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学校教研活动总结美篇学校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一
本学期,我们继续把教师学习当作学校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教师的业务学习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与教师平时的个人业务学习相结合;与教师的备课组活动相结合;与课堂教学观摩相结合;与教师集中学习相结合,利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学习新课程理念,分析教学现状,研讨教学方法,观摩课堂教学,反思教学行为,使学习工作制度化、日常化。
本学期学校科研工作的主题仍然是“高效课堂的开展”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专题研究,老师们的研修重点仍然是理论学习与实践感悟。为了让从中学并入我校的老师们较快的融入到我校的教学研究中,也为了我校教师更加深入理解研究的内涵,在课堂上体现高效、合作的特点,提高研究的效率,科研室定期为老师们下发了理论学习材料并提供相关网络链接便于教师下载学习,为教师们的研究提供科学、准确的理论依据,尽可能地为老师们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提供思路和途径。
在本学期的“高效课堂”的研究主题下,围绕“小组合作学习”的究专题,协助教导处开展“四课”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发挥市、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上好开学初的“高效课堂”引路课。每位市、区骨干教师在开学初的前两周内,上好示范课,为青年教师引路。
(2)加强加大抽查课力度,提高教师对课堂的关注程度,促使教师积极研究课堂教学,用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学校领导组成抽查课领导小组,由教导处不定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抽查,领导小组分工听评课,检验教师开展“高效课堂”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效果如何,并且将反馈结果及时在全校公布,促进了教师的研究热情。本学期从抽查课中也发现一些小组合作研究进行较好的班级和老师,如七年级的九班和十班,八年级的一班、二班和六班,九年级的二班、五班等。
学校教研活动总结美篇学校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二
在教研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经过反复推敲讨论,几次修改,最后根据园务精神,结合我们的教研情况,及幼儿语言方面的薄弱环节,制定了目标明确的教研计划。
在经验交流会上,大家虚心总结了班级中存在的语言发展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展开了针对性的讨论,写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通过这种形式,使大家对自己班级的语言发展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教学中思路更清晰了。
为了更好地开展各班的语言区活动,给幼儿提供操作性较强的材料,我们展开了区域材料交流介绍活动。在交流介绍中,大家互相学习,提出参考性意见,取之所长,补之所短,收获颇大。但要指出的是,此类活动因为具体原因,并没有坚持下去,由此也给了我们一个较好的提醒。
当我们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故事教学陷入固定模式,大家均感困惑无措时,我们立刻展开了讨论分析。大家纷纷发表意见,对故事教学中的提问、形式提出经验性及尝试性的意见,气氛热烈,并观看优秀教学录象进行学习。这次的学习,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故事教学上迈开了探讨的一步。
为了把学习与讨论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我们教研组还组织了教学观摩活动。大家认真摘记,善意点评,共同学习提高。
本学期我们语言教研组的亮度突出在两点:
1、教研成员团结一心,互相帮助。
由于担任教研组长的我,托班工作的客观需要,在开学初的教研会上不能如期进行组织,我把安排的内容交给严亚萍、桑亚萍老师负责,在她们的认真组织下,在其他老师们的共同配合下,我们的教研活动如期正常开展。
2、学习气氛浓厚,讨论积极。
在每次的教研学习中,大家总是积极参与讨论,结合自身经验,提出自己看法,尤其是胡央波、桑亚萍、苗珊等新老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敢于提出困惑,气氛热烈和谐。
本着认真的态度,我们的教研活动已逐渐地步入了正式开展的过程,也取得了小小的进步。但也由于许多的客观因素,有部分的教研活动未如期开展,同时我们的教研活动从根本来讲,还不够深入,较多的停留在表面,希望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能进一步的深入,使我们的教研质量有所提高。
学校教研活动总结美篇学校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三
精心安排,互通有无,建立了和谐联谊关系。自两校联谊结对以来,两校领导都非常重视此项工作,通过密切的交流和勾通,融洽了感情,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1、学校双方领导就对口支援工作做了广泛的`勾通和交流,根据两校间的实际情况,针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管理、物质支援等方面做了详尽的安排,并根据相关事宜,将要开展的相关活动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联谊计划,并按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和落实。
2、为了更好的开展好两校的联谊活动,开学初,双方领
导都能针对现行的学校规章制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交流,从面进一步完善充实学校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有效地保证了,两校联谊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了两校双方的共同发展。
自我们两校联谊结对以来,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多个教研活动,为交流拓宽了渠道,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教研交流活动,两校教师均开阔了眼界,并且氛围融洽,提高较快。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交流研讨活动,可以促进双方教师共同提高。20xx年x月x日我校语、数、英教师代表到石哈河小学作课,教育局相关领导也参与了此次活动,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1月27号我校邀请联谊校校长到我校作了教学工作讲座。促进了两校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通过两校教师的互动交流,有效地提高了名师、骨干教师和支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两校也能将教研和科研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教研带科研,科研促教研的作用。
新的目标和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我们不会停止将探索的脚步。我们两校一定会在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将一如既往的开展好联谊活动,通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联谊校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同时,我校也一定会以新的姿态和面貌去迎接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校一定可以再一次谱写新的篇章。
学校教研活动总结美篇学校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四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主要在教科中心工作要点和教育局教科研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围绕学校工作重点,遵循"走教育科研之路、办特色示范学校、做面向未来之师、育合格特长学生"的办学理念,立足校本、突出特色,加强对教科研工作和校本研训的规划、管理、指导,逐步完善学校教科研网络,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教科研格局,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做了一些扎实有效的工作。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始终把教研工作放在首位,校长亲自上阵抓教研,亲自参与搞教研。各部门分工明确,教科室具体负责教科研管理工作,教导处、教研组、课题组、骨干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领导的重视,唤起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激活了学校教研工作兴奋点。校本管理、校本研究从细小的问题、身边的问题着手,老师们消除了"课题研究高深莫测"的畏难情绪,95%以上的教师参与到了课题研究中来,既细化了课题研究又体现了教科研的实效性。
2、教研机构组织健全:学校设有教科室,由分管教学的张校长主持工作,制定了教科室工作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职责;健全了"校长直接领导——教科室具体管理——课题组负责落实"的三级管理模式;完善了"校长室联系教科室、教导处联系课题组、教研组凝聚教师群体"参与的教研网络,形成了"人人重视,全员科研"的良好氛围。
3、激励机制落实到位:为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教科所完善了教科研奖励制度,每学期评比先进教研组、先进备课组和教科研先进个人。为了对在课题研究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鼓励,我校上学期还特别评选出了帅春荣等5名"睿智教师"。
1、以"自主"为前提,营造实效教研的氛围。
从上一学年开始,我们追求教研方法的实际性,教研主体的多元性,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和谐发展,让教研组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我校把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出"问题即研究,研究即工作,教研找问题"的校本教研新思路。让老师们自主申报:制定"研究课题申报表",发放到各教研组,老师们根据自己平时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自主提出研究专题;自由申请:制定"研究课执教申报表",发放到每位教师手中,自由申请执教研究课。让同伴研究更加实际化,让教研内容体现科学性、基础性、思考性、应用性、实践性,真正让教研活起来,让教师动起来。
2、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校本教研的内涵。
①教研活动实效化:根据老师们申报的研究专题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并重新设计教研活动记载表,有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个人困惑三个板块,由执教教师填写;教师评课记录表,有片段实录、片段赏析、教学建议三个板块,由教研组听课教师填写。然后组织教研组成员说课、议课。
这样,改变了过去老师们碍于面子,不提、少提反面意见甚至是只参与不发言的虚假教研局面,老师们肯定什么、不同意什么,都能真正做到有无不言、言无不尽。在此基础上,由同年级的另一名教师再备课、再执教。这更有利于引起大家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思考,促进大家对教学行为的改进。无论是执教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有更大的收获,真正起到民主研讨的作用。
②校本培训实效化:学校立足教材抓培训,围绕共性强培训,针对实际搞培训,利用每周一业务学习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理论学习与讨论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促进教师专业提档。具体形式有:听专家讲座、观看光碟、学习理论专著等。平时,学校还经常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鼓励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简历个人教学博客,让他们在网上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感悟别人的教育思想,学习他人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③集体备课实效化:每周二为我校集体备课时间。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活动,做到"三有",即有中心发言人、有发言稿、有活动记录。做到集体备课前,全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写意图,注意单元之间的横向联系。中心发言人提前备课,重在教材分析,学情预测,定准课时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认真设置好集体备课主讲提要,完成个体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时,由中心发言人说教材,设计理念,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同组教师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和补充意见,最后由集体备课主讲人整理完成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后,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依据每个班级学习情况的不同,教学条件的差异,教学风格的特点,进行二度设计,形成自己的教案(简案),做到心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材,创造性地用活教案。
3、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
我校是荆州市"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协作体学校,我们根据课题研究工作方案,以"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为研究核心,以深化"课例研究"为突破口,以在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低起点、高要求,确立了"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研究,行动即成长"的观念,集学习、实践、研究于一体,加强实效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学校组织课题研究成员倾听荆州教科院专家讲座,了解前沿教改信息,知晓最新教育观念,学习最新教学方法,掌握先进评价手段。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课题研究,驱动模式"、"骨干引领,示范模式"、"课例分析,反思模式"、"资源共享,网络模式"等性质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我们深知:只有根植于教学的研究,才是有效的研究。
所以,在语文学科研究的基础上于上学期深化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学科渗透,数学、英语、品社、科学、综合等各学科都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子课题,并围绕研究专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型"专题研讨"活动,23名教师执教了研讨课,全体教师参与到了备课、听课、议课活动中,大家在课题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中体验教科研的真谛,提高教科研的水平。学校还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教研协作区活动,加强校际研修,实现成果共享,突破教学瓶颈,达到成长提速。荆州教科院王佑军院长评价我校的课堂研究是:务实的研究,有效的研究。
4、以常规管理为抓手,规范课堂上质量
本学年,学校继续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有效规范和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一方面,把教学常规检查作抓手,深化"巡课查堂"制度。加强对教师上课的监督,坚决杜绝随意调课、误课、无案上课现象,采用"集中抽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通过随堂听课,抽查备课、作业本等形式,有目的地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进行教学检查、反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发现的问题。
另一方面,引领教师树立"用心对待教师职业,将职业做成事业"的理念。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学法指导,调动主题功能;优化教学手段,开拓认知途径。让教师的人生价值在课堂中体现,学校六年级组坚持"六个立足"抓质量,即立足树人抓质量、立足学风抓质量、立足目标抓质量、立足课堂抓质量、立足科学备考抓质量、立足搭建心桥抓质量。
5、以勤勉工作为保障,研究硕果结满枝。
一年来,老师们潜心教研,勤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张xx校长撰写的论文《创新理念,提高校本研修的有效性》发表在20xx年第xx期领导参阅上;吴xx、胡xx、张xx、帅xx等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分获荆州市一、二等奖;王xx、胡xx、曾xx等教师多次执教荆州市、松滋市观摩课获得专家和同行的好评,在荆州市第xx届"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专题研讨会"上,我校王xx老师提供的观摩课《给予树》获荆州市一等奖。专家称之为:观察评价科学、教学观念先进、专业水平领先,语文教研组提交的《课堂观察报告》及吴xx、帅xx老师的研究课例被收录在"荆州市课题研究成果集"中向全市推广;胡xx、罗xx老师的录像课《乡下人家》、《剪羊毛》也双双荣获荆州市一等奖、湖北省二、三等奖;吴xx老师尽心准备、反复打磨,在全市劳动课说课竞赛中一举夺得一等奖。
①进一步深化教研活动轻"形式"重"质量"的工作目标,确保每次教研活动有主题、有任务、有方向,尤其要把好"议课关",把教研工作抓实、抓深,力求每次活动都要有点收获。要实现教研促进全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一最终目标。
②要做好教研后续效益。特别是对一些研究课中遇到困惑的老师,要落实跟踪听课、师徒结对、外出培训等各项措施,提高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纵然我们在教学教研方面做了做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大胆创新,强化研究,不断总结研究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教研活动总结美篇学校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五
我校数学教研组在县教研室和学校教导处的带动以及在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首先,每有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我校总能最大限度的组织人员前往参加学习。最近几年来,我校数学组成员几乎每人都参加过多次外出培训学习。不仅有县教研室、市教研室组织的青年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数学小课题研究、全国远程教育培训等,还有部分教师参加了在我省多地及xx师范大学举办的各类数学培训。培训学习返回之后,学校要求每位外出学习的教师都要认真书写培训心得,并尽快组织二次培训。
其次,学期开始,教导处都将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第一次教研活动,而每次学习交流中都会有更进一步的教学理论升华。这学期,学校教导处统一下发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由教研组组织各组员进行了研读,边读边划边书写研读后的思考、体会。
再次,教导处带领教研组充分利用《xx教育》组织理论学习,做好“一刊三用”。“一刊”指《xx教育》,“三用”是用这本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学生管理经验、学习教学实践。每一期的学习共分三步:一是浏览感受,刊物到手后,教师首先要浏览一遍,对整刊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感受;二是精读剪辑,对自己有兴趣、感触深、帮助大的、与自己任教学科有关的内容进行精读,剪辑整理在“学习剪报”上,并对有些文章进行批注;三是品读感悟,对优秀的文章进行品读,读出其中的味道,品出蕴涵的哲理,写出读书收获。其他业务书籍有选择的阅读,大力提倡网上阅读。“一刊三用”从理论上武装了教师的大脑,在实践中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提升了教师执行新课程教学的自觉性。
⑴主题式: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讨。我校数学教研组在教导处组织领导下,定于周二下午办公时间在教导处进行主题式教研活动。(除有几次因客观情况修改了时间或未能组织外)交流在这之前所确定的主题,如: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作业的布置与检查等等。活动中既有认可也有争论,但总会有颇多的收获。活动结束再共同确定下次交流主题,以便各位数学教师能够充分的思考准备。
⑵对比式:师徒、学科年级同课异构。我校数学教研组确定有数学教学骨干教师xx老师带领两位新参加工作的数学教师参与数学教研,组织了多次听课、评课活动。数学教研组在教导处组织下进行了低年级组数学教师和高年级数学教师的同课异构数学教研活动,活动分年级组确定同一课题,《三角形的分类》进行备课及分析,并确定xxx老师进行了试讲。
⑶评比式:组织赛课,展示课堂教学成果。数学教研组在教导处的指导下,组织了以青年教师为主赛课活动。有时集中于中心小学进行,讲课结束后及时组织评课交流活动;有时则由教导处郑主任带领教研组成员到村小组织听课评课活动。
⑷案例分析式:组织听课后进行针对性评课。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全镇课堂教学展示课。全镇教研活动和每次赛课及课堂教学展示后,教研组都会在学校多功能教室组织全体参与教师进行案例分析交流活动。
⑸网络式:建立自己的教学博客,进行交流。数学教研组的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博客。在博客中,阐述观点、交流经验,撰写教学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教学案例、教学反思、作业设置、数学小课题研究等等。
近几年,数学教研组在组织教研活动方面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教研活动有所完善和发展。而且,各成员在教研教学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教学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而且在校、县、市等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教学活动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校数学教研组成员中,xxx老师在县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比赛中获奖;xx老师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讲课比赛中获奖;还有很多老师在其它数学教研教学比赛及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当然,新参加工作的几位数学教师还很少有机会参加县级以上的公开课、优质课等活动。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培养青年教师、新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加上级组织的教研教学培训学习活动;骨干教师要心贴心、手把手的帮助新教师树立数学课堂教学理念、确定教学方法,将新老师推向教研教学一线,展示自我,完善自我。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46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