一到公园,就闻到荷花的香味。
c、我赶紧向荷花池跑去。
(3)如果用图画来表示清香,我们该如何体现呢?
先闻到了荷花的清香,接下来,我们向荷花池边跑去,去看一看如诗中描写的那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荷花。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教师范读第2自然段,学生标上句子序号。
思考:哪几句话直接在写荷花的形状?(4、5、6)。
(2)写了哪几种荷花的形状?(全开、刚开、末开)。
从图中找出这三种荷花的形状。2/3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3)课文是用什么词把这3种形状连接起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4)指导读。
辨析:
a、荷花已经开了不少、
b、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主要是在写冒出来的形状,应采用第二句。
引导学生体会冒,写出了荷叶的茂盛,又写出了荷花的婷婷玉立。在画上体现荷花的三种不同的形态。
(6)学习第二句话。
小黑板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找出描写荷叶又多又密的词语,表示荷叶颜色的词语(),写荷叶形状的词是()。(在理解句子中理解挨挨挤挤词语的意思。)。
(7)这段话主要是写荷花,为什么要写荷叶?(荷叶茂盛,荷花又美;碧绿的大圆盘衬托着雪白的荷花,使荷花更美。)。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二
1.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
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三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指导“凭、踩、辟”的写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体会“人爱猫,猫亲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难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教学中采用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适当播放光盘片段来帮助学生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文生字,搜集有关老舍的资料。
2.教师的教学准备:先读光盘看看优秀教师是怎么设计的,是怎样整体把握这个教材的,要安排哪些学生活动,为何要这样安排;再联系本班实际、自身实际将自己的教学设想和光盘中的教学思路进行整合。
3.教具准备:光盘 小黑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创设情境,谈话交流。
1.猫是我们很熟悉的动物,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板书:猫】向它打声招呼吧!
从大家热情的招呼,老师感受到你们很喜欢猫,你喜欢猫的什么?今天来拜访我们的猫是老舍爷爷家的,老舍爷爷一生除了写作之外,还有两大爱好:养猫和养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70,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有读不通或者印象深刻的句子多读几次。
2.检查交流。
(1)指名读生字词。(小黑板出示)。
3.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至第( )自然段写猫();第( )自然段写满月的小猫( )。
三、剖析“古怪”,赏“猫”悟“情”
1.猫的性格古怪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读1~3自然段,想一想、说一说。
预案:
重点指导:
(1)老实。
(2)贪玩:任凭……也……。
用上“任凭……也……”说句子。
过渡:猫既老实又贪玩,的确古怪。它的古怪还体现在哪里?
句子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尽职:屏息凝视,非……不可。
品味:屏息凝视。
a.谁来说说“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不发出一点声音)。
b.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屏息凝视”,请大家先找好“凝视”的目标,“屏息凝视”10秒钟。(师生体验)。
c.交流感受。
d.师:我们才体验了10秒钟,而猫一连就是几个钟头,可见猫是多么的——(尽职)。(齐读相应的句子)。
过渡:这么贪玩的猫,工作起来却这么尽职,非常古怪!
句子3: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句子4: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板书:高兴温柔可亲。
不高兴 一声不出无论……也……。
胆小:藏。
勇猛:斗。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了猫的性格很古怪,现在我们来看看外面的同学是怎么理解猫古怪的,看看他们的学习方法习惯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观看光盘中教学理解猫性格古怪的的片段)。
交流。
过渡:猫的性格如此古怪,老舍爷爷却非常喜欢它,大家能举些例子来说吗?
2.体会猫的性格古怪在老舍爷爷的心目中也是可爱的。
句子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体会“蹭”
(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蹭出什么?体现什么?)。
体会“梅花”
比较句子: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几个脏脚印。
表达了老舍爷爷的什么感情?
句子2: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品味“丰富多腔”:
师:我们一起来体会猫“丰富多腔”的叫声:
a.如果猫刚刚吃饱喝足,它也许会心满意足地长叫一声——(生:齐叫“喵——”)。
b.如果猫听到主人叫唤,它也许会干脆利落地短应一声——(生:齐叫“喵”)。
c.如果猫生气了,想要打架,它也许会粗声地吼一声——(生:齐叫“喵……”)。
d.如果猫正伸出脖子来给主人抓痒,它也许会非常舒服地细叫一声—(生:齐叫“喵”)。
e.如果猫不想叫了,它就会——(生:“咕噜咕噜”)。
四、小结。
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猫的可爱,而老舍爷爷笔下满月的小猫更可爱,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每个三遍。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四
单元分析:
本组精心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作者笔下的千山万水是多姿多彩的,江河是奔流不息的,江山如诗如画!学习本组课文要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教学重难点是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时:3+2+2+1+2=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独坐敬亭山》,掌握生字词,理解大意。
2.背诵此诗。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默写《独坐敬亭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还要从古诗三首中的《独坐敬亭山》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学习诗歌。
1.教师范读。
2.划出节奏。
3.小组合作学习,了解诗句的意思。
4.汇报解决疑难。
5.欣赏诗歌。
(1)自由朗读,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及喜欢的原因。
(2)师生互动,共同欣赏诗歌。
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6.背诵全诗。
三、想象练习。
四、拓展学习李白的其它写景诗歌。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望洞庭》。
2.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对诗句展开想象。
3.背诵诗歌,默写诗歌。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
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首诗,默写《望洞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二、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诗句。
2.自由学习生字。
3.检测朗读。
三、了解白诗人生平。
四、自主学习诗歌,进行质疑。
1.教师范读,划出节奏。
2.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句的意思。
五、欣赏朗读诗歌。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导背诵《望洞庭》。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默写诗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忆江南》。
2.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对诗句展开想象。
3.背诵诗歌,默写诗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背诵诗歌《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二、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诗句。
2.自由学习生字。
三、了解诗人的生平。
四、了解词的特点。
五、吟读、理解《忆江南》。
1.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
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指导背诵《忆江南》。
六、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七、作业: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板书:鸟飞云去。
不厌敬亭山。
湖光秋水潭面无风。
山水翠一青螺。
能不忆江。
南?
春来江水绿如蓝。
教后反思: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增强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自述”等10个词语的意思。
3、能改变人称,用第三人称介绍月球的情况。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了课题,你想课文会向我们介绍月球的.什么呢?
(先理解题目的意思:自述是月球自己讲述)猜猜月球自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自读课文,说说月球介绍了自己的哪些内容?
点名回答(介绍了月球的本质属性,自己的名字,月球的特点,月球的光亮,月球上的气象特点,月球上山峰的高和矿产的多以及矿产的珍稀等)。
自己再读课文,回忆课文介绍月球的内容。
三、听课文录音,学习生字。
听课文录音,找出生字新词。
自学生字,并汇报自学结果。
难读的字:述、穴、穆。
难写的字:穆、穴等。
同桌互读,找出对方读错的地方。
点名读—全班读。
学生自己练习,再点名介绍,有说得不好不对的地方请其他学生更正。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请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点名回答(主要介绍月球的本质属性及它的名字)。
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的请其他学生解答。
读这一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抄写有关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复习生字新词。
回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谁能用第三人称介绍月球。
二、学习第2——7自然段。
请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自己去学习,弄清这个自然段的问题,到时候请你给大家介绍这个自然段。
教师随机进行学习各自然段。
抓住“约、达、近”等词,引导学生比较句子,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1)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000公里。
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4000公里。
(2)最高的山峰达9000米,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最高的山峰9000米,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3)人们发现这儿有近60种矿产。
人们发现这儿有60种矿产。
抓住“因而”一词,体会词语的作用(因而是一个连词,表示结果)理解句子前后的关系,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严密性。
用“,因而”的句式,回答课后练习第3题中的问题。
三、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月球还知道什么?有问题的可以同学交流,进行解答。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的作业。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人间真情中的一首古诗,。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与幸福。让学生学着关心、帮助他人。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篇深情寄托在动态的自然景物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交融在一起,含而不漏却余味无穷。
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语文是读出来的,尤其是古诗词教学。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让学生动口动心动容去读,品读语言,诵读情感,美读意境。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有些学生也并不陌生,甚至已能琅琅背诵,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他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还需教师的指导,才能与诗人引起情感的共鸣。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学写生字,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在看画面,想画面,角色体验中,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点评:1、不难发现,老师的着眼点是通过一定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从中培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终促进整体的语文素养的发展。在教学中,知识与能力:学写生字,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为主线,这是教学的独担之任,也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显性标志。过程与方法:在看画面,想画面,角色体验中,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是这次学习的关键,是隐性的,但对学生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工具,获得可持续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是这次学习的动力,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做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学习全过程,在体验感悟、实践反思中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并伴随着学习活动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主动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2、关于教学目标表述问题。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并不意味着教学中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要有清晰的、版块似地体现,即教学中为体现三维目标而割裂地处理三维目标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把三维理解为三个部分,更不能以具体的教学环节机械地去对应某一维度的目标,从而出现为目标而目标的形式主义的却是无效的环节。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将三维融为一体,删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述;如果像本教学设计将三维目标清晰地列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述,那么,教学中,务必要注意三维目标有机融合。)
重点: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精品,入选教材的诗更是精中取精,品诗、赏诗是诗教学中的重点。
难点:诗中烟花三月的美,李白送别时间的长是学生学习此诗中的难点,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送别情境,想象李白在送别孟浩然的情景,让学生体会李白送别时间的长,朋友间无限依恋的情怀。
教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基于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以读代讲、品词析句、创设情境等方法展开教学。
学法:让学生边诵读,边想象,边理解,边感悟。
本课一课时完成。
本节课的教学我将分五个环节完成:
(一)谈话激情、解读课题
(二)自主初读,感知诗韵
(三)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四)品析诗词,进入诗境,体会诗情
(五)指导背诵、指导书写
(六)拓展阅读,延续诗情
下面我就具体说一下教学流程
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作品前,首先感性的进入,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
(一)谈话激情、解读课题
(播放《高山流水》)
1、师:同学们,有人说,朋友是冬日里温暖的火炉,是疲惫时依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给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们心灵的天空更高远,有了朋友,我们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坚定,有了朋友,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显得更刻骨铭心,不是吗?我们与朋友分别的那一瞬,至今仍历历在目,今天我们就来和身在黄鹤楼的李白一道送送他的朋友,重温那难忘的一幕。(板题)
2、解题(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之是到的意思,广陵就是扬州)
(设计理念:课始以激情为切入点,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点评:一个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求知大门的钥匙,此时,老师利用音乐的渲染,富有感染性的语言,让学生心入其境,为学习知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让学生透过课题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对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自主初读,感知诗韵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古人学习最常用的学习方法,这种古老的读书方法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成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本环节让学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将诗读正确、读通顺,初步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
(点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词,不管是何种句式,都平仄有序,简短精炼,风格明朗,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儿童都很喜欢。此处老师基于学生阅读古诗兴趣及读诗经验,将此浓厚兴趣迁移至学习诗中来。在听范读感受、多遍自读自悟中,体验发现诗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学习生字、均由学生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体验而得,老师所做的,只是梳理与丰富,并在一次又一次饶有兴味的朗读中,品味词独有的韵律之美,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在语音的扬抑、节奏的缓急中逐渐入情入景。)
(三)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环节我交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2、通过看注释学生理解了唯、天际,烟花三月的意思。通过板书学生体会了西辞、下的用词的准确,通过想象画面,学生理解了诗意。
(设计理念: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理,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本环节就是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教学重点迎韧而解。)
(点评: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来理解文本,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揣摩句意,理解文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同时表面看整个教学过程波澜不惊,实际上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诗歌的情境中。)
诗词是凝练的艺术,有时候是无法言传的,说透了,说穿了,就没有了味道,所以我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通过想像,用心品味,进入诗境,体会诗情。
(四)品析诗词,进入诗境,体会诗情。
1、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抓住烟花三月这个词,体会情感。
师:同学们,这场送别发生在烟花三月的春季。
生:姹紫嫣红、百花盛开、花团锦簇、繁花似锦?
(点评:烟花三月的理解是这首诗的一个难点,由学生生活体验入手,层层深入,使学生对其内涵有了广度和深度的认识。)
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烟花三月的扬州美景吧!
(教师在《春江花月夜》的曲调中介绍:是呀三月扬州是最美的时候,瘦西湖畔,杨柳依依,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整个扬州城都沉浸在幽幽的花香之中。)
师:你们能用以前积累的古诗,形容一下三月的扬州吗?
出示句子:烟花三月的扬州,
师:烟花三月的扬州,春色满园关不住。
(学生也许会说:)
生:烟花三月的扬州,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烟花三月的扬州,春风又绿江南岸。
生:烟花三月的扬州,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设计理念:学以致用,是古诗教学的关键,特级教师霍懋征说过,一节好的古诗课至少要有十首以上的古诗展现。在课堂上设计了用诗句描绘三月扬州的美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古诗积累的兴趣。)
(点评: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古诗句来理解诗中的画面,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积累古诗的兴趣,而且还为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做了铺垫。)
(2)体会情感
师:同学们,你的好友孟浩然要去这么美的扬州城,如果你是李白你此时心里会怎样想?
(学生也许会说:)
生:我真的为他高兴,在这么美的季节去扬州。
生:我真的很羡慕他,真想和他一起去。
生:
(3)指导朗读
师:那么就让我们读出孟浩然此行的美好,读出李白的向往,读出诗句的美丽。
生:
古人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以下的教学环节我从关键词入文,为情感的切入口,让学生通过展开想像,细细地读,慢慢地品,读懂送别中流露的情:
2、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潜心品读,体会情感:
师: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心里是很向往。但是,当李白看着孟浩然渐渐远去的'时候,他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让我们读读诗的后两句。
生:依依惜别的感情。
师:你从诗的哪些词感受到了这种情感?
生:孤帆、远影、碧空、唯见
师:是呀,古时候的长江可以说是:千帆驶过,可是在李白的眼中,却只有那一艘船,在心中只有孟浩然。
(2)展开想象,体会情感
(学生也许会说)
生:如果我是李白,我会想孟浩然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相见。
生:如果我是李白,我会在心里默默祝福孟浩然一路平安。
生:如果我是李白,他要是一年半载不回来呢,我会对他无比的思念。
师:同学们把你们感受到的祝福、思念、想随他而去的独特感受读出来吧。
(3)创设情境,体会情感
师:而此时的李白,看不到了故人的相貌,听不到了知己的话语。看到,听到的只是在天地间流淌的长江水。望着这滚滚的江水,让多愁善感的李白想了很多很多,他想起了和孟浩然相处的美好的日子。(播放课件)
(想起在湖北襄阳鹿门山的一见如故,想起了他们皓月当空的饮诗作对,想起了他们一起游山玩水,无话不谈。)
(点评:教学的艺术就在于时机的把握,顺其学生的心理需求,老师在这里画龙点睛式的创设情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入的理解,让学生和诗人引起情感的共鸣。)
而此时只有李白一个人伫立在江边,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
生:悲伤、离愁、不舍、。
师:让我们带这种情感再读读这句诗
3、回归整体,体验诗情
师:自古离别多伤悲。孤帆远影碧空尽,而不尽的却是这浓浓的离愁,但李白想到故人要去的是烟花三月的扬州,又使这离愁中带着一丝的愉快。使得这首诗既情意绵绵又雄浑开阔,无怪乎千古流传啊!让我们也带着诗人那复杂的情感再次吟诵古诗。
生:朗读全诗
(设计理念:语近情遥,含吐不露。是这首诗的特点,李白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值得让学生再三品读!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来到黄鹤楼上,文字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在琅琅读书声中,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诗人的心灵直接交流。这一环节的创设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情,教学难点不攻自破。)
(点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老师围绕抓住了一个孤帆、唯见、碧空尽、天际流,以情感的支点,把挖掘教材的空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启发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思维创设情景,让学生去亲身感受,并用语言描述,让学生全面感悟了诗人要表达的感情,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在口语训练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感受,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指导背诵、指导书写
(六)拓展阅读,延续诗情。
常言道: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所以我以这样的形式结束本课:
师:李白的笔下不仅仅有送别的诗词,他还写了许多雄奇豪放、飘逸若仙的诗词。被喻为诗仙的李白,他给后人留下九百多首诗篇。课后请同学们追随李白的足迹,去品味他诗歌的意蕴,探寻他的精神世界吧。
(设计理念:这样课内外有机结合,学生就会乐意去读,自觉去读,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点评:老师做到了,课结思不断,让学生通过这节课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课下继续学习古诗,不仅打开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自主地阅读诗歌,激发了学生对我国传统诗歌的热爱。)
(这一板书的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背诵古诗,情未尽是理解诗人写作的目的的关键,也提升了学生情感的支点。)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规范书写。
2.认识“橱、盼”这2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湾商堆仗银。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看过雪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2、小朋友们看了课题有没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随老师谈谈吗?
二、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三、认记生字。
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1、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四、巩固练习。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猜字游戏:一人被蒙住眼睛,让一个人指某个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让被蒙眼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指着生字向大家发问。如,问:“是不是橱窗的‘橱’?”答:“不是橱窗的‘橱’!”直到猜对了,全班一起回答:“对对对!就是这个字。”
3、“摘苹果”游戏: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五、扩展活动。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包括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台湾的风景名胜,台湾回归问题等。个人创意增减: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一片一片又一片片片鹅毛飞满天,掉在地上处处白,落在水里都不见。”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教学反思:
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不断地复现所学的词语,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认识生字,为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用地图和多媒体课件,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让学生观看北国冬日的雪景,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深地体会台湾小朋友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或图片,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加深对台湾的了解。整节课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教学效果理想。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北京和台湾的位置。再互相交流台湾的资料,以你问我答的方式,学生把还不懂的问题或自已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由其他同学根据自已自已掌握的内容来回答。今天继续学习看雪那一课。读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学生回忆下雪的情景,并说说自已回忆后的感受。
二、感悟朗读。
1、假设自已就是台湾的小朋友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复习“识字3”中的“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把以前对台湾的.了解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
3、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4、小组交流解决各自所提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注意结合朗读课文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5、各组挑选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各组从其他组提的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讨论。
7、通过教师范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8、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可配抒情音乐让学生美读。
三、实践活动。
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学校来做客。
个人创意增减: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课件出示“我会读”中的生字,进一步巩固。
二、在实践活动中插入展示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台湾的资料,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学生在教室中自由阅读,进一步加深对台湾的了解。
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增强自信心,爱学,乐学。第二个环节的朗读教学我设计有层次性、目的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层层推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读书、乐于读书。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获得情感的体验,选择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家读书、思考、表达,从而体会文章的真挚情感。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八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幅春联。
2.初步了解春联的一些特点(对仗、声律美),知道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的道理。
了解春联的一些特点(对仗、声律美),知道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多媒体课件。
1
一、复习导入。
课前背诵《笠翁对韵》。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春联》一课。
生:春联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师:缩减句子。
生:春联增添气氛。
师: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
(齐读春联)。
师:诵读这些春联,咱们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二、品读课文第2、3自然段。
师:课文接下来讲的'什么内容?请大家认真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并用横线画出相关内容。
生:课文第2自然段讲:春联最讲究对仗。
师:春联讲究对仗,用文中8个字解释是?
生: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生:课文第3自然段讲: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
师:用文中的3个字来概括则是?
生:“声律美”。
师:咱们归纳一下即春联的特点。
师:对仗,即为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同时,声调也要相对,平对仄,仄对平。
师:文中以“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为例。“绿柳”对“红桃”,是名词;“舒眉”对“开口”,是动词;“辞”对“贺”是动词;“旧岁”对“新年”,是名词。
师:请大家仔细读第二自然段的例子,老师稍后会提出更高要求。
师:接下来,咱们开展“春联里的对仗”小活动,邀请同学来为大家讲解。
出示要求:(5分钟)。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剩余的春联里的对仗规律。
2.选出一名同学为代表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其中一幅春联里的对仗。
3.带领全班同学诵读这一春联,加深体会。
(男生读上联,xx读下联。)。
师:咱们读春联要读得抑扬顿挫,和谐动听。
(生再读)。
师:这几位同学说得真不错,老师再出几幅,考考你们。
山河增秀色,大地沐春晖。
神州有天皆丽日,祖国无处不春风。
春雨洗尘埃一片清新好风景,东风送和煦千株红艳最芬芳。
师:你们太棒了!借着这股热劲,咱们也学学古人,来对对对子。
师出示对子:
红桃对()细雨对()蓝天对()地北对()。
山美水美春光美对天新()气象()。
师:其实,只要咱们留心,天地万物都可以成对吟诵。
师:第二关---连对子。
师出示对子:千帆竞发,万马奔腾;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人寿年丰。
(生搭配,并朗读。1—4组读上联,5—8组读下联。)。
师:只要掌握了春联里对仗的小诀窍,这些对你们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生补充,并作说明。)。
师:看来大家的感受都不一样,有人喜欢“落”,有人喜欢“润”,这样细心推敲,反复斟酌,用一个词来概括,便是“揣摩”。好春联是揣摩出来的。
师:祖国的语言有的无穷奥妙,如果我们下功夫背诵一批名联,更能帮我们感受其美。请大家把我们这节课学到的所有春联再美美地朗读出来。
“春联荟萃”(生自由朗读,指名读)。
师:春联不仅是语言艺术,还是书法艺术。你们看,用不同的字体书写,给人的感受就不同。隶书厚重大气,行书灵动优美,草书狂放率性。看来,春联的美,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仔细揣摩。
师:齐读第4自然段。
三、巩固练习。
生书写自己喜欢的春联。(右边上联,左边下联。)。
四、课堂小结。
春联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特有的习俗,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一种文化遗产。现在很多人过年时喜欢买现成的春联,其实,这样一来,春联带来的热闹氛围就少了许多。希望大家以后能好好练习书法,自己写春联,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楹联丛话》《春联琐记》。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中引用的五幅春联;再搜集两三幅春联,交流。
2.完成《两导两练》相关习题。
七、板书设计。
春联。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九
1、认识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通过查工具书结合上下句学会生词:屠苏、曈曈、桃符,掌握学习方法。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二、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插图中的两幅春联。
2、歌曲《过大年》、喜庆的图片,用以课前渲染气氛;
3、搜集关于“年”的传说、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你们知道,刚才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反应的是什么时候的场景吗?[板书:过年]我们说的“过年”指什么时候,谁知道?[板书:春节正月初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首古人写春节的诗。题目叫“元日”[板书课题]。谁能说出题目的意思?(大年初一、正月初一、农历一月一号、春节)。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这首诗在书上96页,打开书。借助课后生字表自己读一读这首诗。
2、小老师教读生字。
这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哪些,谁愿意当小老师到前面来教教大家?(给已经能够认读的同学一个表现的机会,激发学习生字的兴趣)。
哪个最难读、最容易读错?哪位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指名说)。(学生发言时教师相机出示生字,指导读。重点引导读准“爆”、“屠”、“瞳”、“符”的读音。)。
齐读生字。(出示所有要认的生字,去掉拼音。)问:你还会读吗?先自己试试,然后请小组长拿出生字卡片,在组内抽读生字,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比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小朋友先组内练读,老师再多形式抽读生字卡片。)。
3、出示词语卡片:(爆竹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
(1)男女生赛读;
(2)质疑问难。哪个词语你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4、引导学法。有不懂的地方,同学们能提出来,这非常重要。那现在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指名发言讨论。(查字典等工具书、上网查)(引导学生掌握一个学法: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有三个途径:(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请教别人。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直接获取知识更重要。)。
三、读中悟情,读中生情。
1、品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噼叭叭”放爆竹,举杯畅饮屠苏酒,给你什么感受?那就把你此刻的感受读出来。(读出欣喜、兴奋!读出温暖、希望!读出送旧迎新的喜庆!)指名读,男女生呼应读。
2、品读“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明亮的阳光,让人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充满了希望。谁能读出这种充满光明、充满希望的感觉。指名读,齐读。
“总把新桃换旧符”人们的这个举动有什么含意吗?(除旧布新,表达祝福)。
那就让我们带着深深的祝福来读——总把新桃换旧符。
四、欣赏春联,拓展延伸。
贴春联是我国传统的年俗,它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课文插图中的两幅春联:
福满人间,春回大地。
笑饮丰年酒一杯,喜看迎春花千树。
指导学生朗读后小结:这一幅幅春联表达了人们不同的祝福和各种美好的愿望。(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感受几幅春联的意蕴,感悟民俗文化的美妙。同时也是为朗读指导奠定情感氛围的基础。)贴春联、喝屠苏酒和放爆竹都是人们过春节时表达美好祝福和愿望的方式。
最后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体会春节时欢乐祥和的气氛。先指名读,再齐读。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
1、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带着大屏上的这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2、反馈交流。(学生一边交流一边指导朗读,教师适时板书)。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生活在沙漠中的维吾尔人,物质条件虽然很差,但是他们有豁达乐观的品性,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创造美、享受美,所以无论生活有多苦,他们仍感觉是甜的。)。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2、豁达乐观的维吾尔人岂能是这几段文字能够说尽的啊。对于本课,你们还有哪些相关知识要和大家分享呢?(学生自由说)。
3、布置作业。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一
课文主要写台湾小朋友只看见过棉花做成的雪,没有看过真的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课文以对话为主,内容贴近学生心理特征,前面语言浅显易懂,师生最后的对话蕴含着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学生基础】。
小学二年级学生好奇,爱玩爱动,对雪有一种向往留恋之情;同时,他们富于想象,容易进入虚构的情境;但是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还很低,对课文蕴含着的“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领悟会有困难;对话语的情感揣摩能力不够,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需要具体指导。
【生活基础】。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今年是个“暖冬”年,估计没有雪下,按教学进度推算,本课文的教学虽然已接近农历年末,但估计还是没有现实情景作支撑。
【教学资料及教具】。
〖课件。
〖教具。
中国地图。
〖课时。
2课时。
【设计理念】。
创设“比一比”的活动,促使学生乐而不疲地把字写好。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湾、省、商、店、景、洁、讲、毯、银、堆、仗”;会认“橱、盼”;
2、学习并积累第九自然段中的语句;
3、练习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4、懂得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北京和台湾人民都盼望团聚。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冬天到了,你们最盼望什么?
(估计学生会说盼望下雪,如果学生所说不合教师意图,教师可以从自己童年的角度引发学生对雪的回忆,并用多媒体出示瑞雪图,激发学生对雪的喜爱之情。)。
师:下雪了,多好玩!你们是怎样玩的?(学生回答)。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二
课时目标:
1、认识13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怎样?(指名说)。
2、指导背诵。
五、扩展活动:
这么美丽的画面,拿出你们手中七彩的笔,画出七彩的.春天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能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
1、小朋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了一个谜语,请大家听清谜。
面。
2、这是什么?
3、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
二、揭题。
1、出示课文插图。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
4、诗中是怎样写的呢?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六、扩展活动。
有条件的同学可小组合作制作风筝,开展放风筝活动。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三
1.学生预习课文,划出生字。收集台湾风景名胜的资料。
2.课件准备:北国雪景风光及音乐片段。
3.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大家还记得“识字3”里讲台湾岛的三字经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谈话:是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本来就和我们是一家人。可是由于各种原因,直到今天,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人民还很难和祖国大陆的亲人团聚。今天,我们学了《看雪》这篇课文,就会更真切地体会到台湾人民远离祖国妈妈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3.课件出示“我会读”:
台湾省 商店 橱窗 指了指 接着。
讲故事 铺着 雪毯 银装 打雪仗。
学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
4.借助游戏,巩固识字。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自编短文巩固识字。
在省城长途汽车站的对面,有一家新开张的金店。金店的橱窗里摆放着一件件闪闪发光的金银首饰样品。金店地面上铺着红色的地毯。妈妈看到玻璃柜里的一条银色的项链,便指着这条项链,问营业员多少钱。营业员拿出这条项链说:“8000元,不讲价。”妈妈接过项链,觉得挺不错,就买下了。
三、看雪景,读课文。
1.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和台湾的位置。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欣赏北国雪景风光音乐片。
3.自由畅谈:欣赏了北国冬日雪景,你想说些什么?
4.假设你就是台湾的小朋友,你一定向往北京的雪景,那么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奇”。请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写时应注意什么。这时教师再边写边提示笔顺。学生在书上描一遍,临一遍,在本子上写两个字。
2.范写“指”字,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了解字形特点,再描红、临写。
3.其余生字请学生自己观察、书写。
五、拓展活动。
搜集台湾的有关资料,准备举行“台湾知识交流会”。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四
・・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 3、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 教学流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
・・ 1、小朋友们看过雪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 2、小朋友们看了课题有没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随老师谈谈吗?
・・ 二、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 三、认记生字。
・・ 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 1、谜语认记。
・・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 2、借助偏旁认记。
・・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 四、巩固练习。
・・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五
1、谈话导入:同学们,“识字3”中有关台湾岛的“三字经”你们还记得吗?会背的同学大声背出来好吗?是啊,台湾和大陆本来是一家,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至使海峡两岸骨肉分离,但是两岸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盼望亲人早日团聚。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台湾小朋友的心声吧!(板书课题)。
2、展示交流:课前,大家一定收集了很多有关台湾的资料,拿出来和同学进行交流,看看自己对台湾的了解有多少。(学生汇报、交流,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文字材料。)。
二、自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还可以查字典认识它们。把生字和读不懂的词、句做上标记。
2、同桌或小组同学合作,一起读课文。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三、识字。
1、选择自己觉得读得最棒的句子或段落读一读,其它同学当评委,为他的表现打星。(师生相机纠正字音)。
2、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也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字音,可让学生互相提醒哪些字的读音不要读错。
4、交流识字方法。
这些字你在哪里见过?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5、设计游戏巩固识字。
四、写字。
1、从8个要求会写的字中找到带有提手旁的字:“打、指、接”,用字组词,说说偏旁与字意的关系。
2、回忆以前学过的带有提手旁的字。学生自主写字。
3、展示学生写字成果,师生评议,相机进行指导。
五、初读。
1、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3、启发想像,台湾小朋友看到棉花做成的雪景,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六
认识6个生字。
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能把课文演一演。
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演课本剧。
初步形成幸福观。
理解文章内容。
一、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二、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
1、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3、汇报演出。
三、作业布置。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四、本课小结。
(根据当时情景而定)。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10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学生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生字,会写5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学生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教具:图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生字朋友,如果现在他们又出现在你面前,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二、朗读。
1、进入角色读好老师和小朋友之间的对话。
2、出示地图,了解北京和台湾的地理位置。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找一找。
3、借助图画,美读下雪时的景象。
看图找句子:画出描写美丽的雪景的句子。把自己喜欢的词,句多读几遍。
谈感受:回忆自己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说说当时的心情。
读句子:可以加动作表演读,在读中理解各动词的意思。
积累词句:把你喜欢的好词佳句抄写在积累笔记上。
4、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好孩子们“争着问”和老师“深情地说”的句子。
三、讨论。
你觉得两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实现吗?说说你的理由。
四、表演朗读。
老师和学生一起,自由选择角色,朗读全文。
五、写字。
1、出示5个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找出自己认为不好写的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共性问题范写指导。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展示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我会连”的内容。
2、画一幅介绍祖国大陆的画,再配上一首小诗,送给台湾小朋友。还可以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学校来做客。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八
一、复习导入。(4分钟)。
1、揭题:请大家把今天所学的课题齐读一遍。齐读、评价。
3、回顾课文第一部分。
师生接读课文。
请打开课本87页。昨天我们一块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一起认识了课文里两位主要人物,他们是(板书:台风和卫星),在波浪滔滔的海面上它们初次在相遇。台风脾气可不太好,刚睡醒就大声嚷道,一二组读(你是谁……),可小卫星却镇定得很,他笑了笑说,三、四组读(我是……)。
二、精读感悟3-7段。
2、自主默读,师训堂指导。
3、指名汇报,相机解词品句。个人指导—小组指导——全班指导。
【a.指名汇报】。
【b.树典型,教有感情朗读。】。
(_如果学生朗读很出色,可请其到讲台前,示范:语气、动作、神情等。)。
小结:看吧,朗读是十分有趣的。你们可得要把这两招牢记于心,熟能生巧啊。
【c.巩固内化,自由朗读。】。
【d.全班交流,指导读第六段,解词:谈笑风生】。
三、略读8段。
经过一番较量,台风最后(泄气逃跑)齐读第八段。
四、课堂升华,总结。
同学们,在课外收集资料的时候,你还知道卫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有密切的联系吗?(卫星电视,手机通讯,卫星定位,)。
是啊,本领超群的卫星,你想用句什么话来夸一夸它呢?
余老师也作了首小诗:
台风狂暴危害大,多亏卫星报告早。跟踪监视甩不掉,科学防备灾难少。
只要你对科学不管的探索和追求,不久你也能够设计出为人类造福的卫星。下课。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夜幕降临、皎洁、悬挂、遐想、奥秘”等10个词语,会正确认读。
2.朗读课文,通过学习,初步认识月球的基本情况。
3.学习第1、2小节,引导学生仿写一段话。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仿写一段话。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月球的魅力。
师:(出示句子)亲爱的小朋友们,伴着这首柔和的音乐,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优美的诗句吧!
1.音乐《春江花月夜》。
2.幻灯出示古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3.师:这些古诗描写的都与什么有关呢?——月亮。
4.出示月亮的图片。
师:人们仰望晴朗的夜空,仰望高高地悬挂在夜空的那一轮明月,月光如银,洒落人间,总会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
师:小朋友们,仰望着这一轮明月,你会想象什么呢?
生:我会想象……(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
5.师:是啊!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月球,去美丽的月球探险,好吗?
6.板书课题:月球之谜。(齐读课题)。
过渡:月球上到底有什么谜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全文,学习词语。
1.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2.师:要想了解月球,我们得先过词语关!
出示词语:夜幕降临皎洁悬挂遐想奥秘努力细菌土壤水藻估计。
(开小火车读—男女比赛读—指名读)。
3.师:会读书的孩子老师喜欢,会读书又会思考的孩子,老师更喜欢。思考一下,谁能告诉我课文中描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学生自由发言)。
过渡:月球之谜如此多,就让我们走近月球,一层层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吧!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生;挂。
师:是的,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皎洁的月光似水、如霜,洒落人间。小朋友们“皎洁”是什么意思?(生说)。
3.师:多么迷人的月夜啊,薄纱轻笼,月色溶溶,清辉如洗。如果此时你正站在皎洁的月光下,你会怎么读?(生读)评价:要是语气再轻柔舒缓些就更棒了。(再请一生读)。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二十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学习并积累第九自然段中的语句;
3、练习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4、懂得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北京和台湾人民都盼望团聚。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冬天你们最盼望什么?
(估计学生会说盼望下雪,如果学生所说不合教师意图,教师能够从自己童年。
的角度引发学生对雪的回忆,并用多媒体出示瑞雪图,激发学生对雪的喜爱之情。)。
师:下雪了,多好玩!你们是怎样玩的?(学生回答)。
二、板书课题、读题。
1、教师用楷书在田字格中书写课题“看雪”,并指导学生看清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整体布局。
2、学生读题,之后仿照老师在田字格习字本上书写课题看雪。(写好后同桌比一比谁写得好。)。
三、激兴初读。
师:读了课题,你想明白些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谁看雪?在哪儿看雪?看到了怎样的雪?)。
师:带着你的问题阅读课文,比一比谁能找到答案?
[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入初读课文阶段,此时教师巡回获取学生阅读信息。]。
师:读了课文,你明白了自己想明白的吗?
师:课文除了讲这些,还讲了什么吗?请读读第三段以后的资料,想想这些是讲什么?
(生读课文,问答提示:讲老师告诉他们,童年在故乡北京看过并玩过真的雪)。
(生答:什么时候到北京来看雪呀?)。
师:在课文的哪儿讲了这个意思?
(生找到课文的第十段)。
四、练读课文。
师: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不加字、不掉字、不错字、不破句、不指读。
(生练读,教师巡回指导阅读潜力较差的学生,帮忙他们解决一些具体的字音、断句)。
师:我们来互相比着读,互相帮忙纠正读错的地方,好吗?我先读第一、二段,请你们帮我指出错误。
(教师朗读第一、二段,能够有意出现一些学生能够发现并能帮忙纠正的错误。比如:第一段把“是很难看到雪的”读成“是难看到雪的”;第二段把“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读成“孩子们在商店的窗子里看到了雪”。)。
(生评价略)。
师:请每个学生轮读一自然段,注意:尽量少被别人发现错误。
(每生轮读一段,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具体指导,薄弱之处教师范读并让学生跟读)。
五、练习对话。
师:聪明的孩子们,你们数数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说”字,这是为什么?
(生答略)。
师:请你们先到课文中找出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分别用波浪线和横线划起来。
(生划,教师巡视,发现都没把第九段划上,引导学生回读上文“之后她就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使学生悟出这也是老师说的话)。
师:先同桌之间练习练习,每人做一次老师,当一回学生。(生练读)。
师:练得很认真。下面我当老师,你们做台湾小朋友,开始对话。(略)。
(对话练习中要着重进行问句和感叹句语气的指导。比如:
(1)“您//看见过/真的雪吗?”的“吗”宜用上扬的调值“35”;
(2)“您/是在哪儿见过的?”的“的”宜用平调“33”;
(3)“北京//离这儿/很远吧?”的“吧”宜用高平调“55”。)。
六、作业。
1、帮忙老师把课文题目“长胖些”;
[此题意在巩固课文主要资料,初步锻炼学生从文章中提起主要信息的潜力。答题提示:(谁)(在哪里)看到了(怎样的)雪?台湾小朋友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用棉花做成的雪;他们的老师童年时候在家乡北京看到了真正的雪。根据回答板书如下:
台湾小朋友棉花做成的。
老师童年在北京看真的雪。
他们想到北京真的。
2、你想让台湾小朋友到我们这来看真的雪吗?那我们就应怎样对台湾小朋友说呢?
(先从课文最后一句话“北京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齐玩儿呢”引导,再让同桌互相扮演台湾小朋友和北京小朋友,练习北京小朋友邀请台湾小朋友到北京来看雪玩雪。注意提示学生:邀请时要介绍清楚下雪时的情景和玩雪时的快乐,能够凭借课文第九段资料和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说清楚这些)。
(播放静态的课本第一幅插图,配上儿歌《友谊的歌儿传四方》去掉原唱处理成轻清音乐,学生进入情境练习“邀请”,邀请资料略)。
师:听了你们真诚的邀请,我相信台湾小朋友肯定高兴极了!在这,我为你们真诚的友谊鼓掌!(下课)。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拓展活读。
师:用什么办法告诉台湾小朋友,祖国大陆的小朋友欢迎他们来看雪玩雪呢?
师:我此刻是一位台属,我的女儿在台湾,你又怎样向我求助呢?(生答略)。
师:我此刻就是新浪网,你怎样向我求助呢?(生答略)。
师:了不起,可爱的孩子们!你们真的太棒了!我向你们学习!愿意帮忙我吗?(引入字词练习)。
三、字词句练习。
1、比一比,看谁能帮我从课文中找到适宜的字给课文后面的生字组成词语?
(学生组词略)。
2、将这些词语认一认、读一读,等会儿检查我写的字,看能不能得100分?
(待学生认读字词约5分钟后,大屏幕出示故意写错的字,比如:“省”字少一横,“商”字“冂”里写成“古”,“洁”字的“士”写成“土”)。
3、比一比,看谁把第二题的字写得又快又好!
(大屏幕出示:1、老师(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3、小伙伴们在雪地上(打雪人)、(堆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4、天上(铺着)雪花,地上(飘着)银装,树上(披着)雪毯,到处一片洁白。)。
(生改,并评分略)。
5、你们觉得课文中哪些句子读起来最好听?(生自主选取,略)。
6、能把这些好听的句子背出来吗?试试看!(生读、背略)。
7、看书中插图背诵第二段和第九段。(生同桌互相背略)。
四、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读完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问题预设:为什么台湾很难看到雪?资料准备及解答过程: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观看,明白台湾在祖国的南方3、让学生将这两种状况放到一齐想一想,看谁能找到答案)。
(生提问及解答略)。
五、总结课文。
师:我们这天学了哪篇课文?(生答略)。
师:我们看到黑板上,自己心里说说明白了什么,准备好了就先对我说说,你明白了什么?(生答略)。
师:很好,把刚才说的回家向爸爸妈妈说说。
(播放动态的课本第一幅插图:三个台湾小朋友面向大家招手,配乐《友谊的歌儿传四方》,下课)。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部分词语“呼风唤雨、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洞察、探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根据语言现象,进行语言、说话训练,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体会语言简洁与条理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1)解词:看到“呼风唤雨”你想到什么?为什么?读题。
(2)世纪呢?一个世纪多少年吗?我们现在几世纪?刚刚过去的是20世纪。从1900——1999年。(你真了不起,知识面还真广!)。
想不想知道路甬祥爷爷写了些什么?赶紧让我们打开课文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把生字读准确,读不通顺的或是比较拗口的地方标注一下,并且多读几遍。
2、反馈难读的句子,在反馈的过程中读词并理解。(你觉得哪些句子第一次读的时候比较拗口?)。
(1)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2)、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课件出示)。
这句话到底该怎么读,联系上下文,读读第三自然段,自由读,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正确的理解。是的,达到了一百万年以上的才是上百万年!
指名读,齐读。
导:长句难读,但有些句子不长,它的标点特别,这样的句子读好了,有一种情感就会油然而生!
出示: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在反馈难读的句子的过程中,把“引用”这一方法也带过。
3、咱们差不多又把课文读了一遍,路甬祥爷爷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
其实大家表述的不外乎就是“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指——指——指,有问题吗?“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三、精读课文,感受内容。
快速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哪个地方最能体会到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默读,点画文句。
预设一:
出示: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1、自由读。
3、这么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再来读一读,把你们的感受带进去!
4、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动词)我们也用上一些动词来说说20世纪的其他发现和发明?同桌讨论一下。
5、继续接读,20世纪,————等,这个等里还有什么?预设:举例。
出示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
预设二:
出示: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出示)。
(3)为什么这句诗被作者引用到课文中来了呢?学生说。
(4)这是用了诗人的语言来描述,你能不能用咱们自己的话来描述?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形容。
预设三:
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课文是写20世纪的这个社会,却写了20世纪以前的社会,你们发现了吗?这是为什么?(对比)读句子,20世纪前的社会是一个什么社会?板书:农耕社会(耕)。
1、农耕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2、交流拓展:
想象:孩子们,没有这样的东西,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老师给你句式想象。
古代有哪些幻想变成了现实?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千里马——嫦娥奔月—。
作为二十世纪出生,长在二十一世纪里的孩子,请你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会怎么读?(自豪)。
四、写话训练:
20世纪的科学发明和发现真是奇迹,让人出乎意料。它让我们的生活舒适和方便,连过去的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那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呢?这儿路甬祥爷爷没有举例子,我们也来举个例子说说,活学活用!!老师这儿有一个小小的提示:
出示:当我看电视时,只需轻轻地按动遥控器,清晰的画面就会展现在眼前;当我。
交流,学生写的话。
回文第一自然段,再读第一自然段。
(自豪地读,骄傲地读)。
20世纪已经过去了,那就让我们带着憧憬,畅想21世纪吧!
春联公开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二十二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行文优美,图文并茂,适合儿童阅读和学习的课文,作者用简洁流畅的笔触把我们带进了宝岛台湾,讲述了台湾小朋友只见过用棉花做的雪,没有见真的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的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听到了那浓浓的乡音,看到了那深深的乡愁,“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去看看那真的雪呢?”“那里的小朋友正等你们和他们一起玩呢!”两句话,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强烈的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学情分析:
学生对海峡两岸骨肉分离的原因知之甚少,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难度较大。教学时,要采用探究式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和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省、店”等10个生字,会写“讲、打”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学生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蕴含的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是难点。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学生收集的有关台湾的资料。
3.中国地图,雪景图和雪景动画。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喜欢雪吗?还记得去年下雪时的情景吗?
2、是呀,下雪时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整个世界都雪白雪白的,像童话世界一样美。小朋友还可以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可是,在我国台湾省的小朋友却不像你们这样可以享受到雪带来的乐趣,因为台湾冬季较温暖,是很少下雪的,因此那里的小朋友是很难看的雪的。
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看雪》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把生字和读不懂的词、句划一划。
(引导学生边读边画边想,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教师范读,让学生养成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的习惯。
3、学生我学会了什么字,知道它的音是什么样的。
4、齐读课文,读通读顺。
三、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
2.出示生词卡,学生开火车读,也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课后“我会读”)。
台湾省、商店、橱窗、指了指、接着、讲故事、铺着、雪毯、银装、打雪仗。
3.出示生字卡,学生读字音,可让学生互相提醒,那些字的读音不要读错。
“省、橱、指、仗”等字都是翘舌音;“铺”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pu”。
4.交流识字方法。
这些字你在哪里见过,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如:形近字比较:讲——进、铺——辅等;做动作:指、接、讲、铺等。
(让学生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并有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拓宽识字的途径,充分体现了生活处处皆语文的教学理念。)。
5.设计游戏巩固识字。如:开火车读、摘桃子等,让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
四、学习课文(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里讲了谁看雪?在什么地方看到了雪?看到了怎样的雪?)交流以上问题(相机学习)。
1、自由畅谈:欣赏了北国冬日雪景,你想说些什么?
2、出示地图,了解北京和台湾的地理位置。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找一找。
3、启发想象。台湾小朋友看到棉花做成的雪景,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4、假设你就是台湾的小朋友,你一定向往北京的雪景,那么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
五、朗读。
1.进入角色读好老师和小朋友之间的对话。
默读:把老师和小朋友说的话画出来。
扮演角色读:一生扮演老师,一生扮演台湾小朋友,读后师生评议,重点读好几个问句。
2.借助图画,读美下雪时的景象。
看图找句子:画出描写美丽的雪景的句子,把自己喜欢的.词、句多读几遍。
谈感受:回忆自己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说说当时的心情。
读句子:可以加动作表演读,在读中理解“飘着、铺着、披着、堆、打”等动词的意思。
积累词句:把你喜欢的好词佳句抄写在积累笔记上。
3.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好孩子们“争着问”和老师“深情说”的句子。
《欢迎台湾小朋友》。
一只船,扬白帆,
飘呀飘呀到台湾,
接来台湾小朋友,
到我们北京来玩一玩,
伸出双手紧紧握,
热情的话儿说不完。
拍着手一起读一读诗,一起来欢迎台湾小朋友。
5、假如你就是北京小朋友,你会对台湾小朋友说些怎样的热情话儿?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267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