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4 13:32:16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通用15篇)
时间:2023-12-14 13:32:16     小编:HT书生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前思考教学的整体结构和教学步骤,使教学更加有条不紊。制定一份好的教案需要注意一些要点。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其次,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还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此外,教案的编写要简明扼要,使用清晰明了的语言和布局。了解这些教案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所在。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一

1.品味诗意,体会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

2.感悟革命者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3.了解吉鸿昌,背诵诗歌。

导入。

吉鸿昌说“我是中国人”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剌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招待中国人,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到:“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了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1932年,吉鸿昌回到祖国,率领抗日同盟军,转战长城内外,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后来不幸被敌人诱捕,就义前他挥笔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认识作者。

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旅、师长。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人称“吉大胆”。1930年9月接受蒋介石收编,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但不愿替蒋打内战,态度消极。1931年8月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强令出国“考察”。遂环游欧美,发表抗日演说,寻求国际声援。1933年5月,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2军军长、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向察北日伪军进击,将日军驱出察境。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继续进行抗日活动。同年11月9日被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刺伤被捕,24日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

【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虽寥寥几笔,却将他临难时的愤懑之情直泻而出。1933年5月,吉鸿昌联合冯玉祥等组织抗日同盟军,同日军展开了英勇的战斗。同盟军军纪严明,同仇敌忾,收复了许多失地,深受全国人民的拥护。大敌当前,外侮在即,然而蒋介石政府却不顾全国人民的意志,公然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外屈膝退让,对内疯狂屠杀抗日爱国志士。在生死的关头,吉鸿昌已将自己个人的命运同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自觉地联系在了一起。体现出了一个革命者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后两句,紧承上句,“国破尚如此”,“国破”是因其壮志未酬身先卒之憾恨而让他刻骨难忘。东北沦陷,生灵涂炭,而日寇的野心也肆意膨胀,华北危急,平津告难,在此国之将亡之际,腐败的国民党政府依然推行其不抵抗的卖国政策。吉鸿昌早已抱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毅然决心。如果不能死在抗日前线上,那么留此头颅又有何意。其悲壮之势,豪迈之情,直逼云霄。

小结。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精神呢?

诗歌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袒露了作者不甘受奴役,不愿当亡国奴的民族气节,为没有能够死在抗日的战场而深感遗憾和对民族前途的无比担忧以及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牺牲精神。

练习。

就义诗。

杨超。

漫天风雪漫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愁。

1.默写吉鸿昌的《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2.第一句的环境描写有什么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悲壮寥廓。为悲壮和从容就义做铺垫和渲染。

3.第二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反问。更加强烈坚定的表达了作者不怕牺牲的的革命精神。

4.三四两句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决心和理想?

写作者死后还要继续革命,消灭敌人。表达了革命到底的决心和革命必胜的信念。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二

情感需要表达。音乐家,用声音来传递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画家用色彩来描绘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而诗人呢?用诗。词人呢?用词。于是就有了李清照和她的传世名篇《声声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婉约词名作《声声慢》,走进李清照和她的情感世界.

看看李清照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她又是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的?

二、朗诵感知。

自由朗诵,体会情感。

学生朗诵,正音;缓慢;低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家的朗诵水平真是一日千里啊。)。

提问: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

齐读:就让我们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清照这种浓浓的哀愁吧。

三、具体分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中句句皆现愁”,(分组讨论),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愁”字?为什么?

要求:确定一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产生。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觅什么?往昔快乐生活,并不是生来如此孤独愁苦,她也有过快乐生活。

《如梦令》:春游、饮酒。

结果如何?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为何要寻觅?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追忆往昔生活?说说生活体验。

可以调换?不可以,感情逐层深入:动作——身体——心理。

可以单字?叠字使情感更浓厚。

举例体会。“庭院深深深几许?”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听听那冷雨》“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

(投影)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朗读随机。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为何喝酒?借酒浇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不足为奇,与其它的不一样的地方,“淡酒”说明什么?愁浓。

词人浓烈的愁绪,本以为可以解酒来消除,但酒淡压不住愁浓啊,更何况在这样一个风急得傍晚。

联系自己排解愁绪的方法谈谈体会:谈琴、散步。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急风、淡酒、浓愁的情境中,一群大雁给词人给人孤寂冷清之感。

“旧相识”:曾经寄来丈夫赵明诚的信。《一剪梅》,而现在大雁虽在,而人已去。

岁月依然无情远去,抛下她一个人在孤寂中打发冷清时日。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憔悴损的只是菊花么?更是词人自己。女人好比一朵花,年轻时鲜丽娇嫩,嫁作他人妇,爱情滋润更是娇嫩异常,而后来世事变化,国破家亡,良人已去,晚年孤寂,千万愁绪无人倾诉时,再娇嫩的花也憔悴不堪了。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叶大。“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

兼细雨:你的感受?傍晚、细雨打在梧桐树上。

不是滴在树上,是滴在词人的心理啊。

小结:真是“句句皆现愁”啊。

四、体会意境。

(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在南宋,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秋风冷雨里,一位寡居的老人,无依无靠。她寻觅着往日的美好生活,但是遍寻不着,反而更添惆怅难耐。想凭借两盏淡酒浇去心中浓浓孤寂之愁,无奈敌不过冷冷秋风秋雨。看过去所见之景:是满地憔悴之菊,是哀戚的大雁,听到的是雨打梧桐,一滴一滴,声声滴在心里啊。

这样画面,怎一个“冷清”可以形容;这样的浓愁。又岂是一个“愁”字就能说得清的!

(朗读体会)。

加深了理解后,再次自由朗读,根据我们刚刚对词的分析和理解来处理。(要求:提高)。

提示:除了语速舒缓外,也许我们还应该在个别字上面,加以重音、语调的处理,情感投入。

表扬。

五、写作方法指导练习。

愁是抽象的情感。而词人李清照把抽象的愁化作了秋风冷雨,化作了两盏淡酒,化作了南飞的大雁,化作了满地的落菊,化作了梧桐和细雨……把抽象的情感化作了具体的意象。

历史:其实不仅是李清照,古往今来,很多词人都是如此传达他们的愁绪的。(投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问题:体会;回答分别是通过那些意象写愁的?写出了愁的量、形、重。

现实:联系我们自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也有万般情感,何不也用自己的生花妙笔,通过具体的意象去勾勒,去表达呢?也许一不小心,一个大文豪就诞生了。(练笔)。

练笔展示。

教师展示。老师也有愁绪,面对时间。共赏析。

六、知人论世。]。

凡人皆有愁。那么李清照有什么样的愁呢?使得她化为这曲《声声慢》。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出身官宦世家,这样的出身使得她能够饱读诗书,这样就使得她既“貌美如花,又内秀如竹”。18岁的时候,遇到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另一半——她的丈夫赵明诚,他们情投意合,恩爱非常。但造化弄人,上天把最大的幸福和最大的不幸都统一到了李清照的身上。国家破碎,清兵入侵,李清照经历了人生的三大磨难:一是丈夫早逝,遭遇感情生活磨难;二是国家破碎,身世飘零,居无定所;三是晚年孤独,身边无亲无友。

晚年李清照,想把毕生所学传给一位孙姓女童,“才藻非女子事也”,拒绝了她。一代才女,却无人能懂。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一个女子所能得到的最甜美的幸福,也承受了一个女子所无法承受的苦痛,其中既有个人身世的苦痛也有国家的破灭的悲痛。是李清照在这国家与个人灾难性的打击下依然不屈,依然顽强的展现出自己全部的美。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或许就是这极端的幸福与苦痛造就了旷世才女――李清照。

她是一代才女,是乱世美神。

齐读。

机动: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三

(根据作者手迹抄录)。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到——。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

那一天——。

地下的烈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歌词版。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课文版(2014年)。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囚歌》课文原文。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四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2)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3)及花之既谢。

(4)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2)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3)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3.我们可以把《芙蕖》看作是说明文。请梳理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4.我们也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请从文体、题材、手法、立意等方面,将《芙蕖》与《爱莲说》作一比较鉴赏。

【参考答案】。

1.(1)详细,完备(2)借指时候(3)已经(4)整年,全年。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五

【作者】:章楶——《水龙吟》。

【内容】: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

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作者】:

章楶(1027-1102),字质夫,浦城(今属福建)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哲宗朝,历集贤殿修撰,知渭州,进端明殿学士。徽宗时除同知枢密院事。

【注释】:

雪沾琼缀:落满了柳絮。

章台路杳:汉代长安有章台街。后人常以章台为歌妓聚居所。这三句是说,闺中人看不见丈夫游荡的章台路,独居寂寞,只有暗自流泪。

【赏析】。

这首咏絮词,上片写暮春季节,风吹柳絮的情景,下片写杨花四处飘落。通过拟人手法,委婉含蓄地表露了离情。作者准确地把握物象,着意刻画,并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全词写得婉丽工巧,新颖别致,把杨花描绘得栩栩如生,成为绝唱。

徐釚《词苑丛谈》:东坡与质夫帖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辞。

黄花庵《花庵词选》:傍珠帘散漫数语,形容尽矣。

薛砺若《宋词通论》:《水龙吟》为吟柳花绝唱,最为东坡所称赏。

词中如“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刻画柳絮,可谓工细委婉之至。

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诗人玉屑》:余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亦可谓曲尽杨花妙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必能及。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六

原文:

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坡,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祗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余不从,决意游天都。

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于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译文:

九月初四这天。(动身行走)十五里到汤口。(又走)五里到汤寺,在汤池洗了澡。拄着拐杖望着朱砂庵攀登。(走了)十里,上到黄泥冈。(这时)先前云雾笼罩着的那些山峰,渐渐地露出来了,也渐渐地落到我的手杖底下。转身进入石门峰,经过天都峰的山腰下来,就(望见)天都、莲花两峰顶,都高高地耸出半天之外。路旁有一条岔路向东直上,是前次(游山时)没有到过的,于是向前直往上走,差不多到了天都峰侧面了。再往北上,走在狭谷中的小道上。石峰一片片地夹立高耸;路就在石峰间宛转延伸,石头堵塞的地方就把它凿开,陡峭的地方把它凿成石级,中断的地方就架上木头,使它畅通,高悬的地方就树起梯子连接。向下看,(只见)陡峻的山谷气象阴森,枫树、松树杂然相间,五色缤纷,灿烂得象图画,象锦绣。因此想到黄山算得是我生平所看到的奇景,而有这样的奇景,前次游山却未来探访,这次游山真是既痛快而又惭愧呀!

这时仆人们都因路险阴隔,落在后面,我也停下来不向上攀登;可是一路上奇丽的景色,不觉又吸引着我一人走上去了。已经登上山头,见一个小寺庙,檐角翘起,象小鸟张开翅膀似的立在那儿,这就是文殊院,也是我从前想登而没有登的地方。(它)左边是天都峰,右边是莲花峰,背后倚的是玉屏风,两峰秀丽的景色,(好象)都可以伸手揽取。四周环顾,奇峰错落地排列,众多的山谷纵横交错,实在是黄山风景最美的地方!如果不是重来,怎么知道它如此奇丽呢?遇见云游的和尚澄源来了,(我们)游兴很浓。时间已过正午,仆人们也刚刚赶到。(我们)站在寺庙前面,(望着)两峰指指点点。庵中和尚说:“天都峰虽近,可是无路可通,莲花峰可登,路却又太远。(看来)只好就近处望望天都峰,明天再登莲花峰顶吧”。我不同意,决意游天都峰。

(便)带着澄源和仆人仍从峡谷小路下来。到天都峰侧,从那被山溪冲下来的乱石上象蛇一样弯弯曲曲地爬上去。攀杂草,牵荆棘,石块丛起的地方就越过石块,石崖侧削的地方就攀缘石壁。每到手脚没有着落的地方,澄源总是先攀上去,再俯身接应(我)。常常想到上山既然这样困难,下山更不知怎么办了?最后还是不管那些。经过多次艰险,终于到达峰顶。只是它上面还有一座石峰,象一堵墙壁耸起好象有几十丈高,澄源在它的旁边寻找,发现有石级,就拉着我登上去。(到那一看)万千峰峦,无不躬身下伏,只有莲花峰能和它抗衡罢了。这时浓雾忽起忽散,每来一阵,就对面不见人。远望莲花诸峰,多半隐在雾中。独自登上天都峰,我走到前面,雾就飘到我后面去了;我走到右边,雾就从左边出来了。那些松树还有盘曲挺拨纵横交错的;柏树虽然大枝干粗如手臂,(可是)都平贴在石上,好象苔藓似的。山高风大,雾气来去不定。下望群峰,有时露出来象碧绿的山尖,有时被雾淹没了象一片银海;再远眺山下,日光晶莹闪亮,别有一番天地啊。天色渐晚,于是就把双脚伸向前边,手向后按着地面,坐着往下滑;到极危险的地方,澄源肩手并用,把我接下去。过了险处,下到山坳,已经夜色笼罩了。又从峡谷中经过栈道上山,(回到)文殊院留宿。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七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感受叶挺将军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愤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壮志豪情。

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的内容。重点分析诗人在“爬出来”和“在烈火中得到永生”两者的选择,体会诗歌两个“自由”的内涵。

作者。

叶挺(1896-1946),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导入课文。

1941年的“皖南事变”叶挺被蒋介石无理扣押后,被关入桂林一个潮湿的山洞中,他为表示抗议拒绝理发。一年多后,蒋介石认为他尝够了苦头可能会被软化,下令押往重庆。叶挺下飞机时头发胡子都很长,手持一盏油灯。别人问白日为何举灯,叶挺回答说天还未明,对国民党的黑暗予以了辛辣的讽刺。到重庆后,蒋介石当面劝他\'悔过\',还许以战区副司令长官之职。叶挺断然拒绝,只要求释放被囚的新四军人员。蒋介石恼羞成怒,又把他关入\'中美合作所\'单独监禁。直到1946年才在中国共产党的营救下释放,可是,一个月后,他同夫人一起坐飞机回延安,因飞机失事而牺牲,毛泽东为他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今天我们要学的《囚歌》,就是叶廷在狱中写的诗歌。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这首诗。

内容分析。

1.它为什么不叫“囚诗”而叫“囚歌”?

第一节。

2、这里的“人”和“狗”指的是什么?

答:“人”指坚定的革命者,“狗”指革命队伍中的叛徒。

3、读完这节诗,你明白了什么?

答:“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是指牢房中的革命者所要走的路被敌人锁得紧紧的。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指为牢房中的叛徒所准备的道路是敞开的,只要你叛变革命,随时都可以爬出牢房。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指国民党反动派在声嘶力竭地叫喊诱骗革命者变节投降充当叛徒。

过渡:这一节诗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当时摆在狱中革命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坚贞不屈,意味着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充当叛徒,出卖革命,将得到自由。作者选择哪一条路呢?第二节诗告诉了我们。

第二节诗。

4、思考:作者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做出怎样的回答?

我迫切希望得到自由,但我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真正的革命者是决不会向敌人屈膝投降当叛徒的。

5、这节诗中也有一个“自由”,它跟第一节诗中的“自由”有什么不同?

第一节诗:所谓的自由;第二节诗:真正的自由。

6、作者要什么样的自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叶挺同志决不向敌人屈膝投降的决心,表现了革命者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过渡:为什么叶挺同志有这么强烈的决心,是什么支持着他为革命事业而献身?我们来看第三节。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八

1、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2、了解作者,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3、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作者】。

章楶(1027-1102),字质夫,浦城(今属福建)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哲宗朝,历集贤殿修撰,知渭州,进端明殿学士。徽宗时除同知枢密院事。

【赏析】。

这首咏柳花的词曾被苏轼赞为妙绝,但词史上,人们多赞赏东坡的和柳花词,而对这首原作却颇多微词。实际上,这首词清丽和婉,不失为词中精品。

首句“燕忙莺懒芳残”开篇点题,写燕忙于营巢,莺懒于啼唱,繁花纷纷凋残,表明季节已是暮春:“堤上”,指明地点:“柳花飘坠”,点明主题。

破题之后,用“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紧接上句,把柳花飘坠的形状作了一番渲染。它为下文铺叙,起了蓄势的作用。韩愈《晚春》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意思是说:“杨花(即柳花)和榆荚一无才华,二不工心计;不肯争芳斗艳,开不出千红万絮的花。韩愈表面上是贬杨花,实际上却暗寓自己的形象,称许它洁白、洒脱和不事奔竞。章楶用这个典故,自然也包含这层意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写到此,词人竟把柳花虚拟成一群天真无邪、爱嬉闹的孩子,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象荡秋千似地悄悄进入了深邃的庭院。春日渐长,而庭院门却整天闭着。柳花活似好奇的孩子一样,想探个究竟。这样,就把柳花的形象写活了。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这几句深得南宋黄昇和魏关之的欣赏。黄昇说它“形容居”(《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评);魏庆之说它“曲尽杨花妙处”,甚至认为苏轼的和词也“恐未能及”(《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当然,把这首词评苏轼和词之上是未免偏爱太过;但说它刻画之工不同寻常,那是确实不假。这几句除了刻画出柳花的轻盈体态外,还把它拟人化了,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下片改从“玉人”方面写:“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称此词为“闺怨词”,估计就是从这里着眼的。到这里,“玉人”已成为词中的女主人公,柳花反退居到陪衬的地位上了。但通篇自始至终不曾离开柳花的形象着笔,下片无非是再通过闺中少妇的心眼,进一步摹写柳花的形神罢了。柳花终于钻入了闺房,粘少妇的春衣上。少妇的绣花床很快被落絮堆满,柳花象无数香球似地飞滚着,一会儿圆,一会儿又破碎了。这段描写,不仅把柳花写得神情酷肖,同时也把少妇惝恍迷离的内心世界显现出来。柳花少妇的心目中竟变成了轻薄子弟,千方沾惹,万般追逐,乍合乍离,反覆无常。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这几句既着意形容柳花飘空坠水时为蜂儿和鱼所贪爱,又反衬幽闺少妇的孤寂无欢。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借两个典故,既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少妇望不见正“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章台为汉代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谓其不欲见人,以扇自障面。后世以“章台走马”指冶游之事。唐崔颢《渭城少年行》:“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即其一例。至于柳与章台的关系,较早见于南朝梁诗人费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已映章台陌,复扫长门扉。”唐代传奇《柳氏传》又有“章台柳”故事。

这首词若有不足,当是上下片主题不一,从而造成了形象的不集中。然而瑕不掩瑜,此词仍值用心玩味。

【译文】。

燕儿忙筑巢,莺儿懒啼唱,繁花凋残,正暮春,大堤上柳花飘坠。柳花轻飞乱舞,点缀着树林,像是全无才华和情思。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悄悄荡入深深的庭院,春日渐长,院门紧闭。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进入闺房,却又被阵风吹起。兰帐中美人才睡醒,正惊怪春衣被雪沾琼花缀。绣床上被落絮铺满,结成无数香球,才滚圆却又破碎。时时见着蜂儿粘花粉,鱼儿戏池水。望着长安路遥远,郎跨着金鞍游章台,眼中涌满盈盈泪。

【总结】。

这首咏絮词,上片写暮春季节,风吹柳絮的情景,下片写杨花四处飘落。通过拟人手法,委婉含蓄地表露了离情。作者准确地把握物象,着意刻画,并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全词写得婉丽工巧,新颖别致,把杨花描绘得栩栩如生,成为绝唱。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九

读《三峡》,完成7—10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沿溯阻绝溯:________。

(2)属引凄异属: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的画面。(3分)。

10.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2分)。

(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你会想到的古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1)逆流而上。(2)连续不断。

8.(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2)即使乘着快马驾着清风,也不如船行得快。【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句子的翻译要遵循“增、删、替、补、留”的翻译原则,同时根据现在的语言习惯对语序进行调整。注意对句中关键词“自非”“亭午”“夜分”“曦”以及“虽”“奔”“御风”“以”的翻译。

9.每当春冬之季,三峡的景色格外美丽,江水滔滔,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受拘束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盛,色彩鲜艳生机勃勃。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所呈现的意境的理解与表达。首先要明白该句所呈现的意境,“清荣峻茂”课文中一般翻译为“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答题时围绕这四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扩展呈现即可,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或运用一定的修辞,使描述更生动形象。注意描述的完整。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十

课前预习:1、阅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并自己查字典解决。

2、借助工具书了解课文有关文学常识。

课程标准:1、比较学习,理解两篇文章内容。

2、认真阅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语。

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文章的主旨。

3、体会作者感情,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4、学会多角度体验和感悟事物。

重、难点:理解文章主旨;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评价任务:1、能利用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借助工具书,感知文章内容。

3、分析语言特色,学习作者写法。

4、通过阅读,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课件:黄土高原图片)同学们,看完图片你对黄土高原有怎样的感受?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她养育了炎黄子孙,有人认为她是刚毅不屈精神的化身,学完此课,也许你会感同身受,请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吧。(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1、积累生字词。

北麓峁墚塬长髯逶迤褶皱飒然喑哑粗犷商贾。

甲胄玉辇剽悍膂力贫瘠锉刀曝热器械侃动辄。

呛纵横捭阖折煞窒息谛听豁谷高亢牵强逻辑。

嘶哑所向披靡荒冢影影绰绰缱绻。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十一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陶后鲜有闻()。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加横线句子的意思。(3分)。

20、根据上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3分)。

21、下面诗句都表达了诗人一定的内心旨取,请帮周敦颐从中找出他的“同予者”。(2分)。

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李商隐: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18、(1)多(2)洗涤(3)亲近而不庄重(4)少(4分。每题1分。意思对即可。)。

19、(莲花的茎)中间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显得幽香,笔直洁净的挺立在那里。(3分,意思对即可,有两个实词理解有误扣1分。)。

20、答题要点: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表里如一、行为端正;美名远扬;端庄、清高、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十二

这篇文章不但相当有魄力地表现了西部的大自然的特征,而且也在显示着他自己的灵魂的风貌。开始笔酣墨饱地讴歌生命的伟力和自然的造化,讴歌大西北的雄浑与苍茫,浩瀚戈壁上的黄沙,原本是无知无觉、无性无灵的。但它成了《悟沙》的抒写对象后,便幻化为西部的象征和语言。它不仅拥有刚柔相济的容貌和动作,而且还表现出性格上的热情与沉默,暴虐与缠绵,以及渴望让人听懂的永不消歇的倾诉。

(二)重点语句。

我把黄沙视作西部的语言,我陶醉于我的发现,我把它渲染得绚丽多姿,魅力无边。

解析:这正好说明在他心灵中,有着这种特有的精神气质。否则他不可能对于西部大自然的地貌残缺特征,欣赏到了这种程度,他竟这样强调:“我坚信,读懂了沙子就读懂了西部,读懂了柴达木。”刘元举先生看到了什么,什么东西最使刘元举先生才思得以激发,我们就知道他的心灵风貌,或者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什么的家伙,或者文雅一点说,他所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人格。

(三)写作特点。

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不在于他的强悍和奇诡,不满足于用他的眼睛去享受奇诡风景的刺激。譬如,在本文中,元举的生命激情总是被目光里的恢宏、坚忍或崇高所唤醒、所牵动:“因为松散而任人宰割,因为松散而过于低贱,因为松散而形不成气候,更形不成风景。但是,在这里我看到的沙子却具有着伟大的魅力。这种伟大魅力是来自一种群体意识。它足以震动天地万物,更能够震动人类。”首先是震动我的是他超越旅游景点的大跨度的思绪,从空间来说,有对于舒适生活对人消极作用的批判,还有西部的盐碱使得人有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强悍和悲壮;从时间来说,有从二亿年前地壳变迁的很有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气概的想像;还有敦煌文化被劫掠的深沉的文化忧思。他奉献给读者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而且还有他自身的内心景观,正因为这三种景观的自由组合,使得他的散文在如此广大的时间和空间的广度上和心灵的深度上展开,在他写得最精彩的地方,颇具震撼的效果。

(四)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刘元举的散文的最大特点不在于他的强悍和奇诡,不满足于用他的眼睛去享受奇诡风景的刺激,而是以他的心去作“精神的旅程”。如:“我固执地按着自己的逻辑解释它这生生不息的鸣叫。也许这很牵强,但是,很有意义。古往今来,那么多的文人墨客倾听过它的呼叫,而如此感悟者,非我莫属。实为幸哉!”刘元举不但描述着这种情境,并且把它变为一种震撼人心的心灵熔炉来追求。他不但相当有魄力地表现了西部的大自然的特征,而且也在显示着他自己的灵魂的风貌。楚楚心清如水,人淡如菊,能用第三只眼看世界,心中有清澈的山水与纯净的蓝天,因为,心中有一树菩提,超然,开着微笑的花。如:“草原上天有多大,草就有多广。天空只像是草原的一件总不合体的蓝绸衣。草的长大在与天空赛跑,草赢了。绸衣接了又接,还是捉襟见肘。”楚楚的散文诗,不会像针贬时事的诗那样冷峻,一针见血,也不会填充着媚俗和铜臭,唯有凌空和精致,氤氲着禅意的诗情,才是她的真正特色。

第二题:“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表现了草原强大单一的辽阔。使人觉得唯有浩瀚自然的存在,所以,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退隐了,只剩下天地人,自然,在旷远天地的面前,人只会觉得自己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高原,我的中国色》也是这样如:“暮云垂落下来,低矮的天地尽头,走来一个小小的黑点。一个军人。”“豪迈的西风从长空飒然而至。他的衣襟和裤角同时低唱起喑哑而粗犷的古歌。刹那间,他获得了人与天地自然、与遥远的初民时代那种无缝无隙的交合。是一种虚空又充实,疏朗又密集,渺小又雄大的感觉。”

第三题:《悟沙》最后两段写了“我”的深情思索,但却似乎没有结论。表明他不但相当有魄力地表现了西部的大自然的特征,而且也在显示着他自己的灵魂的风貌。有一种敦煌文化被劫掠的深沉的文化忧思。作者回到了他体悟最深的生命哲学上来。《高原,我的中国色》的结尾:“他想,有了这些男子汉,高原,这金子似的高原便不会死去。因为轩辕柏在这里扎着一根粗大的、深邃的根茎。这个人,这个军人,就是我。”“轩辕柏”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读这篇文章时的震惊如在波涛汹涌般的激情里,人才不会再为风花雪月而陷入本是虚无的忧伤,才会找回应有的凌云壮志。这个军人让我肃然起敬。让读者感慨良多。中国需要这样的人。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十三

生:蓑是蓑衣、笠是斗笠。“蓑笠翁”就是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

师:蓑衣斗笠有什么用呢?

生:是用来遮雨遮雪的。

师:见过蓑笠吗?

生:(齐)没有。

师:蓑衣斗笠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消失了,但在诗歌中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却给我们独特的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那位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渔翁在哪里?请结合诗中语句加以解说。

生1:在船上。

生2:在孤单的船上(孤舟)。

生3:在江面上,从。“寒江雪”三个字中看出的。

生4:在乌飞不到的地方,在人的脚印消失的地方。

生5:不是鸟飞不到,而是雪太大,小鸟都躲在巢里不出来了;“万径人踪灭”也是说雪太大了大家都不出来,因此,雪地里就没有了脚印。(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师:不错。那么这么冷的天,连鸟儿都不出来,这个老翁跑出来干什么呀?

生1:钓鱼。

生2:能钓到吗?

生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生笑)。

生3:钓雪。因为诗歌的原句就这样写——“独钓寒江雪”。

生4:不对!这句话应该是说“在大雪纷飞的寒冷的江上独自钓鱼”。

师:不管钓什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老翁在。“钓”(板书),而且是——。

生:“独”钓(齐声)。

师:大家对这个“独”字怎么理解?

生1:应该是孤独,因为没有人钓,只有他一个人在钓。

生2:不仅孤独,还有一股傲气与清高。这么大冷天,谁都不愿意钓,但他却独自来钓。

生3:应该是特立独行,因为他一个人来钓很独特,他是故意要来钓的。

生4:我觉得应该是孤苦,因为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在这样的天气来钓鱼。他可能是为了生计而钓,或者是为了逃离别人而来到这个安静的地方。

生5:我觉得是孤芳自赏,因为读诗歌时,没觉得钓鱼翁很苦或孤独,也看不出他是否特意来钓,而是觉得他在这样的环境中,虽然无人理解,但他自己却好像很愿意在那里钓,而且好像不需要别人理解,他自己能理解自己就行了,而且很自在的样子。

师:是的,大家理解得都很有道理。老师也有刚才这位同学的感受,诗歌中的老翁也许由于什么原因,他觉得别人理解不了他,就干脆不要别人来理解了。

生1: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

生2: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生3:我看到的是寂寞江雪图。连绵的群山连个鸟也没有,千万条的路没人走,江面上有一叶孤舟,有一个披蓑衣戴笠帽的老头,独自在钓鱼,此刻天寒得很,江面的雪花在飘落。

生4:我看到的是一幅孤芳自赏图。漫天大雪覆盖了千山万径,天地之间迷蒙一片,鸟不飞,人不行。在这宁静幽独的环境里,穿蓑戴笠的渔翁独坐舟中,垂着鱼竿悠闲地钓鱼,忘记了尘世中的一切忧伤和悲痛。

二、诗人心境图。

师:假如把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文字画成一幅画,画面的中心应该画什么?

生:(杂声)蓑笠翁。垂钓者。

师:蓑笠翁到底是指谁呢?在文字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个人。

生:这首诗歌是作者被贬到永州时写的,所以可能指作者自己。

生1:有可能指政治环境。仕途的落寞与改革之路的绝灭。

生2:还可以指身世环境。文中说是作者身世坎坷、命运多舛、晚年生活凄惨的人生之路。

生3:也可以是社会环境。当时社会混乱,朝廷腐败,他不但不被别人理解,还遭到诽谤。

生1:作者有一种冷眼看世事的清高和孤独。这是由于作者仕途的失败与寂寞造成的,但他又不想与腐朽的政治同流合污。所以他很孤单,他要保持人生的理想,决不向现实低头。

生2:结合材料可知,作者与外面世界隔绝的自我孤闭,是由他的仕途很不顺利造成的。

生3:诗歌写出了老渔翁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一切,悠闲专心地垂钓。从材料中,可看出作者即使没有任何人理解自己,即使现实社会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他也要在孤独中坚持自己的信仰。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形体虽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他在孤芳自赏。

生4:这里作者的孤苦是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因为政治斗争太黑暗,改革失败后他既逃避又抗争,有一种很复杂的心态,他没有像陶渊明一样完全脱离社会。

生1:也是社会环境、政治改革的失败令他心灰意冷。

生2:他命运多舛,身世凄冷。

生3:他的人生抱负与志向不被人理解,是一种彻骨的寒心之冷。

三、寄语柳宗元。

师:最后让我们对柳宗元或者对自己说几句话吧,或劝慰或自嘲或激励,或知音般的嘘寒问暖,都行。

生1:柳宗元,从《江雪》中,我读出了你有大江东去浪淘尽般的人生幻灭感,读出了你有西北望千山可怜无数山的无奈。

生2:柳宗元,从《江雪》中,我读出了你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与孤傲,读出了在“高处不胜寒”的江面上你有壮志难酬的苦闷。我也知道了怎样不让自己在困难面前趴下。

生3:柳宗元,从《江雪》中,我还读出了你有屈原般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愤。你在不被人理解中独钓,你在绝望中垂钓希望。因此我知道了如何珍惜自己所处的幸运时代。

师:(结语)也许我们从《江雪》中可以读出更多的东西,也许我们永远也不能完全读懂柳宗元的《江雪》,还是让我们随着阅历的丰富永远走在理解这首诗歌的路途中吧!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十四

一、教学目标:

识记原文及翻译。

了解一些故事链接。

二、教学重点:

《论读书》识记原文及翻译。

三、教学过程:

一.读书三“有”

有志:立远大志向,不甘下流;。

有识:须知学问无尽,勿以一得自足;。

有恒:勤学不断则无不成之事.

二.读书要“约”

譬若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则以一井为隘,而必广掘数十百井,身老力疲,而卒无见泉之一日。要“老守一井,力求及泉。

读书犹如游观,万壑争流,必有主脉,能把持神理所在,其他次要自能融会贯通。

曾国藩:每日读背诵之书十页,看涉猎之书六十页。

三。读书要“专”

读书不“二”,“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读书一部未完,决不换他部,此为不易之道。经则专守一经,史则专熟一代。读一人之书,则目见、耳闻、天地之间无别书也。

四。读书要“耐”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适,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五,读书四“到”

眼到、心到、手到、口到。

手到、口到犹为重要,读书时圈点评注,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之一,可帮助记忆;读文以声调为本。刘大《论文偶记》曰: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

六,读书须“看、温、习、思”

以上四点必须并行。看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习字宜有恒,不善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看、温偏重于知识方面,而习、思则偏重于技术方面,前者重博,后者重专。精读之书不妨“约”,浏览之书无惧多。

田园乐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掌握文言词汇,疏通文章大意。

掌握依据对象表现的过程描写景物,并通过多种修辞手法进行描绘润色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梳理文中白洋潮到来的过程并完成课本上的表格。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你有看潮的经历吗?如果有,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看到的景象和心理的感受呢?

2、视频播放。

3、今天我们可以看视频,古代要记录涨潮,只能通过文字。我们跟随明末清初的作家张岱,看一看白洋潮的壮观景象,学一学古代人是怎样通过文字表现汹涌澎湃的潮水的。

二、自主学习,掌握字词,疏通文意。

1、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文中的生字读音及解释,课堂交流。

遄、踵、擘、蹴、镞(簇)、飓、辟、礴、龛、赭、漱、湫、吊、故事。

2、朗读全文,感受作者笔下白洋潮的特点。

3、疏通文意。

三、学习写作手法。

1、作者以一百三十余字的短小篇幅,条理清晰地记录了看潮的经过,并绘声绘色的表现了白洋潮到来时壮观的景象,写作手法可谓高超,而其高超之处,便在于依照景物变化的顺序进行记录,并充分运用了修辞手法,使得读者产生丰富的视觉联想。

2、出示学习目标:圈划标志性词语,梳理课文中景物描写的顺序。

整理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分析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在自学的过程中完成课本上的表格。

4、小组合作完善,课堂交流修正。

5、熟读课文第三小节,加深印象,力争成诵。

四、总结与巩固。

1、本文的成功之处在于依照景物的变化顺序,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景物描写条理清晰又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用200字左右的篇幅,写一写从万里无云到乌云密布的过程,要有清晰明显的变化过程,并运用尽可能丰富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48212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