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生活课教案模板(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32:16
幼儿园小班生活课教案模板(3篇)
时间:2023-06-06 14:32:16 小编:zdfb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篇一

随着小班幼儿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提升,也为了巩固幼儿经验,特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进一步认识螃蟹,初步练习画圆并知道用圆圈表示“泡泡”,让幼儿乐意参与游戏活动,并在游戏中体验助人为乐的情感,寓教于乐。

活动目标:

1、了解螃蟹的基本特征:有两个大夹夹,横着走路。

2、学习画圆。

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螃蟹图片贴数张、泡泡水一瓶、画有小螃蟹的画纸幼儿数,油画棒若干等。

活动重点(了解螃蟹的基本特征:有两个大夹夹;横着走路;并知道用圆圈表示螃蟹吹的“泡泡”。)

活动难点(学习画圆。)

活动过程:

一、随歌曲“螃蟹歌”引出课题。

1、告诉幼儿今天有两位神秘客人来我们班。

2、随歌曲师模仿“螃蟹”( 双手做两个大夹夹,横着走路)。

3、并请出两位神秘客人“螃蟹”(将螃蟹贴图,对贴在黑板上)。

4、让幼儿说出贴图上小动物的名字,并练习正确发音“螃蟹”。

5、让幼儿说说刚才老师是怎样模仿螃蟹的(帮助幼儿巩固认识螃蟹是有两个大夹夹的,并且是横着走路的)。

6、告诉幼儿螃蟹平时最爱在水里玩吹泡泡的游戏。

二、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泡泡水”: 师用泡泡水吹出许多泡泡,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泡泡是圆形的。

2、乐意帮助小螃蟹吹泡泡。

①让个别幼儿到黑板上贴有螃蟹贴图的空白处尝试画圆圈(师说:看了刚才老师吹的泡泡,我们的客人小螃蟹也想吹一吹了,谁愿意帮助它。通过尝试幼儿知道了用圆圈来表示泡泡。)

②师正确示范画圆圈。(小故事:小螃蟹和螃蟹哥哥正在比赛吹泡泡,可是现在小螃蟹因为昨天劳动太累了,没有力气再吹了,希望小朋友们帮助它。)

3、幼儿练习画圆圈。(发给幼儿画有小螃蟹的画纸、油画棒)

①幼儿自由作画,师巡回指导。

②师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幼儿。

4、幼儿作品展示。

着重表扬作品整洁,画得好的幼儿。

三、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1、(由于小朋友们的帮助,小螃蟹吹了许多的泡泡,而螃蟹哥哥一个人吹的泡泡就很少,所以今天的螃蟹比赛吹泡泡,就是小螃蟹赢了。)让幼儿做做高兴的样子!

2、师帮助螃蟹哥哥把带来的礼物“螃蟹图片贴”分发给表现好的幼儿。并以螃蟹哥哥的口吻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到室外玩吹泡泡的游戏。

四、活动结束

幼儿随歌曲“螃蟹歌”, 模仿螃蟹走路出活动室。

幼儿园小班教案篇二

1、认识几对同类色:大红和粉红、桔黄和淡黄、深绿和淡绿、深蓝和淡蓝。

2、初步尝试用渐变色印染。

3、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认识大红和粉红、桔黄和淡黄、深绿和淡绿、深蓝和淡蓝,能正确叫出它们的名称。

2、颜色宝宝卡片8个;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个“颜色宝宝”胸饰;每组大红和粉红、桔黄和淡黄、深绿和淡绿、深蓝和淡蓝的颜料各一份;人手一支毛笔、一张纸巾。

活动过程

一、配同类色。

1、教师:今天许多颜色宝宝来到我们小(1)班,看,有哪些颜色宝宝,幼儿集体念。

2、教师手中拿一个“红宝宝”:“来了一个红宝宝,它说:我的好朋友跟我长得很像,看一看,这里谁和我长得最像,请你们来帮我找一找。”幼儿找到粉红色。“好朋友,手拉手,抱一抱。”教师演示两个宝宝的动作。

2、用同样的方法找到另三对同类色。

二、观察印染手帕的方法。

2、教师示范印染手帕的方法。

教师:这么漂亮的手帕是怎么装饰出来的呢?我们来看一看。

将正方形的餐巾纸对折三次成三角形——将对折好的餐巾纸的各个部位分别蘸一下颜色——轻轻地打开。

三、幼儿集体回忆印染的步骤,讨论需要注意的地方。

1、蘸颜料的时间不能太长。

2、印染后打开时要轻轻地、慢慢地。

1、鼓励幼儿大胆印染。

2、给能力弱的幼儿适宜的帮助。

3、鼓励幼儿在打开时不怕困难,坚持做完一件事。

五、作品展示。

2、为喜欢的作品奖一个奖牌。

幼儿园小班教案篇三

1.知道药品的作用,不随意动药品、不乱吃药。

2.懂得在自己生病时要配合治疗乖乖吃药。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淘气的嘟嘟龙。

2.小医院材料和药品:听诊器、药箱、水杯、美林退烧药

【活动过程】

一、淘气的丁丁

1.观看课件:丁丁怎么了?

师:今天,爸爸妈妈都没在家,丁丁可高兴了,他在干什么呢?(请幼儿根据课件上的内容自由发言)丁丁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丁丁打开了药瓶,胡乱吃药,肚子疼)

2.教师出示部分药品

师:这是什么药?吃起来什么味道?小朋友能多吃吗?

3.教师小结

师:药品是在生病时治病用的,小朋友千万不可以自己乱动、乱吃药,有些药是甜甜的,但不能当饮料喝。

二、结合游戏,了解生病后应该怎么办

1.谈话:我生病了。

师:小朋友,当你生病的时候应该怎样做?(要及时告诉家长,配合医生进行检查,乖乖吃药治疗)

2.角色游戏:小医院。

师(教师扮演医生):小朋友,请你说一说哪里不舒服,请回去按时服药,记得在妈妈的帮助下吃药,自己不可以乱动药品。

三、结合儿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师:我们一起朗颂一首儿歌吧:小药瓶,桌边放,宝宝伸手要拿药。妈妈看见把头摇,不能随便去吃药。

活动延伸与建议:

1.结合区域活动提醒幼儿不能随便吃药。

2.请家长将家中的药箱尽量放置在孩子不易触摸的地方,并经常提醒孩子药品不是食品,不可以乱动、更不能乱吃。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5552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