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水的散文诗篇一
夏日的西湖花枝招展,水光潋滟,山岭葱茏,充满诱惑。水。驻足湖边杨柳岸,看美丽在阶前流淌,听小鸟在枝头欢唱。丝绦曼舞纤腰,锦鳞游戏清波。水莲迎风吐艳,荷盖铺展青霞。掬一捧水盛在手里,轻洒在脸上,让氤氲的水气从张开的毛孔渗入每一寸肌肤,随血液流遍全身,沁入心脾,让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享受一丝清爽,一份惬意。有船靠岸了。我赶紧抖抖手,随大流挤入船身,爬上顶层。船头水花朵朵,四周波光粼粼,一阵清风吹来,撩起衣襟裙带,感觉真的好爽耶。
湖。湖不大,幽微灵秀,静逸柔美。游船载着我们高歌航行。矗立船头,登高望远,长堤卧波,小岛摇绿。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蓝天碧水相印成趣,薄雾如纱梦迷离。透过这层飘渺的霓裳,你是否瞥见她隐约外泻的春光,深湖微澜的美艳?你是否感受到它容纳江流的气度,举重若轻的成熟?无怪乎人们把西湖比作杭州的眼睛,那是因为他们读懂了她的灵动深邃;无怪乎苏轼吟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是因为他品出了西湖的绝妙韵味。
山水的散文诗篇二
辗转反侧。半夜,邂逅一幅山水画。
山水画静静地挂在黯淡的墙壁上,黑白线条分明。昏黄的灯光就着窗外淡淡的月光,交织成一片混浊的世界。没有风,夏夜很闷热。蝉声还未到来。与一幅画对峙,夜深人静,我和它靠得很近,近到可以触摸故乡的温情。
从母亲的怀抱里走出来,走向更大的世界,十几年了,这座城市,这个房间,困住了我大片时光。长大了就会生出翅膀,就必须到更远的地方飞翔。我记住母亲的话。
现在,面对这幅画,故乡隐约其中。
水波轻轻荡漾开来,闪着层叠的光,我在里面看到童年时自己的样子,母亲很慈祥地抚摸着我的头。我忽然感觉像是一场梦。山水之间,那么久远的时光,都浮上来。我开始奔跑,穿过崎岖的山路,乡亲们朝我张望。绿树掩映之间,我终于看到自己的家,鸡鸭在房前屋后觅食,老黄狗蹲在门口,一切,依然熟悉的样子。
我曾找寻过无数出口,释放我对故乡的想念。酒。或者烟。或者萧瑟的街道上无声的飘荡。回忆,是一种无可名状的煎熬,在骨子里噬咬。然而,我却忽略了那幅画,那幅仿似故乡的山水画。
山水画在我的`视线中开始动起来,所有丢失的时光悉数返回。
父亲坐在堂屋,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清晨五点。这时会准时响起父亲的催促声:太阳都快出来了,还不起来?!我躺在床上扭着身子,极不情愿又不得不服从父亲的威严,快速穿好衣服,在墙角的旮旯里,眯着还未睡醒的眼睛摸索着那条再熟悉不过的牛鞭,光着脚丫牵着我的牛上山去。
许多孩子已经先到了。起早让牛吃清新的草,这是每家每户每天争先恐后要做的事。牛在前面吃草,孩子们在后面玩。阳光从天空洒下来,透过树丛,夹杂着清风里青草的芬芳。蜿蜒巍峨的大山,蓄满我无忧的童年。
大山以外会是什么样的世界。那些奇思怪想,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一直通向远方。不断有人走出去,却再也没有回来。我听大人们讲他们的故事,模模糊糊的。
月亮升起又落下,雾霭把山林笼罩得越来越浓厚。翻开小人书,那时候,书里的神仙会来和我作伴,黑夜里,我们互相捉迷藏。他们把我的水彩笔带走了,我很伤心,以后我还用什么来描绘我的图画啊。
然后,大片大片的雨水落下来,流进村旁的小河。丰盈的雨水,很快就把我的童年拔高。父亲仍然抽着旱烟,却没了当年喊叫的底气。我看到他的额角日益沧桑的皱纹,像山道上雨水过后的蚯蚓,痛苦地扭曲着。
那个四季如春的山村,在我成长起来的岁月里,就真的不属于我?我站在低矮的老屋前,这片熟悉的土地,越来越亲切。我看到许多蛰伏的时光,在大山里明明灭灭,若隐若现,并最终沦为一种声音:走出去,才能脱离贫穷。恍惚中,迷茫的山路上,一辆一辆马车经过,远方没有尽头。望不见的山坡上,传来母亲空空的叹息。
现在,在陌生的城市里,月光下,花儿开的很灿烂,也很忧伤。谁在柏油马路上经过,踩不出半点足迹。那一段青涩的青春,成为故乡最幸福的怀念。
坐在这样一幅山水画里,潮水涨起来,让自己成舟。渡谁呢?也许谁也渡不了。画里画外,不是一个世界。从那些旧时光里苏醒,我需要找寻的,也许只是一种记忆,一种潜藏在内心始终如一的温暖,我需要它们一直陪伴着我,慰我伤痕,解我思念。在这个城市穿行,它们成为我最大的支撑,给我最为清澈的濯洗。
山水的散文诗篇三
自己坚持写作也有十几年之久,在我所读过的文学论著中,似乎都多多少少和禅学有一定的关联,虽然有些不是直接的,但在文章的本意触发点上,依然不缺少哲思的踪迹。禅学的思想可以影响到我们写作的态度和走势,也可以随时转化为文字间流淌不息的感悟。我们现在好多写作爱好者,习惯于看事物的表面,直接的视觉感受,而对那些耐人寻味或有更深含义的作品,则以“晦涩难懂”或“看不明白”而弃之不读,这本身是对诗歌的亵渎,也是对创作者的不屑,更是诗坛界的悲哀。我很同意谢冕说过的一句话:“我们一时不习惯的东西,未必就是坏的东西;我们读不懂的诗,未必就是坏诗。世界是多样的,艺术世界更是复杂的。”(摘自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说得更直白点,其实诗歌就是“比其他文学品种更富哲学意义,更强调通过丰富的意象传达强烈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带给读者对人生、历史,对生活的时代更深刻的认识,这种领悟可以说是顿悟。”(摘自郑敏《诗的内在结构》)诗歌的表现主要有表象(表面)、具象(立体)、意象(多维)等“三象”特征。但作为诗歌这种文体,虽有浅白的大量作品充斥诗坛,但关键还是在于“意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抽象”,因为诗歌毕竟不是“分了行的白话文”。诗歌就是把语言艺术化,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达到一种审美享受并和心灵产生共鸣,且有所收获、慰藉、升华或启迪。为此它的立意、编排、组织、架构、意境、层次无不反映诗歌的构成乃是逻辑、象征、形态构成的空间组合和虚化融合,同时也是作者在情感、理想、人格追求等方面来一次同构与共生,达到前所未有(或与众不同)的寓意,这种寓意恰恰是多维的。
真正的诗歌构成,有着丰富的情感特性。比如我们看色彩是视觉流程产生的结果,而诗歌却是心理流程所发生的联想。读诗即不是视觉结果,也不是听觉和触觉结果,而是思想的顿悟。好的诗歌作品就是创作技巧与手法产生的潜在结果。诗歌本身就具有多义性和多解性,也可以解释为三百六十行个职业有三百六十种理解。我认为,要想真正读懂诗歌,惟其穿透表面看本质,不思考肯定会导致不理解。
最近偶然翻阅了蔡志忠古籍经典漫画《禅说》,之前很久在一位朋友那里看过此书。那时刚刚开始接触禅学,对于大学期间的整体走势也是受益匪浅,很是喜爱有加。就我的经验而言,这是一门最好的禅学之入门书籍,它以漫画的形式,生动有趣的展现了禅之奥秘。后来朋友又向我推荐释心道大师著的《缠来禅去》,本来朋友最初是让我帮着买,可是转了好几家图书超市,竟没有买到,心有不甘之余变求助几个熟识的文学社的朋友。最后,终于在北京一家书店找到了,顺便就买回了两本,一本送与我的朋友,一本留为己用,希望自己也能够慢慢深入的参悟吧。
《缠来禅去》里面诠释的故事全是白话文,后面加上了一些对文章的理解和点评,而且插图精美,意境也美,这倒很符合我审美的心态。之后,我开始尝试着在一些专业的有关禅学书里面找一些来读,譬如:《六祖坛经》、《金刚经》、《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等。因为佛教分大乘八宗,禅宗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所以对于初读者,选择书籍时尽量还是选择禅宗的。不推荐南怀瑾大师的,毕竟南老师的有关所谓的言论太注重概念化,而且文章里大多注重以理服人,比较枯燥,就像是听一个于己无关的所谓政治言论者,对于一般刚入门的禅学爱好者来说,无疑是种折磨。而禅需要的是内心的“顿悟”,是超越语言和文字的潜移默化;另外一个缺点就是注重说其表象而不重视引申义,其实就是神魔鬼怪,无非是喻世上之人而非真正存在,所谓超度,无非是安慰未死之人,它真正超度的是活人。南怀瑾大师非常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点是好事,但是,由此而反对五四运动,认为那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确实错误之行了。他认为:中国能够历数几千年来屹立不倒,甚至外来统治仍能够处事不惊,乃是中国传统文化扎根之深的缘故。所以近年来,南老不断大力推动儿童读经运动,希望能够将读中国古书的基础从此发扬下去,以便挽回目前中国人几乎对中国自身文化毫无认知的断层。惟其发展儿童读经运动,以推动“中、英、算”三者并进,非独厚中国国学也。而所注重之读经部分,又以四书五经为主,尤以四书为重。“冀能为中国孕育出经世济民之才,而非诗词歌赋之材也。”也许南老的这番话有些一厢情愿,况且如今的儿童谁又能熟读四书五经。对于那些稚嫩的孩子,喜不喜欢读是个问题,即使喜欢读就一定能读得进去?可不要再和古代读死书的一帮无知子弟一样,害了祖国的花朵们不堪重负的一生。
据说外国的汉学家也在研究禅学,对此,我是深感意外。中国的东西能够被洋人们拿出去,并不断被传扬和光大,这无疑是一件造福全世界的好事。所以中国的青年学者们也得赶紧钻研一下,免得哪天遇到一位精通此类的外国学者,对答不上,丢了中国人的脸面。甚至被怀疑这个所谓的禅学到底是不是属于中华民族的?!
我们熟知的慧能大师是顿悟派的代表:主张不受外界事物(如时间,空间)的干扰,直接切入主题。而另一位神秀大师则是渐悟派的代表:主张渐次修行,反复修行,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从这点来看,显然,慧能大师更胜一筹。不要小看佛教徒的两个宗派,他们对儒家思想亦不无影响。神秀以渐悟立宗,在北方提倡勤修苦学的学风,使北方的儒家思想也养成了几个朴实精进的学派。慧能在南方以顿悟开山,使南方的儒学也染上了一种夸诞虚无的风气。
本来这两个学派,本不该是对立的。大家都知道,没有渐悟作为基础,便无法获得顿悟。不承认渐悟的顿悟,只是狂人之语。任何事物都是从量变到质变,从渐进到飞跃,从矛盾到统一的,而至于如何解释慧能的“顿悟”从何而来,恐怕很难给出一个详细的答案。毕竟自然界的生物之间都是产生必然联系的,不可能脱离到一个孤独的世界学会领悟。
如果从禅宗史和禅宗思想史两方面考察,我们会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即《景德镇灯录》的著作者:马祖道一的禅法更具有独特的内涵,其逻辑性与理论阐释,层层递进。针对修行者而言,有三个方面:一,“即心即佛”是思想的基础,确立自信;二,“非心非佛”是解脱的关键,破除妄念偏执;三,“平常心是道”是根本目的,坚持应世利人。“平常心”是马祖道一禅法的突出特点和根本旨趣,它排除了善恶、染净等二元对立的区别性,主张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体现心性、张扬真理。它继承并发展了慧能等祖师们的禅法思想,也深受《华严经》“事事无碍法界”等义理的影响。“平常心”所体现出的平民化、世俗化、生活化、简易化等品质。促进了中国禅宗追求大乘入世的`信仰价值趋向。
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禅主要是人的一种精神修持方法,是信奉者的一种体悟真理或最高实在的方法,是其摆脱外界干扰,保持内心平静的方法,是其明心见性的方法,是其思维修炼的方法,是其获得神通,获得功德,获得智慧,获得解脱的方法。“佛”的意思其实也就是一个“悟”字,而诗歌中的“诗”字,本身就是语言的寺庙,就是藏经所。既然有别出心裁的“经典”,就要有苦心孤诣的研读。读诗就是靠“感悟”。我认为,诗歌类似禅学,禅学不主张解释,解释只能限制思想。作诗,就象婴儿啼哭,他只是想哭,也就哭了,哭是生命的本能,我们不必求索他为什么哭,你只有去体会他的哭。“禅”注重“意会”,而意会可以因人而异,因情而移。这就需要观者长期地用自己的心灵去品味。
记得,在我开始最初写诗的时候,我就曾读到过禅学对诗学的理解:作诗要有妙语,要有来自灵魂的呼吸,主性灵,要有突然袭来的灵感作为诗的骨架,这样诗歌才不会显得单一。如此一来,做到这点,我们这些写诗的驱赶者,好像都是慧能的门徒了。宋朝以后,不管诗歌如何演变,有许多“打是不打”之类的“机缘”语,很像是我们当代朦胧诗的缔造者。
最后要说的是,作为网络文学诗歌版块的编辑,审核文章时,贵在自己对文体由内而外的体悟,自己悟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才是诗歌的内核,才能对得起作者的一番苦心。不要被文字表面的一知半解所拘束,更不要无故的背上了以“字”取意的枷锁,从而桎梏了思想前进的脚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山水的散文诗篇四
当,驻足江南,再一次遥望庐山,我惊觉,这一别,已多年……
——题记
庐山脚下,浔阳江畔,斜阳正好,秋意偏寒。我小立片刻,对着这一山烟云,回忆着那些我与诗结缘的日子。
沿着环环弯弯的山路而上,右边,是绝壁的悬崖,左边,是空蒙的山色,好像一个转弯,我的思绪,便被甩出车窗之外,跌落白云之间。不必细数转过了多少弯道,且让这思绪躺在柔软的云里,细数过往,回首当年。曾经,在这里,我邂逅恩师,从此与诗词结下不解之缘。一次偶然的相遇,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相知相惜的师生情谊,更有诗心一点,从此深藏山水之间。
一直都认为,用文字和相片记录,是两种很好的习惯,该让他们成自然。诗之与我,亦师亦友亦知音,我想,在诗的心里,应该也早已把我当作老朋友了吧。
光阴荏苒,春秋流转,在繁复的生活中,内心,总有那么一方净土,为诗而留,不必良顷千亩,无须蓬荜生辉,只须明窗净几,溪水环桥,便是天上人间。累了,就去那里小歇片刻,闲品清茶,浅蘸浓墨,写上几首小诗,亦或寻个偏爱的词牌,填上一阕雅词,或与诗友同赏,亦或独自端详,便觉春秋多彩,岁月留香。
抵达山顶,已近黄昏。如琴湖畔,群峰环绕,烟水清寒,温暖地阳光,懒懒地铺在湖面,泛起微红的涟漪。我沿着湖堤闲行,找到了多年前曾留影过的长凳,小坐,手搭凉棚,背倚斜阳,按下快门。
还记得初来庐山,一景一诗,未尝懈怠,从此以后,旅游中,立景题诗,便成了习惯。姑苏周庄,秦淮风月,扬州烟雨,临安西湖,这些美好的风景,都被深深地烙进了我的诗行,被淡淡地写进了斑驳的时光。如此,每次回首人生,走过来的那些路的两旁,都散发着淡淡地诗香。
山水的散文诗篇五
【作者简介】冯沅君(1900-1974年),河南南阳唐河人,现代著名女作家,中国古典文学史家,大学一级教授。原名冯恭兰,改名淑兰,字德馥,笔名淦女士、沅君、易安、大琦、吴仪等。自幼学习四书五经、古典文学及诗词,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和地质学家冯景兰为同胞兄妹,丈夫是著名学者陆侃如。先后在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任教。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
一
二
到孝感时,天忽下雨了,但这阵微雨却使自然的美增色不少。我爱雨,赞美雨。我以为无论什么景物,在太阳的强烈的光线下,总有几分太清晰,太现实,给我们的视觉的刺激太强;这种过分的刺激,只能使人由疲倦而厌恶;只有阴雨时或晚间,一切景物的色调都暗淡了,甚或轮廓也迷离了,我们的心弦便也因之弛缓下去。在此外静内闲的境地,我们可以微微的喜悦,轻轻的惆怅,悠然,怡然,物我都冥合了,都诗化了。简单地说,日光下的景物是散文的,只能使我们兴奋;雨中月下的景是诗的,它能使我们遐想、幽思。转就实际说罢,你看那些田间的农人们,他们都披着蓑衣;戴雨帽,伛偻着插秧或薅草;这样奇怪的雨帽,连他们的头和身子都遮着了。他们的目前憧憬着来日的千仓万箱的收获,哪顾及现在的斜风细雨。他们对于职务这样的忍耐,他们的态度这样的闲暇,他们的生活这样的和真美的自然接近,这样的诚朴的静美,岂是纸迷金醉的都市人所能领略其万一。
三
潇潇梅雨,滔滔浊流,我们携着半湿的行李由汉口渡江到武昌去。汉口的洋楼,武昌的城堞,汉阳的烟树,四望都是迷离,迷离;自身所切实感到的,只有颠簸不已的舟儿,入舱扑人的风雨,船首船尾,前仆后继,与天相接的波涛。这是江心呀!危险而雄壮的江心!
四
我在个旅馆里养病。旅馆作病院听来未免离奇,但就实际上论,这个所在确可以养病。它的后面有座小花园,据说是当代某诗人所建造的。园内有方的鱼池,有面面玲珑的水榭,有矮松或冬青之类夹植在小道边,有矮树所围成的圃内,有太湖石,有芭蕉、玫瑰等。园的四周除一面是墙外,余皆精雅的小斋、轩敞的大厅和水榭。我住的.房子是坐东向西的小斋。房内粗粗有几样家具。窗外的席棚,可遮蔽回光返照的太阳。由窗南望可见水榭的背面,北望可见隔墙的柳树,西望便是大厅。这些榭和斋虽未必全是空的,但这些住客似都深居简出,纵然有时望见对面廊下的客人,也因为院子太寥廓之故,觉得他们如在天末,是和我不相干的。在这里,嘈杂的市声固然难听到,就是旅馆前部唱戏声、拉弦子声、呼唤茶房声,……似也震动不破这园内的寂静的场面。这种地僻境幽、窗明几净的所在,固然宜于养病,但同时它也擅于酝酿寂寞。我一个人静静的坐一刻,昏昏的睡一刻,看着成盘的香一圈一圈的烧成了灰,窗上的日影渐渐由斜而正,由正而斜,还不看见一个相识的面孔,听不见一声熟悉的语言。这个沉没在寂寞的海中的我,早将平日厌恶喧哗的性儿消磨净尽,渴望着朋友们来探问;我不要挚友,不要成群的来,不要他多说话,只要个相识的人的一颦一笑。
五
“春水碧于天”,“一池春水碧于罗”,江南的水本自可爱,但西湖的水又似与江南他水不同。她的颜色是那样绿,绿而有光泽;她的波面是那样平静,逶逶迤迤,说不尽的温柔闲适。她仿佛是位大家闺秀,虽有些不遂心,也不对人使脾气,不过眉黛轻颦而已,而这种轻颦的姿态,却能增进她的温柔。啊,“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融融泄泄,东风无力,欲绉还休”。这种细腻风光的妙语,虽非为西湖而写,却写出西湖的灵魂了。
六
七
饭后放舟湖中,到平湖秋月去。是时月刚从东方升起,尚未到中天,清辉斜射湖面,漾成一道金光,涟漪微动,金光也因之忽聚忽散。平湖秋月只是湖中一个小岛,岛上几椽小楼,破敝得仅蔽风雨。若白昼来游,恐怕人人都要望望然而去了。可是清夜来此玩月,确不愧为西湖名胜之一。月夜原是神秘的,幽静的,凄清的,所以与其在歌吹喧阗、灯光辉煌的地方玩月,无宁在寂寥无人、幽暗阒静的所在。幽暗可以衬出月色皎洁,阒静可使观者的精神舒缓,与月冥合。平湖秋月的妙处,便是树多。树多即可增进幽暗。换句话说,就是此地能造成分外皎洁的月色。试想在这黑洞洞、四面又都是烟波渺茫的地方,望着水似的长空嵌着一轮明月,怎能不感到月色分外晶莹,水天分外寥廓?我们大家或坐在树下促膝谈心,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独立小石桥上对月凝思。“年年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忽然有人凄然的念着,其声清切,如出金石,林木的枝柯似都为之颤动了。由平湖秋月登舟,过锦带桥,到断桥泊着。我们都到桥上步月。此时月已到中天,湖面的万道金光,竟变成一点明珠。回望葛岭、南屏诸山,只能于烟波深处得仿佛。整个西湖都浸在月华中了。
八
在如矢如砥的马路旁,耸立着枝叶茂密的树木,在枝叶茂密的树木中,透出星般的灯光。望去,纵月向前望去,路愈远愈窄,树愈远愈密,天愈远愈低;路、树、天的尽处、毗连处,渲染着一抹暮霞。
山水的散文诗篇六
十月九日清晨,我们一行六人(三男三女)来到了传说中的古城凤凰,这个文豪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边城。昨日一夜坐火车风尘赴赴带来的疲惫还没洗净,就被习习而来的深秋寒风吹拂,刚下车的我们不禁打了个寒战。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淅淅沥沥的落在晨曦初露的凤凰城。只见雨中的凤凰城被水光雾气笼罩着每个角落,蒙蒙拢拢而又静谧无声,让人看不真切。仿佛未出阁的文静少女,羞羞搭搭、半遮半掩的欢迎着我们这些远方的旅人。
我们在寻找旅舍的路上,还来不及放下手中的行李,就被虹桥吸引了目光,这是一座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的建筑,横跨在沱江之上的三拱大桥,从水面到桥顶有几层楼房那么高,全部是用花岗石砌成。站在桥边向下望,竟然可以看见沱江与周围的吊角楼,只见沱江穿城而过,绿绿的江水缓缓流动,依稀可见摇曳的水草。江边停泊着两艘渡船,戴着斗笠的渔民蹲在船上。构成了一副田园牧歌式的画卷。沱江的两岸,伫立着一排排吊角楼,高矮不一,错落有致。虹桥右下方的万民塔在晨光中挺立,似乎在为凤凰这座千年古城里的芸芸众生呤唱阵阵梵音,两岸每隔几十米就种植着一棵棵柳树,枝叶随风舞动,迎风招展。还有三三两两的凤凰城居民在江边洗衣,手挽清流。让人心旷神怡,遐思无限。
在虹桥上,已经有几个外来的游客手持照相机对着虹桥以及下方的沱江、吊角楼拍照了。这里的确是摄影留念拍摄风景的最佳场所。在上,可以和虹桥这个凤凰城的标志性建筑留影。往下可以俯视沱江,遥望吊角楼。我们不得不暂时停止寻找旅舍的脚步,放下手中的行李,拿出来手中的相机去拍照。
在虹桥边上拍完照后,我们已经被这古色古香的场景吸引。本打算继续寻找景点,无奈手中行李沉重,只得打消这个念头,我们一行六人中的“麦子”已经从网站上下载了一份凤凰旅游攻略,打印成册。我们按着上面的内容寻找旅舍。只见那上面说,凤凰旅游住宿,最好临江而居,住进靠近沱江边的吊角楼旅舍,静夜里走在天台上,极目遥望依山傍水的凤凰城,能够感受到山、水、城、人,“天人合一”的境界。
我们沿着虹桥右下方来到了凤凰城的街道。由于晨光初露,街道上人烟稀少,静的似乎只能听见我们自己的脚步声。这条街道已经是高度商业化。沿街都是为远方而来的旅人准备的旅社、特色小吃店以及民族特色浓郁的工艺品店。但是走在狭长的雨巷,拾缀的似乎是历史的足音。平平仄仄,斗折蛇行的石板路,曲曲弯弯。缠绵回环的街道,一个小巷弯过去。一个小巷又折回来。江南小镇常见的元素,凤凰一概兼收并蓄。越往前走,就越能感觉这里的宁静与朴实。在这寂静的环境下,我们敲开了几家旅舍的大门,货比三家,最终根据那份旅游攻略中所说的那家旅舍住了下来。
走进旅舍的房间,放好行李。正想躺在床上休息一下,就被一阵阵悠扬绵长的山歌吸引了目光。我们赶紧拉开窗帘,走上天台佻望,原来是几个当地苗族人驶着小船,撑着船筏载着一些旅人在沱江上放声高歌,歌声高亢而又嘹亮,铿锵有力,歌声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湘西人的桀骜不训、狂放不羁的性格。小船行驶到一艘花船停泊处时,男声嘎然而止,花船上的女声又蔓延开来,与前面的风格不同的是,女声温柔甜美,似水柔情,感觉沁入心肺,都说湘女多情,这歌声作了最好的注解。也许,凤凰就是男性的粗矿,女性的温柔交织一起的城市。在朴实与纯真中向世人展示他们的风采。
站在天台上观看沱江与吊角楼,强烈的感受到了这座千年古城与众不同的怀旧气息。丝丝细雨飘在沱江上,被风吹拂的如柳絮飘飞。被小船划过的江面掀起阵阵青波,涟漪不断。江面不时有成群结队的鸭群出现在视野之内,让人心中涌起农家田园式的感觉。苗家汉子和苗家女子的歌声交织在一起,不断回荡在江面上,回响在山城之间。此情此景,我感觉我已经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灵魂,我真想随着这歌声溶入这山水城之中。
我们取下了手中的相机,与这楼,江,山、人作背景,摄下这一幕幕。
回入房子,我们在床上小惠一会,本想先入睡两三个小时,先洗去旅途的疲惫再出去游玩,无奈已经被凤凰城的景致弄的精神亢奋,翻来覆去已经无法入睡,干脆起身重新洗梳一翻,整理好衣物,迈步出门去一览凤凰美景。其余五人和我的一样心思,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出门了。
我们一行六人登上小船,泛舟沱江,戴着斗笠的老人为我们撑船,岁月虽然无情的在这位老人脸上留下了苍老的印记,但是老人的身手依然敏捷而有力,手中那个根桨杆撑着载着我们一行六人的小船,举重若轻,毫不费力。给人一种老而弥坚的印象。也许这位老人就象这沱江边的凤凰城,悠久却有活力,古老却又健康。老人的举动让我们三个年轻人跃跃欲试,也想有样学样,拿起浆杆撑船,但是在老人撑下的小船很听话,到了我们手里却象个无理取闹的孩子,无论我们怎么摆渡,就是无法在江面上行动自如,有时偏离方向,有时干脆原地不动。无奈我们只有放下手中的浆杆,让老人继续撑,小船立马又恢复了平静。这活计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很多诀窍在里面,外人不下一番狠功夫是无法掌握的。我想,要是能给我充分的时间去练习,我也一定能够驾轻就熟的,但是这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只不过是个梦罢了,也许到了我退休的时候,才能有闲暇时光来到这里,熟练的操作小船泛舟沱江。
小船行到江心处时,在沱江左面发现了一排老式的吊角楼,东倒西歪的伫立在江边的左侧,与沱江起始处那些商业化浓厚的吊角楼相比较,这些吊角楼朴实简朴,风格简单。整体显的有些破旧,老化。从外表来看,确实很难推测它们建于那一年。上百年的历史可能没有,四五十年的历史应该有了吧。撑船的老人告诉我们,这才是原生态的吊角楼,在现在的凤凰古城,再想找到这样的楼很困难了。我望着那古老的建筑,可能只有这座吊角楼,才能见证凤凰这几十年的沧桑变化与风雨历程。说不定沈从文《边城》中的小翠当年也曾在这楼中扶手楼拦上,遥望沱江坐看云起云落呢!我拿起了手中的相机,把这珍贵的建筑物拍入其中。
在沱江两侧,每隔几十米都有年长的老年人和中年妇女在江边洗衣,用竹棒拍打着衣物,用手搓洗。我想,现代化的电器工具放在这个千年古城似乎有点行不通了,在江边洗衣可能已经成为这里的居民的传统和习惯了,就象吃饭穿衣那么平常。古城居民虽然表面上接受了商业化的熏陶和洗礼,但是骨子里还是保持了沈老《边城》笔下的江边洗衣的特色。这是这座城市的底蕴和文化内涵,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和世间的沧桑变化而有所改变。
沱江泛舟结束后,我们从江边左侧登上了岸。此时已经过了清晨,街上的行人已多了起来,由于我们是自助游,没有向导,只能跟着感觉走,在路上,还碰见了好多年轻人拉着手推车,拉游客坐他们的车子游览凤凰全城。这对我们是极大的诱惑,但是转念又想,现在是什么时代了,还兴坐人力车?我们可不是旧社会的农奴主呀,这些年轻人也和我们一样是人生父母养的,要让他们弯腰驼背的为我们拉车,尽管要付出劳动报酬,我们还是会于心不忍的,所以克制住了这个想法。决定徒步而行。
散记》等,我不假思索的买下本《湘女萧萧》,至于其他的书,以后我也会陆陆续续买下。
完饭后在回旅舍的半路上,酒的后劲发作。我们竟然站都站不稳了,一阵天眩地转的感觉扑面而来,让我们一下子手足无措,把三个女孩子也吓了一跳。我们几个相互着搀扶,一路摇摇涣涣的回到了旅舍。打开房门,二话不说,一个个东倒西歪的躺在床上,一路旅途的劳顿和发作的酒劲,让我们沉沉入梦。
一觉醒来,看下表,已经四点了,该是出发的时间了,我们一行人六人陆陆续续来到阳台集合,由于我们清晨只是在小船上看沱江两岸的风景,并没有深入凤凰城内部,所以这次我们决定徒步穿越古城,仔细的看看这个古城里的引人注目的角落,探索值得注意的事物。这不,在我们准备出发的时候,邻近我们隔壁的旅舍的天台上也来了几个女孩准备物事,也准备出游了,其中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孩那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和秀丽清纯的容颜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尤其是我们三个未婚男,视线根本移不开了,一起目送那女孩子离去,我们才如梦初醒。如果此行能和如此佳人同行,夫复何求?但是性格内向的我们,是没有那个勇气上前去搭讪的。
我们来到了凤凰的街道,白衣女孩一行人已经走的不知去向了。我们不禁有点胀然若失,但是风景毕竟比美女更重要。如果有缘,可能还会在逛古城的过程中碰上也说不定呢!此时的古城街道,已是行人如梭,人来人往,一些地处繁华地带的街道已经被来自天南地北的各色旅人挤的水泄不通,我们一行人没有特意去寻找旅游景点,而是随波逐流、兴之所至的浏览。走到那算到那。以虹桥为记号,扩散开去。也许为了向世人展示古朴、怀旧的特色和气息,在古城景区中心,不见车辆在马路上行走。(当然,地处交通要冲的要道除外)。这样浏览古城,在街道上行走,感觉就轻松自如,不必担心被突如其来的车流听下脚步,打乱自己的行程了。
整个凤凰城的建筑差不多都是白墙灰瓦。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属于徽式建筑样式。是湘西及周边广大地区的建筑主导样式。民居山墙一般高出屋面,顶端用砖做成人字形拔檐再砌直线条砖,呈锯齿状,其上施以黑色黛瓦,以叠瓦顺墙头垒砌作脊,一般在收头处起翘,做成泥塑的卷草或凤凰状。在这里山墙高出屋面,隔绝临近房屋,不但十分有效地防范火患蔓延而且具有抗风暴的功能。让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代建筑师们那超凡的想象力和沪火纯清的建造力。
在这样的古城里行走感觉真的很不错,老街很小,却很宽敞,人多热闹却不喧哗,食铺、银铺,蜡染铺,姜糖铺与酒吧统统和谐的挤在街道两边。街道游人如织,穿梭在各式店铺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各个店铺老板从容的做着各自的生意。我在不同的店铺闲逛着,感受着他们的从容,却永远无法象他们一样真正的溶入这里,他们是这个千年古城的一部分,而我,却是个过客。走马观花的打量这这个城市的肌体和表面,再匆匆而过,若干年后很可能重返这个城市,也可能永不相见。
凤凰街道上还有一些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年轻艺人在街头弹吉他,唱歌卖艺。还有一些古稀老人在素描。尚未毕业的学生在写生。他们和古城的建筑、苗歌,山水一样构成了另外一道靓丽的风景,让凤凰城充满了艺术的气息。这些年轻的艺人,古稀的老人、学生,不知你们来自何方?是凤凰本城的居民?还是和我们一样,来自天南地北的旅人?为了寻自己的`一个梦才来到这里象个流浪者一样流浪?我看着他们,心中很羡慕,也想加入他们,但是我既不会弹吉他,也不会素描、写生。只能在心里默默的为这些寻梦的艺人和学生送上我的祝福。祝福他们平安顺利。
在古城的途中,我们一行六人商量好了晚上找一家酒吧去感受下气氛,明天早晨再去参观苗寨。感受一下少数民族的人文风情。于是我们在虹桥附近找了一家旅行社,和老板谈好了价格,参观苗寨的地点为碧潭江(凤凰附近有好多苗寨,碧谭江是其中一个规模不大的一家),之所以定下这个苗寨,是因为这个苗寨的名字很好听,而且旅游的价格也比较公道。我们一行中的三个女孩子想去的愿望非常的强烈,所以就这么定下来了。
不知不觉,我们在古城已经逛了两个多小时。由于是阴雨天,天黑的比往常要快,夜幕已经悄悄降临。到了吃晚餐的时间了。我们吃完晚饭走出饭店后,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吃惊不小整个古城已经灯火辉煌,四周已经被万千灯火照的亮如白昼,一些建筑物上的灯火突明突暗,如同夜空万千繁星闪烁,各家商铺已经挂了了很多大红灯笼,将小巷照的红彤彤,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极目远眺,夜幕下的虹桥与万民塔在一片灯海中格外醒目,交相辉映,在不同的颜色中变幻,如两盏硕大的花灯伫立在沱江之上。沱江江面被深绿的灯光反射,犹如一片赤潮。
我们来到了一家名为“流浪者”的酒吧,不为别的,只为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在这个喧嚣和略显浮燥的社会里。可能每个人都有着抛弃尘世的烦恼和忧愁去流浪的念头,在心灵的家园寻找自己的圣地,却因为种种制约呆在原地而随波逐流。所以“流浪者酒吧”圆了我们心中的梦,精神上完成了一种寄托。
我们走进“流浪者”酒吧,惊喜的发现,下午在旅店的天台上和,我们见过的那个白衣女孩也在这里!只见那白衣女孩在临江的窗口边坐着,单手撑面,眼望夜空中的沱江极目而思。此情此景,一股古典怀旧的气息涌上心头。夜空,灯海,古典美女,好一副“春江花月夜”。只有此景才能配上这个千年古城的气质。
我们在靠近江边的一个位置坐下,仔细的打量了这个酒吧,这个酒吧风格较为古朴,装饰不华丽也不平淡,灯光效果给人的刺激也不是太大,感觉适中,音乐时而悠扬,时而舒缓,时而激情四射,时而似水柔情。让人产生文武之道、一张一驰之感。这种感觉正是我喜欢的,我泡吧,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一味的“嗨”,久了就厌烦了,而这个酒吧每时每刻都给人以新鲜的情调,让人真切的感受到在他乡浓厚的异域风情。
音乐声不停的在耳边想起,歌手们唱的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只有在此时,我们在这个城市才能感受到一丝现代化的气息,音乐、美女,气氛才是酒吧的主题,今夜,我们在凤凰这座千年古城里的一座酒吧里,在音乐与夜景的衬托下感受着凤凰的呼吸与心跳,寻找自己内心的安逸。
白衣女孩在酒吧里坐了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就起身离开了,我们一直没来得及上去打招呼,就让她随缘而来,随风而去吧。白衣女孩走后不久,在酒吧里的一个黑衣女孩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个女孩和白衣女孩相比,没有那种清秀出尘的气质,打扮比较时尚,有种野性之美。看到这个女孩之后,我才明白,我看白衣女孩和黑衣女孩,固有她们面容较好的因素,却没有淫亵的念头。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她们清秀与野性的气质与凤凰这个千年古城相铺相成,溶为一体才会如此注意她们的吧!
在酒吧呆了快十二点了,虽然我们还意犹未尽,但是明天一大早还要去碧潭江,必须得回旅舍休息了。三个女同志酒喝得不多,我们三个男同志今天却是第二次舌头打颤了。又一次相互着搀扶着回旅舍。真是感叹凤凰城的酒不管是自家酿的酒还是厂家出的红酒,都是开始不怎么样,后劲却是极大。所以很难自持。我们三人晕晕沉沉得回到了旅舍,所幸头脑还保持了一丝清明,没有一身烟酒味的倒在床上,而是先洗梳了一番才躺在床上休息。快睡吧,明天还要去苗寨碧潭江呢,我们带着美好的希翼而沉沉入梦。
山水的散文诗篇七
深山古庙里,有一口钟。据说,撞响它,声音清越得能驱散瘟疫。
但在这座庙里,只有一个僧人,能撞得出这样的钟声。浑厚悠远的钟声飞出寺院,回荡在青山碧水之间,一圈一圈的无形的涟漪,似乎一直荡到了天国。
大家都认为这个撞钟的人定是位得道的高僧。
终于有一天,这位得道高僧告诉了大家一个惊天的秘密。他每次撞钟,心里都念着一个女子。这清越的钟声,是送给那已经遥隔阴阳、生死两茫茫的爱人听的。他用了心中所有的思念和挚爱撞出了最动听的钟声。
众人愕然:原来,他不但不是什么得道的高僧,甚至还是一个未绝红尘俗念的槛内之人。
故事中痴情的僧人已经远去了,但那不绝的钟声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得道”,“道”是什么?谁人又能“得”?
若说“道”是天地万物之法则规律,那么,“得道”便是对这法则规律的'洞察敬畏,从心所欲,而不逾这最高贵的“矩”。而在这所有的法则与规律之中,于人而言,最神圣与纯洁的莫过于人之本性与真情。
怀抱真情、秉持本性的人,才有可能得道;而对人生最美好的情感——爱——的真诚与执着的追求,恰恰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的真情与本性。
世上本无佛,佛皆来自红尘。来自红尘的佛并非是弃了红尘、绝了俗念,正相反,莲花台上的佛,正是对俗世有了太多太多的照拂,对红尘有了太深太深的悲悯,才把那小小的拥抱一个个体生命的爱,升华成了普照天地、温暖乾坤的大爱。
那个撞钟的僧人,心中有一位美丽的女子;俯视苍生的佛,心中有整个浩渺无穷的宇宙。而我们每个有幸为人、愿意以真诚的心灵歌唱的生命,心中皆有一个佛。
每一支动听的歌,每一首隽永的诗,每一章传世而不朽的乐曲背后,皆静立着一座佛。
为他吟诵,为他咏唱,心有澄明圣洁之感,恰似静悄悄、清朗朗的夜里,高悬一轮皎洁的月亮。
佛、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山水的散文诗篇八
故乡位于陇东的黄土高坡,先人们祖祖辈辈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辛勤的劳作,从唐宗宋祖到清未民国,或被奴役,或被屠掳,饥荒和战争在历史的天空交错,他们却从未退却,用玩强的意志勇敢趟过岁月的长河,昂首在新世纪的康庄大道上,幸福的生活。
故乡属于黄土堆积区,遍布的沟沟壑壑,山山峁峁,让父辈们付出的汗水比常人都多。开荒种地,修田治水,他们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生于斯,长于斯,勤劳的祖辈用智慧的双手把人生的道路开拓,千百年来,靠天吃饭的`历史从未改变过。历史上,他们常常饿着肚皮,梦想着有一天能喝上米汤,吃上细面白馍,祈求老天爷能在种植的季节下场透雨,好让人们把希望的种子在田垄洒播。就这样,一茬一茬,春种秋获,肩上扛着粮食袋、粪笼担、吃水桶还有柴火捆,担起沉重的负荷,痛并快乐的面对生活。
过去,“隔沟吆喝,出门爬坡”是故乡通信和交通方式的真实写照,绵延的大山阻隔了多少代人远行的执着。
如今,平坦的水泥路铺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山变绿了,水变清了,群众笑了,小康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故乡的人,就象黄土的性格,可塑却能延展,质朴所以厚道,快快活活。
故乡的土,就象乡亲的性情,顶风焉能迎雨,亲切所以地道,洒洒脱脱。
我爱故乡的黄土,更爱黄土故里的乡亲。
山水的散文诗篇九
山脚下,就是中国均人之父——朱德总司令的故乡马鞍镇。
从马鞍镇向西一公里多,有一座突起的高山,一峰屹立,青松翠柏,林密草茂,四季葱茏,这就是国家aaaa级琳琅山风景名胜区。走进她,就像走进了一个大花园。迈着轻盈的步履,走上琳琅山头,极目远眺,花团锦簇;菜花黄了,桃花红了,梨花白了,春天更美了。宽阔的柏油路像一条玉带环绕琳琅山水。附近的村庄,果林绕宅,粉墙碧瓦,好一派田园风光。
海拔600米的琳琅山,高出周围群山,从山顶分出五个整齐的小山梁,从各方缓缓向下延伸,成了琳琅山的楞角,这使琳琅山成了一个自然生成的五角星。
在山顶上有一小平坝。稍事小憩,见坝中竖着一块《琳琅寨记》的石碑,碑文说:“琳琅,古寨也。……山高而秀,林参蓝天……”顺着小道向前走就是寨门,名曰“琳琅寨”。寨门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天外云峰新壁垒”;下联是“山巅武曲化干戈。”据同行者讲:过去山顶南面有一花园是清代秀才丁绍鸿所建,故名“丁家花园”。花园内草木繁多,并修有亭台、水榭,石桥,假山,显得十分别致,堪称寨之胜景。但那时只有富人才能进园观赏,而穷人只得望园兴叹。欣赏了山寨风光,站在遮天蔽日的树木中,远望周围众多的小山,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下山来就到了朱德总司令旧居纪念馆和朱德纪念园区。
1886年12月1日,朱德总司令就诞生在琳琅山下李家大湾。在这里他度过了14年之久的少年时代。20世纪60年代,郭沫若同志亲笔题写的“朱德总司令旧居”匾额,悬挂在旧居大门上方。旧居左侧是丁家花园私塾,右侧是药铺垭私塾,都是朱德少年读书的地方。听老人们讲,小时的朱德喜欢同小朋友一道去琳琅山树林中玩耍,他喜欢这山的几个楞角。有时一天他们要把几个小山梁都跑完,在山上听鸟声,学鸟唱,采山花……他浇灌过的土地,游泳过的小河,亲手栽植的树木,都在琳琅山的环抱里。朱德从军后,他也特别喜爱五星。抗日战争时期,朱总司令在山西武功县栽植的`一棵杨树,树干、树枝横截面都是一颗五星,当地人称它为“红星杨”。在朱德故居纪念园区,你处处感到此地的奇异和灵气,可以尽情领略到大自然赋予的美景。
马鞍,地灵人杰,山水形胜。在故居纪念园区参观,总司令那“仗剑山河动,挥毫日月明”的气概;那运筹帷幄,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帅风豪气,令人浮想联翩,让人流连忘返。总司令一生是一首诗,琳琅山孕育了他特有一些气质,在朱总故里让人倍加怀念他那高大光辉的形象。他永远是人民心中的一座巍巍丰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山水的散文诗篇十
2.一羽不能加,一蝇不能落
3.相濡以沫,未若相忘于江湖!
4.你是个务实的人。无论是学什么东西,都要入迷进去,才能学出效果来。
5.老子革了你的命!
6.心如赤子,意如刚铁
7.“你的拳法白练了。”王超看着周雨馨,叹了口气:“其实拳术最终目的不是杀人,也不是养生。而是给弱者受辱的`时候能有以命搏命,血溅五步的机会。练拳的人没有这点儿血性,练得再高,也是个懦弱的弱者。
你看似很狠,其实骨子里面真的是个懦弱的女人。练拳的,胸怀要能容忍,但不能受辱。受辱怎么能不报?你自己受辱了,不敢血溅五步,却来报复别人,实在是………….哎!”
8.秋风未动蝉先觉,暗送无常死不知。
9.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檀兮
10.你自己还在迷雾之中,其实今天地这一拳,能打出来,这是必然。我和你结交这么久了,你地人我也多有了解,不会看错的,你地心意坚定,而且蓬勃,有一股默然能御的意境,显然,有一股浩然磅礴的大气,对你感触很大,你被这股磅礴浩然的大气影响,举手投足,一拳一脚,都带有这股气势。
越是集中精神,遇到强敌,你的心意勃发,这股气势就越能发挥出来。就算功力比你强的对手,遇到了你,也要被你拳脚的气势缩震慑,处在下风。
你只要面临强敌,就一定能够超出自己平时的水平,这是你心意中蕴藏的东西,平息不受刺激,不显露罢了。练拳人,一味苦练,那是不行的,还要配合到心意的感动,一感动,人就会投入,忘记生死痛苦,爱恨情仇。这样的拳法,才是真正的上乘拳术,你显然以前专门修炼过心和意。
不然,也不会屡屡在强敌压境之时,爆发出身体内蕴藏的最强力量。
11.说把司徒光喂鲨鱼,要是被鳄鱼吃掉了,那以后在唐门之中,还有什么威信存在?
12.那一吻的沉沦`那一吻的相濡以沫
13.“姐姐,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神仙,我能飞升,也不为了长生,只为了保佑你生生世世都平安。”
14.国术打法一打就犯法
15.练法要学老子,心中空虚。养法要学孔子,循规蹈矩。打法要学魔鬼遇神杀神。
山水的散文诗篇十一
四月的早晨,春意中夹杂着几分凉意。淡淡的雾霭,轻如薄纱,微风吹拂,弥散开来,如丝如缕。我们穿行在去往谷源山的公路上,仿佛是在仙境中漫游,悠闲惬意。公路很窄,会车都有些困难,左边是如练的江水,右边是植被茂盛的高山,前方则是望不到头的蔼蔼群山。我们一路忐忑,一路惊叫,经过近半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株木江。
这是一个大山深处的自然村。村庄呈长条形,四面环山,村庄就躺在大山的怀抱里,温暖,闲适。只见村子边上有一条小溪,溪宽两米左右,水流很浅,水面大约一米。水很清澈,游鱼细石,清晰可见。溪流两岸草色青青,绿树成荫,好一派诱人的春色。沿着小溪往水源处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明灭可见,宛如一条巨龙从大山深处匍匐而来。你可不要小看这条小小的溪流,它一路奔腾向前,不断接纳,不断包容,由小溪逐渐变成河流,终于在谷口汇成了——谷口水库。我站在雄伟的谷口水库大坝上,眺望这万顷碧波,感慨万千。是啊,“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株木江,你的坚持,你的包容,你的谦逊成就了你今天的浩瀚和博大。
株木江,那山,那水,那人家,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在淡烟疏柳间,愈发的朦胧,愈发的美丽了。
山水的散文诗篇十二
对善者愈宽,其人愈善;对恶者愈宽,其人愈恶。
靠赞美声活着的人很少不是虚假的人。伟大的事业不是在平坦的道路上完成的。行佛道也并非一帆风顺。
艰难给我成长,信任给我责任,爱心给我奉献,无私给我魅力,无我给我幸福,诚信给我成功,无战给我不败。
既便饱学之士若没有明确的理想,也必将一事无成。三藏十二部无非是告诉大家,见地,修证,最后还是要落在行愿上。
佛菩萨一直都是有求必应,只是众生看不淸佛菩萨的回应方式。只有开悟的人才理解明师和佛菩萨度众生的方式。
快乐平安,上进无私这是众生对佛菩萨最好的回报。
能够随遇而安是践行因果的体现,是解脱自在的'体现。
世上最讨厌的话是失败者的理由。找一百个理由证明自己不是懦夫,却不用一个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个勇士。学佛心里想的,口上说的都不算,要身体力行才算。
仅仅怀才是不可能遇到知音,还必须具备谦虚谨慎、忍耐奉献、敬上爱下等等,单凭一个才字是无法具足因缘条件的。
智慧为人简单,知识处事复杂。位高打动小人心,徳高打动君子心。
凡是大成就者,百折不改其志,千苦不退其愿,最后才能万花丛中惟你笑。
内心没有觉照的人,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也做不成事,惟有内心变成觉照,无明才会消失,轮回才会停止。
烦恼断在烦恼中,智慧出在烦恼中,菩提成在烦恼中,福报修在烦恼中。
刚闻起七又解七,生死未了永在七。出家不了个中意,不如回家抱娃去。
內心没有树立正念才会招感外面的恶缘与自身相应。内心生起的善念不够强烈,所以才无法产生外界的善缘。
欲成佛,莫染一物。心即佛,不悟自屈。非戒不禅,非禅不慧。道本无心,无心入道。佛是假名,道也妄立。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中。
佛门不是保险公司,只知道一味的求佛菩萨保佑,但是自己的言行却违背因果怎能会有好报呢。
佛子行:耐得住寂寞、挻得住痛苦、挡得住诱惑、经得起折腾、受得起打击、丢得起面子、忍得住污辱、顶得住压力、杠得起责任、放得下生死、此时正是修行时。
微笑招感阳气(正面能量)严肃招感阴气(负面能量),微笑可以与万物对话,严肃则是把自己和万物封闭切断开。
如果你的心态总认为自己很不幸,会接二连三招来更多的不幸,时常认为自己很幸福,便会接二连三招来幸福。负面的心态无法招感正面的力量,正面的心态从不会招感负面的力量。
责任心也是信仰,当你越是有责任心的时候,你越会觉得没有责任需要你承担,当你具备了全部的信仰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没有信仰,一切都是自然的,本能的,本来就应该如是的。
山水的散文诗篇十三
鲜花点缀大地,美化生活,陶冶心灵,自古以来,性情不同的人,爱好不同的花,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却爱莲,世人盛爱牡丹,我唯独喜爱你——臭绣球,因为我和你一样,我是人中草根,而你是花中的草根,普通而又坚强,对生活无所求,对生命却极度热爱,倾其一生,展示生命的繁华和风采。
我爱你----臭绣球,爱你顽强的生命力。我站在阳台上,放眼放去,每一家的阳台上,最耀眼的是你,一盆又一盆的臭绣球,枝繁叶茂,饱含生命的浓度,火红的花朵,圆圆的,像升起的火球,闪烁着生命的光芒,非常的耀眼。
繁密的花瓣,由二十多支纤细的花柄组成,每一支花柄擎着一朵小花朵,紧紧地挨着,靠着,像一群知己的朋友,在倾心交谈,交谈生命的意义。
为何家家都有臭绣球?就是因为你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抔土,无论贫瘠还是富饶,对你而言,就是生命的产床,只将折的几支臭绣球,往花盆里一插,定时浇水,你就幸福的安家落户,用不了多长时间,圆圆的新叶子渐渐张开,像生命的风帆在远航,没有几天,一朵花蕾在眼前摇曳,绽放出火红的花朵,像一枚美丽的微笑,以报答你的知遇之恩。
有时我忙时,竟忘了浇水,记起时,一看花盆里的'土像鉄一样坚硬,你还是生长着,绽放着,微笑着。有时水浇得多了,叶子长得更苍翠,花开得更多,活得更精神。让我更加钦佩的是:在冬天,许多花要放进客厅或者卧室,可地方特小,选来选去,只好将你放在阳台上,你却一言不发,依旧春风满面,依旧生长,依旧开花,顽强的生命力就在这雪花飞舞的冬天彰显无遗。
可一些花朵不像你,没有顽强的生命力,而是生命非常的娇贵,脾气非常的古怪,对生存条件要求非常的苛刻。水浇得多了不行,浇得少了也不行,太阳晒得多不行,不晒太阳也不行,像娇生惯养的小姐,让人捉摸不透,许多时候,连它啥脾气都没有摸清楚,就已经撒手人寰,我在失望之余,真还有点生气,死就死呗,又不是我不让你活。
我家先后买了十几种娇贵的花,有的养了几个月就死了,有的养了几年,却没有开过一朵花,最后还是赌气而去。妻子要么骂我水浇得多了,根烂死了,要么骂我放在太阳底下晒死了,直到现在,我再也不买那些娇贵的花,甚至我连一个名字也没有记住,我想,一朵花要让人永远地爱它,养它,那它就得用生命的美丽尽情地去点缀生活,就得用一生的激情去无私的奉献,臭绣球就是这样的花,人也是一样的,只有那些生命力顽强而且乐于奉献的人,人们才会永远爱戴它,纪念它。
所以,我爱臭绣球,就是爱你顽强的生命力,爱你倾心奉献的精神,更爱和你一样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74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