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精选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4 09:48:10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精选19篇)
时间:2023-12-14 09:48:10     小编:笔砚

在总结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事实并且提出合理的建议。总结需要有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改进措施。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总结写作提供帮助。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一

这一课经过几次试讲,才确定了教学形式。不可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尝试永远也发现不了不足,尝试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平时上课也是这样,最后一个班的课往往比前面的几节令人满意,教学效果也好。

就像这一课的导课,先是让学生通过欣赏一组具有鲜明透视效果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来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但因为缺少直观的对比,没有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地认识,取得的效果并不如预想的好。于是灵机一动,随手编了一个双手操,用手的动作来展示不同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从双手的位置改变来发现手的大小的变化,学生很容易得就总结出了“近大远小”的规律。这样似乎已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但学生的作业交来后,我发现他们的表现对象仅限于近距离的前后关系,或是书上的内容,并没有拓展开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方式,观察教室、观察课桌、观察站在第一排和站在最后一排的同学,来丰富学生的认识。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2、学会13生字;理解19个新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山村孩子勤劳朴实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全面理解课文重点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点。

教具:

投影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小小一个兜,宝物全入口,常常背在肩,既非衣兜也非裤兜,你猜它是什么兜?

2、揭题,学习“篼”字。

3、《背篼》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

二、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用课题扩充法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按三项要求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字词。(基础较差)。

(2)提出难读、难写、不理解的字词。

字音重点:梢、攒、渍、背、盛。

字形重点:篼、撩、揩。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读后的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学习“学习提示”。

(1)投影出示: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找出课文重点句。

三、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句,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读课文重点句,导入:这个勤劳的孩子回来了。自由读,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同桌互说。

2、句子比较,体会感情。(投影出示)。

(1)山风吹着他蓬乱的头发。

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2)小溪发出轻轻的流淌声。

小溪对他说着悄悄话。

(3)鸟儿在树枝上叫着。

鸟儿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

比一比,体会表达的方法和情感有什么不同。

3、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理解“炊烟袅袅”。

4、如果你是孩子的妈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

5、听到妈妈的呼唤,孩子怎么做了?默读第4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动词很多:.拐、绕、走、跨、走、走)。

6、感情朗读,小结。

二、围绕重点句,学习课文5—7自然段。

1、导入:山里的孩子已回到了家,我们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

2、朗读5—7自然段,谈谈读后的感受。

3、山里的孩子多么勤劳,多么懂事。他不但帮助家里打柴,还采集药材,积攒学费,同时不忘爱护邻家小弟弟。你有什么话对他说?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

4、理解重点句:背篼里装的是什么?

比较句子:

背篼里盛着满满的柴火。

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这两句话有什么关联?作者用第2句话来赞扬这个孩子,好在哪里?(前一句写了作者看到的事实,是“一次”,是平实的记叙;后一句写了作者的联想,是“许多次”,是“习以为常”的,是指整个童年辛勤地背柴火,点出背篼里柴火的象征意义。)。

5、小结:山里的孩子,利用课余的时间,去打柴、采药材,他是多么勤劳啊!

三、朗读全文。

1、自由读。

2、四人小组交流。

3、个别交流(评议)。

4、集体读。

四、回顾学习过程与方法,小结写作顺序。

五、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2、5、6题。

第三课时。

一、边听课文录音边轻读课文,回顾:你喜欢这个山里的孩子吗?他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1、交流:勤劳、孝顺、爱学习、爱他人。

2、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集体交流疑难点。

3、听写词语。

二、自读课文,欣赏语句。划下优美词句,试背。指名背诵部分语句。

三、背诵全文。

1、自由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

4、课本剧表演。

5、集体背诵。

四、城市里的孩子与这些山村里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1、仿写练习:

哦,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希望自己有一个怎样的童年?围绕上面的重点句,写一段话。

五、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2、完成《作业本》第3、4、7题。

3、补充练习:辨字组词。

为了深入理解课文,启发学生想象课文第5-8节所描写的情景,然后用动作、语言表演出来,学生兴趣较浓,效果较好。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三

1、多种实践活动,体会“前后”的概念和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和表达事物。

师:我们的好朋友小淘气又遇到难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解决吗?(愿意)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遇到了什么难题。

(评析采用问题引入,引起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师播放淘气的录音)“我总是忘记自己站队的位置,聪明的你能帮我想个办法吗?”

师:哪个热心、聪明的学生来给淘气出个主意?

生1:只要记住自己排在第几个就行了。

师:是个好主意,还有其他办法吗?

(评析对生1的评价略显应付,没有对其进行实质性的分析。教师显然在等待其他同学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生2:记住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就不会错了。

师:你想的办法真不错!原来利用前后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自己的位置。这节课,我们就跟小鹿导游一起进一步认识“前后”。

(教师出示课题)。

(评析教师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遗忘”了生1的回答,利用确定淘气在队伍中的位置引入“前后”,比较合理、自然。只是要对不是教师预期的答案予以重视。)。

师:同学们,今天动物们正在举行一场热闹的“森林运动会”。(教师边说边出示挂图,教师在挂图中没有呈现出动物。)。

师:咦,运动场上怎么没有运动员?到底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比赛?别着急,教科书第56页有一张小动物比赛的照片。

(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

师:请一名同学先按顺序介绍一下正在参加跑步比赛的运动员吧!

生:美丽的长颈鹿、可爱的小白兔、还有小乌龟、小松鼠和小蜗牛。(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出示各个小动物,但是没有按顺序出示,随意粘在图上。)。

(评析教师故意“犯错”,引发学生的“好胜”心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生:(学生发现顺序不对,纷纷举手发言)不对,老师把它们的顺序弄错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说说正确的顺序应该怎样呢?

生:小鹿跑第一,是排在最前面的。

师:你来摆放吧。

生1:小松鼠在小鹿的后面。(学生边说边摆)。

生2:小白兔在小鹿的后面,但松鼠是排第二,小白兔排第三。

生3:蜗牛在最后。

(评析教师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描述方式说出小动物的准确位置。在学生陈述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好各个动物的位置。)。

师:老师真佩服大家,能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小动物们的.位置与顺序。每个小组选一种你们最喜欢的动物,然后讨论一下这个动物的位置有哪几种不同的说法,比一比哪一组的说法最多。

(组织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

(如果小组之间选的动物一样,教师可以请两位同学先做个交流,然后反馈。)。

(评析此处可能会出现“小白兔在小松鼠后面”“小白兔在小乌龟”前面的说法。教学时,教师应适当地抓住这个契机,引出前后位置的相对性问题。)。

(1)先播放狮子大王的邀请信,再出示赛车图。

师:谁愿意接受狮子大王的邀请,来当赛车比赛的解说员。

(学生模仿体育解说员解说)。

(评析这个活动安排比较巧妙,其实是让学生在解说中反馈对“前后”的理解。)。

(2)课件演示,运动员们的头上显示问号。

师:你们能帮每个运动员提一个问题吗?

生:我想帮小兔提个问题:“我的前面有几辆车?”

生:我帮小熊猫提个问题:“我的后面有几辆车?”

(学生之间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说一说。)。

(3)指导看书,把课本中的填空补充完整。

(1)请5个同学当5个站牌,再请一个同学当司机。

(2)请每个上台表演的同学都要提一个和前后有关系的问题,回答正确的同学就可以上车来提问下面的同学。

(教师设计这个游戏时,要注意结合当地情况设计学生所熟悉的站牌。)。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行排队,师生互动后,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提要求排队。)。

(1)每组5人分别戴上5种动物的头饰。

(2)按照屏幕上的游戏规则排队,看哪一组又快又好。(小组长公布位置要求,其他同学按要求排队。)。

师:认真观察图,想想能否用上今天所学的前后知识,编编故事。

(教师尽量引导学生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

师:同学们,说说本节课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师:今天所学的“前后”知识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用得到。同学们课后要多留心找一找,我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还会用到“前后”的知识。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四

1、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知道可以运用改变物体大小、物体间相互遮挡的方法来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

2、回忆、观察生活中近大远小的现象,加深对“近大远小”规律的理解。

3、欣赏小朋友的作品,了解“近大远小”规律和物体间相互遮挡的方法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

4、能够在绘画中运用“近大远小”和“遮挡”的方法表现物体前后关系。

感知前后关系的空间美感,学习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物体的前后关系。

探究生活中的前后关系现象,运用自己喜爱的美术语言表现有前后关系的美术作品。

1、是否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前后现象。

2、能否自信地将画面中由前后关系产生的效果说出来。

(1)荷兰画家霍贝玛的作品《林荫道》。

(2)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同学们,你都看到了什么?

画面的主体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远处的人群与前面的三个人形成对比,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3)法国画家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画面描写了人们在大碗岛上休息度假的情景。

(4)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这幅画中画了五十多个大学者,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照样子说位置”的小游戏,好吗?听清要求:请你依照我的说法来介绍一下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我开始说了,同学们在我的前面,黑板在我的后面。

学生说。可能说xxx同学在我的前面,xxx同学在我的后面。

看来,在生活中,我们都能分辨清物体所处的前后位置,找出它们的前后关系。可是,你了解绘画中物体的前后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课《前前后后》。(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交流课前观看微视频的收获。

同学们在课前观看了微视频《前前后后》,一定有所收获吧?

来,谁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

学生可能会从生活中见到的近大远小的景物、物体有近大远小的规律、物体间相互遮挡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等方面谈。

假设1:如果谈到近大远小的景物,就随机让学生交流更多自己见过的近大远小的现象,开阔学生的视野。

假设2:如果谈到近大远小的规律和遮挡,就顺势总结课本知识窗中的内容:把一种物体放在另一个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通过逐渐缩小物体的尺寸,就会产生远近的感觉。

2、知识检测。

从刚才的交流中能看出,同学们观看微视频时一定很用心。说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不知大家实践起来怎么样,我来试试。

学生画。

小结:画的真好,这幅画中既有大小的变化,也有遮挡,这样画出来的画,不仅能表现出物体的前后关系,而且还能使画面更丰富。

3、欣赏小朋友的画。

我们再来欣赏小朋友的画。这些作品中有你喜欢的吗?谁来说说?

学生交流。

从这些画中,你能找出前前后后吗?

学生交流。

(三)创新实践:。

欣赏了画家的画和小朋友的画,你是不是也想动手画一画呢?今天的作业就是:请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请你想想,你要表现什么内容?以什么为主体?是人物?动物?还是景物?各个形象在画面的什么位置?和同桌说说。

学生交流。

谁起来说说你的想法?

听大家说的头头是道,老师已经很期待见到你的作品了。好,行动起来吧。

(四)评价小结:

1、小组互评,推荐出优秀作品。

2、集体展示优秀作品。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绘画中可以运用改变物体大小、使物体之间相互遮挡的方法来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和材料也能很好地表现物体的前前后后。比如,像这些,用彩纸制作的剪贴画,也很漂亮吧?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试着做一做。

请将各种几何形进行组合排列,使画面形成有前有后的空间关系。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五

3月28日傍晚16:50:48秒的时候,这是我最难忘的一天,因为,爸爸就会离开我一年,因为他要去深圳了。前那一天开始我还无动于衷,我想:不就是一年,算什么?可是到火车慢慢开动的时候,我的想法改变了:要是爸爸真的要出去一年,那该怎么办呀!因此,我不由自主鼻子一酸,眼眶一模糊,一串串“珍珠项链”掉了下来,由于火车开始开的时候非常的慢,因此我按平常跑步的速度就可以跟上,因度就可以跟上,因为爸爸的那一扇窗户是开的,所以我就在窗子下面用我口袋里的双面焦弄了一点儿下来,贴在上面,做记号,还边走边大声喊:“爸爸,爸爸!”。可是,我越跑越没有劲,渐渐的停了,火车也随着我缓慢的脚步开快了。我望着爸爸的那一列火车久久不愿离去。后爸爸走后,没有人给我当“靶”;妈妈走了、出去了,也没有人和我玩;妈妈打我的.时候也没有人“救“我了。看电视嘛,靠边儿去,没门儿,除非今天有什么大收获,爸爸在家就不一样了,他整天一有空就看电视,特别是晚上。我经常在小便的时候偷偷的看一会儿,要是被发现就惨了。不过我还是有办法的。我觉得爸爸不在家家里很冷清。爸爸,我还是希望您能早点儿回来!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六

1、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通过创设运动会的情境过程,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及应用意识。

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前后位置关系。

体验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体验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小鹿、小松鼠、小兔、小乌龟和小蜗牛)。

(如有人说大象的话就提醒:大象相当于我们的体育老师,他是裁判)。

2、那你们猜一猜谁会跑在最前面呢?为什么?

3、一起来看一看xx猜的对不对。(播放flash)。

4、谁跑在最前面?(小鹿)。

5、睡在它的后面?(小兔)。

(引导学生说完整:小兔在小鹿的后面)。

6、小兔在小鹿的后面也就是说小鹿在小兔的?(前面)。

7、谁来完整的说一遍?

(小鹿在小兔的前面,小兔在小鹿的后面)。

(让多个学生练习说)。

8、谁在小兔的后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后面)。

那小兔在小松鼠的?(前面)。

完整说(小兔在小松鼠的前面,小松鼠在小兔的后面)。

9、老师都糊涂了,怎么一会小兔在前面,一会小兔又在后面呢?

(因为和小鹿比,小兔在后面,和小松鼠比,小兔在前面)。

10、他说的很好,前后是相对的,我们在说前后的时候要说清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11、说一说小松鼠在谁的前面?小松鼠在谁的后面?小乌龟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1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同桌两人练习说一说。

13、知道了他们的前后,我们就能给他们颁奖了,一起来说说,谁跑了第一?谁跑了第二?谁第三?谁第四?谁第五?谁来给他们颁奖?(把小动物的头像贴在黑板的领奖台上)。

(1)回过头来看一看你的后面同学,说一说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指名练习回答)。

(2)说一说你的前面有哪些同学?后面有哪些同学?

(3)第3竖排起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xx同学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多练习几个同学)。

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老师来看看大家用的怎么样?(依次按照前后顺序把学生叫到走廊里排队)。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七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让学生了解在生活情景中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过程与方法。

知道可以在平面上用两上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课件等有关内容图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4、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5、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6、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说一说:“()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3、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

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出示课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2、出示第11页的第1题。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前面面谁在谁的后面。

3、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四、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二。

第1、2题。

五、课堂小结。

一起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次备课。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八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指出:“关心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结合课标,加之来自农村孩子的实际,我设计了课前调查事例收集、课堂交流、小组讨论、体验等环节,让学生知道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萌发对电视工作者的尊重,懂得感激,知道感恩。

中年级学生认知比较广泛,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体验也较深刻,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能通过自己眼睛的观察,身体的接触,心灵的感受,认识多姿多彩的传媒,但他们对荧屏前后的工作者没有深入了解,认识不到电视工作者的辛劳,本节课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全方位感知并感悟电视工作者的劳动。在学习方法方面,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组合作、调查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和调查方法,丰富发展他们的认知、理解和感悟,并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1、让学生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过程。

3、激发对电视工作者及其劳动的尊重。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使学生体会到荧屏工作者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这些电视节目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学生看大屏幕:

(1)、天气预报能让我们了解未来天气的变化情况,它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2)、动画片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3)、充满激情的文体节目不仅使我们感到兴奋,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朝气。

(4)、现场直播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各地发生的大事。

2、师:电视以它丰富的内容、动感的画面吸引着我们。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学到更丰富的知识。

3、那你和你的家人平时最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呢?

二、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

1、师:看来,大家爱看的电视节目真的是丰富多彩。看着荧屏前精彩的电视节目,你们想知道荧屏后这些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荧屏前后。(板书课题:荧屏前后)。

2、看视频,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3、师:看完了视频你了解些什么?

3、师总结:每一个电视节目的制作都要经过:前期策划阶段——中期拍摄阶段——后期制作阶段。

4、师:从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电视节目的制作,都需要荧屏前后许许多多电视工作者的参与。那你们知道荧屏前后有哪些电视工作者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课本的第54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荧屏前后有哪些电视工作者。

三、了解荧屏前后电视工作者的工作。

1、指名回答:荧屏前后有哪些电视工作者?

生1:有主持人。

师:主持人是栏目的形象代表,是电视节目得以播出的最后程序,他的工作主要是:(1)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2)负责与节目相关信息的采集、审查;(3)负责电视节目的主持工作。

2、师:还有哪些电视工作者?

生2:还有播音员。

师:播音员是从事电视台新闻报道、天气预报等电子媒体节目播音工作的人。他的主要工作是:(1)负责新闻等信息的播报;(2)有时进行信息的采编;(3)随机处理稿件差错,确保安全播音。

3、师:还有哪些电视工作者?

生3:还有电视演员、影视演员等。

师:演员是参加戏剧、电影、电视等表演的人员。演员的表演是否到位决定着一部表演作品的成败。演员的工作主要是:(1)研读剧本或脚本;(2)准确把握编剧的思路;(3)听从导演的现场及幕后指挥;(4)恰当的自由发挥,使所扮演的角色真实。

4、师总结:在这许许多多的电视工作者中,主持人、播音员、演员是荧屏前的电视工作者,编导、音效师、化妆师、舞台设计师、摄像师、还有新闻记者是荧屏后的电视工作者。

四、体会荧屏工作者工作的艰辛。

1、师:为了制作出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电视工作者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2、小组内交流。

(1):讲新闻主播的工作事迹。

师:许多人都觉得播音员每天在镜头前,挺神秘,也挺风光。然而镜头背后的甘苦却鲜为人知。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两位电视主持、播音的事迹,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去了解一下。

事迹一:(出示图片)赵忠祥是我国创业时期的电视工作者,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位男播音员,他从1960年2月至今,先后担任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逾五十年,他五十年如一日,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论在新闻播音还是在担任主持人期间,也不论是直播还是录播,在历次重大广播中从未出现差错,均圆满完成任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事迹二:(出示图片)《新闻联播》节目主播、播音指导罗京同志,从1983年8月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起,二十多年的播音主持经历,罗京同志承担了无数次大型活动的现场报道和重大新闻播报工作,每次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务。

(2):讲演员拍摄过程中的.事迹。

师:演员们的拍摄过程不仅艰辛而且有时会受伤。

(3):讲摄像师的工作事迹:

师:十几千克重的摄像机,一直不离旺堆的肩头,为了让我们看到更真实、更清晰的画面,他克服重重困难,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

师:在世界上还活跃着这样一批摄像师:(出示图片)他们或潜到海底,或走进大漠,或深入森林,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追逐野生动物的身影,以尽可能近的距离直面(出示图片)毒蛇、杀人蜂、吸血蝙蝠、鲨鱼、猎豹、狮子等这个星球上最危险的动物,他们就是危险动物摄影师。

3、师:了解了荧屏前后电视工作者的工作事迹,你感受到了什么?

4、学生自由说一说感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辛勤工作。

默默奉献。

5、师总结:每一个电视节目的播出,都浸透着电视工作者的心血、希望和智慧。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食粮。他们在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

6、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荧屏前后的叔叔阿姨们说些什么呢?

7、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敬!对他们说一声:荧屏前后的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

8、生:致敬!齐说:荧屏前后的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

五: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走进电视工作者,搜集有关电视工作者的事迹,并准备讲给大家听。

荧屏前后。

辛勤工作。

默默奉献。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九

让学生知道运动前后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及运动前后不当的饮食行为会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

(2)技能。

初步掌握运动前后合理的饮食方法。

(3)态度。

培养关注自己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体健康。

运动前后的饮水卫生。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

(1).运动前后的饮水。

(2).运动前后的进食。

4.教学活动。

活动一运动后的饮食卫生。

活动二运动怎样饮水。

活动三运动前后的进食卫生。

活动四运动前后饮食卫生知识知多少。

5.作业。

我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要如何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学时,应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现讲清运动前后饮食卫生的道理,让他们知道运动前后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会给身体造成的伤害,运动前后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

由于小学生独生子女多,特别是城市儿童生活条件优越,平常带到学校的多是饮料、点心。因此,要向他们讲清道理,让他们明白,剧烈运动后马上喝饮料、吃点心对身体反而不好,使他们逐渐养成运动前后“两适”和运动前后“半小时至一小时”饮食的好习惯。

要根据三、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比如,可以运用讨论法和谈话法请学生说说平时在运动前后的进食习惯,自己曾经有哪些不符合饮食卫生的表现?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在以后的体育锻炼中应该怎样做到正确的饮食卫生。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十

1、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左、右这两个方位,初步掌握判断左、右的方法。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语描写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3、让学生经历在现实情景中描述或交流物体间位置关系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会辨认前后、上下、左右方位。

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高兴的说:喜欢。

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做个有趣的游戏好吗?(好)。

(板书: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听口令做动作”,老师说你们做,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先把你的手放在鼻子上,老师说哪你就指哪,请注意听。

准备:指耳朵(大家手不要放下来,相互看一下,谁错了帮助改正过来。)。

指眼睛、鼻子、头发、脸蛋。

(同学们真棒,都指对了,反映很快。)。

二、游戏中,体验左右。

1.谁还想继续玩?现在,老师要增加点难度,仔细听:指左耳(你指的是左耳吗?想一想,应该是哪只耳朵。)。

指右眼(手不要放下来,同桌相互看看,有没有错误,应如何改正。)指左眼,指右耳我发现小朋友们这次速度慢了,而且还有出错的地方,那大家想一下,我们这次的游戏比上次难在什么地方?增加了左右(板书:左右)。

(真是认真听讲的好孩子)。

2.师小结:这个方法真好。请小朋友们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师打个招呼,再伸出你的左手来,摸摸你可爱的小鼻子。

学生会发现:左腿、右腿;左胳膊、右胳膊;左眼、右眼等。可以引导他们边找边做动作:踢踢左腿,再踢踢右腿;伸伸左胳膊,再伸伸右胳膊,,,,)。

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刚才说的这几对好朋友,都是一左一右的。这次我们就知道了我们右手的这边就是右边,左手的这边就是左边。

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左右”的知识。你能说说吗?

3.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师:听老师的口令,我们一起来做动作。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双手拍拍放下来;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手摸摸右耳朵,右手摸摸左耳朵,双手拍拍放下来;左脚跺两下,右脚跺两下,双脚一起跺两下。

5.听口令,摆文具。(师生同时摆)。

数学书摆中间,橡皮摆在书的左边,文具盒摆在书的右边。

师:怎么我的文具盒在这边,而你们的在那边?

师举例说明,师生同时举起右手,问:你们举的右手和我举的右手怎么不在同一个方向?教师转过身去,这样就和小朋友们的右手方面一致了。(生也向后转,体会相对性。)。

三、利用左右,认识同学。

1.师:谁能给老师介绍一下自己前后左右的四个同学呢?(生介绍)。

2.师:在我们的教室里,坐在最左边的同学举起左手,坐在最右边的同学举起右手。从左边数,这是第一排,第二排,,,,(师指着说)从右边数,这是第一排,第二排,,,,(师指着说)下面我们来玩“猜同学”的游戏。从左边数第二排,从前边数的第5个同学。从右边数第三排,从后边数的第2个同学。请学生上前说。

(请坐。小朋友们做得真棒,反应很快。)。

五、认识前后、上下。

1、认识前后。

小朋友们有没注意听,我们刚才的活动中除了左右之外还用到了什么方位?

2、认识上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除了前后、左右之外,我们还经常用到什么方位?(做出指上指下的动作)生:上、下(板书:上下)。

(真是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孩子)我们再一起指一下上,再指一下;指上、下、前、后、左、右。

六、游戏巩固新知。

1.现在,上下、前后、左右你都能分清吗?好,试试看。

师找一名同学示范一下(师生面对面站,师先说。拍手做“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反反正正、石头、剪刀、布”然后生说。)。

师:大家学会了吗?同桌之间试一试。

2.小红住在家的楼上,()住在小兰家的楼上。谁在最上面?谁在中间?谁在最下面?

3.小动物排队:。

4、水果排排坐。

5、住在最下面,是第__层.第2层住的是_____,它在_____。

的上面,____的下面.第3层呢?___。

7、1号车在()号车的前面,在()号车的后面。1号车排第();5号车在()号车的后面,在()号的前面。

8、上山时,谁在前?谁在后?结果呢?

9、从左数是第()个。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10、练一练: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辆车。

11、涂一涂。

将最左边的圆涂上红色。

将最右边的圆涂上蓝色。

将最中间的圆涂上绿色。

将从左边数第二个圆涂上黄色。

将从右边数第二个圆涂上黑色。

七、小结:。

小朋友们,你们玩的开心吗?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下课以后你可以接着玩有趣的游戏。

认识:左右、上下、前后。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十一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萌发对电视工作者及其劳动的尊重。

参见第108~109页。

1.如果有条件,可以请电视工作者在课上与学生一起交流。

2.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过程,绘制出简单的流程图,并了解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播音员和其他工作者的人员比例。

3.模拟活动的相关道具。

1.导入。本课题的学习可以从教科书第50~51页的导读图开始,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教师提问学生:“在这幅导读图中,有两幅画面表现的是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地看电视的情景。我想问一问在座的各位同学,昨天晚上谁看了电视,看的是什么电视节目?”请学生自愿回答。“每一个电视节目凝聚着许许多多电视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都是荧屏前后许多电视工作者共同劳动的结果。”教师引出课题并写在黑板上。

2.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提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电视工作者是谁?”请学生自愿发言。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可能会比较多地提到各种节目的主持人、播音员等,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问:“那么,有谁知道,在一个电视节目中,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员以外,还需要哪些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哪些工作?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请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将全组同学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

3.全班交流。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表本组得出的结论。在各小组发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学生发言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待各小组发表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他们提出的各项工作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人员的比例,并通过实例向学生做具体说明,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进行了解,除了他们直接在荧屏上看到的,电视节目的制作还需要许多其他工作人员的劳动,这些劳动同样凝聚着辛勤汗水。任何一个电视节目的播出,都不能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有条件,可以请电视工作者走进课堂,与学生做面对面的交流,并解答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

4.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1.教师应当就学生比较熟悉的某一个电视节目,帮助他们了解其制作过程,以便在讨论和介绍时较容易地为学生所接受。

2.邀请的电视工作者以不是主持人或播音员为宜,以免因为“明星”效应而影响本课题的教学。

每人从书中搜集一个故事,并准备讲给大家听。

对于归纳和整理得比较有条理的小组提出表扬。

四幅照片反映的是电视工作者的不同分工及实际工作的场面。帮助学生体会到,人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精彩的电视节目,离不开每一位电视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课文以小文的话提出了本课题要学习和解决的问题。教师的话说明了电视工作者的劳动与电视节目的密切关系。这四幅照片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电视节目带给人们的各种各样的感受。(参照教材第54、55页)。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十二

活动四:运动前后饮食卫生知识知多少。

5、作业。

我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要如何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学时,应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现讲清运动前后饮食卫生的道理,让他们知道运动前后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会给身体造成的伤害,运动前后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

由于小学生独生子女多,特别是城市儿童生活条件优越,平常带到学校的多是饮料、点心。因此,要向他们讲清道理,让他们明白,剧烈运动后马上喝饮料、吃点心对身体反而不好,使他们逐渐养成运动前后“两适”和运动前后“半小时至一小时”饮食的好习惯。

要根据三、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比如,可以运用讨论法和谈话法请学生说说平时在运动前后的进食习惯,自己曾经有哪些不符合饮食卫生的表现?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在以后的体育锻炼中应该怎样做到正确的饮食卫生。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十三

课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人音版)第13册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对本课所学电影音乐产生兴趣,进而激发爱国热情。能主动思考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

2、学唱《雪绒花》,能以对祖国满怀深情的歌声演唱歌曲。学习用二声部演唱,各声部注意相互配合,声音要求和谐统一。

3、聆听《冰山上的雪莲》、《我心永恒》两首电影歌曲,能体验、领会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信息。

4、在给电影画面配上适当音乐的进程中,领悟电影音乐的特性与主要功能。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先欣赏,在听的基础上唱好二声部电影歌曲《雪绒花》,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2、引导学生认真倾听音乐,积极思考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光盘、磁带。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

教师的活动。

-

学生的活动。

-

留意点。

-

效果评估。

--。

-

现在开始上课。

大家最近都看了哪些电影?你对哪一部电影的印象最深刻?

-

回忆看过的`电影,并且不由自主地说出几部电影名字。

-

可以让学生单个进行回答,也可以七嘴八舌地议论。

-

利用谈话式导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播放电影片断,思考一个问题:电影中缺少了什么?感受如何?

-

欣赏电影片断,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关掉音响。

--。

听学生回答刚提出的问题,因势利导,引出课题。

-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指出:“关心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结合课标,加之来自农村孩子的实际,我设计了课前调查事例收集、课堂交流、小组讨论、体验等环节,让学生知道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萌发对电视工作者的尊重,懂得感激,知道感恩。

学情分析:

中年级学生认知比较广泛,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体验也较深刻,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能通过自己眼睛的观察,身体的接触,心灵的感受,认识多姿多彩的传媒,但他们对荧屏前后的工作者没有深入了解,认识不到电视工作者的辛劳,本节课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全方位感知并感悟电视工作者的劳动。在学习方法方面,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组合作、调查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和调查方法,丰富发展他们的认知、理解和感悟,并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过程。

3、激发对电视工作者及其劳动的尊重。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使学生体会到荧屏工作者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这些电视节目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学生看大屏幕:

(1)、天气预报能让我们了解未来天气的变化情况,它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2)、动画片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3)、充满激情的文体节目不仅使我们感到兴奋,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朝气。

(4)、现场直播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各地发生的大事。

2、师:电视以它丰富的内容、动感的画面吸引着我们。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学到更丰富的知识。

3、那你和你的家人平时最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呢?

二、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

1、师:看来,大家爱看的电视节目真的是丰富多彩。看着荧屏前精彩的电视节目,你们想知道荧屏后这些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荧屏前后。(板书课题:荧屏前后)。

2、看视频,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3、师:看完了视频你了解些什么?

3、师总结:每一个电视节目的制作都要经过:前期策划阶段——中期拍摄阶段——后期制作阶段。

4、师:从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电视节目的制作,都需要荧屏前后许许多多电视工作者的参与。那你们知道荧屏前后有哪些电视工作者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课本的第54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荧屏前后有哪些电视工作者。

三、了解荧屏前后电视工作者的工作。

1、指名回答:荧屏前后有哪些电视工作者?

生1:有主持人。

师:主持人是栏目的形象代表,是电视节目得以播出的最后程序,他的工作主要是:(1)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2)负责与节目相关信息的采集、审查;(3)负责电视节目的主持工作。

2、师:还有哪些电视工作者?

生2:还有播音员。

师:播音员是从事电视台新闻报道、天气预报等电子媒体节目播音工作的人。他的主要工作是:(1)负责新闻等信息的播报;(2)有时进行信息的采编;(3)随机处理稿件差错,确保安全播音。

3、师:还有哪些电视工作者?

生3:还有电视演员、影视演员等。

师:演员是参加戏剧、电影、电视等表演的人员。演员的表演是否到位决定着一部表演作品的成败。演员的工作主要是:(1)研读剧本或脚本;(2)准确把握编剧的思路;(3)听从导演的现场及幕后指挥;(4)恰当的自由发挥,使所扮演的角色真实。

4、师总结:在这许许多多的电视工作者中,主持人、播音员、演员是荧屏前的电视工作者,编导、音效师、化妆师、舞台设计师、摄像师、还有新闻记者是荧屏后的电视工作者。

四、体会荧屏工作者工作的艰辛。

1、师:为了制作出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电视工作者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2、小组内交流。

(1):讲新闻主播的工作事迹。

师:许多人都觉得播音员每天在镜头前,挺神秘,也挺风光。然而镜头背后的甘苦却鲜为人知。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两位电视主持、播音的事迹,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去了解一下。

事迹一:(出示图片)赵忠祥是我国创业时期的电视工作者,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位男播音员,他从1960年2月至今,先后担任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逾五十年,他五十年如一日,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论在新闻播音还是在担任主持人期间,也不论是直播还是录播,在历次重大广播中从未出现差错,均圆满完成任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事迹二:(出示图片)《新闻联播》节目主播、播音指导罗京同志,从1983年8月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起,二十多年的播音主持经历,罗京同志承担了无数次大型活动的现场报道和重大新闻播报工作,每次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务。

(2):讲演员拍摄过程中的事迹。

师:演员们的拍摄过程不仅艰辛而且有时会受伤。

(3):讲摄像师的工作事迹:

师:十几千克重的摄像机,一直不离旺堆的肩头,为了让我们看到更真实、更清晰的画面,他克服重重困难,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

师:在世界上还活跃着这样一批摄像师:(出示图片)他们或潜到海底,或走进大漠,或深入森林,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追逐野生动物的身影,以尽可能近的距离直面(出示图片)毒蛇、杀人蜂、吸血蝙蝠、鲨鱼、猎豹、狮子等这个星球上最危险的动物,他们就是危险动物摄影师。

3、师:了解了荧屏前后电视工作者的工作事迹,你感受到了什么?

4、学生自由说一说感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辛勤工作。

默默奉献。

5、师总结:每一个电视节目的播出,都浸透着电视工作者的心血、希望和智慧。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食粮。他们在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

6、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荧屏前后的叔叔阿姨们说些什么呢?

7、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敬!对他们说一声:荧屏前后的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

8、生:致敬!齐说:荧屏前后的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

五: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走进电视工作者,搜集有关电视工作者的事迹,并准备讲给大家听。

六、板书设计。

荧屏前后。

辛勤工作。

默默奉献。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十五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萌发对电视工作者及其劳动的尊重。

参见第108~109页。

1.如果有条件,可以请电视工作者在课上与学生一起交流。

2.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过程,绘制出简单的流程图,并了解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播音员和其他工作者的人员比例。

3.模拟活动的相关道具。

1.导入。本课题的学习可以从教科书第50~51页的导读图开始,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教师提问学生:“在这幅导读图中,有两幅画面表现的是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地看电视的情景。我想问一问在座的各位同学,昨天晚上谁看了电视,看的是什么电视节目?”请学生自愿回答。“每一个电视节目凝聚着许许多多电视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都是荧屏前后许多电视工作者共同劳动的结果。”教师引出课题并写在黑板上。

2.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提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电视工作者是谁?”请学生自愿发言。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可能会比较多地提到各种节目的主持人、播音员等,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问:“那么,有谁知道,在一个电视节目中,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员以外,还需要哪些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哪些工作?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请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将全组同学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

3.全班交流。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表本组得出的结论。在各小组发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学生发言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待各小组发表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他们提出的各项工作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人员的比例,并通过实例向学生做具体说明,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进行了解,除了他们直接在荧屏上看到的,电视节目的制作还需要许多其他工作人员的劳动,这些劳动同样凝聚着辛勤汗水。任何一个电视节目的播出,都不能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有条件,可以请电视工作者走进课堂,与学生做面对面的交流,并解答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

4.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1.教师应当就学生比较熟悉的某一个电视节目,帮助他们了解其制作过程,以便在讨论和介绍时较容易地为学生所接受。

2.邀请的电视工作者以不是主持人或播音员为宜,以免因为“明星”效应而影响本课题的教学。

每人从书中搜集一个故事,并准备讲给大家听。

对于归纳和整理得比较有条理的小组提出表扬。

四幅照片反映的是电视工作者的不同分工及实际工作的场面。帮助学生体会到,人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精彩的电视节目,离不开每一位电视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课文以小文的话提出了本课题要学习和解决的问题。教师的话说明了电视工作者的劳动与电视节目的密切关系。这四幅照片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电视节目带给人们的各种各样的感受。(参照教材第54、55页)。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十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页。

1、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后的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的顺序。

2、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前后位置的确定及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一、联系生活,初步感受前后的概念。

师:今天大家坐的可真整齐,愿意向在座的老师介绍以下你自己吗?(学生纷纷举手,向听课老师自我介绍。)。

师:能向在座的老师介绍一下和你相邻的同学吗?(教师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学生进行介绍。)。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在介绍时都用到了两个意思完全相反的字?是什么字呢?

生:是前、后两个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前后的知识。

板书:前后。

二、观察讨论,进一步理解前后的概念。

电脑出示:5个小朋友跑步的画面。

生:(生纷纷举手。)。

1、我看到小明跑在最前面,洋洋跑在最后面。

2、我看到田雨的前面是小明,田雨的后面杜杭。

3、田雨在杜杭的前面,小亮在洋洋的前面。

4、小亮在田雨的后面,杜杭在小亮的前面。

5、小亮的前面有3个同学。

师:还有想说的吗?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看到的情况用前后位置的关系来描述一下。(学生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三、亲身体验前后的相对性并加深理解。(老师设计了一个找前后的游戏。)。

师:向后转。现在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

1、因为发生了变化。

2、因为脸朝的方向不一样了。

3、因为方向发生了变化,前后的位置就不一样了。

师:真聪明!(教师进行小结)我们说一个人或一个物在前面还是在后面,首先要看面对的方向或者和谁比,面对的方向不同,前后的位置就不同。

四、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电脑展示:同学跑步的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这幅图和第一幅图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跑的方向不同了。

师:那么,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把你看到的情况和同学交流一下。(4人小组交流,不做统一要求,只要能分清前后位置就行。)。

2、(电脑出示:站队上车的图,提出下面的问题。)。

这些人在干什么?

谁站在队伍的最前面?

小明站在解放军叔叔的()面。

小明的前面是(),()在小明的后面。

……。

你除了知道前后的位置关系以外,还想到了哪些数学以外的知识呢?

生:上车要守秩序。

小明很守秩序。

大家都尊老爱幼。

大家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小动物进行游泳比赛的场面并提出问题,学生一一作出解答。)。

(1)小花狗在小白狗的()面。

(2)小黄狗在小花狗的()面。

(3)游在最前面的是谁?最后面的是谁?

(4)如果继续游,他们的前后位置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有什么样的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

生:

1、可能小白狗游到了最前面。

2、你看小黄狗努力的样子,我想他一定会游到最前面。

3、小花狗和小灰狗相差很近,小花狗一定会游到最前面。

……。

(电脑出示最后一幅画面,并提出问题。)。

师:(1)这位老师在干什么?猜猜看,他们今天学的是什么知识呢?

生:肯定是有关前后的问题。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他们排的很整齐。

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这样排的位子。(指一排一排的排列)。

师:猜猜看,从前面数第10个小朋友在说什么呢?

生:我排在最后面。

师:从前面数第2个小朋友又在说什么呢?

生:我在××的前面,我的前面是××等等。

师:从前面数第8个小朋友可能说什么?

生:

1、今天的课真有趣,原来我们学习的是前后的知识。

2、我的后面是××,我在××的前面。

师:能把你看到的情况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吗?(小组进行交流,然后找代表发言。)。

五、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师:有关前后的知识生活中到处都有,观察一下你的周围,你能用前或者后说一句话吗?

生:

1、老师站在我们的前面。

2、老师的前面是我们。

3、我们的教室在学校实验楼的后面。

4、我们的后面有很多听课的老师。

……。

六、畅谈收获,评价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十七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激发对电视工作者及其劳动的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过程,绘制出简单的流程图。

3、真正体会到荧屏工作者的工作辛苦。

三、教学准备:

1、可以请电视工作者在课上与学生一起交流。

2、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过程,绘制出简单的流程图,并了解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播音员和其他工作者的人员比例。

3、模拟活动的相关道具。

四、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放一段精彩的《快乐大本营》综艺节目片段。谈话导入:好看吗?你们还喜欢看什么节目?指名学生回答。

引导看教科书导读图,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

“每一个电视节目凝聚着许许多多电视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都是荧屏前后许多电视工作者共同劳动的结果。”教师引出课题并写在黑板上。

下面让我们来认识几位荧屏工作者吧。

2、介绍荧屏工作者的故事。

(1)出示幻灯片,他是一位记者,大家知道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工作的吗?(点名提问)。

(20xx年5月13日凌晨,新华社摄影记者陈燮(前)在赶往震中地区北川县的途中遭遇塌方,他借助车灯,架起海事卫星迅速向北京新华社总社传稿。)。

(2)播放视屏。她也是一位记者,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何感想呢?(点名提问)。

(记者跟随救援队伍冒着沿途随时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的危险,将群众急需的食物徒步送到映秀。)。

教师总结:是啊,我为我们有这样的记者而骄傲。让我们再来看看其他荧屏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吧。

3、体验活动。

(1)小新闻主播。

出示主播工作的幻灯片。他是一位新闻主播。有人会说:做新闻主播风光无限,还能出名,让我们体验一下新闻主播工作的辛苦吧。现在我们每个同学都是主播了,面对荧屏,我们要坐端正,表情凝重,不要说话,静静坐一分钟。时间到时,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指名说)。

教师总结:是啊,主播的工作是很辛苦的。

(2)小摄像师。

4、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提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电视工作者是谁?”请学生自愿发言。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可能会比较多地提到各种节目的主持人、播音员等,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问:“那么,有谁知道,在一个电视节目中,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员以外,还需要哪些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哪些工作?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请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将全组同学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十八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萌发对电视工作者和其劳动的尊重。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08~109页。

〖教学准备。

1.假如有条件,可以请电视工作者在课上与同学一起交流。

2.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过程,绘制出简单的流程图,并了解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播音员和其他工作者的人员比例。

3.模拟活动的相关道具。

〖教学活动和过程。

1.导入。本课题的学习可以从教科书第50~51页的导读图开始,教师应注意引导同学认识和了解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教师提问同学:“在这幅导读图中,有两幅画面表示的是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地看电视的情景。我想问一问在座的各位同学,昨天晚上谁看了电视,看的是什么电视节目?”请同学自愿回答。“每一个电视节目凝聚着许许多多电视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都是荧屏前后许多电视工作者一起劳动的结果。”教师引出课题并写在黑板上。

2.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提问同学:“你们最喜欢的电视工作者是谁?”请同学自愿发言。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同学可能会比较多地提到各种节目的主持人、播音员等,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问:“那么,有谁知道,在一个电视节目中,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员以外,还需要哪些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哪些工作?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请同学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要求同学将全组同学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

3.全班交流。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表本组得出的结论。在各小组发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同学发言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待各小组发表完毕后,教师引导同学将他们提出的各项工作依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工作流程以和工作人员的'比例,并通过实例向同学做具体说明,以协助同学直观地进行了解,除了他们直接在荧屏上看到的,电视节目的制作还需要许多其他工作人员的劳动,这些劳动同样凝聚着辛勤汗水。任何一个电视节目的播出,都不能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假如有条件,可以请电视工作者走进课堂,与同学做面对面的交流,并解答同学提出的有关问题。

4.教师总结,安排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教师应当就同学比较熟悉的某一个电视节目,协助他们了解其制作过程,以便在讨论和介绍时较容易地为同学所接受。

每人从书中搜集一个故事,并准备讲给大家听。

〖评价建议。

对于归纳和整理得比较有条理的小组提出褒扬。

四幅照片反映的是电视工作者的不同分工和实际工作的局面。协助同学体会到,人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精彩的电视节目,离不开每一位电视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课文以小文的话提出了本课题要学习和解决的问题。教师的话说明了电视工作者的劳动与电视节目的密切关系。这四幅照片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电视节目带给人们的各种各样的感受。(参照教材第54、55页)。

荧屏前后教学设计篇十九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科书第5~9页。

各种水果图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楼梯图,交通情景图。

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1、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仔细观察,理解位置。

1、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学生交流。(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等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的上面是黄灯。)。

2、前、后。

学生交流。(摩托车的前面是小轿车,小轿车的后面是摩托车;摩托车后面是公交车,公交车前面摩托车。)学生交流中出示板书:“前”“后”。

3、左、右。

师:刚才小朋友介绍得很完整,老师很满意,建议小朋友鼓鼓掌为自己鼓励鼓励。

师: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鼓掌的?(手。)。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

师:请举起你的右手。

师:左手、右手是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同学互相看看,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找找看。

要求学生摸着说,其他小朋友也跟着摸一摸。

师:认识这些好朋友,现在我们就用左、右手来活动活动,好吗?

先请同学看屏幕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再让学生学着做。

师:除了身体有左、右之分,你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你的左、右都有哪些同学呢?

4、相向左、右。

学生交流,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师:请同学看屏幕(楼梯图),这是什么?学校要求同学上、下楼梯要靠哪一边?(右边)。这里有两个小朋友,一个要上楼梯,一个要下楼梯,上楼梯要靠右行,应是靠哪边?你能帮他找找吗?(出示箭头)这个小朋友要下楼梯,他靠右行了吗?你怎么知道他不是靠右行呢?又应靠哪边呢?两个同学要同时上、下楼梯,你们看他们都靠右行了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避免相撞。)平时,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

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出示课题)。

师:老师带来一些水果,想利用今天所学知识来摆一摆(苹果、梨、香蕉、草莓、葡萄)。

按要求摆在桌上。先放苹果,在苹果右边摆上葡萄,在苹果左边摆上香蕉,在香蕉左边摆上梨子,在葡萄右边摆上草莓。

师:一共摆上几种水果?从左往右数,香蕉排在第几个?从右往左呢?

师小结:同一种水果,从不同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要说清楚是从左数,还是从右数。

师:葡萄摆在苹果的上面,香蕉摆在苹果的下面,草莓摆在梨子的右边。

师:小朋友看看桌面上有哪些学具?(让1名学生说)。你能利用今天所学上、下、前、后、左、右来整理吗?怎么摆就怎么说。

展示摆的结果。(请3位同学介绍。)。

师:文具摆放有一定位置,有助于学习,平时,小朋友整理过房间吗?你能帮助图上这位小朋友整理吗?整理之前我们来认识这些生活用具,它是……请你运用今天所学的上、下、前、后、左、右把它摆在合适的位置,同桌商量,看哪一小组摆放最妙。(交流。)。

小结:老师认为各个小组都有特色,你们回家后能不能也把自己的小房间整理整理呢?

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师指着板书)上、下、前、后、左、右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例如,坐在汽车上,汽车是向左拐,还是向右拐呢,你要懂得判断,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个例子说说吗?学会了上、下、前、后、左、右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进行应用。

1、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课教学目标的确立如下:

a、注重从学生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引入,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比较准确的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b、让学生亲自经历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习惯,培养学生基本的空间观念。

c、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数学来自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了解生活,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

d、利用课堂的学习资源,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及讲文明、懂礼貌的教育。

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感悟数学、学习数学,并在感悟和学习的基础上真正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利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于“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学时老师对这两组位置关系的处理只要求学生会认、会说、会用,不再过多的进行强化性训练。而“左右”位置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最为薄弱的,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老师以此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的全过程。教学时老师把让学生认识自己肢体的“左右”位置关系做为知识的引发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口、动手、动脑、交流、讨论、应用等几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掌握并建立起“左右”位置的空间观念。

专家评析。

这节数学课,教师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精心设计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位置关系。本课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

授课伊始,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回忆上学路上井然有序的交通是什么在指挥呢?学生想到交通警察,红、绿灯等。随后课件出现交通情景图,让学生去观察红、黄、绿三盏灯和三辆车的摆放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它们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再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车辆并介绍它的排列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权,培养了学生独立的个性和见解;采用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如认识前、后,由观察图上物体摆放的位置到寻找教室里人或物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

2、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教师充分考虑到数学知识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面向全体、重视发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每个教学环节都给学生提供大量主动探索、体验、领悟与创造的时间与空间。如教学左、右时,让同桌同学互相“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摸一摸”自己肢体上的左右。跟着音乐节奏做一做、摆一摆,体验学习的乐趣。再利用教室里的场景,组织学生观察、交流、正确描述其他人或物与自己的位置关系,建立空间位置的概念。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教师举起右手让学生来猜一猜举的是哪只手?学生有的猜左手,有的猜右手。教师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留足时间让学生去争论,想办法证明。学生在争辩中发现了问题,情不自禁地喊出声:“老师你转过身来,就和我们一样举的是右手了”。真正领悟到位置的相对性,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发挥了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也体现了把数学知识置入具体活动情境教学的新理念。

3、重视知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生活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教育理念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将学数学与用数学有机联系起来。如:让学生按一定的位置摆放学具、利用动态的课件(让学生观察上下楼梯是否靠右行)、帮助整理、布置房间等练习。布置学生课外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整理自己的房间等实践活动。为此,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既学习数学知识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教育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4、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教学中,教师十分注意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数学交流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重视合作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评、互评作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42069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