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读后感(热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4 05:59:05
论语雍也读后感(热门15篇)
时间:2023-12-14 05:59:05     小编:文锋

读后感是对读过的文字或书籍的感想和体会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每当读完一本好书,总是会有很多感慨和思考,我觉得写一篇读后感是必要的。读后感是我对读过的书籍的回顾和总结,同时也是我对自己内心感受的整理和思考。读后感是我与书籍产生情感共鸣的见证,也是我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纽带。读后感可以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加深对人生、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读后感可以激发我阅读的兴趣,提高我阅读的水平和能力。读后感是我与书籍之间的精神互动,一篇好的读后感不仅可以记录下我的思考和反思,也可以让其他人分享我的感受和心得。读后感是我对作品的评述和思考,它能够激发我对文学、科学、人文等多个领域的思考和探索。写读后感的同时,我们可以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进行分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所读之书。

论语雍也读后感篇一

孔子是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人,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人,生于春秋时期鲁国。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相传孔子弟子有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

孔子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就已经非常渊博。

二十三岁时,孔子开始在乡间收徒讲学,学生有颜路、曾点、冉耕等。

鲁昭公十七年,郯国国君郯子访鲁,郯子博学多才,二十岁的孔子慕名拜见。《师说》有注:“孔子师郯子······”孔子先后问礼于老聃,学鼓琴于师襄子,访乐于长弘。

三十五岁时,孔子离开鲁国到齐国,孔子曾与齐太师谈说音乐,闻习韶乐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

鲁定公九年,五十一岁的孔子仕鲁,起初做中都,一年以后又做司空。

晚年,孔子颠沛流离十四年,公元前484年,年近七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未受到鲁哀公的任用。

哀公十一年冬,孔鲤先孔子而死。哀公十四年,颜回先孔子而去。

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中年七十三岁。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他服丧三年,自贡为孔子守坟6年。

回首一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读完《论语》,就像与孔子同行了一生,我深深地感到了孔老先生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因为自己太过于渺小,所以我更应该坚持自己的梦想。不管自己会不会被重用,不管自己会不会被人笑话,只要在梦想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论语雍也读后感篇二

读了《论语十则》后,我有所感悟令我受益匪浅,同时也油然而生出对儒家文化,对孔夫子的敬佩同时更加了解了孔子个人的情况和儒家文化的精髓。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本书。

《论语十则》主要涉及到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及个人修养三个方面的道理。

学习并且按时复习,这是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创新也离不开复习。作为一名学生,我很有感触,常常就是因为没有认真复习而考砸。而我觉得,在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如果你对已经拥有的不珍惜,直到失去时才万分后悔,那就属于失败了。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要我们复习的;知识,事业,爱情……而如果只是单纯的学,不去思考,分析,就会产生各种迷惑,我们还要在学中多想。

孔子认为三人行,(读书笔记)必有我师,见贤思齐等等,这也使我明白要多挖掘学习他人的优点,学习他人的优点。并且要以赞许的眼光看待别人。比如我们班级体里的每位同学,我们许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误,甚至说那是缺点,就是把自己看为是中心,有什么鸡毛蒜皮的事,就从朋友身上鸡蛋里挑骨头。当然,我们要时刻保持"人不知而不愠的思想,做到宽容对待他人的不理解,并要尽量挖掘(学习)他人的优点。

曾子"日三省吾身",为求看看自己是否忠诚,守信及温习了.孔子告诉子贡:"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反映了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仁","仁"就是要爱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孔子又教导子由,什么是智慧,儒家学派认为智慧就是要理解他人,看透他人。这些解释起来并不困难的,但在注重"利益,回报"的现今,又有多少个人能做到仁礼待人,民贵君轻?论语十则》讲的肯定能使我们有所收获,《论语十则》让我感到了几千年前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夫子仁的思想,爱的呼唤。《学而》是《论语》第一篇,原文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于这段话的感悟,始自于中学时代;而时隔多年,再一次读到这段话时,又是另一番滋味。

当学到的知识增多,读完的书慢慢堆满自己的箱子时,却发现其实这么多年来,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是很多,读过很多的书,见过很多的人,但是读完的书就如同见过一次面的陌生朋友而忘记得一干二净,所以,为了让自已快乐,以后一定要“学而时习之”。

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学习经常地温习中慢慢成长,而在这不断中我们也不断地走向成熟。也许,过了那么些日子,你已功成名就;也许,过了一些时日,你也依然穷困潦倒……但是,不管你活得多好,抑或你过得再差,总会有一些人认识你,也会有很多人不认识你,不了解你,我们,都仅仅只是平凡人生中最平凡的一员,又何必去再乎这些事呢?在自已的角落中当一个开心的人吧!

《论语》的深澳,有很多东西,并不是我所能完全体会的,但我想,我会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地学习,让《论语》的思想,深入我的内心深处。

论语雍也读后感篇三

读了《论语十则》后,我有所感悟令我受益非浅,同时也油然而生出对儒家文化,对孔夫子的敬佩同时更加了解了孔子个人的情况和儒家文化的精髓。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本书。

《论语十则》主要涉及到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及个人修养三个方面的道理。

学习并且按时复习,这是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创新也离不开复习。作为一名学生,我很有感触,常常就是因为没有认真复习而考砸。而我觉得,在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如果你对已经拥有的不珍惜,直到失去时才万分后悔,那就属于失败了。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要我们复习的;知识,事业,爱情……而如果只是单纯的学,不去思考,分析,就会产生各种迷惑,我们还要在学中多想。

孔子认为三人行,(读书笔记)必有我师,见贤思齐等等,这也使我明白要多挖掘学习他人的优点,学习他人的优点。并且要以赞许的眼光看待别人。比如我们班级体里的每位同学,我们许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误,甚至说那是缺点,就是把自己看为是中心,有什么鸡毛蒜皮的事,就从朋友身上鸡蛋里挑骨头。当然,我们要时刻保持"人不知而不愠的思想,做到宽容对待他人的不理解,并要尽量挖掘(学习)他人的优点。

曾子"日三省吾身",为求看看自己是否忠诚,守信及温习了.孔子告诉子贡:"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反映了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仁","仁"就是要爱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孔子又教导子由,什么是智慧,儒家学派认为智慧就是要理解他人,看透他人。这些解释起来并不困难的,但在注重"利益,回报"的现今,又有多少个人能做到仁礼待人,民贵君轻?论语十则》讲的肯定能使我们有所收获,《论语十则》让我感到了几千年前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夫子仁的思想,爱的呼唤。《学而》是《论语》第一篇,原文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于这段话的感悟,始自于中学时代;而时隔多年,再一次读到这段话时,又是另一番滋味。

当学到的知识增多,读完的书慢慢堆满自己的箱子时,却发现其实这么多年来,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是很多,读过很多的书,见过很多的人,但是读完的书就如同见过一次面的陌生朋友而忘记得一干二净,所以,为了让自已快乐,以后一定要“学而时习之”。

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学习经常地温习中慢慢成长,而在这不断中我们也不断地走向成熟。也许,过了那么些日子,你已功成名就;也许,过了一些时日,你也依然穷困潦倒……但是,不管你活得多好,抑或你过得再差,总会有一些人认识你,也会有很多人不认识你,不了解你,我们,都仅仅只是平凡人生中最平凡的一员,又何必去再乎这些事呢?在自已的角落中当一个开心的人吧!

《论语》的深澳,有很多东西,并不是我所能完全体会的,但我想,我会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地学习,让《论语》的思想,深入我的内心深处。

论语雍也读后感篇四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做人的规矩、道理,这些办法通过于丹的白语化,用许多浅显的,而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自古就有一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中国的统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事实,而通过《论语》的解读,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难,如何在工作中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我们都想要建立一个大的坐标,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在我们每一天忙碌的间歇里面,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仪式,而不至于像个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后工业文明的社会里,于丹的论语所想传递出的是这样一种温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的理念,它鼓励了我们对内心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从身边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让你接触到外面的精彩。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价值取向,朋友的好坏可以影响到你的人生。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不是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个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我想无论是古贤圣人还是于丹所想表达的意义在于,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让后世的子孙一一去实践,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于丹论语读后感》所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吧!

论语雍也读后感篇五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务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这些办法通过于丹的白语化,用许多浅显的故事,而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我们都想要建立一个大的坐标,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在我们每一天忙碌的间歇里面,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仪式,而不至于像个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后工业文明的社会里,于丹的.论语读后感所想传递出的是这样一种温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励了我们对内心的关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从身边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让你接触到外面的精彩。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价值取向,朋友的好坏可以影响到你的人生。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不是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我想无论是古贤圣人还是于丹所想表达的意义在于,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让后世的子孙一一去实践,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于丹论语读后感》所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吧!

论语雍也读后感篇六

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加上自己对《论语》研读,对于论语有了更系统、全面的认识,对其中所渗透的孝道的感悟也更加深切了。

课堂上,老师经常用一个个通俗易懂却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事作了经典的诠释。还通过观看电影《孔子》,使我们对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再认识,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们的眼中变得清晰、亲切而温暖。这对我的生活观、为人处事观、教育教学观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孝,是中国文化中最悠久、最根本、最重要而且影响最为深远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个人修身之道。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摆脱三种人的关系,那就是长辈、平辈、晚辈。而孔子所向往的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即希望自己能做到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这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孝。

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就我们个人而言,孝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体现在君子的品德中,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而《论语》中的孝义也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形成。《论语》呼吁天下的儿女尊重父母,及时行孝,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下面,让我们走进《论语》,感受其中的孝义。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往往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在父母去世之后,依然谨记父母的教导,那他就算是孝子。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近年来流行过年出去旅游,对于这种做法,大家的观念也不同。而我认为,过年就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我们应用更多的时间陪父母在一起,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再取追悔。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通常,父母会把我们的生日记得清清楚楚,给我们庆祝,让我们每年都过一个开心快乐的生日。然而又有几个人能记清父母的生日呢?又有几个人能在父母生日这天给他们庆祝?父母的要求不多,哪怕是一条短信、一个小礼物、一句问候、回家的一杯水、一个小举动,就能让他们非常开心。

当然,对于父母来说,生日是喜忧掺半的,喜的是父母高寿,得享天年,做儿女的现在还有机会孝敬他们;忧的则是父母年事又高了一岁,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能够陪在父母身边尽孝呢?我们还能够有多少心愿真正来得及完成呢?也许,现在的我们并不能完全体会这句话,我们可以看现在父母给爷爷奶奶过生日的样子。他们更多地是担忧,因为我们能做的太少,父母能给的太多。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等到那一天,不管我们再怎么追悔,一切也来不及了。

在我看来,能让父母天天开心就是孝。我们尽力做到父母满意,生活里多关心父母,这些并不是难事,但在父母看来,却十分欣慰。

论语雍也读后感篇七

拜读过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后,内心激动,觉得此书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观察【论语】的角度以及其提出的很多有关【论语】的观点都是十分独特新颖而实用的,让我对【论语】有了一番新的体会。总的来说,【论语今读】主要通过以下这两方面来解构【论语】,即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学的“半宗教”一性一质与“半哲学”一性一质。说它是“半宗教”,主要缘于其雅俗共赏的普遍一性一、对其他宗教的包容一性一及“终极关怀”的宗教品格,在【论语今读】中,李泽厚先生更是称,“儒学和孔子的【论语】倒有些像西方基督教的【圣经】一书了”,“它是没有人格神、没有魔法奇迹的半宗教”;而说它是“半哲学”,则因为虽然儒学不重思辨体系和逻辑构造,但其中孔子对其学生问题的回答中处处反映了一种深沉的理一性一思索,是对理一性一和理一性一范畴的探求、论证和发现。“正因为是靠理一性一、哲学而不靠奇迹、信仰来指引人们,所以孔子毕竟不是耶稣,【论语】并非【圣经】。也正因为不是空中楼阁或纸上谈兵,而要求并已经在广大人们生活中直接起现实作用,所以孔子不是柏拉图,【论语】也不是【理想国】。”李泽厚先生的这句话也许正是其所试图阐述的观点所在。

然而,细品【论语今读】后,发现它所带给我的启示,绝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作者在里面所提出的很多观点,不仅向我呈现了【论语】的一副全新的面貌,让我开始摒弃以往对【论语】的不合理的偏见,试图重新辩证地去看待【论语】,而且给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注入了新的元素,我发现,【论语】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圣贤之言,它与我们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此,我将从不同方面细论我读【论语】及【论语今读】时所得的体会。

驹于求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亦即,学习而不思考,迷惘;思考而不学习,危险。就我的理解而言,此处的“学”应指掌握生活中事物运行的规律,它既囊括了我们课堂上学习到的物理、化学、音乐等科目的知识,也包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所聆听到的教诲。由于经过长期实践的证明,它总是具有正确一性一与客观一性一。因此,“学而不思则罔”里的“学”是属于理一性一范畴的。反观“思”,思考,应指个人的对生活中事物的思考,与“学”相反,它是主观而感一性一的,虽然它未必总是正确,但因为它是由每一个个体独自进行的,因此它独特并且真实可感,对个体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

光学习而不思考,则相当于盲目地接受知识。不经过自己的一番考量,别人说它对,你就认为它对,别人说它错,你就认为它错,这样所学习回来的知识,是不会在脑海里停留多久或是对人造成多大影响的,因为它来自于表面的记忆而非深刻的理解,换句话说,学了就是白学,所以即使学习了,人还是会迷惘。思考而不学习,就好像在一片茫茫大海中航行,由于缺乏方向,“思考”这艘大船是会迷路的,它有可能向任何一个方向前进,却对前方的风暴暗礁毫不知情,所以是十分危险的,要趋吉避凶,踏上正途,只能靠“学习”来当这艘大船指南针。而在【论语今读】中,李泽厚先生引用了康德的一句话来阐述这种有关学习和思考的求知观:“感一性一无知一性一则盲,知一性一无感一性一则空”,的确如此。

驹于交友,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今读】里的解释是,晏平仲很善于与人交朋友,虽然交往很久,仍然保持恭敬。“交往很久,仍然保持恭敬”,这里说的该是如何拿捏与朋友之间的距离的问题。其实只要细看,可以发现,我们在保持与朋友间的关系时所遇到的问题,归根究底似乎都总是“距离”的问题,太亲近反而刹那间反目成仇,太疏远又逐渐关系全失。难怪在香港著名作词人林夕也在他【原来你非不快乐】一书的【一件睡衣的污垢】这篇文章中写道:“拿捏与人之间的距离,比炒股更接近艺术。”

驹于生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道生又谈何死,细想这一句话,觉得似乎看到孔子在对他的弟子说,与其一味掏空脑袋去研究死,还不如不把眼光放在生着的现世上,想想该如何去“生”不是比去想什么是“死”更有意义得多?还活在花季雨季当中,却把时间花在去思考“死”的问题上,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兼且一浪一费光一陰一了?毕竟,“生”是实在的、处于眼前的,而“死”却虚无飘渺遥远得很,至少对于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祖国的花朵而言是这样。因此在孔子的这一句话中,我所看到的是儒学思想所强调的现世意义,它鼓励人们活在当下,做好每一刻的自己,而不要沉迷于假大空的无意义的猜想当中。从这个方面理解的话,孔子的这句话是积极的、正面的,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死”真的仅仅是假大空的无意义的猜想吗?仔细思量,恐怕不是。放眼尘世,有多少人临终闭眼的一刻是完全不带一丝遗憾的?他们或许心愿未了,或许心结未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死”来得太突然,生命的意外终结使人来不及去了却心头的孽就不得不含恨而终,二是在“死”这个终结点前的长长的生命坐标上,人们不愿意花一分一秒来思考“死”这个问题,而等到白发苍苍,再也动不了的时候,才惊觉自己还有余愿未了,余结未解,才怨恨时间太匆匆,而这些愿啊、结啊,又有多少是简单到可以完满终结于人生舞台上布幕落下的短短一瞬间?因着这,大部分人撤手人寰的时候,心里头还是不踏实、不平静的。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活得好好的时候是不是有必要去想想“死”的问题从而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未知生焉知死,倒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似乎更加正确。以上是自己对【论语今读】一点粗浅的体会和见解。

论语雍也读后感篇八

学海无涯,人在一生中要学会做很多东西。学做人,是最基本的,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当然是要做一个美好德行的人,像孔子一样,做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我读了是孔子的《论语十二章》,文章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讲了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教我们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教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从文章中,我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德行美好,品德高尚的人。

文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了知识、技能之后,时常去复习它,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学习了新的东西之后,我就要时常地去复习、熟悉它,这是一件快乐的事。在没有学习这句话之前,我从来不重视认真复习,每次上课看到同桌记笔记,我也跟着记,下课后同桌认真复习,把上课的笔记反反复复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我也常跟着他一样学,但每次考试我的成绩都不如她,我常常在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如今,学习了孔子的语句,我真正理解了学习,要及时复习所学的知识。

自从真正理解这句话我才知道,原来真正理解了学习,及时复习所学的知识,而且要用心把知识记忆理解好,这样才能越来越好,当然也不能模仿别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性格品质,让自己成为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文中让我感触最大的是“曾子日:‘吾日三省吾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按时复习了呢?《论语》中告诉我们的永远是简单而质朴的道理,孔子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德行美好的人,必须要每天都几次反省自己本身的问题:替别人办的事有没有办?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办好?跟朋友交友:有没有诚实、平等、友好、关心自己的朋友?在朋友遇到挫折时,有没有去鼓励和帮助朋友?在朋友获得成功时,有没有真心的替朋友开心?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在一天中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还有学会了什么。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吵架了,我把自己关在了卧室里,不吃不喝,放声大哭。学了《论语》,我发现自己错了,哭闹并不能解决问题,反省自己本身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反省你可以知道是自己错了,还是别人错了,从而反省自身,取长补短,不断丰富完善自己,让自己拥有高尚的品德。

《论语十二章》多么让人受益啊,在这里教会了我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实践增长才干,在与人交往上要心胸豁达,充满欢乐,不断完善自我,不断修养身心,努力成为一位品质高尚的人。

论语雍也读后感篇九

从《学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明白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假如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进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对富贵、对金钱的认识。孔子告诉了我们应该追求富有,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实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贫穷,社会怎么发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挣到钱,干什么活都行,但是我们应该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线。该挣的钱我们理直气壮地挣,心里塌实,当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干累活。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笔钱,可以让我们变得富有,生活上一个层次,在这个时候,一定认识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线。

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人与社会》,一个农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如果卖了的话,那么家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几个青铜器可以卖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青铜器上交了国家。孔子话和这个小故事中我觉得对富有的认识必须保持一份清醒的,说起来容易,真地做起来很难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定的修养。随着对教育事业越来越看重,教师的工资也是不断增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职业和金钱的关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这也许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吧。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然孩子们小,但也要将心比心的为他们想想。当你要求孩子们做某件事时,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吗?然后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范。正所谓“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这就是狮子,对任何事都是认真对待。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任何事业成功的人大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小事当作小事看。所以对于毛躁的我来讲,我要做“狮子”,任何事都当大事来做,竭尽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会成功的。

南先生最后说“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把计划落实下去,有时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叫卖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不是说服不说服的问题,哲学的深层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学一些哲学,这也是提高我们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论语别裁》一部分浅薄的看法,虽然未能全部领会,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这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吧。

论语雍也读后感篇十

老师让我们学习《论语》,在所有论语里,有一则是我印象最深,最有感触的一侧论语,那便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则论语是说:经过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一个落叶的。它告诉了我们:只有经过艰苦的环境的磨炼,才能更加体现出人的毅力和意志。

有一次帮母亲拾柴火,伙伴们陪着我一起去。可那些树枝却是长满了尖刺,朋友们时常被扎得鬼哭狼嚎,我的手也难遭厄运,被扎出一道道伤口。渐渐地,伙伴们放弃了,便劝我陪他们一起玩。我看看身旁满头大汗的母亲,咬了咬牙,一口回绝朋友,又埋头干了起来。

下午回到家里,妈妈替我挑出手中的小刺,夸奖了我。那时的我,手上的疼痛依旧掩遮不住心中的喜悦。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经历过逆境。逆境中的挣扎求存固然是痛苦的,更是难熬的,也是辛酸的。可是,只有在逆境中我们才能进步,才能磨炼自己。

古人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这个社会里,你不逆流而上,只在原地踏步,别人就会超越你,适者生存这个道理,人人皆知,我们应该学会磨炼自己,不管条件怎样恶劣,环境怎样艰苦,我们都应坚持下来,做一棵不惧“岁寒”的“松柏”。

风浪越大,九越戳越勇,任凭他的摧残击打,我们都要逆风飞翔。

论语雍也读后感篇十一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

《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年的宝座。

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遥文-化-大-革-命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

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

《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

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

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

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

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

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

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

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

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

《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

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

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

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

“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

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

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

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孔子认为,人,特别聪明和特别傻的都很少,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处在中间,既不绝顶也不透顶。

根据智力,他把人分为3种,一种是“上智”,天生聪明的人完全不需要学习就知晓一切;一种是“下愚”,天生愚蠢的人,无论怎么学习都没有办法;一种是“中人”,也就是指我们这样的普通人。

普通人又分为2种,即“学而知之”的人,通过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第二种是“困而学之”的人,遇到自己过不去的坎,才会想起来去学。

这两种人都是需要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论语的经典对白中我们还可以捕捉到这样一个词“圣人”。

圣人又是比仁人高一个档次的了。

孔子特别推崇的是圣人,但是他却不希望每个人都参照他的观点去当圣人。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孔子觉得自己就当不了圣人,他眼中的圣人是尧舜禹那样的先帝。

首先,孔子认为,圣人必须是古代君王,他自己只不过是祖上发过迹,到孔子这一辈,已经是穷困潦倒四海为家了,更谈不上是什么君王。

其次,圣人必须天资聪慧,不用学习就能明理明德,显然,孔子一生都在学习,做不成圣人。

因此,一般人的标准到仁人这个档次就已经是成功了,即使不能为官吃香的喝辣的,至少也可以像孔子那样学富五车桃李天下了。

他也是这么教育他学生的。

论语中一共有105个“仁”字,那何为“仁”呢?学生问孔子,孔子回答不一,往往具有针对性。

比如他说“巧言令色,鲜仁矣”,对于溜须拍马的人孔子最讨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要他克制自己,一切按照礼的规矩办事;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要他善待别人,承担帮助别人的义务。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

言也仞。”孔子告诉他,说话要有分寸,三思而后言;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近,与人忠。”这里孔子把“仁”分解成三种德性,让他接物处事待人都要充满敬意和忠诚。

此外,孔子还经常将仁与智、勇相提并论。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其实在孔子眼里,仁者已经具有了智勇两种品质。

仁人,孔子对它的解释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人首先要自尊自爱,自己要有奋斗目标要有追求,其次才是推己及人,推生出爱人之心,帮助别人到达他们的理想。

孔子对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学生轻易够不着这样的头衔。

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学生中的得意门生,但是孔子对于他们的评价却是:“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说他们虽然都是治国懂礼之才,可以驾驭一方之土,但是均够不上仁。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一个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多强,如果不能够推己及人,仁而爱人,都不能称之为“仁”。

仁人要有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气魄,以自己的德行来收纳聚集人才。

我们现在学习孔子的“仁”学理论最终目的是要能够运用到实际。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在讲述自己如何走向成功时,总是忘不了自己将大学舍友从国外拉拢到国内和他一起打拼的一段经历。

他说,这全是他在大学期间为他们扫地的功劳。

当然,这是句俏皮话。

宿舍卫生通常是大家一起打扫,但是俞就是喜欢一声不吭自己一个人包揽,留给大家好印象,直到他远赴大洋彼岸找到当年的舍友时,对方还会忍不住激动地回忆起这样一个小细节。

我把它也定义为“仁”,虽然看似平凡微小,甚至不值得一提。

但,正是这份仁义使他

们义无反顾地跟随俞敏洪创办新东方,让他们坚信能在宿舍里为大家服务的人,自然在事业中也亏待不了当年的兄弟。

仁造就了俞敏洪的人格魅力。

论语雍也读后感篇十二

《论语》一书中,关于君子的叙述,还涉及了好多方面,如“孝道”、“交友”、“金钱观”等等,句句都饱含真理,读来发人深省。这些不因时代更迭、岁月变迁而褪色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好处,我们应该多读读《论语》。《论语》,作为一部中华民族的瑰宝,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这一些,作为一个教师,希望自己“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论语》的第一篇是“学而”,讲的不是关于学习的道理,而是学做人的学问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即君子的修养。“人不知而不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等讲的.是如何学做人做事的学问,教导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精进,进而努力修养有“仁”“爱”“孝”“弟”等品德的人,成为真正的君子。作为一名教师,教授学问是重要的,但是教育或者影响学生的做人做事也是必须的。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自己先成为一个君子,身正,而后正人,起到行为示范的作用。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想成为孔子的学生很简单,一块肉就行了。“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来者不拒。这就是孔子的“有教无类”,不论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管他是富人还是穷人,聪明的还是愚笨的。教育各式各样的学生,就会想到孔子的另一个教育观点——因材施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其实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有教无类的因,才有因材施教的果。孔子的教育就是把学生都培养成君子,君子就是品德上有所树立的人,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在学识、能力上要达到“君子不器”的地步,就是看似没有什么专长,却什么都可以做,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任何一类人才。

人生是一个对自我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的过程。为了使自己的外在和内在都有所提升,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人生的起点还是学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学习是仁、知、信、直、勇、刚等人生各种素质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三十而立”重心在“立”字。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到了不少知识,丰富了人生阅历,基本掌握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和原则,从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而不是依附于父母或家庭在社会上做人做事了。

我们在个人品行修养方面追求君子的行为,那么,在生活方面,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正确对待富贵贫贱。子曰:“君子食勿求饱,居勿求安。”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贵,是人人所渴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贫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解决它,就不会逃避。可见,精神上的快乐要远远高于物质上的快乐。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地位之高、对每位中国人的影响之深不言而喻。即便是一位没有读过《论语》甚至是没有读过书的人,依然受到了《论语》思想的影响。当我以一个教师的视角去重新翻阅它时,我再次感受到了孔子作为一位教育家的思想高度。

论语雍也读后感篇十三

对于整个东方的文化而言,孔子也许算是最特殊的存在。西方人总试图将儒学作为宗教理解,他们所看到的孔子是一位精神的偶像,也许,如果所有无法摆脱的精神制约都可以视为宗教的话,孔子确实是这样一种后果的直接缔造者。但实际上这种认识存在非常大的偏差。虔诚的教徒永远不能理解的是,在中国宗教始终不过是无数围绕“治世”而采取的手段之一,不会有一个帝王真的允许哪个宗教来控制他世俗的天下,所以也不会有哪个人怀着神圣的心情认真去探讨神存在的可能性。中国不会出现像文艺复兴那样的人性觉醒期,因为中国人的眼睛,从来没有片刻从人生活的世界移开到上帝的宇宙中去过。中国的哲学是彻头彻尾经世致用的哲学。“子不语”所表达的表象的敬畏之下实质则是漠不关心,以致所有“怪力乱神”在最初就驱逐出了研讨的范围,也使得在后世这种实用主义的风气经年不绝。

然而着眼于现世,却并不意味承认现实。

东方的读书人,总是怀有类似“劝世”的情结。所以孔子长久担当的真正角色是教育者。在他本人的时代,儒学倡导的是人的自制,上至君王,下至草民,人应该使自己向一种理想人格趋近。孔子将之定义成为“君子”。通过强调人的修身与自省,孔子宣扬当一个君主的自我修养达到完善,那么他的权力就可以通过最和平高贵的方式来保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天真,因此我们看到后世虽将孔子本人拜为先师,却没有几个强大的君王是按照他的理念在经营他的政权。尽管如此,那些对于理想人格的设定却并没有被轻贱。今时今日,中国人的`道德标尺也依然围绕着它们,谦逊淡定博学慎行的君子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始终被向往,但它一直以来被推崇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谁也还没见过它的完成。那些劝诫简短如“不迁怒,不二过”,如“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却无一不是包含了对于自身情绪与意识的双重控制,“君子”是一群有着绝对精神力的人,从这种意义上看,孔子相信个人意志的力量胜于环境的影响力,因为在他的描述中,“君子”无所谓贫富职业境遇,他们从不慌张,从不刻意争取,永远只是物来则应随遇而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变色,而一旦被委以大任,他们又能把一切都做得很好。

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悖论。

儒学的本末,都成为这个悖论之下的一个圈套。这个圈套的根基是一个绝对正确的假设,它决不可能实现,同时任何理论又都不可能推翻它,结果就是连它的创造者本人也被它套了进去。讽刺的是现实之中,孔子并没有像他所说的那样应该只是做好全部的准备来等待时机的降临。众所周知,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试图说服那些绝不可能——按照他所说的,去重现一个绝不可能回到的美好过去——的君王的努力中。这是非常悲哀又奇怪的事。我们看到过最标准的智者形象,是像老子那样遁世于飘渺的。因为如果看清了全部的现实,就会明白要改变已成规矩的方圆只能是种妄念。我很难相信孔子真的认为他所理想的世界可能到来,他所留下的形象也从来不是这样一个野心而自负的人。在他所留下的关于自己理想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和所谓“治国平天下”截然不同的方向。他喜欢音乐,向往沐风逐月的清逸闲悠,崇拜老子,直言见老子犹见真龙。但是最终他一天也没有真正去落实过他的憧憬,他舍弃了清高与优雅,以卑微的姿态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中,试图用老迈的身躯挡住滔滔的江水。而这一切的理由,也许只是出于一种悲悯与责任感。他背负了整个时代的理想与现实。他的智慧一定使他看到了未来只会是现实的不断重演,被遗忘的美德从不会被唤醒,就如它们从来不曾真的存在过。带着这样的矛盾与感伤,他一生都在做一件明知不可为的事。如同一句古老的箴言所说:巨大的悲悯,超越了善。他注定会失败。他成为了不可被战胜的人。

论语雍也读后感篇十四

论语是孔子和他弟子的一本语录,讲述的是孔子与其弟子或一些官员的对话,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一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明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的意思思是说:学完了再去复习,不让人开心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快乐吗?人不知我而我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看了这段话,我想到了明朝的刘大夏。

小时候的刘大夏十分聪明,对孙子兵法更是情有独钟。看了一遍又一遍,总是爱不释手。他告诉别人:“我遵守了孔夫子‘学而时习之’的教诲,十分高兴。”刘大夏当上官后,他的同窗来找他叙旧。刘大夏摆了一桌酒席,对同窗说:“唉,自我当官后,也只有远方来的你让我如此愉快啊!”

有一天,刘大夏在路上遇到一个醉汉,官兵大喝:"刘大人出巡,让道让道!”醉汉说:“什……什么刘……刘大人啊?”官兵说:“就是刘大夏刘大人!”醉汉说:“没听……听说过……过这玩……意。”刘大夏见状说:“算了算了,绕道走吧。”按照孔夫子的话说,刘大夏的这种行为就是君子所为。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我们一开始观察人,正如孔子所说,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为人处事。但是自从读了《论语》我才知道,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听了他说的话之后,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所以,读了《论语》之后,使我受益良多。它使我懂得了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多读经典著作,才能令我们的思维更敏捷,视野更开阔,做事更合理,才能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上不断自勉,少走弯路。才能让自己在做人做事方面更符合日常行为规范。

论语雍也读后感篇十五

[今译]子夏说:“君子要等在民众中建立信用了再来劳动他们,如果没有建立信用,他们将会怨他故意加害为难;君子要等他的君主信任他了,才能再对君主有所规谏。否则君主将可能怪他故意谤毁了。”

[解说]要当好一个“君子”,要真正担负起一个“士”的责任,完成其使命,“君子”应严格要求自己,对上对下都要建立信用。取信于民,才能够获得老百姓的支持与拥戴;取信于君主,你的正确的主张与建议才能被君主认同与采纳。本人以为,除了上下以外,与自己的同僚之间,与朋友之间,建立信任与信用同样非常重要。

子夏的“信而后劳其民”的思想与主张,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相当先进与积极的。古代的“君子”与“民”之间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人格与社会地位上都是不平等的,但子夏却提出要在“君子”与“民”之间建立“信”的关系。认为作为统治者的“君子”,只有作出表率、主动取信于民,才能获得“民信”,才能获得老百姓的支持与拥戴。延伸的问题是如何建立“民信”了?这当然离不开“君子”对“民”的教育与引导,这与孔子提出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篇第八》)的精神是一致的。

“信而后谏”,则是提出了“君子”与“君主”间的行政互信问题。作为“君子”要取得“君主”的信任,首先得“忠”人之事,对君主要“忠”,才能取得“君主”的信任。孔子也说过“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卫灵公篇第十四》)当然孔子认为“臣事君以忠”的前提条件是“君使臣以礼”(《八佾篇第三》),“君主”首先要按“礼”办事,也就是要按制度办事。否则的话,儒家的主张便会象孟子所说那样“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了。

子夏在本章提出了一个“民”、“君子”以及“君主”三者间的关系模型问题,子夏认为,要维系好三者的关系,有个核心的东西就是“信”。所谓“民无信不立”,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信”的话,是无法正常运转的。而这个“信”的建立要靠“君子”的努力,要靠“君子”的修身进德。

秦国的“商鞅变法”就是从“立木求信”与“徙木为信”开始的。“商鞅变法”其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一方面“变法”取得了当时的秦国君主秦孝公的理解与支持(这就是“信而后谏”),另一方面,变法取得了平民的信任与支持。对上对下都建立了信任关系。而商鞅本人最终惨遭“车裂”,也是因为他的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他与秦惠文王及旧贵族之间无法建立起信任关系所致。

《子张篇第十九》主要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士”的责任、使命与德行而展开,从本章子夏论“信”可以看得出来,“士”(此处的“君子”即“士君子”,亦即“有位之士”)在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35784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