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记录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是写一篇完美总结的重要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一
[摘要]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采取水稻丰产栽培关键性技术,才能促进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基于此,分析我国提高水稻丰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意义,了解目前水稻栽培状况,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栽培措施来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二
摘要: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均有种植,特别是近些年来,玉米价格持续走高,市场销路一直看好,更推动了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但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对高温干旱条件下的玉米高产稳产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于玉米生产有所帮助。
玉米植株高大,叶展较宽,对于水分是十分敏感的,在每个生长阶段水分的供应都十分重要,一旦缺水就会影响其生长,导致发育不良,造成减产。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较大,而基本又是十年九旱,如何抗高温、防干旱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始终要面对的问题,下面就此对生产中的一些措施和技术进行分析。
1足施底肥。
根据土壤的肥力酌情足施底肥,主要是以农家肥为主,农家肥是比较理想的肥料,在施用前要经过完全腐熟。施用结合整地进行,或均匀撒在地块表面连同翻耕均匀混于土壤之中,或进行条施,施用原垄沟中,在破台起垄时覆于垄下。农家肥富含有机质及微量元素,同时还有微生物,对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起到保墒的效果,对于提高玉米的长势增强抗高温、搞干旱有明显的作用。
2科学中耕。
中耕能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利用水分渗透,破坏土壤板结及形成的毛细管,避免水分蒸发,起到保墒的作用,另外中耕培土能使玉米根系发育加强,达到壮苗的作,提高玉米植株的抗性,也能破坏地下害虫的生活环境,杀灭害虫及一部分杂草。中耕主要是进行趟地,东北地区多数是进行2趟,第1次是苗过膝,第2次是苗及腰,但如果苗过腰再进行趟地中耕就无法进行,因为机械高低有限会产生打苗现象,这时如果遇干旱天气,可以进行1次铲地,起到保墒的作用。对于受旱导致发育延迟的田块,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生长后期通过放秋垄、拔大草、割空株、打底叶等措施,提高通风透光能力,减少水分竞争,减轻病害侵染,确保灌浆饱满。
3及时除草。
杂草在耐高温、耐干旱及生长方面都要优于作物,过旺生长的杂草在水分、养分、阳光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会使田间的透风性降低,不利于作物的生长,要及时除草。除草要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现在多采用除草剂进行除草,使用时要注意用法和用量,特别是要注意田间的杂草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除草剂,避免使用不当而产生药害。
4肥水管理。
4.1合理灌溉。
根据玉米的长势和墒情,及时采取灌溉措施,进行造墒保苗,对于水源要科学合理利用,避免浪费,要优先保证高产田和缺水临界期的田块水分供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小水浅浇的方式,维持植株的正常生长,如有条件可采取滴灌、喷灌等节水方式,尽量不要大水漫灌,使有限的水量尽可能灌溉最大的有效面积。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则也要采取节水的灌溉方式,如错时垄灌、隔垄交替灌等方式,减少水量浪费,降低田间温度,把干旱损失降到最低。
4.2科学追肥。
科学施肥保证玉米的生长养分所需,壮秆肥、攻穗肥、攻粒肥追施要及时到位,同时要喷洒叶面肥,补充玉米的微肥需求。玉米的肥料主要以氮磷钾3种元素为主,但是氮肥在控施,不要过多,避免植株徒长,穗粒肥要结灌水追施,以尿素为主,每667m2用20kg左右,要开沟施用,在植株根侧深施,主要是为了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养分及水分的吸收能力,提高抗旱性能。灌浆后期要喷洒植生长调节剂,起到降温增湿的作用,增加玉米穗部及叶片水分,促进灌浆成熟。叶面喷施硼、锌微量元素叶面肥提高玉米抗旱性,螯合态的硼、锌微肥1:1混合物以2000倍水溶液喷施到玉米叶片上,一般于下午5:00以后喷施,浓度不能过大,防止烧苗。施用旱地龙,抗旱剂1号等玉米抗旱保水剂,增加玉米抗旱能力。
5防病防虫防风。
遇到高温干旱气候条件,玉米的自身生长会受到影响,抗病力减弱,这也给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所以要加强预警监测,密切关注玉米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苗头,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控,高温条件特别适合玉米螟、3代粘虫、蚜虫及叶斑病等病虫害发生,要适时开展应急防治和通防统治。科学选用防治药剂,掌握合理用药时机和剂量,适当增加施药次数,降低用药浓度,提高防治效果。叶斑类病害先摘除底部1~2片病叶集中销毁,再喷洒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5%代森锰锌500~8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螟在雌穗吐丝盛期后1周,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或2.5%功夫1500~2000倍液喷雾。粘虫可用灭幼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也要注意对雷雨、大风、局地强对流天气对玉米的不利影响,采取措施防范。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三
摘要:协同创新机制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同时协同创新机制的发展也是创新型国家开展高等教育的必然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协同创新机制是调动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共同参与的新机制。高等职业教育构建政校企行协同创新机制,包括协同创新机制利益的分享性、协同创新机制人才的共用性、协同创新机制的“产学服用”、协同创新机制的“学生上岗”和协同创新机制的资源共享。政校企行各方要主动承担相应的职责,构建双赢的联合机制,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政府责任;政校企行;协同创新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是高等教育中与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最密切的教育。当前,改革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工学结合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工学结合的新模式不仅仅需要学校对人才进行培养,还要企业和政府的多方面合作。因此,政府、学校、企业、行业联合办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出路所在。
一、政校企行协同机制创新概述。
协同创新机制是由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的。在协同创新机制中,赫尔曼哈肯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协同,即把系统中的各个子要素结合起来,彼此发挥作用,进而共同作用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在协同创新机制中,协同是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合作,而创新是一种发明或者思维从提出到正式概念化的过程。协同最早被提出的时候,只是强调系统内部各个子要素的组合,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常常把协同与创新联系在一起,进而形成了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创新机制是把多方的资源、绩效、知识、行动都整合在一起,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知识互惠、匹配度相同以及行动的同步,进而推动创新合作,实现系统内部要素的又一次新的组合。协同创新机制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以及全新的形式开启的新合作,这种新的合作关系中包含了学校、政府、企业、行业等多方面的主体,是一种“校企合作、政校合作、校校合作、行校合作”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可以带动政府、企业、行业、学校等多个主体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来,从而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双赢。开展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合作的新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多方面协同创新是一种“产学服用、多方协同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这种模式的创新,可以调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让市场和政府引导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打破传统高等职业教育的陈旧模式,真正做到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落实教育发展的各方职责,真正做到资源、知识产权、人才的共享。
二、政校企行联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1.政府责任与教育公益性联动。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教育公益性与其本身的双重特性,首先,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惠及全国大众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我国其他教育发展一样,是关系到教育公平与社会就业的,是与全体公民的幸福、民生发展息息相关的,也是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与终身化的重要渠道。其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大多数是在初中升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考试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以这部分学生组成的高等职业院校的人员,其公益性又具有特殊的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历程中,可以发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整个国家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劳动者的劳动技能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空间,为其个人发展增加了动力。在教育责任的主体中,政府无疑是各个国家推动教育发展的最大主体,也承担着最大的职责,因此,各级政府都应该把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自己必须履行的职责。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看,地方政府是主要的责任主体,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树立一种终身职业发展的目标规划,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地方政策紧密结合在一起,与政府的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同步,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跨界性。
教育不是封闭的教育,闭门造车的教育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同样也不能是封闭的教育。我国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等技能型人才为主,培养了包含建设、生产、管理等多个层次的人才,而人才培养合格的标准是必须具备胜任相关行业工作的能力以及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从这个角度上分析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其也必须是一种开放的教育、一种跨界性的教育,因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必须紧跟相关职业发展的规律。如今,高等技能行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行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在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时候,必须把社会的需求与人才的培养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种开放性的教育也必须是一种跨界性的教育发展模式,这种跨界体现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等新模式,只有这种宏观办学才能对职业特点有一个准确的分析,对课程的开发才能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与教育双重属性的结合,既跨越了职业与专业、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同时也跨越了企业与学校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的跨界性要求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有政府、企业的参与,而且还要规范相应的法律法规,形成一种制度保障,这样才能最终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的跨界发展模式。
三、高等职业教育构建政校企行协同创新机制的特性。
1.协同创新管理机制的重要性。
对于进一步开展协同创新工作来讲,首先应该建构协同创新管理机构,可以从微观层、中观层、宏观层等三个方面进行,分别成立校企合作组织和办学委员会以及职教联盟三层管理机构,并建立良好、有序的管理机制。可以依据校企协同机制创新管理机构层次,按照规定程序整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依据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建立协同管理平等对话平台,唯有这样,才能形成相应的符合科学原理的管理机制。同时,也可以根据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工作商议会议,建立起协调管理机制,并与各环节相关工作相配合。从微观管理层面上讲,充分发挥高校主体作用以及企业的关键作用,建立由各行业以及相应系统代表所组成的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管理委员会。合作管理委员会主要的发展目标是落实高校与企业之间共育人才和共享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管理社会服务运营机制,从多方面提高专业服务产业的综合实力。在宏观策略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学校校长、行业会长、职能领导共同组织建立的协同管理委员会,在提高办学规划质量和水平的同时,也能统筹管理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在宏观层面上,进一步解决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在中观引导层方面,企业需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依托政府协调管理产业机构以及职业教育的关系,根据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实际合作情况,成立由政府主导的产业结构组织,其中包括职能部门领导、企业专家、学员部门领导等。同时,设置与之相关的合作项目部门、秘书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这样,在无形之中推动专业层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服务科技和培养人才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各高校、政府、企业、行业在协同管理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的相应问题,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
2.协同创新机制利益的分享性。
一是根据发展状况,有效建立双重目标导向管理体系。政府所建立的协同创新管理平台,既需要关心各协同成员的发展方向,也需要落实相应的工作任务,为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展开良好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协同创新管理体系中,要进一步解决管理体系中所遇到的问题,不断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提供应用技术研究服务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二是建立高效的控制风险、共创利益、分享效益的协同管理机制。同时,以项目为引导,根据项目机制展开双方合作,在无形之中提高协同运作的管理机制,以共育人才为基础,围绕提高人才质量展开一系列合作,提高协同管理机制的运作效率,并研究和分析在人才共育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3.协同创新机制人才的共用性。
一是建立“共培互聘”和“互聘双向”的优秀人才管理机制体系,建立动态的教师管理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师管理机制,并且将具体的教学任务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每一位教师都需承担相应的教学责任,并定期展开培训,从各方面加强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自由安排教学时间和布置教学任务,实行科学合理的教师管理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还需要培养教师在进入到企业后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建立行业企业教师兼职晋升评价管理机制,使兼职教师也具备晋升的资格。对一些表现较好的兼职教师,高校应该聘请并将其转为正式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兼职教师也会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促使自身取得更好的发展。另外,引入竞争管理机制,实行淘汰制度,这样学生能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兼职教师,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考核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质量。同时,高校正式教师可以到企业接受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积极鼓励教师能够服务于管理、生产等各个方面,深入了解各职位的职业技能要求,熟练掌握一些新岗位的技能技术,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对当代一些社会岗位需求有明确的了解。
4.协同创新机制的“学产服用”
在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方面,单单凭靠高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实行服务、应用、操作等融为一体的教学管理。因此,在学校、企业、政府的参与和管理下,通过各方面的育人管理机制,将人才培养真正与教育教学系统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素养。同时,也需要与时代对人才的发展要求相结合,满足适应经济转型体系的人才需求,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取得更好的发展。一是建立共同管理项目研发机制。充分运用高校的各方面资源,通过共同开发和研究一系列课题,与各行业实际发展情况紧密结合,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降低企业在开发项目中所存在的潜在风险。企业与高校之间实施协同创新管理机制,进一步引导学生和教师参与项目开发,促进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并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进一步加强其研究能力和创新水平。二是建立互相激励以及互相支持的管理机制。项目之间的合作主要源于企业的合作需求,从各个方面来讲,其启动项目的资金是来源于高校,项目市场化的应用资金主要来源于合作企业。另外,应根据发展需求建立起专业型的运行管理机制,组织企业、政府、高职院校等相关人员建立专业型指导委员会,并且能够保证有序地实施和进行。三是建立支持合作项目管理机制。组织相关企业家和各行业佼佼者,定期或者不定期报告优化企业管理所需要的研发项目。高校可以根据其教师队伍状况,组织教师团队参加项目申报,同时提供项目启动基金,鼓励校企项目有效合作,并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一系列工作。
5.协同创新机制的“学生上岗”
一是进一步加强实训组织和顶岗实习的管理过程,完善顶岗实习管理机制中所存在的不足,制定科学有效的顶岗实习制度和评价标准,并且积极鼓励和支持兼职教师主动参与到顶岗实习学习过程中。二是构建就业信息协同管理机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执行。三是建立学生创业就业协同管理机制,根据高职院校的发展状况,进一步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学管理体系。高职院校与企业要共同研究创业培训课程,培养出更多勇于创业的学生。
6.协同创新机制的资源共享。
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需要各方建立共同的内容以及共同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该联合区域内的多方参与,各方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进行平等的技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要把职业教育作为基础,联合政府、企业、行业、学校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形成一种联合的新机制。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共享资源必须做到知识产权的开放与保护并举。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对教育发展的尊重,应强调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但是并不等于知识产权的破坏,要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实现合作,只有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才能促进其开发,进而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三是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优质化发展。在高等职业教育实现的资源共享应该是一种优质的发展,要对一定时期内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更新情况进行检查,并奖励不断更新优质资源的部门,以此鼓励资源的更新与持续,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四
苗床施肥和控制播种量是培育水稻旱育壮秧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技术[1-2]。但在生产中常因培肥技术不到位,肥料运筹和播量不合理,出现秧苗不健壮,从而影响旱育秧苗移栽后的生长优势,到目前为止,关于苗床施肥量及播种密度依然说法不一[3-5]。寒地水稻移栽前是否带蘖是培育壮秧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有关栽培因子对秧苗单株带蘖数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且针对隔离层育秧的影响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鉴于此,本试验欲采用四因素的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以及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6-8],对隔离层育秧下栽培因子对秧苗分蘖的影响进行详细研究和阐述,为寒地水稻培育壮秧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1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曙光水田试验地育苗大棚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27.8g・kg-1,全氮1.22g・kg-1,碱解氮113.5mg・kg-1,速效磷26.3mg・kg-1,速效钾117.4mg・kg-1。
1.2试验材料。
根据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区当前水稻品种类型及栽培面积,选用龙粳21号(穗立形状半直立)和垦稻12号(穗立形状不垂)2个当前水稻主栽或苗头品种。试验其余设备及肥料按照试验要求均在当地购买。
1.3试验设计。
采用大棚旱育秧主体技术,进行生产中应用较多的隔离层育秧的研究,设4因素试验,分别为播种量(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在整平好的苗床上先铺一层隔离物,如编织袋、无纺布等,在隔离物上再铺不低于2cm的营养土,然后播种育苗。在插秧前35d秧龄时期,调查秧苗单株分蘖数。
为减少试验的处理数,拟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每小区0.5m2。试验方案见表1。
2结果与分析。
2.1最优回归方程的建立。
本试验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来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将各小区的试验结果,按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输入到dps数据处理系统,逐步剔除0.1显着水平不显着项后,得到栽培因素与秧苗带蘖数的最优回归模型:。
龙粳21最优回归方程:y=0.638-0.072x1+0.052x2+0.036x3+0.025x4,决定系数r2=0.9313,f值=61.0。
垦稻12最优回归方程:y=0.62-0.076x1+0.016x2+0.032x3+0.023x4-0.027x22,决定系数r2=0.9494,f值=63.75。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两个品种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都在0.9以上,表明所得的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决定程度。
2.2单因子效应分析。
在-1.682~1.682水平编码范围内,对各栽培因素与秧苗单株带蘖的关系作函数图形。根据图1、图2可以看出,密度和氮肥对秧苗分蘖影响最大,其次为磷肥和钾肥。随着密度的增加两个品种秧苗单株带蘖数会显着降低;增加氮肥可以使龙粳21分蘖增加,而垦稻12单株带蘖数则会随着氮肥的增加而先增加后下降,可见过量的氮肥对垦稻12秧苗带蘖也是不利的;磷肥和钾肥对两个品种的秧苗分蘖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低密度和中高肥力会使隔离层育秧秧苗获得较多的分蘖,也是培育壮秧的有效途径。
2.3最佳栽培方案确定。
利用频数分析法对回归模型进行模拟寻优,对龙粳21秧苗单株带蘖数大于0.70的189个方案以及垦稻12秧苗单株带蘖数大于0.7的113个方案进行频数分析,从而获得了最佳栽培方案为龙粳21:播种量258.0~282.8g・m-2、施氮量86.0~96.8g・m-2、施磷量82.4~95.9g・m-2、施钾量55.1~65.3g・m-2;垦稻12:播种量221.9~239.0g・m-2、施氮量67.1~80.5g・m-2、施磷量92.0~107.2g・m-2、施钾量57.9~70.4g・m-2。
3小结与讨论。
该试验通过回归设计获得了秧苗单株带蘖的最优回归方程,两个回归方程都具有较高的'决定程度。单因子效应分析发现,密度和氮肥对秧苗分蘖影响最大,其次为磷肥和钾肥。低密度和中高肥力会使隔离层育秧秧苗获得较多的分蘖,也是培育壮秧的有效途径。景启坚等[9]研究认为,播种量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高素质秧苗的形成,这与本试验结果有所不同,这可能是由于育秧方式的不同或者所考查的秧苗指标不同所致。
同时获得了龙粳21和垦稻12的最佳栽培方案,然而该试验是针对秧苗分蘖的影响研究,在该模式下秧苗其他素质如干质量、根冠比等指标是否也达到较高标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五
在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当中,水稻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水稻生产是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我国开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忽视的一大要点。21世纪初期,从-的粮食增产中,水稻的种植面积贡献率比原来增长了40%,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也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增长了将近60%[1]。根据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委员会的推测,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粮食的总增产率将会大幅度提高,取得这一成效的原因有20%来自播种面积的增加,大约80%来自单产的提高,单位面积的增产率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培育种子与农作物的栽培可以看作是两个轮子,这两者相互结合,为水稻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好的种子需要有好的方法,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优良栽培模式,即使是再好的种子也生产不出足够多的粮食,这也将会使良种在生产上的作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2水稻高产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2.1高产重演性差、高产目标难以实现。
要实现水稻超高产量的目标有很大的难度,就算是得到了超高产的水稻品种,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高产重演性差,从而造成水稻超高产目标很难实现,只有在比较小的种植面积及合适的年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效。以下列举了几种应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探究农作物种子类型与探栽培措施配套技术体系及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形成水稻田土地种植能力恢复体系,实现水稻田土壤肥沃能力收支平衡;同时,研究适合水稻达到超高产目标的生态适应性并总结其规律及产量形成机制,使我国水稻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2.2高产栽培不利于环境保护。
水稻的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还伴随着一些不好的效果,那就是对于氮肥的使用量增加了很多,这种情况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环境呈现出一步步恶化的趋势。现在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在得到优质超高产水稻的情况下,协调好这项技术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友好关系,这成为了所有农业专家需要抓紧解决的难题。该怎样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将土壤养分指标形成一定的标准体系,然后建立完整的土地种植能力恢复、农田环境保护机制,分析清楚水稻养分的吸收规律及最好的施肥技术,为实现水稻超高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3水稻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之比较低,机械化水平较低。
虽然水稻的产量相当的高,但是它还存在投入多的问题。水稻的从种植下去开始一直到收割,这需要花费很长的一段时间,需要的劳动力也是非常的多,而且农事活动也非常的繁琐。当今社会经济繁荣,农村经济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随着经济增长,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劳动了的价值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就使劳动力投入在水稻生产投入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现如今种植水稻已经不能再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这就造成了很多地区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下降。这一现象显然成为水稻超高产栽培中应该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改善这一问题:将各地的超高产经验加以推广,让超高产措施经历市场化运作,保证持续超高产和高效,在解决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又能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
3水稻高产创新探索。
3.1水稻良法、良种配套栽培。
现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大多应用良种良法配套的方法,这一方法使中国水稻生产从高秆品种到矮秆品种,从矮秆品种到杂交稻及近年的超级水稻产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培育农作物种子的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在水稻品种类型选择上有了很大的保障,同时在品种应用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不一样的种子类型在生育特性是存在很大的差异,且中国稻作技术和生产方式转型,更加需要良种良法的配套,使品种适用于适宜生态区、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我国传统的栽培技术通常为先有品种,后配套栽培技术,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则是采用育种与栽培研究互动,按需求目标选育品种的方式。近几十年来,水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机械化生产更是应用广泛,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土壤结构和土地肥沃度严重衰退,水资源短缺,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度提高及利用效率不高等新状态,面对这些问题采用育种与栽培学科联合的方式种植水稻显得尤为重要。水稻栽培技术研究从原来将高产高效优质作为主要目标转变为实现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综合生产目标。
3.2机械化种植。
水稻机械化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水稻育插秧模式、装备和技术,双季稻和杂交稻的机插技术,杂交稻制种技术,机械化施肥施药技术,及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的配套。特别是创新精量播种、取秧和机插,深施肥与机插一次作业,机插集中育供秧模式和技术,及选育适宜机插品种,探索适宜地区的机械直播技术,加快推进水稻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和社会化服务。
3.3提高肥水效率。
通过选用氮敏感和高效品种,研发新型肥料和施肥方法,寻找新型通气耕作、肥水一体化管理和合理密植等栽培技术,减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氮肥使用量过高的情况,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氮肥的效率,还可以使水稻的产量及效益得到提高。我国在研究水稻水分管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国在水稻种植方式,农作物品种特性、耕作方法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如何在盐碱地、重金属地区种植水稻并取得好的成效,这就必须选用创新配套的新型水分管理模式和技术,应用这一技术提出定量化、指标化的水分管理模式。
4结语。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在我国水稻种植地区应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粮食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农业以及农村经济得到了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也使粮食效益得到改善,培育出能够适应不同生长环境的优良水稻品种,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六
目前,我国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栽培技术也在逐渐完善。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我国不断研发水稻栽培品种,从原来的高秆水稻到矮秆水稻,从原来的常规水稻到如今大量种植杂交水稻,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另外,水稻的育秧技术也经历了从开始的水育秧、湿润育秧、旱育秧到如今的塑料软盘育秧的过程,使秧苗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水稻的丰产也与施肥技术、灌溉技术及种植时间有很大的关系。在这些方面,我国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栽培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但是,为了保证水稻得到丰产,还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栽培措施。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七
摘要:玉米是抚松县主要粮食作物,它是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料源,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维护粮食安全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种子、病虫害及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以致产量低、质量不高。所以研究玉米种植过程注意事项,及找到玉米生长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栽培质量,提升产量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玉米;问题;防护;栽培。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也是北方常见的粮食作物。玉米不仅是发展养殖业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新型的乙醇清洁能源。抚松县的玉米种植既能减少石油等能源的消耗,也能减少环境污染,还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重点探讨玉米栽培技术注意事项,并就一些问题简介简单的讨论。
1.1种子选择。
玉米种植中种子是基础。由于科技发达,目前种子品种很多,农户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可有需要的选择自己要种植的种子。但是在选择时,一定要根据自己土地的性质等多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如果种植地区热源较好,可以选择生长周期较长的玉米品种,以充分吸收热量提高产量,如果种植地区土壤肥,则可选择产量潜力大的品种,如果种植地区土壤贫,就要选择适应力比较强的品种。
1.2土地整理。
土地的整理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一个因素,在土地整理时玉米秸秆是一个重要利用资源。目前由于生活条件改善,秸秆已经被农民放弃使用。然而,秸秆对提高玉米产量这个因素他们并不知晓。秸秆内保有丰富的营养,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肥料,如果提前埋入土地中,它的肥力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可以在头一茬玉米收割后,把玉米秸秆绞碎到土中或烧成灰覆盖到土地上,直到其被完全分解,这样就可以改善地土地的结构,为下一茬玉米的种植提供营养。另外在土地整理时也要对土地进行深翻。深翻的土地有利于雨水的渗入,有一句俗话叫“深翻一寸土,多耐十天旱”。如果不及翻动土地,或翻动的不够深,那么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就得不到充分的养分,从而阻碍玉米的进一步生长。对土地进行深翻,可以加厚活土层,并提高土地的通透性,有利于玉米的根部向下深入生长,以扩大营养与水分的吸收,这种养分的吸收可维持玉米生长的整个过程。深翻后出现的深沟垄也能保护土地吸纳秋天冬天的雪水,为下一茬玉米的种植储存一定的水分。同时,深翻的土地也可以预防病虫害。在进行土地深翻时,可以把杂草翻入地下断决其养分,以致其枯死烂掉,又可以把地表层面的害虫的卵、成虫等病菌埋到地下,使其窒息而死,还可以破坏在土地深层的休眠的害虫,减少土壤中致病菌的数量,从而降低玉米农害的发生。总之,深翻土地可以保证土壤深处的微生物的活力,为玉米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环境,为玉米高产打下基础。
1.3合理施肥。
肥料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它可以提高玉米的成活率,同时又可以加速玉米生长,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一个因素。施肥要以有机肥料为主,以氮肥为主,也可以用天然肥料,只在达到合理的调配,就可以强化土地的肥效。
1.4虫害防治。
虫害是玉米提高产量的大敌。在出苗时,如果降水较多,那么玉米幼苗就会较脆弱,容易受到虫害的侵袭,此时要及时喷洒农药,以减少损失。同时要合理分配种植密度,如果密度大,间距较小,那么玉米的根部就都盘错在一起,影响营养的吸收,如果间距过大,则会浪费土地资源,间接导致产量下降。在防治虫害时要生物的方法和化学方法同时使用,玉米也和人一样,如果长时间使用一种药,那么就会产生耐药性,致使杀害害虫的效果降低。如果在使用农药的同时,也研究出大自然的食物链天敌来对付玉米虫害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2玉米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护。
2.1缺苗、断垄。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玉米种子杂交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阶段我国玉米种植所用的种子多数都是选用的杂交种子,这些种子有些是是国内研究院研究出来的,有些是采用外国先进技术研究出来的。这些种子的稳定性和高产性还是比较好的,但是由于地区差异,种子也需要有一定的适应性。另外,现在种植多数是机械化操作,这需要对苗间距离进行调节,有的农民不太会作用先进机械,使苗与苗的距离较远,刚会产生缺苗、断垄的情况。因此就需要选择适合本地的种子,另外做好农用机械的培训工作,让每个农民都可以熟练操作机械,降低缺苗、断垄情况的发生。在发生缺苗断垄时要及时做好人工补苗工作。
2.2杂草及地下害虫。
发达的农药技术代替了锄头锄地,这虽然可以减轻农民的劳作负担,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锄草剂使用不当,掌握不好尺度,或天气的影响,都会使其失去原有的效果,导致玉米地里杂草丛生。另外地下害虫对玉米幼苗的啃食损害,轻则影响玉米幼苗的健康成长,重则导致幼苗的死亡。因此,要合理使用锄草剂,不能完全依赖锄草剂,在使用锄草剂的5d内,如果没有下雨,就要进行人工灌水。在对玉米进行锄草剂使用时要先了解天气情况,要严格按照说明进行合理科学的操作。对于地下害虫,就要尽早发现,及时分析其种类,然后按症状给药,做到及时并有效的消灭害虫。
2.3空杆、空穗、黑穗病。
当玉米长出5~7个左右的叶子时,就要拔节了,此时就需要大量的肥料,如果肥料供应不足,就会导致空杆、空穗的现象发生。玉米生长时期最需要的就是氮肥的补充,但是氮肥有一定的流失性,所以在施氮肥的同时也要及时实施磷酸二氢钾肥料。玉米生长的中间时期,最重要的就是防治病虫害。此时期黑穗病是高发期,如果不及时防治,则会造成大面积减产。对于黑穗病,做好处理是关键。要把患病的玉米苗做烧毁深埋,以阻止下一年的继续感染发病。
2.4旱涝灾害。
抚松县属于非季风区,每年降水的变化都会很大,因此很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如果出现旱灾,没有充足的水份,就会影响玉米的成长,严重玉米就会枯死以至于没有收成。如果出现涝灾,雨水过多,排水不流畅,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重则也会没有收成。因此,对于旱灾洪灾都要有及时处理的预案。在旱灾时,要集中力量对玉米田地进行灌溉,以保证玉米有充足的水份供应。对实在无法进行灌溉的田地要及时拔草,以增加玉米本身的抗旱能力。在涝灾时,要及时排水,不能让玉米根部一直埋于水中导致溃烂或枯死。
2.5叶面枯黄、粒少、尖秃。
如果玉米在生长后期出现叶面枯黄的情况,就是肥料供应不足。玉米根部土壤的肥力不够,就不能支持玉米正常生长。如果玉米出现粒少、秃尖的情况,就是在授粉时赶上阴雨天气,导致授粉不均匀,影响了授粉的效果。针对以上情况,就要对土地及时施肥,施肥以速效的氮肥和磷酸二氢钾为主。施肥后玉米株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就能持续健壮不倒伏。对于授粉不均匀情况只能是及早发现,然后进行人工授粉。
2.6早霜及玉米水分高。
如果本年雨水充足,则会导致玉米成熟后水分较高。如果本年霜冻来的较早,则会影响玉米的成熟,导致减产。针对成熟玉米水分高情况,则需要在玉米还没有收割时就进行扒皮,让玉米在杆上晾晒,以降低水分含量,并提高产量。此次扒皮要选好时机,过早或过晚都会失去效果影响产量。针对早霜情况,可以及早防治,在早上燃烧一些秸秆以产生烟来提高地面温度,把早霜带来的危害减到最少。综上所述,要想提高玉米的产量,提高栽培技术是关键,只有在选种、整地、施肥、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做好细节工作,才能种出好玉米,种出高产高质量的玉米。这样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也可以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惠,陈长青,李月明.浅议我国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07).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八
摘要:本文立足于邹平县玉米栽培技术现状,分析探究高产栽培技术实际应用问题,从而提出改进方案。
1土地的改造和利用。
早在邹平县就创建了玉米高产活动,根据山东省邹平县农业局的实际考察研究,邹平县的土地中有机质含量为2.61%,且碱解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较高。玉米种子对土壤的要求一般,但是不同土壤机制和状况对玉米最终的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种植玉米时期,最好选用土地较为平坦的区域,而且要保证土壤能达到一定的疏松程度和空气流通性,根据当地土壤土质,适当增加玉米所需的肥料,同时要保证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此提高对玉米的灌溉效率和保证土壤具有一定的排水能力,防止田地出现积水现象而对玉米生长造成伤害。
2种子的选取和处理。
2.1种子的选取。
根据实际调查可以发现,种植玉米的农户中即使管理栽培技术几乎相同,但是在玉米收获时,玉米产量之间仍然存在差异,追查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玉米种子选取的类型不同。众所周知,玉米种子是决定玉米长势、产量、质量看的.关键性因素,没有适合优质的玉米种子作为种植基础,很难凭借在玉米种植期间,提高玉米的管理栽培技术这种方式来使得玉米产量发生大幅度的提高,往往只能保证玉米不会出现较大的减产现象发生。在玉米种子选择时,要先要选择具有高产性的种子,要尽量降低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要选取不易出现空杆、倒伏、突尖等问题的种子。对于防止倒伏现象来说,主要是根倒和茎倒两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玉米株高、根系、茎杆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种植户可以选取具有高抗倒伏、倒折的矮杆玉米种子,例如京科389是具有耐密抗倒性质的高产量玉米杂交种子。此外,针对这种情况,还可以对土地进行适当的深耕,以此促进玉米的根系发展进程,使玉米根系能更加深入土壤,增加根部稳定性。另外,要注意选用具有抗病性和抗逆性的种子,一些种植户有时候会从上季收成中选取合适的玉米种子,这样虽然对玉米种子的品种质量有一定的保证,但是往往会引起同亩病虫害的再次出现,产量也会较之前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因此玉米种子还需要及时进行品种更换,此外,在玉米种子选择期间,也可以咨询相关专业学者,根据他们提出的专业建议,选取更为合适的优质种子[1]。
2.2种子的处理。
在种子选择完成后,还要进行一定的专业处理,才能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成长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玉米种子的处理过程主要为晒种、包衣、浸泡。晒种是指通过将挑选出来的种子进行暴晒的方式进行杀菌消毒,浸泡是指将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温水中,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后在晾晒,包衣则是指对经过浸晒处理后的种子利用药剂将种子完全包裹起来,以便在种子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除虫防止的作用。出去对种子的专业性处理,还要清除破碎、霉变的种子,尽量保证玉米种子的大小一致。
3掌握合适的播种时机。
玉米适宜的播种温度一般为地表温度的10~12℃之间,因此,春玉米一般选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这一期间进行播种,8月下旬基本就可以进行收获,而秋玉米最迟的播种时间是在7月中旬,一般10月中下旬可以收获,但是在玉米的播种过程中,如果外界条件允许,可以适当的提前播种时间,从而使玉米种子可以更好的适应土壤环境,在玉米生长期间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对于同一块土地播种的玉米,时间差异要控制在十天之内,以此预防同间田地的玉米生长状况出现较大差异,影响玉米授粉和最终的产量。在播种前,还要根据田地的播种范围,对种子之间的距离做出适合的划分,保证其行距、开沟深浅、土壤覆盖程度基本一致,此外,要结合当地土壤状况,对播种的密度进行相应的调整[2]。
4注意施肥和清除杂草。
4.1玉米种植期间要注意控制施肥。
玉米在生殖期间,需要较多的肥料为其提高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因此,肥料也是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是非管理方面,要做到控制玉米的施肥量、做到科学合理施肥、保证施肥次数和施肥深度这3点。在一定程度上,玉米的产量与施肥的多少是成正比的,施肥量越多玉米的产量也就越多,但是当玉米所需要的生长元素已经达到饱和后,如果继续施肥,会出现烧苗的情况,这样,过多的肥料不仅不能促进玉米的生长,反而会损害玉米,降低玉米产量,在过量施肥的情况下,发生较多的是氮肥过量,氮肥作为无机盐的一种,是植物体内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不可替代的组成成分之一,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氮还能帮助作物分殖,施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但是一旦氮肥过多会造成玉米的抗倒性下降,滋生大量病虫,使玉米产量不增反降,大大降低了施肥的经济效益,此外,大量的氮肥损失,会经过土壤的分解分化,扩散到空气环境中,从而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现象发生。因此在施肥期间,一定要考虑玉米的预测产量和生长水平,结合玉米种植土壤的供肥能力确定玉米的施肥量,此外,玉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肥料的含量要求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例如,苗期是玉米汲取养分的临界期,这一阶段玉米对肥量需要不多但是对肥料含量非常敏感,一旦有成分缺失很难再玉米以后的生长过程中弥补回来,拔节期和开花期则是对肥料需求量最大的时期,这一阶段是玉米的主要生长阶段。另外,在选用复合肥料的时候要主要对微量元素的补充,在施肥技术方面也要与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灌溉技术合理结合。肥料深施可以保证对玉米对肥料的充分利用,尤其是对于移动性能差的磷肥,只有在与土壤充分进行接触后,才能给使玉米更好的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从而保证玉米产量[3]。
4.2及时清除杂草和病虫。
在玉米种植期间,由于土壤营养含量均衡全面,且地势平整规范,很容易造成杂草的大面积生长,杂草生命力旺盛,不仅会与玉米争夺生长发育所必须的阳光、营养元素、水分,而且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远远低于玉米,因此,杂草的存在会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且杂草的根系与玉米距离过近,还会造成根系不稳,发生倒伏现象。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除草方式一般是人工清楚和借助化学药剂两种方式,对于种植面积较小的玉米可以选取人工拔除,人工拔除可以保证彻底清理杂草,但是费时费力,而且很容易损失玉米的根系,在选用化学除草的时候,要根据玉米田的需要严格选取合适的化学药剂,掌握最佳用药期,精准控制药物用量,避免对玉米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外,虫害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病虫一般会在玉米成长期啃食玉米心或玉米根部,使玉米失去结穗的能力,甚至彻底枯萎,啃食玉米的茎叶也会对玉米的光合作用和养分提供造成极大的恶劣影响,使玉米处于无法正常生长,因此,对害虫进行防治,是保证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举措。在对害虫进行防治过程中,可以选用诱杀与药物处理的方式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在玉米种子选取阶段,选择具有抗病性的玉米种子,也是有效防治害虫的一种方法。
5掌握合理的种植技术。
改进玉米种植技术也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的栽培技术之一。玉米在生长期间,空杆、倒伏都是难以避免的现象。玉米空杆主要分为先天不育空杆和不稳定性空杆,其中,先天不育空杆主要是由种子自身的问题造成,但是不稳定性空杆造成的原因则可能是栽培过密而导致通风、透光不良,或者是干旱、雨水过的等。因此在种植期间,要合理定苗,保证玉米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性,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选用宽窄行种植技术。对于玉米倒伏现象,可以对玉米进行合理密植,根据玉米品种特性和种植要求来确定玉米的种植密度,避免为追求产量而盲目增加种植密度,同时要注意的是,晚熟的玉米品种、收敛型的玉米品种和大面积的种植面积更加适合密植技术的应用,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玉米垄向,使玉米充分利用光照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应用玉米高光效种植技术从而实现玉米高产。
参考文献。
[3]胡秀芝.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06):202.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九
宽窄行通风性、透光性良好,可比单行栽培提高1.3~1.5倍的光能利用率。高效的光合作用促进叶片生长和干物质积累,从而减少枯叶、促进根系与基部营养的吸收,也增强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1.2便于田间管理。
宽窄行栽种的特点之一是行距比传统行距宽20~30cm,在后期管理如施肥、除草等过程中可以避免伤根,并保护叶片。
1.3分蘖有效率高,栽培结构合理。
宽窄行栽培优化了传统的田间生态环境,保证根部营养的有效供给,使植株根系发达、粗壮强健。调查结果显示:水稻采用宽窄行栽培比等距单行栽培平均分蘖率提高了28.7%,穗数多22穗/m2,增产52.3kg/m2,不仅穗大粒多、结实率高,而且高产、稳产[1]。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十
历年来,资中县高度重视水稻产业发展,积极开展高产高效创建,切实提升规范化种植水平,优良品种得以全面推广,旱育秧、集中育秧、强化栽培、机插机收、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得以普遍应用,特别是全县水稻育秧基本都采用旱育秧技术,促进了全县水稻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作如下探讨。
1品种选择是基础。
水稻品种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水稻的品质与产量。品种选择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环境等各方面实际,在多年、多次、多组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筛选出适宜的高产优质品种。资中县根据多年生产实践,选择了川优6203、宜香优2115、德香4103、f优498、内5优39、内7优39、宜香4245等作为主栽品种,为确保全县水稻优质高产奠定了基础。
2培育壮秧是重点。
2.1育秧方式。
结合资中县实际,主要介绍“旱育保姆”拌种旱育秧技术。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省水、省工、省时、省种、增产的效果,并且秧苗健壮、根系发达,返青期短。但在应用实践中,对恶苗病和青、立枯病应特别加强防治。资中县对水稻旱育秧技术已经进行了25年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应用经验。近年来,重点推广了“旱育保姆”拌种旱育秧技术。
其主要要点为:。
2.1.1床地培肥。
选择水源方便的菜园地或炕土做苗床,按每亩稻田(有水源保证的原水田)0.06亩(5尺开厢、每厢长8米,共3厢)的比例准备好苗床地,两季田按0.06―0,08亩准备。播种前7―10天翻挖,施清淡的三合原粪水3―5担。播种前1天或当天将床地整细、整平,取适量表土过粗筛后备用。同时每厢苗床地撒施尿素、磷铵各0.25公斤,均匀耨入土壤作底肥。
2.1.2施透底水。
每平方米施足底水50―60公斤(淋施、切忌泼施,否则易板结而施不透),使10厘米以上的'表土层充分湿透,再用秧板轻压厢面,取备好的细土填平厢面。
2.1.3包衣播种。
将稻种晾晒后用清水浸泡半小时至24小时,滤去多余水分,适当吹晾(以种子不沾手为宜),倒入容器中;按旱育保姆:种子=1:3的比例倒入旱育保姆(现开、现拌、现播),边摇边筛,使药剂均匀地裹于稻种表面。筛去多余药剂,立即播种,以防粘结。然后用细土盖种0.5厘米厚(以不见种子为度)。最后搭拱盖膜保温。
2.1.4加强管理。
出苗前以保温为主,但应防高温烧苗。揭膜前一般不浇水。3叶1心时根据天气揭膜炼苗,同时用清水(弱苗加适量清粪水兑0.4%尿素)提苗2―3次(间隔3―5天)。2.2育秧时间。按照“三秧配三田”的原则,适时早播。能保证早栽的原水田,3月5―15日,旱育中苗;有水源保证的两季田和囤水田,3月15―25日,旱育大苗秧;等水栽秧的望天田,3月25日至4月5日,旱育大苗秧。
3科学栽插是关键。
3.1壮苗抢栽。
4―5叶时可根据稻田水源情况抢水栽秧,原水田必须在5叶期前栽完。实行抛秧的应在栽前1天泼透苗床,取秧时单株分开,以实现带球抛栽。两季田后期可用清粪水加0.5%的尿素提苗,培育多蘖壮秧。
3.2科学栽插。
结合资中县实际,主要介绍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较大增产潜力,可增产30―50%。
3.2.1品种选择与育秧方式同前述。
可于3月上旬播种,4月上中旬抢水栽秧,有利于秧苗早生快发,增加低蘖位分蘖,形成大穗。3.2.2田块尽量选择水源有保证、能排能灌、肥力上等、无荫蔽的一季冬水田或前作蔬菜的两季田。
3.2.3“大三围”强化栽培。
栽插时按2米开厢(含厢沟),厢面要基本平整。移栽规格:采用牵绳移栽,窝行距50×40厘米,每隔40厘米打1个结,移栽时按行距50厘米,以绳结为中心每窝栽3苗成间距10厘米的等边三角形。亩栽0.33万窝,1万苗。这种呈等边三角形的“大三围”强化栽培方式,当秧苗封垄之后,不会影响田间正常的通风换气,有利于水稻中后期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能够显着提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秧苗长大后也更容易成束,能够方便成熟后的收获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同时,秧苗移栽后,应隔天观察秧苗成活情况,及时发现死苗和烂苗植株,并及时做好补种工作。
4田间管理是保证。
4.1科学施肥。
视各地土壤肥力等情况而定。资中县在生产实际中,底肥亩施碳铵30公斤,复合肥(n-p2o5-k2o=15-15-15)15公斤做底肥;栽后10―15天亩施追肥尿素4.5公斤,复合肥(同上)10公斤;6月上旬亩施穗肥尿素2.5公斤,复合肥(同上)5公斤;7月中旬亩施粒肥3公斤尿素。全生育期折合亩施化学纯n14.5公斤,p2o54.5公斤,k2o4.5公斤。
4.2控制灌溉。
移栽时田面基本无水层。浅水(2厘米左右)栽秧和返青;分蘖前期实行湿润灌溉或干湿交替灌溉,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分蘖后期当每亩苗数达到8―10万时开始晒田,第一次晒至田边开小裂口,脚踩不下陷,复浅水让其自然落干,搁田2―3天再灌浅水。如此反复2―3次,达到白根外露,禾色褪淡,根粗杆壮;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实行浅水(2厘米左右)灌溉促大穗;灌浆期采用干干湿湿交替灌溉,养根保叶促灌浆,成熟前一周左右断水。
4.3中耕除草。
移栽后10―15天进行1次中耕、追肥、除草,以后根据实际情况每隔20天左右进行1次中耕除草,改善根部通透性,一般进行2―3次。4.4防治病虫。从资中的水稻种植史看,主要的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和螟虫、稻飞虱等,尤以稻瘟病、螟虫发生普遍、危害最大。应按照综合防治的原则,重点进行防治。
4.4.1稻瘟病防治。
一要切实做好稻田选择、轮作等农业防治措施;二要严格育秧操作,重点搞好拌种、消毒;三要结合田间发病情况,抓住关键防治时期,搞好化学防治。破口期或当田间发病基数达到药物防治标准之后,可以选择使用20%三环唑(克瘟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1000倍液、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稻瘟肽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克瘟散乳剂1000倍液、50%异稻瘟净乳剂500―8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兑水40-50公斤进行田间喷雾,连续使用2―3次,防治效果显着。
4.4.2螟虫防治。
5月中旬、7月中旬各防治1次,重点防治二代螟虫。每亩可用15%雷钻乳油90ml,或13.5%钻心炮乳油90ml,或13.5%伐克乳油90ml,或13.5%决斗乳油50ml,或10%金佛乳油40ml,或20%毒死蜱,或辛硫磷乳油90ml兑水60公斤喷雾进行田间喷雾,连续使用1―2次,防治效果较好。
4.4.3纹枯病防治。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主要搞好清除菌核、浅水灌溉、适时晒田及合理施肥等,以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条件,减轻或防止病害发生。对历年发病严重的田块要及早用药进行保护。
当水稻丛发病率达20%时,应进行药剂防治。施药时期以抽穗前后为宜,高肥田块应在封行前开始用药,以后视病情发展情况每隔10―15天再防治1―2次。可选用15、25%井冈霉素25―40克/亩,或25%丙环唑乳油15―300克兑水60―100公斤/亩喷雾。施药时一定要保证用药量,药液要喷在植株中、下部,并在早晨有露水时施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4.4.4稻飞虱防治。
7月中下旬防治。可选用70%必喜3号水份散粒剂、25%铁拳可湿性粉剂、25%欣惠康可湿性粉剂,或者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或者40%新农宝乳油、80%敌敌畏乳油,或者异丙威、仲丁威、速灭威等药剂,对防治稻飞虱有着显着的效果。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十一
水稻直播栽培是指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省去育秧和移栽过程,在大田直接直播的技术。常规栽培相比,较为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等优点。可以规模化种植。笔者澜沧河谷地带水稻生产为例,介绍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应选择苗期耐寒性好、前期生长快、分蘖适中、抗病强、植株较矮、抗倒优的早熟或中熟品种,如杂交系列冈优838以及优质稻q优6号,宜香303等。
2整地播种。
2.1整地质量要求较高,要做到早翻耕,耕播时每施腐熟的有机肥750kg、高效复合肥15kg作底肥。田面整平,一般每隔3m左右开1条畦沟,作为工作行,以便于田间管理。开好0.2m×0.3m×0.3m。保持流水畅通,不易积水。泥浆沉实后,排干水,晾晒2天后播种。
2.2种子处理。
2.2.1晒种。选择发芽率95%以上的种子,薄薄地摊开在晒垫上,晒2天,做到勤翻,使种子干燥度一致。
2.2.2选种。晒种后,剔除混在种子中的草籽、杂技、差、病粒等,选出籽粒饱满、粒重较一致的种子。再用20%盐水漂洗,选用沉抵种籽,然后用清水冲洗3遍左右。
2.2.3浸种。浸种的作用在于使种子吸足水分,发芽整齐,出苗早。将选好的种子先用40℃的温清水浸种12小时,用0.3%硫酸铜液浸种48小时,消毒后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浸种2-3天,浸泡过程中注意换水透气,种子颖壳发白时将其捞出。
2.3播种。
2.3.1播种时间。适时播种是全苗整齐,技术关键。一般直播水稻比移栽水稻迟播7-10天,早稻直接适宜播种期为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澜沧播种时间为3月上中旬。
2.3.2播种量与播种方法。要做到均匀播种才能获得出苗整齐效果。每亩播种2.5-3kg,用手直播比较容易。
3播后管理。
3.1苗期管理水稻播种后,经过8-10天就可以出苗,直播水稻在苗期管理上,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3.1.1查苗、补苗。水稻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对于缺苗严重的地铁,要及时移密补稀。
3.1.2水管理。直播水稻播种后的水土管理要求做到稻田排尽水,田面不积水,保持湿润。如遇干旱要勤灌“跑马水”,下午15:00以后灌水,当晚排尽水,确保水稻扎根立苗。在稻苗2叶1心后浅水勤灌。
3.1.3追肥。在苗期即4叶前,每亩撒施尿素1kg、钾肥5kg,促进早分蘖,以达到计划苗数。
3.1.4病虫草害防治。在稻苗期每亩用5%锐劲特胶悬剂,抑虱净乳油1000倍液,可以有效地防治苗期灰飞虱。
稻象甲是水稻生长早期的重要虫害。其成虫主要啃食稻叶,受害叶有白条斑,幼虫蛀食稻根基部,受害株易倒伏。严重时会减产50%以上。可以在沙妥立针期亩用28%快杀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施药时田间要建立水层,同时田埂四周2m内要全部喷药。
3.2分蘖期管理从水稻幼苗的第4完全叶形成起到稻穗开始分化,为分蘖阶段。水稻的大部分叶片和根系也都是在这一期间形成的。
3.2.1浅水勤浇、适当晒田。直播水稻在分蘖期间,特别是有效分蘖期间,要保持水层3-4cm左右,这样能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分蘖的发生和生长。当有效分蘖期结束以后,要灌深水抵制分蘖发生。当水稻生长过旺时,可结合排水晒田,控制其生长,减少无效分蘖,防止倒伏。
3.2.3病虫害防治。分蘖期要注意防治白叶枯病、稻蓟马等病虫害。白叶枯病防治方法是:用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稻蓟马以成虫、若虫锉吸叶片汁液,轻者出现花白斑,重者使叶源码卷褶枯黄,严重时一片枯焦,形似火烧。可在若虫发生盛期,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喷雾,1000-1500倍。
3.3拔节期管理。
3.3.1施拔节肥。如果拔节期发现稻株叶黄缺肥,每亩施用尿素2.5-5kg。
3.3.2防倒伏。在直接水稻栽培过程中,应做好防倒伏工作。在拔节期施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可有效控制茎基部节间的伸长,防止倒伏。
3.3.3病虫害防治。水稻拔节期也是纹枯病的多发期,该病主要危害水稻的叶鞘、叶片,严重时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叶鞘发病先在近地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后吃不开椭圆形成或去形病斑。条件适宜时,病斑边缘暗绿色,中央灰绿色,扩展迅速。叶片发病严重时,叶片早枯,会导致稻株不能正常抽穗,并可能造成倒伏或整株枯花。防治方法:每亩用70%多菌灵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3.4长穗管理水稻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需要一月左右。这一时期的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死生长并进。除茎秆急剧增长外,幼穗迅速分化形成,分蘖向两级转化,有效茎继续生长发育,无效茎逐渐枯花,在田间管理上,应防止过早封行,保证幼穗分化良好。
3.4.1巧施长穗肥。水稻抽穗期,应看苗施肥,如果孕穗末期茎叶发黄,吃不开早衰状态,应追施适量的.速效肥料。可在水稻出穗前15-18天,选在下雨前后,每亩施尿素23kg,也可在晴天采用叶面追肥,每亩用尿素0.2kg加磷酸二氢钾0.04kg,对水3kg喷施。生产实践表明,如果长穗肥的用量和施用时间把握恰当,对巩固有效分蘖,提高每穗粒数有显着。
3.4.2水管理。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生长很快和需水最多的时期。如果缺水,幼穗首先受到影响,不但影响花粉粒正常发育,也影响养分向穗部运输,容易造成穗子短、粒数少、空壳多,因此,这一阶段必须注意水分的管理。此时正值盛夏,日照强,温度高,一般应保持水层深6-10cm,以控制水湿。
3.4.3防治病虫害。水稻穗期是稻瘟病的多发期,尤其是穗颈瘟发生严重时,导致水稻产生大量白穗或瘪粒,影响产量。环吐防治稻瘟病的方法是:在水稻齐穗期用20%三环唑1000倍液喷雾;或用50%代森锰锌环600-800倍液,配合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防治。
同时,穗期也是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等稻田螟虫发生和危害较重的时期,它们以幼虫蛀入稻株茎秆中取食,使稻穗空瘪率增加,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应加强预测预报,尽早防治。可采用40%格杀乳油或20%高渗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另外,这些药剂也能同时防治稻飞虱等害虫。
3.5结实期管理。结实期是指从水稻出穗开花到谷粒成熟的这段时间,一般中熟品种需30-35天。水稻在这一时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叶片早衰,促使粒大粒饱,防止空壳。
3.5.1合理管水。在水稻出穗扬花期间,田间仍需保持一定水层,调节水温,,提高空气湿度,以利开花授粉。到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办法,即灌1次水后,自然放干1-2天,再灌1次水。这样可以达到以气养根、以水保叶的目的,有利于促进灌浆,防止早衰。进入蜡熟期,要采取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的灌水方法,灌1次水后自然放干3-4天,再进行灌水。收割前7-10天,把田中的水放干。
4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也是水稻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技术环节。过早收获青米多,谷粒轻,而且轧米时碎米增多,质量降低。收割过迟,造成穗上发芽和落粒,影响产量和质量,反而得不偿失。适宜的收获期,一般掌握在90%熟时,从外表上看,稻株的主穗已经全部发黄,有70%梗已干枯,如果用手掐一下谷??,已经全部变硬时,应及时抢晴天收获。早晨有露时收割最好。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十二
宜香107系湖北省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中迟熟杂交中籼新组合.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018.
作者:李有程作者单位:湖北省鹤峰县种子管理局,445800刊名:种子世界英文刊名:seedworld年,卷(期):2009“”(10)分类号:s6关键词: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十三
近几年来,林木病虫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林业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在林木栽培过程中,必须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保障我国的林业生产安全,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1.1选苗技术。
林木栽培种植中,对于林木的优良种子选择尤其关键,它是所有作业的前提和基础,要掌握正确的选苗技术,依据不同地域的土壤环境、气候环境及水文条件为依据,选择抗旱能力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林木品种。在进行林木选苗的过程中,要做好对林木种子的浸泡、搅拌、晾晒等处理工作,以增强林木种子的抵抗力。林木种子的`浸泡和晾晒时间要严格把握,依照科学的处理方法,增强林木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林木种子拌合的药剂通常采用磷酸二氢钾、高锰酸钾等种衣剂,还可以根据林木栽培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替换。
1.2林地的翻整技术。
在林木栽培种植的过程中,精细耕地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要在栽培林木种子之前,大面积翻整耕地,严格把握耕地翻整的深度、宽度等,较好地保持土壤中的养分。在对林木栽培耕地的翻整作业中,可以采用自动化的机械作业,并重点清除麦秆、秸秆等上一季的作物,采用科学的灌溉技术和方法,以增强林木种子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提升林木种子的出苗率。
1.3种植技术。
下种操作时,要注重选择适宜的林木播种时间,它是林木种子播种的关键,要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环境特征加以选择,我国北部区域通常选择每年3月左右播种,保障林木在夏季充足的水热条件下生长。在播种林木种子时,还要注重对林木植株的种植密度控制,使林木能够具有一定的间隔,可以充分享受到所需的光照、水分及养分。
1.4水肥管理技术。
在林木栽培种植的过程中,要实施适宜的灌溉和施肥技术,使林木拥有足够的水分和养分,通常可以将氮、磷、钾肥作为林木栽培种植的底肥,栽培者还要根据不同的土地养分状态,调整氮肥、钾肥、磷肥的比例,以较好地使林木获得足够的土壤营养,提升林木的栽培产量和质量。
1.5不同生长期的管理技术。
在林木栽培过程中,还要关注林木在不同生长期的管理技术的运用。林木幼苗期是林木种根叶分化的关键阶段,与林木根系的发育有直接而密切的关联,为此,应在这一阶段及时定苗,当林木幼苗期的叶片抽出3~5片时留存1株最为壮硕的林木幼苗,并检查地块中的缺苗现象,及时补种,同时做好地块中杂草的根除工作,采用开沟施肥的方式,在不同地块中施加尿素,稳定林木的根系生长,并及时保证水分的供应。
林木种子的外部通常会包裹1层包衣,可有效地抵御土壤中的病虫侵袭,具有较强的杀虫毒性。如果林木种子没有这层包衣,则需要人工拌种,通过药剂的混合将林木包裹,如:吡虫啉、呋喃丹等,可以有效地增强林木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
在对林木种子进行播种作业时,要对地块进行封闭式的处理,采用伊秀悬浮剂,依照一定的比例均匀喷洒于林木地块之中,并在林木出苗之后,适当喷洒林木专用除草剂,以更好地降低蚜虫及地下害虫对林木的危害。
在林木的幼苗期成长阶段,尤其要注重林木褐斑病,要以这一阶段采用烯只会醇等药剂,依照一定的比例加以混合,以预防林木褐斑病的生成。同时,还要针对林木蚜虫和灰飞虱等病虫害,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依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喷洒,以防止林木幼苗成长期的病虫害。
在林木生长期阶段之中,极易受到螟虫害的侵蚀,为此可以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采用大约10000只赤眼蜂分布投放,并配以氧化乐果、高效氯氰菊酯混合液,在这种“双管齐下”的生化防治策略之下,可以较好地杀死林木螟幼虫,使林木免受螟虫害的威胁。
3、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林木作为我国重要的木本植物,种植面积极为广泛,因此要重视林木栽培技术的应用,从林木的选种、播种、管理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行林木栽培新技术,以增强林木的抗病害能力,提升林木的栽培质量。并且,还要在林木栽培种植的不同阶段和时期,分析可能遭遇的病虫害侵袭,并针对性地采用病虫害防治措施和策略,实现科学的病虫害防治。
参考文献。
2、李万洪,郭玉林.北方果树脱病毒及栽培技术研究[j].北京农业,(15)。
3、段春燕,毛军需,乔琦,侯小玫.盆栽牡丹防病虫害栽培技术[j].时珍国医国药,(10)。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十四
宜香107系湖北省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中迟熟杂交中籼新组合.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018.
作者:李有程作者单位:湖北省鹤峰县种子管理局,445800刊名:种子世界英文刊名:seedworld年,卷(期):“”(10)分类号:s6关键词: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十五
摘要结合无为县种植实践,从直播水稻的优势出发,介绍了直播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大田准备、查苗补缺、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直播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直播水稻直接将催好芽的种子撒入大田,较移栽水稻缩短缓苗期7-9d,且种子入土浅,分蘖节位低,分蘖早生而快发[1-2]。直播水稻由于省去了育秧、移栽环节,因而省秧田、省工。综合以上因素,当地直播稻面积越来越大。但是直播稻与杂草共生,杂草防除难度越来越大,造成严重减产;而且直播稻根系入土浅,若管理不善,极易造成倒伏。因此,总结直播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1品种选择。
选用适应当地气候的优质高产品种,麦稻连作田一般选择早粳稻或早粳糯稻,如南粳44、镇稻8号、镇糯19、皖垦糯2号等。
2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1~2d(不要在水泥场基上晒种,防止高温伤害稻胚)并放置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凉透心,以促进种子呼吸和增进酶的活性,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再用25%咪鲜胺乳油1500-2000倍液浸种48h,预防恶苗病,在催芽时,可用清水洗去附着在种子上的药剂,防止其影响发芽。认真做好种子的浸种催芽工作,让种子吸足水分,遵循高温破胸、适温催芽、摊晾炼芽的原则[3]。种子催芽破胸后用35%丁硫克百威粉剂或60%吡虫啉悬浮剂拌种,拌种动作要轻,防止伤芽,拌好后放在阴凉处,摊晾炼芽。当根长1谷粒、芽长半谷粒时,可下田播种。
3大田准备。
对于像李氏禾、裸花水竹叶等抗性杂草,一定在打田机打田前进行灭茬,可选用草甘膦、草铵膦、精喹禾灵、百草枯等喷雾灭茬,减轻后期田间草量。注意不能在距离播种很近的时间施用二甲四氯,否则,容易影响芽谷的生长。整理大田时,田面尽量平整,高低误差不超过3cm,利于以后田间水分管理。
4查苗补缺。
直播稻由于田面不平整,封闭除草时低洼处不出秧苗,或者播种不均匀,田间空隙间大,应及时查苗补缺,保证基本的秧苗密度。
5水肥管理。
5.1水分管理。
水分调节可抑制杂草生长和水稻无效分蘖,促进水稻根系下扎和健康生长。播种后,田面保持湿润,促进水稻发芽长根,同时提高水稻种芽对封田除草剂的解毒能力;水稻分蘖期间,田间要有浅水,一般为3~5cm,浅水促蘖,分蘖后期灌深水或者排水晒田抑制分蘖;孕穗期是水稻的需水临界期,此时应保持水层6~10cm,不能因缺水而影响水稻的幼穗分化。扬花期为利于水稻授粉,田间应有浅水层,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的灌水方法,保叶养根,健康栽培。
5.2肥料管理。
直播稻分蘖节位低,分蘖早,根系发达,但根层浅,分蘖高峰出现早、下降快,成穗率低,穗数多但穗粒少。因此,直播稻栽培施肥要施好基肥、蘖肥与穗肥,通过肥水调节,促进根系下扎。对于秸秆还田的直播稻田,在施腐熟剂时增施尿素75kg/hm2,主要是调节碳氮比,促进秸秆腐化被水稻吸收。施足基肥,在打田机打田前,可施用复合肥(18-12-21冤900kg/hm2+硅锌肥15kg/hm2+有机肥15t/hm2,经打田机打田,使肥土充分融合,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蘖肥分2次施用,第1次在水稻三叶期,施尿素60~75kg/hm2;第2次在第1次施肥后7~10d,施尿素75~115kg/hm2。当有效分蘖期结束后,应灌深水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但当水稻生长过旺时,可排水晒田,减少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穗肥要看天、看土、看苗,对于土壤肥力较低、前期生长量不足的.田块,可在出穗前25d施用尿素75kg/hm2+氯化钾50kg/hm2,过7-10d再施尿素75kg/hm2;对于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则不施促花肥,重施保花肥,施尿素45-60kg/hm2;而对于处于抽穗期的水稻,为防止水稻后期环境温度下降过快,提高灌浆速度,可根外追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籽粒饱满。
6绿色防控病虫草害。
6.1病虫害防治。
无为县水稻病虫害有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病毒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象甲等,其中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的是稻曲病、病毒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以往采取化学防治,现在逐步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机结合的绿色防控[4]。一是农业防治。实行冬耕晒垡,适期春耕灌水,烧毁(非露天冤携病稻草,清除田边杂草,破坏害虫越冬场所,打捞纹枯病菌核等。二是物理防治。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色光板等诱杀害虫,减少田间鳞翅目、同翅目成虫数量,降低虫口基数。三是生物防治。在水稻拔节孕穗期,按一定位置放置含赤眼蜂的小室,通过赤眼蜂对鳞翅目害虫的卵块寄生,从而减少田间害虫的虫源,降低鳞翅目幼虫的危害,放置密度为45个/hm2,一般在无风的晴天傍晚放置;还可通过稻鸭、稻鱼、稻蟹共生健身栽培,达到减少病虫害发生的目的。四是化学防治。对于达到防治指标的病虫害,用低毒、高效的化学农药防治,注意安全间隔期、施药适期等。
6.2杂草防除。
一是土壤封闭处理。在水稻催芽播种后2-4d,用丙窑苄或丙草胺细水均匀喷雾,施药前1d排干田水,施药后7d内保持田间湿润不积水,7d后复浅水,但要使秧心露出水面。二是苗后茎叶处理。在秧苗三叶期,用二氯窑苄或者五氟磺草胺细水均匀喷雾,施药前1d排干田水,1d后复水,保持3-5cm水层5-7d;对于变异千金子、碎米知风草、李氏禾等,要在杂草5叶1心前用足量的10%f唑酰草胺细水喷雾防治,喷匀喷透;在水稻分蘖后期出苗的阔叶杂草如丁香蓼、节节菜等,可在放干田水后,用二甲窑灭草松细水喷雾防治,喷匀喷透,施药前1d排干水,施药后24~48h复水,水层最好能淹没杂草草心,但不能淹没水稻秧心,田间保水3~5d;控制杂草稻,对于上年杂草稻发生严重的田块,建议深耕,抑制杂草稻种子萌发。
7参考文献。
[1]陈建胜.水稻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58.
[2]吴爱珍.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5(3)14.
[3]骆文忠.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9(4)67.
[4]刘坤.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2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十六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南北方都有大面积的种植。因此,利用适宜的条件,在环境适宜的地方推广原生态水稻栽培,对提高水稻质量、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原生态水稻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1整地。
秋收后即进行平地,如秋收后没有及时进行,要在早春尽早进行平地。平地后进行深翻,深度要达到20厘米以上,避免漏翻。深翻后在播秧前还要进行1~2次浅翻,然后做好田埂。插秧前2~3天灌水泡田,盐碱较重的地块要加长泡田时间,一般需要达到5~7天。
2肥料的使用。
原生态水稻种植,是为了生产出口感好、品质佳的水稻,会减少甚至不使用化肥。而使用各种有机肥,包括牛粪、鸡粉、猪粪等,也会在每年秋收之后,将稻田秸秆铺撒在土壤之上,让其自然腐烂,增加土壤肥力。在使用各种有机肥时,要将有机肥沤熟之后,经过检测无有毒有害物质后方可使用。施肥一般分基肥和追肥。基肥是在插秧前,结合整地施入土壤中。追肥则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根据生长时期对肥料的需求,及时施入,一般在分蘖期和长穗期施入,可以促进分蘖和穗肥粒满。
3科学灌水。
灌水管理是原生态水稻生产的关键因素,具体灌水时间参考下表,当土壤表象达到灌水指标时即需要灌水,灌水后自然干即可.
4病虫害控制。
原生态水稻种植的关键点是在不使用农药的`前提下,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控工作,这对原生态水稻种植提出了关键的挑战。一是要选择抗病抗虫能力较强的品种,这是基础条件;二是选择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例如利用驱虫灯、加强田间管理等方式;三是选择生物药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另外,通过改变种植方式也可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例如在稻田养鸭,鸭子可以吃稻田里一些害虫,包括飞虱等,也可以吃稻田里的一些杂草,同时鸭子粪便可以增加土壤肥力,鸭子在水田里游动,可以增加水中氧气量,饲养鸭子也可以增加收入。因此,通过完善种植方式可有效控制病虫害。
5收获。
完熟期及时收获。收割的特征:当稻穗全部失去绿色,水稻植株最上部存有1~2片绿色叶子,95%颖壳变黄,米粒转变成白色,用手挤压不变形即可收割。一般稻米含水量在19%~22%时收割较为适宜。从齐穗到收割的时长为45天左右。要及时收割,完熟一块田地收割一块,不能待所有都成熟之后再收割。
6运输及贮藏。
运输工具要保持干燥、卫生清洁,要具备必要的设施,例如防雨、通风等。禁止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有腐蚀性的物品一起运输。贮藏地点要具备常温、干燥、避光、干净这四要素。同时也要避免鼠害、虫害,同样不能与其他有毒、有害、有异味、有腐蚀性、易吸湿发霉发潮的物品放在一起。防鼠害、虫害时,避免使用化学制剂。
7结语。
原生态水稻种植,即是以自然的环境、生态的理念、传统的文化、现代的技术、健康的品质为目标,运用生态循环经济理论和系统方法,打造融合原生态环境、原生态文化、原生态农产品于一体的原生态农产品品牌。然而,利用传统的水稻栽培模式,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但目前全面推广种植原生态水稻种植,还不太切合实际。应该根据地区特点,对一些生态环境好、需要继续保护的地域,或者生态环境很差、需要改善的地方推广种植原生态水稻。虽然产量低,但是品质好,广大消费者认可,单价较高,从某种程度讲经济效益甚至比种植普通水稻还要高,同时还可以依托原生态水稻生产开发开展其他项目,例如,生态旅游等。另一方面,从长远考虑,也要重视起原生态水稻的生产,加大研究力度,通过改变种植方式或者提高种植技术等方面,使原生态水稻产量得到提高,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原生态水稻种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信文,孙晓惠.中国水稻生态化种植方法[j].北京农业,,(11).
[2]周美燕,黄令军.鲁北地区原生态水稻种植技术———稻鸭混养有机水稻种植模式[j].农家科技,2014,(09).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十七
山区水稻的种植可以通过旱育秧苗的方式,将水稻种植在旱地上,秧苗的苗体会有所变小,这可以减少秧苗水分流失。同时,秧苗的抗旱能力也会随着环境的适应有所增加。此外,秧苗的输导组织在水分吸收和光合作用上都会有所加强。覆膜旱作的栽培方式还能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和生长,在旱季还有保墒的作用。旱育秧苗播种前,要将苗床浇上充足的水,后期根据苗床的`干裂程度浇水,秧苗移植前再浇一次。旱育稀植既可以培育强壮的秧苗,又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可以泡耙结合,将泡田集中,边耙边插。还可以搭配使用干耙地湿插秧的方式,但田埂必须要加固。
1.2浅水栽秧与薄水灌溉。
栽秧时田埂的水要以3~4cm深为好。因为水稻在移栽的过程中,根系会受到伤害,叶片在蒸发中丧失了部分水分,与此同时根系吸水能力下降,在浅水中栽秧可以不浮秧。此外,要带土移栽,方可减少对根系的伤害,从而提高秧苗的成活率。当秧苗成活后,便可以适当加高水的深度。水稻返青进入分蘖期,这时灌溉的水不能太深,太深的水会导致土壤缺氧,影响养分的分解,此时薄水灌溉即可,深度在1~2cm最佳。
1.3适当排水烤田并合理控水。
当水稻进入分蘖终止期,需要在适宜的时间里进行排水和烤田,这样能够控制无效的分蘖,使水稻生长协调。根据水稻的苗情、类型、土壤土质,在适当的时间里进行烤田。水稻分蘖较早、苗数多、长势较旺盛的需要重烤,相反则需要迟露与轻烤。土壤较肥沃、烂泥田等也需要重烤,相反瘦田、带砂性的需要进行晒田。排水和烤田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比如重烤时,田面不可以过白、叶片需要挺直、叶色要退淡等。孕穗期时,水量要合理控制,此时水稻所需养分较多,可以适当增加灌溉的水量。在灌浆时禾苗需要的水量较少,要加强田间的透气,因为此时茎秆已经不再生长,保持适当供水即可。
1.4采用优质品种并科学合理施肥。
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需要选用优良的品种。选用株型紧凑、叶挺重大、产量高的种子,并且在后期依据水稻的生产状况合理施肥,可以有效提高产量。
在山区种植水稻需要科研人员加大投入,不断进行节水增产栽培技术的创新,为山区水稻种植带来新的科学技术,改变传统灌溉技术。
2结语。
山区水稻节水增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满足社会需求,推动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十八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吃得营养、安全。为此,我们以生产有机水稻为前提,结合五常区域自然条件,在大量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适合生产有机稻米的水稻栽培技术,针对施肥及病虫草害的防控进行了重点研究,为我市发展有机水稻提供技术支撑。
一、本田选地与整地。
选择没有污染、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排灌条件好的地块。秋翻地土壤适宜含水量25~30%,深耕18cm,防草荒不搞旋耕作业。四月末五月上旬放水泡田,提前诱导草籽萌发。水整地要在插秧前3~5d进行,整平整细,做到池内高低差不超寸,肥水不跑。
二、育苗技术。
1。做床及施肥。
床宽8~10m,床长20~30m,中间设步行道宽40cm,棚高2。4~2。5m。秋打床秋施农肥。春做床的要早春浅耕10~15cm,整平床面。每平方米用腐熟草炭5kg、充分腐熟猪粪5kg,充分腐熟的.鸡粪1kg,混拌均匀后施于耕层10cm床土内,整平好床面。水稻秧苗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4。5~5。5,每300kg营养土使用“生物壮秧剂”一袋(2。5kg)把土壤ph值调到5。5以下,确保在20d之内床土ph值不能超过6。0。床面整平后分2~3次浇足底水,播种前再浇水,使床土水分达到饱和状态。
2。种子及其处理。
选用米质优良的抗病品种,用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稀释600倍液浸种5~7d;或用1%的生石灰水浸种5~7d,捞出后用清水冲洗稻种(方法:50公斤水加1。5kg生石灰,先将生石灰化开过滤,在浸种过程中不要搅动石灰水,以免生石灰水表面,导致空气进入影响杀菌效果)。将浸泡好的种子在30~32℃条件下破胸,当种子80%左右破胸时,将温度降到25℃控温催芽,要经常翻动。当芽长1~2mm时温度降到15~20℃,晾芽6h左右,方可播种。
3。秧田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以密封保温为主。出苗到一叶一心期,尽量不浇水,棚内温度不超过28℃。1。5~2。5叶期,棚温控制在22~25℃,。二叶一心至插秧,棚温控制在20℃。二叶一心期以后,发现床面干旱,早晨叶尖不吐水珠,应及时补水。选择早晚浇水,一次性浇足浇透。揭膜后插秧前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但不能灌水上床。秧苗1。5~2。5叶期如发现脱肥,追施有机类叶面肥。
4。苗床防病、灭草。
人工拔除杂草。在一叶一心期前用1%的“武夷菌素”生物农药100~150倍液喷洒苗床预防。
三、插秧技术。
由于有机水稻不施化肥,肥效释放缓慢,水稻分蘖能力明显下降。因此插秧密度以11×4寸(20。5穴/m2)为宜,每穴基本苗4~5株,土壤肥沃度较高、施肥量大的地块可用9×6(16。7穴/m2)或10×5寸(18穴/m2),每穴基本苗4~5株。
四、本田管理。
1。施肥。
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30m3(有机质含量达8%以上)。或以各类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适当比例配制的混肥适量施入。水整地后插秧前或插秧后立即撒施大豆饼肥300kg/hm2(施前必须将豆饼粉碎,在温水中浸泡1~2周,使其充分发酵)。有利于水稻分蘖和孕穗。7月5日前后施草木灰450kg/hm2做穗肥(草木灰储藏时不能与人粪尿等有机肥混堆,否则会使有机肥中的氮素挥发掉)。
2。灌水与晒田。
插秧后返青前灌苗高2/3的水层。有效分蘖期(插秧至6月25日前)灌3~4cm浅水。有效分蘖期前3~5天看苗、看地,若长势过旺,叶色浓绿也没有草荒危险则排水晒田5~7天。晒后先湿润灌溉,然后恢复正常。孕穗至抽穗前,灌10cm活水。即抽穗前8~14天,遇到低温(17℃以下)时灌15~17cm深水护胎。抽穗扬花期灌5~7cm活水,蜡熟期开始间歇灌水,黄熟初期开始排水,一般9月10~15日断水为宜。洼地可适当提早排水,漏水地可适当晚排水。
3。除草。
4。防虫。
4。1防治潜叶蝇和负泥虫。
5月下旬在潜叶蝇成虫田外集中期杀灭,避免田内产卵;潜叶蝇严重地块,排水晒天,于负泥虫盛发期,采取突击灌溉(深灌方法,只露苗尖),然后在清晨有露水时,用扫帚将幼虫扫落水中,迅速排水,将幼虫排出田外。
4。2防治二化螟。
最佳防期为二化螟孵化至低龄幼虫高峰期(7月中旬),用bt乳剂进行防治;或用二化螟性诱剂,用量2~3枚/667m2;或频振式杀虫灯,防控面积30~60亩/灯。
5。防病。
5。1防治稻曲病纹枯病。
可用5%的井冈霉素防治。通常喷药两次,间隔10d左右,每次每亩用100~50g,兑水75~100kg喷洒;或用5%的水剂100~150ml喷施防治。
5。2防治稻瘟病。
可用春雷霉素防治,每次每亩喷施75~100ml(有效成分1。5~2。0g)防治,也可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每次每亩10g。
五、收获。
出穗后45d左右,黄化完熟率达95%以上,即可抢晴收获。要选好晒场,选好铺垫物。入库稻谷含水量在14%左右。
水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篇十九
在我国全部树种中,油松属于适应性最强的一种,油松自身根茎强大,并且枝叶茂盛,水分比较充足,并且在北方沟壑等区域种植较为广泛。另外,油松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属于优质木材,因此,可以将其应用在工矿企业以及房屋建筑等行业中。对于油松而言,它还具有较多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医疗方面、食品生产中可以有效应用油松花粉以及油脂。国家应加大油松的种植力度,重点关注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从而提高我国整体林业经济水平。
1油松。
油松属于松科类植物,其高度在30m,属于阳性树种,树皮下部的颜色主要为灰褐色,分裂形状呈现出不均匀的鳞块。对于较大的分支,其呈现的形状为平伸、斜向上为主。由于油松根系较浅,因此,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除了在抗风与抗寒等方面的能力比较突出,即使在生存环境较为恶劣的条件下也可以生存,例如,-25℃温度下,在土层深厚或钙质黄土种也能生存,是目前人工造林的首选树种。油松原产地为中国,根据油松外形特点,也可称作巨果油松、红皮松等,其生长范围相对较广,主要生长于北方地区,例如,辽宁和吉林等地。另外,油松还具备喜光和抗瘠薄等特点,因此,松质土壤为油松最佳的生长环境。若是土壤出现粘结、水分多等情况时,会直接影响通风效果,对其生长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如早期干梢等。种植人员需要对油松生长环境给予高度重视,切忌将其种植在较高地下水位以及常年积水的平地。
2新形势下北方油松育苗过程。
2.1苗圃选择。
选择苗圃时,地势应平坦,并且便于灌溉和排水。
2.2整地施肥。
种植前将育苗地深翻耙平、施入基肥,即利用硫酸亚铁抑制土壤感染源,进而实现消毒的目的。通过苗床进行育苗,苗床长10m、宽1m。
2.3土壤消毒。
播种前还需对土壤做消毒处理,根据播种场地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消毒方式,完成消毒工作后进行平整和浅翻。
2.4作床。
北方地区进行育苗时,选择大垄式育苗方式,其能长期保持土壤的水分充足,同时,通风效果好,有助于苗木良好生长。
2.5种子处理。
油松播种前,应先进行催芽和消毒等工作,一般来讲,浸泡时间为2h最佳,之后完成催芽处理。通常选择温水进行浸泡,水温在45~60℃,浸泡24h后,水温会自然下降,当种子完全吸收水分后可将其捞出,将其安放于容器内进行催芽,当种子开裂时为最佳播种时机。2.6播种时间通常是在5月份,比较适用早播,播种过程主要包括:开沟、播种、覆土镇压、保温。
2.7幼苗管理。
种子在完成播种后的1周可能就会发芽破土而出,在种壳脱离间应重点防护鸟害。根据育苗的不同成长时期进行具体的管理。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449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