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时,教师可以借鉴同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教案的编写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前后知识和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教案的探讨和分享可以促进教师们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推动教学改革和发展。
艺术爱好者的美术教案篇一
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喜欢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到的事物,在石头上画画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一种美术形式。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对事物进行从无意到有意的观察,从对石头外形的基本观察开始,启发幼儿想象每一块石头像什么、可以创作成什么…千姿百态的石头为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提供了空间,让幼儿在感受石头的自然之美和形态之美的同时,提高绘画能力及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石头的形状进行想象,尝试在石头上作画。
2、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体验用不同方式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石头,棉签、彩笔、水粉或丙烯颜料、调色盘等,“《幼儿学习材我的想象》。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的石头,请幼儿根据石头的形状进行想象。
提问:这些石头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的石头像什么?
2、鼓励幼儿自主选择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大胆说出自己的创意。
提问:怎样把手中的石头变成你想象的东西?你想怎样装饰自己的石头?
3、教师重点演示用棉签在石头上作画,引导幼儿观察、掌握作画的方法。
提出要求:可以自由选择棉签、彩笔等不同的作画工具,用棉签画时蘸色要均匀,画出的线条尽量清晰、流畅,颜色没干前不要涂抹。
3、鼓励幼儿大胆绘画、装饰石头。
4、教师巡回观察,分层指导幼儿,鼓励想象力比较丰富的幼儿尽量根据石头造型进行创作;提示想象力比较欠缺的幼儿,可在石头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事物的形象也可以用花纹、图案装饰石头。
5、作品展示,引导幼儿分享、交流作品。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重点说说作品的主题和作画的方法。
(2)请幼儿相互欣赏,说说谁的石头画最有创意,引导幼儿重点从想象力、画的内容、色彩等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延伸:
请幼儿阅读《我的想象》第19页,说一说书上的石头变成了什么,进一步拓展思维。
艺术爱好者的美术教案篇二
学情分析:
学生从四年级升到五年级后的第一堂美术课,状态还没完全到位。表现为课前准备不足,课堂纪律有点涣散,心思还没回到课堂等。写生基本功较弱亦需进一步引导练习,进行一定的强化训练。
指导思想:
本课是一节集中欣赏人物肖像的“欣赏评述”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肖像艺术的特征,认识肖像艺术形神统一的艺术表现力;通过欣赏不同表现方法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以及与作品的和谐统一,认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从而了解美术语言与作品表现力的关系。
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两个页面,共展现艺术家作品5幅,学生作品3幅。艺术家作品中涉及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速写,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欣赏的方法,了解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教学目标:
1、欣赏用各种绘画工具画出的肖像作品,感受它们的不同。
2、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把“形”和“神”结合起来。
3、结合人物的外表和神态向同学描述自己喜欢的肖像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在欣赏的过程中注重“形”、“神”互相结合。
教学准备:
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出示肖像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工具和画法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出示图片〈蒙娜丽莎的微笑〉,这是一幅世界上最著名的肖像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作品。画家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特别注重刻画,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含义无穷,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很多人都说这是一种神秘的微笑。
3、小结: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形”我们都知道是指的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在优秀的肖像作品中,形神是皆备的,两者缺一不可。
二、学生讨论。
如何才能把人物的形象和神态很好的结合起来呢?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人物外貌的基础上再去想象人物的`思想感情。去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猜一猜。
让你的同桌根据你的神态猜一猜你当时的心情。并想一想如何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四、画一画。
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画一幅半身肖像。并可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上背景。
五、课后拓展。
从课外书上,网上,杂志上去观察更多的人物肖像,并向同学描述人物的外表和神态。
教学反思:
人物肖像画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人物画教学中学生,常常存在“不敢画”和“观察不仔细”的毛病,针对此,本节课教学以趣激学、以情促学,把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原则。
本课以“寻找打开肖像画大门的两把钥匙”为线索,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通过悬念引入课题,通过角色游戏吸引学生去观察、分析、寻找画人物的第一把钥匙:人物写生要仔细观察,抓住特征。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存在问题:学生在绘画时线条不流畅,不能很好的表现人物特点。这部分应是今后训练的重点。
学生特别对作业要求、作业时间性这个基本要求还不大明白。第一轮作业明显达不到要求,作业也交不齐。
改进措施:反复提示,进行一个周期的强化训练。
艺术爱好者的美术教案篇三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尝试用四川方言唱一唱“哥”“脚”“壳”的发音。
2、从歌曲中体验四川方言的特点,以及歌曲诙谐活泼的情绪。
图片、音乐。
音带。
1、律动进入教室。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入场坐下。
2、谜语导入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3、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理解记忆歌词。
——师幼看图谱念歌词。
——结合图谱,师幼一起跟着音乐完整念歌词。
4、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有趣。
(1)幼儿跟着琴声轻轻演唱。
(2)提问的方式解决歌词记忆困难。
(3)幼儿表演唱。
幼儿两两合作,边演唱歌曲边表演螃蟹和被夹住的'人。
5、结束。
艺术爱好者的美术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欣赏用各种绘画工具画出的肖像作品,感受它们的不同。
2、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把“形”和“神”结合起来。
3、结合人物的外表和神态向同学描述自身喜欢的肖像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在欣赏的过程中注重“形”“神”互相结合。
教学准备:
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出示肖像作品(国画、雕塑、油画、版画、线描),让同学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工具和画法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出示图片《〈蒙娜丽莎的微笑〉》,这是一幅世界上最伟大,最著名的肖像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作品。画家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流露感情的关键部位特别注重刻画,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含义无穷,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很多人都说这是一种神秘的微笑。
3、小结: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形”我们都知道是指的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在优秀的肖像作品中,形神是皆备的,两者缺一不可。
二、同学讨论。
如何才干把人物的形象和神态很好的结合起来呢?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人物外貌的基础上再去想象人物的思想感情。去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猜一猜。
拿出自身的照片,让你的同桌根据你的神态猜一猜你当时的心情。并想一想如何进行发明性的表达。
四、画一画。
选择自身喜欢的肖像图片,用自身喜欢的绘画方式改画。并可依照自身的理解加上背景。
五、课后拓展。
从课外书上,网上,杂志上去观察更多的人物肖像,并向同学描述人物的外表和神态。
课后记:经过一个暑假的调整,加上同学们也懂事了许多,课堂的配合还有相互的合作都比较好。
艺术爱好者的美术教案篇五
唐老鸭,这一幼儿喜爱的憨厚、滑稽的卡通形象,已经受到了几代人的青睐了,孩子们都深深地喜爱着这个摇摆明星。通过唐老鸭减肥这一生活化、游戏化的情节来诠释音乐三段体的结构,能够让幼儿从生活经验和思维形式上引起共鸣,而对唐老鸭发自内心的喜欢,又能促使幼儿积极、热情地去感受、想象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胖人走和瘦人走的样子以及健身的多种方式又是平时幼儿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的,也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乐于模仿的对象,可以说有丰富的经验基础,对于幼儿创编表现唐老鸭肥胖和减肥后的行走方式,以及表现唐老鸭的减肥过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初步学习合拍地做胖鸭走、瘦鸭走以及根据音乐的节奏创编健身动作。
2、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知道肥胖会给人的活动带来不方便,我们应提倡合理饮食,运动健身。
音乐《瑞典狂想曲》片段(前半段)、课件(胖鸭、瘦鸭)、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迪斯尼乐园玩,好吗?
2、师:迪斯尼乐园里都有谁啊?播放课件(二)!
师:他长得怎么样?(胖胖的)它为什么会变的这么胖呢?
(一)探索a段动作,故事引入。
1、故事:自从唐老鸭住进迪斯尼乐园以后,它就开始懒惰了。他每天就知道吃,又不做运动,结果就越来越胖,肚子也越来越大,你们听,它来了!
2、教师表演胖唐老鸭走路的动作:慢慢走,慢慢走。
4、教师与幼儿听音乐来模仿一次唐老鸭走路的样子。
师:那我们现在来学学胖唐老鸭走路的样子吧!做的时候一定要根据音乐的节奏来一步一步慢慢的,重重的走,还要表现出摇摇摆摆的样子。(教师在幼儿走时要提醒幼儿要慢慢走,摇摇摆摆)。
(二)探索b倾听b段音乐。
1、师:唐老鸭胖得连路都走不动了,它心里可着急了,有什么办法让他瘦下来呢?(运动)。
师:那唐老鸭会做哪些运动呢?
师:谁有想到跟其他人不一样的运动?
师:唐老鸭胖的连腿都抬不动,你们也可以帮助它想想减腿部运动?
师:小朋友帮胖唐老鸭想了那么多的运动,那你们现在把自己心里想到的动作跟着音乐来一起来做一做!有个要求:做的时候要想到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动作。
2、教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做唐老鸭可能采取的运动方式,
师:刚才你们的唐老鸭在做什么运动?他是怎样运动的?
3、教师选择几种有趣的动作带领幼儿进行集体表演。
师:小朋友都想到了不一样的运动方式!真棒!现在我们就连起来跟着音乐节奏来锻炼锻炼!
(三)探索c段动作。
听音乐。
师:现在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表演瘦唐老鸭走路,要走的快快的,轻轻的摇摇摆摆的!(播放音乐c段)。
1、完整表演。(根据幼儿设计的不同情节进行2次以上不同表演)。
师:减肥后的唐老鸭在“动物运动会—百米赛跑”跑的可快了呢?你们猜!它得了第几名?它心里可高兴了。我们来表演一次胖唐老鸭经过运动锻炼变成瘦唐老鸭拿到冠军的过程。(要求跟着音乐的节奏来做运动)。
2、师:黄老师发现刚才有些小朋友没有跟着音乐的节奏来做动作!我们要表现出胖唐老鸭重重的,慢慢的,摇摇摆摆的走。而瘦唐老鸭轻轻的,快快的,摇摇摆摆的走!做运动的时候呢要有力一点!那我们再来表演一次吧!
艺术爱好者的美术教案篇六
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美术学科越来越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审美艺术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因而美术欣赏也相应地要求欣赏者的个性化创造,在生动的直觉形象中体验、感悟、共鸣,进而把握人生哲理、历史真理和宇宙奥秘。
雕塑是美术艺术内容之一,在生活中接触的也比较多,也是很重要是一门艺术。对艺术是了解不能局限在某一个范围内、时间段里,而是要向各个层面、各个时间去了解。这样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本课采用的是欣赏式教学,通过对图片的讲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趣。让学生自己去发觉身边美的事物,去感知它的内涵。借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展示自己当时的情感。
本课课内讲解为一课时,结合学校研究性课程的学习,采用书本与现实生活、身边的事物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方案。
课型:欣赏课。
教学对象: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二年级。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提高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兵马俑的书籍和图片。
教学过程():
导引:
1、两位同学上讲台摆一个他们自己认为很酷的姿势,在让下面的同学讨论一下两位同学的姿势如何?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
一、导入新课:先出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作品的图片各一张。问美术分为哪几类?再问一下同学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由此引出雕塑念。
雕塑: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二、雕塑的分类:
1)、按材料:石雕、木雕、竹雕、泥雕、金属雕、冰雕、石膏像等。
2)、按空间形制(形态):圆雕、浮雕、透雕。
圆雕:不附着背景的完全立体的可从四面观赏的一种雕塑。如《思想者》、《菊花仙子》。
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厚度,根据凸起的高度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
3)、按功用和所放的位置: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性雕塑、室内雕塑等。
1、雕塑的形体:
a、罗丹的《思想者》。罗丹是法国近代最著名的雕塑家,被称为“近代雕塑之父”。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雕塑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最初一位雕刻家。这尊雕塑是罗丹为《地狱之门》中央的门楣而作的。雕塑的人物形态是弯腰屈膝,右手托着下颚,嘴咬着自己的粗手,陷入苦苦的思索之中。眉弓突起,双眼深陷隐于暗影之中,咬肌凸起,全身肌肉紧张。强化了他的苦闷、深思。
b、摩尔的《斜卧像》。这是1957——1958年为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创作的雕像。这是一件抽象化的雕塑,描绘的是一位斜卧翘首远望的女性。像这种表现性的雕像,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这样的雕塑应从内在的意境去观看,不能单看外表。
c、雕塑具有体量感,它直接影响着观赏效果与主题的表达。例如,河南洛阳《卢舍那大佛》的体积之大和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数量之多,都是构成迫人气势和宏大气魄的重要因素,也是作品内容的重要方面和表达主题的重要因素。
2、雕塑作品的象征性和寓意性。
雕塑形象单纯,难于作复杂的描绘所以作者利用其形体变化,体量和外轮廓造成雕塑的节奏韵律感,赋予象征性和寓意性。如法国马约尔的《地中海》。他以丰满的女人体象征美丽富饶的地中海。马约尔是一位善于刻画女性美的.艺术家,他从一个形象和姿态中显露出内心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
3、注重作品的材质和内容的关系。
材质美和材质与内容的统一,便是雕塑艺术的重要特点。《鳖》是一件因材施艺,构思奇巧,造型成功的小石雕。作者琢磨得精细逼真,同时在印体石上留有粗糙的砸痕来保持石材原有的特点。这是利用材质肌理对比和加工留痕,增强表现力和审美情趣。
霍去病墓的各种动物雕刻多是利用石材的原形稍加雕凿,既使其具有生命,又保持了石质的美感。
4、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性。
雕塑作品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的,使作品作用与环境,并使环境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景观。爱得华的《美人鱼》,是置于丹麦哥本哈根海滨公园中的巨石上。她倚坐在水边礁石上,是礁石、海水、天光、倒影都成为作品内涵不可缺少的部分。
美国的《红色立方体》是纽约海上保险公司大厦前的雕塑。在林立的高楼大厦间,斜立的几何体和几何形楼群,形成了正与斜的对立统一关系,暗示了保险公司。强烈的红色使它成为公共环境中的点睛之作。
艺术爱好者的美术教案篇七
1、通过活动,让幼儿大胆想像并学会在蛋壳作画,体验制作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通过幼儿参与实践,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与同伴合作能力。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3、学习欣赏同伴的作品并说赞赏别人的话。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重点:能够在蛋壳上作画。
活动难点:能够通过欣赏,寻找画中美的因素,并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出来。
抽空蛋液的蛋壳、水彩、画笔。双面胶、彩色纸、毛线、剪刀等材料。
一、激趣引入:
教师今天带来个盒子,你们猜猜里面装的什么?(幼儿自由发挥)哇!原来是蛋壳宝宝啊!
师:你们喜欢吗?想学吗?今天我们就来做蛋壳宝宝,看谁做得最漂亮。
二、制作蛋壳宝宝(先学)。
1、老师把蛋壳宝宝学具发到各组,让幼儿观看宝宝的样子,都用什么材料。
2、让幼儿说一说做蛋壳宝宝都用到了哪些材料?(幼儿抢着说)看说得好,就奖励他一个笑脸。
3、让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画什么样的宝宝?(衣服头饰等)。
4、教师把材料发到各组。
5、幼儿自由作画。不能独立完成的,小组伙伴可以帮助他完成。
6、教师行间巡视,掌握幼儿作画情况。
三、欣赏画(后教)。
1、幼儿把做好的蛋壳宝宝放在桌子上。
2、比一比,说一说。
各小组看一看谁做的最漂亮,选三个漂亮的宝宝放到讲台上。
3、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被选上的小朋友到前面说一说自己作品制作过程。其他小朋友评一评。
4、教师指导:
(1)用蛋壳作画,要用水彩笔把图案在蛋壳上画好,画漂亮。
(2)彩纸的颜色要选好。选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3)衣服、头发等一定要粘住。
(4)蛋壳的口要封好。
四、帮助同组的小朋友修改作品。
课后反思:
本此活动所设计的:“蛋壳宝宝”比较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内容简单易学比较吸引幼儿。活动中幼儿非常愉悦,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很是好奇,同时表现出很愿意参与活动中来,活动中也渗透了些废物利用的教育,同时也教育幼儿在生活中要做个有细心的人。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小心翼翼,就怕一不小心会将蛋壳捏碎,大家认真的、仔细的在蛋壳上进行创作,一件件作品就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了。从而使幼儿在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中掌握相应的技能,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有的幼儿不会画图,有的水彩笔不下水,也有的幼儿剪刀不好使。这是老师课前准备做的不好。希望老师给出建议和指导,使我在今后幼教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艺术爱好者的美术教案篇八
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在石头上装饰与绘画。
2、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一)出示石头导入:
“小朋友这是什么?(石头)我们教室里来了几位动物艺术家,它们知道我们在收集石头,所以带来了和石头有关的礼物,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看时想一想是什么?猜猜是怎么变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师引导幼儿观察石头变成了什么,想想用了什么办法(材料)。
(三)提出创作要求:
1、大胆想象动手创造。
2、使用颜料的幼儿注意颜料不要过多。
3、尝试一种以上的方法创作。
(四)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染石子: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任意涂染石子,使其成彩色石子,并欣赏石子的美。
2、画石子:将石子涂成白色或其他颜色后晾干,然后在石子上画自己喜欢的东西。
3、石子组画:几块不同的石子组成一物体贴在纸上,再涂上颜色成为一幅画。例如:一小石子、一大石子上下连接粘在纸上,涂上颜色成为不倒翁娃娃。
(五)互相欣赏、分享成功的喜悦。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于展示台,请幼儿互相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艺术爱好者的美术教案篇九
1、认识番禺土特产——莲藕,通过观察、讨论,发现莲藕内部纹路特征。
2、能大胆地根据莲藕的内部纹路特征合理地组合、制作彩印画,体验创作的快乐。
1、莲藕若干个,菜板、菜刀各一。
2、蘸有颜料的抹布若干,盘子、纸张若干。
出处 wWw.Xuefen.cOm.cN
1、谈话导入。
师:“你知道莲藕是番禺哪个地方的特产?”
师:“你们吃过莲藕吗?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认识莲藕是万顷沙的土特产。
2、出示准备好的莲藕,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师:“那莲藕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大胆进行猜测,请幼儿说一说。
3、验证猜测结果:教师现场切开莲藕,请幼儿进行观察、交流,发现莲藕内部特征。
4、制作彩印画。
(1)引起幼儿对莲藕内部纹路的兴趣,加深印象。
师:“你看到的莲藕切开后是什么样的,你喜欢里面的花纹吗?”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
(2)出示印有莲藕内部纹路的图画请幼儿观察并猜测做画方法,然后进行介绍。
(3)介绍活动材料和要求。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作画步骤:选择自己喜欢颜色,将莲藕平的一面蘸上颜料,然后用力在纸上按下,再垂直提起,多次选择进行组合,边印边进行构图。
6、欣赏作品、交流作画感受。
鼓励幼儿间相互欣赏并大胆向同伴介绍。
艺术爱好者的美术教案篇十
1、仔细观察七星瓢虫的主要特点,大胆设计美丽的外衣和舞台。
2、尝试运用深浅颜色表现空间的同时能用黑线流畅勾线。
3、学习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同伴的作品。
七星瓢虫ppt、教师范画、蜡笔、画纸、知识准备熟悉儿歌《大老虎照相》
1、谈话猜谜语引入。
谜语: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蚜虫怕见它,棉花最欢迎。
2、欣赏图片,认识七星瓢虫。教师引导幼儿有序观察,并用语言描述。
(1)头是什么形状?头上有什么?
(2)身体是什么形状?身体上有些什么?
(3)仔细观察,七星瓢虫的翅膀有几个花纹?是什么形状?
教师小结:七星瓢虫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和两对翅膀;翅膀覆盖下的腹部成节状,这样的小虫子就是一只小昆虫。
3、教师示范绘画,学习用黑线流畅勾线。
(1)教师示范画七星瓢虫的样子;(先画椭圆形的身体、再画半圆形的头,头两侧有一对半圆形的眼睛,头顶有一对触角。身体用一根横线分成胸部和腹部,两侧共六只脚)
(2)教师请幼儿大胆想象设计七星瓢虫的外衣并用语言描述;
(1)提问:你想给它设计什么图案的外衣?
(3)教师请幼儿大胆想象自己画的七星瓢虫生活在哪里,添加背景并用语言描述;
(4)教师出示范画,幼儿仔细观察教师作品:(鲜艳的外衣、彩色的舞台、浅色的背景、黑色勾线)。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出作业要求。
绘画的时候注意物体的位置大小是否合适、添画的图案是否有创意、画面是否干净、自己的坐姿是否端正。孩子们,赶快设计吧!
5、评价活动:用合适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看法。
艺术爱好者的美术教案篇十一
1、学习用不同刷子来回涂画的方法表现大鲸鱼的浴缸。
2、能够通过绘画、粘贴等方式,创造性地的添画大海场景。
3、体验多种方式表现大海的乐趣,感知大海风景的美丽。
1、大鲸鱼图片。
2、海报纸、蓝色颜料、刷子、牙刷。
3、噜啦啦的音乐。
1、出示鲸鱼图片,创设“大鲸鱼要洗澡”情境,引发幼儿兴趣。
请幼儿观察鲸鱼图片,请幼儿帮大鲸鱼洗澡,提问:你想带大鲸鱼到哪里洗澡?引导幼儿自由想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利用儿歌提示的方法指导幼儿学习用刷子涂画的方法。
(2)利用儿歌学习用刷子涂画的方法。“拿起小刷子,水里打个滚,边上靠一靠,来回刷一刷”。
3、请幼儿用刷子涂画大鲸鱼的浴缸,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用绘画、粘贴等多种方式添画大海场景。
(1)作画要求:念着儿歌涂画大鲸鱼的浴缸,注意涂画均匀,保持画面干净、整洁。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用绘画、粘贴等多种形式创造性的表现大海的场景。
4、幼儿作品展示,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欣赏。
将所有幼儿作品张贴在大海的背景板中,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你是怎样涂画大鲸鱼浴缸的?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的整洁度、完整性,指导涂画时要来回刷一刷。
活动延伸:创设“送大鲸鱼回家”的情境,师幼跟随音乐动一动,大家一起唱唱跳跳,想象鲸鱼在大海中的情景。
艺术爱好者的美术教案篇十二
1、尝试用油画棒与水粉作画,体会油水分离的特殊效果,激发幼儿的兴趣。
2、学习水彩平涂的方法。
3、培养活动的观察、想象能力及大胆创作画面。
1、活动前,带领幼儿观看了动物世界及有关动物的图书等。
2、白纸、油画棒、水粉色、毛笔等
一、变魔术形式,导入活动
1、老师出示一张白纸(事先用蜡或白色油画棒画好图案)平涂颜色,变出其图案。
2、请幼儿模仿老师平涂的方法,进行操作,变魔术。
二、观察讨论
1、提问:你变出什么没有?老师变出了什么?怎样变的?
2、还可以怎样平涂颜色来变?使画面更漂亮?
三、操作探讨活动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画面。
2、指导幼儿大胆涂色,在颜色交界地方不要停笔,两种颜色可以碰在一起。
3、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蜡不溶水)
四、展示、评价
1、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不同底色间相互渗透的效果。
2、表扬颜色搭配好、涂色均匀、画面具有想象力的作品。
艺术爱好者的美术教案篇十三
2、能运用拓印的形式表现秋天的美景,能够大胆的运用拓印描绘秋天。利用拓印的形式,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3、体验拓印活动的乐趣,能积极参与绘画活动,感受秋天的色彩,热爱大自然。
1、掌握简单的拓印技巧。(难点)。
2、感受秋天的色彩,热爱大自然。(重点)。
1、物质准备:儿歌、示范画、画笔、颜料、白纸、涮笔筒、收集5~10片树叶。
2、经验准备:感受过秋天。
一、音乐导入,引出主题。
听一听秋天。
教师:大家仔细听,儿歌里都讲了什么?(教师播放儿歌《秋天到》,幼儿自由回答,教师评价。)那请小朋友想一想,秋天是什么颜色的?(随机提问幼儿,鼓励评价。)。
二、积极讨论,深入探究。
看一看秋天。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收集的树叶拿出来吧。大家来观察一下手中树叶。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及时给予适当回应。通过描述树叶的形状,激发幼儿想象力。)。
小结:银杏叶像一把小扇子,枫叶像鸭爪一样;银杏树叶是黄色的,枫叶是红色的、、、、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红色、橙色、黄色时,有没有觉得暖暖的,很热情?能让你感觉到这些感觉的颜色就是暖色系,那相反你们看蓝色、绿色、黑色时,是不是感觉有点冷冷的?这种颜色呢就叫做冷色系。(提升幼儿对色彩的认知,并从固有色的`基础上有一个提升。)。
教师:再仔细观察一下,叶子上还有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及时肯定评价)。
小结:叶子上的细线叫叶脉,它长得像网子一样,是叶子的血管,是用来把营养运输到身体里的。(拓展幼儿科学知识)。
教师:秋天的叶子是不是很好看呀?但是你们看枯了的叶子很难保存,一碰就碎了,是不是呀?(教师拿出枯叶轻轻掰碎)。
教师:那我们怎么把它保存下来呢?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给予回应)。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好不好看呀?(教师出示提前准备的图画)。
教师:那我们一起画一画好吗?哪个小朋友可以把叶子借给我呀?
(调动幼儿积极性)。
找几个小朋友,拿几片不同的叶子。用画笔蘸取颜料,刷在叶子上,做示范画。
教师:你们看这是画笔,我们先用画笔在叶子上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当你换下一个颜色时,要把画笔在涮笔筒里涮干净,然后设计一个你想表达的秋天图案,取出一张白纸,把上颜料的叶子按照你的设计放在相应的位置,用手轻轻按压,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图案了!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拓印的样子代表了老师心目中的秋天,小朋友们你们拿出你的小手创造你们心目中的秋天吧!
三、自主想象,发挥创作。
画一画秋天。
教师分发画笔、颜料、白纸等。
教师:请小朋友们,拿起画笔,把你想到的秋天画在叶子上吧!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导)。
分享作品(教师及时肯定评价)。
教师准备一张长长的白纸,将幼儿的画作,拼接在一起,进行展览。
美丽的秋天是一个有趣的美术活动,在活动中运用多领域融合,它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尊重幼儿自主发挥,幼儿在交流合作中也发展了其社会性。教师在巡视指导中,注意对幼儿习惯的培养,对于用完的树叶用该如何处理,要进行及时指导,对于个体差异较大的,要调整教学方法。
艺术爱好者的美术教案篇十四
通过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树木是我们的好朋友,激发幼儿喜爱树木的情感。
1、树干、带有一小段树干树枝和树叶的上半棵大树。
2、故事绘画的纸、笔。撕贴的纸、糨糊若干。
一、引起兴趣。
(出示小熊)小熊想做什么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猜猜看小熊想画什么?
小熊为什么要画一棵大树呢?老师来讲一个故事。
二、听“小熊画大树”的故事。
1、教师边讲故事,边相应地出示大树的各个组成结构:
粗粗的树干是大树的身体,(什么是大树的`身体?)长长的树枝是大树的手臂,(什么是大叔的手臂?)树上还有许多好看的树叶。
2、小熊发现:咦,大树没有脚,怎么能站着呢?(个别幼儿想象回答)大树说:“哈哈,我的脚长在地底下,树根就是我的脚。”(大树的脚是什么?平时我们看得见吗?)
3、提问:
大树的身体是什么?
大树的手臂是什么?
大树的脚又是什么?
你们喜欢大树吗?为什么?
3、小结:有了大树,小鸟就有地方筑窝,松鼠才可以在大树上窜上窜下忙个不停,夏天还可以在树下乘凉。大树可真好,我们都喜欢它。
三、画大树。
1、老师画大树(引导幼儿用动作辅助表达有关语句)
小朋友,老师做小熊,你们做大树,画出一棵棵的大树。
什么是大树的身体?
什么是大树的手臂?
什么是大树的脚?
2、肢体语言。
(1)你们的身体做什么?
你们的手臂做什么?
你们的脚做什么?
你们的手又可以做什么?
(2)边蹲下从根开始边做动作,边用“我们”来进行语言表达。
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它是那么神气!你们想不想画一棵大树?
3、幼儿画大树:
幼儿尝试用绘画、撕贴等方法画一棵大树。
四、大树变森林。
这么多的大树在一起会变成什么?(森林)你们喜欢吗?
小朋友们可以在树下做什么呢?
艺术爱好者的美术教案篇十五
手机这-便捷的通信工具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必不可少的物品,中班幼儿大多有使用手机的经验。教育内容应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贴近,应符合幼儿的兴趣,所以我们设计了“小手机”这一活动。中班幼儿已经掌握团、搓、捏等泥工技能,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巩固分泥团泥、压泥,指导幼儿捏出手机的基本造型,引导幼儿感受手工劳动带来的乐趣。
1学习正确的分泥、团泥、压泥方法,了解手机的制作步骤。
2.掌握制作手机的技巧,能塑造出自己喜欢的手机的外形。
各色橡皮泥、泥工板、手机实物,“幼儿学习材料”——《生活中的发现》。
一、出示实物手机,引导幼儿观察,说说手机的外形特征。
二、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手机的制作步骤,指导幼儿学习分泥、团泥、压泥的方法。
1.请幼儿自主阅读《生活中的发现》第6页,探究手机的制作方法。
2.教师和幼儿共同梳理手机的制作步骤:
团个小圆球一—搓搓长——捏出屏幕——再搓个大圆球——搓搓长——捏出机身——将屏幕粘到机身上部——在机身下部粘上按钮——插上天线,手机制作完成。
3.提问:怎样分泥?分成大小不同的几份?
三、指导幼儿制作,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重点指导幼儿掌握屏幕和按钮的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塑造自己喜欢的手机形状。四、布置“手机展”,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延伸活动:
1.引导幼儿玩“打电话”游戏,用自己制作的小手机互相打电话。
2.将小手机投放到相关活动区,供幼儿游戏使用。
艺术爱好者的美术教案篇十六
通过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树木是我们的好朋友,激发幼儿喜爱树木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树干、带有一小段树干树枝和树叶的上半棵大树;
2、故事绘画的纸、笔;撕贴的纸、糨糊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出示小熊)小熊想做什么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猜猜看小熊想画什么?
小熊为什么要画一棵大树呢?老师来讲一个故事。
二、听“小熊画大树”的故事。
1、教师边讲故事,边相应地出示大树的各个组成结构:
粗粗的树干是大树的身体,(什么是大树的身体?)长长的树枝是大树的'手臂,(什么是大叔的手臂?)树上还有许多好看的树叶。
2、小熊发现:咦,大树没有脚,怎么能站着呢?(个别幼儿想象回答)大树说:“哈哈,我的脚长在地底下,树根就是我的脚。”(大树的脚是什么?平时我们看得见吗?)
3、提问:
大树的身体是什么?
大树的手臂是什么?
大树的脚又是什么?
你们喜欢大树吗?为什么?
3、小结:有了大树,小鸟就有地方筑窝,松鼠才可以在大树上窜上窜下忙个不停,夏天还可以在树下乘凉。大树可真好,我们都喜欢它。
三、画大树。
1、老师画大树(引导幼儿用动作辅助表达有关语句)
小朋友,老师做小熊,你们做大树,画出一棵棵的大树。
什么是大树的身体?
什么是大树的手臂?
什么是大树的脚?
2、肢体语言。
(1)你们的身体做什么?
你们的手臂做什么?
你们的脚做什么?
你们的手又可以做什么?
(2)边蹲下从根开始边做动作,边用“我们”来进行语言表达。
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它是那么神气!你们想不想画一棵大树?
3、幼儿画大树:
幼儿尝试用绘画、撕贴等方法画一棵大树。
四、大树变森林。
这么多的大树在一起会变成什么?(森林)你们喜欢吗?
小朋友们可以在树下做什么呢?
艺术爱好者的美术教案篇十七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作画兴趣,学习用特殊材料绘画。
2、在活动中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并能大胆作画。
3、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画。
铅画纸、肥皂水、水彩颜料、棉签、排笔、毛巾、范画。
叮铃叮铃叮铃!一位邮递员的到来,送上一封信:“朱老师,中( 1)班小朋友在这里吗?这里有一封送给中心幼儿园中( 1)班的小朋友的信,谢谢你邮递员阿姨,再见。
师:你们班级的信,就请一位小朋友来把信拆开吧,看看写的是什么。
咦!奇怪上面什么也没有。(装着很奇怪的样子,把信前后反复地看一边。
师:小朋友你们谁能来想想办法呢?怎样才能看到信的内容?
幼:吹一口气……
师:哎呀!我想起来了。蓝猫动画片你们看过吗?
幼:看过
师:蓝猫动画片里面蓝猫博士本领可大了。
我们来请他来帮忙,帮助我们看到这封信的内容好吗?
(手机铃声响)喂,你好,你是蓝猫博士吗?喔原来是这样的,谢谢你蓝猫博士。
师:蓝猫博士告诉我这是一封隐身信,信是用棉签蘸肥皂水画的,要看到画的内容,要用颜色水刷后才能显示出来内容。”
师:我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来刷刷看,蓝猫博士说的方法有没有用。
师:看到了信的内容,大家很高兴,一起来看这封信。
1.师:“小朋友新年就要来到了我们画一张神奇画,送给你的爸爸妈妈作为新年礼物好吗。不是用水彩笔,而是用棉签蘸着肥皂水来画。”
2.出示肥皂水,幼儿想象讲述,教师范画。
3.出示颜色水,示范刷画。
4、幼儿作画,教师交代要求,要求:注意画面布局,突出主要的东西;毛笔不要混用;可以用多种颜色将画面刷满。
幼儿用恰当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作品。
结束带幼儿一起去寄信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792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