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的读后感(优秀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4 07:37:03
黄继光的读后感(优秀13篇)
时间:2023-12-14 07:37:03 小编:念青松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下来的一篇文章。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让读后感更加生动有趣?读后感是一个有趣而独特的写作形式,以下是一些推荐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黄继光的读后感篇一

刚刚看完黄继光的感人故事,我的泪水迷糊了眼睛。

1952年的一天,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的战斗打响了,敌人的机枪在疯狂的扫射着,打得战士们头都抬不起来,黄继光和一些同志负责炸暗堡,他们拿匍匐前进,慢慢的靠近敌人的暗堡,敌人发现了黄继光,机枪便向他们打来,一名战士牺牲了,一名身负重伤,黄继光的腿也负伤了,可是他仍然咬牙坚持爬向敌人的暗堡,这时,黄继光的已经用完了,可是敌人的机枪还在扫射,危急时刻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喷着火舌的枪眼。

啊,多么伟大的.精神!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战士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最后的胜利。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黄继光是为了国家和人们而死,他死得有意义,死得伟大!像黄继光一样的英雄有很多,无数的共产党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和平,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好好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强盛。

黄继光的读后感篇二

今天我读了《黄继光》这个故事。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文中主要讲的是黄继光为了祖国的利益,人们的未来,用自己的生命为盾牌,挡住了敌人那狂风暴雨的子弹。让占有们取得了胜利,但他却永远地埋在了地下。战后,战友们丝毫没有半点微笑,满脸的泪水,因为这次的胜利是由黄继光年轻的生命换来的。是他用自己的`身躯做为交换而得来的。

读后我百思不得其解,黄继光的未来是灿烂的,是充满希望的,为什么他反而愿意以身躯为盾牌来挡住敌人的子弹呢?后来我明白了,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民族,为了祖国。面对死亡,他视而不见,面对战友,他奋不顾身。自古以来谁无死,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黄继光他死得其所死得光荣。

黄继光的读后感篇三

今天看了英雄故事《黄继光》,心里很激动。夜深了,但我还没睡着。黄继光舍命挡枪口的光辉形象总是出现在我眼前。黄继光1930年出生,1952年去世。他死时只有22岁。他来自四川中江,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在1952年10月19日的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占领了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网把六连的士兵打得抬不起头来。三个爆炸的组织都被杀死了。黄继光见天亮前攻不到阵地,又引两个兵来炸。一名士兵被枪杀,另一名士兵受伤。靠近敌人武器点的黄继光受了重伤,身边没有武器。关键时刻,黄继光用胸膛挡住了敌人的枪口。当敌人和士兵震惊的时候,我也震惊了。谁看过这样史诗般的故事?据说人的死有两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黄继光叔叔为人类的正义事业牺牲了。他死的意义重大!我们会永远想念他!

是的,除了黄继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神圣领土的不可侵犯,为了人民免受欺凌的自由,为了我们更幸福的生活,写下了饱含鲜血的.英雄赞歌。是他们今天用饥饿换来了我们丰富的食物;是他们今天在树荫下用岗哨换来了我们的游戏;是他们牺牲了自己的鲜血,让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英雄们,我们将以你们为榜样,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抚慰你们的心灵,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黄继光的读后感篇四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黄继光所在的营第五天夜里接到要在黎明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

战斗打得非常激烈,在危急关头,黄继光毅然接受了任务。于是他带上两个战士去摧毁敌人的火力点。

可事情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两个战士没能冲破敌人的枪林弹雨,牺牲了。重任落到了黄继光肩上。最终,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壮烈牺牲了。

黄继光的舍生取义深深感动了我。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什么叫勇敢,什么叫坚强,什么叫爱国。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战争就好啊!

因为战争,使无数人失去生命;因为战争,有多少家庭灰飞烟灭;因为战争,使人类失去善良的本性;因为战争,使人间充满硝烟。

这一系列的战争是因什么而起?是人类的野心。

这个世界只有和平,才能让每一个人感到人间的温暖。战争使人类失去家园。

世界现在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向黄继光那样热爱和平,保卫和平。

新的世纪已经来到,让它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我们一定要保护和平。制止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

黄继光的读后感篇五

读了《黄继光》后,我明白了,黄继光在抗美援朝的时候,英勇壮烈的牺牲,他的死是光荣的`,他的死是伟大的,他是为保卫家园,让祖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死的。我要向黄继光学习,学习他助人为乐,学习他舍己为人。我期望“和平之花”永远绽放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让“和平之花”永远绽放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黄继光的读后感篇六

今天,我读了《黄继光》这篇文章后,让我懂得了战争是那么无情,冷漠。不停地在伤害着人们,许多人们都是因为战争而死的,使人们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或者家人,希望世界永远能和平!让世界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本文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为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而壮烈牺牲的故事,表现了他大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

我们要向全世界人民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黄继光的读后感篇七

我们的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的古国,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爱国志士,毛泽东、董存瑞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让我的心无法平静,黄继光的故事最令我难忘。

黄继光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中日战争时期,黄继光等人奉命在天亮前,攻占几个高地,杀到最后一个高地时,他们被敌人碉堡中的机枪火力压了下来,数次冲锋都以失败告终,董存瑞带着两个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前进,两个战士都牺牲了,他也身受种重伤,他最后,他堵住枪口,大家夺下高地。黄继光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却永驻我们的心中,他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献身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而我做事总是马马乎乎,不专心,从来不计后果,有空时不懂珍惜每分每秒,爱偷懒,以后又将如何报效祖国呢?爱国之心又从那里体现出来呢?我们要从现在开始,我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应该努力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报效国家,报效社会,为中国的美好未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天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明天我们就是祖国的栋梁,我们要像黄继光一样,勇往直前,把祖国万里大花园装扮得更加美丽,让中国走向世界,不辜负先辈对我们的期望。

黄继光的读后感篇八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了《黄继光》这部影片,它使我深受感动,给我的教育是深刻的。

《黄继光》这部影片主要写的是:抗美援朝时期,在一次战役中,美国把朝鲜占领了,为了炸掉敌人的碉堡,为了人民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黄继光用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最后,他献出了自己年青的生命,反映了黄继光不怕牺牲的国际主义精神。

在这次战斗中,敌人的碉堡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我军的大部队过不去,如果不去炸掉敌人的碉堡,我们的损失就会很大,还会牺牲很多战士,眼看着,离总功的时间越来越近,我们必须炸掉敌人的碉堡,但是炸药包又放不住,放上去,就会滑下来,在这千钓一发的时刻,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后,黄继光光荣地牺牲了,看到这里,我被黄继光不怕牺牲的精神而感动,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我要向黄继光学习,学习他那种不怕牺牲、忘我的精神,以后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建设祖国。

黄继光的读后感篇九

在明亮的灯光下,我翻开了《英雄人物》这本书,其中《黄继光》这篇文章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我,我专心致志地阅读了起来。

本文主要内容是:为了在天亮之前攻下597.9高地,已经身中子弹的黄继光像顽强的巨人一样站了起来,冲了起来,用他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火,勇敢的志愿者士兵攻下了敌人的位置,最终夺取了胜利。

读完《黄继光》这篇感人的文章后,我被黄继光那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泪水从心底深处涌了上来。虽然没有图片,但是他用他的胸口挡枪火的画面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在我看来,黄继光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志愿军,他用他的身体挡住敌人的枪火,是因为他不怕牺牲。有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对比黄继光,我感到无比的羞愧。以前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奥数书,由于兴奋,所以便做起来了,开始做得相当不错。我对妈妈夸海口说:“妈妈,做奥数真是小菜一碟。”妈妈笑着说:“一定要有毅力哦。”我一边做题一边哼着歌,然后我遇到了一道难做的题目。我想了一会儿,然后转向母亲寻求帮助。谁知道妈妈说:“自己解决吧。”我又想了一会儿,但依然没有思路。所以我放弃了。

现在想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轻易放弃是多么的不应该啊。

虽然我们不能像黄继光那样伟大,但我们可以向他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用知识创造祖国更美好的明天。

黄继光的读后感篇十

六十载的风云变幻,无数的革命先烈,他们的光荣事迹都被载入红色经典史册,红色经典是永恒的,它记载了中华儿女血与泪交织的艰苦岁月,同时也记载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光辉历程。红色经典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当我读完《黄继光》这篇英雄故事后,内心非常激动。他那舍身堵枪口的光辉形象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黄继光叔叔牺牲时年仅22岁,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眼看着天亮前攻不下阵地了,黄继光带领两个战士再次前去爆破,在两位同伴重伤之后,黄继光也身负重伤,在危急时刻他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喷着火舌的枪眼。目睹这一切,在场的人无不为此惊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人死的气壮山河,有人死了,万人践踏。而黄继光叔叔这种奋不顾身的死,必是重于泰山。

英雄们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是你们用鲜血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我们要以你们为榜样,勤奋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黄继光的读后感篇十一

今天,我读了《黄继光》的故事,我被他光辉的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勇敢的人。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黄继光主动跟指导员申请去炸掉敌人的一个火力点,他顶住枪林弹雨,肩上、腿上都负了伤,最后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为战争的全面胜利牺牲了自己22岁的年轻的生命。

从小我们就知道,五星红旗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以前我不懂是什么意思,读了这个故事我才深深的明白,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的黄继光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我再看看胸前的红领巾,它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我是少先队员,也应该向黄继光学习,学习他不畏艰难、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坚强勇敢的精神,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祖国,做祖国的栋梁,让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黄继光的读后感篇十二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些耳熟能详的歌声,把我们的思绪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带入了那场惊心动魄的上甘岭战役,也让中朝人民永远记住了那个响亮的名字—黄继光。

在抗美援朝上甘岭反击战中,黄继光身上多处受伤,昏迷后被机枪声震醒,面对敌人火热点的疯狂扫射,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他用22岁的年轻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道路。

我是一个幸运儿,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时,总是躲在困难的背后,让爸爸妈妈给我遮风挡雨。在学习上遇到拦路虎时,我经常不经过大脑思考,总是习惯性地喊爸爸妈妈。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当我知道了黄继光的英勇壮举:用血肉之躯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他的胸膛就是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我的灵魂被震撼了。

记得刚学跳跳球时,我连基本的上球动作都学不会,我就气馁了,不争气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流,就不想学了。这时候,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遇到困难就掉金豆豆,你这是在逃避困难,你和革命先烈黄继光相比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于是,我又重新鼓起勇气。拿起跳跳球练习起来。我先小心翼翼的扶着桌子跳,熟能生巧后,便试着把手离开了桌子。就这样,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成功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面对死亡,黄继光无所畏惧,奋不顾身,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他的英勇壮举值得所有人学习。做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继承和发扬黄继光等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开得蓬蓬勃勃,红红火火。

黄继光的读后感篇十三

含着一缕深情,我读完了《黄继光》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闭上眼睛,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黄继光那光辉的形象怎么也挥之不去。此书中的情节跌荡起伏,到了紧要关头,使读者也陷入那种紧张,惊险的氛围中。一颗颗手榴弹肆意横飞,一颗颗子弹胡乱扫射,枪林弹雨,硝烟弥漫,这份回味不禁让我有种想把故事情景再现的冲动:

黄继光后被授予特级英雄,为了世世代代铭记他的功勋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朝鲜人民在五圣山巅,在一块耸云而立的石壁上刻上了黄继光英雄的名字。

黄继光为了祖国英勇献身,我们应该为他感到骄傲、自豪。黄继光是祖国人民心中的英雄,是朝鲜人民心中的英雄。他的英雄事迹会一直流传下去,祖国人民都会记得他,我们以他为荣。黄继光,这个伟大的战士,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忍着伤痛,像巨人一样冒着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不怕牺牲,将个人生死与荣誉狠狠地抛在了一边。

而我呢,却连一点小小的困难都经受不起。那一次,我对打羽毛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便找了爸爸教我打,刚开始我连发球都不会,爸爸教了很多次我还是不会,他就说:“连发球都打不好还怎么能学会打球呢?”我生气地说道:“难道你一生出来就会打吗?”然后就气呼呼地走了。此时我已经没有什么信心了,但妈妈走过来,对我说:“扬扬,不要气馁,妈妈再和你讲一遍要领。万事开头难,只要用心学,铁棒也能磨成针。”后来经过一个下午的学习,我终于学会了打羽毛球。我很高兴,感谢爸爸和妈妈的耐心帮助使我加强了对自己的信心,以后遇到困难,不能躲避,要勇敢地面对。像黄继光那样,做个勇于战胜困难的人。

黄继光是我们心中的榜样,他令我们敬佩,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都是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让我们努力争做新一代的黄继光!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38414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