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教案第一课时 等比数列教案(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7 23:28:02
等比数列教案第一课时 等比数列教案(精选8篇)
时间:2023-12-17 23:28:02     小编:琴心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等比数列教案第一课时篇一

知识目标:正确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了解公比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了解等比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对等比数列概念的归纳,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通过对等比数列的研究,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猜想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主动参与学习,感受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定义的归纳及运用。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根据定义判断或证明某些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类比教学.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一张白纸,游标卡尺。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回顾:等差数列的定义。

创设问题情境,三个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利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得数列a,2a,4a,8a,16a,32a.(a0)

2.一辆汽车的售价约15万元,年折旧率约为10%,计算该车5年后的价值。得到数列15,15×0.9,15×0.92,15×0.93,…,15×0.95。

3.复利存款问题,月利率5%,计算10000元存入银行1年后的本利和。得到数列10000×1.05,10000×1.052,…,10000×1.0512.

学生探究三个数列的共同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新课讲授】

由学生根据共同点及等差数列定义,自己归纳等比数列的定义,再由老师分析定义中的.关键词句,并启发学生自己发现等比数列各项的限制条件:等比数列各项均不为零,公比不为零。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教案第一课时篇二

1、数学知识: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有关性质;

2、数学能力: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类比学习,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

归纳——猜想——证明的数学研究方法;

3、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类讨论,函数的数学思想。

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如何通过类比利用等差数列学习等比数列;

难点:等比数列的性质的探索过程。

1、问题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一类特殊的数列——等差数列。

问题1:满足什么条件的数列是等差数列?如何确定一个等差数列?

(学生口述,并投影):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要想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只要知道它的首项a1和公差d。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和d,那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板书)an=a1+(n—1)d。

师:事实上,等差数列的关键是一个“差”字,即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第一次类比)类似的,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问题2: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数列。

(这里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法,对于“和”与“积”的情况,可以利用具体的例子予以说明: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和”(或“积”)等于同一个常数的话,这个数列是一个各项重复出现的“周期数列”,而与等差数列最相似的是“比”为同一个常数的情况。而这个数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等比数列了。)

2、新课:

1)等比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比。

师生共同简要回顾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的方法:累加法和迭代法。

公式的推导:(师生共同完成)

若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和首项为a1,则有:

方法一:(累乘法)

3)等比数列的性质: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等比数列的性质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之间似乎有着相似的地方,这为我们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提供了一条思路: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通过类比得到等比数列的性质。

问题4:如果{an}是一个等差数列,它有哪些性质?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寻找规律,如:

3、例题巩固:

例1、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二项是2,第三项与第四项的和是12,求它的第八项的值。*

答案:1458或128。

(本题为开放题,没有的答案,如对于{cn}:2,4,8,16,……,2n,……,则ck=2k=2×2k—1,所以{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2k—1项。关键是对通项公式的理解)

1、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以及它的性质,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由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的过程。

2、作业:

p129:1,2,3

教学设计说明:

1、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首先作为等比数列的第一节课,对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性质是学生接下来学习等比数列的基础,是必须要落实的;其次,数学教学除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比数列是在等差数列之后学习的因此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必然要和等差数列结合起来,通过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类比学习,对培养学生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有利的。这也就成了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设计过程: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类比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

3)等比数列的性质;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的探求思路,一方面使学生回顾旧

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联想,为类比地探索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奠定基础。

在类比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之后,再对几个具体的数列进行鉴别,旨在遵循“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体会观察、类比、归纳等合情推理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之后,探索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又是一个重点。这里通过问题3的设计,使学生产生不得不考虑通项公式的心理倾向,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使学生主动完成对知识的接受。

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比较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等差和等比的相似性,为下面类比学习等比数列的性质,做好铺垫。

等比性质的研究是本节课的*,通过类比

关于例题设计:重知识的应用,具有开放性,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等比数列教案第一课时篇三

教材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及通项公式解决一般问题

教材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1、知识目标

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

2.能力目标

(1)学会通过实例归纳概念

(2)通过学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学会归纳假设

(3)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

(2)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

(3)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

1、教学对象分析:

(1)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各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理解能力较强。并掌握了函数及个别特殊函数的性质及图像,如指数函数。之前也刚学习了等差数列,在学习这一章节时可联系以前所学的进行引导教学。

(2)对归纳假设较弱,应加强这方面教学

2、学习需要分析:

1、课前复习

(1)复习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向公式

(2)复习指数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

2.情景导入

等比数列教案第一课时篇四

1、数学知识: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有关性质;

2、数学能力: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类比学习,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

归纳——猜想——证明的数学研究方法;

3、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类讨论,函数的数学思想。

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如何通过类比利用等差数列学习等比数列;

难点:等比数列的性质的探索过程。

1、问题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一类特殊的数列——等差数列。

问题1:满足什么条件的数列是等差数列?如何确定一个等差数列?

(学生口述,并投影):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要想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只要知道它的首项a1和公差d。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和d,那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板书)an=a1+(n-1)d。

师:事实上,等差数列的关键是一个“差”字,即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第一次类比)类似的,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问题2: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数列。

(这里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法,对于“和”与“积”的情况,可以利用具体的例子予以说明: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和”(或“积”)等于同一个常数的话,这个数列是一个各项重复出现的“周期数列”,而与等差数列最相似的是“比”为同一个常数的情况。而这个数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等比数列了。)

2、新课:

1)等比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比。

师生共同简要回顾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的方法:累加法和迭代法。

公式的推导:(师生共同完成)

若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和首项为a1,则有:

方法一:(累乘法)

3)等比数列的性质: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等比数列的性质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之间似乎有着相似的地方,这为我们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提供了一条思路: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通过类比得到等比数列的性质。

问题4:如果{an}是一个等差数列,它有哪些性质?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寻找规律,如:

3、例题巩固:

例1、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二项是2,第三项与第四项的和是12,求它的第八项的值。*

答案:1458或128。

例2、正项等比数列{an}中,a6·a15+a9·a12=30,则log15a1a2a3…a20=_10____.

(本题为开放题,没有的答案,如对于{cn}:2,4,8,16,……,2n,……,则ck=2k=2×2k-1,所以{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2k-1项。关键是对通项公式的理解)

1、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以及它的性质,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由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的过程。

2、作业:

p129:1,2,3

教学设计说明:

1、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首先作为等比数列的第一节课,对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性质是学生接下来学习等比数列的基础,是必须要落实的;其次,数学教学除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比数列是在等差数列之后学习的因此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必然要和等差数列结合起来,通过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类比学习,对培养学生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有利的。这也就成了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设计过程: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类比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

3)等比数列的性质;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的探求思路,一方面使学生回顾旧

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联想,为类比地探索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奠定基础。

在类比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之后,再对几个具体的数列进行鉴别,旨在遵循“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体会观察、类比、归纳等合情推理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之后,探索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又是一个重点。这里通过问题3的设计,使学生产生不得不考虑通项公式的心理倾向,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使学生主动完成对知识的接受。

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比较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等差和等比的相似性,为下面类比学习等比数列的性质,做好铺垫。

等比性质的研究是本节课的*,通过类比

关于例题设计:重知识的应用,具有开放性,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等比数列教案第一课时篇五

笔试题(等比数列)

1、二级等比:相减的差是等比数列

例题:0,3,9,21,45,()

相邻的.数的差为3,6,12,24,48,答案为93

例题:-2,-1,1,5,(),29---考题

后一个数减前一个数的差值为:1,2,4,8,16,所以答案是13

2、相减的差为完全平方或开方或其他规律

例题:1,5,14,30,55,(

)

相邻的数的差为4,9,16,25,则答案为55+36=91

3、相隔数相减呈上述规律:

例题:53,48,50,45,47

a.38b.42c.46d.51

注意:“相隔”可以在任何题型中出现

等比数列教案第一课时篇六

教材内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及简单应用

教材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及通项公式解决一般问题

教材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1、 知识目标

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 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

2.能力目标

(1)学会通过实例归纳概念

(2)通过学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学会归纳假设

(3)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

(2)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

(3)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

1、 教学对象分析:

(1)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各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理解能力较强。并掌握了函数及个别特殊函数的性质及图像,如指数函数。之前也刚学习了等差数列,在学习这一章节时可联系以前所学的进行引导教学。

(2)对归纳假设较弱,应加强这方面教学

2、学习需要分析:

1、课前复习

(1)复习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向公式

(2)复习指数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

2.情景导入

等比数列教案第一课时篇七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探索: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我这学期在数学课堂上的几种做法。

一、“趣”从“史”中来

数学知识的艰辛探索积累过程中,伴有许多动人的史实故事,闪耀着古中外数学家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光芒。教师应熟读这些史料,并机智地应用到教学中去。例如复数概念的导入,我先向学生介绍数的概念的发展史:自然数的产生、正分数的产生、负数的产生等,并向学生说明,我国是最早使用分数运算法则和正、负数加法运算法则的国家。而后,又讲古希腊数学家希勒索斯因发现无理数而被沉舟身亡的悲壮史实,讲意大利数学家卡尔达诺在他的朋友塔利亚巧解方程的基础上发现了虚数,讲虚数由发现之初被视为“虚幻”“神秘”的数,到揭开神秘的面纱而被广泛应用的漫长曲折的历程。学生听完数学史实故事后,精神振奋,兴趣倍增。综合教材讲史,对知识的发生、发展,对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优良品德都有极好的感召力。

二、“趣”从“奇”中来

好奇心可以触发学生的求知动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新奇的材料,创设悬念的情境,使学生带着疑念的心情,产生揭开知识奥秘的浓厚兴趣。例如,在讲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前,我说:“同学们,我愿意在一个月内每天给你100元钱,但在这个月内,你必须第一天回扣给我1分钱,第二天给我回扣2分钱,……即后一天回扣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2倍,有谁愿意?”该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好奇心和兴趣,他们窃窃私语,出现了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从而促使他们非常认真地投入到探求真知的学习中去。

三、“趣”从“言”中来

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形象描述抽象疑难的数学问题,定能改变学生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成见,使学生感到数学课乐趣无穷,耐人寻味。

例如,学生初学立体几何的一大障碍就是识图和画图,在平面内画立体图形的直观图时,锐角、钝角都可以看成直角,相交或平行的直线可以看成异面直线,这些视觉和想象的矛盾常使学生感到困惑。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可对学生说:“人都是立体的,但照片上的人像却是平面的,你能在你的照片上摸到你的鼻子的感觉吗?”学生开怀大笑,从心理上缩短了与直观图的距离。再如,《集合》中数集符号的形象识记:“山峰山谷连一起”是自然数集n;“上下皆平平整整”是整数集合z;“做人要脚踏实地”是实数集r;“启唇摇舌说道理”是有理数集q;“人到中年大腹便便”是复数集c。经过这样的提炼,学生读起来兴趣盎然,记起来牢固实在。

四、“趣”从“趣”中来

数学的抽象性,若能精心策划设计,往往可以开发出回味无穷的趣味性。例如:题1:甲、乙、丙、丁、戌5名学生进行某种技能比赛,决出了第1到第5名的名次。甲、乙两名参赛者去询问成绩,回答者对甲说:“很遗憾,你和乙都未拿到冠军”;对乙说,“你当然不会是最差的”。从这个回答分析,5人的名次排列共可能有多少种不同情况?题2:设想你有三只箱子,这三只箱子分别装有2条黑领带、2条白领带、1条黑领带和1条白领带。箱子上挂有说明其内容的标签——黑黑,白白,黑白。但有人换了一下标签,所以现在每只箱子上的标签都是错误的。现在允许你从任意一只箱子里一次拿一条领带,但拿时不许看箱子里面,然后根据拿出的领带判断三只箱子的内容。你最少拿几次?从哪只箱子里拿?这些题目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学生思维活跃开阔,做起来十分投入。

五、“趣”从“用”中来

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学生都特别感兴趣,教学应尽量多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有一种亲切感。如在讲等比数列的应用时,可举当前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例子:建设银行受托办理某单位职工集资建房贷款。贷款期限为10年,年利率为5.22%,(月利率为0.435%)。贷款的偿还采用等额均还方式,即从贷款的第一个月起,每个月都归还银行同样数目的钱,10年还清贷款的本金与利息。如果贷款p万元,那么每个月应偿还多少钱呢?事实表明,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学生津津有味,全神贯注,并且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趣”从“美”中来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充分运用生动的语言、传神的手势、直观的教具、形象的媒体和精美的板书,为学生创设优美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用美的观点去感悟、理解和变通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激发兴趣,丰富想象,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在“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应向学生呈现椭圆图形的和谐、对称美,建系取点的结构美,标准方程的简洁美等。

七、“趣”从“爱”中来

“哪里有成功的教育,哪里就有爱的火焰在燃烧,炽热的情感在升华”。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对象是有情感的学生,他们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得到教师更多的理解、信任和关爱。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有精深的数学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娴熟的演算技能和高超的解题方法,而且还要具有乐教爱生的崇高的思想感情。教师站在讲台上要用期待的目的注视着学生,用高昂的情绪感染着学生,用激动的语言鼓舞着学生,用艺术的方法引导学生,把知识变成活生生的思想和情感,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渴望探索真理的活动,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证明,教师注重情感投入,将会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振奋,学习上的愉悦、思想上的共鸣,使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一部分同学成绩有所提高,在本学期期中考试中我所任教两个班级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等比数列教案第一课时篇八

教材内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及简单应用

教材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及通项公式解决一般问题

教材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1、知识目标

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

2.能力目标

(1)学会通过实例归纳概念

(2)通过学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学会归纳假设

(3)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

(2)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

(3)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

1、教学对象分析:

(1)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各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理解能力较强。并掌握了函数及个别特殊函数的性质及图像,如指数函数。之前也刚学习了等差数列,在学习这一章节时可联系以前所学的进行引导教学。

(2)对归纳假设较弱,应加强这方面教学

2、学习需要分析:

1、课前复习

(1)复习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向公式

(2)复习指数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

2.情景导入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70311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