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专业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23 01:19:13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专业16篇)
时间:2024-01-23 01:19:13 小编:琉璃

总结是一次思维的整理和梳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向。总结是提升自身能力和经验的重要途径。5、总结范文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篇一

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由教师告诉学生怎样证明数学的性质,怎样理解和使用概念,怎样计算。讲解时常用演绎法,即教师先出示概念或一般法则,再举几个例子说明,然后学生进行练习。

美国的教学法研究工作者一般认为,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给学生较多的较系统的知识;特别是在讲一些新的概念以及一些符号记法时宜于采用。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很大的缺点,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较差,容易把学生作为一个接受器,把数学知识注入给学生,而且系统讲授往往不能完全适合学生的需要,影响教学的效果。

二探究法。

这种方法是由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题目,并引导学生探究出这些题目的计算法则或公式来。

例如,教倒数时,教师画三个长方形,让学生根据所给的长和宽分别算出面积。

然后让学生算下面问题:

想一想:由此得到什么公式?为什么?

让学生到黑板演算之后,找出各题得到不寻常的结果的原因,再让全班学生找出各题有什么相同点。当学生找出“每个分数的分子是另一个分数的分母时,它们的.乘积等于1”以后,教师指出倒数概念,并让学生做求一个数的倒数的练习。

三发现法。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是这种教学方法的积极倡导者。他主张“教数学……要让学生自行思考数学,参与到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法的一般步骤是:1.创造问题的情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2.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收集资料;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5.总结做出结论。采用纯发现法进行教学,自始至终都由儿童自己独立活动。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是也有很大缺点,难以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完整的知识,因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近年来提倡采用引导发现法,即在拟定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提出假设时,教师可以适当给以提示和帮助,最后还可以组织讨论。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能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完整的知识,并发展他们的智力。

千克放一袋,可以放几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并画图说明是怎样想的。

然后教师巡视全班,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提启发。

[1][2][3]。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篇二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教师都会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正是教师只醉心于关于课件的制作,忘却了或者不知道有更好的教学软件辅助教学,为课堂教学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例如:“几何画板”是一种几何辅助教学软件,具有很强的几何图形生成和变化功能,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应用“几何画板”,可以让学生通过做“数学实验”,使抽象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在单元复习或者学期复习中都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图。思维导图是一款简单易操作的软件,学生很容易学会并加以运用,而且特别适合高年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试着利用思维导图对某单元或者全书知识网络的整理,并可以拷贝回家研究复习或者完善补充,学生的理解力和概括力都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提升了思维品质。实践证明,通过“几何画板”“思维导图”等简单易操作的学习软件的公开展示,并让学生尝试着使用,对其学习能力、思维品质都会大大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篇三

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入数学概念: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概念的教授过程中,不能死板地灌输概念,也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老师应该在概念的学习之前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激励学生大胆的猜想,猜想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认识状况,从直观的、具体的现实出发,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把现实联系起来,进行对某一事物的推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数学有种直觉.

例如在对圆这个概念教学中,老师们可以设定问题,引发学生想象,问学生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不是方形的,能不能把车轮做成三角形、梯形等.这样的提问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思考,学生们会在老师提问之后进行讨论,大家一阵窃窃私语之后,就会有同学站起来回答说车轮设计成其他形状就会不稳定,颠簸.经过一步步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学生积极猜想,就得出了圆的概念:圆上的任何一点到圆心距离相等.这样,通过实例的引入学生们很快地掌握了圆的概念,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概念的表述要准确:每一个概念的语言都具有严密性、准确性的特征,因此,学生掌握概念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表述概念,抓住概念的关键词、核心词语,让学生张口说出来,根据学生的表述老师进行纠正,告诉学生正确的表述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避免混淆.不仅利用文字、还可以利用图像、图表等.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篇四

我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2)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这个工作,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我们的同学要学会自己做。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二、初三以后,同学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

我的建议是:“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我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4)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

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

我的建议是:“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

(5)注重实战(考试)经验的培养。

考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有些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上课老师一提问,什么都会。课下做题也都会。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考试心态不不好,容易紧张;二是,考试时间紧,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心态不好,一方面要自己注意调整,但同时也需要经历大型考试来锻炼。每次考试,大家都要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法,久而久之,逐步适应考试节奏。做题速度慢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做题中解决。自己平时做作业可以给自己限定时间,逐步提高效率。另外,在实际考试中,也要考虑每部分的完成时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慌乱。

我的建议是:把“做作业”当成考试,把“考试”当成做作业。

(6)明确遗忘的规律,把握好记忆的良机。

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

研究表明,在记忆后20分钟、1小时、8小时、24小时、2天、6天、1个月时间后相对应的记住率为:58%、44%、36%、34%、28%、25%、21%。也就是说,在记忆之后短时间内,我们所记忆的东西会快速遗忘,随着时间逐渐增加,遗忘的速度不再如此迅速。这样,我们就应该知道老师们苦口婆心“及时复习”的教导不无道理。越是及时复习,我们遗忘的东西就会越少,我们的宝贵时间也就节约得越多,对于像我这样的懒人来说,需要花费的时间也就越少,也可以玩得更加happy。当然,每个人的遗忘规律是由差别的,通过简单的试验总结出自己不同时间的遗忘规律,按照自己的遗忘规律来复习和回忆需要记住的事情,就能使我们事半功倍而且不会忘记重要的事情。单纯的一次次反复记忆是不科学也是不合算的,在记忆遗忘最快的阶段及时复习,比如一周以内按照规律进行复习,以后就只在回忆不起来的时候进行回顾式复习,才是恰当和高效的。

科学研究表明,人每天有四个高潮记忆点:

第一点是清晨六至七点。此时大脑已在睡眠过程中完成了对头一天所输入信息的编码工作,加上没有前后识记材料的干扰,识记印象清晰,记忆效率高。第二点是上午八至十点。此时精力旺盛,识记材料的效率高,记忆量较大。第三点是傍晚六至八点,第四点是临睡前一两个小时,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这些时间段进行学习,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的建议是:及时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

以上,我就数学经常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建议,但有一点要强调的是,任何方法最重要的是有效,同学们在学习中千万要避免形式化,要追求实效。任何考试都是考人的头脑,决不是考大家的笔记记的是否清楚,计划制定的是否周全。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篇五

在概念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随着年级的增高,数学概念也逐渐增多。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可根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按照知识内在的联系,抓住概念的内涵,从已知概念中导出新概念。如讲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利用比与分数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加以诱导。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活动,利用原有概念顺利地得出新概念。

这种情形在直观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更为多见。如从长方形概念中推导出正方形的概念,推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从长方形面积推出平行四边形面积;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出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等。这正是利用迁移规律,促进概念的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篇六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追求的应该是所有学生共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个别尖子生的出类拔萃。学生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个体,他们都有取得发展、赢得尊重的权利。在这个学年有这么一个学生,他的接受能力比较差,思考同一个问题需要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但是,本人发现他很有上进心,只要老师交给的任务,他一定会努力去完成。

每次测验,他基本是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但是本人都不催他,多给一点时间他去完成。每天我都会抽时间辅导他把当天作业比较难的题目先做完,还发动同学共同去帮助他。到了期末考试,他的成绩从期初的二十多分提到了八十多分。所以教师必须在人格和交往上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那么,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就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并获得成功。

在知识形成中充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在数学知识之中,尤其蕴含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在学习每一数学知识时,尽可能提炼出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即在数学知识产生形成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角”的知识时,先让学生在多媒体上观察“巨大的激光器发送了两束激光线”,然后由学生确定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角,感知角的“静止性”定义以及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的观念。

再让学生用“两个纸条和一个图钉”等工具“造角”,不经意之间学生发现角可以旋转,并且随着两个纸条叉开的大小,角又可以随意地变化。这样“角”便定义为“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这就是角的“运动性”定义,体现着运动和变化的数学思想。学生在“画角、造角”活动中经历了“角”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从中感悟的数学思想是充分与深刻的。

在教学预设中合理确定: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应抓住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的有效结合点,在教学目标中体现每个数学知识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在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引入可以渗透多例比较的方法,概念的形成可以渗透抽象概括的方法,概念的贯通可以渗透分类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通过揭示条件与问题的联系,渗透数学解题中常用的化归、数学模型、数形结合等思想。也只有在教学预设中确定了要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教师才会去研究落实相应的教学策略,怎样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纳入到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中,把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融入到备课的每一环节,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如在教学五年级“可能性”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是公平的而展开实验。我先让学生做10次实验,再让学生做30次实验,把两次的实验结果转化成统计图,再与科学家成千上万次实验结果相比:让学生感受到当实验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也会越来越逼近总次数的1/2,渗透极限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篇七

众所周知,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才能够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和加深对于学习内容的把握,而多媒体方法就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其能够让整个的教学内容更加趣味性,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制造出浓厚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这种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譬如在小学一年级,教师在介绍“时、分、秒”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具体的展现出实物钟表具体走动的过程以及画面,接着不断地指导学生运用现有的工具进行实践教学,从而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实际环境,营造出高效的学习情境,学生利用观察以及具体的模拟等教学活动,深入学习,独立摸索,将理论同实践进行充分结合,进而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篇八

“天热了之后,家里大肚子的胃口明显差了许多。”杨女士每天买菜都为儿媳妇发愁,“做鱼她怕腥,肉汤、鸡汤之类她老说吃不下。”

【专家支招】。

专家建议,对于孕妇来说,多吃瓜果蔬菜、荤素搭配是最重要的。如果吃不下,可做得清淡些,吃些绿豆百合汤,根据她们自己的喜好来烹调食物。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篇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寻求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数学又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只有联系生活的数学,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农村小学的学生在没有家长督促的前提下,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就是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学习的质量。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时刻注意把乘除法的相关知识联系实际生活。例如在学期刚开始,学生初次接触乘法的时候。我没有先急着给学生先讲什么乘法的意义呀,乘法怎么做呀。我和学生们说:“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是赶集的日子,等会放了学我们去赶集想买点什么呀?”学生有说苹果的,有说香蕉的,有说面包的等等。我说:“待会老师想买几斤苹果,现在苹果好像是两元钱一斤吧。老师想买五斤,我得带多少钱去呀?帮老师算算呗!”学生们就给我想带多少钱,有几个可爱的学生还告诉我说:“2加2加2加2加2,算出来就是十元呀,老师你带十元就够了。”我又问:“那老师要是想买一百斤呢?把一百个2加起来吗?”同学们说是。我又问:“那要是一千斤,一万斤呢?全加起来不是太麻烦了吗?”自然而然的给学生引出来乘法的来源,意义。学生也就很容易就懂了。

2尽可能的利用课堂上的每一个时间小缝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数学计算能力是学生的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二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做应用题的时候往往是方法对,结果不对。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才有助于培养农村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农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农村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利用下面几个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1利用每节课的缝隙时间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九九乘法口诀”。二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它们的基础都是“九九乘法口诀”。这些基础的知识不过关,达不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如果“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没到了中高年级必然算不快、算不准。我在每节课的缝隙时间里,都会和学生玩“九九乘法口诀”的一些游戏。甚至在学生站路队回家的路上都让他们背诵“九九乘法口诀”。

2.2加强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二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少一些,我在课堂上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出口算题,让学生既熟悉乘法口诀,又能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口算时不仅要求学生计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

2.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每天的家庭作业中我都会布置学生自己出十道和当天学习内容相关的计算题,并对学生提出要求:首先要认真校对,其次要自己计算、规范书写。

通过以上的方法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不再出现做应用题时方法对,结果不对的情况了。

3在日常教学中,以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为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我所在的这所农村小学,学生放学回家后,家长辅导的很少很少,基本就是靠学生自觉、自学完成作业,复习、预习自己学到的知识。所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师能教你们一时,教不了你们一辈子,你们一定要学会自己学习、自己看书。这样在上完学以后才能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是这样做的。

3.1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我在初始阶段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我会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我会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能形成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3.2充分运用各种途径、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3.3指导学生课堂小组合作,提高自学效率。小组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我经常会让学生在做完某一个练习后,先小组讨论答案,找出统一答案,再找出不会的,我在统一讲解。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3,4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新课标》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我认为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充分的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1.凑整法。

凑整法就是根据式题的特征,应用定律和性质使运算数据“凑整”。

1、加法凑整。

例:32+15+8。

原式=32+8+15=40+15=55。

几个数相加,如果有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再把几个数相加。

2、减法凑整。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减数的和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把减数先加后再减。

3、乘法凑整。

例1:25×14×4。

原式=25×4×14=100×14=1400。

先熟记25×4=100,125×8=1000;碰到25、125这样大的乘数先看看是否可以凑出4、8。

例2:25×32。

原式=25×4×8=10×8=80。

在熟记上面式子的基础上,把题目中的某数“拆开”分别与另一个数运算。

2.巧用乘法分配律。

巧用乘法分配律格式为:m(a+b)=ma+mb。

例1:33×99。

例2:666×666。

3.找基准数法。

找基准数法就是先把每个数与基准数的差累计起来,再加上基数与项数的积。

例:623+595+602+600+588。

可选择600为基数,原式=600×5+23-5+2-12=3008。

4.熟记常用数据。

熟记1到20各自然数的平方数,可以有效提高做计算题的速度。

口算练习。

47+53=6×5=7×5=。

52+39=1×8=2×9=。

27+53=2×5=15+19=。

52+17=24-2×5=。

6×9=49+16=33+53=。

52-7=32+47=6×5=。

4×4=7×6=6×9=。

9×7=9×1=52+27=。

43+20=9×3=29+39=。

转载自 XuefEn.CoM.Cn

36+56=3×3=6×5=。

78-5=70+27=76-3×1=。

92-4×3=4×6=7×3=。

55+29=54+28=9×7=。

2×6=26+30=60+32=。

2×2=29+67=56+24=。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篇十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

这里先列举一下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

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

4、解题效率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题目,不适应考试节奏;。

5、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在初中的两极分化阶段,同学们可能就会出现成绩的滑坡。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篇十一

1、书写不佳。还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是作文的书写。字体太小、笔画太细、字迹太潦草,扫描到电脑根本看不清,据统计每30篇作文就有1至2篇几乎无法辨认,这又怎能得到好的成绩呢?平时要注意书写,争取做到“书写工整、规范、方便阅卷”,减少隐性失分。

2、审题不准,高考作文历年常见失误。不少考生误以为话题作文题目宽泛,写作时也可以不着边际,于是不用心审题,随便立意,其结果偏离话题。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为数不少的考生不认真审题,仅仅就协作、互惠、双赢等作发挥,严重偏离了题目要求。的话题包含了两方面意思,即感情与认知的关系,但是一些考生的作文里只有感情没有认知,或者是只有认知没有感情,忽略命题关系双方,片面地只写一方。话题“铭记和忘记”是一组应当辨证理解的关系双方,而有些考生只写“铭记母亲给予自己的爱”等单方面的事情;有些考生平行罗列命题关系双方,没将二者有机结合,虽然也写了应该忘记什么、应该铭记什么,但是二者没有联系,也没有对题目进行深化和升华。

3、概念不清。由于不明白话题中主要概念的内涵,随便用意思“差不多”的词语顶替,轻则偏离话题,重则另立话题。福建高考作文话题之一是“留一点空白”,对于“空白”这个概念,可有的考生误作“后路”(给自己多留后路),有的考生误作“过失”(德国人反思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空白——给被侵略国造成的灾难),有的考生误作“荒废、虚度”(过去是那么荒唐,只给自己留下一片空白,一片没有颜色的天空),有的考生误作“明智”(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其结果“一着走错,满盘皆输”。还有一个话题是“戈多今天已经来了”,“戈多”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物,或者一种信念、一个理想、一种期待;可以是作者自我,也可以是他人他物;可以实指,也可以虚代……“戈多”作为人、物、理念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审美性、象征性、哲理性、多义性和宗教意味,侧重于指向精神家园的建设与人生理想的树立,弄不清“戈多”的寓意,自然“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4、立意不高。20全国高考作文话题是“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有篇作文的基本观点是:一切没有绝对,意料之外的事很多,这在情理之中,我们应该对其有足够的准备,才能成功应对。这样立意相当肤浅,再加上在论述过程中,多是涉及“出人意料”的内容,很少提到“情理之中”,更没有谈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只能达到“基本符合题意”的要求(得31分)。福建高考作文,有的考生从“人要善于玩弄心计”的角度立意,评价薛宝钗是有能耐的“新新女性”,这种立意反映出了考生思想认识上的偏颇;有的考生羡慕冬妮娅的出身、曹操的权势,流露出庸俗的思想;有的考生大编特编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艳遇,趣味低俗,粗鄙不堪……由于思想格调不高,甚至错误,不合“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表达再通畅,也难以得到理想的分数。

5、扣题不紧。有一种作文,从头写到尾没有出现话题、话题的关键词或与话题相近的表述,也就是说从没有点及话题,结果很影响成绩。如果你的文章写得好,主意显露,紧扣话题,当然不必画蛇添足,故意点题。如果只是一般的文章,或者文意隐晦,还是需要扣题之笔的。事实上写得好的文章总是善于扣题的。还有一种作文是在每一段开头、结尾和中间都跟话题中的某个关键词扯上关系,但是把这些字眼抽掉之后,就完全是另一篇文章。表面看步步切题,其实一点也扣不住题。显然,光有扣题的'技巧还不够,还需要从内容上扣住话题来写。不过相对而言扣题总比不扣来得好,因为它毕竟是合乎题意的外在表现。

6、文体不明。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认识不够充分,片面求新,摈弃自己有可能写好的记叙文、议论文之类文体,去写散文、小小说、寓言故事等没有把握写好的文学形式,结果写出来的作文不伦不类,让人啼笑皆非。这与文体不限要采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没有矛盾,主要是提醒考生要量力而行,不切实际的文体“求新”往往适得其反。

7、材路不广。学校生活单调,平时积累匮乏,临场作文选材捉襟见肘,只好选择自己同学的相关事例作为论据,或者在自己的家庭中选择事例作为论据,作文指导《高考作文历年常见失误》。20全国高考作文话题是“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的意见”,有的考生写自己的同桌不听取语文老师的指导,语文考试不及格;写自己的母亲相信自己的教育方法获得了成功。这种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转来转去的论据,很难有较强的说服力,文章也显得幼稚。还有考生胡编一些幼儿化的故事来完成作文。另一种做法是套用时文以解决燃眉之急,把报刊杂志上与话题有关的故事复述一下,有的虽一时瞒过评卷老师,甚至得满分,但后来又往往被披露出来,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胡编乱造故事的,究其根源还是在于材路闭塞无从下笔。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篇十二

(1)喜欢用铅笔。

后果:过于依赖铅笔,习惯于没想好就下笔,导致考试时多次使用修改,卷面凌乱。当没有可涂改工具是不敢下笔写。

解决方案:除了画图,其他一律使用签字笔书写。除了笔误,由于思路不清或是方法错误导致的失误尽量不要用涂改带修改,标明错误,在一旁写下正确答案。一来,养成“慢想快写”的好习惯二来可以保留错误作为警戒,三来,强制自己的行文工整,否则会一团糟。

(2)几何题用签字笔或圆珠笔在图上标注。

后果:原图被涂改的一团糟,什么都看不清。

解决方案:改用铅笔画图,学会科学的标注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辅助线用虚线等等。

(3)看见题目,急于下手,结果思考不出来。

解决方案:这个时候同学们再读几遍题目,尤其是几何题,综合题。看清题目的已经条件,转化成自己理解的方式,同时将已知条件标注到图上。

(4)计算粗心。

解决方案:

1、解题时,严格按照步骤进行,写出详细过程;。

2、做题要规范;对于易混、易错的知识要善于总结、积累,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

第二,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表现在:

(1)考虑问题不全面,不会进行分类讨论。

解决方案:

1、注意几种经常需要分类讨论的知识点,就初二暑假的知识点而言,函数自变量取值的范围,一次函数的k,b的正负性,平方根的双重性,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线段长度的转化等等。

2、学会讨论方法,把每一种情况都写下来,然后分别解出每种情况下的结果。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篇十三

“手握成拳头比以前要费力,早上起来尤其严重。晚上下班,按压我的腿就有个‘小坑’,明显是肿了。”80后个准妈小蒋一脸疑问。

【专家支招】。

手脚发胀发麻是孕妇比较常见的症状,专家建议,孕妇可先减少盐分的摄入,同时补充高蛋白类的食物,喝些冬瓜海带汤解暑利尿,尝试适当捏拳锻炼,不要久坐不起,适当走动。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篇十四

加拿大一直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出国留学的热门国家,加拿大大学的教育质量普遍被留学市场认同。但由于加拿大对签证方面较为严谨,很多有意向去加拿大的留学的学生往往对加国的签证申请存在理解误区。

其实加拿大签证的成功关键往往取决于一些细节,申请去加拿大留学的学生及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加拿大留学签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一.资金历史问题。

加拿大使馆对于担保金有明确的要求:需要解释12个月的历史。请注意:使馆要求的是担保金12个月的历史,而非12个月的银行存期。签证申请材料是个整体,家长需要解释清楚的是担保金的来源是否合理合法,是否和家庭收入情况相符,是否有历史性和延续性。以上几点如果可以解释清楚,银行存期的长短并不是获签的关键。

第二.材料问题。

很多家长工作非常忙碌,通常认为我家的情况又都是真实的,有些材料就不要提交了吧?的确,支持孩子申请加拿大留学的`家长大多经济情况优越。但是对于签证官来说,每一份材料都是全新的申请,能否让签证官认可家庭的经济实力都是通过材料来体现的。如果不把实际情况和办理机构沟通清楚,又拒绝提供一些很关键的材料,即使家庭条件再好,得不到签证官的认可,也是会造成拒签的。

第三.担保金的问题。

家长常常认为担保金必须是大额整笔的定期存款,其实,活期、基金、理财产品、分红型的保险都是可以直接用作担保金的。还有一些家长会在咨询专业人士之前就将家庭存款汇总改存为一笔。结果原本可信度很高和进出记录非常良好的存款历史都被破坏了,反而为签证申请带来风险。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篇十五

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同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提倡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去做,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感悟数学。例如,可让学生对所在的教室进行面积计算,让学生利用米尺来对教室进行实际的测量,将数据进行统计,并要求学生将所得的实际面积用平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图中标出实际的距离和图上距离,教师也可进一步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和表现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测、画、算,在实践中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领悟数学,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以旧带新。

以旧知识带领新知识,这是小学数学教师常用的方法,巧妙地以旧带新,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为新知识进行铺垫,让新旧知识有一个很好的衔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某班共有40人,男生占全班总人数的3/5,对于这样一个信息,教师可对小学生进行提问:(1)本班男生人数是多少?(2)女生占本班总人数的比例?(3)女生人数是多少?根据这三个问题向学生进行提问,前两个问题涉及已学过的内容,相对较简单,而第三个问题是教师为新知识的学习引入的问题,为新知识的讲解做铺垫,这样既能达到对旧知识的巩固,同时又能与新知识有一个衔接,更好地形成了新旧知识的和谐统一。

三、激发兴趣。

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与生活进行实际的联系。

数学虽然具有抽象性,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还处于启蒙阶段,没有一套完整的学习方式方法,为了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我们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对数学进行讲解。在实际的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系的例子随处可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结合生活对小学生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知识,在于体会到智慧能够统帅事实和现象。”在对数学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价值,感受其中的乐趣,并对小学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2.创造条件。

对于数学的学习,很多小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觉得数学知识难理解,很多数学题捉摸不透,还有就是开始学习时,没有打好数学基础。c索洛维契克曾说过:“凡是我们能做好的事情,我们就喜欢它;凡是我们做不好的事情我们就不喜欢它。”很显然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如果学不好就不会喜欢,更不会产生兴趣。成功的喜悦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小学生也不例外,成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会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只要学生能够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应该给予相应的表扬和奖励。其次,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的前提是学会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工作,教给学生操作的.方式、讨论的方法等。最后,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当学生问题回答错误时,教师不应对其进行批评,而是应耐心地讲解,为其进行搭桥铺路,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答案。这样会使学生有成功的感觉,自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其问题的解决方法的,从而增加自信心。

3.给予积极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当学生在解题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帮助,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对学习充满信心,而不会感到无助、无能。学生如果能够在教师的呵护下成长,并给予信任和好评,学生容易形成积极乐观、自信、好学的学习心态与态度。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综上所述,想要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优化教学,教师一定要优化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使每个环节都高效地进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的挑战与解决方法篇十六

使用网络共享越来越方便,文件共享、打印机共享……都是我们网络中经常需要使用的操作,但是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这类共享时,却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共享无法完成。

一、无法找到电脑共享内容。

当我们在“运行”中输入“共享计算机名(ip地址)”时,却弹出找不到的提示,这种情况下多是因为启用了默认的windows防火墙。对此,我们只需要右击“网上邻居”图标,打开属性窗口,然后再打开“本地连接”的属性窗口,切换到“高级”标签,单击“windows防火墙”处的“设置”按钮,然后在“例外”标签中选中“文件和打印机共享”选项即可。

二、无法选择账户。

三、电脑默认来宾无法访问。

用户已经启用guset了,但是却仍然无法访问共享内容。这时你可以继续打开本地安全策略,然后在左侧选择“本地策略”下的“用户权利指派”,双击右侧的“拒绝从网络访问这台计算机”,然后将其中的guest账户删除即可。

四、授权用户也不行。

在访问共享内容时,需要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但是用户输入已经授权的账号,但是却仍然登录失败。这时不防看看你的登录账户是否为空密码,如果是空密码,那么则可以本地安全策略中,依次选择“本地策略―安全选项”,然后双击“账户:使用空白密码的本地账号只允许进行控制台登录”,将其禁用即可。

这只是在windowsxp系统下共享应用中出现比较多的一些错误,其实导致这些错误的大多是因为设置上不合理所造成的,只要找到源头自然可以轻松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79728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