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专业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4 06:17:17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专业20篇)
时间:2023-12-14 06:17:17     小编:紫薇儿

总结是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和生活的回顾,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评估。写作技巧和方法。通过观看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一

据了解,在转运过程中,城市各区与江苏、浙江对接的城市、县逐一确定转运人员信息后,将合格人员分批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转运车辆实行全过程闭环管理原则上,中途车辆不停车,付费无接触,人员不下车车辆人员应按照转运市县的要求进行个人保护记者从扬州市汉江区有关部门了解到,该地区为上海密集转运,密集人员准备了大量的生活保护材料,包括印有欢迎回家的生活袋,包括毛巾、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二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地区组获悉,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4月初,江苏、浙江将紧急为上海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相关隔离人员提供房源,总量为6万间。其中,江苏、浙江各3万间。目前,江苏已筹措并提供1.6万间,分别位于无锡市20__间、扬州市3300间、常州市2200间、苏州市980间、镇江市960间、泰州市1000间、盐城市2300间、南京市3200间;浙江已筹措并提供2.1万间,分别位于杭州市5200间、宁波市6200间、台州市20__间、绍兴市3000间、金华市3000间、湖州市20__间。剩余房源将于近日筹措完成。

江苏、浙江两地所提供房源,均为符合国家疫情防控规范的酒店等居住场所。两地所有已筹措并提供的房源,均已按隔离点管理标准,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并按要求配备医护、保洁及相关工作人员,确保管理和服务到位。

此次江浙所提供的隔离房源,用于上海已确诊的新冠肺炎阳性患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人员。

江苏和浙江两省根据国家有关部署,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部署,并第一时间与上海各区对接落实,紧急驰援上海防疫,为上海集中隔离密接人员转运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为精细化做好疫情防控,上海明确所有跨省转运人员(包括待转运密接人员、驾驶员、随车工作人员等),出发前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其中,对8类人员,包括:老年人、未成年人、孕产妇、行动不便的、患有基础性疾病、精神病等不适宜跨省转运集中隔离的特殊对象,不在跨省转运名单之内,上海本地妥善落实集中隔离场所,所有跨省转运人员,须集中隔离14天。隔离期间所有食宿费用,由财政统一负责,不向个人收取费用。

各区与转运江浙对接的市、县逐一确定转运人员信息后,将分批次将符合条件的人员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转运车辆实行全程闭环管理,原则上中途车辆不停靠、付费无接触、人员不下车。车上人员全程按照转运市县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第一批人员自4月4日转运以来,至目前,全市16个区已陆续开展转运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转运对接。下一步,上海各区将进一步加大运输资源调配力度,根据上海密接隔离人员日结日清的工作要求,充分使用好江浙支援房源。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三

“我跟老母亲被分别封控在两个小区,没办法照顾她一日三餐,怎么办?”“我的高血压药要吃完了,在哪里能买到?”“我好像发生血栓了,现在该怎么办?”

4月伊始,随着上海战“疫”进入最吃劲阶段,来自老弱病等特殊群体的求助信息也在从封控社区内不断发出,如何在城市静态管理期应对百变的突发状况,保障这一群体的生活和健康,时刻挑战着城市运转的敏感神经。

在上海人口密度最高、老龄化程度最大的虹口区,纯老家庭有4.4万多户,独居老人1.6万多人,其中80岁以上的占35%。为了在全域封控期间民生保障“不落下一个人”,虹口各街道居委会提前对孤老、困难老人、孕产妇、需要进行血透的病人等进行了摸排,按照“一人一策”方式,提前准备了相应的工作预案。

在广中路街道何家宅小区,一位前不久刚做过手术、恢复期突然腿部肿胀的老人向居委发出求助。工作人员按照紧急预案,通过微信搭建了一个“线上看诊”平台,社区医院的医生通过查看居民传来的腿部照片,判定为血栓,进而按照既定流程,顺利协调入院就诊。

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吃饭问题如何解决?在江湾镇社区,“助老餐接力赛”天天都在进行。从社区食堂备餐、配送,到社区工作人员接手、志愿者送餐到老人家,89岁的郑玉英老人捧着热腾腾的午饭,连声道谢。

“为保证运营安全,社区食堂所有员工都集中住宿在单位,并均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江湾社区食堂经理王昊介绍。

虹口公安分局则在辖区9个派出所均成立了“助老先锋队”,以结对帮扶的形式,与1635余名孤寡、独居老人结对,“点对点”解决辖区独居老人生活困难,为老人提供24小时援助服务。

而在社区治理保障之外,更多的互助网络正在民间悄然形成,打通了特殊群体保障的“最后一百米”。

在长宁区,长宁新城某居民区的业委会主任马林在浦西封控前夕,自行驱车采购了九种共计500多斤蔬菜,送到26户孤寡、独居老人手中;在闵行区,“好心业主”赵丙现利用自己经营餐饮企业、有“上海生活物资保障”通行证的便利,为小区孤寡老人赠送食材礼包;在虹口区,一支2780人的“老伙伴”志愿者团队,成为疫情封控期间帮助老人核酸检测、保障老人基本生活需求、缓解其焦虑恐惧情绪的“生力军”。

“志愿者每天都打电话,询问我缺什么……”嘉兴路街道一封控小区内的独居老人庄阿婆说,小区被封控后,虽无法上门,“老伙伴”志愿者每天都会打电话进行“远程陪伴”,及时协调配送生活物资。

数据显示,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超大型城市。而此番前所未有的疫情“大考”正在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不断提出新的命题。“本轮疫情暴发以来,对社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关心关爱和服务保障是民政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表示。

“此次上海疫情规模之大对城市的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一方面,我们看到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已是竭尽全力,但庞大的‘治理之网’仍难免百密一疏;而另一方面,更多的社会力量在自发地融入帮扶、纾困之中,更多的市民被调动起来彼此守护,这是更加严密、高效、充满人性化的一张‘互助之网’。”有学者评价说。

就在4日,某电商平台送菜员小哥单程4小时“跨越上海”免费为一位独居听障老人送饭菜的事迹“刷屏”朋友圈,而有更多的网友表示,自己就住在老人附近,十分希望“能做点什么,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四

目前,15个省份已经派出了医务人员38000多人援护。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8时,上海市共采样2566.5万人、242.7万管,已完成检测192.5万管,其余样本还在检测之中。

不少网友表示,本轮驰援上海的医务人员规模堪比当年的武汉,上海会否成为“另一个武汉”?4月5日,曾奋战武汉抗疫一线的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刘正印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曾经打的是无准备的仗,如今打的是有准备的仗,上海抗疫不同于武汉抗疫”。

刘正印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虽然传播性很强,速度很快,但致病性较弱,确诊病例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在众多感染者中,到现在仍没有出现一例重症患者,即使感染数量很多,不必过分紧张。

“如今核酸筛查能力的增强,上海昨日一天就做了两千多万,不论是从核酸检测试剂的供应上还是核酸检测的能力上均已远超于武汉的筛查能力。”刘正印表示,现在通过新冠疫苗的接种,而且病毒的致病性与致命性都有所降低,在本轮上海疫情中,还未出现危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但病毒传播性强,隐匿性强波及范围广。

如今在疫苗的接种下,病毒的致病性变弱,感染者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少部分是轻症和普通型,加上上海是拥有2500万以上的人口大市,初期的核酸采样筛查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本轮疫情派去支援上海的多为辅助进行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

刘正印分析,目前众多医护人员来驰援上海,上海及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可以筛出在隐匿性传播链里感染的人,对他们进行集中管理后,就能避免感染更多的人任何时候还是要减少聚集,戴好口罩,加强疫苗的注射,坚持防疫标准。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五

据湖北省卫健委消息,当天共有740名武汉援沪的医护人员分为两个组别进入闵行区和长宁区为社区居民开展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工作,共计完成核酸采样39.9万份。

江城和他所在的医疗队共24人,加上当地社区卫生院约10人,共完成约2万名居民的核酸采样工作。

“总的来说,因为有经验,所以心态还好”,江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于发布会上不断攀升的数据,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担心,因为当时亲身经历过武汉的情况。

在白祥军看来,上海的疫情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武汉的时候,病人确诊后发生症状就马上到医院去了”。但奥密克戎以无症状感染者多。病毒的隐蔽性极强,传染性又强,导致传播速度很快。这也导致医疗资源一下就被挤兑掉了。

在这一背景下,作为领队的江城内心也非常忐忑,既希望队员们能在上海正常开展工作,也希望他们能平安回到武汉。

白祥军则向队员反复强调,希望提高他们的警惕性。“我就怕队员中出现不重视的心态,麻痹大意”,他说,方舱医院毕竟不是正规的医院,必须谨慎防范院感问题,“我就像一个婆婆一样唠叨了十多次”。

另一个故事是,上海一名护士被封控在小区内,她打电话给小区居委书记,希望回到战疫一线。小区居委书记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为护士放了行,并说:为了上前线你就去吧。网友说,这位护士有担当,基层干部也很不容易,这管理有温度!

这两个“双向奔赴”的故事,让人温暖,也给人以信心。故事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大家都在努力守护好这座城市,让她快点好起来。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六

4月4日,上海在全市范围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对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来说,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仗、硬仗。这一仗不容有失,必须全力争胜。

在近一个月的抗疫守沪战中,保利人迅速响应,冲在一线,在维护常态化管理的同时,全力配合政府部署的相关抗疫工作,以高专业度和央企责任担当,扛起战疫大旗。

保利发展控股在沪34个社区,41个公服项目,近3000位物业员工携手作战,筑牢抗疫安全之网,齐心协力守护10万+业主的生活,守护着上海城市的安全。

看见每一种特殊的需要我们愿做独居老人的半个儿女。

物资保障是抗击疫情的“硬核力量”,确保34个在沪社区有序运转的同时,保利发展控股关怀着每一个人最细微的需求,心系易被忽略的特殊群体:独居老人、孕产妇、急重病人和残障人士的特殊需要。

“我不会用智能手机,也不会网上订菜,也不知道怎么在封控时期去买高血压药……”

当独居的张阿姨向物业工作人员诉说自己的担心时,保利物业管家一个劲地安慰她,“别怕,有我在。”

为保障社区内困难群体的正常生活,保利发展控股在疫情之初便统计在沪社区特殊人群数量,确定帮扶人员组团,与居委会、医护人员更好配合,保障弱势群体的生命健康安全。

“这些年轻人就是我们的半个儿女啊。”一遍遍,一次次,耐心细致。保利物业人帮助老人采购药品和生活必需品,教会他们使用智能手机联系家人报平安,定期上门拜访关注老人的健康情况,缓解疫情期间独居老人的焦虑。

1000次走访关怀为你千千万万遍。

当物业管家小张再一次弯腰拿菜的时候,腰间的刺痛让他皱了一下眉。顾不上休息,他继续一栋栋、一户户为业主派送“保利爱心生鲜包”。

在封控管理期间,像小张一样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保利人还有许多。

为了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避免因买菜难、不会使用电子产品而产生的物资匮乏,保利发展控股迅速落实物资采购渠道,为1000+位独居老人、卧床病人等特殊家庭送上“保利爱心生鲜包”,及时配送到家。

艰难时刻,保利永远是您坚强的后盾。

48小时守护4万+步数霸榜数字背后的爱与守护。

经过两年的操练,保利物业早已将防疫工作纳入日常管理的一部分。抗疫守沪战中,保利人齐心协力、同心抗疫,尽己所能、无悔付出,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更是保利人“向上向心向善”的具象。

累瘫的物业“大白”48小时连续守护。

保利颂社区的草地上,一位累瘫的物业“大白”正在小睡片刻。

他就是保利颂项目经理姜雷。为了在特殊时期守护好社区,他带领团队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杀,严格把控进出管理,连续在岗坚守168小时。

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保利物业人的办公室,更会鼻头一酸。纸皮、木板搭建的临时床铺,上面薄薄地铺着一层床单,成为了物业“大白”的休息地。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七

援助人员到达上海后,有的入驻方舱医院,接收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有的医护人员来到到各个防控区域中,为市民们进行核酸采样;有的则加入实验室核酸检测队伍中,加紧进行核酸检测。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目前已有全国15个省份派出了38000多名医务人员驰援上海,另外还调集了核酸检测力量238万管来支援上海。其中包含11000多名承担方舱医院医疗队任务的医务人员,23200多名核酸采样的医务人员,以及将近4000人的实验室核酸检测队伍。

除了各省的支援队伍外,解放军也来了!

据解放军报消息,4月3日,军队抽组卫勤力量余人,支援上海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此次抽组的卫勤力量来自陆军、海军、联勤保障部队所属7个医疗单位,抵达后将迅速开展医疗救治、核酸检测等工作。截至目前,援沪医疗队总人数约一万人。

他们的到来,给上海抗疫队伍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有专业勤奋的医疗队伍,有可爱乐观的上海市民,还有全国人们的支持与期盼。我们相信,上海一定能赢!

今天,深陷疫情之中的上海迎来了解放军和15省的三万多名医务人员驰援。“上海核酸”一度冲上热搜。

一向以精致、时尚著称的上海人们更是上演了一场“核酸时装秀”。

在做核酸的队伍中,有西装革履的男士、身着黑裙的女士、化身粉色恐龙的小朋友,还有超人、将军等各种奇装异服的潮人,甚至还有穿婚纱的。

昨天就有上海网友称,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都来支援上海了,一定要好好打扮一下。也有人觉得难得出门“放风”,一大早就起来化妆,把首饰全都翻出来了,连上班都没这么精致。还有人表示,希望以这样的盛装打扮给大家带来轻松和惬意,也给疫情中的上海加油!

在疫情阴霾笼罩之下,还能保持如此精致的生活,足以见得上海人们的乐观与可爱。

近期上海新增确诊人数不断上升,防疫压力不容小觑。截止4月4日下午,上海累计确诊人数已达7591人,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更是高达8585人,大量的新增病例导致上海防疫压力不断加大。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八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国家已组派医疗队援助上海,兄弟省市医疗队主要入驻方舱医院开展收治工作。4月3日傍晚前后,天津、湖北、江西等地支援上海医疗队陆续抵沪,武汉抗疫时上海对口支援的金银潭医院也派出医护前来。

同在4月3日,4月3日军队抽组卫勤力量2000余人支援上海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此次抽组的卫勤力量来自陆军、海军、联勤保障部队所属7个医疗单位。抵达后将迅速开展医疗救治核酸检测等工作。同日,有运-20降落上海虹桥机场。

据湖北省卫健委消息,当天共有740名武汉援沪的医护人员分为两个组别进入闵行区和长宁区为社区居民开展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工作,共计完成核酸采样39.9万份。

江城和他所在的医疗队共24人,加上当地社区卫生院约10人,共完成约2万名居民的核酸采样工作。

“总的来说,因为有经验,所以心态还好”,江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于发布会上不断攀升的数据,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担心,因为当时亲身经历过武汉的情况。

在白祥军看来,上海的疫情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武汉的时候,病人确诊后发生症状就马上到医院去了”。但奥密克戎以无症状感染者多。病毒的隐蔽性极强,传染性又强,导致传播速度很快。这也导致医疗资源一下就被挤兑掉了。

在这一背景下,作为领队的江城内心也非常忐忑,既希望队员们能在上海正常开展工作,也希望他们能平安回到武汉。

白祥军则向队员反复强调,希望提高他们的警惕性。“我就怕队员中出现不重视的心态,麻痹大意”,他说,方舱医院毕竟不是正规的医院,必须谨慎防范院感问题,“我就像一个婆婆一样唠叨了十多次”。

当天中午约12点半,白祥军一行抵达了上海虹桥火车站,随后被送往隔离酒店。他们被安排到了上海市静安区,到达酒店之后,便开始点对点安排工作,“主要是通过核酸检测把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病人筛出来,之后转移到方舱医院治疗”。

4月4日,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核酸检测,这是上海在将浦东浦南相关辖区和浦西相关辖区分批检测后的首次全员核酸检测,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筛查,上海进入“决战36小时”。前一天,上海已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一次抗原检测。

据悉,待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后,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筛查结果,明确后续管控措施。在此之前,上海全市将继续实施封控管理,除因病就医等外,严格落实“足不出户”。

“我觉得经过这两年抗疫,都有了一些经验。上海的社区都动员了起来,居民也没有出现太多恐慌的情绪。”白祥军说,早期在武汉,因不知道病毒的厉害性,社区未能及时发动起来,甚至还会忙中出错,出现核酸样本和人对不上的情况。

白祥军表示,目前上海当地已经把核酸检测系统建立,志愿者很熟练地帮医疗队把信息录入,他们只负责采样。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九

4月4日凌晨,安徽省从合肥、亳州、宿州等11个城市的省属和市属医院抽调核酸采样人员3500名,乘坐94辆大巴车,昼夜兼程驰援上海开展核酸采样工作。此次支援长宁区仙霞街道的,是来自安徽省黄山市12家医院的200位优秀医护工作者,他们乘坐4辆大巴于凌晨5时30分前就已抵达仙霞街道,随即进入工作状态。

核酸筛查要求采、送、检、复、报36小时内必须完成,工作任务极重,工作时间极长,中心和前来支援的医护紧锣密鼓部署工作点位,由团队带领外援到达小区点位开展工作,双方配合默契,工作秩序井然。社区工作者们根据前两次的经验进一步优化采样流程,减少人员聚集,增加检测效率,高效完成了筛查工作。

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采样小分队针对困难群体开展精准化采样,比如为不能下楼、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专门的上门检测服务,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体的需求。辖区内老小区较多,很多都没有电梯,因此,“大白”们只能爬楼梯。由于穿着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入户采样就是对体力的考验。相比集中采样,入户采样的群体不一样,更需要细致与坚持。

当日,小分队还就混管检测结果异常人员连夜开展了核酸采样复核,通宵达旦完成使命。此批医疗队在上海市完成核酸采样工作后,连夜返回黄山进行隔离和健康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在此对黄山医疗队以及全体援沪医疗队表达衷心感谢,愿早日在平和的春光中再次相见!”

4月3日晚9时左右,来自湖南省的104名援沪核酸检测人员到达位于嘉定区的住宿酒店,援助上海宝藤医学检验所的上海凤凰硬气膜方舱实验室。“他们不顾舟车劳顿,10点就紧急召开双方视频会议。”凤凰实验室负责人吴守信介绍,这104名人员由省队加上3个地级市市队组成。视频会议结束后,4日凌晨1点多,这支湖南援沪检测队在负责人章迪的带领下前往实验室内部,熟悉场地。

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检验科副主任章迪,多次参加过国内外抗疫工作,作风非常高效务实。勘察场地后,仅用了不到半小时,章迪就将104人的排班表清晰列出。每个班次8小时,第一班从早上8时到下午4时。

4日上午8时,只睡了五六个小时的第一班援沪检测人员已经准时坐在了实验室里,熟悉流程和仪器操作,与实验室原有队伍磨合,全程参与到核酸检测工作中来。吴守信感慨:“我觉得他们非常拼,非常有奉献精神。”

据悉,凤凰实验室的核酸检测设计通量是一天10万管,既往实际最高峰值为一天8万管,近期平均每天完成6-7万管。“接下来,我们会继续磨合、配合,希望通过合作,早日达到单日检测量超过10万管,坚持到疫情完全被扑灭的那一天。”吴守信说。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这些天,上海的疫情让很多人特别揪心。目前感染人数还处于高位,防控正处在关键时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心得及感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据了解,在转运过程中,城市各区与江苏、浙江对接的城市、县逐一确定转运人员信息后,将合格人员分批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转运车辆实行全过程闭环管理原则上,中途车辆不停车,付费无接触,人员不下车车辆人员应按照转运市县的要求进行个人保护记者从扬州市汉江区有关部门了解到,该地区为上海密集转运,密集人员准备了大量的生活保护材料,包括印有欢迎回家的生活袋,包括毛巾、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

目前,15个省份已经派出了医务人员38000多人援护。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8时,上海市共采样2566.5万人、242.7万管,已完成检测192.5万管,其余样本还在检测之中。

不少网友表示,本轮驰援上海的医务人员规模堪比当年的武汉,上海会否成为“另一个武汉”?4月5日,曾奋战武汉抗疫一线的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刘正印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曾经打的是无准备的仗,如今打的是有准备的仗,上海抗疫不同于武汉抗疫”。

刘正印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虽然传播性很强,速度很快,但致病性较弱,确诊病例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在众多感染者中,到现在仍没有出现一例重症患者,即使感染数量很多,不必过分紧张。

“如今核酸筛查能力的增强,上海昨日一天就做了两千多万,不论是从核酸检测试剂的供应上还是核酸检测的能力上均已远超于武汉的筛查能力。”刘正印表示,现在通过新冠疫苗的接种,而且病毒的致病性与致命性都有所降低,在本轮上海疫情中,还未出现危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但病毒传播性强,隐匿性强波及范围广。

如今在疫苗的接种下,病毒的致病性变弱,感染者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少部分是轻症和普通型,加上上海是拥有2500万以上的人口大市,初期的核酸采样筛查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本轮疫情派去支援上海的多为辅助进行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

刘正印分析,目前众多医护人员来驰援上海,上海及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可以筛出在隐匿性传播链里感染的人,对他们进行集中管理后,就能避免感染更多的人任何时候还是要减少聚集,戴好口罩,加强疫苗的注射,坚持防疫标准。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地区组获悉,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4月初,江苏、浙江将紧急为上海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相关隔离人员提供房源,总量为6万间。其中,江苏、浙江各3万间。目前,江苏已筹措并提供1.6万间,分别位于无锡市2000间、扬州市3300间、常州市2200间、苏州市980间、镇江市960间、泰州市1000间、盐城市2300间、南京市3200间;浙江已筹措并提供2.1万间,分别位于杭州市5200间、宁波市6200间、台州市2000间、绍兴市3000间、金华市3000间、湖州市2000间。剩余房源将于近日筹措完成。

江苏、浙江两地所提供房源,均为符合国家疫情防控规范的酒店等居住场所。两地所有已筹措并提供的房源,均已按隔离点管理标准,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并按要求配备医护、保洁及相关工作人员,确保管理和服务到位。

此次江浙所提供的隔离房源,用于上海已确诊的新冠肺炎阳性患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人员。

江苏和浙江两省根据国家有关部署,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部署,并第一时间与上海各区对接落实,紧急驰援上海防疫,为上海集中隔离密接人员转运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为精细化做好疫情防控,上海明确所有跨省转运人员(包括待转运密接人员、驾驶员、随车工作人员等),出发前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其中,对8类人员,包括:老年人、未成年人、孕产妇、行动不便的、患有基础性疾病、精神病等不适宜跨省转运集中隔离的特殊对象,不在跨省转运名单之内,上海本地妥善落实集中隔离场所,所有跨省转运人员,须集中隔离14天。隔离期间所有食宿费用,由财政统一负责,不向个人收取费用。

各区与转运江浙对接的市、县逐一确定转运人员信息后,将分批次将符合条件的人员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转运车辆实行全程闭环管理,原则上中途车辆不停靠、付费无接触、人员不下车。车上人员全程按照转运市县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第一批人员自4月4日转运以来,至目前,全市16个区已陆续开展转运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转运对接。下一步,上海各区将进一步加大运输资源调配力度,根据上海密接隔离人员日结日清的工作要求,充分使用好江浙支援房源。

刚抵达驻地的湖北援沪护士熊静看见窗外的大街,本处于繁华地段,现在却寂静一片,让她难免联想到2020年初的武汉,于是情不自禁拿起手机拍下了眼前的一幕。她在心里许了个愿望:“希望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助力上海早日清零,让这座城市的老百姓们都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和上海一起加油!”

4日清晨6时30分,熊静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同济医院医疗队一行50余人,便集中前往闵行区浦江镇,支援核酸检测。为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尽早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根据安排,上海将于这天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核酸检测。来自湖北的各家医院医疗队连夜组织了800人的队伍,分赴闵行区和长宁区各街道社区开展工作。

“当天大家都起了个大早,带上检测设备和防护物资,提前到达指定区域布置采样点,分组为居民们做核酸。像我们组3人上午在馨宁佳苑小区,四小时采样超过了1000份,计划全天完成2900份。”熊静说。

为提高混检采样效率,同济医疗队的队员们与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密切配合,把登记的队伍前移十米,严格按照十人登记放行,既有效保障排队间隔秩序,又便于对“十人一管”进行复核,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医疗队安排了队员为他们开展上门采样服务。有的小组还创造条件,将“流动采样车”开到小区楼栋前,让居民少跑腿。

当地社区百姓对医疗队的到来非常感谢,还不时地有居民为队员们送来零食饮品和道谢卡片,十分暖心。“知道我们是从武汉来支援的,居民们都会道一声谢谢,‘感谢武汉医护,你们辛苦了’。”医疗队队员说。

新冠无情人性彰,雪衣逆行气如霜。长风荡尽世间苦,仁心染就天下香。”4月4日,援沪首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援沪医疗队在上海社区执行核酸采样任务,住在浦江镇瑞和新苑北区的小男孩和5岁的妹妹为该院呼吸科金玲玲医生和老年病科刘娟护士送上字画《最美逆行者》。一幅可爱的简笔画,一句真诚的谢意,让医护人员们倍感温暖!

“叔叔阿姨,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这么远从武汉过来帮我们消灭病毒!”这对兄妹得知是湖北来的医疗队,在采完核酸后迅速飞奔回家,原创了一首诗和一幅简笔画,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大白们”的敬意。

当天早上7点,在领队周伟主任的带领下,梨园医院医疗队18名医护人员出发来到闵行区浦江镇,为一万多名居民进行核酸采样。

社区志愿者们有条不紊地安排着现场的工作,居民非常配合,井然有序的排队采样,工作进展的很顺利。医疗队员褚甜说道:“这是我第一次来沪,也是第一次跟上海居民近距离接触,跟他们共处的短短一天时间里,我感受到了上海市民浓烈的热情和友爱,让我们备受感动。”

当天下午,当一名医疗队员由于鞋子版型问题不方便更换防护服,旁边的一名志愿者得知她来沪匆忙,没来得及备其他鞋子,随即默默地在社区居民群里发布了一条“请求援助”的消息。

不到十分钟时间,就陆陆续续赶来了三名大姐,提着袋子,把家里才买的新鞋子和她们认为可能用得上的生活用品送来了,有护手霜、面膜、补水霜等,不少热心居民还送来了水果和上海特色点心,贴心地在包装盒上写上感谢话语。

这就是上海温度吧!梨园医院医疗队的队员告诉记者,他们用实际行动来守护上海,上海也在用他们的温暖在爱护援沪医疗队。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此次驰援上海的同济医疗队中,所有队员都参加了2020年初的武汉抗疫,还有队员具有支援其他省份的经历,工作专业,经验丰富。

检验科副主任医师鲁艳军近两年曾先后前往大连和甘肃支援核酸检测工作。此次他的身份不仅是同济医疗队员,同时还是湖北援沪专家团队检验组的负责人。取得电话联系时,他正在结合以往抗疫经验和当地实验室现实条件,与成员们一道,就如何优化核酸检测流程、大量标本的流转与处理程序、检测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详细商讨。“核酸检测工作是疫情防控中的‘病毒猎手’,是扩大预防的有效手段,我们就是要确保充分利用好当地检测资源,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和采样检测匹配,保障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出具采样结果。”鲁艳军告诉记者。

据了解,同济医院医疗队目前将根据上海市指挥部和湖北省卫健委的统一安排,整建制接管方舱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沪鄂两地,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上海,我们一起加油!

1家附属医院。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十一

武汉六院第一个报名的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江城。江城曾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在武汉疫情中,他双肺全白,一度出现呼吸昏厥,住院整整50天。

江城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日记,一度吸引了数千万人关注。“当时武汉那么困难,全国各地人民过来支援我们,从内心里是非常感谢的”,这一次,他扛起了六院援沪医疗队领队的大旗。

像江城一样,24名医护人员均有参与武汉抗疫的经验。王小江说,他们除了按报名的先后顺序,也从专业上做了安排,4名医生分别来自呼吸、心血管、神经、消化科室。

“除了照顾新冠的病人以外,还怕他们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病,像心血管、脑血管、消化道方面的疾病等。”王小江说。

白祥军也有相似的看法,在临时组建的方舱医院中,如果病人管理不好,可能会产生一些意外的情况。在方舱医院的病人都是些无症状感染或者轻症患者,他们中大多数不需要特殊的抗病毒治疗,所以重在管理、心理疏导等,让患者能够更快康复和转移。

由于火车载量有限,六院的医护随身带了两天的防疫物资,以及一台监护仪、一台除颤仪,还有一个急救箱,之后再通过货运补充之后的物资。在确定名单后,医院也要和医护人员的家属逐个解释并征得理解,“这是一个非常光荣的任务”。

20武汉疫情期间,共有1649名上海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据悉,此次湖北省第一批援沪团队千余人,包含了15家部省属医疗机构和35家武汉市医疗机构。

当天中午约12点半,白祥军一行抵达了上海虹桥火车站,随后被送往隔离酒店。他们被安排到了上海市静安区,到达酒店之后,便开始点对点安排工作,“主要是通过核酸检测把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病人筛出来,之后转移到方舱医院治疗”。

4月4日,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核酸检测,这是上海在将浦东浦南相关辖区和浦西相关辖区分批检测后的首次全员核酸检测,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筛查,上海进入“决战36小时”。前一天,上海已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一次抗原检测。

据悉,待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后,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筛查结果,明确后续管控措施。在此之前,上海全市将继续实施封控管理,除因病就医等外,严格落实“足不出户”。

“我觉得经过这两年抗疫,都有了一些经验。上海的社区都动员了起来,居民也没有出现太多恐慌的情绪。”白祥军说,早期在武汉,因不知道病毒的厉害性,社区未能及时发动起来,甚至还会忙中出错,出现核酸样本和人对不上的情况。

白祥军表示,目前上海当地已经把核酸检测系统建立,志愿者很熟练地帮医疗队把信息录入,他们只负责采样。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十二

今天先来讲两个战疫小故事。今天,一部扬州手机的“上海一日游”刷了屏。说的是江苏扬州有一部手机被打包到了援沪蔬菜包中,经过发布“寻物帖”之后,手机很快被找到并送回。贴心的是,上海当地的居委会还特地开证明,说手机机主没来过上海,以免她的健康码变色。

另一个故事是,上海一名护士被封控在小区内,她打电话给小区居委书记,希望回到战疫一线。小区居委书记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为护士放了行,并说:为了上前线你就去吧。网友说,这位护士有担当,基层干部也很不容易,这管理有温度!

这两个“双向奔赴”的故事,让人温暖,也给人以信心。故事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大家都在努力守护好这座城市,让她快点好起来。

这些天,上海的疫情让很多人特别揪心。目前感染人数还处于高位,防控正处在关键时期。必须咬紧牙关、持续攻坚,快字当头、以快制快,时不我待持续奋战攻难点、破堵点,事不过夜抢时间、抢进度,用最短的时间遏制疫情扩散,以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居民生活物资供应,保质保量、送到家门。这离不开各地的大力支持,也需要上海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努力再努力,坚持再坚持,把各方面的力量汇聚起来形成最大合力,共同守“沪”,就一定能迎来曙光、赢得胜利。

面对当前的疫情形势,连日来,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数万名医护人员快速抵达上海,同心守“沪”。全国15个省份已调派医务人员3.8万余人和每日238万管核酸检测能力支持上海。

仅3日至4日,华东空管局就保障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接收来自7个省市和部队援沪医疗队包机航班26架次。河南医疗支援队以每10分钟1架次密集编队从郑州飞抵上海虹桥机场。

武汉金银潭医院南区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程芳介绍:“接到医院通知要支援上海,第一时间报了名。”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滕涛说:“医院来的28名医护人员中,有的支援过武汉抗疫,有的支援过青岛抗疫,都是最有经验的精锐力量。”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十三

带来的帮助显而易见,极大的缓解了上海防疫人员连轴转的困境,有了一口喘息之机。

已经被封了将近一个月的我,看到这些支援的勇士,说不想哭是假的,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这场声势浩大的疫情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冲击。

一切都在泪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清晨5点多,天蒙蒙亮,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一辆辆载着浙江省援沪医疗队员的大巴,驶进位于嘉定区安亭镇黄渡文体中心的集结点。

据了解,今天支援安亭镇核酸采样工作的浙江省医疗队伍共有525人,由来自杭州的10家市级医院以及部分区县级医院的医疗力量组成。杭州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崔威武表示,浙江与上海山水相依,日月同天,“作为杭州的医疗队成员,参与这次支援上海的医疗行动感到特别自豪,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在安亭某小区采样点,来自浙江的医护人员分秒必争为市民做核酸采样,大家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做完核酸的居民都会很郑重地向我们道谢。”来自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的姜穆清动容地说:“我想跟他们说,我们两地就是一家人,家人间就该互帮互助,不分你我。”

清晨6点,天未大亮,在真新街道的集结点,5辆大巴从远处驶来。由杭州市拱墅区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20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核酸采样队完成集结,下沉社区点位,为嘉定市民进行核酸采样。

上午7点50分,来自浙大二院150人的核酸采样队紧张投入核酸采样工作。“听说他们都是连夜出发来支援上海的,‘大白’们连续工作,实在太辛苦了!”市民王女士说。

“我们把最有经验和能力的医护人员派来上海,凌晨3点出发,6点到达嘉定,7点半到达各个社区点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大院区副院长张秀来介绍说,“我们会尽全力,相信上海一定能够取得这次战役的完全胜利。”

在真新街道某社区采样点,33幢居民楼、共计1500人,通过浙大二院采样队的驰援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配合,短短三个小时便完成了采样,整个过程快速、有序。

核酸采样队中,年纪最小的医护人员是来自浙大二院的儿科护士孟聪,98年出生的她,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参加此次驰援任务。“每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因为我是学医的,有这个机会,也想来尽一份自己的力。”孟聪说。

来自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朱华娟告诉记者,在接到任务后,医院后备力量快速集结到位,做好人员和物资等相关准备。据悉,今天嘉定工业区核酸检测点位共214个,其中杭州医疗队负责其中149个。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十四

幸好我们小区并没有出现任何无症状感染和确诊病例,是真的很幸运,周边所有小区全部沦陷。

作为在上海生上海长,目前都已经快成年的上海人,我可以说上海在以前做的防控确实不错,在放寒假前突然出现两例病例,上海二话不说直接放假,导致我们提前放了寒假还开心了好久。但这次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从病例出现,足足过了一周各大高校才选择网课,而公司更是在过了两周才选择居家办公,甚至有一些私人公司根本没有选择居家,要是疫情之初直接隔离居家,估计很早我们就可以恢复正常状态了。也有人说是将上海作为了开放的试点,作为我们走出属于中国和新冠病毒共存的道路,但事实证明,我们还需要考量和努力。

但我想说的不只有抱怨。

最令我难过的是各地区人民对于上海人的谴责。大家可以谴责上海的疫情防控,可以谴责上海的上级领导,但为什么要谴责上海人,各类侮辱谴责喷涌而来,上海人本就处于疫情的压力下,但是没有人帮助我们,相反,大家用自己的声音尽情的辱骂上海,辱骂上海人,仿佛上海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病毒,每一个人都排外,都粗鄙不堪,都没规没矩,都素质低下。

20__疫情之初,武汉沦陷,全中国乃至世界集体抗疫。此时美国侮辱中国,称新冠病毒为病毒,认为中国人外溢乱跑才导致这么惨烈的局面。这个时候世界卫生组织站出来,说这是全人类需要面对的现实,新冠病毒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又有多少国家支持中国,没有将病毒的出现归因于中国,而是互帮互助,最终才控制住了疫情。为什么现在,就连中国内部的地区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渐加大,不同国家不同人种之间都能互帮互助,而中国地区之间只能互相伤害谩骂。

我想,我不能代表所有上海人,但我想我应该能代表大部分上海人,我们安分守己,无事绝不出门,规规矩矩排队,我们不排外,热爱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我能理解大家对于上海的怨念,但为什么这样的我们要承受大家的网暴,在家里每天都在担心能不能抢到菜,会不会自己也成为新冠选择的“幸运儿”。

我只希望大家能放下怨念,能够正视这次新冠的问题。我甚至不奢望大家能帮助上海,只希望不要雪上加霜,让我们能平安度过这次疫情,也希望国家能加紧进度,出台最适合上海,最有效率的解决方式。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十五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4月4日消息,4日凌晨,来自全省的7261名医务人员出发赴上海,支援上海开展全员核酸筛查。这7261名医务人员分别来自杭州、宁波、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丽水8个地市和浙江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医一院、浙医二院、邵逸夫医院、浙医四院、浙江省儿童医院、浙江省妇产科医院、浙江省中医院9家省级医院。

这是浙江省自3月28日以来第5次前往上海支援开展核酸采样工作,截至目前,已为当地累计采样279万人次。

除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外,浙江省还承担了上海核酸标本检测任务。继前期支援2个气膜实验室(日检测能力共20万管)后,4月3日再次调集1个气膜实验室(日检测能力10万管)支援上海。同时,浙江省调集307名核酸检测人员,在湖州城市检测基地承担上海部分核酸标本检测任务,截至目前,该基地累计接收样本17.9万管。今天,预计有大批量标本送至浙江检测。

同时,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1500余名队员已于4月3日抵达上海开展工作,另有84名血透专科护士已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三个血透中心开展血液透析服务工作。

不只是大量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也有核酸标本检测任务和血液透析服务等;也不只是前往上海参加检测,就像文中提到的,还有大批量标本送到浙江检测。

其他地区的医疗队也是千里迢迢赶赴上海支援:

据央视报道,3日共有10批医疗队陆续抵达,分别来自天津、湖北、江西、山东、安徽等,总计约6000名医疗队员。此前,北京、陕西、四川、河南等地集结医疗队千里赴沪增援。

参加支援的医护人员们辛苦了,希望大家做好自身防护,早日安全归来。

其实这些日子想必这些地方原本的防疫情况也不甚乐观,我所在的宁波自从海曙查出3例后,各县市区也零零散散发现几例,今天鄞州区也发现一例;而核酸检测力度更是空前地大,很多国企要求4月8日之前全员必须每天做一次核酸(这三天每天还得下午去一次周边核酸检测点排队检测,至少花去半小时),这是去年镇海北仑疫情的时候都没有过的,所以检测压力也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派这么多医护人员支援上海,本身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因此一方面希望这些支援人员的食宿安排等能妥善解决,另一方面也希望上海的疫情能尽早控制住,各地的压力能进一步减轻。加油!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十六

越是困难挑战来临的时候,越是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候。市金融工作党委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对关键领域的金融支持,提升金融服务的温度、广度和深度,彰显为民初心,体现金融担当。

精准投放,把金融资源投向抗疫关键领域。市金融工作党委推动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市民餐桌保供、核酸检测等关键领域倾斜,助力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上海银行加大对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的中小供应商金融支持力度,一周内放款近5亿元,助力上海“菜篮子”“米袋子”持续稳定。上海农商银行“网格化”排摸资金需求,开启绿色支农金融服务通道。农行上海分行累计为保障社区防疫网格化管理某通信公司投放外币贷款3500万美元。交行上海市分行采用随到随审模式,建立特急绿色通道,主动给予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企业1000万元授信额度。中信银行上海分行通过“科创e贷”产品,15分钟内为某“专精特新”口罩原材料企业发放贷款450万元。光大银行上海分行3个工作日内完成沪上某大型食品集团30亿scp债券的项目发行,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精准输血,担起金融行业社会责任。市金融工作党委推动金融行业通过优化服务、减免费用等方式,切实让利实体经济,输血中小微企业,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3月17日起免收注册地在多个地区的存量及新增上市公司、挂牌公司、债券发行人20__年登记结算费用。中国银联携手多家银行和电商推出“同心助爱、外卖到家”关爱活动,将暖心福利和温情关爱送进千家万户。中国人寿上海市分公司向疫情防控志愿者免费赠送“守护志愿者”特定保险,为“逆行者”保驾护航。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启动“疫情期间客户关爱计划”,为因疫情隔离的客户提供应急物资支援,向2万余名客户提供“新冠责任赠险”。

精准防范,牢牢守住金融“安全线”。市金融工作党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紧密沟通相关部门,主动协调,动态排查,推动重点个案风险事件处置有序实施。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妥善处理房地产企业相关风险。线上办理日常信访工作,推动重复信访重点个案持续缓解、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守护上海金融的安全、有序、活力。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市金融工作党委表示,将一如既往纪律严明,切实增强金融系统抓防控工作落实的穿透力、执行力,把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要求不折不扣执行到位、落实到位。强化防疫主体责任,逐级传导,层层压实,督促指导金融系统各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带好自己的队伍,管好自己的人。将一如既往冲锋在前,充分发挥金融大口党委统筹协调的优势,千方百计调动金融系统一切能调动的资源,全力以赴,尽锐出战,支援基层一线防疫工作,做到哪里有困难挑战,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和金融人的身影。将一如既往勇于担当,坚定必胜信念,凝聚强大合力,推动金融行业全力做好支持疫情防控和服务实体经济工作,保障百姓民生,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战“疫”守“沪”贡献金融力量!

“相信坚持与坚守,终将得到回报,疫霾一定会驱散,春和景明就在前方!”严旭动情地说。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十七

这还是强力支援的结果,如果指望上海本地医务工作者自行堵枪眼,全面封控排查的工作怎么进行得下去?4月11日的社会面新增清零、4月18日有条件开放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所以要特别感谢各省市各级政府与单位都以最严肃的态度予以支持配合。危难时候,谁才是可以依靠的人?这个答案,诚心支援的人可以不说,但希望某些人摸着良心认真想一想。

有人说以上抗疫花边新闻让人感到很不舒服,反映了上海人高高在上、“爱面子”的心态,这种说法没讲到点子上,甚至是不公平的。

与上海人打交道的人应该知道,“讲体面”并不是上海人的坏毛病,事实上,他们对于个人/组织的界限非常敏感,特别强调“拎得清”,也就是:

任何人/组织都要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所以你会看到,真正讲体面的上海滩“老克勒”是真的低调而有分寸,不喜欢出风头——就如同珠三角人民喜欢“闷声发大财”,而不是“拿着大哥大、讲着粤式普通话”一样。

那么,此类新闻背后推手是谁?

先问一个问题,如果说起前段时间对上海防疫的印象,你第一时间想到什么新闻?绝大多数人会记起“精准防疫”的暖心例子,比如迪士尼的烟花,最小疫区的奶茶店、红酒加咖啡、机器狗防疫巡逻……你会在心理上对上海防疫的先进性,对当地人性化的“网格管理”表示钦佩,对上海市的人文社会环境充满信心。

你会这样想的,投资者也这样想——而这就是当地政府竭力引导、愿意被外界看到的。这属于基本的城市营销策略(注:在此只陈述事实,并不持褒贬态度)。

事实上,一个“买咖啡”的花边新闻直接上了各平台热搜第一,这不太可能是自然发酵的结果,因为它并不具备真正的新闻价值,也不符合全国范围内的主旋律。

而在流量推送规则下,各种类似抗疫新闻隔三差五必上热搜,不但是低估了全国人民的审美价值(难道全国人民最喜欢看到的抗疫新闻是这样的?),还忽视了我国舆情引导的力度(难道就没有其他更正能量的新闻值得推送了?)。

所以这个案例的价值,在于体现了当地政府的微妙抗疫心态,也就是既要“保防控”又要“保经济”,在“动态清零”和“有序放开”之间反复横跳、下不定决心引发各级人员思想不统一的尴尬现状。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十八

新冠无情人性彰,雪衣逆行气如霜。长风荡尽世间苦,仁心染就天下香。”4月4日,援沪首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援沪医疗队在上海社区执行核酸采样任务,住在浦江镇瑞和新苑北区的小男孩和5岁的妹妹为该院呼吸科金玲玲医生和老年病科刘娟护士送上字画《最美逆行者》。一幅可爱的简笔画,一句真诚的谢意,让医护人员们倍感温暖!

“叔叔阿姨,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这么远从武汉过来帮我们消灭病毒!”这对兄妹得知是湖北来的医疗队,在采完核酸后迅速飞奔回家,原创了一首诗和一幅简笔画,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大白们”的敬意。

当天早上7点,在领队周伟主任的带领下,梨园医院医疗队18名医护人员出发来到闵行区浦江镇,为一万多名居民进行核酸采样。

社区志愿者们有条不紊地安排着现场的工作,居民非常配合,井然有序的排队采样,工作进展的很顺利。医疗队员褚甜说道:“这是我第一次来沪,也是第一次跟上海居民近距离接触,跟他们共处的短短一天时间里,我感受到了上海市民浓烈的热情和友爱,让我们备受感动。”

当天下午,当一名医疗队员由于鞋子版型问题不方便更换防护服,旁边的一名志愿者得知她来沪匆忙,没来得及备其他鞋子,随即默默地在社区居民群里发布了一条“请求援助”的消息。

不到十分钟时间,就陆陆续续赶来了三名大姐,提着袋子,把家里才买的新鞋子和她们认为可能用得上的生活用品送来了,有护手霜、面膜、补水霜等,不少热心居民还送来了水果和上海特色点心,贴心地在包装盒上写上感谢话语。

这就是上海温度吧!梨园医院医疗队的队员告诉记者,他们用实际行动来守护上海,上海也在用他们的温暖在爱护援沪医疗队。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十九

“新冠无情人性彰,雪衣逆行气如霜。长风荡尽世间苦,仁心染就天下香。”援沪首日,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援沪医疗队在上海社区完成核酸采样任务后,住在浦江镇的一对兄妹为医疗队队员送上了字画《最美逆行者》。一幅可爱的简笔画,一句真诚的谢意,这群来自湖北的医护倍感温暖!

4月3日,湖北援沪医疗队抵达上海。1000余人的医护团队,来自武汉金银潭医院、同济医院、协和医院……还有其他的省属医院和市级医院。如今,他们正和上海人民一起,奋战在疫情一线,同时也被上海人民的“爱与感动包围着”。沪鄂两地,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刚抵达驻地的湖北援沪护士熊静看见窗外的大街,本处于繁华地段,现在却寂静一片,让她难免联想到20__年初的武汉,于是情不自禁拿起手机拍下了眼前的一幕。她在心里许了个愿望:“希望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助力上海早日清零,让这座城市的老百姓们都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和上海一起加油!”

4日清晨6时30分,熊静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同济医院医疗队一行50余人,便集中前往闵行区浦江镇,支援核酸检测。为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尽早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根据安排,上海将于这天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核酸检测。来自湖北的各家医院医疗队连夜组织了800人的队伍,分赴闵行区和长宁区各街道社区开展工作。

“当天大家都起了个大早,带上检测设备和防护物资,提前到达指定区域布置采样点,分组为居民们做核酸。像我们组3人上午在馨宁佳苑小区,四小时采样超过了1000份,计划全天完成2900份。”熊静说。

为提高混检采样效率,同济医疗队的队员们与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密切配合,把登记的队伍前移十米,严格按照十人登记放行,既有效保障排队间隔秩序,又便于对“十人一管”进行复核,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医疗队安排了队员为他们开展上门采样服务。有的小组还创造条件,将“流动采样车”开到小区楼栋前,让居民少跑腿。

当地社区百姓对医疗队的到来非常感谢,还不时地有居民为队员们送来零食饮品和道谢卡片,十分暖心。“知道我们是从武汉来支援的,居民们都会道一声谢谢,‘感谢武汉医护,你们辛苦了’。”医疗队队员说。

“被爱与感动包围着”。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有感心得篇二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那抹白色的背影,看着让人心痛,我们居家相守,你们却日夜兼程。

四月春光旖旎,上海抗疫最吃劲儿的时刻,全国多支医护队伍驰援,同心守“沪”,上海市民深深道谢:感谢有您!

来自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的信息:目前全国15个省份已派出医务人员38000多人,另外还调集了核酸检测力量238万管来支援上海。9省份派出11000多名医务人员,承担方舱医院医疗队的任务,另外还有4省份23200多人派出核酸采样医务人员,12省份派出近4000人实验室核酸检测队伍。同心协力共同抗疫,援沪医护直言,“携手上海同行,共同打赢一场硬仗,守护城市居民的安康!”

全省检测精锐尽出,“来的正逢其时”

4月2日晚9点,接国家卫生健康委指令,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需组建300人核酸检测队伍驰援上海,同时要求派出资深专家担纲领队。当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科副主任黄彬接到指令后,责无旁贷担纲领队,这位疫情期间多次率队出征、拥有20余年丰富分子诊断临床技术的专家,此前始终在广东当地抗疫第一线。

精锐尽出驰援上海,很快,来自全省19个地市17家省部属医疗机构的核酸检测人员“精兵强将”完成集结号,他们中平均年龄34岁,许多拥有丰富新冠核酸检测经验,副高以上职称有48人。3日晚7点航班从广州起飞,当晚12点入住上海酒店。

“临行前我们成立了临时党委,飞机上120名党员成立了6个党支部”,黄彬告诉记者,“当晚抵达酒店后,再接连开了两个视频会,连夜制定轮转表,布置接下来的工作,一切妥当,心定不少。”即便是抗疫老将,黄彬仍丝毫不敢懈怠,此次驰援上海,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奥密克戎非常狡猾,必须以快制快才能打赢。

4日8时许,200名广东省检测人员奔赴5个检测点,其中包括千麦博米乐、中科润达等,5日一早,300名检测人员奔赴10个检测点,工作全面开展。“4日当天正好是上海开展全市范围内核酸筛查,我感觉我们来得正逢其时。”黄彬告诉记者。

轮转排班是三班倒,有的甚至两班倒,其实工作强度还是非常大的,广东援沪检测人员工作热情饱满,黄彬说,“我们有信心,这段时间与上海同道齐心协力、共同奔跑,就有希望战胜疫情,实现上海的社会面清零!”

4月4日凌晨,安徽省从合肥、亳州、宿州等11个城市的省属和市属医院抽调核酸采样人员3500名,乘坐94辆大巴车,昼夜兼程驰援上海开展核酸采样工作。此次支援长宁区仙霞街道的,是来自安徽省黄山市12家医院的200位优秀医护工作者,他们乘坐4辆大巴于凌晨5时30分前就已抵达仙霞街道,随即进入工作状态。

核酸筛查要求采、送、检、复、报36小时内必须完成,工作任务极重,工作时间极长,中心和前来支援的医护紧锣密鼓部署工作点位,由团队带领外援到达小区点位开展工作,双方配合默契,工作秩序井然。社区工作者们根据前两次的经验进一步优化采样流程,减少人员聚集,增加检测效率,高效完成了筛查工作。

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采样小分队针对困难群体开展精准化采样,比如为不能下楼、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专门的上门检测服务,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体的需求。辖区内老小区较多,很多都没有电梯,因此,“大白”们只能爬楼梯。由于穿着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入户采样就是对体力的考验。相比集中采样,入户采样的群体不一样,更需要细致与坚持。

当日,小分队还就混管检测结果异常人员连夜开展了核酸采样复核,通宵达旦完成使命。此批医疗队在上海市完成核酸采样工作后,连夜返回黄山进行隔离和健康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在此对黄山医疗队以及全体援沪医疗队表达衷心感谢,愿早日在平和的春光中再次相见!”

“坚持到我们将疫情完全扑灭的那一天”

4月3日晚9时左右,来自湖南省的104名援沪核酸检测人员到达位于嘉定区的住宿酒店,援助上海宝藤医学检验所的上海凤凰硬气膜方舱实验室。“他们不顾舟车劳顿,10点就紧急召开双方视频会议。”凤凰实验室负责人吴守信介绍,这104名人员由省队加上3个地级市市队组成。视频会议结束后,4日凌晨1点多,这支湖南援沪检测队在负责人章迪的带领下前往实验室内部,熟悉场地。

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检验科副主任章迪,多次参加过国内外抗疫工作,作风非常高效务实。勘察场地后,仅用了不到半小时,章迪就将104人的排班表清晰列出。每个班次8小时,第一班从早上8时到下午4时。

4日上午8时,只睡了五六个小时的第一班援沪检测人员已经准时坐在了实验室里,熟悉流程和仪器操作,与实验室原有队伍磨合,全程参与到核酸检测工作中来。吴守信感慨:“我觉得他们非常拼,非常有奉献精神。”

据悉,凤凰实验室的核酸检测设计通量是一天10万管,既往实际最高峰值为一天8万管,近期平均每天完成6-7万管。“接下来,我们会继续磨合、配合,希望通过合作,早日达到单日检测量超过10万管,坚持到疫情完全被扑灭的那一天。”吴守信说。

2020年初,上海医疗队第一时间抵达武汉支援;2022年春天,湖北医疗队也踏上了守“沪”征程。近日,湖北省包含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附属医院,合力派出数百人医疗队,驰援上海。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表示,此次湖北高校医护人员受命驰援上海,是对当年恩情的回报。2020年武汉疫情时,上海中山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分别驰援人民医院东院区和武昌方舱医院。

据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晖介绍,湖北医疗队抵达上海后,明确了各小组职责及分工,每天上报健康监测数据,各房间都按不同房型规范了标准化3区布置要求,包括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全员进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包括穿脱防护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采集方法等,全员考核、人人合格。后期重点工作是准备方舱工作。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曾是武昌方舱医院的队长单位,当时依据工作实践编制的《方舱医院工作手册》,被省市防控指挥部采纳,下发到各方舱医院。”该院援沪医疗队领队沈波说道,“我们将充分借鉴武昌方舱医院的建设和管理经验,结合上海抗疫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好制度、培训、管控、物资等各方面的工作。”

从3月初开始的这一轮疫情“倒春寒”,正在席卷整个上海。即便是以精准防疫和3000名流调员著称的上海市,在传播力度极大、隐蔽性极强的变异株奥密克戎ba.2面前,也不免陷入严峻的形势。

用张文宏的话说,上海这次流行的ba.2,传播力度确切来说应该是9.5的r0值。意味着1个人可以传10个人,几乎是早期传播力的3-5倍之间。

3月24日,上海日增无症状感染人数首次破千,而4月1日至4月3日,上海新增的无症状人数合计突破了2.2万。4月5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顾洪辉通报,4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首次突破一万例,总数达到13354例。3月以来的这波疫情,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超过7.3万例。

七普数据显示,上海市的常住人口约2487万人。从最早的核酸“网格化”筛查,到“切块式”、“网格化”并行。以黄浦江为界,上海市民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封控。

3月25日,在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介绍称,现在增高的例数对于整个医疗体系造成了压力。

而在上海集中隔离点医疗救治组组长、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总指挥陈尔真看来,这次疫情的规模,比武汉还要大。他曾是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

目前,全国15个省份已经派出了医务人员38000多人,另外还调集了核酸检测力量238万管来支援上海。他们的任务包括承担方舱医院、核酸采样、实验室核酸检测等。

连日来,邻近上海的浙江省、江苏省共两万余名医护驰援,被称为“家底式支援”。

此外颇受关注的是,4月3日,军队抽组卫勤力量2000余人,来自陆军、海军、联勤保障部队所属7个医疗单位,支援上海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4月2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春兰从吉林赶赴上海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春兰强调,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态度坚决果断,行动迅速有力,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加紧推进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有关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和专业优势,调集检测能力、医务人员、防控物资等资源力量,强力支持上海防控工作,同心协力尽快打赢这场大仗硬仗。

在这个春天,疫情给上海按下“暂停键”,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硬仗,在这座金融重镇再次打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批批医疗队伍,一车车必需物资......全国各地拼尽全力共同守“沪”,被守护者的“花式感谢”也频频令人“破防”,在这场双向奔赴中,让我们感受到春季里最蓬勃的温暖,同时也凝聚起战胜疫情的最大合力。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展现中国制度优势。3月以来,本轮疫情迅速波及29个省份,呈现出流行范围广、规模性疫情与散发疫情交织、外溢病例及续发疫情多发等特点。面对疫情“倒春寒”,14亿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我们看到,上海虹桥火车站密集的高铁列车,将各地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快速运抵上海;解放军派出卫勤力量两千多人乘坐运-20深夜驰援一线;还有大批冬瓜、洋葱、土豆等新鲜蔬菜从山东、四川、安徽、重庆等多地“神速”支援……中华儿女,血脉相连,风雨同舟,再次为中国制度优势写下生动“注脚”。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见证人民至上理念。上海市卫健委7日通报:2022年4月6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2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660例。可以看到,上海仍处于疫情应急处置最吃劲的阶段,防控难度可想而知。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15个省份调派医务人员3.8万余人和每日238万管核酸检测力量支援上海、超40000个床位最大方舱医院加紧建设、乡镇干部、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纷纷投入到抗“疫”最前线,“最美逆行者”们与时间赛跑、与“疫魔”较量,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铁壁铜墙”,再次见证了中国战疫人民至上的成色。

守“沪”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凝聚战役必胜信心。“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6日,一位上海护士与小区居委书记的一段4分25秒的电话录音听完让人瞬间“破防”;94岁奶奶对对上门核酸检测的“大白”说还是我们中国好;还有小朋友写信,制作卡片感谢守“沪”者、小区里响起连绵的感谢声、老人哽咽地说“那么远的路来”......同心守“沪”,爱心集结,不仅温暖了“春寒料峭”的上海,也传递“风雨过后,必见彩虹”的中国战疫必胜信心。

“双向奔赴”,共同守“沪”,就没有翻不过的山、越不过的坎。我们坚信,在全国人民同心守“沪”下,爱与温一定会驱散疫情的“倒春寒”,共同迎接“疫”散花开最美春天。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36334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