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管理和评价的有力工具。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合适的学习活动。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一
1。理解歌词,学唱歌曲《山》并尝试用接唱的方式为歌曲伴唱。
2、感受佘山四季变化中不同的美,萌发爱佘山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一、春天来了:
1、发声训练:《春天来了》
2、语言节奏:《佘山的春天》
师:/春天到/百花开/佘山上/真热闹?/
幼:/佘山上/ x x x /……
二、四季的山:
1、倾听欣赏:(播放歌曲第一遍,初步感受歌曲)
――这首歌曲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歌曲里在夸谁的美?
2、理解歌词:(播放第二遍,倾听理解)
――你听到了春天的佘山是什么?为什么说她是花篮?
――到了夏天的佘山变成了一个什么篮子?这个果篮里装了哪些我们佘山特产的水果?
――为什么说秋天的山是金篮呢?――冬天,是什么把山变成银篮的呢?
小结:有鲜花又有果实,有金色又有银色,我们家乡的佘山一年四季都有那么多的宝贝!家乡的山真是一个宝篮!
三、家乡的山
1、学唱歌曲:
(1)、跟唱歌曲(唱清歌词,注意咬字音准)
(2)、学唱表演(大胆表现歌曲)
2、尝试伴唱:(播放第三遍,感知伴唱)
(1)师:这首歌听起来和其他歌曲最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歌里是怎么唱的?
小结:原来这首歌在每句话唱完的时候有个好听的小尾巴(啦啦啦),她紧紧得跟着歌词,让我们觉得这首歌更美更好听了。
(2)尝试伴唱:(注意伴唱部分的节奏和进入的时间)
(3)分组伴唱:
小结:我们的家乡佘山真是一个宝地,我们作为佘山的小主人更要关心它爱护它,这样我们的佘山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会迎来更多五湖四海的朋友们!
三、心中的山:
1、音乐吧歌曲表演《山》
2、音乐吧多种乐器分组伴奏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二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音乐,纸,颜料等。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4、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三
一、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散文诗,学习象声词: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
3、激发热爱大自然关心周围事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三、活动过程:
一、音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聆听下雨,观看画面
师:“小朋友门听,这是什么声音?”“下雨天,小朋友们会做些什么?”“有一只小蝴蝶却和小朋友做的不一样,让我们去瞧瞧!”
二、初步欣赏散文诗,了解散文诗的主要情节,学习象声词“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沙沙沙”
1、 欣赏课件片段。
设疑小蝴蝶在做什么?他听到小雨点发出了哪些声音?
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2、 完整欣赏课件,学习象声词及用动作表现
(2)寻找雨滴落下的地点。
师:“小雨点分别落到哪儿才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的呢?
幼儿思考并总结:树叶上、小屋上、荷花上、窗玻璃上
(3)、探索小雨点落下时的状态。”
师:小雨点落在这些地方好象在做什么呢?
幼儿总结讨论:是和树叶在玩耍、落在屋上翻跟头、在和荷花捉迷藏、在和蝴蝶打招呼。
三、学会创编儿歌《快乐的小雨点》,并能用演唱的形式表现儿歌内容
1、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内容串联起来,编成儿歌《快乐的小雨点》
2、师生共同以歌唱的形式表现儿歌的内容。
四、音乐游戏:小雨点的旅行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及玩法
2、请一名幼儿扮演小雨点,四名幼儿扮演树叶、屋顶、荷花、和窗玻璃进行游戏。
4、 师生共同游戏
五、结束部分
师:多可爱的小雨点啊!落下的声音真好听,小朋友们知道吗/大自然里还有许多比小雨点还好听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听一听。
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各种大自然的声音
2、通过多种形式(看图书、上网)等了解雨的形成、作用及危害。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含义。
2、知道在自己的成长中有许多的人在付出,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初步培养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口渴的蚂蚁。
3、心形彩色纸、勾线笔等。
(欣赏第三段)提问:小姑娘有没有被吃掉呀?是谁想了什么办法救了小姑娘?小蚂蚁为什么要救小姑娘呢?为什么说姑娘的泪水救了蚂蚁,也救了她自己?(因为小姑娘的泪水救了蚂蚁,所以小蚂蚁为了感谢小姑娘,就想办法帮助了小姑娘。可以说小姑娘的泪水既救了小蚂蚁,也救了她自己。)。
2、完整欣赏,进一步理解故事含义。
提问:你们喜欢故事中的小蚂蚁吗?为什么?(故事中的小蚂蚁在得到小姑娘的帮助以后,他也能想办法主动去帮助小姑娘,他真是一只聪明、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知道感恩的小蚂蚁,所以我们大家都喜欢他。)。
(1)家中:妈妈洗衣服、爸爸拖地、爷爷喂饭。
(2)幼儿园:老师教本领、阿姨铺床、叔叔做饭。
(3)社会:清洁工扫地、警察指挥交通……。
(1)集体交流。
(2)画出感谢的方法。
(3)总结,送卡片活动延伸:
制作感恩卡在日常活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懂得感谢,学习主动关心、帮助别人。
附故事:口渴的蚂蚁。
有只蚂蚁口渴了,它到处找水喝,可就是找不着。突然,就在蚂蚁要渴死的时候,一大滴水落了下来。蚂蚁喝了水得救了。这滴水实际上是一个正在哭泣的年轻姑娘的泪水。蚂蚁抬起头,看见一个年轻姑娘坐在一大堆种子前。"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啊?"蚂蚁问道。"我是一个巨人的囚犯",姑娘告诉蚂蚁,"这一大堆种子里夹杂有谷子、大麦、黑麦的种子,我必须把他们分开,捡成三堆,他才肯放我走。""这需要你一个月的时间哪"蚂蚁看了看堆得像山一样的种子说道。"我知道"姑娘哭着说:"如果我明天还不能把它分完,巨人就会把我当作他的晚餐吃掉。""不要哭"蚂蚁说,"我和我的朋友会帮助你的。"很快,成千上万只蚂蚁忙碌起来,将这些种子按类分成三堆。第二天早晨,巨人看到分派给姑娘的活干完了,就把她给放了。就这样,这个姑娘的一滴泪不但救了蚂蚁,还救了她自己的命。
活动反思:
在连续三次反复试上的过程中,这一节课得到了完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目标达成率较高。活动中,在语言的组织上更加精练了,采用了发散式提问,让幼儿能自由的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充分体现在幼儿为主体这一观点,活动环节紧凑了,体验式教学让幼儿体验到了被帮助后的感受,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我觉得在幼儿回答问题时要及时观察,随机应变,给予幼儿语言提示或帮助,既要尊重幼儿,又不死备教案,具有应变能力,推动幼儿思路的发展。这次的教学活动效果比较好!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产生感恩的心情。
2.初步学习歌曲以及手语动作。
活动过程:
1.提问:王老师最近过节了,小朋友们猜猜是什么节?你还知道哪些节日?
2.根据幼儿回答引出感恩节(thanksgivingday)并讲解感恩。
2.“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是唱出来的,老师的手也会说话,不信你们看!”引出手语并讲解。演示手语动作请幼儿猜是歌曲中的哪一句。
3.演示并教幼儿歌曲手语动作。
1.教师举例请幼儿说说自己想要感谢的人以及为什么要感谢他们。
2.教师小结一起唱歌做手语动作。
评析:这是我的第一次公开课,有些紧张,很多内容都准备了,但是没讲到,在评课时,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活动的重点,应侧重第二个目标。
2、故事提前会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适当摄录生活中感恩的图像播放给幼儿观看,使幼儿更易于理解感恩这个概念。
3、感恩的话题应再深入,贴近幼儿身边的小事更激发孩子们的爱心。
4、最后一个环节可以给幼儿更多表演的空间,如:男孩子女孩子分组表演等。
5、活动中把音乐的气氛烘托的再浓郁些,效果会更好。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六
1.初步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能够和大家一起背唱并表演歌曲,并尝试用动作、语言表达歌曲欢快的情绪。
3.尽快认识书中的学习标志,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并尝试用动作、语言表达歌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在对比练习中区分四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手风琴
教学方法:谈话、提问、引导、游戏、合作、交流、听唱……
一、创设情境:
学生听音乐《玩具兵进行曲》进教室进行自由做律动,要求:
1、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走或跳。
2、动作与音乐要合拍(有节奏)。
3.同桌作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为歌曲教学做准备。
二、学唱歌曲
师: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和身边的好朋友。
1、学生纷纷介绍。
2、教师引导学生用固定的节奏来相互介绍自己。
如:师问:xx|xx|x.x|x-|
你的名字叫什么?
生答:xx|xxx|xx|xxx|
我叫项征我叫项征
3、教师请个别学生用节奏对答。
4、对比练习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学生学会区分。
5、分小组进行自我介绍(教师巡视各组问答情况)。
相互介绍的方法有很多,师听听,看看他们是怎么用节奏介绍自己的。
6、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7、用听唱法练习
8、教师用唱的形式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边回答边拍手)
9、学生用唱的形式相互问答。
教师对不足之处进行纠正。
三、创编与活动
1、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样,认识了那么多的好朋友,心里十分开心,我想唱首歌作为礼物送给你们。
教师表演。
2、师:你们也和老师一样认识了那么多的好朋友,你想对你的好朋友说些什么?或者也在课堂上送什么礼物给你的好朋友呢?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表演。可用语言讲述的,可用舞蹈、歌曲、讲故事等形式来表现)
3、请学生来表演。
(表演后教学生用用xx|xxx的掌声给予鼓励)
4、师:走出课堂,你还想邀请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做什么?(做游戏、打球等等)
师:那就请拉着你的好朋友一起去好吗?
5、在学生情绪比较激动的同时,教师带领学生边听《玩具兵进行曲》边做动作出教室。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互相认识、记住了各自的名字,希望以后同学们都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大班的孩子们很可爱,但又令人啼笑皆非。在教《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时候,前面的两句"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歌词孩子们很快就学会唱,但到了第三句"我叫×××(××)我叫×××(××)"时,孩子们就有点云里雾里了:起先,我直接让孩子们念×××(××)的节奏,一两遍后就把孩子们的姓名带进去按节奏唱,如"我叫李晓明(王洪)",接着我通过请孩子们起来并用歌唱和孩子们对话的方式,试图用这种方法让孩子们在反复聆听和回答中逐步巩固歌曲,同时也让孩子们起来相互用歌声对话。但问题出来了,在歌唱中只有个别孩子们能够有意识的按节奏报出自己的姓名;唱到最后,孩子们竟把"你的名字叫什么"唱成"我的名字叫什么",让人哭笑不得。
以上的现象说明了我还没真正的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能够牢固的掌握音乐节奏,还没能让孩子们真正的走进音乐融入音乐当中,要解决这一点,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课堂的教学语言需要更仔细的去设计。我会继续努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探索去发现,不断的和学生磨合,去寻找更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七
1、了解窑湾古镇里的三种小吃,在基础上探索每种小吃的制作食材和过程。
2、感受旅行带来的快乐。
3、通过夹、卷等动作制作小吃。
一、导入
1、谈话
师:你们出去旅行过吗?旅行时会选用哪些交通工具呢?
师:今天我们选用小巴士一起去旅行好不好?请小朋友们小手握好好方向盘,准备出发啦。
2、听音乐,做开车动作。
师:请看,到哪了?
幼:窑湾古镇
师:你们发现什么了?
幼:大门是关着的。
师:那我们一起请它开开好不好?
幼:请...开...们...
二、任务一
1、到古镇入口
师:你们听,它在说什么:欢迎小朋友们来参观古镇,今天你们要完成三个任务。
任务一:请到西大街寻找一种小吃,并观察它的制作食材和过程。
任务二:请到中宁街寻找一种小吃,并观察它的制作食材和过程。
任务三:请到中大街寻找一种小吃,并观察它的制作食材和过程。
师:你们听清楚了吗?那我们握好方向盘准备出发吧。
2、听音乐,做开车动作。
师:西大街到来,你们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小吃?
幼:......
师:它由哪些食材制作出来的?他的制作过程是什么?
幼:......
3、播放视频过:制作过程
三、任务二
1、中宁街
师:刚才我们到达西大街完成了第一个任务,开不开心?现在我们去完成第二个任务好不好?握好方向盘继续前进吧,出发。
师:中宁街到了,你们发现什么小吃?
师:它由哪些食材制作出来的?他的制作过程是什么?
幼:......
2、播放视频过:制作过程
四、任务三
1、中大街
师:刚才我们到达中宁街完成了第二个任务,开不开心?现在我们去完成第三个任务好不好?握好方向盘准备出发吧。
师:中大街到了,你们发现什么小吃?
师:它由哪些食材制作出来的?他的制作过程是什么?
幼:......
2、播放视频过:制作过程
3、师总结:今天我们去古镇旅行,还完成了三个任务,真是太棒了。
五、制作小吃(卷饼)
师:看了那多的小吃,我们肚子是不是也觉得有点饿了?那我们也来学习制作小吃好不好?
(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有的孩子不会用夹子,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或者同伴间互相帮助,制作好的卷饼,鼓励幼儿互相分享着食用)。
课后延伸:晚上回家也做一个卷饼给家人吃,并把你们制作的过程用手机拍下来发在微信群里。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八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妈妈的简单特征。
1、让幼儿观察妈妈。
2、音乐《听我说谢谢你》
(一)介绍节日:
1、介绍节日教师用清楚简洁的语言向幼儿介绍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孩子们你们观察过妈妈吗?她长得怎么样?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头发是什么样子的?请你们说一说吧。
3、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妈妈的工作及职业。说说妈妈好在什么地方?
4、讨论:知道妈妈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非常辛苦,应学会关心妈妈。提醒幼儿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妈妈拿拖鞋,请妈妈喝水,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等。
(二)我的好妈妈:
1、说说自己这几天为妈妈做了什么事。
2、欣赏理解歌曲
3、熟悉音乐旋律:听音乐拍手,感受音乐的旋律。
跟着老师学习手指律动送给妈妈吧!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九
教学计划是为了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和安排的实践性教学文件。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1、通过多种活动,让幼儿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他们爱的无私和伟大。
2、在感受被爱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关心、孝敬父母,激发幼儿感恩他人、感恩社会的情感。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并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感恩。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父母之爱。
活动难点:懂得如何孝敬父母。
1、经验准备:向父母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付出的辛苦。与家长共同收集有关公益活动的资料(如四川地震社会各界捐款、救人等资料)。
2、物资准备:动画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关于家长照顾孩子的课件,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歌曲《感恩的心》。四川地震有关画面(捐款、救人场面等)。投影仪。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动画歌曲,请你们认真看,仔细听,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播放动画歌曲)。
提问:
动画中都有谁?歌曲里唱了什么?
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画面一:家人给宝宝喂饭。
画面二:家人给宝宝洗澡。
画面三:家人给宝宝穿衣服。
画面四:爸爸带宝宝去动物园玩。
画面五:妈妈教宝宝学走路。
画面六:一家人去郊游。
画面七:妈妈带孩子学习滑旱冰。
提问:
2、他们为你们付出这么多的辛苦,小朋友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其实爸爸妈妈为了小朋友的健康也付出了很。
多心血,特别是你们生病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照顾你们的呢?
1、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
2、请一名家长讲述。(现场请家长讲述)。
今天,老师特意请来了一名小朋友的妈妈来到这里,现在我们掌声欢迎这位妈妈到前面来就坐。
(家长讲述见附件)。
教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感谢这位妈妈给我们带来这么感人的故事!
提问:
1、这位小朋友生病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心里感到怎么样?
2、当针扎到孩子的脸上的时候,孩子大声哭了,爸爸和妈妈怎么样了?
3、为什么爸爸、妈妈也跟着掉眼泪呢?
4、听了这个故事以后,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教师:既然我们都知道了爸爸、妈妈是这么的爱我们,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幼儿自由讲述)。
1、幼儿之间互相捶背。
幼儿站成一横排,全体向右转,后面的小朋友给前面的小朋友捶背,再反方向转过来,后面的小朋友给前面的小朋友捶背。
提问:
a、刚才别人帮助你捶背的时候你心里感到怎么样?
b、你帮助别人捶背的时候你心里感到怎么样?
教师:既然互相帮助是那么的快乐,以后我们就应该多关心、尊重、和帮助他人,这样做别人快乐我们也会快乐。
2、教育幼儿孝敬长辈。
观看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
提问:画面上的小朋友和他的妈妈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希望小朋友们都能成为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教师:其实除了爸爸妈妈以外,还有很多人都非常关心和爱护我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教师启发幼儿:
(1)、我们生活的环境干净整洁,是谁的功劳呢?
(2)、我们每天都能吃到营养美味的食品,是谁的功劳呢?
(3)、前几天我国四川省发生了特大自然灾害,你们知道是什么事情吗?幼儿讲述。
(4)、看课件(灾区救援等画面)。
提问:
2、你在电视上或是幼儿园里了解到人们都为灾区做了什么?
3、灾区的人们会对帮助他们的人说什么呢?你想对灾区的人们说什么?
4、请小朋友对所有关心过我们的人说一句话。
教师小结: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爸爸、妈妈把我们养育大;感谢亲人对我们的关心;感谢所有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们;感谢祖国给了我们这么好的生活环境!
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请小朋友创编表演。教师播放音乐《感恩的心》,教师与幼儿共同随音乐表演。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的安排,我认为遵循了新《纲要》中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注重了教育内容的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感发展,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幼儿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态度。作为一堂综合活动研讨课,要充分激发和调动幼儿情感方面的东西。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含义。
2、知道在自己的成长中有许多的人在付出,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初步培养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口渴的蚂蚁。
3、心形彩色纸、勾线笔等。
(欣赏第三段)提问:小姑娘有没有被吃掉呀?是谁想了什么办法救了小姑娘?小蚂蚁为什么要救小姑娘呢?为什么说姑娘的泪水救了蚂蚁,也救了她自己?(因为小姑娘的泪水救了蚂蚁,所以小蚂蚁为了感谢小姑娘,就想办法帮助了小姑娘。可以说小姑娘的泪水既救了小蚂蚁,也救了她自己。)。
2、完整欣赏,进一步理解故事含义。
提问:你们喜欢故事中的小蚂蚁吗?为什么?(故事中的小蚂蚁在得到小姑娘的帮助以后,他也能想办法主动去帮助小姑娘,他真是一只聪明、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知道感恩的小蚂蚁,所以我们大家都喜欢他。)。
(1)家中:妈妈洗衣服、爸爸拖地、爷爷喂饭。
(2)幼儿园:老师教本领、阿姨铺床、叔叔做饭。
(3)社会:清洁工扫地、警察指挥交通……。
(1)集体交流。
(2)画出感谢的方法。
(3)总结,送卡片活动延伸:
制作感恩卡在日常活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懂得感谢,学习主动关心、帮助别人。
附故事:口渴的蚂蚁。
有只蚂蚁口渴了,它到处找水喝,可就是找不着。突然,就在蚂蚁要渴死的时候,一大滴水落了下来。蚂蚁喝了水得救了。这滴水实际上是一个正在哭泣的年轻姑娘的泪水。蚂蚁抬起头,看见一个年轻姑娘坐在一大堆种子前。"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啊?"蚂蚁问道。"我是一个巨人的囚犯",姑娘告诉蚂蚁,"这一大堆种子里夹杂有谷子、大麦、黑麦的种子,我必须把他们分开,捡成三堆,他才肯放我走。""这需要你一个月的时间哪"蚂蚁看了看堆得像山一样的种子说道。"我知道"姑娘哭着说:"如果我明天还不能把它分完,巨人就会把我当作他的晚餐吃掉。""不要哭"蚂蚁说,"我和我的朋友会帮助你的。"很快,成千上万只蚂蚁忙碌起来,将这些种子按类分成三堆。第二天早晨,巨人看到分派给姑娘的活干完了,就把她给放了。就这样,这个姑娘的一滴泪不但救了蚂蚁,还救了她自己的命。
活动反思:
在连续三次反复试上的过程中,这一节课得到了完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目标达成率较高。活动中,在语言的组织上更加精练了,采用了发散式提问,让幼儿能自由的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充分体现在幼儿为主体这一观点,活动环节紧凑了,体验式教学让幼儿体验到了被帮助后的感受,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我觉得在幼儿回答问题时要及时观察,随机应变,给予幼儿语言提示或帮助,既要尊重幼儿,又不死备教案,具有应变能力,推动幼儿思路的发展。这次的教学活动效果比较好!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产生感恩的心情。
2.初步学习歌曲以及手语动作。
活动过程:
1.提问:王老师最近过节了,小朋友们猜猜是什么节?你还知道哪些节日?
2.根据幼儿回答引出感恩节(thanksgivingday)并讲解感恩。
2.“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是唱出来的,老师的手也会说话,不信你们看!”引出手语并讲解。演示手语动作请幼儿猜是歌曲中的哪一句。
3.演示并教幼儿歌曲手语动作。
1.教师举例请幼儿说说自己想要感谢的人以及为什么要感谢他们。
2.教师小结一起唱歌做手语动作。
评析:这是我的第一次公开课,有些紧张,很多内容都准备了,但是没讲到,在评课时,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活动的重点,应侧重第二个目标。
2、故事提前会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适当摄录生活中感恩的图像播放给幼儿观看,使幼儿更易于理解感恩这个概念。
3、感恩的话题应再深入,贴近幼儿身边的小事更激发孩子们的爱心。
4、最后一个环节可以给幼儿更多表演的空间,如:男孩子女孩子分组表演等。
5、活动中把音乐的气氛烘托的再浓郁些,效果会更好。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十
1、根据乐句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学跳邀请舞。
2、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大方,体验共同舞蹈的快乐。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1、不同颜色的彩纸4张、记号笔。
2、舞蹈音乐。
1.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欢快、活泼。
2.听辨乐句,在每一乐句的句首处拍一下手。
师:请你们自己试着在乐句开始时拍一下手。
1、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老师选择动作进行记录。
师:现在请你们在这里找个空的地方,让老师看到你们每个人的动作。跟着音乐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播放前半部分音乐,教师记录幼儿的动作)。
2、幼儿根据图谱学习舞蹈动作。
师:这个动作怎么做?应该注意什么?像在做什么?(教师哼唱谱子)师:让我们边做动作边走起来吧,前奏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准备。(手背后面,点头)(第一遍:他走的特别神气,我们再来试一试;第二遍教师语言提示)3、听音乐表演舞蹈动作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谱做动作的,如果我们不看图谱能记下这些动作么?(需要给你们一点时间去记一记吗?)(幼儿转身记忆动作)。
1、讨论并学习做邀请的动作。(坐在椅子上讨论)师:今天我们跳的是邀请舞,应该要有邀请的动作,你会怎样邀请朋友呢?请你来试一试?我们今天就先用这个宝贝的邀请动作!(教师示范,作提升:动作到位,一乐句做一次邀请)师:邀请朋友应该有礼貌,眼睛应该看谁?去找个朋友试一试邀请的动作。(关注眼神的交流)。
2、老师完整表演邀请舞,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跳邀请舞的方法。
师:我先来做邀请者,你们在圈上做什么动作呢?
师:你们看,我在什么时候把朋友轻轻地请进来的?现在邀请者变几个了?我们两个现在去邀请啦。(2变4)师:现在有几个邀请者啦?1个变2个,2个变成几个啦?猜猜4个会变成多少个呢?8个呢?邀请者越来越多,到最后就全被邀请完了,这样的邀请舞喜欢吗?(如果发现到邀请时还没有找到朋友,应马上引导:我们应该在哪个乐句就应该找到朋友?)。
3、幼儿学跳邀请舞,在舞蹈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让我们继续跳舞吧。(老师离开至旁边用语言提示,3个开始邀请)师:跳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应该怎么解决呢?(如果多人找一个朋友,应该及时调整)4.集体跳邀请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乐。
师:跳的开心吗?想再来一次吗?(3--6--12--24)。
师:朋友都邀请完了,音乐还有好多,还可以怎么跳呢?那试试吧!
难度较低幼儿能随音乐很快学会动作。邀请同伴共舞的时候,有的幼儿不善表达,所以没有积极跳起来。活动环节较薄弱幼儿情绪不够高涨。如果能在课堂上让幼儿急性创编动作幼儿积极性会更高。
小百科:跳舞通常指伴随音乐按照有节奏的步伐而移动,或者单独一个人,或者带一个舞伴,或者以集体形式,是为了好看或是追求某种涵意。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一
1、通过了解乐曲的结构,以及连贯流畅的旋律。
2、能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
3、学会在游戏时适当调整自己的动作幅度,愉快地和他人协调交往,避免碰撞。
1、教学挂图.
2、音乐磁带。
1、了解歌曲内容。
提问:先是谁陪谁逛公园的?(先是爸爸,接着爸爸带妈妈逛公园;妈妈带着小弟逛公园,最后我不带小猫去公园),那么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快乐)为什么我不带小猫去逛公园啊?(因为它不捉老鼠)
2、演唱歌曲
(1)教师示范唱歌曲。
(2)教师带领幼儿琴声学习演唱歌曲。
3、儿随歌曲旋律唱歌曲。
(1)听着音乐,幼儿轻声哼唱歌曲,注意歌词与乐曲旋律的匹配。
(2)幼儿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表现出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
4、全体幼儿跟音乐齐唱。
《逛公园》是一首愉快而又带些诙谐有趣的歌曲,节奏明快,根据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幼儿注意弱起拍唱,并能拍准重拍,能在重拍处及时带人。在活动中不仅要学唱歌曲还要按照规则游戏,还要注意圆圈的顺逆时针走,对于大班上学期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掌握的知识点还是蛮多的。
这个律动的加入可能会延长课堂时间,如果加入律动,可改为边唱边走,拍准强拍,也可作为课前准备。
教师第一次范唱可改为清唱,让幼儿听清楚歌词。
钢琴伴奏声音一定要低一些。
在游戏中教师一定要清楚强调“带人”的规则——在第一强拍处。
角色表演唱这部分可放在前面学唱歌曲时,放在后面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投入。
游戏处应注意对幼儿情绪的收放自如,对于猫抓住了老鼠也应给写奖励(贴花纸)。当猫捉老鼠时教师应关注好“爸爸、妈妈、小弟”,从而不至于让他们感到冷场。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二
有关动物的主题是每个年龄阶段幼儿都非常喜爱的内容,但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要把握的主题要点是不同的,对于中班幼儿则侧重于感知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及与人的关系等等。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按以往的经验,教师可能会教给幼儿许多关于动物的歌曲,通过歌唱的方式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了解。但如果只是单纯的歌唱似乎又忽略了音乐自身特有的知识语汇和本体功能。那么在主题进行中,如何使音乐既起到纽带作用,让幼儿在其特有的愉悦感中逐步推进主题的进展,同时又不失音乐所蕴涵的技能要素,使幼儿获得音乐素质的训练与提高?在动物主题中,青蛙和其他动物叫声是动物的特征之一,模仿青蛙和其他动物叫声是幼儿的兴趣点,而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是中班幼儿应获得的知识点,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于是,我设计了以下集体活动"青蛙唱歌"。
1、区分音乐的高低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
2、能用不同的语言节奏大胆想象、表现青蛙的叫声。
大荷叶一张(能容纳活动中的幼儿)
一、合作游戏"荷叶和风",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
1、出示荷叶:--"小朋友,你们看,这会是什么?我们一起把它打开吧!"--"荷叶长在什么地方?如果一阵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
2、倾听高音区轻柔缓慢的音乐,体验游戏"小风和荷叶"--"听!风来了,你觉得这是一阵怎样的风呢?"--"当轻轻的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呢?"
3、倾听低音区强烈快速的音乐,体验游戏"大风和荷叶"--"又有一阵风吹来了,听!这又是一阵怎样的风呢?"--"当大风吹来时,荷叶又会怎么样呢?"
4、交替进行高低不同的音乐,愉快游戏"会变的风和荷叶"--"风会变吗?仔细听音乐里的风是怎么变的?"--"风停了,荷叶怎么样了?"
二、体验音乐的高低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
1、出示荷叶上的青蛙。
--"谁最喜欢荷叶?"(青蛙)--"小青蛙们,我们一起跳到荷叶上吧!"(幼儿轻轻跳上荷叶)
2、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想象青蛙的叫声。
3、试着用高低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
说明:当幼儿对青蛙的叫声产生浓厚兴趣时,教师可对幼儿的兴趣进行迁移,借助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的叫声来提升幼儿对音乐高低变化的认识。"来来,我是一颗菠菜,菜菜菜菜菜菜……"这首歌曲幼儿非常熟悉、喜爱,它的旋律很具诙谐幽默的感染力,体现老青蛙和小青蛙歌唱时的愉快心情,更重要的是它的音域跨度也很适宜大班幼儿的嗓音特点。因此,将这首歌曲根据活动内容进行改编翻唱,并借助指偶表演一定能引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4、初步尝试同声合唱。
--"你喜欢小青蛙还是老青蛙的歌声呢?为什么?"(幼儿自由选择演唱)--"虽然老青蛙和小青蛙的声音不同,一个尖,一个粗,但它们很喜欢在一起唱,因为它们觉得那样很快乐,你们想试试吗?"(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尝试同声合唱)
说明:在熟悉的歌曲、音乐的高低变化、自主选择的叫声这三者的融合中,幼儿不仅获得了音乐的要素,更体验到了歌唱的快乐!
三、音乐游戏:青蛙下水--歌曲《数蛤蟆》是幼儿熟悉的歌曲,将歌曲中的"蛤蟆"改编成青蛙,引导幼儿做出青蛙跳水的动作,在游戏中结束音乐活动。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三
2、通过欣赏和表演,感知音乐表达的形式美、意境美,并从中获得乐趣。
1、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第一、四、六、十三段;
2、乌龟、天鹅、袋鼠和狮子头饰。
1、师:“今天,森林里要开音乐会了,小朋友们听一听,有哪些动物来参加音乐会?”
——教师放音乐第一段。师:“小朋友们听出来了吗?是谁来了?”
——幼:“狮子。”
——师:“说的对,那么谁可以来为大家表演一下,狮子是怎么出来的?”
2、请幼儿自由表演。
根据音乐,陆续介绍其它三种动物出场,并请幼儿表演。
3、请幼儿根据想象自由表演,每人都要创造出四种动物的动态,并随着音乐的节奏即兴表演。
4、选自己喜欢的动物戴上头饰进行表演,将幼儿分组根据音乐出场自由表演。
表演动作参考:
(1)狮子:抬肘与肩平行,双手五指张开,放在头部两侧,两拍一步并向左右摇晃上身。
(2)龟:身体前伏两膝微细,两臂向左前启,右前方伸开,与胸同高,两拍一次左右臂轮流前伸后缩,两拍走一步。
(3)袋鼠:两肘夹子左右两侧,小臂前伸,双手靠近自然下垂,两腿并拢,两拍向前跳一步。
(4)天鹅:双臂后伸于臀部两侧,做波浪式柔臂动作,两脚走小碎步圆场。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十四
1.欣赏乐曲《侗乡之夜》,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现场欣赏巴乌等乐器演奏及随音乐舞蹈,多通道感受乐曲柔美、流畅等特点.
3.积累合作舞蹈的智慧,体验其中的乐趣.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1.乐器(巴乌、葫芦丝、笛子、陶埙),录音带.
2.教师用的少数民族服装,幼儿用的自制羽毛腕饰.
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完整欣赏录音乐曲第一遍,感受乐曲的美妙、动听.
教师:老师有一首好听的曲子,请小朋友一起来听听,
2.幼儿欣赏乐曲第二遍,教师引发幼儿注意听辨主奏乐器--巴乌.
教师:这首曲子好听吗?你听出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3.教师播放用笛子、陶埙、葫芦丝、巴乌分别演奏的乐曲,请幼儿分辨乐曲中的主奏乐器.
教师:请小朋友来听听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4.教师用巴乌现场完整演奏乐曲.
教师:老师把巴乌带来了呢,想不想听老师现场给你们演奏曲子啊?
5.教师与幼儿讨论乐曲的相关信息,如云南、傣族、以及曲名等.
6.男女教师穿上傣族服装,合作舞蹈.
第一,在男女教师表演双人舞之前,如果教师能预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两位教师是如何配合的,具体有哪些动作或造型,表演之后教师再组织幼儿交流和尝试,那么幼儿即兴跳双人舞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7.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带上腕饰参与表演,分别进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芦丝表演,教师提示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做不同动作.
8.幼儿分角色两两组合随音乐完整表演1-2遍.自我反思活动以音乐欣赏为主线,用整合的手段营造了一个审美的艺术氛围,借助巴乌、陶埙、笛子、少数民族服装、孔雀舞、教师现场演奏等多种与乐曲相关的要素,帮助幼儿全面感受、理解乐曲.幼儿通过多通道的参与,发展审美能力.男女教师共同执教为幼儿双人舞表演提供了模仿的榜样.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五
春天,小动物都做着自己喜欢的运动,在一次大班语言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森林里的小动物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发育特点,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更喜欢唱有关小动物的歌曲。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增强歌曲对幼儿的感染力,增强幼儿的健康意识,我根据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
1、让幼儿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热闹、欢快的特点。
2、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3、师幼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
1、《森林里真热闹》课件。
2、录音机、《森林里真热闹》歌曲磁带。
一、随《森林里真热闹》的音乐做着动作进入教室。
二、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并理解歌曲内容。
1、听歌曲,让幼儿感知歌曲热闹欢快的旋律。
2、看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三、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引导幼儿唱出歌曲中的衬词,增强歌曲的表演力。
1、打节奏说儿歌《森林里真热闹》。
2、学唱歌曲。
四、师幼共同创编简单的动作,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十六
通过欣赏钢琴曲《小鸭的舞》,要求幼儿知道乐曲的名称,熟悉乐曲,并能想象乐曲中小鸭子的音乐形象,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听辨能力。
画有各种小鸭舞蹈的图片;录音机、磁带、小鸭头饰若干。
一、先出示一幅《小鸭》图,图上画有各种跳舞姿势的小鸭。让幼儿看看议议,然后再让幼儿欣赏乐曲《小鸭的舞》,要求听音乐想象小鸭在干什么。
二、教师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初步想象。
三、进一步引导幼儿欣赏乐曲。
教师带领幼儿边听边想,并可稍用身体感觉来启发幼儿想象,如乐曲的1至4节音乐,教师可随着音乐微微摇摆身体,启发幼儿去想象这音乐好像告诉我们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走路。
四、引导幼儿分段欣赏。
教师提问:开始的音乐告诉我们什么?(可用提问结合音乐)小鸭是怎样走路出来的?并弹奏1至4小节音乐,再次提问:小鸭出来在干什么?(弹奏5至8小节音乐)。
中间的一段音乐,教师可边弹奏边重点引导幼儿听水波声,启发幼儿想象小鸭在游水、嬉水、吐泡泡。
教师可弹奏最后一段音乐,启发幼儿想象小鸭又在干什么,并引导幼儿听出这音乐是第一段音乐的再现,小鸭欢快地跳着舞回家了。
五、教师弹奏乐曲,让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
六、教师跳一段“小鸭的'舞”的舞蹈,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欣赏舞蹈,增强美的感觉。
七、让幼儿戴了头饰(分组或集体参加)自由想象表现乐曲的音乐形象。
一、本次活动呈现的是一节原生态的集体舞教学。
没有过多的教具、太多的修饰,目的是希望幼儿在较少干扰的状态下初次体验与感受集体舞带来的快乐。由于本班孩子是第一次接触与尝试集体舞;加上之前的经验积累不多;改变了活动环境;听课人员太多而干扰了孩子的专注性学习,从而影响了最后听音乐连续舞蹈的流畅性。
二、之前的活动设计,一直考虑的是每个环节的教学重点,力求逐一攻破,达到教学目标。
构成集体舞是三个基本要素:音乐、动作、队形,要想把集体舞有序有有效的进行就必须把握好每个环节的关键点。
1、在熟悉音乐的环节中我把律动植入乐曲之中,轻松引导幼儿感受乐曲风格与节奏变化。
2、本次双圈行进式的集体舞中的男女生前进后退比较难,我就结合口令提示:123456拉手、2234伸手拉手、开花后退回到原位,明确清楚,便于记忆操作;b段的无旋律三拍子,我就结合简单的儿歌握握手、敬个礼、换朋友、敬个礼;口令合拍紧凑,衔接自然。
3、在交换舞伴的环节是容易出现混乱的时候,所以,活动一开始我把椅子摆成两个同心圆,幼儿分男女生坐在椅子上,活动时再把椅子叠放在傍边。这样幼儿就非常清楚的知道里圈与外圈,避免重新因整理队形带来的混乱。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七
1、欣赏a段音乐,玩游戏“木头人”、
(1)幼儿随音乐自编动作,进行“木头人”游戏、
(2)配班老师做“熊”,师生一起玩木头人游戏、
(3)一幼儿做“熊”,再次游戏、
2、欣赏b段音乐,探索选“聪明人”、
(1)讨论:怎样把熊引开?
(2)和配班老师合作随音乐表演选“聪明人”、
(3)提问:村长是怎样选“聪明人”的?“聪明人”往哪里跑?
三、集体游戏“熊和木头人”、
1、师生合作:配班老师做熊,老师做村长,幼儿当村民完整游戏、
2、生生合作:两名幼儿分别做熊和村长,其他做村民进行游戏、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十八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受力和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让幼儿学会基本的击拍方法和强弱变化,能听节奏变换。
活动准备电子琴1台,打击乐器1套,各种瓶罐,沙子,石头,种子,水,筷子等等供幼儿操作的材料。
活动过程一、随音乐律动进活动室,创设活动情境。
一、练习击拍。
1、练习基本的击拍方法,并注意强弱变化。
2、听教师的节奏击拍。
二、幼儿练习用各种方式为歌曲伴奏。
2、引导幼儿试着用身体的某些部位发出声音,如拍手,拍腿,拍肩,跺脚,弹舌头等,并试着用这些方式为歌曲伴奏。
3、请幼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废旧材料,幼儿自己从中发现或寻找制作能发出声响的物品,作成伴奏乐器。
1、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情况。
2、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伴奏器具为歌曲伴奏。
感恩的心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九
我们雪堰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一个富饶的鱼米之乡。太湖更是我们的骄傲,这里的孩子们都见过太湖,能经常和家人一起到湖边游泳、玩耍,所以,他们对太湖有着非常丰富的感性经验。太湖美,美就美就美在太湖水,特别是湖面上此起彼伏的波浪和“哗哗”的波浪声,像是孩子们心中的大海声,更是给孩子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站在太湖边,湖面时而平静,时而波涛汹涌,就好像太湖在演奏着一曲曲沁人心扉的交响曲,因此我选择了太湖中的浪这个话题,将音乐融入太湖浪中,和孩子们一起来感受音乐的强弱起伏变化,从而设计了本次活动。
1、辨别音乐的低潮和高潮,通过适当的方法表现音乐不同的力度。
2、感受音乐起伏的变化,在音乐中情绪宣泄得到平衡与满足。
3、敢于用动作表现音乐,尽情地融入游戏情景,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1、重点:引导用适当的方法表现音乐不同的力度。
2、难点:能合着音乐节拍玩游戏。
1、两段不同性质的音乐。(小浪的音乐轻柔、缓慢并以还浪声作背景;大浪的音乐比较急速,听后顿时能激发情绪。)。
2、蓝绸和ppt。
一、倾听故事,感受太湖的多骄。
1、(ppt:太湖边美丽的风景)提问:我们都去过太湖,太湖里有些什么?(船、鱼、虾、波浪、波光及其美丽的色彩……)。
2、播放海浪声:启发幼儿闭上眼睛听一听波浪发出了什么声音?(大浪和小浪声)。
3、太湖高兴的时候怎么样?生气的时候又怎么样?(高兴时湖面泛起微波,生气时湖面波涛汹涌。)波浪是怎样向前跑的?(启发幼儿说出波浪是一浪推着一浪向前跑的。)。
4、教师小结,感知太湖如此多娇: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水在太阳的照射下,金光闪闪,非常娇艳。一个个浪打过来,就好像太湖在和我们说话,告诉我们她现在的心情怎样。
(激发已有知识经验,为下面欣赏音乐及创遍动作做好铺垫。)。
二、学做浪花,表现太湖的多变。
1、请小朋友欣赏音乐《大浪与小浪》一遍,老师配合朗诵一段浪的故事,并运用表情和动作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力度和情绪变化。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段乐曲,讲的就是我们美丽的太湖里发生的许多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让小朋友欣赏音乐,老师配合朗诵讲述一段海浪情景,语调与音乐情绪协调。)。
2、提问:音乐里太湖发生了什么事情?(ppt画片:刚开始湖面很安静,鱼儿在湖里欢快的游着,小鸟儿也在湖面上自由的飞翔着,一阵大风刮过来,湖面掀起了波浪且越来越大,鱼儿吓得四处逃散,鸟儿有的在湖面上迎风艰难的飞翔,有的躲藏了起来。随着大风的'远去波浪越来越小,最后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教师运用表情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力度、情绪发生变化,用手势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旋律。)。
3、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创编浪起伏的动作。
师:当湖面很平静的时候,湖面泛起了微波,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呢?(引导幼儿用双手及手臂部动作来表现。)。
师:当一阵大风刮过,湖面波涛汹涌,掀起了大浪,我们又可以怎么表现呢?(引导幼儿能用整个身体来表现大浪。)。
4、教师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和幼儿一起跟着音乐感受音乐高低起伏的变化。
师:太湖可真有趣说变就变,高兴的时候湖面风平浪静,生气的时候波涛汹涌。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多变的太湖。(幼儿自由表现,音乐发生变化时教师适时给予提示。)。
(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幼儿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进行舞蹈,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
三、演绎湖面,展示太湖的多姿。
1、幼儿两人一组,学习用蓝绸演绎海浪的起伏变化。(提醒幼儿能根据音乐控制动作幅度的大小。)。
2、幼儿两人一跳蓝绸,各拉一头,教师引导幼儿用蓝绸表现大浪和小浪。
3、幼儿和老师一起用蓝绸跟着音乐玩游戏。
播放音乐,教师边引导幼儿感受音乐,边带领幼儿表演:微风吹过湖面,湖面上泛起了微波(孩子们轻轻抖动蓝绸)。突然一阵大风刮过,湖面上掀起了大浪。(孩子们大幅度抖动蓝绸)。
4、请一部分幼儿操作蓝绸演绎海浪,一部分幼儿扮演小鱼,在海浪中穿行,共同游戏。
(运用蓝绸进行游戏,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又能让每个幼儿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幼儿的情绪高涨,他们能在游戏中宣泄情绪得以满足。)。
四、静听湖水,品味太湖的多美。
播放音乐《太湖美》,ppt画面:太湖面平静时的美景。
师:天黑了,海面恢复了平静,孩子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感受我们家乡美丽多姿的太湖吧!(在老师亲柔的哼唱声中自然结束活动。)。
(在优美的《太湖美》中结束本次活动,既让幼儿身心得以并放松舒缓了情绪,同时又让孩子们再一次领略到了太湖美景。)。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44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