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与学习和工作生活等相关的问题。写总结时要注意用词准确,不要夸张,也不要贬低自己的成绩或经历。总结范文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总结写作的机会。
中华文化作文的教学指南篇一
本课是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的最后一课,本课时共有两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主要通过展示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使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特点,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因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
情感目标: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文化认同感。通过学生感受奥运,传承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知道民族文化影响个人情感,个人情感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
能力目标: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重大意义,通过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关系的认识。
教学重点:继承,发扬,传播中华文化。
教学难点: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
二、说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重点应在于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内化为一股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因此,对于本课的学习,首先应有直观的感受,图片应精而具有代表性;其次对于一些时事及重点社会问题,应注意与教材知识的切合点;最后,应注意教学中的前后承接,形成板块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框架。
教法和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进而通过“姓氏对对碰”、“文化驿站”、“奥运盛会找文化”、“记者调查谈文化”、“与时俱进传文化”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讨论研究问题——交流展示、解决问题,将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
由“绿叶对根有情,每一个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同样情意深重,而我们魂牵梦绕的情感源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文化。”引入新课。
〈二〉新课。
第一目:1、绿叶寻根。
多媒体展示:根据现有人数多寡来确立的新百家姓。让学生找一找他的姓氏现有人数在全国居多少位。(活动:介绍二位同学的姓氏来源。点数字可以链接到相应的幻灯片)。这样做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懂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同时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历史与血脉。(多媒体展示:黄帝故里祭祖大典。)近年来,不少海外华人包括中国台湾的许多台胞,纷纷回到故土寻根问祖,或是祭奠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这一现象反映了什么呢?(同学回答,教师总结)这反映了中华儿女情系祖国、不忘故土的情怀。
2、绿叶爱根。
从四个侧面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感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中国结、瓷器、(多媒体展示中国结和精美的瓷器的图片,配以民乐)。
中国结虽小,但小中见大,它表达了人们的一种浓郁的美好祝福。而瓷器的产生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含量和艺术魅力被喻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2)“龙”文化(多媒体展示几幅故宫中龙的图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能到处都能感到龙的文化,比如龙虾、龙须面、龙井茶……。
通过龙舟赛的习俗引出龙的成语。(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语接龙活动。目的是丰富知识,感受中华语言的魅力,增强自豪感。
(3)服饰文化。
大屏幕展示刺绣作品,旗袍图片,配民乐“瑶族舞曲”。
服饰中内含中华文化元素。
(4)书法艺术。
多媒体展示几幅著名书法家的艺术作品。使学生感受我国书法的美。
使学生认识到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起着交流思想、传承文化的重要社会作用,我们不但要继承,还应发扬光大。
活动:
1、奥运盛会找文化。
让学生找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都出现了哪些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元素?(多媒体播放:奥运开幕式片段。)。
学生边看边寻找,并分小组讨论选代表回答。
2、记者调查谈文化。
设计四个问题,请一位同学担当小记者,对大家做一次现场调查。然后通过教师的指点迷津,指出我国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补充问题: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第二目: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
学生观看苏武牧羊、徙木为信、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回答这些故事蕴含了哪些传统美德,并完成书中的67页的作业连线题。
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诸如无私奉献、敬业爱岗、艰苦奋斗、刚正不阿、厚德载物等优秀道德品质。正是这些传统美德才使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和谐。
师:给学生补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让学生理解传统美德也是与时俱进,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
3、绿叶报根。
提出问题,学以致用。面对如此灿烂的民族文化,我们自豪,骄傲,可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你的生活中是否处处洋溢着中华文化的气息?提问:你的.生活中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影响的对比?(衣、食、住、行等方面)。
你认为中华文化会不会断流?我们应怎样做?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把知识认知变成日常行为,进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做到知行统一,从而把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落实到行动中去。
〈三〉课堂小结。
再次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同时教师小结。
目的是让学生在歌声中思想得到共鸣、情感得到升华,坚定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做中华美德的继承者、弘扬者。
四、说板书设计。
绿叶寻根——绿叶爱根——绿叶报根。
中华文化作文的教学指南篇二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教学内容分析:
(1)基本内容分析:本课由“灿烂的中华文化”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两框组成。第一框主要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会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声声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了解薪火相传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精华,认识到中华传统美德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2)横纵向联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离开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又促进了优秀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
(3)教育价值: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这些文化呈现出相互交织和激荡之势。一些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因此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力量,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感。
2、重、难点确立:
(1)教学重点:
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而且学生缺乏对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内容的深刻了解,因此,本课把教学重点设定为: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内容。
(2)教学难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比较抽象,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于学生来说,提高个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一些难度。如何在当今时代坚持和发展传统美德也是学生践行过程中的难点,因此,本课把教学难点设定为: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等,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在当今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传统美德。
3、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学习《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学生对文化的多样性、正确对待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有所了解,这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1、知识与技能:通过“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学习,能够描述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力量,列举中华文化的内容,训练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能列举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训练从典型材料出发经对比、思考、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培养思考、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学习,在对涉及四大文明古国文化和纵观中华文化的两个表格材料的对比、分析中,学会采用对比和归纳的方法获得中华文化的特点、力量等知识;在学习涉及小悦悦事件的典型材料,列举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之后,学会在对比、思考中,获得要坚持和发展中华传统美德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学习,在学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后,认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和对个体、人类及世界的深远影响;在学习“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之后,初步感受传统美德的精神魅力,愿意为保护民族文化做出努力。
中华文化作文的教学指南篇三
不知哪个激进的教育家说过,有时候我们对待孩子,要“昧着良心说好话”。初听这句话,觉得有些偏激,细想想,如果出于爱,出于从心底里的赏识,有意识地夸赞一个孩子,夸到他“灿烂发光”,有时真的能奏奇效。
班里的许杰同学年龄较小,活泼淘气,三年级的孩子还像一年级,上课的时候能做到二十分钟集中注意力就不错了。可这孩子天资不错,聪明伶俐。他最头疼的就是写作文了,刚接班的时候几个星期,每个星期天布置的周记总是不完成。
课余的时候,和孩子们聊天,许杰也在其中。说起作文之最,我把周围的几个孩子大大夸赞了一回,给他们每个人都“量身定做”了几个“之最”,务必让他们满怀信心地去完成作文。看到他,我灵机一动,夸他的作文是“童趣之最”,还要其他的同学学习他。在同学们的一片惊叹之声中,许杰的脸红了,眼睛亮了,又露出了调皮的笑容。
这一个星期的`周记交上来,他竟然完成了,而且写得还不错,字迹端正,行文流畅,只是篇幅短了一点。多么了不起的进步!语文课前,我兴奋地对大家说:“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班的一位同学在作文上终于有了重大的突破……”当我宣布了他的名字时,我分明看到他眼神中流露的惊喜。“请你永远记住今天――它将是你腾飞的开始。”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许杰的身影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挺拔,他的眼神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集中。这一节课,他听得特别认真。
孩子毕竟是孩子,打那以后,他还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不过我发现他上课专心的时间长了,作业的速度快了,而且布置的作业很及时地做,总想赶在第一时间去完成,这是个不小的进步。上,他的态度端正多了,从来不逃作文,只要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我赶紧大方地给他“四星”的赞誉。他的点滴进步让我倍感欣喜,我常常把我的发现告诉他,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进步,萌发上进的愿望。我相信,在我的赞美之下,他一定会从“灿烂”走向“辉煌”!
是啊,我们看《读者》、《赏识你的学生》时,常常看到老师的一句话、一个行为令孩子改变一生的案例。这时,我们往往感叹为什么有时候连自己都被感动的谈心、激励,不能打动学生的心呢?是他们麻木,还是我们太急躁呢?我想教育人是一个长久的工作,孩子也许会有反复,甚至后退,但是如果我们大海捞针地发现,一如既往地期待,不遗余力地赞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孩子们一定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有时甚至给我们带来惊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华文化作文的教学指南篇四
1、知识目标: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特点、影响,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代代传承的中华美德。
2、能力目标:
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文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了解中华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教学重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事例法等。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请同学们欣赏歌曲《中国话》,边欣赏边思考:在歌曲中都介绍了哪些内容?
(学生认真听,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导入新课。)。
(二)新授。
(板书课题)灿烂的中华文化。
师:通过听歌曲我们感受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接下来我们就“话一话”中华文化。
(活动一)【话文化】1、你还了解哪些中华文化?
2、你喜欢哪种形式的中华文化?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补充总结。)。
师:通过学生列举中华文化的实例,我们发现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包罗万象,那么具体来说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请同学生阅读教材65页末段。
(教师点名学生回答。)。
(学生根据教材回答教师问题,教师提示总结。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向学生讲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师: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一方面特点,下面我们来看教材64页上的探究,通过探究活动总结一下中华文化的.另一特点。
(活动二)【比一比】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小组的同学分别回答探究上的问题,看哪一组回答得好,然后每组推荐一名同学概括中华文化的另一特点。
学生总结出:源远流长。
(教师解释源远流长的原因。)。
师:下面我们来看“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相关链接,进一步证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学生否认,异口同声回答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教师点拨:既然各民族为中华文化都做出了贡献,那么各民族之间就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彼此不要歧视欺压。
(活动三)【说一说】学生列举一些格言,并说说对做人做事的影响。教师由探究活动引出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传统文化有哪些深远影响。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例子,进一步证明中华文化的影响深远。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学生讲述故事并回答问题,教师根据探究活动得出结论:既然传统美德影响我们的一言一行,影响我们的生活,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那么我们对传统美德,就要薪火相传。)。
师:那么代代传承的美德有哪些?(学生回答)。
师: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与时俱进的传统美德有哪些呢?我们先来完成一个连线题,根据连线题解决我们的问题。(学生完成连线题,教师总结补充)。
(活动五)【做一做】作为中华儿女,你打算为传承中华文化做点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补充。
(三)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特点、影响,以及中华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创造中华文化的同时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对于中华文化,我们不仅要继承,而且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这样中华文化才能更具生命力和凝聚力。请同学们看板书,像不像一朵花?如果它是一朵花,那我们就共同祝愿中华文化这朵璀璨的奇葩,越开越芬芳,越开越美丽!
师:下面到了我们每节课的轻松驿站时间。
(活动六)【轻松驿站】请三名同学讲幽默笑话。
(四)巩固练习。
多媒体展示习题,学生思考并完成。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或收集一个文学小作品。(备注:可以是诗歌、对联、绕口令、快板、寓言故事、名言警句、谚语等等)。
中华文化作文的教学指南篇五
通过学习《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学生对文化的多样性、正确对待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有所了解,这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但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比较抽象,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于学生来说,提高个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一些难度。如何在当今时代坚持和发展传统美德也是学生践行过程中的难点。
因此本节课本着课前学生收集资料,课上进行活动教学的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播放奥运会火炬宣传片视频引出新课,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通过列举生活实例,培养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上完这节课后,将本节课反思总结如下。
本节课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1.导入新课时通过播放北京奥运会火炬宣传片视频给学生创造了视觉、听觉等的感受,让学生在欣赏中华文化的美的感受中,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
2.在突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这一难点时,通过对比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得出结论,对比分析的方法学生印象深刻且易理解。
3.在中华文化的内容这一知识点时采用文化知识抢答赛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小组,既有小组间竞争也有小组间合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锻炼了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的能力。
4.在传统美德这一知识点时,选取的素材是西安最美女孩李娜的故事,选材具有时效性、地域性,主人公也是中学生的同龄人,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反思自己在传承传统美德时有哪些不足并能加以改进,成功突破难点。
5.集体朗诵中华文化之歌,激发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3.板书设计新颖,但是教师的简笔画水平较低,可以将这一任务交给学生来完成,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4.教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的评价单一化,今后应注意多元化评价。
总体而言,本节课是一节较成功的课,今后还应该注意细节问题,在课堂教学上有更大的进步。
中华文化作文的教学指南篇六
(2)文字的作用、意义。
(3)史学典籍。
(6)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
(7)不同区域的文化。
(8)各民族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2)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5)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6)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7)各民族文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1)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一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2)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说明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原因。
(3)联系我国各地实际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内涵说明我国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3.9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10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的突出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理解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回顾以前历史课中所学的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部分内容。
(2)回顾地理课本中我国不同民族和区域的特点。
中华文化作文的教学指南篇七
1、感受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2、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主要环节(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课堂小结。
预习教材。
【教学重点】了解指南针的用途,知道指南针的历史,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教学难点】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向。
教学资源及优化组合:
指南针。
有关指南针历史的影像资料(课件),不同样式的指南针等。
一、情景引入:
安全。可是茫茫大海该往哪儿回呢?小朋友们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帮助船长确定方向啊?(指南针)。
二、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用途和构造:
1、大家见过指南针吗?说说在哪儿见过?关于指南针都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
2、大家知道的真不少,关于指南针还想了解它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3、小朋友们头脑中有这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自己来研究寻找答案。下面根据自己课外搜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答案吧!
4、学生阅读讨论。
5、交流汇报: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谈谈我们自己都解决了哪些问题?
6、不错,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指南针就是四大发明之一。现在就请跟着老师来了解一下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放课件、课件的内容是从最早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和北极星来辨别方向、司南、指南车、指南鱼、各种各样的罗盘及现在发明的各种各样的指南针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介绍书本知识。)。
1、通过刚才的阅读资料和观看影片,我们对指南针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在生活中指南针到底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呢?它又是如何使用的呢?学生回答。
(1)指南针由几部分组成?(主要由磁针、支架、标明方向的底盘、盒子组成。)。
(2)磁针的哪一端指北,哪一端指南?
(3)方位盘上的。方向是怎么表示的?
(1)大家会使用指南针吗?小组讨论研究怎样用指南针来判断方向。
(2)交流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3)用指南针来判断教室的各个方向。
(4)走出教室,继续判断:学校大门和教室窗户的朝向;国旗与学校大门在我们的哪个方向。
四、总结延伸:
指南针给人类带来了方便、我也想做一个指南针等。)。
2、我们用指南针还能做什么?
五、课后思考题:
中华文化作文的教学指南篇八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能力目标: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感受中华文化的能力和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总的特点、地位及其影响,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明确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1、教学重点: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仰韶文化遗址和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图片。
教师: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故被命名为仰韶文化,但仰韶文化的中心是陕西华山。大汶口文化是中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1959年首次发现并进行发掘,考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是中国最重要的原始文化。灿烂的中华文化正是从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的。那么,中华文化有何特点和作用?中华传统美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灿烂的中华文化》。
合作探究。
多媒体显示:七嘴八舌:提到中华文化,你还会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
多媒体显示穿着旗袍的女孩子、一群人打太极拳、万里长城、京剧剧照、故宫博物院的图片。
学生讨论并回答上述问题。
多媒体显示:中国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师:大家能说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吗?
学生回答。
多媒体显示:
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多媒体显示:说一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
多媒体分别显示: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配甲骨文和中国书法图片)、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典籍的图片)、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配地动仪、编钟等图片)、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配《全唐诗》《西游记》等书的封面图片)、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配老子的画像和《中国哲学史》的封面图片)、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
教师:中华文化既是博大精深的,也是源远流长的。
多媒体显示:说一说:为什么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学生回答。
多媒体显示: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教师:现在,我们就能归纳出中华文化总的特点。
多媒体显示:说一说:中华文化总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多媒体显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教师:大家知道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储藏影响吗?
多媒体显示:说一说: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影响如何?
学生回答:
多媒体显示: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历史典故。
多媒体显示“苏武牧羊”的图片,并显示以下文字:苏武牧羊的典故蕴含了什么传统美德?
学生:热爱祖国。
多媒体显示“徙木为信”的图片,并显示以下文字:徙木为信的典故蕴含了什么传统美德?
学生:诚实守信。
多媒体显示“负荆请罪”的图片,并显示以下文字:负荆请罪的典故蕴含了什么传统美德?
学生:宽以待人。
多媒体显示:七嘴八舌:列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生回答。
多媒体显示: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
教师:我们来看一些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多媒体显示:
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崇尚气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热爱祖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
满招损,谦受益。(谦虚谨慎)。
历览前贤国与事,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
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为人正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学习)。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诚实守信)。
教师: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还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多媒体显示: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学生回答。
多媒体显示:因为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师: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是一成不变的吗?
多媒体显示:议一议:有人认为,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精华,它的内容和形式永远也不会发生变化。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学生讨论并回答上述问题。
多媒体显示: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形式会更加丰富。
课堂小结。
教师:请大家将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
多媒体显示:
课堂小结。
中华文化总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地位及其影响: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它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要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文档为doc格式。
-->
中华文化作文的教学指南篇九
1、学习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中寻找方向,加深对指南针的认识。
2、知道中国人很聪明,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塑料碗若干、水若干、磁针若干、教学ppt、记录纸。
一、设疑激趣。
1、播放ppt引起幼儿探索。
提问:在海上航行迷路了怎么办?
2、幼儿讨论交流。
小结:海上航行需要使用指南针。
来自 XUEFEN.coM.Cn
玩磁针,并提问:磁针为什么红色总是指在南面?
1、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2、分享交流你的指南针成功了吗?
四、游戏:我在哪?
引导幼儿用指南针寻找自己的方位并记录下来。
1、在区域中学用指南针,让幼儿在活动室中找“南”,进一步探索指南针指南的现象。
2、在区域活动时,探索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幼儿发现吸引和排斥的现象。
3、寻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用到了磁铁,了解磁铁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
中华文化作文的教学指南篇十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1.感受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2.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知道指南针的发展历史,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确立难点的依据: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磁铁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但怎样应用在指南针这种仪器上并不清楚,几乎所有的学生并不能正确使用指南针判别方向,因此确立为本课难点。
教学准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海上丝路表演的录像(创设情境引出指南针)。
指南针在我国发明、发展和应用的历史的视频(解决部分重点的资料影片)。
指南针(解决难点)、哈尔滨啤酒易拉罐、雪碧饮料易拉罐(拓展练习)。
提问:这部分介绍的是哪项伟大的发明?舞蹈演员手里拿的是什么?[指南针、司南]。
演员手里拿的指南针,准确地说,叫司南。司南是最早的指南针。
[板书课题: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利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板书]。
你们想了解更多关于指南针的知识么?请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和应用的历史。注意看完后告诉我指南针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播放视频:指南针的发明。
根据刚才的资料,能总结一下指南针的发展过程么?
天然磁石、司南、指南鱼、水浮式指南针、罗盘、现代指南针。
司南是由磁勺和铜盘组成的?铜盘为什么要光滑?(磁勺能自由转动)铜盘上有刻度可以更准确地辨认方向。司南得到广泛应用了么?(没有,体积大,携带不方便,制作困难)指南鱼是利用地磁技术制成的,但磁力较弱,也没得到广泛应用。宋代科学家沈括发明的利用磁石摩擦钢针地取磁方法很有用,用不同的材料和钢针组合,就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指南针。
如水浮指南针。根据水浮式指南针的原理,发展成航海用的罗盘。罗盘是实用价值最大的指南针,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创举,都是依靠罗盘来导航。随着科技的进步,制造出现在种类多样的指南针。有供我们学习用的、制作相对简单的指南针,也有用于登山、航海灵敏度较高的指南针。
我国古代人民发明了这么伟大的指南针,你们想学会使用它,并用它确定方向么?首先要了解指南针的构造。从信封中取出指南针,观察指南针的构造,每部分都起什么作用。
[磁针、方位盘、支架、盒子]。
支架可以让磁针自由转动,方位盘便于确定各个方向,盒子起保护作用。磁针红色一端是北极,指北。
在方位盘上找到北。和北相对的是南,从北顺时针转动90度是东,东和北之间有9个小格,每个小格是10度。逆时针转动90度是西,东和北之间是东北。
有了指南针我们就可以辨认方向了。但如果不正确操作,得到的结论可能会有较大误差。
2、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
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4、要远离磁性物体和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
强调指南针红色一端指北,一定要和方位盘上的北重合。
学生放平指南针,教师挨组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活动1:确定教室内两个窗户的朝向,分别是西和南,门的朝向是东。
活动2:教师站在学生中央,教师在学生的哪个方向。
物体的朝向和我们自己的位置无关,在我们的哪个方向与我们自己的位置有关。
指南针除了测方向,还能做什么呢?
活动3:判定一个物体是不是铁做的,怎么判定?
把物体分别接近指南针的两极。
学生用指南针判定两个饮料瓶的包装是不是铁做的。
指南针是磁铁做的,磁铁还有什么性质?
磁铁有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的性质。因此可以用指南针判别磁铁的南北极。下节课自己制作指南针时,就可以用指南针判别自制指南针的南北极了。
根据时间课内或课外阅读教材82页资料,为什么指南针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中华文化作文的教学指南篇十一
课前学生收集资料,课上进行活动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播放奥运会火炬宣传片视频引出新课,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通过列举生活实例,培养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基本内容分析:本课由“灿烂的中华文化”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两框组成。第一框主要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会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声声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了解薪火相传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精华,认识到中华传统美德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2.横纵向联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离开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又促进了优秀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
3.教育价值: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这些文化呈现出相互交织和激荡之势。一些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因此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力量,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感。
通过学习《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学生对文化的多样性、正确对待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有所了解,这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但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比较抽象,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于学生来说,提高个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一些难度。如何在当今时代坚持和发展传统美德也是学生践行过程中的难点。
1.知识与技能:通过“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学习,能够描述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力量,列举中华文化的内容,训练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能列举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训练从典型材料出发经对比、思考、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培养思考、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学习,在对涉及四大文明古国文化和纵观中华文化的两个表格材料的对比、分析中,学会采用对比和归纳的方法获得中华文化的特点、力量等知识;在学习涉及小悦悦事件的典型材料,列举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之后,学会在对比、思考中,获得要坚持和发展中华传统美德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学习,在学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后,认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和对个体、人类及世界的深远影响;在学习“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之后,初步感受传统美德的精神魅力,愿意为保护民族文化做出努力。
1.教学重点:
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而且学生缺乏对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内容的深刻了解,因此,本课把教学重点设定为: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内容。
2.教学难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比较抽象,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于学生来说,提高个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一些难度。如何在当今时代坚持和发展传统美德也是学生践行过程中的难点,因此,本课把教学难点设定为: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等,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在当今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传统美德。
1.教法:情境体验法,活动教学法,讲授法
2.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归纳学习法
2.教师准备:查阅资料、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教师
寄语
多媒体出示视频:《北京奥运会火炬宣传片》,指导观察并提问。
第一环节:文化名城说文化
多媒体出示陕西历史文化遗迹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列举陕西还有哪些特色文化?
第二环节:文明古国比文化
1.多媒体出示图片:“四大文明古国文化对比”,指导观察,提出问题,引导归纳。
2.多媒体出示:中华文化的力量。
第三环节:文化知识知多少
1.文化知识抢答赛
多媒体出示文化知识题
2.多媒体出示:中华文化的组成
3.引导学生列举中华文化的一些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4.多媒体出示:中华文化的特点,提问并引导归纳。
第四环节:文化影响我来说
1.多媒体出示材料:中国哲学名言警句,指导观察,提出问题,引导归纳。
2.多媒体出示:中华文化的影响
3.连线题:中华文化影响连线题
第五环节:美德故事大家讲
1.学生讲述美德历史小故事
(卧冰求鲤、孔融让梨等)
2.多媒体出示视频:“西安最美女孩”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对比分析古代司马迁与现代西安最美女孩,引导学生理解传统美德是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
3.引导列举其它的传统美德。
第六环节:文化之歌齐传唱
指导学生集体朗诵《中华文化之歌》(内容见资源包)
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引导学生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创新者
观察材料、
思考、回答
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归纳发言
思考回答
归纳发言
观察、思考、讨论、归纳总结
观察
思考、回答
归纳发言
阅读朗诵材料、体会
思考发言
总结归纳
聆听、体会
激发学习兴趣,启迪思维,自然过渡。
在观看视频中欣赏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了解家乡文化,增强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有助于有助于深刻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
在对比、列举、思考中,增进对中华文化力量的准确理解。小结中华文化的力量,加深认识。
学会对比分析的方法,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培养思考分析、语言表达能力、辩证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深刻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和中华文化的组成。
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语言表达能力
小结中华文化的`特点,加深认识。
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通过连线题及时检测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有助于明确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内容。
学会对比分析的方法,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培养思考分析、语言表达能力、辩证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特点,并能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传统美德。
情感升华,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及时检测教学效果。
及时总结所学内容,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引导学生树立传承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践行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能力
中华文化作文的教学指南篇十二
指南针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只闻其名而并不太会使用指南针,更对其原理知之甚少。所以,我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首先从找教室的方位入手,在同学们有争议的情况下,引导同学们学会使用指南针来辨别方位。激起学生学习使用指南针的兴趣。在学会使用指南针之后,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发明,并对指南针的历史及发展进行了解。
1、知识与技能:
a)认识指南针有指南指北的性质;
b)了解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过程与方法:
a)会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b)培养学生会使用指南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了解指南针的过程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
指南针有指南指北的性质。
正确地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学生准备:条形磁铁、水槽、泡沫板、记录表、指南针等。
教师准备:司南、指南鱼的图片或影视材料。
一、导入新课。
2、谈话:看来大家的意见并不一致,怎样能较快地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新知探讨。
一)指导学生用指南针辨认方向。
1、谈话:谁会使用指南针呢?请给大家演示一下。(如果学生不会用,教师讲解操作方法:将指南针放在一个平稳的地方,等里面的指针不再晃动,再轻轻地转动下面的刻度盘,将刻度盘上的“北”下面的三角与指针的三角重合,这时刻度盘上的东、南、西、北指示的四个方向就是正确的方位)。
2、请同学们利用指南针再来辨认一下教室里的方位。
3、观看:指南针在航海、飞机等地方为人们服务。
二)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有指南指北的性质。
2、学生自由谈。(学生说不清时放课件—指南针的发明)。
3、谈话:今天我们也来像古人一样,运用两种工具来研究研究,你也可能发现指南针的奥秘呢?请看,把条形磁铁放在漂浮盒上,将它平稳的放在水面上。轻轻地转动漂浮盒,当它静止时请记下这时磁铁两端所指示的方向。(要求:1、同样的实验要操作3—4次。
2、在记录单上记录每一次实验的结果。哪个小组既快又安静的完成实验,就可以得到小红旗。)。
3、学生实验、记录。
4、指导学生汇报。
5、提问:从这个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6、讲解:磁铁指南的一端就称为南极,用字母s表示,s是英文南的第一个字母。磁铁指北的一端就成为北极,用字母n表示,n是英文北的第一个字母。这样指南针就可以世界通用了。
7、提问:为什么磁铁总是指向南北方向,换个木棍、塑料棒可以吗?你们试试。
8、学生再次实验。
9、提问:为什么磁铁就能指示方向呢?这可能与什么有关?
10、学生交流讨论。
三)指导学生认识指南针的发明和发展。
1、谈话:通过了解磁铁的这一性质,你知道这和指南针的发明有什么关系吗?
2、讲解: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出辨别方向的工具——指南针。它被充分利用在当时的旅行、航海等方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的指南针和它的发展。
3、提问:你还了解指南针的用途吗?
4、谈话:指南针的用途这么广泛,你想自己制作一个指南针吗?下节课我们来学习。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809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