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南岳衡山导游词讲解(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7 05:14:04
最新南岳衡山导游词讲解(优质8篇)
时间:2023-12-17 05:14:04 小编:文轩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南岳衡山导游词讲解篇一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衡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欢迎您们来到“南岳第一峰”——回雁峰景区参观游览。

在我们湖南有两个著名的八百里:一是“八百里南岳”;一是“八百里洞庭”。南北朝时期有个名叫徐灵期的道士,在他的《南岳记》中首次提出:“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回雁峰既是衡阳城市的标志景观,雁城的城徽就立在回雁峰景区的门前,回雁峰景区处处表现着雁意象的魅力;又是衡阳城市的底蕴所在。这里是伟大思想家王船山的诞生地,回雁峰寿佛殿是南岳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山作为“寿岳”“南山”的重要佐证;还是衡阳城市的地理依托---回雁峰不但是凝聚衡阳人想象力和自豪感的精神靠山,而且是结聚整个湖湘地理灵气的重要“穴位”。八百里南岳犹如一条“巨龙”,我们现在就是站在“龙头”的风水宝地上。

现在我们来到了回雁峰的北门入口,这座仿古式的门厅采用的是对称式的建筑,琉璃黄瓦,典雅古朴,门厅上方“南岳第一峰”五个大字的匾额,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社会活动家赵朴初先生的墨宝。两边的对联是:

雁阵破长空 展翅腾云 俯仰方知天地阔

峰头揽胜景 骋怀极目 登临不尽古今情

此联撰文是已故衡阳市政协秘书长李兆璜,本市书法家陈文质书写。请大家看看这幅用东北松雕刻的南岳群峰图,绵延七十二峰,气势磅礴,引人入胜。两边的对联也是由李兆璜撰文,本市已故著名书法家邓磐石书写。

瞰城廓 雾散云开 四面氛烟皆扫尽

临福地 神怡心旷 千年名胜又重新

门厅前后两幅对联,对仗工整,生动而形象地把回雁峰的特点和登峰揽胜的怡情逸趣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回雁峰。峰头上有出生于湖南安仁、毕业于黄埔军校、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唐天际将军手书的“回雁峰”三个大字。在回雁峰留下了湖南安仁“一文一武”著名人物的大作:文是大雁雕塑的创作者周轻鼎教授,武就是唐天际将军。

“回雁峰”之名来源有三,一曰:北雁南来,至此越冬,待来年春暖北归;二曰:山形似雁,张翼回旋,是以其山势而得名;三是因为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有个叫“雁妹子”的姑娘,曾经救过一只受伤的大雁,后来姑娘因生活贫困劳疾而死,葬在回雁峰下,每年秋天那只被救的大雁都要来此凭吊她,鸣叫不止,哀伤回旋。

南岳衡山导游词讲解篇二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南岳衡山做客!

衡山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和湖南省惟一的“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衡山风光秀美,人文荟萃,素有“五岳独秀”、“中华寿岳”之称。衡山有七十二峰,南起衡阳市城南回雁峰,北抵长沙市区的岳麓山,峰峰秀丽,峰峰神奇,逶迤八百里,气势雄浑,正如清代著名学者魏源在《衡岳吟》中所形容的一样“惟有南岳独如飞。”

南岳衡山名称的由来,自古就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化为山川林木,其头化为东岳泰山,其足化为西岳华山,右臂化为北岳恒山,腹部化为中岳嵩山,左臂则化为了南岳衡山。另一种说法是中华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氏追赶仙鸟,用神鞭将朱鸟打落变成了南岳,现在衡山的山徽“朱鸟”便是由此得来。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人根据天空星象来占卜人间祸福,正所谓“天则有星宿,地则有州城”。南岳衡山所对应的是天上二十八宿之中的轸星之翼,“度应玑衡”,能够像秤一样衡量天地之重,所以叫做衡山。在轸星旁还有一颗“长沙星”,主管凡人寿数,而衡山古属长沙,所以又有了“寿岳”之称。人们祝寿时常说的“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

希望大家会喜欢衡山!

南岳衡山之所以能够在全国众多名山中脱颖而出,首先应归功于它那旖旎多姿的风光、丰富多样的物种和瑰丽无比的气象。

南岳号称“五岳独秀”,以“秀”为主要景观特色。这里群峦叠翠,万木争荣,云雾缭绕,溪泉丁冬,真是“五里不同景,十里两重天”呀!衡山的风景美不胜收、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衡山四绝”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祝融峰之高和水帘洞之奇。

衡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无霜期长,冰冻期短,具有夏凉冬寒、雨量充沛、雾多风大、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等特点。良好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衡山无山不树、无处不绿的特色景观。南岳衡山共拥有600多科、1700多种树木,风景林面积达30万亩,原始次生林面积达5.7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与之相伴的还有珍稀的野生动物锦鸡、竹鸡、大头平胸龟等,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天然的生物资源宝库!

衡山自湘南盆地中拔地而起,突兀耸立,与周边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也促成了许多美妙奇特的气候景观。衡山风景有“四海”之称,即花海、林海、云海和雪海。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是衡山四季风光特色所在。在这其中,衡山的云尤其值得一提。“衡山云、黄山松”,自古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衡山的云一奇在四时变幻,春云同被,夏云如羽,秋云像瀑,冬云似墨;二奇在云啸,有时雨后,衡山的云聚集起来,拔地升起,在半空中扩展成蘑菇状,十分罕见;三奇在响云,清晨或傍晚山风吹过松林,挟着层层云块向游人扑来,其中隐隐带有松涛之声,令人胆战心惊,但一到身边便化作无数轻纱,飘然散去,使人顿觉心中郁闷一扫而光,难怪古人曾长叹“云海荡吾心胸”呀!

衡山之秀,外秀于林,内秀于文。南岳是中华文化的宝库,以“文明奥区”享誉天下。历朝历代的帝王天子、达官贵人来此祭拜的历史记载屡见不鲜,而文人骚客、鸿儒巨学的来访更是不计其数。他们立碑建祠、访古探幽、吟诗作赋,给衡山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使衡山成为湖湘文化名山。

常言道:“天下名山僧占多。”衡山不仅是风景名山,也是宗教圣山。但衡山与其他宗教名山相比,其独特之处是山上佛道并存,互彰互显,同尊共荣。衡山自古为道教名山,相传道家始祖老子李珥得道于太虚真人赤松子,而赤松子就栖身于衡山之中。后来黄帝命司徒祝融巡视南方,在衡山得广寿子之助,治理南方。祝融在衡山教三纲,授五畴,创冶炼,传按摩,使南方大治。祝融死后被百姓葬于衡山之巅,后世帝王又将其封为“南岳司天昭圣帝”,并立庙祭祀,衡山绝顶也被命名为“祝融峰”。与衡山有关的道家故事还有大禹岣嵝峰刻天书、张三丰南岳炼丹、铁拐李玉溪修桥、张果老大庙埋鞋等。如果说以上还只是神话传说殊不足信的话,那我再同朋友们谈一些考有实据的史实吧。据《南岳志》记载,道教正式传入湖南始自东汉末年,几乎与中国道教史同步发展。在历史上曾经有不少著名高道隐居湖南,如西晋时期的道教上清派开山宗师、中国第一位女道士魏华存修道于衡山黄庭观,南北朝时期施存、尹道全、王灵舆等九仙一同飞升于衡山九仙观,唐朝著名炼养道士许石昔隐居于衡山招仙观,中兴唐朝名相李泌结庐居住在衡山邺侯书院等等。如此之多的仙道聚集一山,在全国实不多见。

如果说道教使衡山皎洁似月的话,佛教则令南岳如日中天。南北朝时南朝梁天监年间,即公元502年到519年间,惠海和尚自北魏南下,讲经于莲花峰下,首建方广寺,自此佛教传人南岳。以后希遁、海印大法师相继来衡山传教,至南朝陈光大元年即公元567年,慧思大和尚在衡山修建般若禅林,广宣佛法,使佛教正式入主衡山。自陈到唐,由明及清,佛教在衡山得到广泛发展,慧思、智觊创佛教天台宗,怀让创禅宗南岳系,希迁传禅宗青原系,楚圆开黄龙宗,慧南开杨歧宗,承远、法照传净土宗,惠开传律宗等都发生在南岳山上。尤其是佛教禅宗,在怀让、希迁、马祖、道悟、惟俨、天然等名僧的大力推动下,先后衍生出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等五大宗派,流传全国甚至朝鲜、日本等海外地区,蔚为大观,佛教史上称为“五叶一花”。

穿过北街,前面豁然开朗,一座巍峨宏大的古建筑群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是一组集民间祠庙、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和皇宫殿宇于一体的古建筑群,也是我国南方及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庙宇。据南岳地方志记载,唐代初年在衡山山脚修建了司天霍王庙,唐玄宗时改为南岳真君祠,宋代开始营建南岳司天昭圣帝庙祠。以后历经6次大火和16次重修、扩建,最后在清光绪八年即公元1882年,由平江举人李元度受命重修,才形成今天的规模。大庙现存建筑共有九进、四院、八寺和八观,前后纵深375米,左右横宽前半段139米,后半段174米,总计占地98500,平方米。它的中轴线上为儒冢建筑风格,东边为八个道观,西边为八个佛寺,像这样儒、道、佛三教共存一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现在矗立在大家面前的是南岳大庙中轴线上的第一进建筑一一棂星门。“棂星”古称天田星,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主管人兴国旺。以棂星来命门,寓意着希望人才兴旺,国家昌盛。请各位仔细看一下这门侧的对联,“楼环万字,槛绕回文,仰台阁辉煌,是谓仙宸帝阙;星敛贪狼,风仪和凤,喜山河奠定,同游化日光天。”这是幅老联新刻,高度赞扬了大庙佛道并存及建筑辉煌和祖国形势之大好。

跨入棂星门,便是一个松柏参天、绿草如茵的庭院,左右各有一座水火池和碑亭。水火池是蓄水以防建筑起火的,也常被信徒们用来放生,因此俗称放生池。东边的碑亭中置明朝成化年间尚书商辂所撰写的《重修南岳庙记》碑刻,西边的碑亭中置有宋代范纯仁所撰写的《祭衡岳文》碑刻。

顺着中间的游道前行不远,就是南岳大庙中轴线上的第二进建筑一一魁星阁。魁星阁又名盘龙亭,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积139平方米。阁内原来立有文星之首的魁星雕像,以示崇文,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都常带着子女来此祈拜。

魁星阁两侧有钟亭和鼓亭,左边的钟亭原来摆放着一口重达4500千克的大钟,右边的鼓亭原来摆放着一面直径2米的大鼓。古人相信只要钟鼓齐鸣,就能镇住龙王,使他不敢兴风作浪,以保国泰民安。

大庙的第二重院落,纵深不长,横断面却很宽。院落东边是“玄德尊门”,通大庙东翼的八个道观;—西边是“六寺同门”,通大庙西翼的八个佛寺。院落正中为八角重檐攒尖顶的御碑亭,是大庙中轴线上的第四进建筑。御碑亭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里面立着康熙皇帝撰写的《重修南岳庙记》青石碑。碑高6.6米,重约2000千克,共有碑文279字,叙述了康熙帝下旨重修南岳大庙的经过。碑顶雕有双龙捧日的浮雕,底座是重达20吨的青石龟。这头大庙中最宽的地方。

嘉应门后的第三重院落为南岳大庙的主院,由御书楼、正殿、寝宫和东西长廊组成,共有屋宇58间。正殿居中,前为御书楼,后为寝宫,长廊环伺左右,周围还栽种着古树名木90余株。大庙中轴线的第六进建筑一一御书楼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宽30米,深20米,高15米,因为过去里面摆放着历代皇帝御赐匾额七块而得名,现在辟为文物陈列室。

穿过御书楼,各位面前的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相似的大殿便是整个大庙的核心——中轴线上第七进建筑正殿。正殿由于供奉着“南岳司天昭圣帝”祝融而又被叫做圣帝殿。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六年即公元1880年重修的,面积达1877平方米。正殿屹立在2米高的16级须弥台座之上,殿高31.11米,是整个大庙的最高建筑,它高出南岳古镇上的所有建筑,凸现出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它重檐九脊,面阔七间,宽53.68米,深34.84米,飞檐高耸,雕梁画栋,一派雍容华贵。

在正殿前有一个占地千余平方米的广场,这是用于酬神演戏和香客朝拜的地方,两边的宝库则是供香客焚香燃烛的地方。南岳大庙的香火十分兴盛,这里终日青烟袅袅,芳香满院。特别是在庙会和春节的时候,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信徒们济济一堂,僧侣道士们也来此讲经点醮,一时万头攒动,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走上台阶,首先吸引大家目光的一定是这里的巨大石柱。正殿内外共有72根石柱,代表着衡山的72座山峰,其外,格扇窗上的《二十四孝图》窗雕、柱梁间的丹玺彩绘、台基旁的144块汉白玉浮雕栏板和台阶上的汉白玉游龙浮雕,无——不是艺术精品,真可以称得上是一座艺术宝库!这里的木雕、石刻和泥塑数量之丰、品种之全、技艺之精,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

穿过正殿,后院是大庙的第四重院落,由供奉圣公圣母的寝宫、供奉道教注生真君的注生殿、供奉佛教辖神总管的辖神殿和北后门组成。

南岳衡山的登山起点就是前面的胜利坊。这座牌坊是1947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修建的,故名“胜利坊”。坊正面刻有一副对联:“七二峰,令召群英,胜算先操,中流砥柱;五大洲,盟联友国,狂澜竞挽,世界和平。”从中能令人依稀回想起那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原联为国党湖南政府主席王东原所书,后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现联为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左手书写。

车行山中,大家满目所见,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衡山之所以能以“秀”在五岳中独树一帜,关键原因就在于只有它处在常绿阔叶林带,树木茂密,四季常青。南岳的树不仅多,而且有名。这里有许多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福严寺中有一棵据说受戒于南北朝时慧思禅师的银杏树,树龄已达1400多年,树身需三人合抱才能围拢过来。藏经殿后有一棵白玉兰,距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此外,允春亭的摇钱树,无碍林的“同根生”和“连理枝”等,也是非常罕见的。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南岳菩萨照远不照近。”

南岳忠烈祠坐落在香炉峰下,是我国建筑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国民政府在大陆惟一一处保留下来的纪念抗战烈士的大型陵园。忠烈祠筹建于1938年,1940年破土动工,1943年落成,历时3年,陵园仿南京中山陵样式建造,坐南朝北,依山而筑,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它沿中轴线共分为牌坊、纪念碑、纪念堂、致敬碑和享堂五部分,长320,米,宽约60米,占地面积2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90平方米。在这里,长眠着国党第九战区和第六战区的部分抗日阵亡将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朋友们,眼前的这座三拱单檐牌坊就是忠烈祠的正门。这是由花岗岩石砌成的,正上方的汉白玉石匾上镶嵌着原国党湖南政府主席兼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题写的“南岳忠烈祠”五个镏金大字。

步入牌坊,便来到一个平坦而又开阔的广场上。有的朋友也许会觉得奇怪:中国如此之大,为什么要选择在南岳衡山修建忠烈祠呢?要说明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谈一谈当时的时代背景了。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北、华东和华南大部分地区相继沦陷,国党政府迁都重庆,衡山成了抗日前线大本营之一。1938年11月,蒋在衡山主持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等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蒋听取了各战区指挥官的汇报后,鉴于“阵亡将士,多暴尸战场”,指示要尽快将烈士遗体设法掩埋。经过讨论,会议决定由中央下拨巨款,第九战区、第六战区和湖南政府出资并接受社会各界捐款,在南岳名山修建忠烈祠和烈士公墓,安葬阵亡将士的遗骸,以告慰烈士在天英灵。这便是修建忠烈祠的由来。

来到广场的中心,大家肯定会被这个造型奇特的雕塑所吸引,这便是“七七纪念塔”。它是由五颗倒立的石制炮弹组成,炮弹四大一小,代表着我国的五大民族——汉、满、蒙、回、藏。雕塑的正面和左右两侧,都嵌有汉白玉砌的“七七”两个字,象征着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掀起的全民抗日的民族怒潮。塔的背面刻写着薛岳将军所题写的《七七纪念碑铭》。这些炮弹倒立在地上、直指蓝天、直指太阳就是喻意着“抗日”。

参观了“七七纪念塔”,便来到了忠烈祠的第三进建筑—纪念堂。正门上的原匾“纪念堂”是由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书,后被毁,现匾是前民革中央副主席屈武题写的。纪念堂的正中竖着一块高达6米的汉白玉石碑,上面刻有薛岳将军撰写的《南岳忠烈祠纪念堂碑记》,记述了建祠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堂的两侧现在开辟为展览室,陈列着关于南岳与抗战的一些图片文字资料。

从纪念堂的后门走出,大家可以看到两排石阶依山势而上。石阶共有276级,代表着抗战时期牺牲的276位将官。两排石阶的中间为精心设计的绿地,其中用大理石片镶嵌着“民族忠烈千古”和“民族、民权、民生”的大字。石阶共分九大层,第六层之上有一座“致敬碑亭”。致敬碑亭也称“安亭战役纪念碑亭”,是为了纪念在上海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安亭战役中牺牲的将士所修建的。在亭内树有记述安亭战役的石碑,亭左还有一面石碑,上面刻着“游人到此,脱帽致敬”八个字,就像古代达官贵人府门前的“下马石”一样,要求无论官民,到了这里必须肃立低首,脱帽致敬,缅怀英烈们的丰功伟绩。

从享堂出来,大家请看两侧的山坡,这是抗日英烈的公墓区。整个墓区占地逾200亩,共有37军60师、70军19师等集体墓葬7座,胡鹤云、郑作民等将军个人墓葬10座。这些公墓,都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有的华表相望,墓阙凌空;有的碑碣成行,塔尖插云。其气象之肃穆,隐现英烈之忠魂,令人景仰,让人钦佩!

一听磨镜台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就猜出来了,这一定与传说故事有关。要讲清楚这个故事,就不得不提到南岳禅宗。禅宗是中国汉传佛教的一个宗派,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顿悟法门”而区别于其他佛教宗派。其始祖远尊释迦牟尼的大弟子伽叶,近奉南北朝时期的少林高僧达摩。但禅宗真正得到发扬光大却要归功于六祖慧能。慧能在广东曹溪正式创立禅宗后,其弟子怀让于唐先天二年即公元713年来到南岳,驻锡福严寺。在此期间,有一位俗家姓马名道一的和尚也来到南岳,就在福严寺附近结庐坐禅。怀让见道一气宇不凡,认定是可造之才,于是问他:“你辛辛苦苦坐禅是为了什么呢?”道一回答:“我坐禅是为了成佛!”怀让听后二话不说,搬来一块大青砖,就坐在草棚前的大石上磨了起来。磨了几天后,道一终于忍受不了磨石噪音,质问怀让:“你在这里磨砖干什么?”怀让不急不徐地说;“磨砖作镜也。”道一火更大了:“磨砖岂能作镜?”怀让答道:“磨砖不能作镜,坐禅岂能成佛?”道一不服气地说:“请问大师,如何方能成佛?”怀让借机开导说:“心中有佛,自然成佛。”道一听后心窍顿开,大彻大悟,立即拜怀让为师,学习禅宗。此后,马祖道一也成为一代禅宗高僧,与石头希迁、丹霞天然、百丈怀海等一同将禅宗传遍天下,使其成为中国汉传佛教中最为重要的宗派之一。磨镜台就是怀让磨镜开导道一的地方。

磨镜台古木参天,茂林蔽日,堪称衡山最幽深的地方之一。由于环境好,名气大,历来都是名人聚会休憩的地方。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湖南省省长何健即在此修建了避暑别墅,其中的一号楼是每次蒋来视察时下榻的地方。

车随路转,转入了一片林海之中,而在密林之中,隐约有一栋雕梁画栋的庙宇。这里便是“衡山四绝”中的“藏经殿”。

藏经殿位于衡山祥光峰下,始建于南北朝时南朝陈光大二年,即公元568年,是佛教天台宗三祖慧思和尚为离众静心、潜心研经而精选之地。藏经殿原名小般若禅林,后来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御赐一部《大藏经》于该寺,便改名为藏经殿。藏经殿在历史上几经兴废,现存建筑为民国时期重建,20世纪80年代又大修了一次。

藏经殿的建筑极具特色,这里没有一般佛寺具有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群体建筑,而只有一座单檐歇山式大殿。大殿面积约300余平方米,由20根花岗岩石柱支撑,气势非常宏伟。

藏经殿内供奉的是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的意思是“光明遍照”,象征着佛法普度众生。佛像为纯铜铸造,通体镀金,高1.32米,重256千克,是泰国华裔黄彰任夫妇于1982年捐赠的。毗卢遮那佛端坐在莲台之上,神态慈祥,熠熠生辉。殿中两个花岗岩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我佛所宗,真如贝叶;众经之长,妙法莲华。”佛像后方有一个阁楼,过去是收藏经书之地,叫做藏经楼。

由藏经殿出来向右,还有一间铁瓦石屋,叫做“香积厨”。由此走下山坡,就融入了一片原始次生林之中。由于明代高僧无碍和尚曾经在此林中得豆儿佛衣钵传授,因此叫做“无碍林”。在这片百余亩的古树林中,生长着五六十种常绿乔木,密密层层,遮天蔽日,秀色无边,“藏经殿之秀”便由此而来。

沿着无碍林中的石径前行,可以看到南岳山中的三株古老奇树。朋友们首先看到的是“连理枝”。请看这棵树,它学名叫做短柄青冈,高四丈有余,其中在3米多高的主干上突然冒出一个分枝,弯曲成环后又与母体相连,这就是连理枝。自古以来,人们就以“连理枝”作为夫妻恩爱的象征。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就曾经在《长恨歌》中用“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来形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誓言,比喻坚贞不渝的真爱和永不分离的痴情,读来令人心驰神往!

在连理枝下方20多米远心地方,可看到另一个树木奇观——同根生。大家来看,这里有两棵不同科属的古树:靠南边的是粉背青冈,靠北边的是山毛榉。它们虽为不同树种,但同生于一个树根之上,如同一对相敬相助的兄弟。

祝融峰是衡山七十二峰的最高峰,海拔1290米。由于它独立于地势相对低洼的湘南盆地之中,更显得它峻极天穹,因此登高一望,湘南风景尽收眼底。唐代诗仙李白就赋诗《送陈郎将归衡山》称颂道:“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大文学家韩愈也曾赋诗《游祝融峰》赞叹道:“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读了这些名篇佳句,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祝融峰之高”会名列“衡山四绝”之首了。

祝融峰顶建有祝融殿。它原名天尺庵,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年间才改称祝融殿。殿宇完全修建在一座绝顶巨石之上,分为两进,在殿顶上盖有二尺长、一尺宽,重达30多斤的加锡铁瓦。在这些铁瓦中,还有数十块由宋朝报国寺铸造,至今历经千年而不锈,光洁如新。有的朋友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这里要用铁瓦呢?其实这里也体现了建筑师的匠心独具。大家看一下祝融峰顶的四周,树木稀少而且低矮,这是由于这里终年不断的四五级大风造成的。要保持殿顶不被飓风掀起,非铁瓦不足以胜任。据《南岳志》记载:殿盖铁瓦,目的就在于“罡风不能动摇,冰雪未可冻裂。”由于古代铁属金,因此祝融殿又被称为金瓦殿。

在祝融殿内供奉的是祝融神,两旁站立六部尚书和金吾二将,神龛后还有观音菩萨、雷神和慧思和尚的塑像。

从祝融殿右侧小石门走出,外面还有一个石台,上刻“乾坤胜览”和“惟我最高”。这是望月台,也是南岳衡山真正的最高点。站在这里凭栏望月,会觉得云低月近,如登天门一般,令登临者心旷神怡,魂游物外!


南岳衡山导游词讲解篇三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南岳衡山导游词,欢迎阅读!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的南岳衡山做客。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告诉我,我将尽力给您帮助。祝愿大家度过愉快的衡山之行。

各位朋友,如果您曾为工作的重压而苦闷,如果您曾为身体的疾患而忧虑,那么今天,您可以把种种烦恼不快全部抛开,因为您即将欣赏到的,是以五岳独秀而蜚声守内的南岳衡山风景区了。

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纵越衡阳、衡山、衡东、湘乡、湘潭、长沙等六县市,地跨八百里,峰立七十二,南起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衡阳回雁峰,北抵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长沙岳麓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湘中南丘陵中卓尔不群。一览众山小。衡山就像一幅湘绣,楚天湘水,一览无余;它又像一卷画轴,浓渲淡染,举世无双;它更像一首诗歌,高叹低吟,回味无穷。

南岳衡山的来源有很多传说。一产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化为山川林木,头化为东岳泰山,脚化为西岳华山,腹华为中岳嵩山,右臂化为北岳恒山,左臂则化为南岳衡山;另一说是中华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式追赶仙鸟,用神鞭将朱鸟打落成南岳,所以大家在南岳古镇入口处所见的牌坊上便绘有失鸟图案,南岳山徽朱鸟也因山而来。古人们往往以天空星象图来进行占卜,所谓天则有星宿,地则有州城。据《星经》记载,南岳地处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号为称量天地的衡星,所以也就命名衡山了。轸星旁边不有一颗主管人间寿命的长沙星,衡山古属长沙,故而又有寿岳之称,人们常说的寿比南山就以山而来。

穿过南岳古镇,迎面而来的是一组气势恢弘的宫殿式建筑,这便是有着江南小故宫之称的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文物,始建于唐初,距今上千年,以后历经宋、元、清等朝6次大火和16次重建。瑞存建筑为清光绪六年重修,占地7680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棂星门、有奎星阁、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等九进四重院落。

现在大家脚下跨过的是寿涧桥,它前面就是南岳大庙的南正门--棂星门。棂星是古星宿之一,主管人兴国旺,以棂星命名的庙门,自然也是希望咱们国家人才辈出,万业昌盛。

大家看到,圣帝殿东有道教的财神殿,西有佛教的观音殿,那么南岳到底奉什么教呢?这就是南岳衡山的大特色--佛道共荣。道教于西晋传入南岳,南北朝佛教流入,山后两教就一直并存,扬光大。山上既有我国第一个女道士南岳夫人魏华存修道的黄庭观,也有禅宗南宗五大宗派发源地的福严寺和南台寺,还有先道后佛的上封寺等等,中国的两种主要宗教文化在这里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各位游客,再走过寝宫和北后门,离开大庙,我们就来到了南岳衡山主峰登山处,前面这个花岗石门叫做胜利坊,是1947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建。坊上刻有一副楹联:七二峰,如避群英,胜算先操,中流砥柱;五大洲,盟联友国,狂澜竞挽,世界和平。从中,我们依稀可以想见那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原联为国民湖南政府主席王东原所书,毁于文革时期,现在联是著名书费新我左手书写。

各位朋友,从现在起,我们就将踏上登顶之路。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先提醒您几个注意事项:衡山作为著名的风景区处自然林区,是严禁攀折花木和吸烟点火的,让我们共同来爱护这一片美好的大自然吧!南岳的气候素有三重天之称,即山下一重天,山腰一重天,山顶一重天,每重天之间约有3度的温差,请注意带一些保暖衣物备用!山上虽然修建了行车大道和人行小径,但仍有部分地段较陡峭,请大家留神一下,互相照应点儿!好了,万事俱备,让我们向衡山最华丽的'乐章--主峰祝融峰进发吧!

朋友们,南岳衡山在五岳之中以风光绮丽著称,素有五岳独秀的美誉。那么它究竟秀在哪里?秀就秀在这满山的树,满坡的草,满眼的绿!沿途大家已经看到,衡山树木茂密,郁郁葱葱。南岳植物资源丰富,有树种600多,森林面积达30多万亩,而且还有不少名树古木:福严寺有一棵据传受戒于六朝时慧思禅师的银杏树,树龄已达1400多年,树身需三人合抱;藏经殿后的白玉兰,距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允春亭的摇钱树,无碍林的同根生、连里枝等,也是比较罕见的。

好了,爬了一段山,可能有点儿累吧?那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下。面前大家看到的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战纪念地之一,也是国民政府在大陆惟一保存的大型抗战纪念陵园--忠烈祠。

南岳衡山导游词讲解篇四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南岳衡山做客!衡山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和湖南省唯一的“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衡山风光秀美,人文荟萃,素有“五岳独秀”、“中华寿岳”之称。

南岳衡山之所以能够在全国众多名山中脱颖而出,首先应归功于它那旖旎多姿的风光、丰富多样的物种和瑰丽无比的气象。

南岳号称“五岳独秀”,以“秀”为主要景观特色。这里群峦叠翠,万木争荣,云雾缭绕,溪泉叮咚,真是“五里不同景,十里两重天”呀!衡山的风景美不胜收、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衡山四绝”: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祝融峰之高和水帘洞之奇。

衡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无霜期长,冰冻期短,具有夏凉冬寒、雨量充沛、雾多风大、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等特点。良好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衡山无山不树、无处不绿的特色景观。南岳衡山共拥有600多科、1700多种树木,风景林面积达2万公顷,原始次生林面积达3800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与之相伴的还有珍稀的野生动物锦鸡、竹鸡、大头平胸龟、穿山甲等,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天然的生物资源宝库。

衡山自湘南盆地中拔地而起,突兀耸立,与周边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也促成了许多美妙奇特的气候景观。衡山风景有“四海”之称,即花海、林海、云海和雪海。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是观赏衡山四季风光特色所在。在这其中,衡山的云尤其值得一提。“衡山云、黄山松”,自古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衡山的云一奇在四时变幻,春云同被,夏云如羽,秋云像瀑,冬云似墨;二奇在云啸,有时雨后,衡山的云聚集起来,拔地而起,在半空中扩展成蘑菇状,十分罕见;三奇在响云,清晨或傍晚山风吹过松林,挟着层层云块向游人扑来,其中隐隐带有松涛之声,令人胆战心惊,但一到身边便化作无数轻纱,飘然散去,使人顿觉心中郁闷一扫而光,难怪古人曾长叹“云海荡吾心胸”呀!

衡山之秀,外秀于林,内秀于文。南岳是中华文化的宝库,以“文明奥区”享誉天下。历朝历代的帝王天子、达官贵人来此祭拜的历史记载屡见不鲜,而文人骚客、鸿儒巨学的来访更是不计其数。他们立碑建祠、访古探幽、吟诗作赋,给衡山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使衡山成为湖湘文化名山。

常言道:“天下名山僧占多。”衡山不仅是风景名山,也是宗教圣山。但衡山与其他宗教名山相比,其独特之处是山上佛道并存,互彰互显,同尊共荣。

南岳古镇

经过南岳衡山牌坊,向前一拐,便踏入了南岳古镇。古镇的具体形成年代已不可考,但至少在唐代时,这里就已经形成了非常兴旺的香市。大家请看脚下这条青石路面,历经千年岁月,已经被磨得光可鉴人,鞋跟踩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响声,宛若禅钟木鱼,敲击着每一位香客的魂魄!

南岳古镇的街道都是用麻石板铺成的,两侧是高矮一致的两层挑楼,清一色朱瓦白墙、高高挑起的飞檐和雕龙画凤的屋脊,全部保持着旧时的风貌,处处体现出南岳古镇的古朴之美。在这里的摊铺里买一炷香,在茶楼上品一盏茶,都会感觉受益匪浅。古镇的街道还有一奇,那就是两侧房屋下都有一条长廊,连成一线。这样即使是在下雨天,不用打伞就可以悠然地漫步长街。

古镇虽小,但饭馆、客栈、香肆、商店、佛堂,甚至是墨香犹存的书屋应有尽有。尤其是这里的饭馆,供应的都是本地特色菜肴,像鲜嫩美味的野生蘑菇、口感独特的衡山豆腐和营养丰富的山中竹笋,无不令人垂涎三尺。到了衡山不尝尝当地的风味菜肴,就像去了西安不吃羊肉泡馍、去了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去了重庆不吃麻辣火锅一样,总是有些美中不足!

走过了写满沧桑的青石板路,走过了印满历史的古栈民居,走过了荡涤心灵的佛堂香肆,大家的心中是否也点亮了一盏明灯呢?大家是否对南岳又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情愫呢?大家是否对人生又多了一份思考呢?这就是古镇真正的美之所在!

南岳大庙

穿过北街,前面豁然开朗,一座巍峨宏大的古建筑群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是一组集民间祠庙、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和皇宫殿宇于一体的古建筑群,也是我国南方及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庙宇。大庙现存建筑共有九进、四院、八寺和八观,前后纵深375米,左右横宽前半段139米,后半段174米,总计占地98500平方米。它的中轴线上为儒家建筑风格,东边为八个道观,西边为八个佛寺,像这样儒、道、佛三教共存一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忠烈祠

南岳忠烈祠坐落在香炉峰下,是我国建筑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国民政府在大陆唯一一处保留下来的纪念抗战烈士的大型陵园。忠烈祠筹建于1938年,1943年落成。陵园仿南京中山陵样式建造,坐南朝北,依山而筑,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它沿中轴线共分为牌坊、纪念碑、纪念堂、致敬碑和享堂五部分。在这里,长眠着国民党第九战区和第六战区的部分抗日阵亡战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朋友们,眼前的这座三拱桥单檐牌坊就是忠烈祠的正门。它是由花岗岩石砌成的,正上方的汉白玉石匾上镶嵌着原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题写的“南岳忠烈祠”五个镏金大字。

步入牌坊,便来到一个平坦而又开阔的广场上。有的朋友也许会觉得奇怪:中国如此之大,为什么要选择在南岳衡山修建忠烈祠呢?要说明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谈一谈当时的时代背景了。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北、华东和华南大部分地区相继沦陷,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衡山成了抗日前线大本营之一。1938年11月,蒋介石在衡山主持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等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蒋介石听取了各战区指挥官的汇报后,鉴于“阵亡将士,多暴尸战场”,指示要尽快将烈士遗体设法掩埋。经过讨论,会议决定由中央下拨巨款,第九战区、第六战区和湖南省政府出资并接受社会各界捐款,在南岳名山修建忠烈祠和烈士公墓,安葬阵亡将士的遗骸,以告慰烈士在天英灵。这便是修建忠烈祠的由来。

来到广场的中心,大家肯定会被这个造型奇特的雕塑所吸引,这便是“七·七纪念塔”。它是由五颗倒立的石制炮弹组成,炮弹四大一小,代表着我国的五大民族——汉、满、蒙、回、藏。雕塑的正面和左右两侧,都嵌有汉白玉砌的“七七”两个字,象征着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掀起的全民抗日的民族怒潮。这些炮弹倒立在地上、直指蓝天、直指太阳,寓意着“抗日”。

参观了“七·七纪念塔”,便来到了忠烈祠的第三进建筑——纪念堂。匾额是前民革中央副主席屈武题写的。纪念堂的正中竖着一块高达6米的汉白玉石碑,上面刻有薛岳将军撰写的《南岳忠烈祠纪念堂碑记》,记述了建祠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堂的两侧现在开辟为展览室,陈列着关于南岳与抗战的一些图片文字资料。

从纪念堂的后门走出,大家可以看到两排石阶依山势而上。石阶共有276级,代表着抗战时期牺牲的276位将官。两排石阶的中间为精心设计的绿地,其中用大理石片镶嵌着“民族忠烈千古”和“民族、民权、民生”的大字。

拾级而上,就来到了忠烈祠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建筑——享堂。在享堂正门上方悬挂着镏金巨匾“忠烈祠”,是蒋介石的手迹。

从享堂出来,大家请看两侧的山坡,这是抗日英烈的公墓区。整个墓区占地约13公顷,共有37军60师、70军19师等集体墓葬7座,胡鹤云、郑作民等将军个人墓葬10座。这些公墓,都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有的华表相望,墓阙凌空;有的碑碣成行,塔尖插云。其气象肃穆,隐现英烈忠魂,令人景仰,让人钦佩!

祝融峰

祝融峰是衡山七十二峰的最高峰,海拔1290米。由于它独立于地势相对低洼的湘南盆地之中,更显得峻极天穹,因此登高一望,湘南风景尽收眼底。祝融峰顶建有祝融殿。殿宇完全修建在一座绝顶巨石之上,分为两进,在殿顶上盖有二尺长、一尺宽,重达30多斤的加锡铁瓦。在这些铁瓦中,有数十块由宋朝报国寺铸造,至今历经千年而不锈,光洁如新。有的朋友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这里要用铁瓦呢?其实这里也体现了建筑师的匠心独具。大家看一下祝融峰顶的四周,树木稀少而且低矮,这是由于这里终年不断的四五级大风造成的。要保持殿顶不被飓风掀起,非铁瓦不足以胜任。

从祝融殿右侧小石门走出,外面还有一个石台,上刻“乾坤胜览”和“唯我最高”。这是望月台,也是南岳衡山真正的最高点。站在这里凭栏望月,会觉得云低月近,如登天门一般,令登临者心旷神怡,魂游物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南岳衡山导游词讲解篇五

现在大家脚下跨过的是寿涧桥,它前面就是南岳大庙的南正门--棂星门。”棂星“是古星宿之一,主管人兴国旺,以”棂星“命名的庙门,自然也是希望咱们国家人才辈出,万业昌盛。

穿过棂星门,大家来到的这座建筑叫做”奎星阁“。奎星就是主管文学艺术的魁星。奎星阁在古代往往用做戏台,每逢节庆祭祀之日,一些戏班都会在台上演出一些传统地方戏,如”魁星点状元“、”五子登科“、”秋胡戏妻“等等,台下则挤满了四乡八里赶来的乡民们,热闹非凡。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奎星阁的基石上有4个铜钱大小的孔洞,这是干什么的呢?对了,它可以产生共鸣,增强音乐效果,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多么聪明呀!穿过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和御书楼,我们就来到了正殿。正殿又叫圣帝殿,供奉圣帝火神祝融氏。圣帝殿高21米,宽54米,深35米,是大庙最高、最大的建筑,也是大庙中心。大家可以看到,它由72根花岗石柱支撑,寓意南岳七十二峰,其中2根由整块石凿成,重28000斤,另外70根由两截接成。殿内正中是由四龙二凤环绕的神龛,圣帝的泥塑金身就置于其中,高6.3米,高戴冠冕,持笏端坐,神态威严,金碧辉煌,左右排班站立着金吾二将和六部尚书。

大家看到,圣帝殿东有道教的财神殿,西有佛教的观音殿,那么南岳到底奉什么教呢?这就是南岳衡山的大特色--佛道共荣。道教于西晋传入南岳,南北朝佛教流入,山后两教就一直并存,扬光大。山上既有我国第一个女道士”南岳夫人"魏华存修道的黄庭观,也有禅宗南宗五大宗派发源地的福严寺和南台寺,还有先道后佛的上封寺等等,中国的两种主要宗教文化在这里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南岳衡山导游词讲解篇六

重点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这是

导游词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下是一篇南岳衡山导游词范文,供大家参考!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的南岳衡山做客。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请告诉我,我将尽力给您帮助。祝愿大家度过愉快的衡山之行。

各位朋友,如果您曾为工作的重压而苦闷,如果您曾为身体的疾患而忧虑,那么今天,您可以把种种烦恼不快全部抛开,因为您即将欣赏到的,是以“五岳独秀”而蜚声守内的南岳衡山风景区了。

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纵越衡阳、衡山、衡东、湘乡、湘潭、长沙等六县市,地跨八百里,峰立七十二,南起“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衡阳回雁峰,北抵“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长沙岳麓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湘中南丘陵中卓尔不群。“一览众山小”。衡山就像一幅湘绣,楚天湘水,一览无余;它又像一卷画轴,浓渲淡染,举世无双;它更像一首诗歌,高叹低吟,回味无穷。

南岳衡山的来源有很多传说。一产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化为山川林木,头化为东岳泰山,脚化为西岳华山,腹华为中岳嵩山,右臂化为北岳恒山,左臂则化为南岳衡山;另一说是中华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式追赶仙鸟,用神鞭将朱鸟打落成南岳,所以大家在南岳古镇入口处所见的牌坊上便绘有失鸟图案,南岳山徽“朱鸟”也因山而来。古人们往往以天空星象图来进行占卜,所谓“天则有星宿,地则有州城”。据《星经》记载,南岳地处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号为称量天地的“衡星”,所以也就命名“衡山”了。轸星旁边不有一颗主管人间寿命的“长沙”星,衡山古属长沙,故而又有“寿岳”之称,人们常说的“寿比南山”就以山而来。

穿过南岳古镇,迎面而来的是一组气势恢弘的宫殿式建筑,这便是有着“江南小故宫”之称的“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文物,始建于唐初,距今上千年,以后历经宋、元、清等朝6次大火和16次重建。瑞存建筑为清光绪六年重修,占地7680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棂星门、有奎星阁、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等九进四重院落。

现在大家脚下跨过的是寿涧桥,它前面就是南岳大庙的南正门--棂星门。“棂星”是古星宿之一,主管人兴国旺,以“棂星”命名的庙门,自然也是希望咱们国家人才辈出,万业昌盛。

穿过棂星门,大家来到的这座建筑叫做“奎星阁”。奎星就是主管文学艺术的魁星。奎星阁在古代往往用做戏台,每逢节庆祭祀之日,一些戏班都会在台上演出一些传统地方戏,如“魁星点状元”、“五子登科”、“秋胡戏妻”等等,台下则挤满了四乡八里赶来的乡民们,热闹非凡。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奎星阁的基石上有4个铜钱大小的孔洞,这是干什么的呢?对了,它可以产生共鸣,增强音乐效果,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多么聪明呀!穿过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和御书楼,我们就来到了正殿。正殿又叫圣帝殿,供奉圣帝火神祝融氏。圣帝殿高21米,宽54米,深35米,是大庙最高、最大的建筑,也是大庙中心。大家可以看到,它由72根花岗石柱支撑,寓意南岳七十二峰,其中2根由整块石凿成,重28000斤,另外70根由两截接成。殿内正中是由四龙二凤环绕的神龛,圣帝的泥塑金身就置于其中,高6.3米,高戴冠冕,持笏端坐,神态威严,金碧辉煌,左右排班站立着金吾二将和六部尚书。

大家看到,圣帝殿东有道教的财神殿,西有佛教的观音殿,那么南岳到底奉什么教呢?这就是南岳衡山的大特色--佛道共荣。道教于西晋传入南岳,南北朝佛教流入,山后两教就一直并存,扬光大。山上既有我国第一个女道士“南岳夫人”魏华存修道的黄庭观,也有禅宗南宗五大宗派发源地的福严寺和南台寺,还有先道后佛的上封寺等等,中国的两种主要宗教文化在这里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各位游客,再走过寝宫和北后门,离开大庙,我们就来到了南岳衡山主峰登山处,前面这个花岗石门叫做“胜利坊”,是1947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建。坊上刻有一副楹联:“七二峰,如避群英,胜算先操,中流砥柱;五大洲,盟联友国,狂澜竞挽,世界和平。”从中,我们依稀可以想见那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原联为国民政府湖南政府主席王东原所书,毁于“文革”时期,现在联是著名书费新我左手书写。

各位朋友,从现在起,我们就将踏上登顶之路。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先提醒您几个注意事项:衡山作为著名的风景区处自然林区,是严禁攀折花木和吸烟点火的,让我们共同来爱护这一片美好的大自然吧!南岳的气候素有“三重天”之称,即“山下一重天,山腰一重天,山顶一重天”,每重天之间约有3度的温差,请注意带一些保暖衣物备用!山上虽然修建了行车大道和人行小径,但仍有部分地段较陡峭,请大家留神一下,互相照应点儿!好了,万事俱备,让我们向衡山最华丽的乐章--主峰祝融峰进发吧!

朋友们,南岳衡山在五岳之中以风光绮丽著称,素有“五岳独秀”的美誉。那么它究竟“秀”在哪里?秀就秀在这满山的树,满坡的草,满眼的绿!沿途大家已经看到,衡山树木茂密,郁郁葱葱。南岳植物资源丰富,有树种600多,森林面积达30多万亩,而且还有不少名树古木:福严寺有一棵据传受戒于六朝时慧思禅师的银杏树,树龄已达1400多年,树身需三人合抱;藏经殿后的白玉兰,距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允春亭的摇钱树,无碍林的“同根生”、“连里枝”等,也是比较罕见的。

好了,爬了一段山,可能有点儿累吧?那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下。面前大家看到的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战纪念地之一,也是国民政府在大陆惟一保存的大型抗战纪念陵园--忠烈祠。

南岳衡山导游词讲解篇七

现在大家脚下跨过的是寿涧桥,它前面就是南岳大庙的南正门--棂星门。“棂星”是古星宿之一,主管人兴国旺,以“棂星”命名的庙门,自然也是希望咱们国家人才辈出,万业昌盛。

穿过棂星门,大家来到的这座建筑叫做“奎星阁”。奎星就是主管文学艺术的魁星。奎星阁在古代往往用做戏台,每逢节庆祭祀之日,一些戏班都会在台上演出一些传统地方戏,如“魁星点状元”、“五子登科”、“秋胡戏妻”等等,台下则挤满了四乡八里赶来的乡民们,热闹非凡。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奎星阁的基石上有4个铜钱大小的孔洞,这是干什么的呢?对了,它可以产生共鸣,增强音乐效果,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多么聪明呀!穿过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和御书楼,我们就来到了正殿。正殿又叫圣帝殿,供奉圣帝火神祝融氏。圣帝殿高21米,宽54米,深35米,是大庙最高、最大的建筑,也是大庙中心。大家可以看到,它由72根花岗石柱支撑,寓意南岳七十二峰,其中2根由整块石凿成,重28000斤,另外70根由两截接成。殿内正中是由四龙二凤环绕的神龛,圣帝的泥塑金身就置于其中,高6.3米,高戴冠冕,持笏端坐,神态威严,金碧辉煌,左右排班站立着金吾二将和六部尚书。

大家看到,圣帝殿东有道教的财神殿,西有佛教的观音殿,那么南岳到底奉什么教呢?这就是南岳衡山的大特色--佛道共荣。道教于西晋传入南岳,南北朝佛教流入,山后两教就一直并存,扬光大。山上既有我国第一个女道士“南岳夫人”魏华存修道的黄庭观,也有禅宗南宗五大宗派发源地的福严寺和南台寺,还有先道后佛的上封寺等等,中国的两种主要宗教文化在这里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南岳衡山导游词讲解篇八

衡山(mount heng),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主体部分在衡阳市南岳区和衡山、衡阳县境内。衡山的命名,据志书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南岳衡山

导游词

,欢迎大家阅读!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南岳衡山做客!

衡山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和湖南省惟一的“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衡山风光秀美,人文荟萃,素有“五岳独秀”、“中华寿岳”之称。衡山有七十二峰,南起衡阳市城南回雁峰,北抵长沙市区的岳麓山,峰峰秀丽,峰峰神奇,逶迤八百里,气势雄浑,正如清代著名学者魏源在《衡岳吟》中所形容的一样“惟有南岳独如飞。”

南岳衡山名称的由来,自古就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化为山川林木,其头化为东岳泰山,其足化为西岳华山,右臂化为北岳恒山,腹部化为中岳嵩山,左臂则化为了南岳衡山。另一种说法是中华始祖之一的炎帝神农氏追赶仙鸟,用神鞭将朱鸟打落变成了南岳,现在衡山的山徽“朱鸟”便是由此得来。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人根据天空星象来占卜人间祸福,正所谓“天则有星宿,地则有州城”。南岳衡山所对应的是天上二十八宿之中的轸星之翼,“度应玑衡”,能够像秤一样衡量天地之重,所以叫做衡山。在轸星旁还有一颗“长沙星”,主管凡人寿数,而衡山古属长沙,所以又有了“寿岳”之称。人们祝寿时常说的“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

南岳衡山之所以能够在全国众多名山中脱颖而出,首先应归功于它那旖旎多姿的风光、丰富多样的物种和瑰丽无比的气象。

南岳号称“五岳独秀”,以“秀”为主要景观特色。这里群峦叠翠,万木争荣,云雾缭绕,溪泉丁冬,真是“五里不同景,十里两重天”呀!衡山的风景美不胜收、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衡山四绝”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祝融峰之高和水帘洞之奇。

衡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无霜期长,冰冻期短,具有夏凉冬寒、雨量充沛、雾多风大、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等特点。良好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衡山无山不树、无处不绿的特色景观。南岳衡山共拥有600多科、1700多种树木,风景林面积达30万亩,原始次生林面积达5.7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与之相伴的还有珍稀的野生动物锦鸡、竹鸡、大头平胸龟、穿山甲等,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天然的生物资源宝库!

衡山自湘南盆地中拔地而起,突兀耸立,与周边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也促成了许多美妙奇特的气候景观。衡山风景有“四海”之称,即花海、林海、云海和雪海。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是衡山四季风光特色所在。在这其中,衡山的云尤其值得一提。“衡山云、黄山松”,自古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衡山的云一奇在四时变幻,春云同被,夏云如羽,秋云像瀑,冬云似墨;二奇在云啸,有时雨后,衡山的云聚集起来,拔地升起,在半空中扩展成蘑菇状,十分罕见;三奇在响云,清晨或傍晚山风吹过松林,挟着层层云块向游人扑来,其中隐隐带有松涛之声,令人胆战心惊,但一到身边便化作无数轻纱,飘然散去,使人顿觉心中郁闷一扫而光,难怪古人曾长叹“云海荡吾心胸”呀!

衡山之秀,外秀于林,内秀于文。南岳是中华文化的宝库,以“文明奥区”享誉天下。历朝历代的帝王天子、达官贵人来此祭拜的历史记载屡见不鲜,而文人骚客、鸿儒巨学的来访更是不计其数。他们立碑建祠、访古探幽、吟诗作赋,给衡山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使衡山成为湖湘文化名山。

常言道:“天下名山僧占多。”衡山不仅是风景名山,也是宗教圣山。但衡山与其他宗教名山相比,其独特之处是山上佛道并存,互彰互显,同尊共荣。衡山自古为道教名山,相传道家始祖老子李珥得道于太虚真人赤松子,而赤松子就栖身于衡山之中。后来黄帝命司徒祝融巡视南方,在衡山得广寿子之助,治理南方。祝融在衡山教三纲,授五畴,创冶炼,传按摩,使南方大治。祝融死后被百姓葬于衡山之巅,后世帝王又将其封为“南岳司天昭圣帝”,并立庙祭祀,衡山绝顶也被命名为“祝融峰”。与衡山有关的道家故事还有大禹岣嵝峰刻天书、张三丰南岳炼丹、铁拐李玉溪修桥、张果老大庙埋鞋等。如果说以上还只是神话传说殊不足信的话,那我再同朋友们谈一些考有实据的史实吧。据《南岳志》记载,道教正式传入湖南始自东汉末年,几乎与中国道教史同步发展。在历史上曾经有不少著名高道隐居湖南,如西晋时期的道教上清派开山宗师、中国第一位女道士魏华存修道于衡山黄庭观,南北朝时期施存、尹道全、王灵舆等九仙一同飞升于衡山九仙观,唐朝著名炼养道士许石昔隐居于衡山招仙观,中兴唐朝名相李泌结庐居住在衡山邺侯书院等等。如此之多的仙道聚集一山,在全国实不多见。

如果说道教使衡山皎洁似月的话,佛教则令南岳如日中天。南北朝时南朝梁天监年间,即公元52019年到519年间,惠海和尚自北魏南下,讲经于莲花峰下,首建方广寺,自此佛教传人南岳。以后希遁、海印大法师相继来衡山传教,至南朝陈光大元年即公元567年,慧思大和尚在衡山修建般若禅林,广宣佛法,使佛教正式入主衡山。自陈到唐,由明及清,佛教在衡山得到广泛发展,慧思、智觊创佛教天台宗,怀让创禅宗南岳系,希迁传禅宗青原系,楚圆开黄龙宗,慧南开杨歧宗,承远、法照传净土宗,惠开传律宗等都发生在南岳山上。尤其是佛教禅宗,在怀让、希迁、马祖、道悟、惟俨、天然等名僧的大力推动下,先后衍生出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等五大宗派,流传全国甚至朝鲜、日本等海外地区,蔚为大观,佛教史上称为“五叶一花”。

回雁峰位于衡阳市区南部的湘江之滨,峰高96.8米。回雁峰虽然不高,但古时传说“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因此自南北朝时期就成为我国南北温差线的分界点。回雁峰的名称也是由此得来,衡阳市也因之被称为“雁城”。唐朝著名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所说的就是这个典故。

一进回雁峰,首先看到的便是烟雨池。烟雨池原是回雁峰下的一座深潭,每逢天将下雨时,潭中水气冉冉升起,如烟似雾,时隐时现,因而得名“烟雨池”。过去大雁南来时,到此便驻足停留,休养生息,待春回大地之时便启程北返。后来烟雨池逐渐荒废,20世纪80年代开辟回雁峰公园才得以恢复。

大家请看烟雨池畔的山石上,镌刻着一些历代名家的

诗词

书法作品。正中间的巨石上刻着湘籍将军唐天际的“回雁峰”三个大字。老将军写这三个字时已经是83岁高龄了,可字迹仍然苍劲有力,足见功底之浑厚。旁边还有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和明朝衡阳诗人陈宗契在《咏南岳》中的“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

绕过烟雨池往右边走,便是“上达牌坊”。牌坊原来是山上雁峰寺的入口山门,历史十分悠久,可惜毁于战乱。

经过上达牌坊,就登上了“望岳台”。在这里极目远眺,整个衡阳市城区胜景尽收眼底。西面,是抗战时期衡阳保卫战的战场。岳屏山往北看,湘江、蒸水、耒水三水汇流之处的珠晖塔、来雁塔遥相呼应;向东看,湘江中帆樯点点,百舸争流。每逢九九重阳时节,总有不少衡阳人扶老携幼,到此登高望远,陶冶性情。

转过身来,眼前这座金碧辉煌的庙宇便是千年古刹——雁峰寺。雁峰寺原名“乘云禅寺”,始建干南北朝时南朝梁天监十二年,即公元5l3年。隋代改寺名为“雁峰寺”,唐朝改为“山门寺”,明清之际又称为“寿佛殿”,20世纪80年代重修时正式定名为“雁峰寺”,迄今已经有将近152019年的历史了。过去,南来北往的僧人们都要来此朝拜,不少高僧禅师还在此开坛说法,点化世人。每年到此进香者络绎不绝。直到今天,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的早晨,还有不少当地人赶来烧“头炷香”呐!

在寺的正门上,悬挂着赵朴初所题写的“雁峰寺”三字泥金横匾,两侧的楹联上写着:“纵览豁中怀,对晴天雁字、月夜钟声,好把俗尘涤去;登临寻胜景,看槛外江山、池边烟雨,都从梵宇收来。”

雁峰寺分为前后两进。前面的是观音殿,供奉着观音大士像,她手持净瓶,法相端庄,旁边有善财童子和龙女侍立,仿佛正要将幸福甘露洒向人间。

从香烟缭绕的雁峰寺内走出来,大家踏上了一条鹅卵石铺就的羊肠小道。这里茂林修竹,曲径通幽,颇有怡情逸性之趣。沿着山势向前走,大家就来到了“此君轩”。据《清泉志》记载,“此君”指的就是竹子。由于竹子“虚心”、“有节”,所以古人常将竹子喻为君子,并以此自比,还留下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的佳句。

“此君轩”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王船山先生的出生地,现在的建筑是根据古书记载重建的。轩内有王船山先生提笔凝思的雕塑。王船山生于古衡州府王衙坪,曾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中年参与反清复明,失败后在衡山县石船山下结庐隐居。他一生博学广采,于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等均有研究,尤擅经、史和文学。他著述颇丰,著有史学作品《永历实录》、哲学作品《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法》、《黄书》、《思问录》等,诗歌1645首及词325首,后人将其合编为《船山遗书》,共358卷,800余万字。王船山对清兵入关恨之入骨,发誓不仕。他每出家门,必穿高底鞋,打竹骨伞,寓意“不踏清廷地,不共清廷天”。在轩内,从护栏到窗棂,从楼梯到壁画,都以竹子为装饰,象征着先生宁折不弯的高风亮节。在亭廊的墙上,还镌刻有王船山文、萧善卿书的“古衡州八景”:雁峰烟雨、石鼓江山、东洲桃浪、西湖荷花、朱陵仙洞、花药春溪、岳屏雪岭、青草渔灯。

出了此君轩,上得台阶,便可以看到湘江了。衡阳是湘江和蒸水汇合之处,古时每到秋季,水势消退,河滩上全是雪白的细沙,南来的大雁纷纷降落,这就是古代著名的“潇湘八景”中的“平沙落雁”。不过由于岁月变迁,当年景致早已无存,令后来者产生无限遐思。

南岳衡山纵横八百里,而其中风景最秀美、景点最集中的是位于衡阳市南岳区的中心景区,面积约有85平方千米。

经过南岳衡山牌坊,向前一拐,便踏入了南岳古镇。古镇的具体形成年代已不可考,但至少在唐代时,这里就已经形成了非常兴旺的香市。大家请看脚下这条青石路面,历经千年岁月,已经被磨得光可鉴人,鞋跟踩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响声,宛若禅钟木鱼,敲击着每一位香客的魂魄!

南岳古镇的街道都是用麻石板铺成,两侧是高矮一致的两层挑楼,清一色的朱瓦白墙、高高挑起的飞檐和雕龙画凤的屋脊,全部保持着is时的风貌,处处体现出南岳古镇的古朴之美。在这里的摊铺里买一炷香,在茶楼上品一盏茶,感悟中国佛教的博大精深,回味传统文化的悠远意境,一定会受益匪浅的。古镇的街道还有一奇,那就是两侧房屋下都有一条长廊,连成一线。这样即使是在下雨天,也不用打伞悠然地漫步长街,真正实现了著名作家李健吾在《雨中登泰山》中所描写的那种“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的情境。

古镇虽小,但也五脏俱全,饭馆、客栈、香肆、商店、佛堂,甚至是墨香犹存的书屋应有尽有。尤其是这里的饭馆,供应的都是本地特色菜肴,像鲜嫩美味的野生蘑菇、口感独特的衡山豆腐和营养丰富的山中竹笋,无不令人垂涎三尺。到了衡山不尝尝当地的风味菜肴,就像去了西安不吃羊肉泡馍、去了天津不吃十八街大麻花、去了重庆不吃火锅—样,总是有些美中不足!

走过了写满沧桑的青石板路,走过了印满历史的古栈民居,走过了荡涤心灵的佛堂香肆,大家的心中是否也点亮了一盏明灯呢?大家是否对南岳又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情愫呢大家是否对人生又多了一份沉思呢?这就是古镇真正的美之所在!

穿过北街,前面豁然开朗,一座巍峨宏大的古建筑群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是一组集民间祠庙、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和皇宫殿宇于一体的古建筑群,也是我国南方及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庙宇。据南岳地方志记载,唐代初年在衡山山脚修建了司天霍王庙,唐玄宗时改为南岳真君祠,宋代开始营建南岳司天昭圣帝庙祠。以后历经6次大火和16次重修、扩建,最后在清光绪八年即公元1882年,由平江举人李元度受命重修,才形成今天的规模。大庙现存建筑共有九进、四院、八寺和八观,前后纵深375米,左右横宽前半段139米,后半段174米,总计占地98500,平方米。它的中轴线上为儒冢建筑风格,东边为八个道观,西边为八个佛寺,像这样儒、道、佛三教共存一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现在矗立在大家面前的是南岳大庙中轴线上的第一进建筑一一棂星门。“棂星”古称天田星,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主管人兴国旺。以棂星来命门,寓意着希望人才兴旺,国家昌盛。请各位仔细看一下这门侧的

对联

,“楼环万字,槛绕回文,仰台阁辉煌,是谓仙宸帝阙;星敛贪狼,风仪和凤,喜山河奠定,同游化日光天。”这是幅老联新刻,高度赞扬了大庙佛道并存及建筑辉煌和祖国形势之大好。

跨入棂星门,便是一个松柏参天、绿草如茵的庭院,左右各有一座水火池和碑亭。水火池是蓄水以防建筑起火的,也常被信徒们用来放生,因此俗称放生池。东边的碑亭中置明朝成化年间尚书商辂所撰写的《重修南岳庙记》碑刻,西边的碑亭中置有宋代范纯仁所撰写的《祭衡岳文》碑刻。

顺着中间的游道前行不远,就是南岳大庙中轴线上的第二进建筑一一魁星阁。魁星阁又名盘龙亭,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积139平方米。阁内原来立有文星之首的魁星雕像,以示崇文,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都常带着子女来此祈拜。

魁星阁两侧有钟亭和鼓亭,左边的钟亭原来摆放着一口重达4500千克的大钟,右边的鼓亭原来摆放着一面直径2米的大鼓。古人相信只要钟鼓齐鸣,就能镇住龙王,使他不敢兴风作浪,以保国泰民安。

大庙的第二重院落,纵深不长,横断面却很宽。院落东边是“玄德尊门”,通大庙东翼的八个道观;—西边是“六寺同门”,通大庙西翼的八个佛寺。院落正中为八角重檐攒尖顶的御碑亭,是大庙中轴线上的第四进建筑。御碑亭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2019年,里面立着康熙皇帝撰写的《重修南岳庙记》青石碑。碑高6.6米,重约2019千克,共有碑文279字,叙述了康熙帝下旨重修南岳大庙的经过。碑顶雕有双龙捧日的浮雕,底座是重达20吨的青石龟。这头大庙中最宽的地方。

嘉应门后的第三重院落为南岳大庙的主院,由御书楼、正殿、寝宫和东西长廊组成,共有屋宇58间。正殿居中,前为御书楼,后为寝宫,长廊环伺左右,周围还栽种着古树名木90余株。大庙中轴线的第六进建筑一一御书楼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宽30米,深20米,高15米,因为过去里面摆放着历代皇帝御赐匾额七块而得名,现在辟为文物陈列室。

穿过御书楼,各位面前的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相似的大殿便是整个大庙的核心——中轴线上第七进建筑正殿。正殿由于供奉着“南岳司天昭圣帝”祝融而又被叫做圣帝殿。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六年即公元1880年重修的,面积达1877平方米。正殿屹立在2米高的16级须弥台座之上,殿高31.11米,是整个大庙的最高建筑,它高出南岳古镇上的所有建筑,凸现出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它重檐九脊,面阔七间,宽53.68米,深34.84米,飞檐高耸,雕梁画栋,一派雍容华贵。

在正殿前有一个占地千余平方米的广场,这是用于酬神演戏和香客朝拜的地方,两边的宝库则是供香客焚香燃烛的地方。南岳大庙的香火十分兴盛,这里终日青烟袅袅,芳香满院。特别是在庙会和春节的时候,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信徒们济济一堂,僧侣道士们也来此讲经点醮,一时万头攒动,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走上台阶,首先吸引大家目光的一定是这里的巨大石柱。正殿内外共有72根石柱,代表着衡山的72座山峰,其外,格扇窗上的《二十四孝图》窗雕、柱梁间的丹玺彩绘、台基旁的144块汉白玉浮雕栏板和台阶上的汉白玉游龙浮雕,无——不是艺术精品,真可以称得上是一座艺术宝库!这里的木雕、石刻和泥塑数量之丰、品种之全、技艺之精,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

穿过正殿,后院是大庙的第四重院落,由供奉圣公圣母的寝宫、供奉道教注生真君的注生殿、供奉佛教辖神总管的辖神殿和北后门组成。

南岳衡山的登山起点就是前面的胜利坊。这座牌坊是1947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修建的,故名“胜利坊”。坊正面刻有一副对联:“七二峰,令召群英,胜算先操,中流砥柱;五大洲,盟联友国,狂澜竞挽,世界和平。”从中能令人依稀回想起那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原联为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所书,后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现联为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左手书写。

车行山中,大家满目所见,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衡山之所以能以“秀”在五岳中独树一帜,关键原因就在于只有它处在常绿阔叶林带,树木茂密,四季常青。南岳的树不仅多,而且有名。这里有许多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福严寺中有一棵据说受戒于南北朝时慧思禅师的银杏树,树龄已达1400多年,树身需三人合抱才能围拢过来。藏经殿后有一棵白玉兰,距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此外,允春亭的摇钱树,无碍林的“同根生”和“连理枝”等,也是非常罕见的。

在这一路上,不知你们是否注意到了沿途登山的那些头戴皂巾、身穿黑衣、胸系红兜的人?这就是南岳香客。由于南岳衡山佛道共荣,寺观众多,僧道辈出;因此吸引了许多宗教信徒前来进香朝拜,人们称之为“南岳香客”。每年从农历三月开始,香客们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和湖北等地陆续赶来,农历八月后达到最高峰,每天都有一万人次以上。他们怀着种种美好的心愿,不远万里赶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甚至以“烧饿香”或“烧拜香”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虔诚。所谓“烧饿香”,就是离开家以后就不吃任何食物,只靠饮水充饥,直到在衡山烧完香以后才进食:所谓“烧拜香”,就是手持香火,五步一跪,十步一拜,从山脚下一直,拜到祝融峰为止。还有的香客喜欢边拜边唱,一路上旁若无人地唱着进香歌来朝拜,这种古老的佛子歌还引得一些音乐学院的师生赶来学习呐!络绎不绝的香客给南岳的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正像当地人所说的:“南岳人,不种田,赶届八月吃三年。”但耐人寻味的是,南岳本地人却很少烧香,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南岳菩萨照远不照近。”

南岳忠烈祠坐落在香炉峰下,是我国建筑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国民政府在大陆惟一一处保留下来的纪念抗战烈士的大型陵园。忠烈祠筹建于1938年,1940年破土动工,1943年落成,历时3年,陵园仿南京中山陵样式建造,坐南朝北,依山而筑,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它沿中轴线共分为牌坊、纪念碑、纪念堂、致敬碑和享堂五部分,长320,米,宽约60米,占地面积2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90平方米。在这里,长眠着国民党第九战区和第六战区的部分抗日阵亡将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朋友们,眼前的这座三拱单檐牌坊就是忠烈祠的正门。这是由花岗岩石砌成的,正上方的汉白玉石匾上镶嵌着原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题写的“南岳忠烈祠”五个镏金大字。

步入牌坊,便来到一个平坦而又开阔的广场上。有的朋友也许会觉得奇怪:中国如此之大,为什么要选择在南岳衡山修建忠烈祠呢?要说明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谈一谈当时的时代背景了。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北、华东和华南大部分地区相继沦陷,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衡山成了抗日前线大本营之一。1938年11月,蒋介石在衡山主持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等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蒋介石听取了各战区指挥官的汇报后,鉴于“阵亡将士,多暴尸战场”,指示要尽快将烈士遗体设法掩埋。经过讨论,会议决定由中央下拨巨款,第九战区、第六战区和湖南省政府出资并接受社会各界捐款,在南岳名山修建忠烈祠和烈士公墓,安葬阵亡将士的遗骸,以告慰烈士在天英灵。这便是修建忠烈祠的由来。

来到广场的中心,大家肯定会被这个造型奇特的雕塑所吸引,这便是“七•七纪念塔”。它是由五颗倒立的石制炮弹组成,炮弹四大一小,代表着我国的五大民族——汉、满、蒙、回、藏。雕塑的正面和左右两侧,都嵌有汉白玉砌的“七七”两个字,象征着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掀起的全民抗日的民族怒潮。塔的背面刻写着薛岳将军所题写的《七七纪念碑铭》。这些炮弹倒立在地上、直指蓝天、直指太阳就是喻意着“抗日”。

参观了“七•七纪念塔”,便来到了忠烈祠的第三进建筑—纪念堂。正门上的原匾“纪念堂”是由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书,后被毁,现匾是前民革中央副主席屈武题写的。纪念堂的正中竖着一块高达6米的汉白玉石碑,上面刻有薛岳将军撰写的《南岳忠烈祠纪念堂碑记》,记述了建祠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堂的两侧现在开辟为展览室,陈列着关于南岳与抗战的一些图片文字资料。

从纪念堂的后门走出,大家可以看到两排石阶依山势而上。石阶共有276级,代表着抗战时期牺牲的276位将官。两排石阶的中间为精心设计的绿地,其中用大理石片镶嵌着“民族忠烈千古”和“民族、民权、民生”的大字。石阶共分九大层,第六层之上有一座“致敬碑亭”。致敬碑亭也称“安亭战役纪念碑亭”,是为了纪念在上海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安亭战役中牺牲的将士所修建的。在亭内树有记述安亭战役的石碑,亭左还有一面石碑,上面刻着“游人到此,脱帽致敬”八个字,就像古代达官贵人府门前的“下马石”一样,要求无论官民,到了这里必须肃立低首,脱帽致敬,缅怀英烈们的丰功伟绩。

从享堂出来,大家请看两侧的山坡,这是抗日英烈的公墓区。整个墓区占地逾200亩,共有37军60师、70军19师等集体墓葬7座,胡鹤云、郑作民等将军个人墓葬10座。这些公墓,都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有的华表相望,墓阙凌空;有的碑碣成行,塔尖插云。其气象之肃穆,隐现英烈之忠魂,令人景仰,让人钦佩!

麻姑仙境位于衡山天柱峰下的峡谷中,因我国古代第一个女道士一一魏华存的侍女麻姑而得名。魏夫人是西晋大臣司徒文康公魏舒的女儿,从小喜爱老庄之学,潜心修道,终得仙人点化而飞升成仙。魏夫人在南岳黄庭观修炼期间,有一个侍女麻姑相陪。麻姑经常上山采药,并开辟了一个宽广数里的草药花圃,香气弥漫山岗,留下了“香岗”这个山岭,她所居住过的地方后来被重新修建,就是今天的麻姑仙境。

在麻姑仙境的右侧山坡上,有一块巨石如同猛虎盘踞,上面还刻有“卧虎”的楷书大字,笔画浑圆有力。这是著名抗日将领、国民党陆军上将、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哲元于1938年题刻的。

麻姑仙境景色宜人,处处奇花异草,芳香扑鼻。无论是小小的石拱桥,还是玲珑的竹凉亭,或是精美的竹吊楼,都透出一股清新之气,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置身仙境的感觉。

由麻姑仙境右行不远,就来到了与之相呼应的灵芝泉。各位现在看到的灵芝泉水都是天然的山泉水,利用压力压上来,汇成了一座人造游泳池。这座游泳池是原来的国民政府湖南省省长兼第四路军总指挥何健于1938年为女儿修建的,后来由于抗战期间宋美龄多次在此畅游,也就成了她的专用游泳池。相传麻姑在采到灵芝时,就是用这儿的泉水来洗刷的,天长日久,这里也就沽了些灵气。

一听磨镜台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就猜出来了,这一定与传说故事有关。要讲清楚这个故事,就不得不提到南岳禅宗。禅宗是中国汉传佛教的一个宗派,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顿悟法门”而区别于其他佛教宗派。其始祖远尊释迦牟尼的大弟子伽叶,近奉南北朝时期的少林高僧达摩。但禅宗真正得到发扬光大却要归功于六祖慧能。慧能在广东曹溪正式创立禅宗后,其弟子怀让于唐先天二年即公元72019年来到南岳,驻锡福严寺。在此期间,有一位俗家姓马名道一的和尚也来到南岳,就在福严寺附近结庐坐禅。怀让见道一气宇不凡,认定是可造之才,于是问他:“你辛辛苦苦坐禅是为了什么呢?”道一回答:“我坐禅是为了成佛!”怀让听后二话不说,搬来一块大青砖,就坐在草棚前的大石上磨了起来。磨了几天后,道一终于忍受不了磨石噪音,质问怀让:“你在这里磨砖干什么?”怀让不急不徐地说;“磨砖作镜也。”道一火更大了:“磨砖岂能作镜?”怀让答道:“磨砖不能作镜,坐禅岂能成佛?”道一不服气地说:“请问大师,如何方能成佛?”怀让借机开导说:“心中有佛,自然成佛。”道一听后心窍顿开,大彻大悟,立即拜怀让为师,学习禅宗。此后,马祖道一也成为一代禅宗高僧,与石头希迁、丹霞天然、百丈怀海等一同将禅宗传遍天下,使其成为中国汉传佛教中最为重要的宗派之一。磨镜台就是怀让磨镜开导道一的地方。

磨镜台古木参天,茂林蔽日,堪称衡山最幽深的地方之一。由于环境好,名气大,历来都是名人聚会休憩的地方。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湖南省省长何健即在此修建了避暑别墅,其中的一号楼是每次蒋介石来视察时下榻的地方。

车随路转,转入了一片林海之中,而在密林之中,隐约有一栋雕梁画栋的庙宇。这里便是“衡山四绝”中的“藏经殿”。

藏经殿位于衡山祥光峰下,始建于南北朝时南朝陈光大二年,即公元568年,是佛教天台宗三祖慧思和尚为离众静心、潜心研经而精选之地。藏经殿原名小般若禅林,后来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御赐一部《大藏经》于该寺,便改名为藏经殿。藏经殿在历史上几经兴废,现存建筑为民国时期重建,20世纪80年代又大修了一次。

藏经殿的建筑极具特色,这里没有一般佛寺具有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群体建筑,而只有一座单檐歇山式大殿。大殿面积约300余平方米,由20根花岗岩石柱支撑,气势非常宏伟。

藏经殿内供奉的是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的意思是“光明遍照”,象征着佛法普度众生。佛像为纯铜铸造,通体镀金,高1.32米,重256千克,是泰国华裔黄彰任夫妇于1982年捐赠的。毗卢遮那佛端坐在莲台之上,神态慈祥,熠熠生辉。殿中两个花岗岩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我佛所宗,真如贝叶;众经之长,妙法莲华。”佛像后方有一个阁楼,过去是收藏经书之地,叫做藏经楼。

由藏经殿出来向右,还有一间铁瓦石屋,叫做“香积厨”。由此走下山坡,就融入了一片原始次生林之中。由于明代高僧无碍和尚曾经在此林中得豆儿佛衣钵传授,因此叫做“无碍林”。在这片百余亩的古树林中,生长着五六十种常绿乔木,密密层层,遮天蔽日,秀色无边,“藏经殿之秀”便由此而来。

沿着无碍林中的石径前行,可以看到南岳山中的三株古老奇树。朋友们首先看到的是“连理枝”。请看这棵树,它学名叫做短柄青冈,高四丈有余,其中在3米多高的主干上突然冒出一个分枝,弯曲成环后又与母体相连,这就是连理枝。自古以来,人们就以“连理枝”作为夫妻恩爱的象征。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就曾经在《长恨歌》中用“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来形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誓言,比喻坚贞不渝的真爱和永不分离的痴情,读来令人心驰神往!

在连理枝下方20多米远心地方,可看到另一个树木奇观——同根生。大家来看,这里有两棵不同科属的古树:靠南边的是粉背青冈,靠北边的是山毛榉。它们虽为不同树种,但同生于一个树根之上,如同一对相敬相助的兄弟。

祝融峰是衡山七十二峰的最高峰,海拔1290米。由于它独立于地势相对低洼的湘南盆地之中,更显得它峻极天穹,因此登高一望,湘南风景尽收眼底。唐代诗仙李白就赋诗《送陈郎将归衡山》称颂道:“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大文学家韩愈也曾赋诗《游祝融峰》赞叹道:“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读了这些名篇佳句,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祝融峰之高”会名列“衡山四绝”之首了。

祝融峰顶建有祝融殿。它原名天尺庵,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年间才改称祝融殿。殿宇完全修建在一座绝顶巨石之上,分为两进,在殿顶上盖有二尺长、一尺宽,重达30多斤的加锡铁瓦。在这些铁瓦中,还有数十块由宋朝报国寺铸造,至今历经千年而不锈,光洁如新。有的朋友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这里要用铁瓦呢?其实这里也体现了建筑师的匠心独具。大家看一下祝融峰顶的四周,树木稀少而且低矮,这是由于这里终年不断的四五级大风造成的。要保持殿顶不被飓风掀起,非铁瓦不足以胜任。据《南岳志》记载:殿盖铁瓦,目的就在于“罡风不能动摇,冰雪未可冻裂。”由于古代铁属金,因此祝融殿又被称为金瓦殿。

在祝融殿内供奉的是祝融神,两旁站立六部尚书和金吾二将,神龛后还有观音菩萨、雷神和慧思和尚的塑像。

从祝融殿右侧小石门走出,外面还有一个石台,上刻“乾坤胜览”和“惟我最高”。这是望月台,也是南岳衡山真正的最高点。站在这里凭栏望月,会觉得云低月近,如登天门一般,令登临者心旷神怡,魂游物外!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69712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