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活动教案中班免费篇一
七色花音乐、谜语、镜子、牙齿模型、牙齿用途的三张图片保护牙齿的视频、不好的习惯图片、刷牙舞音乐。
1、初步了解牙齿的名称及作用。
2、知道保护牙齿的方法,提高幼儿保护牙齿的意识。活动过程。
(一)在教师的引领下,幼儿随《七色花》音乐入场。
(二)谜语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猜一猜。谜面:小小石头白又硬,整整齐齐排两排,口中饭菜它磨碎,天天早起刷干净。打一种我们身上的器官(牙齿)。
请小朋友们露出你们的牙齿让老师来看一看!
(三)通过照镜子,牙齿模型,让幼儿了解牙齿的名称。
1、师:刚刚看到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口漂亮的牙齿,今天,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面镜子,请小朋友们照着镜子仔细观察你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等会告诉大家。引导幼儿观察时,请小朋友看看前面的、旁边的、里面的牙齿都是什么样子的,观察完毕后请幼儿说一说。
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到底这些牙齿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呢?
2、从外观认识牙齿。教师带着牙模走进幼儿,让幼儿通过触摸和近距离的观察,能够说出牙齿有的扁扁的、有的尖尖的、有的方方的。
师:今天,刘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牙齿模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中间、旁边、里面的牙齿的样子,中间的扁扁的,旁边的尖尖的,后面的方方的)。通过触摸和观察,幼儿再来说一说牙齿的样子。
教师小结:牙齿有上下两排,是白颜色的。上下两排扁扁的牙齿叫门牙,门牙旁边尖尖的牙齿叫尖牙,也叫虎牙。尖牙旁边的牙齿叫磨牙。
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进一步掌握牙齿的名称。师:接下来,老师和小朋友玩一个拍手游戏:扁扁的牙齿叫什么?扁扁的牙齿叫门牙。尖尖的牙齿叫什么?尖尖的牙齿叫尖牙。方方的牙齿叫什么?方方的牙齿叫磨牙。(游戏两至三遍后进入下一环节。)。
(四)借助图片,让幼儿了解牙齿的作用。师:小朋友们都知道了牙齿的名称,那牙齿都有那些作用都有哪些?小朋友们来说一说。
教师出示图片进行小结:牙齿让我们变得更漂亮;牙齿让我们发出声音;最主要的牙齿还可以咬东西。
(五)通过提问、视频,了解保护牙齿的方法。
师:牙齿有这么大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保护牙齿呢?幼儿畅所欲言,并在集体前回答。
幼儿回答结束后,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不错,让我们来听一听牙科医生告诉我们要怎么保护牙齿。(少吃糖、少吃甜食、少喝碳酸饮料、定期检查牙齿、早晚按时刷牙,刷牙时要认真)。
(六)对幼儿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对牙齿不好的习惯,教师加以强调。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做的对吗?小朋友们应不应该这么做?(出示图片)。
(七)活动结尾,通过刷牙舞巩固并激发幼儿保护牙齿的积极性。
师:今天,我们不但知道了牙齿的名称,而且还知道了一些保护牙齿的方法,牙齿对我们的作用可大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下面,刘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刷牙舞,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跳起来吧!
很多孩子虽然知道保护牙齿,但却对牙齿的结构、名称都不太了解,而且对保护牙齿的意识也不够强,导致对牙齿的保护不够彻底。通过本节活动让幼儿懂得了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牙齿的重要性,通过谜语和刷牙舞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并通过照镜子让孩子对自己的牙齿进行观察,这节活动的重点孩子充分了解了牙齿的结构及名称、作用。树立孩子对牙齿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学会好好保护牙齿。
生活活动教案中班免费篇二
能积极关注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作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尝试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数字卡片、图画纸、水彩笔若干。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小朋友都带来了有数字的物品,我们去参观一下,都有些什么物品?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参观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自然地感受数字和它们的作用。
二、基本部分
1、提问:
(1)在观察时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
(2)小朋友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2、仔细观察,了解数字的更多作用。
(1)通过说明方式,幼儿交流、讨论。
(2)提问:观察中,哪些地方有数字?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3、利用游戏,升华主题。
游戏《数字排队》:让幼儿自由选择数字,自由进行组合,并充分讲述。
三、结束部分:
想象作画,尝试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本课中,我主要以培养幼儿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的来进行教学,让幼儿能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幼儿们在活动中去感受数字和我们生活中的关系,来引导幼儿去发现数字中的奥秘,能巧妙的运用数字完成任务。
能通过在教学中的活动,让幼儿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数字是分不开,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我举行多种活动能让幼儿为主体,幼儿们能积极的参与活动,能学习生活中的经验与知识。让幼儿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同时也能很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生活活动教案中班免费篇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体现人本主义思想的同时,也体现了学前教育具有开放性和整合性的特点,它使我们更关注孩子学习的状态。小班的孩子怎样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呢?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1.观察感知西红柿、胡萝卜、黄瓜等常见蔬菜,知道它们的名称及外形特征。
2.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蔬菜的名称及外形特征,学会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给青菜奶奶过生日的快乐。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新鲜蔬菜若干:各种萝卜5只,长短不一的黄瓜4根,大小不一的番茄3只,粗细长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菜1棵,蔬菜分别放在小布袋里;相应的蔬菜图片。
2.用硬纸做一个青菜老人。
3.一个生日蛋糕。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过生日。
小班孩子的想像力极其丰富,所以,应为他们创造一个能激发情绪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孩子们的情绪随着情节亦步亦趋。这里是以青菜奶奶的生日为情景,引领孩子进入活动。
在活动中:
师:(出示纸制青菜)这是什么?
孩子:青菜。
师:这是青菜奶奶还是青菜宝宝?
孩子:青菜奶奶。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孩子:戴着老花眼镜有一条一条线有皱纹。
师:把你布袋里的小客人请出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师:谁的宝宝摸上去也是滑滑的哦,有的宝宝摸上去是滑滑的,有的是粗糙的。
孩子:我的萝卜宝宝是长长的、红色的我的萝卜宝宝圆圆的,是白色的。
师:萝卜有长的圆的,还有不同的颜色除了红色、白色,还有什么颜色的萝卜?
孩子:有绿色我也是红的(举着胡萝卜)。
在引导孩子的认知过程中,尽可能地寻找时机,丰富孩子的知识。
这里尽可能地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让孩子自己感受蔬菜的特征。这时,孩子获得的能力发展远比了解蔬菜的知识重要。
2.“小客人”来排队。
和孩子的生活相似的活动蕴涵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在选择蔬菜的种类和数量时,我就考虑让孩子积累一些数学经验。我们的生活周围到处都有数,只要用心,就可以在生活的背景中,让孩子在感知数中学习算术。另外,品种多样的萝卜、番茄、茄子,以及“给蔬菜排队”的不同维度,都让孩子感受到:世界是丰富多样的。
在活动中:
师:把“小客人”放在一起,排排队,一起去青菜奶奶的家。
孩子:大的排第一个黄瓜宝宝排在前面长的茄子排在前面。
就谁排在第一个,孩子的视角是多元的,有时是大的排第一,有时是短的排第一教师这时要传递的是:事物可以是多元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可能渐渐地养成孩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师:我们来数数,有几只番茄宝宝谁会写“5”谁知道“4”是什么样子的。
这时,孩子感受到了物体的长短、大小、粗细等形状特征,也感受了数量和数字。
二、去青菜奶奶家。
小班年龄是言语习惯养成的最好时期,而小班孩子的良好语言习惯就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所以,我设计了“青菜奶奶眼睛不好、耳朵不好”的情节,来养成好习惯。
关于汉字的`学习,我的做法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出现,让孩子反复感知,从而认识一些汉字。
在活动中:
1.师:(将贴在板上的蔬菜图片用笔圈起来)这些宝宝和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蔬菜。(出示汉字“蔬菜”)。
2.师:我们一起去青菜奶奶家门关着青菜奶奶眼睛不好,她看不清你是谁?
孩子:我们说告诉她。
师:青菜奶奶耳朵不好,怎么办?
孩子:我们说得响一点。
师:好,我们去青菜奶奶家了。
师:青菜奶奶家到了。谁先去敲敲门?
教师扮青菜奶奶:谁呀你是什么样的黄瓜宝宝好,请进请进。
教师的提问,关系到孩子的思维活动的质量,好的提问可以推进孩子的活动。
三、和青菜奶奶过生日。
1.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音乐对于我们平常人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个人的体会是:它可以为我的情绪情感推波助澜,在我幸福的时候飞扬我的幸福,在我痛苦的时候缓解我的痛苦。所以,我想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音乐是可以随时随处地为自己而用的。
在活动中:
在青菜奶奶家坐下。
师:青菜奶奶请我们吃蛋糕啦。我们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孩子唱《生日歌》。
师:老师的生日歌和你们的有些不一样(老师将“青菜奶奶”填进生日歌里)。
孩子也和老师一起唱。
2.分生日蛋糕。
在这个活动环节,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对数的了解远远不止我们认为的那样。
在活动中:
师:青菜奶奶的蛋糕谁想吃一个蛋糕给谁吃?
孩子:(纷纷举手)我。
小班孩子的心里只有自我,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孩子的眼睛看见同伴。
师:一个蛋糕给谁吃?
孩子:切开分吧。
师:(切两刀)这样够了吗。
孩子:够了。
师:数一数6块这6个人有得吃,其他的你们就没有了。
孩子:不行,再分。
师:数数,够了吗(一直切到与大家的人数一致)。
引导孩子关注集体。
另外,由于每切一刀都会增加两块,所以,可以让孩子积累双数的概念。教师指导语可以是“刚才有6块,切了一刀是几块?数一数”等等。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手口一致的点数完全超过我们的估计。
3.一起吃蛋糕。
要求小班孩子有谦让行为有些勉强,但是可以提醒他们关心同伴。在活动中,我用“看看你的朋友有蛋糕吗”来提醒孩子关注别人。
这是一个比较高效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轻松,孩子喜欢。这给了我一个启发:小班孩子的活动设计和孩子的生活越贴近,越容易吸引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
生活活动教案中班免费篇四
1、认识各种各样的蛋,不同的蛋有大小之分。
2、按照蛋的大小进行排队。
3、知道蛋有蛋清.蛋黄.蛋壳.会爱护蛋宝宝.活动准备。
1、图片:鸡.鸭.鹅.鹌鹑。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3、四只透明玻璃碗。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导入。
1.、“鸡妈妈要来看望小朋友,猜一下,他给大家带了什么礼物?”发挥幼儿想象力,鼓励幼儿说出不一样的答案!
2、“伸出小手摸一摸,看看你猜对了吗?”教师让幼儿伸手到篮子里摸摸,然后再让幼儿说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鸡妈妈不仅带了自己生的蛋,为了让小朋友们获得更加丰富的营养,看看她还带了什么?”
1、出示大大小小的蛋宝宝:鸭蛋,鹅蛋,鹌鹑蛋。“请大家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蛋宝宝,瞧一瞧,你见过他们吗?”
2.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的大小。
-----幼儿比比.看看.掂掂.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颜色.份量来比较蛋.教师小结“有的蛋宝宝大(鹅蛋最大)有的蛋宝宝小(鹌鹑蛋最小),有的颜色偏红(如鸡蛋),有的蛋是浅绿色(如鸭蛋)、、、,不同的动物生的蛋也不一样。”
3.幼儿将蛋宝宝排队。提醒幼儿在拿蛋过程中要小心,不要掉地上。
“最大的蛋宝宝要排在前面,后面依次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
4.猜猜它们是谁的蛋。“这些蛋宝宝的妈妈是谁呢?”出示图片鸡鸭鹅,鹌鹑,请小朋友把蛋宝宝送到自己妈妈的身边。出示图片:鸡.鸭.鹅.鹌鹑,请幼儿将图片与实物一一对应。
三、结束部分。
“这些蛋有大有小,颜色也不一样,但是在蛋壳里面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产生想要打开看看蛋的里面的想法。
(1)教师将蛋逐一打开在玻璃碗中,请幼儿仔细观察蛋壳、蛋清、蛋黄。
(2)让幼儿知道所有的蛋都有外壳,蛋壳很薄、容易碎,蛋壳里面有蛋清、蛋黄。
(3)向幼儿介绍有营养的蛋,知道蛋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要多吃蛋。
四、延伸。
与厨房合作,让幼儿看一看蛋不同的做法。并做好观察记录。
这节课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蛋,对小班孩子来说,鸡蛋、鹌鹑蛋是幼儿园幼儿经常会吃到的,幼儿对此很熟悉,但是平常接触鸭蛋、鹅蛋的机会少,幼儿感到很陌生。我请幼儿将这些蛋进行比较,说说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观察的比较仔细,说出了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再通过感受知道重量也不一样。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主动探索较少,作为教师,我们应适时地引导,积极地为幼儿创造一个探索、交流、展示的空间,让他们也能充分的体会到探索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生活活动教案中班免费篇五
活动目标:
1、了解知了的外形特征和鸣叫特点。
2、懂得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要保持安静。
活动准备:
课件《夏天的知了》。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知了1、教师打开课件片头画面。
教师点击知了:小朋友,听一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2、教师播放知了视频,让幼儿欣赏。
3、小结:知了又叫“蝉”,是夏天才有的一种昆虫,它一般生活在树上,会发出吱吱的鸣叫声。
二、欣赏儿歌:知了1、老师念儿歌,请幼儿整体欣赏一遍儿歌。
2、教师:小朋友,为什么说“知了真不好呢?”3、教师:因为知了的叫声听起来很像“知了、知了”,所以我们以为它在说“知道了”呢!
三、评一评:谁做得对1、教师点击呈现课件中的四幅画面。
3、根据幼儿的回答将小红花拖放到做得对的画面中,验证正误。
4、总结: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不能学夏天的知了,应该安静地做事,不打扰别人睡觉。
生活活动教案中班免费篇六
活动目标:
让幼儿了解公勺的作用,并在吃点心时会正确使用。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讲卫生的小公勺》。
2.讨论:小猫这样用公勺对吗?应该怎样用公勺?为什么公勺不可以放在嘴里?
3.小结:小公勺最讲卫生了,它不喜欢到小朋友的嘴里,我们只能拿它舀饼干放在盘子里,这样大家都讲卫生,不会生病了。
附故事:讲卫生的小公勺。
吃点心的时间到了,小动物们洗好手都来到餐厅吃点心了。小猫看见有好吃的饼干,很开心,用勺子舀了一块,塞到了嘴里。一旁的小兔忙说:小猫,这个勺子是大家一起用的,只能舀了饼干放在盘子里,不能塞到嘴里的。小狗也说:是啊,公用的勺子放在嘴里,这样多不卫生啊!这时小兔舀了一块饼干放到盘子里,小狗也舀了一块饼干放在盘子里,又把勺子放回桌上。小猫看了,明白了道理,也学着它们的样子,把饼干舀到盘子里,不再往嘴巴里塞了。小勺子看到大家都那么讲卫生,露出了开心的笑脸。
生活活动教案中班免费篇七
2、按照蛋的大小进行排队。
3、知道蛋有蛋清。蛋黄。蛋壳。会爱护蛋宝宝。
1、图片:鸡。鸭。鹅。鹌鹑。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3、四只透明玻璃碗。
一.开始部分:情境导入。
1。、“鸡妈妈要来看望小朋友,猜一下,他给大家带了什么礼物?”发挥幼儿想象力,鼓励幼儿说出不一样的答案!
2、“伸出小手摸一摸,看看你猜对了吗?”教师让幼儿伸手到篮子里摸摸,然后再让幼儿说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鸡妈妈不仅带了自己生的蛋,为了让小朋友们获得更加丰富的营养,看看她还带了什么?”
1、出示大大小小的蛋宝宝:鸭蛋,鹅蛋,鹌鹑蛋。“请大家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蛋宝宝,瞧一瞧,你见过他们吗?”
2、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的大小。-----幼儿比比。看看。掂掂。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颜色。份量来比较蛋。教师小结“有的蛋宝宝大(鹅蛋最大)有的蛋宝宝小(鹌鹑蛋最小),有的颜色偏红(如鸡蛋),有的蛋是浅绿色(如鸭蛋),不同的动物生的蛋也不一样。”
3、幼儿将蛋宝宝排队。提醒幼儿在拿蛋过程中要小心,不要掉地上。
“最大的蛋宝宝要排在前面,后面依次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
4、猜猜它们是谁的蛋。“这些蛋宝宝的妈妈是谁呢?”出示图片鸡鸭鹅,鹌鹑,请小朋友把蛋宝宝送到自己妈妈的身边。出示图片:鸡。鸭。鹅。鹌鹑,请幼儿将图片与实物一一对应。
三:结束部分:
“这些蛋有大有小,颜色也不一样,但是在蛋壳里面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产生想要打开看看蛋的里面的想法。
(1)教师将蛋逐一打开在玻璃碗中,请幼儿仔细观察蛋壳、蛋清、蛋黄。
(2)让幼儿知道所有的蛋都有外壳,蛋壳很薄、容易碎,蛋壳里面有蛋清、蛋黄。
(3)向幼儿介绍有营养的蛋,知道蛋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要多吃蛋。
四:延伸:
与厨房合作,让幼儿看一看蛋不同的做法。并做好观察记录。
这节课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蛋,对小班孩子来说,鸡蛋、鹌鹑蛋是幼儿园幼儿经常会吃到的,幼儿对此很熟悉,但是平常接触鸭蛋、鹅蛋的机会少,幼儿感到很陌生。我请幼儿将这些蛋进行比较,说说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观察的比较仔细,说出了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再通过感受知道重量也不一样。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主动探索较少,作为教师,我们应适时地引导,积极地为幼儿创造一个探索、交流、展示的空间,让他们也能充分的体会到探索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生活活动教案中班免费篇八
1、学习利用工具取纸浆模型,并通过讨论交流找出取纸浆模型的有效方法。
2、在制作纸浆玩具的过程中,体验废纸再利用的乐趣。
1、前次活动中,已经晾干但还未取出的带模具的纸浆模型。
2、老师预想的钉子、剪子、刀子、勺子、叉子、铅笔、铲子等工具若干。
孩子们,我们昨天制作的纸浆碗已经晾干了,现在我们一起把它们取出来吧。(孩子们闻言一起行动起来,幼儿感到徒手取模型的时候很困难,都很着急“老师!取不出来!”“老师!太费劲了!”)。
空手取不出来的模型,我们可以请个小帮手来帮我们的忙吗?请谁来帮忙怎么做呢,大家动脑筋好好想一想。(孩子们凭空想出了一些常用的小工具,如:刀子、剪子、尺、笔等,也凭借以往的经验预想出一些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师:“大家都想出了一些好办法,可是这些办法管用不管用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可以自己试做,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试做,不过大家都要注意有的工具比较危险,所以用的时候要特别小心,注意安全,别弄伤了自己和其他小朋友。”
郑若凯选了一把剪子,用它的尖端沿碗的边缘慢慢向下撬,蒋多鸣见了也从自己的书包里跟着拿了一把剪刀,用力撬了起来,不过他刚撬了几下,碗内层的纸浆就被戳破了,他只好放弃,转过头看着郑若凯继续撬。郑若凯边向下撬纸浆边用另一只手不停转动碗,由于有了先前同伴失败的教训,他撬的动作很小心,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撬几下就停下来休息一会,旁边观战的蒋多鸣跟随他的动作也是一付很紧张的样子,边看边叮嘱伙伴:“小心点!”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纸浆模型就顺利取出了,除了碗的边缘有些破损,整个模型的外观大致还算完整,两个人不由兴奋地欢呼跳跃起来。
另一组的卢欣欣没有使用任何工具,已经成功将模型取出来了,而且异常完整。)。
组织幼儿将各自使用工具的方法以及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进行交流,并提出自己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供大家讨论并解决。
(老师的话音刚落,孩子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蒋多明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和郑若凯用的都是剪子,可是我的纸浆碗就破了,他的没破,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请他分别模仿一下自己和郑若凯操作时的动作,他马上从中找出了原因:自己心急动作太猛用力太大,而郑若凯动作慢,用力小。
“是不是所有的塑料模具里的纸浆模型都可以这么容易的拿出来呢?”我提出问题,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田亦等几个幼儿表示:虽然自己也用了塑料碗,可是里面的纸浆仍然拿不出来。我引导大家找它们的不同,开始孩子们的注意只停留在容器外表的差异,所以意见一直无法同意。我请欣欣说说她是怎么把纸浆模型拿出来的,欣欣示范了一下她的操作动作向同伴介绍说“一捏就可以了。”听她这么一说,下面的孩子也去轮流捏了捏田亦和欣欣使用的模具,这样又有了新发现:有的软,一捏就变形了:有的硬,怎么都捏不动。孩子们于是恍然大悟:只有软塑料的模具才能不借助任何工具,顺利取出里面的模型。这为他们以后再次尝试进行同类操作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自我评析:虽然这次活动给了部分实验失败的孩子们一个挫折和打击,但是通过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和使用过程的互相介绍,使幼儿的成功经验在同伴之间进行了交流和分享,同时创造了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大家发现自己对工具的预想使用效果和真实的使用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只凭空想而不动手去做是不行的。
这些有益经验的获取让我感到这个年龄的孩子对问题的独立判断能力在逐渐增强,但还存在很多顺从判断的现象,一部分孩子不肯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对别人的看法多随声附和,很少提出自己的异议和见解。以后的科学活动我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注重培养孩子们主动观察、主动发现和提问、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由于我自己先前没有制作纸浆模型这方面的经验,在活动前也没有事先进行尝试和预想过,所以在取出晾干的纸浆模型时,虽然部分孩子们以失败告终,但还有一部分的孩子们可以很轻松很完整的取出自己的模型,这种现象是偶然的吗?这个问题的出现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面对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我没有为了保持自己的尊严、掩盖自己无知的真相而采取回避的做法,我深知好奇心和探究欲不仅能提高幼儿科学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还可以使科学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是使幼儿探究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在这种背景下的教育,可以使幼儿永葆学习热情,因此在发现问题后,我没有简单地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直接告知幼儿问题产生原因,以及解决方法,而是顺应幼儿兴趣,不过多干预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一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了思维的灵敏度。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亲历探究、解决问题全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776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