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优秀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5 05:09:04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优秀21篇)
时间:2023-12-15 05:09:04     小编:灵魂曲

阅读是启迪智慧和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撰写总结时,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舞蹈教学资源和演出视频,希望能激发大家的舞蹈激情。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一

海洋环境科学人才培养计划是根据学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制订的符合海洋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根据海洋环境科学的特点,优化课程体系,坚持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重点设置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广泛交叉和相互渗透的特色课程,注重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学科知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开发海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使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我省沿海地区的养殖业与企事业单位对海洋环境类人才需求较大,培养有关海洋环境技术人才的学校数量偏少,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需求,开展以海洋为特色的环境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为解决海洋环境中资源开发和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海洋环境科学特色的专业学生是浙江海洋学院适应市场经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主要方向。

国家战略需求:随着陆地资源日渐枯竭,海洋资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竞相争夺的焦点。十三五规划描绘了“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蓝图[1]。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给海洋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水体富营养化、溢油污染、海洋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亟须相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浙江省“两区”建设需求: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两区”建设提出要加快培育海洋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海岛开发,同时努力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然而,我省海洋经济发展中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油类污染以及有机物污染物等问题极其突出,已经成为我省海洋经济增长中亟须解决的难题。

市场需求:我国海洋环境领域人才严重匮乏。据估计,至,我国海洋环境类人才需求将达8万人以上。随着国家及我省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广阔。

培养环境优势:我校位于“千岛之城”舟山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舟山是我国群岛型地级市,地处我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海洋资源、海洋产业等优势明显,是海洋环境人才培养的天然实验室。

战略机遇优势:随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规划的发布实施,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这成为浙江和舟山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是海洋环境人才培养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

学科建设优势:我校目前拥有海洋科学省重中之重学科、海洋科学省重点学科和环境科学校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平台完备。“十二五”以来,学科围绕我国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核心问题,创建和培养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学科优势明显。

(一)培养计划设置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综合培养”的教育思想,秉承“德育为先、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2],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宗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建构特色化、自主化、个性化、实践性、研究性的专业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高尚健全的人格、宽厚的学科知识、较强的海洋环境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三)培养方案设置的原则。

为构建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大学本科教育体系,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海洋人才,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海洋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设置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遵循全员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原则。

培养方案的设置要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教学与育人要有机结合。方案不仅要体现学科性、专业性,也要体现职业性、素养性[3];培养方案的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提出的要求,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好衔接。

2.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

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重视人文素质、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协调性,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遵循基础性与个性化相协调的原则。

坚持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加强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素养;科学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加强学分设置的弹性,提高课程修读的选择性,充分实现学生能通过选择、组合不同课程,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4]。给人才以激励,给“怪才”以平台,给“歪才”以空间,满足学生自主组合课程。

4.遵循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整体优化的原则。

培养计划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处理好基础与专业、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系统与局部、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进一步凝练专业核心课程,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引进优质视频课,拓展教学时空,推进网络助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遵循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促进的原则。

培养计划要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实践教学学分;分层次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有效整合基础性实践、提高性实践和各类创业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校内外相结合、多元化的实践环境和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渠道[5]。

(四)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体系设置决定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注重开设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课程,以适应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广泛交叉和相互渗透。根据学校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引进海洋环境生物学、海洋生态学和海洋环境科学(双语)课程、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水分析化学、化学海洋学、海域使用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等具有海洋环境科学特色的课程,引进0.5学分制的前沿课程如:海洋生物处理技术、海洋环境新材料、海域生态价值补偿评估(双语)、海水利用新技术、海洋溢油污染控制与修复、海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海洋环境微体生物指示(双语)等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占总学分30%以上。有课程实验、海洋环境科学综合实验(1)(2)(3)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创新性实验、科考船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职业技能培训和毕业论文,通过实践教学、实践基地、开放式教育的教学平台,培养“零适应”能力的复合创新性人才。

(五)培养计划的特色与创新。

培养计划充分体现了环境科学和海洋科学两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有利于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互补,有利于培养复合创新性人才。

2.课程设置灵活多样。

增加双语教学、全外文教学课程,设置小学分课程,增加自主选课和自主实践的课程,创导创新性实验的研究。

从大一开始选派具有高级职称且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科研训练,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4.多元化的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如学业学习(课堂、实验、视频、网络、作业等)学习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实践、科研项目和专业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通过交流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

培养计划是高等学校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将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制订以海洋环境保护和防治为特色的海洋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计划,服务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海洋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二

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泛在网络社会”计划的推动下,加大投资力度开发研究“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大大促进了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和建设力度,使“物联网”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体现了一个国家在科技发展上的水平。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物联网已经用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家居平安、消防智能化、工业监测、护理老人、个人健康体检等多方面的领域,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具有规模的高科技实用和智慧的庞大市场。在我国,自从《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等重大一些项目中将“传感网”列引入重点研究科研领域后,特别在加之近几年的电商网络平台的迅猛发展,大力带动了传感网技术有了的提升和发展,也具备了一定产业基础,在电力、交通、安防等各个相关领域的应用也看到很多案例。综上所诉,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也需要培养实践型创新人才。高职院校要抓住这个机遇,提前学习、提前认识、提前研究、争取快速见效。切实重点加强要对专业建设,和专业设置进行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物联网应用”的急需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可以要充分发挥以自己的与企业紧密联系的创新平台优势特色,培养实践性较强的技能型人才;还要设立创新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使高职院校在参与加入“物联网应用”实践中需要重点有所突破突破、务和求力争实效。

从物联网产业的构造分析,物联网架构是由感知设备的操控、数据的网络传输和数据的实时处理三个过程构成。其中感知设备的操控是通过感知设备来对物获取感知信息,例如无线电子设备、卡片芯片的原理设计、各种媒介的感应设备等等电子设备技术人员以及芯片设计和制造人员;然而,一旦物体的动素被感知,即可通过数据的网络传输到主控平台并对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现场控制和有效的应用。这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所以,在这些岗位上的一定需要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相关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是必须的人才;再如,在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过程中,要用到系统数据分析和统计流程分析,这就又需要系统设计、系统应用和系统管理人员。通过上述得知物联网人才领域至少需求可以概况为三类人才,即电子设备技术和芯片设计技术人才;计算机网络和通讯人才;系统整合和应用人才。针对高职高专,这三类人才中的“系统整合和应用人才”最适合培养,因为系统设计、系统应用和系统管理人员主要分布在物联网行业中的应用岗位上,这正是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也吻合了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宗旨。

3高职物联网人才的培养方向。

物联网应用专业是以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技术与无线电、移动通讯和自动控制以及软件和管理系统设计等众多专业知识构成的交叉性学科,要求入学考试基础较薄弱的专科学生在3年时间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能力并达到操作应用程度,显然是不可能的,为此,应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在物联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高度准确。通过分析物联网项目的运作流程,按照岗位能力的模块要求,大致可分解为四个培养方向:一是感知设备操作方向。物联网项目中的“感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后续各个环节的基础,也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成分之一,它涉及到感知终端的操作以及应用,感知设备的种类很多,例如有温度控制的、有压力控制的、有机械控制的,光控的、也有生物控制的等等,这些控制的实现主要依靠芯片的应用技术,如射频标签以及嵌入式芯片等的应用。在这个环节中需要的岗位能力是:相关电子设备的操作、数模转换设备的操作、嵌入式设备的操作等。高职学生需要学习一些相关基础知识,为操作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二是是物联网管理及服务方向。物联网的感知可以获得大量的有用的或无用的数据,为了具体目的正确使用数据,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和检索,就是感知、识别、搜集信息,借助网络传输这些海量的数据。数据传输到管理平台后,需要有大量的管理服务人员对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因此产生的管理服务岗位需要解决数据的储存、检索、使用、不被滥用等问题,以达到满足用户的需求。管理及服务主要掌握数据库与海量存储技术、搜索引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和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知识。三是各种媒介网络的系统设计和维护方向。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解决数据的网络传输问题、数据的实时处理问题、管理系统平台的设计和维护等,其岗位能力要求: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具有网站建设能力、具有ui界面设计能力、具备移动通讯知识,后台数据库管理能力等等,还要有通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能力,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四是物联网辅助方向。物联网是一个系统解决方案或者说是系统集成,实用前需经过详细的计划和设计,有it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也要有硬件技术相关解决方案的能力,需要学生具备物联网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些系统工程开发和集成能力、数据处理和控制节点,实现完整的物联网系统功能的应用能力。这部分几乎不太适应高职学生。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物联网管理及服务方向是适合高职类学生的基础的,其次在物联网感知设备操作应用方向也比较适合高职学生学习和实践的。

4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教师的配备。

借鉴下面图示显示了物联网岗位的实践要求和学习需求。显然,物联网专业的理论研究性和操作性都很强,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少理论,多实践,对理论知识接受能力较弱,那么,高职物联网专业就定位在操作技能上,课程设置要求有较多的动手实践机会,也需要基本的硬件设施和实验室设备,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要求教师要学习、补充新知识,应力争达到物联网工程师基本的项目开发、系统集成与实施能力。5搭建多方合作的校企平台根据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来分析,校园内培养创新型操作技术人才必须与相关企业合作,搭建多方合作的校企平台有利于高职物联网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促进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的改进和创新。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三

一、转变教育质量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质量观与人才的培养目标息息相关,教育质量观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与模式,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教育质量观的具体价值体现。只有当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观相一致,才能培养出社会各用人单位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教育质量观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进的。所以,作为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当代大学,必须不断转变教育观念适应于新的教育质量观,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质量观是合格教育质量观。只要学校培养的学生符合国家统一制定的教学质量标准,就能毕业分配到工作岗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质量观是满足需要的教育质量观。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能力需求,才能找到工作岗位。所以现阶段我们要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具有就业能力。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从工业化后期逐步步人现代化工业时代。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创新能力,才能够获得社会提供的新就业岗位和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创业需要。因此。高校无论是以教学型为主,还是以研究型为主;也无论是专科性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和创业的需要。由此可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共同培养目标,它是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建立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的。

二、积极推进本科实践性教学改革。

逐步建立适应高校发展实际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体系,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曾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推进教学改革,主要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通过广泛开展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调查研究和行业工程师协会对专业的论证,并根据社会经济特别是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在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构建相近专业的专业平台课以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适应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和纵深发展的需要。同时,适当削减理论授课学时,增强实践性教学学时。对于基础性实验课的教学要真正实现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实验空间、实验过程的全程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教师的辅导下,通过学生自主选择,严格训练,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科学研究品质,牢固掌握科学研究与实验的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打牢基础。

不断探索增强本科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1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和讲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大学生从为“升学”而学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到专业化学习模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学”以及“怎样学”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学风是增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学校应多主办或承办各类学术协会、专业协会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请同学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同时,组织广大同学聆听科学家、专家的学术讲座。也可以经常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政府科技及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艺术家、优秀毕业生来校举办学术和人文素质讲座。这些学术活动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他们领略社会各界人士的风采与人格魅力,了解学科专业前沿与社会热点问题,借鉴学长们成功范例,培养优良的学术品格、创新意识、学习兴趣,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

2以创新教育周、科技文化节、学生科技文化社团为载体,扩展学生科技活动的空间就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从大二开始,每学期在教学计划中用一周时间开展创新教育周活动。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自主设计,开发小程序和小制作。同时,学校和学院每学期举办学生科技文化节,举行科普知识之窗、专业操作技能比赛、学生科技报告会、科技作品制作展示以及高等数学、物理学、英语等基础理论知识比赛等系列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为学生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另外,学校和学院还大力支持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设立学生创新基金,鼓励同学们结合专业学习成立学生科技社团。如:学生电子协会、网络协会、学生科协等组织,为同学们自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开辟阵地,并鼓励学生科技社团走出校门,服务社会,为深人开展学生科技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

3以学科竞赛为重点,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知识竞赛、“挑战杯”科技大赛等学科竞赛。同学们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活动、激发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由于组织学生们参加学科竞赛活动都要经过严格选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长期的培训,广泛学习先进的实用技术,严格训练专业操作技能,查阅大量资料,并选购元器件,制作科技产品并进行调试,学习撰写设计报告等一整套产品设计及开发过程。同时还要战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最终通过筛选才能参赛。参赛小组成员必须既分工又协作,才能完成比赛作品的制作。最后,还要接受专家答辩与现场测试,所以,整个过程不仅强化了同学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磨练了意志品质,培养了团队意识,更主要是激发了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兴趣,解决了“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使学风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参加大赛的同学都受到研究生导师、用人单位的欢迎。

4、开展学生科技项目研究,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学科竞赛,积累了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指导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可以继续组织学生开展学生学术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通过观察、查找资料、寻找到有社会实用与推广价值并涉及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作为项目来申报,得到学校教务或科研部门批准后,给予科研经费的支持。学生立项后,指导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科研、教学、实验成果,就最先进的元器件使用、最新实用科技知识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指导学生查阅中外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选择研究方法、进行成员分工、科学实验、产品制作与调试、撰写结题报告与,申报鉴定、组织结题,有些还要申请专利。通过对参加学科竞赛的同学进一步进行学生科技项目研究,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实践中许多同学的科技成果取得惊人的成绩。

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必须经过社会实践锻炼,同时,也必须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甄别出是否是合格人才。把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改革,以科研立项的形式确立下来并给予一定的资助,由同学主持申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是一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同学们将社会实践中的为社会服务功能与发挥专业特长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专业技术问题,进行深人地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的途径或解决专业技术难题,既使同学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大众意识,又使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得以提高。从笔者所在学校实施的情况来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些科研成果获得了小发明、小、小制作和大学生“挑战杯”等科技成果奖。

6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中国的企业大量需要有实践经验、能吃苦并且认同企业文化的大学生,而大学本科生第四年又背负着就业的巨大压力,所以可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如“3+1”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3年,1年在企业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因为,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或毕业设计,不仅使学生有更长的时间进行实践性的学习,彻底解决学生求职中遇到的缺乏工作经历的瓶颈,而且又解决了大学生由于缺乏对企业的深人了解,没有认同企业文化的过程而频繁“跳槽”的困境。这也是学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行订单式培养学生的一种途径。

增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建立全方位开放式学生创新基地。它包括校内的实训中心和开放性专业实验室。学生创新实验室和校外的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基地等。能够全天候、全年对学生进行开放,使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的开放性实验,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自主进行科技项目研究,进行学科竞赛培训,进行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为师生们提供开展实践性教育的平台。

五、改革教师的评价体系,建立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

目前,高校考评教师的工作量主要有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社会服务工作量,但主要以科研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为主,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工作均以尽义务形式按加班取酬。这就导致了教师投人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精力越大,就越不利于自身的科研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的完成。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教师的评价体系,变义务为责任,使每位教师必须担任一定的指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学科竟赛、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工作,并计算教学工作量。当学生的成果取得科学发明、申报专利、获奖或获学科竞赛奖等应给予指导教师计算相应的科研工作量,使得每位教师都有承担实践性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相信,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以及用正确的方法激励起培养者积极性的措施,加之具有巨大潜质的当代大学生,只要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实现教育部提出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四

毕业设计是本科最后一个综合性、创造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检验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1]。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锻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和大学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自动化专业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本科阶段一次难得的具有完整过程的工程实践机会,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是学生学位资格及毕业认定的依据之一,也是学校办学水平质量的重要体现[2]。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重视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现状分析。

笔者结合自己对几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工作的了解,发现近些年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总体不乐观,呈现下滑趋势,学生没有能够在毕业设计中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毕业设计流于形式、完成任务、做表面功夫。企业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往往注重他们毕业设计内容及所做工作和设计调试结果,关心学生是否通过毕业设计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但实际结果却是很多学生连自己课题主要工作是什么都不清楚,何谈创新和素质提高?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分析使毕业设计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

(1)现在的高等教育已是大众化教育,学生增长速度快,老师数量跟不上,导致一个老师带过多的学生,从而难以给每个学生足够多的指导时间以确保设计质量。

(2)每年全国毕业生众多,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毕业设计时间与找工作时间在同一时间段,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以牺牲毕业设计为代价。

(3)地方本科型院校学生专业基础相对较差,经济基础较薄弱,学校仪器设备数量不足或落后,教师科研课题往往不多,使毕业设计要取得好的效果面临重重困难。

(4)毕业设计选题存在较大问题,如题目范围过于简单或过大、题目老套重复率高、题目过于偏硬件或软件、学生选题盲目性较大等。

3.实施办法。

针对目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笔者承担了多次毕业设计工作任务,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毕业设计工作。

(1)毕业设计选题。选题是毕业设计的重中之重,恰当的课题选择会提高学生积极性且工作量适当,如果课题选取不当,将直接导致毕业设计难以达到预期。因此选题工作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到课题是多门课的综合,大学课程设置前后有一定的延展性,所以选题要尽可能综合大学四年所学多门专业知识课程,以综合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然后,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面向产业需求的特点,选题要结合一定的工程背景,这将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理解,提高学生毕业后在生产管理一线的适应能力。随着国家对高校经费的大量投入,应用型院校建设了大量先进的实验室,为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其次,毕业设计选题要难度适中,保证一定难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挖掘其创造力和潜力;难度过大或过于偏重理论研究将使学生积极性受到打击,不利于毕业设计工作开展[4]。最后,学生选题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如毕业后就业岗位特点、自身爱好特长等,尽量选择与自己以后工作内容相关或相近的课题。

(2)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监控。毕业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学生选题、下达任务书、开题报告、初期检查、中期检查、论文撰写、现场考评答辩等环节。学生选题结束后,要对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工作进行指导,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单独一人完成一个具有一定难度和任务量的设计工作,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而且资料搜索能力有限,并且部分学生把很大精力放到找工作甚至单位实习上,因此指导学生如何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如何搜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学生的疑惑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解决,同时强调毕业设计工作纪录,至少以周为单位进行面对面的.汇报工作进展和疑难问题解答。教师的指导过程要做到既解决学生疑难问题达到毕业设计任务要求,又使学生有适当创新。

(3)重视毕业设计的考评答辩及论文撰写工作。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工科毕业设计以自动化专业为例,要求学生尽可能制作实物,即使不能制作实物也要有仿真实现,毕业设计现场考评答辩这个环节,就是现场考评学生设计成果并提问,可采取毕业设计成绩申报优秀和毕业设计做得很差的学生进行教研室和院系再答辩的政策,强化毕业设计效果。毕业设计论文是对整个设计过程设计工作的总结,通过论文撰写提高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写作能力,学习如何规范使用专业术语,如何遵守学术规范,做好参考文献的引用工作等,论文撰写要符合学校规范要求。

(4)确保毕业设计经费投入。学校各级应加大投入毕业设计工作的经费,主要用于改善毕业设计工作的基本条件,如实验室硬软件条件、耗材、元器件供应等,改变目前学生毕业设计工作场地不足、硬软件不足、耗材、元器件靠学生自身购买等问题,为毕业设计工作创造更好条件。

4.结语。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训练工程设计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理论实际紧密联系的工作作风。通过上述几点实施办法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有效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从而保障学校培养出优秀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五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创新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没有创新,就难有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数学学习也如此。数学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以往教学模式,更新陈旧的理念,树立创新意识,不能为了教而教,也不能为了考试而教。同时,教师还应认识到,在数学课堂上,过多的机械训练,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还会使课堂氛围更加呆板、沉闷,使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致力于书本知识的传授,更要侧重于通过全新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基于问题学习,进行启迪创新。

“基于问题学习”是一种新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中,教师从身边或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新知识的引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在数学课上,由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它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能适应当下小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理念是截然不同的,这就要求相关数学教师要转变原有观念,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有趣、有挑战性的内容,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富有积极性,主动去观察、推理、验证。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锻炼,且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必然会得到提升。

3.合作学习,激励创新。

在当代教育理论中“,合作学习”是一个被广为推崇的理念,甚至有教育评论家将之列为当代最伟大的教育理论。根据“合作学习”的理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互助性学习。因此,也可以说它是一种以小组为主的教学活动。在分组之前,教师一定要全面掌握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便于公平竞争的开展。然后,教师再选一名表现优秀的学生做组长,或者让小组成员轮流做组长。想要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理念,使学生明白互助合作的必要性以及相关原则。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为使小组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组长和组员也会更具积极性和动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和钻研,往往能对同一道题目找到创新性的解决方法,使自身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4.应用现代教学信息技术。

课改实施后,教育机构和教师更注重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通过信息技术,使教学模式和内容更加新颖、生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将信息技术引入现代教学后,使信息的传递更具双向性,非常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现代教学技术的合理应用,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堂上更具积极性。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通过多媒体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重组和创作,使其更好地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

如此一来,在演示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的多重刺激,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讲解北师大版教材中《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教师可以展示一段与之相关的动画故事:孙悟空公平分饼。在鲜活、生动的画面中,孙悟空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其他猴子,第一块饼被孙悟空平均分成了四块,将其中一块分给了甲猴子,乙猴子看见了,嚷着要两块。孙悟空便将第二块饼平分成八块,乙猴子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两块;丙猴子看见了,嚷着要三块,孙悟空将第三块饼分成十二块,丙猴子如愿分到三块。这样的画面非常吸引人,在观看动画故事的同时,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力和创造力,于无形中完成了对课堂知识和内容的重构及创造。

二、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创新能力的培养已被列入教师的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使其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六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根本要求就是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积极建立、完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则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技术人才,一般是为从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作,这样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就成为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核心,它直接决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正确认识实践能力培养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已经成为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课题。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实践和创新精神的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从事生产第一线劳动的人才。

1提高认识,明确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大意义。

目前社会用人单位出于自身效益考虑,要求应聘者“上手快”,给上岗者的培训既短又少,毕业生走向岗位之后,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大学期间的实践环节不可或缺。而现在每年却都有一些学生因专业实践能力太差而失去理想的工作岗位。因此,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所掌握的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标志,亦将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的一个根本要求。

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在学校,大学生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论文)、科研等活动,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验、验证,将理论知识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对所学的理论进行综合、运用、转化、创新,逐步培养起实践能力。

2加强实验、实习教学,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2.1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学生借助于仪器设备,通过使用以获得直接经验、培养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形式。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必须首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实验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目前的实验课大多是以验证性为主,而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又太少。学生即使进行实验活动,兴趣也不浓。学生走进实验室面对实验室中已将书本内容还原成常态的“知识原件”时竟然毫无兴趣。因此,态度不积极、操作不认真,应付了事,实验效果较差。更有甚者由于参加实验学生的人数大增,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教师的指导,有时难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这样就要求我们要积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加大cai课件的运用,开设系列实验,优化实验项目。以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常用实验方法为基础,建立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承、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强化技能培养,通过实验课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兴趣,夯实基本动手能力的'基础,使之成为构建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重要“基石”。

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建立大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研究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开放的内容不是教学计划内实验内容的重复,而是根据自身特点,或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分解为具体的实验课题,或各实验室自行拟定一批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学生通过预约,到实验室开展实践活动,此外,学生也可以自行拟定科技活动课题,到相应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鼓励有科研项目的教师积极吸纳本科学生参加科研、开发实验工作。

2.2实习教学。

实习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和方法。目前,要提高实习教学效果,既有认识上的误区又面临许多实际困难。对于专业实习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面的作用,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过于专业化培养不利于通才教育,在“强化基础、淡化专业”的形势下,正确认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培养的模式是我们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科生应该是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学有专长,才能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现实情况令人担忧,许多本科生在求职时,对专业工作范围、专业术语、专业工作流程知之甚少,用人单位感叹不已。因此,大力加强实习教学,加大实习资金的投入,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建设一批实习基地,才能使学生下得去,学得成,真正做到学有专长。

增设综合参观实习,拓宽科技视野。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增加学生对现代高新技术系统知识的了解,增加专业意识和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精选内容,多门课程组合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综合实习,实习后每个学生应撰写报告。

2.3建立与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与校外生产部门建立具有互惠互利机制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各种渠道,以产学合作教育的形式让学生毕业实习与学校的科研及科技推广项目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毕业论文(设计)水平。加强校企合作联系,突出校外实践教学产学互动性,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在校内基地中,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实践内容,开展小型科研,通过实践撰写科技论文或课程论文,探索在校内实习基地建立让学生自主实习的良性运行机制。

3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目前高校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科研实践,实际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从而在其指导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时底气不足。

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以知识继承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通过教师的教育与指导,使学生不但获得扎实而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学会如何正确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具备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去不断创新。教师是施教主体,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即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有关键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理论的、知识的、技术的以及行为取舍方面的难题的点化、转化和强化作用上。特别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示范作用对培育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

实践能力的获得和增强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环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读书报告、课程论文、实践(验)设计与报告、毕业论文与答辩形成一条主线,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安排各实践教学环节,努力使建立起的实践体系整体优化,提高效益,这对于大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能力是学生知、情、意、行在新的水平上的综合,这种综合同学生的创造欲相结合,是追求某种社会价值进行发明创造和创业的奠基条件。努力形成尊重实践,营造使学生实践能力不断增强环境氛围,这就是“实践出真知”“实践可以改变人”的道理。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七

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理论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高校与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重视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采用各种途径,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作者:李锋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51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9“”(35)分类号: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理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八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逐渐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开发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大学数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均开设了大学数学的相关课程,并且通常是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大学数学课程的设立,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学生问关于“数学有什么用,数学能解决什么问题”的问题。学生有如此疑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数学所具有的应用性和专业特色未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应有的体现,学生感受不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价值,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经过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教学理念比较落后。长期以来,大学数学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延续了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以考试为目的和“重知识而轻应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学过程中过重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以致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无法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提高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能力。(2)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多年以来,部分教师的教案总是一成不变,不能及时的更新,在教学中侧重于公式推导和结论的证明,缺少数学史、数学文化和现代教学思想的介绍,缺乏来源于现实生产生活实际的应用性和前沿性的问题,割裂了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和外部世界的联系。(3)教学方法比较老套。大学数学教育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过去的“注入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用逐章逐节的演绎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在思维方法的培养和锻炼。教学环境沉闷,师生互动较少,不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造性能力。(4)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目前,很多教师仍然单一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尽管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跟上教师的上课速度,有利于理解和掌握,但是对于某些较长的定义或者定理的证明,和一些复杂问题的计算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演示,限制了课堂信息量,影响了教学进度。

(5)专业特色比较模糊。例如经济数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经济理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其突出的经济特色要求有别于其它专业的数学课。但是在很多时候,与经济有关的现象、背景和问题没有恰如其分的融入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九

市场营销专业在我国诞生20余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活跃在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在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活跃市场、拉动内需等方面发挥着生力军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量和素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营销专业作为长线应用型专业,近年来竟然出现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据教育部10月公布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市场营销和表演、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学等15个专业榜上有名),为高校营销人才培养敲响了警钟。原有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要和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相关高校和院系必须胸怀忧患意识,不断创新培养的方式和载体,大力推进实践培养模式创新,才能不断提升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持续竞争优势。

一、现有营销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开设实践课程困难重重。市场营销作为应用型较强的长线本科专业,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要“精而深”,但实际在课程设置上仍然呈献出“多而全”特征,除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之外的核心主干课程仍高达14-16门,严重影响实践课程的开设和深化,推销、策划和市场调研等实验实训等实践类课程开设不全或未能开设。课程设置不能围绕营销核心主业开设课程,像《服务营销》、《战略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在许多学校还没有列入新版人才培养方案。

2.人才培养重知识能力轻素养提升,职业伦理教育和价值观培育亟待加强。现在营销专业培养偏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和销售技能培养,而对学生的沟通技能、职业道德、营销伦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不到位,诚信、敬业、责任、团队合作等营销核心价值培育与人才培养严重脱节,严重影响营销专业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工作认可度和个人幸福感,对其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晋升也有重要影响。

3.实践教学重案例轻应用,特色实践教学模式较少。市场营销作为联系市场比较紧密的应用型专业,在工商管理类专业里面较早推行案例教学,但是也仅仅把案例教学作为部分专业课程的一种授课方式。任务驱动教学、模拟实验实训、现场实践教学甚至一线推销、调研、策划等特色实践教学模式活动开展较少,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流于形式,使学生不能真正在实践锻炼中收益。

4.师资队伍重学历轻实践,知识更新周期慢,与一线市场脱节。现在高校营销专业课老师基本来自“象牙塔”,虽然学历很高,但有真实市场实践经历的屈指可数。对专业课教师的知识更新等缺乏激励机制和强制性要求,有些专业课教师所讲课程门类多年不变、更新缓慢,像《价格学》、《商贸企业经营学》等明显与市场脱节的“陈旧”课程还仍有市场。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1.创新课程设置模式,大力增强实践课程建设。要在现有约束下聚焦营销专业核心课程,大幅度增加实践课程在全部课程中的科目和时间比例,推动与核心课程(如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和经典课程相配套的市场模拟和实验实训项目,适当减少相关度不够紧密的课程。要围绕提升学生的基础专业技能、销售能力、调研能力等科学设计实践培训课程体系,聘请长期在市场一线从事营销工作、有一定总结归纳能力和理论水平的管理人员担任实践实训项目指导老师和专业课兼课教师。同时,要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努力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争取在相关企业开设多种形式的.营销暑期实践课程,实践期间(建议在3周以内)全程需专兼任教师指导并承担具体任务和项目,考核完成后所修实践课程计算学分。本科生四年应至少修两门暑期实践课程方可毕业。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摆脱传统管理类专业育人思维模式,把对“人”的培养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教育,助其树立法律底线思维意识。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模式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教学和学生管理载体方式,努力培育学生具备诚信、敬业、责任、感恩等优秀品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心理自我干预和预警教育,助其正确面对竞争、社会、家庭、单位,做一个积极释放正能量的优秀青年。瞄准应用定位,努力培育学生的思辨能力、研究能力、应变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提升个人情商水平,提升学生融入社会和组织的能力。

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大力发挥实践教学的积极效应。在传统案例教学基础上,授课可推行形成任务驱动(目标驱动)教学模式,即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知识或能力训练任务,共同探讨任务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以期实现既定目标。全方位推行专业实验实训,积极探索假期实习、学生课外专业实践、营销类社团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对教师实践教学的绩效考核,建立起与营销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激励制度,努力发挥教师和学生共同积极性,探索建立专业课教师课外指导和联系学生制度,对学生的实践给予全程参与式辅导。从制度上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暑假或节假日开展营销实务或承接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等第三方任务。在推销学等课程实践环节完全可以让学生在校内进行摊位销售,获得珍贵的全方位锻炼。

[参考文献]。

[1]陆施予,何红光.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运用与完善[j].教育与职业,(2)。

[2]罗志明.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

[3]卢珍宏.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问题探究[j].中国市场,(12)。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十

论文摘要:地方高校包括地方公办与民办本专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应定位于以就业导向的应用型高校。以充分就业,为地方经济社会争人民大众生活服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宗旨和使命。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人才就业导向课程模式。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们生活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特征,要求地方高校在类型选择、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上作出正确定位。地方高校包括地方公办与民办本专科院校,不同于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不应定位于理论型和学术型高校,而应定位于应用型高校,以充分就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和人民大众生活服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宗旨和使命。本文对地方高校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建设性意见。

一、地方高校的办学类型应定位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高校。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地方高校不能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追求“大而全”和“高层次”的办学理念上,而忽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更不能忘记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方式服务于就业的办学宗旨。就业是地方高校的第一需求,促进就业是地方高校的第一使命。要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认真思考高校发展、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彰显特色等方面的科学定位,把满足社会需要与促进就业作为地方高校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龙头。所谓“满足社会需要”,就是说地方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结构要找准地方经济的增长点、要紧贴市场、抓住需求。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要强调企业参与,坚持和社会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坚持和市场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从促进就业的角度看,就是努力让学生充分就业、适应就业和顺利就业。“充分就业”除了专业的选择要适销对路外,地方高校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树立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和择业观,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广开就业渠道,把就业的服务对象延伸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和农村、广泛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适应就业”就是地方高校的教学工作要以有利于学生就业为出发点,培养学生“想于、能干、会千、实干”的真本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具备适应工作岗位的综合能力。“顺利就业”就是努力提高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此,地方高校要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的信息网络系统和服务保障体系,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加强就业指导,提供信息咨询及相关服务,打通大学生就业的绿色通道。

目前,地方高校普遍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不清晰。由于课程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停留在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上,重理论、轻实践。而社会对理论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地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应定位于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一线,从事实际工作的劳动者。地方高校应朝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方向,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求,以能力为本位,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的确定到教学、实训、实习等环节的管理与社会需求接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发展性和针对性,凸现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特色。从我国人才成长和使用的`国情看,高水平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必须首先立志当好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在一线的岗位上磨炼、体验和升华。不能把“专门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割裂开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不是降低作为高等教育的水平,而是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就业的需要,有利于真正解决“有人没事千”和“有事没人干”的矛盾。

一所地方高校办学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毕业生是否受到社会的欢迎,是否有较高的就业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以此为出发点。实际上,有一技之长或“一专多能”的毕业生在市场上就抢手,社会就欢迎。然而要培养这样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应用型人才,绝不是在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就能培养出来的。为此,笔者认为应加强两方面建设。

(1)加强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有两条途径,一是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能教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队伍,二是可以由两支教师队伍组成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即由一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教学型队伍,另一支是有企业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丰富而又具有教学潜质的教师组成的实践型队伍。从人才引进和培养来看,一方面大力引进校外相关行业具有实践经验和教学潜质的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加强对校内教学型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抓好对新任教师的全方位培训,也要加强在岗教师的各项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应用能力,使之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2)加大产学结合力度。产学结合有校内、校外两种形式。产学校内结合,就是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建立相应的实验室,根据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实训。校外产学结合形式,主要是学校因设备条件限制,不能为学生提供实训实验室,而安排学生到校外单位实训。产学结合遵循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其专业应用水平会发生质的飞跃。从当前状况看,地方高校因财力有限,不能大量购置先进设备。同时,科技el新月异,设备更新速度太快,加大产学结合力度,,最重要的还是校企挂钩,建立一批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训基地,有效利用企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专家的实践经验,实现先进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学到真本领,把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落到实处。

四、地方高校课程模式改革。

当前,地方高校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的课程模式仍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传统课程模式基础理论所占比重太大,实践课程在部分地方高校成为空白或流于形式,这种课程模式教育下的学生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必须打破原有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理论知识要精简,做到“必需、够用、实效”,强调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对于专业课程,首先要明确该专业应该完成的岗位任务。其次要确定相应的能力标准,然后根据能力标准要求,确定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内容和相应的深度。对于专业基础课程,除了考虑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外,还应该做到满足相关专业课程的要求。为此,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课程模式的构建应体现在以下几个要求上:

(1)确立技术与人文相互融合的课程理念。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备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更需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健全的人格,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地高校应重视对学生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培养,培养的学生不仅懂得专业知识,掌握相应技能,而且,还要懂得学习和吸收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强理想信念、价值意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沟通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地方高校应在基础课程方面注意灌输这方面的知识。

(2)确立专业理论与技能相互渗透的课程目标。地方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情感态度方面,除了应该具有现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等一般素质之外,还应该具有应用型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即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业精神和开拓能力以及具备自律性的人格特征等。在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上形成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在“应知”方面,应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在“应会”方面,应掌握专业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完成较为复杂、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专业的关键技能或技巧,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工艺或管理问题,在技能、技术与管理方面有创新,能组织指导他人进行工作,能培训一般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策划、组织、综合和协调能力。

(3)确立模块与系列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横向有三个模块,即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政治理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操作等,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各专业基础课和各专业主干课,实训课程模块,包括在实验室或校外实训基地上课的实践课程。根据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地方高校在课程总量分配中,三个模块应各占三分之一。公共基础课程为为一般生活作准备的文化和人文修养课程,应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按各专业的特征确立相应的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指为特种专业准备的专业理论课程,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等。实训课程,即技能或技巧性课程,又可分为“操作性技能”和“创造性技能”。实训课程模块是习得两种技能,尤其是创造性技能的关键,同时也是学生内化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关键。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十一

一、什么是“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

“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就是指教师在研究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和组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并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摸索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二、为什么要“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较强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这种跨世纪人才素质的培养需求,促使我们反思已往所进行的英语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动手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索。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接受型的教学理论体系。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外在的:记住教师所教的语言知识和通过考试。因此,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必须确立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探索一种崭新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

三、实施原则。

“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不应仅仅是帮助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而且要遵循现代学生认识的发展顺序,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的飞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应该是学生能够接受,愿意接受,主动探求的形式,应始终贯穿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在新课程标准中分级制定了情感目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主动求知。

2、实践性原则。

主体的实践性活动、直接经验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教师应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用手、用脑,在活动中启发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完成具有挑战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体验中,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自主学习原则。

使全体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是衡最活动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要求教师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活动的独立性与差异性,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创造性地活动和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4、生活性原则。

在活动的设计中,要注重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与生活来学习,要在经验的范围内发现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材料;注重选择有可能引起新经验的知识点;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来展开教学,使他们有更多的对生活的.实际感受和与现实、大自然的直接接触,让他们从现实和生活经验中发现课题,在多样的、具体的生活经验中培养“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5、开放性原则。

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开放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环境和氛围的创设上,一是开放的人文环境,要求营造出民主的,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富于创造性、主体性发挥的师生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无所畏惧、独立的探索心态,以激发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因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满足感是在一种允许提问与自由探索环境中获得的;二是开放的时空环境,表现在时间上不限制在一节课和在校学习时间,空间上重视教室内环境的灵活安排与组合,同时将课堂引向社会和大自然,利用更为广泛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得到最为广泛的关注与发展。

6、合作性原则。

“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进行的一种同伴间交往互助,合作交流。通过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学习,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学习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合作还应包括师生共同优化教学的过程。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情促知。在活动过程中及时给与学生指导和帮助,对他们的成绩给与积极地评价,尽量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对学习的热爱。教师亲切的话语及与学生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主要的活动方式。

1、信息差的活动。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unit7whatdoeshelooklike?一课中可以设计“寻人”的活动。

情景:(1)假设一名学生是公园里的保安,另一名学生找不到自己的妹妹/弟弟,前来求助。

(2)一个学生扮演警察,另一人扮演刚被坏人抢走背包的受害者,前来报警。

(3)一个学生请另一个学生帮忙,去机场接自己的外国笔友。

活动方式:学生两人一组,合作编排情境对话并表演出来。

目的:准确地表述出人物的。

2、游戏竞赛类的活动。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unit4iwanttobeanactor一课中可以设计“猜职业”的游戏。

活动方式:小组活动,每组给一些写有职业名称的单词卡片,让一个组员提问“whatdoyoudo?”

根据另一个组员的肢体语言表演,猜出卡片上的词汇。哪一组在单位时间里猜出的最多,哪一组取胜。

目的:强化新词汇,操练询问职业的句型,培养集体荣誉感。

3、合作型活动。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3whataredoingforvacation?一课中可以结合七年级下册unit3wheredidyougoonvacation?的内容,让同学们办一期以“vacation”为主题的英语板报。

活动方式:课内外相结合。同学之间分工合作:调查、撰稿、排版、绘画、书写等,各展所长。

目的:自由地就“度假”的话题展开交际,学习书面表达。学会分工合作,进行美育教育。

4、学习策略训练型活动。

例如:在每个学期期中与期末的复习阶段中可以安排学生就已学过的单词进行归类记忆。

活动方式:课后,设计表格。

目的:将单词归类记忆是一种词汇学习策略,有利于我们记单词,扩大词汇量。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十二

为了充分利用企业、行业和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加强高等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县域经济的紧密结合,自年起山西省教育厅与省经信委共同开展了建设企业联合研究生创新中心的工作。,山西省政府学位办组织山西大学等8所省属高校与部分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联合申报了“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获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启动建设校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从2006年开始,围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山西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学位委员会、山西省经济委员会、山西省产学研工程领导组联合启动了校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建设。目前,全省5所高校与41个大型企业联合建成15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简称“中心”)。,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科学技术厅整合5所高校,依托科研院所建立了6个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培养基地(简称“基地”)。此外,山西师范大学在安泽县建立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医科大学在山西省心血管研究所、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建立了7个校级研究生培养基地。截至20,全省已有700余名研究生,400余名校企导师先后进入中心参加了400余个校企合作项目的研究,项目经费达7000多万元。

二、主要探索与实践。

一是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教育厅、科技厅作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政府主管部门,发挥组织、协调与管理作用,有力推动了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学校依托研究生院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建立了涵盖学校、学院及项目的管理体系。研究生院设立专门办公室,负责管理研究生、遴选校企导师、申报创新项目、推荐评价科研成果等工作。中心挂靠的学院或企业技术中心都成立管委会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

二是出台一系列保障政策。近年来,山西省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产学研结合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配套政策和措施。4月,山西省政府下发《山西省推动产学研合作实施办法》,成立了山西省产学研工程领导组,负责全省产学研合作工作。2006年3月,山西省印发《关于建立校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及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从企业中选拔具有丰富技术实践经验的高水平、高层次技术人员作为高校的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确定当年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时将对中心研究生的研发课题予以重点关注,优选安排与中心研究生培养相关的课题。”年10月,山西省出台《关于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意见》,进一步提出“研究生培养试行学校导师和中心、基地等合作单位导师共同参与的双导师培养制,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三是保障专项经费投入。从起,山西省教育厅投入300多万元专项经费,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另外,在研究生创新项目、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的经费中,每年还要向中心重点倾斜。2011年,省经信委下达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中,专门列出600余万元用于中心建设。

四是优化中心教师队伍。从企业中选拔一批具有丰富技术实践经验的高水平、高层次技术带头人作为研究生导师,形成校内外结合的“双导师”团队。在中心的高校导师职称评审和考核中,适当减少学术性科研成果的要求,增加应用性研究的比重,学校每学期空出一定的工作时间让导师到企业参加技术项目研发。共建中心的企业对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导师和技术人员制定鼓励性考核办法,企业导师或技术人员辅导研究生进行项目研究、到高校进行学术交流等工作都算作正常的工作时间。

五是改革学位授予办法。山西省要求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专门对中心的研究生单独制定学位授予标准,同时中心也要做好成果界定工作。高校成立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单独组织专业学位答辩委员会。一般不再以在读期间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作为唯一考核指标,研究生在中心参加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及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过程中,取得的发明专利、产品设计或高水平课题研究报告,可作为衡量能否毕业、授予学位的主要指标。

六是加强中心的考核与评价。202月,山西省制定了《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按照考核评价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办法,、2011年2次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心进行考核评价,根据专家答辩结果并综合审核,确定考核评价结果。3月,山西省下发《关于山西省校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研究生毕业及导师考核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探索鼓励导师长期“深入企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机制。

三、经验与体会。

一是企业及主管部门的.支持为产学研合作创造了条件。山西省经信委在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给研究生提供专门的研发项目需求清单,每年安排不低于100万元的人员津贴和中心运行费用。中心在企业成立工作站,为研究生提供课题研究所必备的经费、人员、项目、场所和设备;企业为进入中心的研究生提供生活补助、发放津贴,如山西省振东制药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每月补助硕士研究生3000元、博士研究生5000元,同时还有与业绩挂钩的奖励制度。

二是企业的青睐提高了学生就业机会。进入中心研究生的课题来源于共建企业的生产一线,提高了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增强了对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手段、市场前景、设计规范、设计方法、先进设备等的全面了解,提高了工作的适应性,缩短了就业适应期。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直接在共建企业就业,许多研究生由于在中心工作的特殊经历,被免去面试环节直接进入签约阶段就业。

三是校企协同创新增强了服务能力。中心发挥校企双方的人员、技术互补优势,整合、提炼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学校科研成果,联合申报、参与高层次技术创新项目,提高协同创新能力。通过企业与高校人才互动交流,为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力支撑,初步形成了与山西省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对接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集群,研究生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四是中心的成立推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着推进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的重要任务。大批教师走出实验室,投身企业生产一线,与研究生共同找项目、克难题、服务山西经济建设。学校研究生教育也迈上了以科研为主导、以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为目标、注重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多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举的新路子。“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实施的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支持高校针对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亟需解决的重大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学校学科建设转向重视学术研究与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并重。学校导师进入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从事研究生培养和课题研究工作,有效解决了研究生教育经费短缺、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偏低等问题,实现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

()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十三

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若继续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必然使部分学生忙于应付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暇顾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其就业能力的提高。同时,部分立志考研学生的浓厚科研兴趣也不能得到满足。以往延伸过来的专业培养目标存在专业设置口径过大,定位不准的问题。因此,适当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使专业教育重新定位,更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完善及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通过对多年教学的总结,我们制定了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两套专业培养目标,适当调整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的学分和侧重点,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专业选修课板块增加实践类学分6学分,开设水、气、固废处理方面的实践课和设计类课程,在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专业选修课板块开设水、气处理及微生物方面的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二、突出专业特色,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发展平台。

我院组织教师对华东、华中及东北地区各高校的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开设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同时了解了相关企事业单位对环境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并通过毕业生回访对专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调研结果表明,国内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对环境类专业的人才有需求,但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对其工作要求的适应能力较差,出现了严重的教学与市场脱离现象。经过总结,我们认为社会上对环境类专业人才需求主要包括环境规划人才、环境工程工艺设计人才、环境施工管理人才、环境监测人才、环境材料开发人才和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开发人才。为培养能够尽快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我们于开设了“环境科技与循环技术”专业方向。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涉及教育多方面内容的系统工程,建设的内容包括围绕特色的培育和形成,配置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做好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我们于2011月成功申报了渤海大学特色学科,提出诸如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的革新、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的制作及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专业建设方案,为下一步的专业特色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后,在2010年12月成功申办了渤海大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以上工作为本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

三、进行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在课程设置方面,详细了研究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注意课程设置的前后衔接及课时安排。专业必修课设置重点考虑其系统化,在专业任选课程中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专业课程,为其今后就业提供技能保障。利用有限的理论教学学时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专业信息,对传统的经典内容加以筛选,通过课程间的融合、相互渗透,减少某些课程之间的重叠。采用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同时注重考试方法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实现了部分交互、在线辅导和在线学习,以增加师生的交流平台。

四、完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实践舞台。

在课程实验教学中,从提高课内基础实验水平、加宽实验内容出发,增加了研究型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在专业实践环节中,要求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环节,既完成了实践性教学,又满足了不同学生对不同专业知识的需求,培养了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一)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环境质量监测。

组织、、级学生参加了对锦州市区各监测点的水、气、噪声等环境质量的监测,每周对校内外各监测点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分析处理,对环境质量做出评价。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在实验课的基础上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应用方法,较大程度地促进了其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鼓励学生去相关就业单位实习。

从起,多次组织学生去相关实习单位实习,至今已有百余人曾进入实习环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丰富了专业知识,锻炼了实践能力,且有很大一部分达成就业意向。

(三)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验,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能力。

建立了本专业学生的科研训练体系,吸引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活动。采用毕业论文与学生科研训练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优秀学生课外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研究,激发其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敬业精神。20以来,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先后申请和完成渤海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近10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包括sci收录论文1篇),获得辽宁省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

(四)组织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加强了实习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强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性,统筹设置,基本做到宏观线路设计清晰、细节安排合理细化。在学生的毕业论文实验中,教师组织学生以工厂的实际生产废物为处理对象,研究其处理方法,使学生对工厂生产实际过程中的污染处理方法有了较感性的认识,对其未来工作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办学水平的强大动力,关乎到高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的革新。以上教学方法改革在渤海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和个性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教育理念更新和学生就业能力提高。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十四

学习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我知道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应有这样的共识:观察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必须在训练中培养,在实践中提高。

关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实践载体,因为我们是科学课,那一定是我们的科学教学,我们所用的科学教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训练什么,我想除了按照科学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训练外,应重点关注如何让学生的观察更有目的性、更有计划、更持久。下面我将以案例的形式与大家交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应重点训练的三个方面。

一、科学教学中观察目的性的训练。

1.科学课中观察的目的。

科学教学中观察目的性的训练是核心。在科学课中,观察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其一是通过观察发现探究的问题;其二是通过观察解决问题。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从观察中来,到观察中去”。

2.如何训练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探究的问题。

我用具体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在以往我听过的教学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个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学生进行猜想,然后进行观察实验,最终探究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线圈的匝数等因素有关。当然,这样教学也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教学时间会相对宽裕。但是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角度,特别是发现探究问题的角度考虑,就有了明显的差距。那么教师怎样进行设计呢?在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应该已经学会了制作简易电磁铁,因此,在本课中,教师先组织制作电磁铁的活动,并要求学生尝试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比一比看哪组制作的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多。学生活动完,教师列表记录各组数量。教师给学生准备的材料应按照对比试验的要求准备,各组铁钉相同、大头针相同,电池都是新的。材料不同的有:电池的节数不同、导线的长短不同。由于准备的材料不同,教师又让学生进行比赛,再加上学生在上节课制作研究电磁铁获得的经验,学生制作的电磁铁所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一定会有较大的差异。

当各组活动及汇报完成后,真正有目的的观察活动开始了。教师用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观察“我们用的都是电磁铁,为什么各组吸引的大头针的个数差距这样明显呢?”注意这句话是教师在课堂中讲的,更是我们教师期望学生遇到此类情景大脑应该思考的,这样的思考预示着创造性的火花在闪现。同时,这句话还起着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作用。

这时,学生就会认真观察自己制作的电磁铁,并会与其他组制作的电磁铁进行认真的比较,最终发现吸引大头针数量不同的原因,同时会作出科学的假设: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有关;可能与线圈的圈数有关。

还用前面的例子,学生的猜想与假设是观察实验的开始,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作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与线圈的圈数有关”这样的假设后,接下来的活动是指导学生设计观察活动。在《小学科学学科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课程中,我进行了专门的讲解,这里不多谈。我这里谈的是在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应按照前面讲的观察规则进行观察。教师必须依据规则,指导学生的`观察实验活动。学生观察实验后,教学并没有结束,应指导学生将观察实验得到的信息转化为证据,以此说明猜想假设的合理与否,这是科学探究课表达交流的环节,这里不多谈。

归纳起来,通过观察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1)依据假设设计观察计划;(2)依据观察规则进行实验观察;(3)将观察实验所得信息转化为证据。

二、科学教学中观察计划性的训练。

在《小学科学学科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课程中,我强调了做事有计划的意义。科学教学中的观察活动,同样要有计划性。观察中的计划性指的是在观察目的确定的前提下,如何去观察的问题。包括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内容、观察样本的选择、观察顺序、观察记录等等。

我以材料(观察样本)的计划举例。《植物茎的共同特征》的教学中,一般通过观察茎,找到每株茎的特点,再采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总结植物茎的共同特征。因此观察材料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就成为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制定观察计划的很好的内容。在教学前,教师应指导学生讨论:1.选取几种植物的茎(样本数量,一般不少于4种);2.选取哪些植物的茎(样本规格,一般选取当地常见的、节明显的等),如果这些茎是教师准备的,在教学中,也应告诉学生,为什么选这些茎观察。

观察的计划性应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耳濡目染、持之以恒,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原则。每次观察课训练某一方面的内容,不能急于求成。

观察实验是本学科的重要特色,也是科学研究中获取感性知识的重要方法,只要我们全体科学教师重视起来,在教学中大胆实践,一定会在观察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可喜的成果。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十五

论文摘要:21世纪的高等教育必然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教育不仅表现在教育制度、教育结构和教育模式的创新,而且更本质地在于它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大一就要抓起,通过大学四年的系统培训和科学培养,使他们成为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核。

(1)创新个性不强。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小学在教学上实行“满堂灌”,导致学生学习较被动,造成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实践能力薄弱,缺少创新性思维,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中经常遇难而退。

(2)创新目标不明确。在时代创新冲击波的激励下,大一新生刚入学与社会联系不足,对相关学科知识了解不足。又由于目前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导致了学生的创新目标不明确,许多大学生能独立地思考一些问题,甚至产生灵感的火花,但由于缺乏创新技能,不擅长联想与类比、组合与分解,灵感最终昙花一现,失去创新的机遇。

(3)创新思维运用不足。由于知识宽度不够,相关学科知识融合不足,绝大多数学生思维方式往往单一或流于直线型或者由于接受创造性思维训练不足,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不强,大一新生还是在本专业的狭窄范围内活动,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相邻学科的学习,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造成学生思维阻塞与僵化,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4)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高校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知识体系较难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新趋势。教师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忽视对学生求异思维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灌输式、填鸭式、传送带式的教学方法调动不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1.树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思想。

从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到广大学生,都要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方法上,要改变过去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起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思维、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在培养模式上,实行因材施教,真正把创新教育作为高校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

高校要建立起符合当前教育实际,适应教育形式发展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科最新知识和创新方向的介绍,注重学习和研究方法的传授。要完善课程结构,注重文理交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特别要注意文理渗透和融合。要适当开设一些培养创造力的有关课程,如思维学、创造心理学、科学方法论等,使学生掌握一些科学思维的方法,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平时应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实验、实习时数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入学伊始,通过举办学业生涯设计和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指导学生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并有目的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大一年级起开设创业课,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和创业素质的拓展。通过定期举行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生和学术交流会,加强学生之间、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他人如何正确看待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开辟用于学生创新、创业的开放性实验室、模拟实验室,依托创业计划竞赛、学科竞赛和第二课堂创新活动立项、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和勤工助学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创业素质拓展。

4.通过社会性实践和竞赛类实践活动培养和增强大一新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社会性实践具有立体、生动、形象、感染力和说服力强的特点。有利于增强大一新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大一学生参加结合专业培养方向和专业特长志愿的的一些实践性活动。诸如:利用假日或课余时间进行志愿服务的法律、医疗、“三下乡”、社区服务以及学生独立组队进行的社会调查、考证、探险等;再就是组织学生参加根据社会需要或自身需要有计划组织的、时间和地点较为集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指导学生开展以“商业模式”调研、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特点调研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策划、推出以创业为导向的勤工助学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大一新生要勇于解放思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敢于打破常规,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上下苦功。

对大一新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创造一切机会通过特色活动和品牌活动强化大一新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要更新,学校更要从管理机制上与育人环境上进行突破。惟其如此,高校才能为社会培育出一批具有革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松涛.论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07).

[2]张小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03).

[3]孙秀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十六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是具有高度责任感、个性化、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人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到2020 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关键。”根据国家的总体布局,四川音乐学院音乐舞蹈专业围绕本院自身优势,同时结合当下的社会实际需求,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革新考试制度,以“具有一定音乐、舞蹈专业性知识以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作为音乐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体现在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改善、专业结构布局、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修订上,也要体现在每一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只有渗透实施在每一门课程、每一次教学活动中,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本文就四川音乐学院音乐舞蹈专业舞蹈编创课程,谈谈对音乐舞蹈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 一) 在模仿中学习深入

任何一种创新都是在一定知识积淀基础上的创新,没有相关的知识支撑,创新无从谈及,铺垫、筑牢舞蹈编创基础知识是学生未来创新的根本。针对音乐舞蹈专业的实际情况,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先入为主式教学法”,即通过对各类型经典舞蹈作品的赏析,让学生直观理解舞蹈编导的基础知识。在作品分析中告知学生动作造型、动机发展、段落结构、空间调度、舞蹈构图、形象塑造、情感把握、情节展现、音乐驾驭、服装设计、舞美应用等相关的编舞技法,并对不同导演在题材选择、人物捕捉、情节发展、动作设计的优长之处着重分析,让学生建立起一种先入为主的知识结构与创作理念。在教授编创课程的前一学期,用选修课“舞蹈作品赏析”进行铺垫,而后以“模仿—改动—改编”的阶段教学进行授课。第一阶段模仿,即参照已有作品( 下文称为原作品) 的同时建构自己的舞蹈结构概念; 第二阶段改动,即在原作品类似的舞蹈段落中,替换主题动作或造型,使之与自己的创作主题相接近,这种做法不改变舞蹈结构( 如a—b—a 结构、a—b—a—c 结构) ,只改动舞蹈语汇与舞蹈表现; 第三阶段改编,即在原作品的基础上,变换主题、变换音乐、调整作品结构、舞蹈构图、空间调度,以参照为起点,以变身为终点进行创作练习。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教学,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掌握舞蹈编导的技法。在“模仿—改动—改编”的探索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编舞的乐趣,并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 二) 在探索中寻找自我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两个过程: 教学过程和探索研究过程。”四川音乐学院音乐舞蹈专业在教学计划设定上,部分课程是对已有知识的学习,模仿学习他人作品进行创作也只是一个铺垫,虽然都很重要,但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个性发展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授课中必须要赋予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帮助他们培养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动手能力。“编导技法,在我看来可理解为处理舞者动作关系的构成法……在于其‘技’可通于‘道’,‘以技通道’的舞蹈编导教学……虽着眼于处理舞者动作关系的构成,但却能有效地揭示‘动作关系’背后蕴藏的情感关系、性格关系———‘技’非‘道’却通‘道’。”于平先生的这番话虽然是针对双人舞和三人舞编导教学而言的,但是可以有更为深入的解读与阐释,笔者认为,“以技通道”可以被理解为“通过编舞技法的学习,寻找创作规律的把握”。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也是如此,如果始终让学生受限在对他人创作技法的模仿上是不合适的,关键是通过模仿掌握到舞蹈创作的规律,而这种领悟和感知需要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对此,在编创课第二学期的授课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自主选题、寻材、创编,在从无到有的实践过程中提升编创能力。如北京舞蹈学院肖苏华教授所言:“教材的创造性应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其理念与方法论具有独创性与独特性。其二,是其为启迪和发挥学生主体的创造性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这部分教学主要在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的基础上展开,用一学期的时间进行。具体授课过程中,看似简单的问题,对大多以模仿学习为主的学生来说是不适应的。如在编创动机的切入方式上,有些人会从动作入手,有些人从选好的音乐入手,有些人从主题入手,有些人则会从即兴入手,或从实际生活中的故事,或者是从小说、电影、电视中选题等等,可谓千头万绪、多种多样。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之舞蹈化,即捕捉到与作品形象主题适宜的,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舞蹈动作,以及发展出有序的、合理的、可观的舞句、舞段,这就需要把学生所有的舞蹈智慧都调动起来。如果这一关过不了,创作也就无法实现,这是基础也是难关。

动作创编出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进行修正,即根据作品形象、音乐感觉、结构设计、情节发展等诸多要素进行舞蹈形式( 时、空、力、造型、动作、调度、构图、衔接等方面) 的修正,让编创出来的舞蹈形式与作品的题材或者感觉合拍。除此之外,还要对作品音乐、服装、道具、舞美等辅助内容进行设计与选择,同时结课时尽可能将一个班级学生所编作品按照风格、性质、特点等分类串接,做一个作品展演,让学生学会组织作品晚会甚至更大型的文体活动。通过这一整套的教学设计,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通过引导、指正、辅助,帮助学生完成舞蹈小品,使之学会与舞蹈编创相关的设计、编排、修正、整合与组织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操作、自主创编的能力,这一学期课程虽然会上得异常艰辛,但是非常有意义。

( 三) 借助音乐启发创作

如果说音乐舞蹈专业的学生,舞蹈的基础弱、底子薄,但是他们的音乐修养是很多舞蹈专业学生达不到的。用音乐的知识来启发舞蹈创作,对于懂音乐的学生来说事半功倍,甚至教学收效往往会出乎预料。音乐语言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诸多要素,上述要素在舞蹈中也都存在,只不过是用身体进行体现。例如独舞编创,如何发展主题动作,如何强调动作的节奏、节拍以及速度、力度上的变化,是编好一部作品的关键。对于群舞来说,也可以理解为一部用身体演奏的交响乐。北京舞蹈学院肖苏华教授曾开设过“交响编舞课”,其授课的核心就是借鉴交响乐的思维方式,依据音乐的结构创作舞蹈。这种音乐与舞蹈达到高度统一的编舞方式,要求编导有较高的音乐素养,不仅要深刻理解诸如其内在的结构、织体、风格、情绪、内涵、作曲特征及创作背景等音乐要素,还要尽可能地像俄罗斯舞蹈编导人才的培养一样,具备一定的作曲知识,以便能够从宏观上把握音乐,从微观上处理好音乐与舞蹈的关系。这一注重音乐与舞蹈融合的编舞理念,对于音乐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切实可行的,也是效果显著的。尽管会有动作、舞段上的不甚完美,但是他们能将整个作品做得结构完整、有模有样。

人才培养的探索在音乐舞蹈专业舞蹈编创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笔者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一定的反思。首先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反思。“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包括创新基础积累、创新意识培育、创新动机激发、创新思维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成果催化等复杂的训练和养成过程。”前文说道,舞蹈编导教学作为舞蹈教育的一个领域,是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舞蹈创作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舞蹈编导教育活动过程,它要求编创者自主原创。“动作编排需要创新,表现形式需要创新,结构立意更需要创新,一切都不能重复他人也不能重复自己。从动作的细节、轨迹到形态,形式的选择、融合到创新,视角的切入、引申到表达,艺术作品的个体创造性要求,也是个舞蹈艺术领域的创造性体现和追求。”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如何把握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力之间的平衡,如由于学生的舞蹈基础弱,因此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教师往往无法引导而需要主导。教师的介入,优点是能很快引导学生进入创作,缺点则是过多的干预使得学生创新能力受限,作品中老师的影子太重,看不到学生自己的创意与追求,甚至会出现同班学生创作模式化、雷同化的现象。此外,过度鼓励学生对已有经典作品的学习,也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依赖感,甚至会出现没有可参照的作品就编不出舞,如何能参考而不模仿,让学生能够找寻到个性独特的语言、陌生化的形式、自己擅长的创作风格、编舞手段,是需要认真探索与研究的。

其次是对如何体现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思考。“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在舞蹈编导教学中也如此,针对各地编导教学过渡模仿北京知名艺术院校,脱离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实际能力而导致的同质化趋向,部分学者提出了警示: “相关高校的决策者不但应清醒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区域及现有的教学资源,不陷入盲目; 更要找准自身的优势、特色,并不断强化它,使其成为自己的品牌。”这一倡议值得推崇,艺术创作讲究独特与不同,舞蹈编创也是如此。多年来我们将外来的编舞技法奉为编舞的圭臬,似乎不用这些方法,不创作类似的题材,就不能与现代、时尚划等号。如此追求导致对一些本地的舞蹈资源、素材很少关注,就更别说像过去那样走村串寨地进行田野考察与体验生活了。如果不对本地域、本民族的舞蹈资源加以关注、认真开发,那么我们永远都是长不大或者不称职的学生,学会了别人,却找不到自己。四川音乐学院的学生主要就业于四川地区,服务的对象依然是四川的各族人民。因此,在借鉴、学习、应用比较前沿的编导教学知识的同时,潜心钻研编创四川地区各民族舞蹈作品的方法,是必须要加以重视与积极探索的。特别是授课过程中,加大向传统的蜀文化,以及彝族、藏族、羌族等省内世居少数民族舞蹈的创作倾斜,争取能培养出一些在民族舞蹈创作领域有独到见解和有所作为的.人才,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的文化建设。守住历史资源,守住地域文化资源,服务当下,探索未来,是舞蹈编创课程必须加以思考的。再次是对如何海纳百川、广采博学的思考。

“‘创新能力强不强,要看学生知识基础牢不牢’,虽然说知识的多少不等同于创新能力的强弱,但广博而合理的知识结构的确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养成。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是建立在广博知识基础上,通过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实现的。没有开阔的眼界、多方面的知识,创新能力也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型人才必须是有创新意愿和创新动力,拥有创新所必需的相关知识、技能、信息或经验的人才,因为创新需要融合各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手段。舞蹈编创强调个人的悟性,而悟性又是与编创者的生命体验、人生经历分不开,解决了动作语言、编舞技法等基础性要素之外,舞蹈编创更多是一个由生活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的过程。编舞技法是教师可以教授的,但是创作的主题、内容,选用的语言、形式,创作的深度、广度,却与学生的文化修养、生活阅历息息相关,很多是教师在课堂中无法教授的。创编出一个作品不难,但是创编出一个有深度震撼人的作品却不易,这就是人们常说编导是学不出来的原因。北京舞蹈学院章民新教授谈道: “我认为不论派别有多少,以生活为基础,现实主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能动摇的。在舞蹈学院编导系教学中‘观察生活’、‘捕捉形象’等基本的方法还是要坚持,当然也需拓展。”肖苏华教授也谈道: “除了学生中重专业轻文化的思想倾向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教材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关系,造成学生严重的‘偏食’的毛病。我认为专业课的课时量还可以适当压缩,增加共同课的课时量,特别是在第四学年教育专业和编导专业都可以‘砍掉’起码30% 的专业课课时。”224两位教授的话语提醒我们,教授学生编舞技法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完善和补充生活知识、社会知识以及相关的跨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新。具体而言,利用各种可能帮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寒暑假期间安排学生田野考察;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文学、电影、戏剧、哲学、美术、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诸多其它学科知识,这些都是完善、丰富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

舞蹈编创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推进艺术教育改革,提升舞蹈艺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教学中如何摆正教师的位置,做到只引导不主导,强调对学生创新主体意识的挖掘,注重创作实践与本地文化建设相联系,教会学生间接学习、自主学习,有目标、有方向地自我设计、有序发展,是该课程最为核心的建设内容,需要认真地探索与不歇地实践。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十七

环境科学综合能力应包括环境科学理论基础、环境科学观、环境科学的思辨能力、应用并创新环境科学技术等能力.也就是说既包括掌握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包括具有污染物监测与分析、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和管理的初步能力,既具有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的能力,又掌握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技术,了解环境科学发展动态等.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设立了专业基础课《环境学概论》、《环境监测》等课程,侧重从环境科学和地学的角度对学生环境科学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今后学生的工作均有可能从事与环境科学有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如果从事教育工作,其影响效果具有类似等比级数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具备环境科学综合能力更为重要.

环境科学本身科学体系庞大,知识内容异常丰富,如果仅仅停留在以讲授和继承前人的知识积累为主,有限的课时都不能很好地完成上述任务.因此,鉴于环境科学的特点,应该调动学生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发现新思路和新方法,在探索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同时要求任课教师具备对课程进行设计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和教育科研方法.包括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反映到教学内容中,以及重新设计教学中的知识结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知识的结构化,让学生重点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结构与基本方法,并为其留下思考的空间.除课堂教学外,大学的教育过程中,应注重能力的培养而决不能仅放在知识学习的层面,应该侧重学习发现科学技术知识的途径上.也就是说,环境科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环境科学的能力与方法.首先,在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探求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具体过程是:提出要解决的环境问题;启发学生分析影响这一问题的诸原因,分析并找出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如在讲授全球环境问题时,学生在过去的教育中多多少少听说过,如何在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下深化,既不是重复,又学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讲授每个具体环境学原理问题时,按此思路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注重学习方法,课程内容分为基本内容和相关拓展内容,由于环境科学的发展,不可能面面俱到,因而重点讲解基本内容的特点及思路,拓展内容则让学生寻着已有的思路.采用对比法将不同环境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其特点、原因,在分析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新的思路.即使有些环境问题没有涉及,或新出现的环境问题,学生都不会感到茫然,而是有一套自己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环境科学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加强老师与学生的课后交流,实现交互式教学.新技术的发展改变着知识传播的方式,要求教师具备利用新技术的能力,要求老师以平等的、谦虚的态度来组织教学活动.具备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穿针引线的主持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按照上述思路,除日常课堂教学外,还从多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科学综合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2.1通过实际作业。

培养学生环境科学方面的综合素质,包括分析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环境学建模和如何使用模型是《环境学概论》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对模型敬而远之,过去教学中,学生只能达到了解知道的程度,对模型的理解不深,更谈不上应用.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尝试通过实例作业的方式改变这一状况.学生已经学过高等数学的有关内容,同时具备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如何使其有机结合,是问题的关键,为使学生对环境学模型的了解深化,使学生不仅对理论理解,更能从定量角度完善对环境学的认识,在讲完大气环境后,布置了一个需要通过模型计算得出结果的实例,开始学生感到较为茫然,不知如何下手,通过引导结合教材介绍,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到模型的使用过程中,并能够查图、查表,确定参数,模型计算,并发现了不同的方法.通过这一实例,学生不仅消化理解了课堂中讲授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学到了科学研究探索的方法,掌握了环境学建模的思路和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此类问题,有可能会提出创新性的方法和思路.达到了较高的教学目的.通过这一实例,感觉到环境学的教学难的是将内容落到实处,如何使学生有更多的实际锻炼的机会.如果概括性的讲一讲,学生能力锻炼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2.2通过综合实习。

环境科学方面的专业基础课程都是实践性较强学科知识,这就决定了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都应包含有实践教学的内容.在《环境学概论》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日趋成熟,课堂教学内容和手段日益完善的形势下,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还较为薄弱.因此,如何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是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尝试性地在教学中安排一次到二次“环境实习”.主要实习内容既包括自然环境认识,又包括人为环境调查,既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又包括环境治理技术方法.深化所学专业知识的用途,了解书本知识与实际生产需要的联系与区别,体验所学知识的局限性和实际工作所需知识的多样性.经过连续的探索和改进,证明环境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对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具有明显效果.使同学有接触环境、认识环境问题的机会.例如安排了水体环境综合实习,认识水环境及功能,认识北京水资源的有限性,认识不良水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北京对改善水环境所做的努力和存在的问题.重点认识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水环境对人类重要性、人类与水环境的相互作用.实习前,要求学生准备一些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实习,充分利用实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提问题.组织学生做好有关准备工作,让同学明确水环境综合实习的目的、任务、主要内容,让学生直观、形象、有效地了解实习地区的环境概况和实习内容,要求多看、多听、多记、多问、多思;同时保证人身安全.聘请生产、科研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教学和实地现身说法,使同学们直接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和治理环境的技术方法.实习回来后要求针对北京水环境及废水资源化问题写出调查实习报告,由于学生亲自参与了实习的全过程,觉得有的可写,有的同学还提出了较好的建议.在学生的报告中具体全面地对北京市的污水量、排放水系、目前处理能力、北京市污水处理厂分布及处理能力、污水处理厂进出厂水质指标、do、bod、cod、ss、n、p,投入与维持费用,出水使用情况,是否满足社会需要、社会效益、污水处理厂使用的处理技术、级别、工艺流程、体会和感受、看法、问题等.学生都感到此次实习是课堂内容的深化和扩展,增强了对北京水环境问题的感性认识和深入思考水环境问题探索,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如果遇到其他的环境问题,学生也会具备相关的环境科学能力.

通过这样一次实践教学活动,使同学们加深了对环境科学性质的认识,增强了环境意识,激发了学生探索环境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和高年级的实习奠定基础.

2.3通过教学录象、光盘等直观手段。

为增加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全面了解,特别是不易直接观测到的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的破坏、全球环境变化、环境公害等,使学生增加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认识.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观看教学片,教学录象带、光盘,使学生感到环境问题是随时随地的出现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具有环境科学思维的敏锐性.

2.4通过观察、实验。

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是基本的科学能力,其他科学能力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针对不同课程着重发展不同能力的思路,在《环境监测》课程中,特别注重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较为紧张的课时中尽量安排实验、实习.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培养学生环境科学的方法.在实际实习中,每2~3名同学为一个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使同学们亲手验证和体验在课堂上所学的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亲眼目睹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治理技术方法,验证书本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讲授的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探索和创新知识.实验完成后上交的实验报告中应特别增加相关分析一项内容,分析与此实验有关的方法、问题,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等,以巩固实验结果,使所学理论更为系统化,深刻化.

因为在环境监测中,实验项目繁多,方法差异较大.在有限的学时中如何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环境监测中的方法是教学中较为难以处理的问题.在实际教学摸索中,逐步探索出了以典型实验代表一类方法的教学模式,即选择较为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教学,此方法代表某一类环境要素和某一典型的监测方法.教学中注重强调此方法是一类方法的代表,而不是就事论事,为做实验而做实验,使学生既掌握了一个方法,又能够触类旁通,同时比较其他方法异同,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有的放矢.

2.5通过环境学论文和毕业论文。

写作论文是锻炼学生科研能力的很好机会,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和写作能力.环境学论文的选题应结合实际,以揭示有关环境规律、解决现有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为目的,只要是环境科学教学所涉及的内容都可作为论文选题的范围.学生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文献,了解选题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基本情况,尽可能使选题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可行性.论文工作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较全面的锻炼,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部分论文的写作还要通过社会调查、实验分析、理论分析、文字总结等,充分考虑实验室条件和现有物质条件,合理安排,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要求反映作者对所探讨课题有新的见解.通过资料收集、考察或者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科技小论文.

2.6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校园的环境教育活动,使学生应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理论,为提高公众和师生的环境意识贡献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例如,在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环境日,在学生会、团委的组织下,学生积极参与,制作展板,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相关的资料,印制相关的宣传材料,通过宣传活动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在不同的校区设置的不同的宣传活动区,培养学生关注全球环境的同时,关注自己身边的环境;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同时教育他人也如此,扩大了学校教育的范围;使学生可以在校园活动中应用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学生更加对环境问题关注,提高了学习兴趣,稳定和确立了专业思想,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归纳总结和思辨能力.

3结语。

经实际多种途径的使用表明,环境科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丰富、适当,教学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直观,教学效果显著.总之,环境科学综合能力的含义十分丰富,与之相关的培养途径也多种多样,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选择不同的方法综合使用,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十八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1.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教学模式。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漏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3.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象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1.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十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篇课文,有多种读法,可以出现多种意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如教学古诗时,通过看图,展示观察能力的个性;品词析句,展示理解能力的个性;凭借想像,展示思维的个性;朗读竞赛,展示口语交际能力的个性;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展示设计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的个性。让语文教育真正实现一个一特色,一生一个性理想的个性化教育理念。

二、调动全员参与,培养主动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需要教师的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轻松、和谐、主动地学习。一位教师上《草船借箭》一课,新课伊始,有个学生质疑“我觉得课题上的‘借’字用得不妥。原因是,借要在征得别人同意的前提下,使用后归还,而文中产箭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也不需归还,这不是‘借箭’是‘骗’箭。”话音刚落,课堂上举手的一大片,学生跃跃欲试。此时,这位老师便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用“借箭”是可以的。因为船射满箭后,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相的箭”,这不是说箭收到了表示感谢吗?有的学生则不同意这个说法,认为这不是真心感谢,而嘲讽,意思是:曹操,你上当了,白白损失了士万多枝箭。有的学生认为这个“借”字含义深刻,诸葛亮得到这十万枝箭不是不还,是“有借有还”。多数学生认为:“骗”字含贬义,用了“骗”就人世间影响诸葛亮的形象,这个借字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以看出他是个足智多谋的政治家。从这一教例可以看出,只要教师引导有方,大胆放手,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会一步步形成和提高的。

三、优化合作学习,培养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1、组织调控。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放式。尤其是探究性合作学习更讲究这一点,不仅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还需人数适宜,搭配科学,组织得当,这样的小组合作利于激发兴趣,引发思维火花,形成竞争机制,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交际能力。

2、激励竞争。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讨论,则显得更能激起学生生命意识的欲望。如教学《长征》一诗时,为了突现探究性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时,课末设疑:中国工农红军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艰险,深受世人称颂,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世人是怎么称颂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探求欲望促使思维火花的碰撞,此时此刻合作探究的主动性性立即产生。不多久,各小组的代表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各种新奇有趣的学习效果都产生于小组中每位同学的优势,真正实现共同探究学习、共同提高探究能力。

建立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阶梯。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资源,需要教师在备课中认真钻研教材,潜心挖掘探究资源,精心设计探究内容,加之教学上的有的放矢,持之以恒,未来的希望就属于今天的孩子。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二十

1.1我国交通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使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出现短缺。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人才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近二十年,我国交通运输业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期,“十一五”末,我国通车公路总里程398.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4万公里。根据交通运输部颁布的《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0.8万公里[1]。可以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纯是量的巨大增长和积累,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1.2未来十年,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结构性人才的特殊需求数量巨大。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统计数据表明,截至底,我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共有从业人员3429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3万人,占从业人员8.8%;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5.3%。《纲要》指出:未来十年,结构性人才的特殊需求主要涵盖建设养护、工程管理、现代交通物流、道路运输、轨道交通、综合运输人才。其中,高层次科技人才年均需求1.4万人[2]。

2.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定位。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虽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二者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质[3]。

2.1专业学位教育更强调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统一。

专业学位教育并非学术学位教育的去“学术化”,而是将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更强调学术的应用性和特定针对性,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技术再创新。专业学位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化取向。

2.2专业学位教育更强调高校、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

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以学位授权单位为单一主体而构建起来的、由多方参与协作的培养系统,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强调多元主体,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同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有利于实现协同创新,形成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的合作育人机制。

2.3专业学位教育更强调创新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结合。

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培养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科研后备人才,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类型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但不仅仅是强调实践性,而且强调实践环境下的技术创新,强调围绕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强调创新成果实际应用,是实践、创新和应用的深度融合[4]。

(1)依托企业诉求、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

在面向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中,形成了“一条主线(突出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两大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三个平台(通识式基础教育平台、递进式专业教育平台、开放式综合教育平台),四个结合(基础平台与专业模块相结合、课程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教学实践与科研生产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五个系统(教学督导系统、学生评教系统、教学评估系统、信息反馈与问题处理系统、社会需求与质量评价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创中赛”的内涵式人才培养的新方法。

(2)结合企业生产环节、合理划分培养阶段。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采取学位课程学习、企业实践及。

学位论文。

相关信息。

等三阶段展开,结合企业生产过程,合理安排学生阶段任务,并且突出学生工程实践管理技能训练。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3)融入企业工程一线,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建立与交通运输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战略联盟和协同机制,坚持专业教学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相结合,企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相结合,开展高层次应用型交通运输人才培养。

结合课程总学分要求,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中根据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开设的研究方向,进行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至少开设5门企业提供课程,培养学生强烈的工程意识和良好的工程素养。

3.2校企合作,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1)与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本着“互惠互利、相互融合”的原则,联合建立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工程实训中心。并以此为纽带,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学生以顶岗的形式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生到企业后先由企业领导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让学生熟悉企业和企业文化,然后进行上岗培训,包括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再根据岗位需求顶岗工作,所有标准规范都按企业职工要求进行。

(2)在一线工程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拓展实习实践内容。组建了由企业冠名的专业试点班,[jp+1]实施应用型人才的联合培养,在合作建设的工程项目中,融入真实的工程环境,开展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在工程一线开展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使学生受到了比较系统的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3)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依托合作平台,面向交通运输系统企业员工,开展职工技术培训,包括岗前培训、青年技能培训等。学校还可以利用专业技术资源优势,积极为地方服务,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使双方形成的互利共赢合作关系不断深入和发展。

4.结语。

交通运输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在解决专门技术人才培养的同时,促进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很好的解决了特殊地区交通领域的技术问题;又充分发挥了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职能,提升了学校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为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

[2]《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交通运输部.

[3]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设计[j].现代教育管理,2009.

[4]王莹,朱方长.我国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

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篇二十一

企业需要能迅速融入工作的学生,而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就是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而且所接触的就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的,因此费用较低而且学习的目的性比较,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就能马上投入工作,生产的废品较少。

(二)具备企业的广泛参与性。

水利行业的企业在运营中往往需要招聘大量的临时佣工,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刚刚培养了一批熟练工种后,就有可能面临工程的结束和人员的变换。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通过学校与行业中的大中小型企业发展广泛的合作关系,利用校外的培训基地和工作人员单独按照企业的要求设置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或是通过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委托企业实地代为培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职业道德,因此他们比散兵游勇更适合企业在人才上的需求,即使没有合同的约束,这些学生的素质也要比社会招工上的参差不齐要好的多,因此,校企结合是受到企业用人单位欢迎的。

(三)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可以补充。

校企合作不止一种教育形式,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进入到职教的培训行列中。而已接受过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也可以在文化课补习后参加考试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这种互补教学使得学生尚未毕业就有可能被用人单位竞相预聘,并因技术精湛、懂经营会管理,而成为各行业的骨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58561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