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在总结中,要注意用具体的例子和事实来支撑观点和结论。掌握好总结的技巧和方法,我们可以写出更加出色的总结作品。
本科农学论文优选篇一
线上答辩结束后,答辩秘书及时整理答辩过程中相关电子资料,保存答辩过程录像视频,将答辩记录和答辩成绩录入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文档存档工作。
【关闭】。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
校内备案号:jw备18000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jwch@。
本科农学论文优选篇二
一级标题段前段后为行,正文段前段后为0,字符间距为标准。
2.论文字数不少于8000字。
3.论文中的表格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以加辅助线;表头放在表格的上方,黑体五号字,居中;表格内容为宋体五号,左对齐,单倍行距;表格下方的注释内容为黑体小五号字,左对齐,单倍行距,段前零行距,段后倍行距。
4.论文中的图,图题放在图的下方,不加外框。
5.表序、图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7.中英文摘单独成页。
本科农学论文优选篇三
很多农学类高等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目的要求、组织管理、工作流程和评价标准等落实力度不够,并缺乏对管理文件的宣传、讨论和运行过程的反馈,论文答辩走过场,评委提问时间短,成绩评定方法不够科学。另外,高等学校普遍存在教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专门用于毕业论文的经费很少,这样往往会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如果指导教师没有科研课题和经费,就会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某些专业的学生论文选题需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需要仪器设备和实验药品及材料,还要打印论文,很多毕业论文就是因为经费的原因,使得论文设计时不敢利用精度高的仪器和质量好的材料,从而影响了论文的创新性,造成新颖性的课题无法完全开展[6]。
(二)学生认识不足。
(三)教师精力不足。
由于高等学校短时间扩招,导致招生人数激增,在校生人数巨大。高等学校教师除完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任务外,还要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论文,部分教师负担过重,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少,教师让研究生完全替代自己指导本科生论文写作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高等学校教师年轻化步伐加快,一些新建专业大胆启用刚毕业的研究生从事教学工作,部分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对本科生论文指导方法简单,疏于管理。此外,也有一些教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放任自流,用于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很少,这些都不利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四)理论知识不扎实。
尽管高等学校的学分制改革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现行的本科生教学计划中,对于学生完成的学分数有明确的要求,除完成学分多、课时多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等必修课外,还要选修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去甚远的课程作为素质拓展的内容课程,这势必会占用专业课程的部分课时,使得专业课程学时减少,学习不系统、不全面,导致学生对许多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也有高等学校进行课程小型化改革,人为压缩课程学时,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对一些知识点无法进行深入讲解,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加之学生所选课程总数增多,学生疲于上课,课外时间不足,也无法进行复习巩固,导致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五)实践教学不完善。
农学类专业一般是实践性较强、应用性突出的专业群,大量的课程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对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高等学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农业院校的实验场所不足,实验条件简陋,实践基地严重短缺,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低,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开展,进而影响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另外,有些学校的毕业论文从大四的第二学期才开始,一方面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经常奔走于各种招聘会,参加面试,签订就业协议,很难静下心来做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受季节影响较大,实验周期较长,假若实验不成功,没有补救时间,对毕业论文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质量意识,引起农业院校对教育质量的高度重视。
各农业类院校应进一步加强质量意识,提高对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视程度,要完善毕业论文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组织领导制度、指导教师的职责、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和检查监督制度、答辩及成绩评定等。使毕业论文的管理有章可循,职责分明,完善毕业论文质量的监督制度,主要包括组织选题与开题、撰写中期检查、成绩评定程序与评分指标体系、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质量分析与总结等各个环节;重视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建立初期、中期和后期的检查制度,并保证各项制度都能得到具体实施[7]。学校应增加毕业论文经费投入,减轻指导教师的经济压力,为毕业论文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二)加强积极引导,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课程,从查阅文献、论文选题、试验方案设计、试验步骤实施、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每一个环节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要让学生认识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必要性、实用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它是农业院校大学生的一门能力素养必修课,是结束大学生活、顺利适应工作岗位的一次实战演习;就个人素质提高方面来讲,毕业论文设计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恒心、能力、毅力和合作精神;就服务社会方面来讲,农学类专业的毕业论文能把理论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服务。
(三)强调责任意识,导师加强对毕业论文质量的指导管理。
指导教师素质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有明显的相关性。明确导师职责,对年轻指导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增强其指导水平。加强毕业论文质量的管理,安排科研能力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富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担任导师。实行导师小组负责制,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指导小组,使老教师带动青年教师,高级职称带动中级职称教师,提高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水平[8]。实行奖惩制度,对于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而对于敷衍了事、放任自流的指导教师应予以批评教育,必要的话应该予以通报批评,后果严重的甚至取消其导师资格。同时,加强导师对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开题、任务合同、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
(四)加强理论学习,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基础。要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教学中,既要顾及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前沿性,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既要尊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又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建立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五)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
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课程的开设,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和努力创新的能力。加大经费投入,切实改善实验条件[9]。充分挖掘实验室资源及其管理模式,提高资源共享和实验室开放程度,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论文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保障。加强实践技能培养,改革农学类实践性教学模式,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和田间地头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农业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做到“论文写在田间山林”。另外,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等科研培训计划,提高学生科研素质。针对农学专业的特点,灵活安排毕业论文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这也有助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本科农学论文优选篇四
使用学校统一格式。
论文题目宜小不宜大,题目要对论文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
2、目录。
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的对应页码。
3、摘要、关键词。
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摘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一般为3-6个。
4、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引论(引言)、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正文的各个章节或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
引论(引言):简要说明本项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本项研究的前人研究基础,及其深入研究方向、技术手段。
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毕业论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论文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有出处(引注),涉及到计算内容的数据要求准确。
数字标题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法应为:一、(一)1、(1)①……。
(可根据具体学科要求而定)。
5、参考文献。
本科农学论文优选篇五
按照学院的要求,这天最后按时交了毕业论文的初稿,在能够稍微松一口气的同时也感觉到离校的日子近在咫尺!研究生2年的时间是十分短暂的,但是收获却不少。
最基本的是学习方面。虽说自己的经济学知识还很欠缺,但是写作潜力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个性是在老师的督促下已经在经济学核心刊物上发表了3篇文章。还记得本科毕业的时候对研究生能发表论文羡慕不已,此刻能发几篇文章也足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其次是在开阔眼界方面。一向喜欢旅游,但是因为没有money,所以去的地方都不是很远。研究生期间有幸去了一些比较远的地方比如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罗马、摩纳哥、梵蒂冈,国内的香港、澳门、乌鲁木齐等。每去一个地方都会增长很多见识。
也觉得自己更成熟了。本科毕业的时候,虽然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但是明白的确实很少;此刻要学习的东西也还有很多,但是研究生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收获就是又结识了一批朋友。研究生班的同学们各有特色,很享受跟大家一齐学习,一齐讨论,一齐运动,一齐出游的一断断快乐的光阴。个性是朝夕相处的宿舍的姐妹们。吃完饭一齐去又康买点零食,或者去买黄瓜一齐做面膜,一齐逛街疯狂地购物,想到这些日子也快要接近尾声的时候,心中不免许多惆怅。
毕业论文初稿完成的时候,离毕业就已经很近了。在留下的2个多月里,期望自己能够珍惜时间,好好品味这不多的在大学城的每一天。
本科农学论文优选篇六
下面是关于2018年安徽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欢迎浏览阅读。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农林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省政府与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不仅体现在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成果的水平上,而且在表达方式上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为此,对我校学位论文格式和书写规范特作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版式、格式。
1、论文开本及版芯论文开本大小:
2、凡授_学位的学位论文必须用中文撰写。
3、标题:论文原则上只分至三级标题。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居中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左对齐,行距25磅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左对齐,行距20磅为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或特殊的排版需要,段前、段后及字间距可适当调节。
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20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
5、博士学位论文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页眉左侧为“安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右侧为一级标题名称,其它学位论文不注页眉,双面复印,页码页底居中排列。
6、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
7、文中所列图形应有所选择,照片不得直接粘贴,须经扫描后以图片形式插入。
8、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newroman正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要采用斜体。
二、学位论文的各组成部分与排列顺序。
本科农学论文优选篇七
「内容提要从小农户分散经营到大规模企业化经营的农地经营方式变革,不仅是我国农业经济今后改革发展的长远方向,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同时,为贯彻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提供了现实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找到适合这一历史性变革的财政支农政策,有效推进改革的稳步进行,则是根据中国国情所必须做出的宏观政策性安排。本文就我国农地经营方式变革中,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调整,以及进一步推进改革顺利进行的政策取向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
「摘要题土地经济。
「关键词农地经营方式/财政支农/大规模集中经营/农业企业/土地使用权流转。
“三农”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就目前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来看,要真正解决好这一复杂而又重大的问题就必须充分重视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与支持,并且紧密结合农业各方面变革的实际,特别是近年来农业用地经营方式的变化趋势,笔者认为它将代表今后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管理、就业的发展模式与方向,并奠定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石。本文就农地经营方式变革的前提下,财政支农政策如何与其相互配合并促进其不断发展与完善加以探讨。
一、当前农地经营方式变革中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用地出现了许多如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集中规模经营、企业化农业等一系列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这不仅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的主观愿望,更是农业生产力自身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当前的财政支农政策和现实工作在一些方面还没有完全跟上这一农业客观发展的实际情况,存在许多问题。
(一)财政支农投入不足,阻碍了新型农地经营方式的推广。
尽管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发展,近年来对农业的投入也有大幅增长,但由于财力有限,使用效率不高,结构矛盾突出等原因,相对于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效益低下的发展现实而言,投入仍严重不足,而且许多支农资金比重指标不断下滑(如图1)。
图1“八五”以来国家农业投入情况。
注:1.从1998年起,国家财政农业支出包括国债安排的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2.从1998年起,国家银行农业贷款占国家银行总贷款比重以短期贷款计算。
同时,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失调、管理混乱,导致生产性支农资金到位率很低,地方“吃饭财政”挤占挪用了大量有限的生产性支农资金,加剧了农用资金的供求矛盾,使得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许多基本生产经营条件不能得到较好的维护和改善(如农业基础设施,抗病防灾能力,土地改良)。[1]这就无法为土地规模经营提供良好的农业投资环境,也就很难提高农业投资者集中土地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阻碍了新型农地经营方式的推广。
(二)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使用模式不适应农地经营方式转变的需要。
当前,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财政支农资金融通渠道多是通过各级政府层层转接,中间难免“雁过拔毛”,资金沉淀,导致支农资金专款专用缺乏保障,农业补贴资金流失严重。由于得不到有效的国家农业补贴支持,增加了大规模农地经营的未来收益风险。而且,相对中央财政支农拨款而言,目前由于我国农业效益低下,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地方财政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其投入成逐年下降的趋势(如图1)。这非常不利于农业这一因地制宜特点显著的产业的发展,因为只有地方政府最了解当地农业的真实情况。这使得从事规模化经营的农业主体得不到地方政府亲民、切实的政策与环境支持,客观上不利于其发展壮大。同时,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建制有限,难以深入乡村,财政已有的支农性贴息贷款基本上是以传统的小农户为对象,数量少、规模小,而那些大规模的农地经营者需要的是较大数量,能够及时、足额、到位的农业贷款,这种供求矛盾急需调整。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缺失,制约了新型农地经营方式的发展。
在现行的财政支农资金中,预算内就有“农业基建拨款”、“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业事业经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等11项。此外,国家还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等专项支农基金,但纵观这些支农资金,关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立的却几乎没有。这一方面是由于所有制、城乡分离、户籍制度,以及侧重工业发展等历史原因,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另一方面,以土地作为农民农村社会保障依据的传统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变,特别是近年来耕地数量逐渐减少,农产品效益低下,面临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脱离土地转向非农产业部门的农民逐渐增多,如不妥善处理好之一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土地使用权大规模流转和集中经营,即农民难以割舍土地,而且妨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治理模式的建立,即难以形成企业化、产业化的新农业,增加了他们的经营成本和负担,这样就为现有土地上的农民向新型农业经营单位的转移设置了一大障碍。
(四)财政农业税费改革滞后,不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经营。
合理科学的农业税费制度也是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手段。近些年,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所进行的农业税费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遗憾的是,这一改革从解决“三农”问题的全局角度出发而进行的统筹安排与思考不足,没有将减轻农民负担同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及农村地方政府支农的财权、事权改革紧密结合,其改革滞后性明显,这十分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经营方式的推广。第一,当前的农业税费改革以及农业税的逐步取消,将逐渐形成农业税收的真空,使得农民享受国民待遇依据无着,这无疑会严重影响到农业、农村基建及公共事业的投入,不利于为农业现代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农业税转型重视不够。当前我国农业税费的交纳主体分散、征收交易成本过高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小农户的分散经营造成的。如果不能将原来资源税性质的农业税转型为所得税性质的农业企业、个人所得税就一定不适应新型农地经营方式法人业户的要求,同时也难以实现城乡税制一体化。第三,缺乏完善有效的农业税费改革。这非常不利于吸引大规模农地经营者以及非农资金对农业进行投入,使其形成在长期减少经营成本,扩大收益的良性预期。第四,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以下政府没有成为农业税费制定、执行、收益的真正主体。分税制改革不彻底导致基层政府财权、事权不统一,无力支持地方农业发展,致使农业现代化经营方式的建立缺乏地方政府的推动力。
二、农地经营方式变革的必然与财政支农的适应性变化。
农地经营方式的变革有其许多必然因素,财政支农政策面对这种变革应做出适应性的变化,从而支持和推动这一变革顺利进行,并不断完善。
(一)家庭小户经营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财政支农应转变对象。
当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从高度集中经营转变而来的以小农分散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但多数地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只有分没有统,农业公共服务,特别是科技推广服务缺乏资金,人才流失严重。[2]而且在这种经营模式下,我国人均耕地2003年只有亩,且条块分割,原集体所有的大型农机具缺乏维护,无法发挥其功效。这就更加不利于农业科技规模效益的产生,许多先进农用机械无法在零碎分散的土地上使用,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财政支农面对这一客观现实,应当认清土地规模化集中经营的大趋势,实行鼓励土地流转、集中的政策,将支农对象放到农地规模经营的生产大户或农业企业上来,推动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步伐。
(二)小农户抵御、承担风险的能力很弱,财政支农应以创造性思维改变现状。
农业风险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与制度风险。首先,面对自然风险,如洪涝灾害,小农户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灾、抗灾自救体系,不仅资金缺乏,而且土地分散经营难以统一规划,最终只能全部依赖政府支持。其次,面对市场风险,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投入大,产出小,效益低下,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我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如市场中介组织不健全,单个农户无法掌握较为详实的市场动态和信息,始终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一方,容易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最后,面对制度风险,小农户没有能力组织起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业利益集团与侵犯其权益的行为做斗争,制度的变化只能被动的接受。为了避免制度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许多小农户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的经营,不愿改良土地长期投资。另外,农户家庭无力抵御和承担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在没有相应保障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的情况下,将进一步阻碍农业技术的推广。以上这些问题同样是财政支农政策关注的焦点,以往财政支农资金在这些方面的投入相当巨大,但收效甚微。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就要求财政支农以创造性思维重点支持农地规模经营者,从各方面发挥其抵御和承担风险的优势,使我国农业的发展更加稳健。
[nextpage]。
(三)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缓慢,财政支农应因势利导。
由于近年来粮价持续低迷,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种粮收益微薄,甚至严重亏损,致使农民农业收入出现增长缓慢,有些地方甚至倒退的表象。这与外出打工和其他产业相比,收入上存在明显差距,于是农业劳动力流失,土地闲置、撂荒等现象接连出现,这客观上要求重新整和农业用地,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形成农地规模集中经营的新模式。财政支农政策应充分认识到我国农业发展的这一客观变化,因势利导,积极推动农地流转机制的市场化运作,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扶持农业大户与农业企业的大规模土地经营,发挥其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以工业化的新形式将农民合理自愿的附着在土地上,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压力。
(四)入世后我国现行农业经营方式必将遭受冲击,财政支出应变被动为主动。
我国全面进入wto以后,以农业个体分散经营为主的我国农产品必将遭受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以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方式为主的国家所产农产品的强烈冲击。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我国农地经营方式必须打破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格局,建设规模化、产业化、企业化的现代新农业,发挥有限耕地的最大效益。制定财政支农政策的相关部门应及时了解和掌握wto对于农业的有关规定,主动出击,充分利用“绿箱”政策为现代化农业打造良好的生产经营条件。同时,合理运用“黄箱”政策增强新型农业主体的市场竞争力为其生存与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
三、积极推进农地经营方式转变,努力提高财政支农效率。
要作好新形势下的财政支农工作,就必须顺应农业客观发展的需要,克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小农分散经营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缺陷,积极推动向农地大规模集中经营的生产方式转变,并将其与“三农”问题的解决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促进城乡统筹,经济结构调整等重大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在当前情况下,这就需要不断提高财政支农效率,作好政府的推动和引导工作,改革现有土地制度与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使用制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将包括土地流转,大规模集中经营,农业企业化等新型农地经营方式的这一“新时期的土地革命”进行到底。
(一)彻底变革农村土地制度,增强财政支农针对性。
首先,建议取消农地集体所有制,改为国家所有(目前,许多地方乡镇企业的原集体所有的农地已经转为国家所有)。打破土地所有权的条块分割,由国家统一掌控全国农地的所有权,这有利于彻底清除农村基层集体组织、官员利用土地集体所有制,谋求一己私利,腐化堕落,形成乡村权势阶层的温床。[3]同时,给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使用权,即将原先掌握在集体组织手中的转包、转让、出租等土地处分权还给农民,使其与土地经营权一起形成农民完整的土地使用权。最终,让农业经营主体直接与代表国家的政府签署土地使用权合同,不再通过农村集体组织。这一方面维护了农民权益,另一方面为农地大规模集中,土地市场化流转和农业企业经营扫清了体制障碍,减少了阻力,降低了成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财政支农资金分配规模化、集中化的使用程度也会大幅提高,其针对性也将更加明确,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效率将会有大的提高。其次,在国家全面掌握农地所有权之后,要尽快组建国有农地产权交易市场(当然,这是一个只包括使用权的产权交易市场),将它纳入现有的国有土地交易流通市场,交xxx及xxx管理,具体负责设置、运行各地的农地产权交易所。这一举措将极大的促进农地自由流转,为其规模经营创造必要条件,而且市场上表达出的信息可以作为国家监控农业发展现状,制定和调整财政支农政策的重要依据。最后,在进行了以上改革之后,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体制也应做配套改革。改变以往支农资金多头管理,流失严重的情况。建议将这一资金统一划归各级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重点突出专款专用,相关支农款项直接打入农业大户或农业生产企业在这一指定银行的专用账户,最大程度的减少中间环节,防止挤占挪用。最终形成xxx、xxx管农地,农业发展银行管农资的新型支农管理格局。
(二)新型农地经营方式的形成与支农财税体制改革。
新型农地经营方式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即可以是个体大型农场,也可以是私营、合伙农业企业,还可以是生产型农业公司,但共同点都必须是大规模集约化的农地生产经营者。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经营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单位成本,产生十分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小农户分散经营将逐渐无法生存)。这非常有利于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经营者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农地经营方式的变革,特别是企业型、公司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建立将在诸多方面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产生深远影响,并成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案之一,而支农财税体制的大胆改革也必将成为推动这一变革的重要力量。首先,企业化的农业生产者要以现代企业治理模式管理、运行该企业,做到资金管理规范,账目清晰。这样就可以在农业费改税,并逐步取消农业税后,开征农业企业所得税。同时,保持增值税等流转税对农业的倾斜保护政策,解决农业税收真空的问题。其次,企业化农业将彻底改变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的现状。已将个人或家庭的农地使用权转让出去的农民可以选择进城务工或在非农产业的乡镇企业就职,也可以自愿受雇于得到大量农地使用权的农业生产企业成为农业工人。这样,农村劳动力市场将逐渐形成,大多数的农民仍然可以附着在土地上解决就业问题,其收入也就转变为工薪收入,自然纳入工薪所得税的征收范围。而农民个人的土地转让费收入,可以与成交方协商一次收款或定期分摊收款,同时交纳所得税。另一方面,财政支农也应将建立农业工人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工作列为重点,尽快出台相关规制,以解决农村社会保障缺失问题,维护农业工人权益,保障农业稳定发展。这里还建议建立农业工人工会把农业工人组织起来,在劳资双方的合作与斗争中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权益,这也必将成为整体改革方案中财政支农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改革后的“三农问题”将随着农民逐渐向农业工人转变而成为“二农”问题。另外,企业化农业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往小农户信息不灵通,抗风险能力弱的情况。同时,有利于形成农业利益集团,在国家农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在财政支农的主客体之间形成权力制衡。总的来说,企业化农业与支农财税体制改革的思想核心是一个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解决“三农问题”为重心的整体改革构想。
(三)健全财政支农法律体系,保障农地经营方式转变顺利进行。
拥有一个健全的财政支农法律体系是保障农地经营方式转变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这一法律体系必须与其他农业法律法规保持原则、立场上的一致性,并辅之专有作用。建议在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法律体系的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从法律的高度支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使通过正规合法的农地使用权流通市场集中起来的耕地能够实实在在的用于农业生产,财政支农政策可以得到真正落实,而且对应于《农村土地承包法》“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的规定。[4]同时,坚决打击不法投资商利用市场化交易恶意炒作农业用地,从而产生新的抛荒。第二,要完善农业税收法规及财政支农资金发放标准的法律规定,出台反耕地垄断经营法,从而严防恶性土地兼并,使农业经营个体无法从中得到经济利益甚至遭受法律制裁。第三,要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公司法》法人概念(建议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并规定其成立、变更、注销,以及破产等情况,同时认定为财税支农法规中的客体。特别是当出现农业企业破产时,可将其拥有的农地使用权在流通市场上转让给其他农业生产者,保证农业用途。如转让不成功,政府有权收回土地与其他农业生产者签订使用合同。第四,财政支农法规应与《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相配合,共同构成农地使用权流通市场的法律规范,使这一市场的真实供求交易与投机交易相得益彰,规范发展,并逐渐成长为国内又一重要的新兴资本市场。第五,财政支农法规中应明确农地使用权期限的规定,同时与农地使用权流通市场相结合,将当前零散农户耕地使用权向农业生产企业流转视为一级市场,这样农业生产企业将逐渐获得大部分农地的剩余使用期限。接着,当这些农地的剩余期限到期时,农业企业再与政府签订相应期限的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同时上市流通成为二级市场的交易标的。
在农地大规模集中于各个农业生产企业之后,农村地方政府的管理对象也随之集中于以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正规化”农业生产主体。与以往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逐一管理相比农村地方政府行政事务的强度和数量会相应下降,工作效率也会有大幅度提高,这就为农村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这十分有利于农村基层地方行政单位的合并与精简。由于土地的集中经营,政府工作量减少,村与村、乡与乡、甚至县与县之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该合并的合并,该撤销的撤销。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基层政府机构人员膨胀问题,将节省出来的行政事业性支出用于提高集中后的政府机构工作效率以及补充财政支农资金。其次,精简后的农村基层政府还应重新明确其财权和事权。财权方面建议将农地使用费收入及农地使用权流通市场上的印花税收入由中央与地方分成,将农业企业所得税、农业个人所得税全部留归地方政府支配,这样进一步将分税制贯彻于省级以下的行政级次。另外,改革后中央会加大对农村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其中除保证地方政府正常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的行政事业费用补助划归地方政府使用外,大量的支农性资金补助,如为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生态环境、交通等条件而提供农村公共物品划拨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则应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协。
本科农学论文优选篇八
舞蹈与音乐均是一种极具美感的艺术,散发着艺术美,传递出丰富的情感,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在舞蹈表演中,音乐的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伴奏,而是深深融入到舞蹈表演的“骨髓”,虽与舞蹈艺术相互独立,却是不可或缺的。在音乐的伴奏声中,舞者随着音乐的旋律、节奏以及所流露出的情感用肢体动作形象地展示出来,既能升华音乐的审美效果,还能展现舞蹈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通过这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展现出完美的舞台效果,让观众很容易就陶醉在艺术的世界里,观众的心情得到放松,情操得以陶冶。
在艺术的范畴内,文学、舞蹈、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均是互通的。在艺术领域,舞蹈和音乐是最重要的两门艺术形式,所以二者之间存在较多的相似之处,由此可见,舞蹈创作与音乐作品的有机结合是非常必然的。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可以直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对人的感官进行刺激,从而能够让听众跟随音乐的旋律变化而做出情绪反应。相比于舞蹈表演,音乐更容易抒发演唱者强烈而复杂的内心情感。然而,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音乐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抽象性,它所传递出的情感通常很难被听众完全理解与接受。舞蹈表演却有着自己的外部形态,舞者通过身体动作的变化更加直观、形象地传递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这正是音乐所或缺的,所以舞蹈与音乐各有优点与缺点。
通过上述可知,将舞蹈与音乐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够有效地减少音乐的模糊性与抽象性,把音乐所流露出来的情感转变为肢体表现,从而让音乐的情感内容表现得更加具体、充满感染力,引起观众最为直接的情感体验,有利于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舞蹈与音乐的内涵。此外,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既能充分展现各自的艺术魅力,还能很好地展现出两种艺术形式结合形成的综合艺术魅力。立足于舞蹈表演的角度,可以说音乐是舞蹈表演的辅助和补充。若将二者同步展现,音乐则能对舞者起到帮助和启发的作用,极大地提升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若二者不同步时,音乐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只是停留于“想象”层面,而舞蹈表演就能够将“想象”变成“现实”,给观众听觉和视觉上充分的情感体验,使观众通过视觉感知对情感进行区分、认识与强调。
站在舞蹈创作的视角来分析,舞蹈自身就具备很强的旋律性和节奏感。在编排舞蹈时,舞蹈表演者能够根据节奏的编排协调进一步规范自身的肢体动作。完美的舞蹈表演一方面要求舞者的舞蹈动作协调,另一方面要求舞者的内心节奏协调,即使是独舞表演者也需要做到心理节奏和动作节奏的协调统一。运用合适的音乐作品,能有利于舞蹈节奏的编排。伴随着灵活多变的音律,能够更深入、更细腻地展现出舞蹈表演者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变化。同时,音乐还有利于烘托舞蹈的艺术氛围,让舞蹈表演声情并茂。显而易见,舞蹈与音乐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二者的相互交融将会达到非常强烈的舞台效果,散发出浓浓的艺术气息,给观众无尽的享受。所以,舞蹈作品创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必然,必须做好舞蹈与音乐的相互交融与拓展延伸。
本科农学论文优选篇九
:随着电影业的发展,电影作品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元化。在此过程中,因舞蹈具有传情达意、烘托气氛、展开情节的特性,成为电影作品比较重要的元素之一。电影中也越来越重视对舞蹈的运用,提升电影作品的观赏性及艺术性。就目前而言,舞蹈在电影中的运用已经形成了几种行之有效运用模式,如,个别人物内心情感的独舞,戏剧化和情节化的群舞,还有烘托气氛的非情节性舞蹈等,为电影展现剧情、刻画人物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影;舞蹈;非情节性。
如果将电影比作皇冠,舞蹈就是这顶皇冠上的宝石,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和生命的活力。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对舞蹈的本质作了探讨,“‘舞’是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和热情,它不仅是一切艺术的究竟状态,且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艺术家在这时失落自己于造化的核心,沉冥入神。从深不可测的玄冥境界中升华而出。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在这时,只有‘舞’这最紧密的律法和热烈的旋动,能使这深不可测的玄冥的境界具象化、肉身化。”[1]电影是综合性艺术而舞蹈也是在时空中表达情感的综合艺术。两者具有不言而喻的默契,也正是源于此,舞蹈在电影中的运用越来越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并且有时成为电影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英国影片《红菱艳》是部不可多得的能将舞蹈语汇与电影语汇天衣无缝地融合的作品。电影讲述的是女芭蕾舞演员在梦想与爱情间的痛苦抉择,她徘徊于具有强烈占有欲的音乐天才和一个排斥爱情的制作人之间,她的舞蹈不是才华的炫耀,而是情感的体现和升华。有大段的舞蹈场面在影片中出现,导演通过高超处理手法,使得影片非但不枯燥反而让不懂舞蹈的人也能看懂。舞蹈与电影的结合为人们呈现出新时代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而舞蹈运用的多元化正是其中主要的组成部分,舞蹈在电影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随着技术手段、理念的深化发展,舞蹈在电影作品中的运用已经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舞蹈是用肢体语言作为表现方式的,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殊表现形式,其特有的时空性为舞蹈提供了广阔的表现平台,同时舞蹈也为电影作品的表达起到了辅助作用。虽然在表现形式上越来越丰富,但舞蹈在电影中大都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舞蹈是表达情感的最为单纯的方式,是语言及歌唱不足以表达此时此刻的情感时采取的表达方式。我国老一辈舞蹈家梁伦说:“音乐、诗、舞蹈都是适宜于表现强烈情感的艺术,你没有强烈的感受、冲动,不要写诗、写音乐、创作舞蹈。舞蹈甚至比诗与音乐所表达的感情还要强烈。”
舞蹈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特性,在电影中发挥了其他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及效果。比如电影《雨中曲》被誉为美国“国宝级”影片,电影史上最精彩的歌舞片之一。影片中金·凯利开创了在街头、车顶、桌椅上舞蹈的先例。场景中,路灯、雨伞甚至积水都成为表达人物情感的手段,舞者并不是在形式上作秀而是用真情实感的舞蹈,刻画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使观者在完全无需言语的情况下而被感动,成为了这部影片成功的关键。电影《跳出我天地》讲述的是一个十一岁的男孩,破除重重阻碍追求自己的舞蹈梦想之路。billy的父亲和哥哥都是矿工,希望通过学习拳击让billy变得强壮,而billy天生就喜欢音乐和舞蹈,于是就用学习拳击的钱去学习芭蕾,父亲知道后非常气愤极力反对,这使billy陷入了内心世界的激烈斗争,是放弃还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圣诞节晚上,billy和伙伴在舞蹈教室玩耍被父亲发现了,面对父亲的怒火billy没有退缩,而是在父亲面前展示了自己这几个月来学到的一切,此舞蹈的设计并不复杂华丽,却以最单纯最真挚的情感,充满活力和热情打动了观者。最终,父亲被儿子的热情和舞蹈天赋所征服,决定送儿子去舞蹈学校学习。影片中最为精彩也莫过于小billy的几段独舞,舞蹈设计巧妙完全符合当时情节的需要,与场景配合自然不做作,恰到好处表达了人物此时此刻的内心情感。这无不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影片《我要跳舞》在二十四分时东子在梦中的舞蹈场景,无疑是表达了东子的内心世界。还有电影《探戈》中也运用了此种手法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世界,在六分三十秒时的一段探戈双人舞,充分表达了马里奥对xxx的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镜头中出现一男一女两人,背景是一块巨大的白色银幕,之间两人剪影式的身体轮廓,慢慢地灯光渐亮两人开始舞蹈,此时巨大的银幕上出现了马里奥的影像,双目凝视,可能是在凝视他所心爱的xxx,渐渐地银幕的背后投射出了一个男性身躯的阴影,银幕背后的阴影慢慢地走了出来,出来的正是马里奥,他游走在双人舞左右,营造了时空交错的效果。此舞蹈的设计十分巧妙,人物在虚与实的状态中不停转换,在或是梦境或是现实中交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马里奥的复杂心情,使观者一目了然,隐隐地感觉到电影中人物的命运,导演为此也埋下了伏笔,此舞段的运用胜过千言万语。电影《低俗小说》中约翰·德拉沃尔塔和乌玛·瑟曼那段双人舞场面设计巧妙,被奉作是20世纪90年代电影的经典镜头。昏暗的背景与鲜亮的舞台,配上轻松的音乐,加之一段精彩绝伦的舞蹈,其中散发着怀旧的颓废情调。乌玛·瑟曼一头黑色的直发具有古埃及的风情、浓重的口红、深色的指甲油、线条极简练的衬衫,再加上演员性感冰冷却勾魂的气质;虽略显发福但似乎也预感到自己就要“咸鱼翻生”的德拉沃尔塔,舞蹈的功底在表演之际也派上了用场。最终造就了一段令人莞尔的诱惑与反诱惑,无法让人忘怀的那些说不清道不明却撩拨心弦的情感。
从上面影片舞蹈的运用来看,舞蹈的设计运用都是为表达刻画影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服务的,是情感的自然流露。用最单纯方式表达了最复杂的情感世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影《阿育王》xxx有五段舞蹈场面。其中比较经典的是第四段舞蹈的设计,这一场着重表现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衬托阿育王失意后的悲伤,因此导演使用了一系列的美术设计,烘托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第一段舞蹈中导演使用了人工修剪后的自然景观,不断跨越空间的转场推动了叙事的发展,增添了mtv化的抒情成分。《阿育王》中第三段与第一段布景类似,都取景于小村落的街头,黄色的土墙映着骄阳,再配上穿着鲜亮服装的群舞,将激情烘托到了极致。电影《夜宴》中的舞蹈背景是五代十国兴废争战十分剧烈的时代,但是,它又是唐宋两朝之间继往开来的时期,还是一个在文化上有所成就的时期,五代十国的舞蹈虽然不见有大的气象,但延续了很多唐舞中的风格与特色,通过越人歌充满爱意的词,加上曲子优美流畅、辗转呜咽中又略带一丝隐隐悲伤,通过舞蹈来烘托导演所需场景,让观众把伤感之心捂在心里难以用言语表达,电影就做到了真正的打动人心。场景是在宫廷之中舞者穿白色深衣、头戴白色假面,看不到舞者的表情,这个舞蹈给人造成以压抑紧张的情绪气氛,预示了影片的结局及主人公的悲惨命运。通过舞蹈充满爱意的词,加上曲子优美流畅、辗转呜咽中又略带一丝隐隐悲伤,通过舞蹈来烘托导演所需场景,让观众把伤感之心捂在心里难以用言语表达,电影就做到了真正打动人心。可以看出此段场景,导演在舞蹈美设计上下足了工夫,不论是舞蹈动作的编排、演员的表演还是音乐服装的选用都是独具匠心。它为剧情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全剧中的亮点之一。我们可以感觉到,舞蹈在电影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对于舞蹈元素的使用也越来越与剧情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具有既能够独立表达又统一于电影的全局发展。
在某些时候,由于剧情发展的需要表达人物此时此刻的情绪,用以烘托影片气氛,其本身不具有情节性表现。舞蹈可帮助电影语言与人物语言更好的表达,通过非语言形式更强烈地表达人物情感,增强电影的感染力。[5]《歌舞青春》中的群舞场面,没有特定的情节,单纯表现年轻人的青春活力,将影片推向一个高潮,通过镜头的切换、舞段的变化场景的更迭交替等手段,充分配合了影片中舞蹈的运用需要,极好地将影片气氛烘托起来成为最大的亮点,同时也成就了影片的成功。虽说,此舞蹈场面是没有情节的,但却以最单纯的丰富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着影片的主旨,此处言胜千言。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的那段探戈可谓是影片的经典,非常完美地塑造了阿尔帕西诺的形象。阿尔帕西诺双目失明,竟能仅凭着舞伴身上的香水味来判断舞步的分寸,在音乐中进退自如,帕西诺似乎非常自负好像从来都是这样。令人叹为观止的探戈,虽然只有短短数分钟却像让时间永远凝固在那一个时刻。人们并不喜欢阿尔帕西诺,但他照样我行我素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大方邀请那位女士跳舞,完美的探戈就如同排练过一样,那么娴熟,那么光彩,仿佛在那一时刻所有人都不存在了只有两个人在舞蹈。所有人都惊呆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赞叹不已,而阿尔帕西诺只是优雅自若地跟往常一样就像是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此舞蹈也是非情节的,只是将影片的气氛加以烘托,同时也将主人公的内在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举多得。《泰坦尼克号》中有一段在三等舱的踢踏舞场面,烘托了气氛的同时也更全面塑造了jack的人物形象。《疯狂店员2》中的一段舞蹈,为影片气氛的烘托做足了准备。《芝加哥》《红磨坊》等中的舞蹈大都是以烘托气氛为主要运用手法。还有国产电影《功夫》中也使用了非情节性群舞,将电影推向了一个小高潮。那些人们身上那黑色而古板的礼服,正好和着音乐的韵律表明他们就是这段节奏所要表述的主体。音乐所酝酿的是一种黑色的冲击力,所以就把小酒馆中那单调的旋律改编为了由鼓声压住尾彩的交响。大提琴的低沉和弦,却奏着一种轻佻的贝司单级旋律,而原本孤单的小号,却一股脑变成了群号的高调和声,也正呼应了斧头帮习惯群入群出的党群风格,把这种非情节性的舞蹈发扬到了极致。以今天的眼光看来电影《纵横四海》片中枪战、打斗场面也许不再那么精彩眩目,但其中作为小插曲的舞会却一不小心成为经典。导演设计周润发坐在轮椅上起舞,可谓独具匠心。周润发竟也能如此潇洒自如地将其完美展现。他们共舞在金色的大厅里,若只是用词语来形容这场舞蹈,也只有“神采飞扬”这四个字最恰如其分了。连摄影机在此时也似乎变成了一同起舞的“身体”。《窈窕美眉》这部电影本身并不是十分出色,惟一的亮点当属片尾的一段长达十分钟的舞蹈场面了。这段舞蹈设计十分丰富镜头切换准确,极大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与娱乐性。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在耀眼的灯光下尽情舞动。
舞蹈在电影中的运用手法,以上只是做了简要的阐述,可能还有不够全面之处。就目前而言,舞蹈在电影中的运用最为常用的就是以上几种表现手法,而且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烘托气氛的非情节性舞蹈场面的运用。从而也说明了一点,在不断的实践中,越来越清晰了舞蹈在电影中的价值体现及其艺术规律,导演越来越能够驾驭舞蹈这一艺术形式为电影服务。
本科农学论文优选篇十
摘要:毕业论文是农学类本科教学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农学类专业卓越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现状进行详细剖析,对论文的质量问题查找原因,从而提出改善毕业论文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最后一次全面检验,是对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的一次总测试,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科技论文[1]。农学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论文,能够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使用文献资料,独立分析、处理数据和信息,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的基本技能;论文答辩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计算机的使用及汇报等语言表达能力[2]。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毕业论文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毕业论文质量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3]。近年来农学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分析毕业论文现状、原因及改善措施对于保证论文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1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现实表现。
1.1毕业论文中的优良表现。
近年来,在国家多次强调、学校高度重视及学生共同努力下,农学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逐步提高[4]。学校毕业论文的相关规章制度,越来越注重对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多数学生能够认真独立地完成毕业论文,论文选题具有很强应用价值,一人一个选题方向;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之处;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能够做好论文的收集、分类、整理、归档工作,保证了论文资料的完整性,提高了质量,达到了学校对学位论文的各种要求[5]。
1.2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农学类毕业论文普遍能够达到卓越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的培养目标及综合训练要求,但是,在部分专业部分学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1.2.1内容不充实,写作能力弱农学类毕业论文正文一般为摘要、前言、材料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讨论5部分,不同学生会在这几部分出现不同层次的问题。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分为中文和英文。有些学生只写摘要要素的一点或几点,不能全面地总结论文核心,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内容不相符,用翻译软件翻译,所用单词和汉语不匹配,语法错误频频出现。前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写作时要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清晰本研究具有的理论或实践的指导意义[6]。现实中大部分学生仅仅把前人研究结果机械地罗列起来,没有说明研究目的与意义,缺少分析和概括,条理性差。在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创新性可能性很小,一般情况下,通过特有的材料与常规的试验方法结合、或具有优良特性的材料与新的方法结合,得出该材料或试验方法是否有利用价值的结果,创新性体现在材料、方法上,而在本科生论文中,不能清晰地交待材料来源和特征,未能详细阐述独特的方法,无法体现一篇好文章的创新性。结果分析一般由图(表)和文字组成,文字对图(表)进行说明和补充,相对而言,这一部分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少,主要是表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不够。结论和讨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是重点也是难点,讨论是论文中的精华部分,需论述本文在选题、方法、结果等方面与前人研究的异同和优劣,从中提出新的结论,探求新的规律[7]。有的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逻辑推理能力达不到、无法真正地理解论文内容,回避讨论只写结论,或仅用一两句话来讨论,缺乏见解,未将试验结果升华。1.2.2格式不统一,书写不规范论文格式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地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农学类论文相对来说要求较多,容易出现不合格的现象。内容中文字、标点符号和数字的字体混用,字数未达到要求,符号不符合《标准》,量和单位不执行《规定》,图表格式混用乱用,参考文献抄袭严重、文献标注不统一;排版不符合要求,随意更改、添加和删减项目,页眉、页脚混乱,目录非自动生成,致使论文形式上不美观,打消读者阅读的欲望。1.2.3答辩不规范,准备不充分论文答辩是学校对毕业论文成绩进行考核、验收的一种形式。学生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心,通过论文答辩这一环节,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近年来,论文答辩不按流程进行的情况越来越多,有的学生不用ppt汇报,直接将word电子版呈现给评委,无纸质版论文;对论文的选题、材料方法等表述不清楚;不能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答辩过程中汇报声音过小,立不正、站不直,缺乏自信;还有小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当场顶撞评委;答辩后论文不认真修改,直接上交。
2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
2.1社会的体制和风气。
2.2学校的监管力度。
每个高等院校设置的专业不同,学生情况也不同,直接挪用他校的规章制度未必收获良好的效果。部分学校对于论文管理的制度不够严格、细致,在学生做毕业论文之前没有建立良好的引导制度、论文实施中没有监督管理、在论文结束发现问题的时候只是简单分析原因,并未真正地从根本出发,补充和完善制度;对学生的惩罚力度不够,致使论文的质量每况愈下。
2.3教师的指导。
本科生的导师一般是硕士或博士学历,本身学术水平、写作能力都能达到要求,但是,由于教学、科研、行政等工作任务繁重,没有充足时间对学生指导[10]。有些导师直接将试验数据交给学生,学生没有试验经历,对试验意义、设计不了解,所以论文质量不高;有些导师将本科生的试验和论文交给研究生指导,研究生的能力有限,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还有个别导师在学生答辩之前一次都未指导;还有一些年轻导师指导经验不足,把握不好论文要求,和学生沟通也容易出现障碍。
2.4学生自身差异。
有的学生对计算机、特别是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力较差,毕业论文中有关计算机的应用略微深入一些就不能处理。有的学生平时不接触应用文或说明文,缺乏这类文章写作的能力,但有些在学生组织中锻炼过的学生写作能力会有所改善。由于对毕业论文的监管力度不严格,有的学生不够重视,会形成应付心理,草草写完论文,所以论文质量不达标。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每个因素之间都有联系,环环相扣,任何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会影响论文质量。
3提高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3.1完善教育体制。
在制定毕业论文的规章制度时,农学类专业应结合本学科性质,制定具有一定学科特点的制度。制定制度时需成立专家小组,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尽可能地将制度细致化,避免出现歧义和不合理之处。目前影响毕业论文质量因素中重要的几点是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不协调、毕业论文答辩时间不合理和学生能够完成毕业论文的能力不强,针对这些情况,可以把每年一次的论文答辩制度改为每学期一次,参加答辩的学生范围从大四学生扩大到进入课题组的所有学生,无论是几年级,只要完成毕业论文内容就可以提前答辩,避免在最后一学期找工作等与完成毕业论文的冲突;在严格控制每位指导教师的学生数量同时,学生通过论文答辩后可以离开课题组,指导教师要管理的学生数量自然就会减少,也不会影响学生考研或找工作的机会。
3.2加强管理力度。
从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到最后的论文答辩每个过程都应该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来执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要改正之后才可以向下进行,毕业论文督查组不定期地对论文完成情况进行抽查,公开检查成绩,加大奖优罚劣的力度,建立良好的质量保障体系。自从高校实施学位论文不断行为检测系统以来,本科毕业论文的抄袭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
3.3设置相关课程。
在提高学生完成论文能力方面,可以在公共基础课程中设置《办公自动化》《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专业课中设置《专业论文写作》《专业英语》等相关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从工具到方法,从文献获取到词语、标点使用各个方面,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学习论文,从黑龙xxx一农垦大学来看,《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成绩好的学生的毕业论文多数能符合规范。
3.4提高教师指导水平。
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学生,所以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指导水平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定期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开展优秀指导教师讲座,以问卷调查形式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及时发现教师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适度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为指导学生创造良好的时间条件[11]。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必须坚持面对面指导,少用电话或邮件指导,增加师生交流机会,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科研方法。
3.5激发学生主动性。
教师要多引导学生,重方法轻结果,从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与学术研究活动,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黑龙xxx一农垦大学实践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农学类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论文的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证,有的学生还能在省级或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
3.6平时严格要求。
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每节理论课、实验课、每个活动都应严格要求,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做事积极负责的态度及科学探索发现的精神,为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结语。
提高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不是一个部门一次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合作,日积月累。提高各部门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质量保障制度,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能力,使毕业论文的质量在稳定中逐步改善、逐步提高。毕业论文作为农学类教学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把握好人才培养的最后一道质量关口,对全面提高农学类专业卓越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科农学论文优选篇十一
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农学专业往往论文和实习结合,安排在第6学期和第7学期之间,而其他专业往往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以河南当地农业生产情况为例,小麦一般在10月份种植,来年6月份收割;紧接着是玉米种植,并在10月收割。周年生产,一年两熟。而学生的实习被集中在一段时间进行,时间安排上跟不上农事进程,也覆盖不了哪怕一季作物的全生长期。由于需要集中时间实习,另一方面也导致其他时间的理论学习时间安排很紧凑。在平时,同学们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参加到老师的实验中去。因此,目前的教学计划,难以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对作物整个生长期进行实习和观察,更遑论周年的观察和研究了。由于时间上不能保证,即使有同学愿意提前参加到老师的科研中,以备以后写毕业论文,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承担实验任务,所得到的数据质量也不高,毕业论文的质量自然容易大打折扣。
1.2生产、科研与教学脱节,经费缺乏。
作为地方院校,农学专业的老师课题申请竞争很激烈,不少老师基本没有课题经费支撑研究。因此,对于农业生产,往往也离得比较远。即使有部分老师有些小课题,也只能是小打小闹,脱离生产。另一方面,学校扩招,教学经费却并未相应调整。由于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往往是由老师命题作文,出现与生产脱节,炒冷饭的现象也不少。由于研究命题本身缺乏鲜活,也难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3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存在缺陷,难以起到导向作用。
尽管目前已经建立了毕业论文的监督与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其可操作性仍然不强。对毕业论文的评价,往往对格式、形式过于重视,对成绩分布、材料是否齐全较多关注,而对于实习过程监管、论文学术水平的评价等实质性的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老师们往往因为不忍心影响学生毕业,也存在放水的问题。由于这些原因,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并未真正起到导向作用。而同学们也往往因此而存侥幸心理,做论文时不好好做,写论文时东抄西抄,甚至有造假的情况。
一些同学学习态度松懈,未能认真对待毕业论文工作。认为大四找工作忙,学校不会怎么样。而学校也因为近年就业压力大,而存在放松监管的情况。这更助长了学生们学习态度上的松懈。
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难以应付综合性的作业。现有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养成了学生被动受学的习惯。不少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习惯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学习模式,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这样的情况,是很难想象能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能够写出新意和深度的。
综合素质不强,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弱。一些同学缺乏基本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混乱,语言表达功底差。写出来的文章,不知所云。语病连篇。大学院系往往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使同学们失去了提高的机会。英语过级的强制要求,使得很多同学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背记英语单词上面。
要提高毕业论文的教学效果和论文质量,根本还在于学生,毕竟论文是要学生自己写出来的。而各种制度和教学计划,都应该围绕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何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进行设计和管理。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现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提高。
2.1鼓励紧贴农业生产实际的选题。
农学类本科生的培养,主要目的为服务于农业生产。如果学生学习时就脱离实际,毕业后即使参加农业方面的工作,也很难短时期内适应过来。当前不少农学类本科生毕业后,往往在农资行业工作。这类岗位酒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如果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就贴近生产实际,将有利于毕业生的能力培养。院校各级部门应该设计配套政策,鼓励指导老师提供紧贴生产实际的选题。同时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当地农业科研活动,既提高教师本身的业务能力,也为学生实习提供经费保障,以实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2.2根据农业特点,对教学计划作出相应调整。
农业生产周期长,难以重复。因此,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要求在实习实践,论文工作时间安排上作出调整。如刘世亮等提出的全程实习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毕业论文时间难保证问题。但是,要实现全程实习教学,必须要在课程设置上作出较大的调整,严格控制学生理论课学习负担,以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取消专门的实习时间,通过教学时间表的调整,让学生自由安排时间,达到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的目的。
3评价指标要作导向性的调整设计。
在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中,应该减轻对形式审查的重视,而把更多的注意放到学术价值评价上,同时,应该把是否联系实际,以及论文工作的过程纳入考核的内容。这样,真正从评价指标的导向上,让学生和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重视起来,并主动地把毕业论文工作于农业生产实际相联系。院校各级管理部门应该严格把关,真正做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这样,从制度上杜绝学生侥幸心理。
4鼓励学生尽早参加老师的科研活动。
大学生在进校后,应尽早完成专业教育,并在第二学期开始,鼓励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去,在具体的科研中,认识农业生产,拓宽视野。学生们只有到具体的生产实际中去体验,才有可能逐步培养专业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毕业论文将从哪里出来。
5经常举办学习交流专题报告会,分享乐趣和经验。
院系学生工作部门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在报告会上,让学生们有充分的机会展现自己的学习成就,并和更多有兴趣的同学交流经验。
6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指导。
很有必要针对本科生开设大学语文教育。同时也要增加开设一些科学方法方面的选修课,培养同学们养成按照科学的方法训练自己的综合分析、资料收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术交流能力。
本科农学论文优选篇十二
[摘要]毕业论文是“鸡肋”还是“毕业大餐”,一直是各高职院校讨论的热点话题,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试金石,毕业论文工作各环节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各类问题,文秘专业也不例外。本文从毕业论文撰写的目的出发,围绕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了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结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和方法,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文秘专业毕业论文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工作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学计划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性环节,旨在通过论文的选题、设计、实施、整理、撰写等环节,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专业所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全面了解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锻炼学生查阅文献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研究能力及科研论文的撰写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总检验。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更是检验其专业特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毕业论文的撰写无疑是这一能力培养和检验的重要手段。
二、现状分析。
(一)从毕业论文工作的各参与方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学校重就业轻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学校工作重心的转移到就业方面,直接造成毕业论文工作重视程度的逐年降低,从政策层面放松了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质量要求,各职能部门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也随之降低了工作要求,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缺乏监督、检查,对于校方而言,答辩时能够拿出一篇可以应付答辩的论文,这个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2.指导方――指导教师数量短缺,质量参差不齐。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学生规模越来越大,一方面,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数量短缺,师生比严重失衡,另一方面,指导老师本身质量的参差不齐,在指导学生论文时也未免会出现指导不到位的情况。
3.执行方――学生基础薄弱,时间不足,缺乏必要的论文指导、训练。
高职文秘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必要的论文指导及训练,进入实习期后,忙于找工作,找到工作后又忙于适应工作环境和做好自己的工作,面对工作这座大山,毕业论文早已被迫“退居二线”,置于脑后。
(二)从毕业论文工作的各环节看其中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陈旧、空洞、重复。
选题作为毕业论文工作的起点,决定了整个毕业论文工作的大方向和总体框架,一个好的选题是一篇好论文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据调查,很多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陈旧无法满足时展和专业发展的新需求,缺乏研究价值,或论文的选题偏大学生根本无法驾驭。此外,缺少关于文秘专业新开设的专业方向,如法律秘书、速录秘书、行政秘书、财务、商务秘书以及涉外秘书等方面的论文选题,只是一味地围绕文秘工作进行选题的设计,一方面研究领域过于局限,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选题重复的弊端。
2.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抄袭严重,缺乏学术规范。
高职院校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比如论文研究方法单一(文献研究法),抄袭严重,写作缺乏学术论文应有的严谨和规范。论文缺乏原创性,抄袭现象严重;基本理论及概念的阐释不清晰;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不明显;文字表述不够专业化和学术化;对论文的基本格式标准如文献的引用不熟悉;对英语掌握程度的再检验的英文摘要多存在由电脑软件在线翻译生成等。
3.毕业论文答辩中存在的问题――流于形式,质量不高。
学生在自我陈述时,语言组织、口语表达、逻辑思维、心理素质、礼仪规范等方面明显存在差异,明显带有“背书”的痕迹,回答问题时也存在词不达意、审题不清、逻辑混乱等方面的不足。此外,答辩质量不高,甚至存在一个指导老师答辩一个组的情况,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心里都知道答辩就是走个形式,基本不存在答辩不通过的情况。
三、对策研究。
(一)重新定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论文写作态度和完成任务总体情况;论文选题的实用性、创新性、难易程度;调研论证、采集查阅中外文献资料能力;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基本技能、分析与计算能力;论文格式规范、排版美观情况;论文内在质量(包括结构合理、行文流畅、结论正确、分析合理、逻辑关系等);论文是否具有独特的见解或创造性及实用价值等等。
从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中我们不难看出:一篇言之有物、质量上乘的毕业论文,不仅取决于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了解与掌握,往往更依赖其信息收集能力、调查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革新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恰恰与职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从态度上改变以往对毕业论文工作可有可无、得过且过的认识,学校各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结合文秘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求实、务实地推进文秘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真正发挥其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作用。
(二)多元渗透――强化文秘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的系统训练。
结合文秘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分阶段、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学生在校期间除了为学生开设专门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外,为文秘专业学生开设办公自动化、调查与统计、应用写作等课程,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常用办公软件以及调查分析统计方法,同时建议有条件或有必要的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选择课程论文作为考核内容之一,让学生在平时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就体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规范表述的能力,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在文秘专业学生离校开始毕业顶岗实习之前开设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基础性、工具性的课程或专题讲座,并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参考选题或优秀论文范本供学生研究、讨论、领悟;最后,毕业顶岗实习阶段,指导老师重点跟进,加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结合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职称的校外(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充实指导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减轻校内指导老师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在实习中所遇问题的基础上自主确定论文选题并与学生共同讨论写作大纲,真正体现“学中用、用中学”的高职教育特点;此外,顶岗实习结束前应尽可能安排学生回校一段时间,带着写作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中精力进行再学习并最终完成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
(三)模式创新、关注细节――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
在毕业论文工作中,从选题开始,严格把关和审核,帮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开题研究,同时,组织校方老师、企业人员、学生等遴选有价值的文秘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库,并进行不定期更新,保证选题的实用、新颖;借助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和毕业论文进展进行管理,确保在每个时间段上完成规定的工作,从时间上进行监控和管理;试行聘用制,校企合作真正发挥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在这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进行提前答辩的试点工作,对部分有条件的优秀学生,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由本人申请通过后可安排在第四学期开题,第五学期期初答辩。这样既可照顾到学生的具体情况,避免了实习工作和论文撰写时间上的矛盾,又可减少同一时间段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使之能集中精力更好地指导其他学生的论文。从时间安排和负荷均衡方面来看,实行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灵活制对师生来说是一种双赢的办法。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的改革势在必行,单纯的取消之法显然过于简单粗暴,更无法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积极地探讨有效的方法,从理念创新到有效执行,从高职院校、论文指导老师到学生,从论文选题、内容到答辩等环节进行研究设计,把这一份“鸡肋”真正变成一道美味可口的“毕业大餐”。
[参考文献]。
[1]敬思群.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反向指导模式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
[2]王家良.校企合作,提高工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研究与探索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7).
[3]侯晓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监控点[j].教育学术月刊,2011,(7).
[4]陈鹤鸣等.校企合作: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理念澄清与实践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10,(6).
本科农学论文优选篇十三
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可能会面对烈日炎炎、满身泥水,因此会有同学对这一行业忘而却步,特别是现在的一些独身子女,吃苦精神不够,专业思想不牢,甚至对农业有排斥的心态。这种专业思想不牢固会造成学生对毕业实习与论文写作不够重视,参与积极性不高,不能以严谨的态度与科学的作风来对待。另外,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毕业实习就是干活,甚至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的文学功底很好,写作没有问题,不需要锻炼,这些都是误区。毕业实习的科研工作肯定会有一定的工作量,农学类专业还会需要田间操作,可能会有比较苦、比较累,但要认清正是在这些实践工作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的写作与平时的散文等写作存在较大区别,更需要逻辑思维和科学严谨的试验依据,是需要一个系统的锻炼过程的。对于这些要有清楚的认知,才能得到很好的实习锻炼效果。
2.客观上的问题。
(1)考研热给毕业实习带来了一定的难题由于就业观念趋向的变化和大学生扩招带来就业压力增大的影响,报考研究生的同学越来越多,这些同学在大三到大四这段时间里一心投入在考研的学习冲刺上,争分夺秒,忽视了毕业实习工作。导致毕业实习投入的精力不够,花的时间较少,严重影响了毕业实习质量和毕业论文的质量。(2)就业压力带来的影响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多数集中在最后一学期,这半年里是毕业实习的关键时期,也是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关键时期。现在就业压力较大,特别是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压力尤其突出,而且现在的就业是双向选择,都需要一个考察选择的过程。所以很多同学在四年级就开始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实习,严格按照单位的作息制度上下班,而且为了更好的展现自己,一般不会请假。这就使同学没有时间参加毕业论文的试验研究工作。(3)毕业论文内容、效果上存在一定偏差现在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都是以做老师的科研课题为主,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很多同学的论的太尖、太深、面太窄,这对于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有较好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本科生同学毕业后是面向基层,或是到企业上班,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这些太尖、太深、面太窄的研究内容毕业后用的较少,甚至根本用不上。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一般作物是一年一个周期,现在的多数同学毕业实习和论文试验工作只能是作物生长的某个阶段,不能跨整个生长季节,这使实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对于本科生的毕业实习最好是能经历整个作物生长周期,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
二、提升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巩固专业思想,提高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与参与积极性。
专业思想的培养与巩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一是学科的发展前景与重要性;二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与意志;三是人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四是教师和班主任队伍与学生的沟通与谈心。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与学生谈心时,把“学农爱农、立志务农”的专业思想教育作为谈心的重要主题。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大大增强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信心与决心。
2.研究如何更好地处理考研同学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问题。
总体原则是采取把毕业论文课题内容与考研方向结合起来的方式,如果导师的研究内容与学生考研方向差异较大,可以考虑转导师,转到研究内容与考研内容相近的导师。尽量探索一条两全齐美的办法。另外,毕业实习对考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参加与考研学科相近内容的毕业实习,可以增加对研领域的深入了解,增强本领域知识的系统性,对考研题目的答题有一定的帮助,因为现在的考研试题一般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需要应试同学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3.研究如何对待提前到就业单位上班的问题。
针对当前就业压力大的形势,对于毕业生提前到就业单位边实习边进行双方选择的问题不能一律禁止,对待这个问题的原则是要从方法上着手,尝试在就业单位设立导师,探索一条学校导师与就业单位导师联合共同指导模式,即要求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安排一位指导教师,与校方的指导老师共同拟定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实施。特别是加强就业单位导师与学校导师的对接模式,论文选题的思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共同联手来提高农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效果与毕业论文质量。
4.鼓励和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应用性内容研究。
选题内容向应用理论或应用技术研究转型,探索拓宽知识面、增加系统性的选题思路,避免太深、面太窄、实践应用性不强的的选题内容,提高学生毕业后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在这方面,本研究团队在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上也做了新的尝试,以应用研究为主,注重设计系统性强、内容涉及面较宽的题目。通过尝试,感觉学生在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已把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把这些想法与创新的方法进行总结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并在本科生实习中进行新一轮的实践。另外,考虑到作物生长的周期性问题,已尝试从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暑假期间开始安排学生利用暑假期间提前进行毕业论文的内容实施,在第七学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参与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这样同学在毕业实习中可经历作物的全生长周期,使实习内容做到系统化。
要做好毕业论文质量的把关,重要的做好毕业论文试验研究过程的监控与管理,使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切实学到知识、学到技能、学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要求学生写好开题报告、任务书、毕业论文等内容以外,增加实习过程的详细记录、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经验与问题分析),并成立毕业实习督导小组,对毕业实习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跟踪检查指导。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过去的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本研究小组正在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所做所学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科农学论文优选篇十四
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广州身材:174cm72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4岁。
培训认证:诚信徽章: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经营/管理类:管理类市场销售/营销类营销类园林/园艺类。
工作年限:1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xx--3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xx-xx广州植物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代表、粤东片区经理。
毕业院校:华南农业大学。
所学专业一:农学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学士。
外语:英语一般。
国语水平:优秀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认真负责,适应能力强,承受压力能力强,注重团队合作,能很好配合其他人的工作。
海森职业测试报告,主要的工作优势:。
1.热情、慷慨,对你很关心的人和组织忠诚。
2.注意重要细节,尤其是哪些有关他人的细节。
3.考虑周到,具备关注目前所需的能力。
4.主动愿意支持组织的目标。
5.准确评估目前形势的能力和看出什么是最需要保持稳定的能力。
6.仔细评估冒风险和试用新方法时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7.有稳定平和心态。
本科农学论文优选篇十五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句话是曾经对贵州省情的概括,虽然“人无三分银”这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下得到了改善,但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这些自然因素却永远也改变不了。
贵州降水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坡高山陡,降水流失较快,利用十分困难,所以贵州常出现干旱情况。贵州的干旱主要分为春旱和夏旱,春旱主要发生在2~4月的一段时间,夏旱主要发生在6~8月的一段时间,今年贵州发生的旱灾就是春旱和夏旱的结和。今年的春旱发生时,正是小麦和油菜的生长期,干旱造成了小麦和油菜的大量歉收,由于春旱时间比较久,还影响到了水稻和玉米的春播,很多地方由于缺水,种子一直播不下去,播下去的地方,也没有逃过夏旱的迫害。在农民刚插了秧,又遇上了6月分的夏旱,玉米苗也因缺水枯死,造成了水稻和玉米的歉收,局部严重地区还出现了颗粒无收的重大损失,所以解决干旱问题是解决贵州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问题。
平”的山区。田块以梯田为主,交通也不发达,所以机械化生产在贵州根本就行不通,这也是制约贵州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贵州山区的农民,有劳力的都到沿海城市务工,留下来种地的都是些老弱病残的。这导致了农村农业劳动力的不足。贵州正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所以政府的大量资金都投入到了城镇化建设当中,而投入到农业方面的资金却很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贵州农业的发展。
基于以上几个因素,要想解决贵州的农业生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水利设施的修建。
修建水利设施是解决干旱的重要措施。贵州每年的降水量都很丰富,只是因为山高坡陡,降水容易流失,所以必须兴修储水设施,使降水得以保存,待干旱时得以灌溉,从而解决干旱问题。储水设施不一定就要修水库,可以因地制宜地修一些小体积的简易的储水设施,比如储水窖和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生态蓄水池等,既降低成本,又达到方便的目的。
(二)、增加育种投入和优良品种的推广。
优良品种的选育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对各种作物品种的共同要求。贵州的山区耕地,土层薄、肥力低、产量低而不稳,季节性干旱年年都有发生,造成作物的严重减产,所以耐瘠抗旱品种的选育对贵州粮食稳产性尤为重要。
抗旱节水栽培措施的研究是解决贵州当前种植形势的主导方向,栽培学家们也研究出了许多先进的栽培技术,比如玉米的地膜栽培技术。可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应加强推广。
地膜栽培就是使地面增加一层保护层,主要是塑料薄膜,主要在玉米种植上推广。白天阳光透过薄膜,地面获得辐射热,使土壤温度升高,由于薄膜具有不透气性,近地面空气层流动不能带走地下土壤热量,夜间,土表下层的热量逐渐向地面方向传导,有薄膜阻隔,减缓了土壤温度的下降,因而覆膜能起到保温作用。覆膜还能提高光照效应,盖膜以后,薄膜本身和膜下附着的水珠对光都有一定的反射作用,能够增加作物行间的光照强度。
决定性作用。而贵州,农民们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所以要想在贵州发展现代化农业,就必须先提高农民的素质,就需要大力发展教育和对农民的培训。从而使优良品种和先进的培技术得到推广,使贵州的农业得到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443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