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方案能够帮助我们规避风险,并达到预期的目标。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是制定方案的重要一步,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可行性和可获取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方案篇一
为了配合城关区就业局20__年“春风行动”工作,进一步做好我辖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更好地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加快推进城乡就业服务一体化,按照《兰州市城关区20__年“春风行动”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辖区实际,制订了东岗西路街道“春风行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帮您尽早实现就业。
二、重点服务对象。
1、辖区各类求职人员,重点是进城务工的各类新成长劳动者。
2、辖区各类有招聘需求的用人单位,重点是用工规范诚信企业。
三、时间安排。
20__年1月29日至3月10日。
四、活动内容。
开展"五到位"活动,即宣传到位,走访到位,服务到位,政策到位,维权到位。
五、具体措施。
(一)宣传到位。
1.注重充分利用悬挂横幅、张贴《人力资源周刊》、发放宣传资料等扩大宣传,做到春风活动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2.注重深入宣传。在活动期间有组织深入社区、企业、工地、车站和务工人员集聚地等,在宣传栏张贴活动内容。1月29日下午在汽车东站开展集中宣传,制作悬挂宣传横幅2条,发放宣传资料300多份,发放“爱心卡”30余张,为农民工发放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单100余份,为春风行动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各类求职者提供各项就业服务打好基础。
3.2月17日在华润万家超市门前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
(二)走访到位。
1.各社区就业专干开展"上家门、进企业"活动,走访辖区内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和有招聘需求的重点企业,了解求职人员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将情况进行登记。
2.开展"就业服务进工地"活动,走访在各类建筑企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集中为他们办理《进城人员就业证》,及时掌握辖区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行业工种、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参保等情况,为提供针对性就业服务打好基础。同时,针对求职人员的不同情况,讲解援助政策、方式等,使每一位进城务工人员了解就业援助内容。
3.开展"特殊群体援助"走访活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大龄失业人员、残疾人、退伍军人、农村户家庭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特殊人员家中及时收集失业人员就业状况、失业时间、失业原因、就业服务需求等信息,并建立台账,根据不同情况提供“居家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技能培训等针对性服务,帮助他们早日实现就业。
(三)服务到位。
实施“零盲点全覆盖”深入辖区住户和辖区内各类用工单位了解情况,将就业政策、用工求职等信息及时发布并送到企业和各类求职人员手中。同时,社区就业站从政策咨询、就业培训、创业培训推荐、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优惠政策落实等各个方面为辖区企业和辖区求职人员提供劳动就业“一站式”服务。
(四)政策到位。
1.免费为辖区各类求职者进行技能培训推荐、并及时宣传就业政策同时将根据企业需求采取与企业联合等方式开展订单式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
2.全力打造城关区农民巷食品一条街,为辖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岗前技能培训。
3.继续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鼓励和扶持各类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有意创业的各类失业人员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创业项目推荐、小额贷款和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鼓励和扶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大力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
(五)维权到位。
1.开展"劳动就业维权"活动。通过各种方式,让辖区劳动者都能够获得劳动维权信息,包括劳动保障法律基本知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地址和联系方式等,帮助辖区劳动者提高维权意识。
2.充分发挥社区就业专干兼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的优势,协助区劳动监察中队,为辖区各类求职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六、组织领导。
为确保"春风行动"取得实效,成立了城关区东岗西路街道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安排和检查落实"春风行动"各项工作。
七、工作要求。
街道劳动保障所、各社区就业站要高度重视、精心安排、深入扎实地开展此项活动,确保取得良好成效。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总结,及时统计,汇总有关数据。3月10日前将"春风行动"活动情况总结及统计数据报街道劳动保障所。
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方案篇二
宁夏回族自治区服务、岗位双“兜底”,稳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截至10日,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2.86万个,是应届毕业生1.7万人的`168.2%,是历届毕业未就业2.2万人的127.3%。已实现就业或明确就业岗位1.3万人。
为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自治区政府出台了11项税费优惠政策扶持大学生就业;积极筛选有创业愿望和具有创业能力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推荐他们到创业培训基地参加创业培训;对正在创业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进行回访,帮助落实创业场所、小额贷款;每周周末召开两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帮助求职大学生实现就业。
在做好服务的同时,我区力争就业岗位“兜底”。分别安排5000名毕业生到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招录1000名公务员和工作人员、3000名特岗教师、1400名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100名毕业生担任“村官”、1000名特岗见习医生、名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实习,鼓励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区外就业、参加就业见习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500名应征入伍。
截至8月10日,全区中小企业共安排岗位4000个,已有2500名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宁夏发电集团公司、宁夏黄河银行、宁夏煤田地质局4家单位招收安排毕业生1819人,超额完成任务81.9%。3000名特岗教师和1000名特岗见习医生分别定岗2683人和975人,目前已进入体检和培训阶段。9月底,力争将1.7万名应届毕业生全部派遣、安置完毕。
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方案篇三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xx]3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辽政发[20xx]6号)的要求,从20xx年开始,在我省范围内实施高校毕业生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实施方案。为确保此项计划实施能够落到实处,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应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职责,动员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为重点,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为目标,以强化政府组织化程度为手段,以各级政府扶持政策为保证,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一)工作目标。通过努力,提高高校见习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丰富其工作经验,增强其市场就业竞争力,见习后一年内就业率达到70%以上;拓展和规范一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逐年提高高校毕业生见习后在见习基地就业的比例;建立见习计划的岗位开发、信息发布、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长效工作机制,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体系,基本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
(二)工作任务。20xx年,省政府选择千户企业作为见习基地,引导1万名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一)明确见习对象。计划主要实施对象为我省生源的'离校未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同时积极探索将尚未离校的我省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纳入到就业见习计划中。优先安排城乡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20xx年,就业见习计划实施对象范围,包括20xx年、20xx年两个年度我省生源的未就业高校应届毕业生。
(二)开发见习岗位。见习单位提供的见习岗位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和业务内容,有利于见习毕业生提高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安全工作环境和条件,人身意外伤害风险较低。见习单位通过两个渠道选择:一是省市政府组织劳动保障、人事、教育、经委、国有资产管理、中小企业、科技厅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分别抓好见习单位确定工作;二是由省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见习单位和见习岗位。
见习岗位主要是通过确定见习基地的方式开发,力求岗位数量规模化、见习工作长期化。确定见习基地的具体条件:见习基地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管理规范,能够持续提供一定数量的见习岗位,每年至少安排见习毕业生20人以上,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可适当放宽。规模较大且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可优先确定为见习基地。
拟承担就业见习任务的企事业单位需提供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的相关材料。对其中达到见习基地条件的,由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授予“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称号并挂牌。
(三)公布见习计划。各有关部门要将核实后的见习单位名单(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拟提供的见习岗位名称及数量、见习岗位见习时间和见习期限、对见习毕业生的资格条件要求、见习补贴标准等),及时报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就业政策《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实施方案》。
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将见习单位的见习岗位信息按月向社会公布。岗位信息主要通过辽宁省就业网、辽宁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网、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公布。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公布见习岗位信息。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劳动保障平台、高校也要采取适当形式发布见习计划的有关信息。
(四)组织参加见习。劳动保障、人事、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工作网络体系,指定专门机构组织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积极报名参加就业见习。要向社会公布受理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就业见习计划的专门机构及联系方式,承担接受高校毕业生报名登记、审核资格条件、对接见习岗位、办理相关手续、开展后续服务的职责。各实施机构可采取针对具体见习岗位向见习单位推荐见习人员的工作方式,也可根据情况组织召开见习单位和见习毕业生的双向选择洽谈会。
各个部门要按月将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名单及《见习协议书》等材料报送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便做出见习补贴资金的需求和使用计划。
(五)加强见习管理。见习之前,见习毕业生和见习单位要签订《见习协议书》,明确见习时间、见习期限、见习岗位和见习待遇等。见习期间,见习单位和见习毕业生要遵守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见习单位不得随意解除见习协议,维护见习毕业生的合法权益。见习单位要加强对见习毕业生的管理,督促和检查见习毕业生遵守纪律、履行职责。见习毕业生无正当理由不得提前终止见习。有关组织实施机构要对见习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和督促检查,协调处理见习期间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见习期满,见习单位应根据见习毕业生的实际表现和工作能力,对其进行考核鉴定,出具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鉴定表,作为其就业经历和能力证明。
见习毕业生在同一单位见习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见习期间被见习单位或其他单位招聘、录用的,见习单位和见习人员应及时向所对应的见习实施机构报告,办理提前终止见习手续。
(一)实行见习补贴政策。见习单位要为见习毕业生发放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60%的见习补贴,具体标准由各见习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鼓励见习单位接纳见习人员,省财政承担见习补贴的2/3(补贴计算基数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上限),其余由见习单位承担。对见习单位支出的见习补贴费用,实行所得税税前列支,并不计入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
见习人员见习期间享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由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办理,所需经费由省财政负责提供。
(二)鼓励见习单位招用见习人员。见习单位在见习期间或见习期满正式招用在本单位见习的高校毕业生,且该生已经办理离校手续的,可比照享受《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辽政发[20xx]6号)第十五条规定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吸纳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三)强化见习服务。见习期间,各级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免费人事代理服务和人事档案托管服务。
(四)开展评选表彰。对提供见习岗位多、岗位质量高、吸纳见习毕业生数量多,或者招用见习毕业生在本单位就业比例较高的见习基地,由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予以表彰并给予适当奖励。每年度评选一次。在此基础上,全省命名一批“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以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将其作为就业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抓好工作落实。要建立就业见习工作统计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进度。各有关部门已开展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可纳入到高校毕业生千企万岗见习计划。
(二)明确职责分工。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由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总责,具体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省教育厅、省人事厅、团省委等部门组织实施,省劳动保障厅负责与企业对接、考核见习成果等工作,省财政厅落实并拨付见习补贴。劳动保障、人事、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成员单位负责做好见习岗位开发等见习工作,并负责见习过程的跟踪管理和服务,加强对原有见习基地的考核、评价工作。经委、国资委、科技厅要结合各自职责,分别负责确定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作为新增见习基地,中小企业厅、工商联要负责确定一批信誉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民营企业作为新增见习基地,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好高校毕业生见习活动。财政部门要落实见习补贴,并监督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
(三)确保经费到位。见习毕业生在见习期间按月领取见习补贴,由见习单位先行垫付,省财政补助部分在见习结束后一个月内一次性拨付给见习单位。见习单位每月要向见习组织实施机构报送由见习毕业生签字的见习补贴发放明细表,由见习组织实施机构汇总后报省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劳动保障部门每月要统计当月参加见习毕业生的见习补贴发放明细表,提出财政补贴资金需求计划。财政部门认真审核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的补贴金额,审核同意后将补助资金直接拨付至见习单位。
(四)做好宣传工作。各见习计划组织实施机构要对见习毕业生开展见习前指导,要对见习单位开展见习政策宣传。要广泛动员社会资源,营造关心、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社会氛围。要大力加强舆论宣传,采用各种宣传形式,宣传就业见习政策和意义,宣传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后成功就业的典型。要大力宣传行业、企事业单位开展就业见习的经验做法,树立见习基地的良好社会形象,以推动更多的用人单位承担见习任务,促进就业见习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方案篇四
:20xx年4月20日上午7:30—12:00(7:30用工单位入场,8:30学生入场)。
:学院文体活动中心(篮球馆、乒乓球馆)。
20xx届未落实就业岗位毕业生、20xx级全体学生。
:成立20xx届毕业生校园双选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企合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双选会的.筹备、组织和实施工作。
组长:孙思炯副院长。
成员:办公室、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校企办、总务处、校产处、安保处、体育部、各系部等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运华。
成员:时秀波、邵东波、宋飞、卢丽娟、王志刚、柳文杰、吴海研、姜守岩、隋修林、李华、吴海霞。
(一)校企办:负责双选会总体筹备、协调、组织。
(二)办公室:接送邀请人员,安排接待。
(三)宣传部:接洽媒体记者,摄像、宣传报道。
(四)教务处:负责会议场地和20xx级参会学生课程调整。
(五)学生处:安排学生协助组织会议。
(六)总务处:悬挂会场铁丝和会场内的条幅。
(七)体育部:提供场地,协助布置会场。
(八)安保处:维护好会场秩序。
(九)各系部:布置会场,组织学生和有关教师与会,接洽所邀请单位。
(一)校企办统筹部署,各部门按照安排做好部门承担工作,所有的准备工作必须在4月19日下午15:00前完成。
(二)各系负责通知20xx届未落实就业岗位学生参会,准备好个人简历,做好学生入会的宣传教育。
(三)学生处、安保处负责维护好会场秩序,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方案篇五
为了使各项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设立“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活动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负责人组成,并邀请有关领导担任顾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服务活动的日常工作,办公室成员由主办单位分管领导和承办单位负责人组成。
为了提高培训和指导水平,邀请部分企业负责人担任指导委员会委员。
xx市联合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1、政策宣传和咨询。
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宣传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政策咨询,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就业意向进行登记与指导。
2、就业指导。
主要是通过就业知识讲授、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前的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气质性格、道德品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强化大学生择业的竞争意识,在心理上消除传统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调整就业心态,实现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就业岗位的对接,促进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完善。
3、创业培训。
为有意创业的大学生提供xx扶持项目、xx创业培训及创业实训,通过创业意识教育、创业基本知识培训,帮助大学生明确创业目标,选择创业项目,掌握开办企业的程序、方法和创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并由专门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制订创业计划书,直到大学生顺利开办企业。
4、创业项目推介。
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为有创业需求而没有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推荐创业项目;为社会投资机构推荐大学生创业项目计划。
5、就业招聘信息发布。
捕捉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信息,发布人才招聘信息,积极为企事业单位和大学生创造“对接”机会。
6、建设创业就业见习基地。
选择实力强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创业就业见习基地,为大学生创造勤工俭学平台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实践能力。
开设大学生创业就业大讲堂、举办大学生创业项目创意设计大赛、开办大学生创业就业论坛等活动。
8、开展其他方面的服务活动。
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方案篇六
钱继兵――东南大学硕士,副研究员。全国创业指导师;苏州市模拟创业实训培训师;大学生职业规划师;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老师;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指导老师。现任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商学院副院长,长期分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主要从事大学生创就业工作研究,曾主持市厅级项目三项,在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1篇被sci检索。
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方案篇七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转发的通知》(黔人社函〔20xx〕314号)精神,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制定本方案。
20xx年9月1日至9月30日。
20xx届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将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做到登记一人,服务一人。对有求职意愿的,提供职业指导、岗位信息;对有创业意愿的,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有培训意愿的,组织参加职业培训,提供技能鉴定服务;对就业困难的,实施重点帮扶,加强就业权益保护,促进就业创业。
(一)多渠道加强实名登记。全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扩大实名信息登记渠道,将在本地求职的未就业毕业生全部纳入实名制就业帮扶。县就业局要及时将省人社厅下发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实时录入数据库,同时主动拓展登记范围,在报到接收、就业失业登记、政策申请等业务办理时同步对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实名信息登记,在各类招聘活动中对求职毕业生办理现场登记。各乡(镇、社区)人社部门要依托基层服务平台开展专项摸排,做到人员信息应登尽登。全面摸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情况,后续跟踪服务情况要做到动态更新,及时掌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落实和就业创业进展情况。
(二)全面落实实名制就业服务。县就业局和各乡(镇、社区)人社部门要掌握未就业毕业生底数,要结合未就业毕业生特点和就业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要与未就业毕业生建立一个联系渠道,将一揽子帮扶措施及时推送,做到发放一份政策清单、提供一本服务手册、开展一次职业指导、提供一次政策咨询、制定一份求职就业或创业计划。要深入企业挖掘岗位信息,对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不少于3次有针对性的岗位推介,同时做好对企业的用人指导和服务,用好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增强企业吸纳就业积极性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要将有志创业的毕业生纳入创业引领计划,推动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向其开放,提供场地、项目、资金、培训等支持。要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残疾、长期失业毕业生以及就业困难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女大学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建立专门台账,加大政策服务倾斜力度,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就业市场。
(三)加强政策宣传。县、乡(镇、社区)人社部门要结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和入户调查的机会,直接把政策送到毕业生手中。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和各项专场招聘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政策咨询解答,提供面对面的宣传服务。充分利用乡镇、社区服务中心等基层服务平台,通过电子屏、宣传橱窗播放宣传片,张贴宣传画,扩大政策知晓度。帮助未就业毕业生知晓获取信息和服务的各类渠道,引导有服务需求的主动登记和接受服务。
(四)加强就业权益保护。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职业培训机构监管,依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发布虚假信息等欺诈行为,及时查处“中介”和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职业培训业务等各类侵害就业权益的违法行为,纠正性别、民族等各类就业歧视现象,保护毕业生就业权益。
(一)加强活动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集中精力做好相关就业服务工作。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
(二)县就业局负责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开展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落实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奖补、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
(三)县人才交流中心负责落实高校毕业生人事代理、档案托管、公共服务等相关政策宣传及业务办理。
(四)县小贷中心负责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及贴息政策落实。
(五)各乡(镇、社区)人社部门通过居委会、村工作平台采取入户走访调查等措施,全面摸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情况,同时有针对的开展就业帮扶,定期后续跟踪服务。
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政策宣传对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顺利开展、推动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并将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总结,做好对接上报。
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方案篇八
7月18日,宁夏人事厅、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普通高校毕业生培训实习工作的通知》,年我区将继续实施100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计划,选派1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县以上事业单位培训实习,培训实习时间为一年,培训实习对象为2005年应届宁夏生源普通高校毕业生,这是我区第三年实施培训实习计划。
培训实习期间自治区财政厅按每人每月45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贴,财政将补助经费直接划拨到自治区和五市人才交流中心高校毕业生实习专用帐户,各地人才交流中心要为毕业生建立个人银行卡。
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工作由自治区人事厅和各市人事局负责。各地人才交流中心为培训实习的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人事档案管理、职称评审、代办集体户口等服务;毕业生实习期间计算工龄,由各地人才交流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并装入本人档案。培训实习期间,毕业生可在实习单位实习,也可到其他单位择业。毕业生因故离开实习单位,财政补助随即停发。
来源:新消息报。
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方案篇九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毕业生的质量,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需求的紧密衔接,进一步推进我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经研究决定,开展对2015届、2011届及2012届毕业生跟踪就业调研工作。
一、调研目的
1、详细了解我校毕业生就业的对口率、推介率、创业率、跳槽率,进一步完善我校毕业生数据库建设,为学校就业研究的深入提供依据。
2、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及就业指导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建立经常性的反馈渠道和评价制度,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3、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和要求,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
4、收集优秀毕业生典型事迹材料,完善我校毕业生资料数据库,推进我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信息化。
二、调研对象
1、我校2015、2011、2012届毕业生
2、部分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
3、部分行业重点企业
三、调研内容
1、毕业生调研:
(1)深入了解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推介率、创业率、跳槽率。
(2)学生对我校人才培养的方式、课程内容设置、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支持服务、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素质教育课及就业指导课的意见和要求。
2、社会用人单位调查: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思想品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以及对我校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建议和要求,了解社会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3、人才需求状况调查:通过对部分行业重点企业调查,了解社会对我校人才需求状况和要求,指导学校科学的设定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
四、调查方法
1、问卷法
向毕业生发放《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学生篇),经毕业生本人答填后返回。向用人单位发放《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用人单位篇),《企业人才需求调查表》,经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答填后返回。
2、访问法
调研人员在组织问卷调查的同时,走访部分毕业生或用人单位,
征询相关意见和建议,并作好相关记录,作为撰写调研报告的原始资料。
3、座谈法
调查人员在组织问卷调查的同时,邀请部分毕业生或用人单位进行座谈,征询相关意见和建议,并作好相关记录,作为撰写调研报告的原始资料。
4、电话访谈法和邮寄问卷法
考虑到本次调研涉及的面广量大,为了有效节省时间和经费,针对部分比较偏远地区的毕业生,根据其详细的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进行电话访问或邮寄问卷。
五、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小组,由学校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各系部系辅导员参加,负责组织领导本次毕业生跟踪调研的全面工作。各专业也应成立专门的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根据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小组的安排,组织、实施对本专业10、11届毕业生跟踪调研和信息反馈工作,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的改革计划,调整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各环节的改革。
六、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
(一)工作布置阶段(4月16日-7月20日)
1、成立校、专业女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职业学校2012年毕业生跟踪调研实施方案》。
3、召开职业学校2012年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会议。
4、下发材料
(1)《职业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重点企业名单》;
(2)《职业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学生篇)
(3)《职业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用人单位篇)
(4)《企业人才需求调查表》。
(二)调查跟踪阶段(4月21日-5月20日)
(1)各专业将2015、2011、2012届学校毕业生去向汇总成表。进行毕业生就业信息汇总。
(2)各专业赴各地、各单位进行实地调查、访谈,寄发问卷及电话访问,并将调查情况汇总(原始材料)上交就业指导中心。
(三)统计分析阶段(6月21日-7月1日)
各专业整合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主要观点和合理建议,分年度、分专业撰写《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报告》。最后撰写本系部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报告》。
七、活动要求
《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报告》。
2、调查表必须真实,用人单位调查表必须加盖公章。
3、调查的范围要考虑到地域分布、性别比例、工作单位的类别等因素。
4、每个专业必须保证有两名优秀毕业生典型事例,毕业生典型事例必须提供毕业生事迹、照片、获奖证书复印件。
5、各专业必须严格按照学校总体时间安排完成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材料。
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2015 – 12 - 24
一、调研背景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作为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则较受冷落,很少有把关注的焦点聚焦到企业,征询企业对毕业生的看法或总结企业的聘人之道。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
二、研究目的
大学毕业生、在校大学生及招聘大学生的企业
四、研究方法设计
本次调查采用线下调查、网络调查、拦截式访问、电话访问及上门访问五种方式同时收集数据。
(1)线下调查
针对大学生:由“武汉信息就业调研组”深入高校发放学生版调查问卷及访问的形式进行;
针对企业:对象主要是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利用中人网丰富的线下培训,对参与培训的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发放企业版调查问卷。
(2)网上调查
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大学生就业需求调查(企业版)"主站点;
在大学中人网上发布"大学生就业需求调查(学生版)"主站点,同时新浪教育、腾迅教育、中青在线、中国教育在线网站发布调查站点地址。
(3)拦截式访问
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在一定数量的区域和场所,选取符合条件的受访者进行拦截访问,回答问卷的时间长度控制在十五分钟之内。
(4)电话访问
主要是对问卷调查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同时针对企业招聘的人事部采用此类方法,询问企业的相关招聘信息。
六、抽样设计分析
(1)针对大学生:
a、毕业生基本情况
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有44%的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这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其次为国企,有25%的毕业生把国企作为自己的就业时的首选单位;政府机关排名第三,所占比例为15%.选择前三类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接近70%.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主要还是集中在1000-2000元及2000-3000元之间,所占比例分别为40%,37%.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地点仍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b.在校大学生
转载自 Www.XUeFeN.COm.cN
与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可能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
比例也相应增加,说明在校大学生对自己薪酬的预期还是挺高的。 北京、上海、广东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仍是最吸引大学生的就业地区,其中北京对在校大学生的吸引力与毕业生相比,略有升高,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吸引力有下降的趋势。
(2)针对就业需求
a.毕业生
数据统计显示:毕业生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选择最多的是"提高自己的技能",其次为"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两项选择因素均与大学生自身有关。这说明毕业生对自己在高校所学知识和技能缺乏自信,对自己职业素质能否符合单位要求缺乏信心,同时也说明毕业生对高校的教育内容缺乏自信。
比如"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这说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缺乏有效、实质沟通交流,供求之间没有建立相互了解的渠道。
"专业水平"成为毕业生需要具备素质及能力最多的选择,其次为"沟通能力"及"适应能力"。
在毕业生眼中,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其远远领先于其他条件;其次是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社会经历"。 "如何面试"、"如何了解一个企业" 、"企业选人的标准"三项成为毕业生求职前最希望了解的知识。
b.在校大学生
转载自 Www.XUeFeN.COm.cN
与大学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更加注重"提高技能","对企业岗
位专业知识的缺乏了解"成为困扰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仍说明企业和学生之间沟通了解的机制存在很大不足。 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这方面看法比较一致,相比较而言,在校大学生更关注"专业水平",对"适应能力"关注相对比毕业生小一点。 与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关心招聘人员的"潜力"更甚于关心招聘毕业生的"学校名气"。
在校大学生与毕业生在这方面相当一致,没有多少差别,前三项都为"企业选人标准"、"如何面试"、"如何了解一个企业".
(3)针对用人单位
a、现状描述
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把招聘大学生作为充实自己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受调查者所在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每年都招聘大学毕业生,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表示对所招聘大学生感到"满意"的比例为11%,表示"一般满意"的比例为47%,表示"一般"的比例为29%.整体上看,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数有放大的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明显。调查显示:35%的企业表示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28%的企业表示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25%的企业表示招聘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基本不变。
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局面。
b、需求描述
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人士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上的选择的话,发现有很大不同。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
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其次为"潜力",第三为"品德".而"专业技能"、"专业成绩"、"社会经历"等相对不重要。这个结果和大学生所认为的结果有很大不同。
企业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的要求中,首先是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其次是毕业生的"专业水平",第三为毕业生的"品德".这与毕业生对自己素质及能力要求的最大不同在于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要求远远高于毕业生自己对"品德"的要求。
在企业人士看来,首先大学生要提高"专业知识"以符合企业要求,
其次是"实践经验",第三为"心理素质".在众多给大学生的建议中,建议最多的是要毕业生调整就业心态。
在给大学生的建议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一种是建议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一种是"先择业,后就业",有代表性的建议前者是: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后者很有代表性的建议是:不要报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行为想法,高流动率使得用人单位望而却步;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提高。
七、调研结果总结
毕业生与企业人力资源供需之间现状分析:
a、硬性方面
对人力的需求相对不足,区域性人力供给矛盾显著。
无论在校大学生还是毕业生都对三类用人单位感兴趣:外企、国企、政府机关,三者所占比例接近70% ,可见大学生就业选择上"扎堆"现象突出,可预见的未来是"公务员热"将继续升温。
无论是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整体的来看,在解决大学生就难上,大学生和企业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大学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从而拥有更大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胜出,而企业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上,认为更多地应该从从认知上解决。
是个很有意思的矛盾。其二,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生对自身"品德"的重视程度高的多。从中看出,企业选人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德才兼备;而毕业生更倾向于表现"才"的方面,而对"德"的方面重视不足。
十三、联系方式 qq:1234567890
小组成员的公用电话:0987654321 调研小组微博:@face55555
为了全面了解当前企业用人情况、大专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需求的紧密衔接,促进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经研究决定,开展对企业用人、大专生就业调研工作。
一、调研目的
1、详细了解大专毕业生就业的对口率、推介率、创业率、跳槽率,进一步完善我院毕业生数据库建设,为学院就业研究的深入提供依据。
2、了解当前大专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学院教育教学环境、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及就业指导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建立经常性的反馈渠道和评价制度,为学院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3、了解用人单位对大专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和要求,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
4、收集优秀大专毕业生典型事迹材料,完善毕业生资料数据库,推进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信息化。
二、调研对象
1、大专毕业生
2、用人单位
3、部分行业重点企业
三、调研内容
1、毕业生调研:
(1)深入了解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推介率、创业率、跳槽率。
(2)学生对我校人才培养的方式、课程内容设置、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支持服务、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素质教育课及就业指导课的意见和要求。
2、社会用人单位调查: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思想品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以及对我校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建议和要求,了解社会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3、人才需求状况调查:通过对部分行业重点企业调查,了解社会对我校人才需求状况和要求,指导学校科学的设定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
四、调查方法
1、访问法
调研人员在组织问卷调查的同时,走访部分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征询相关意见和建议,并作好相关记录,作为撰写调研报告的原始资料。
2、座谈法
的原始资料。
3、电话访谈法和邮寄问卷法
考虑到本次调研涉及的面广量大,为了有效节省时间和经费,针对部分比较偏远地区的毕业生,根据其详细的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进行电话访问或邮寄问卷。
五、活动要求
1、调研企业必须超过5个企业。
2、调查必须真实。
3、调查的范围选择当地企业。
4、必须提供照片、企业用人建议(加盖公司印章)。
-->
-->
-->
-->
-->
-->
-->
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方案篇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xx〕4号)、《教育部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xx〕21号、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xx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发〔xx〕116号)精神以及教育部、甘肃省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xx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安排方案如下:
毕业生就业工作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积极促进“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建立,努力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毕业生就业工作要适应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转变观念,尽可能地为广大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
毕业生应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顾全大局,正确处理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的关系,优先在国家重点需求计划内选择就业单位。凡选择到重点单位、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基层及艰苦地区工作的,学校给予支持和奖励。
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我校近年来就业形势分析等材料,向毕业生讲清今年的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形势,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择业常识和择业技巧,既充满信心,又有的放矢,充分适应当前人才市场和供需见面的需要,实现顺利就业。
(一)编拟建议就业计划阶段。
1.4月1日各学院将建议就业计划报学校审核,列入学校建议就业计划。提前毕业、转专业及学籍变动等情况的毕业生务必于此前确定并列入计划,此后不得变动。
3.4月28日至29日,各学院到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核对就业建议计划,确定考取研究生及出国毕业生名单。
4.4月30日前,教务处将目前毕业班级中因成绩不合格而编入下一年毕业的学生名单汇总后报学生处和财务处,以确保学生处给教育部按时报送就业计划。
5.5月20日至31日,学校为申请不参加当年就业的毕业生办理相关手续,此后不再受理。
6.5月11日至15日,各学院毕业生进行毕业前体检。具体安排如下。
5月11日:文学院、新闻院、历史院、哲社院、外语院、法学院、经济院;
5月12日:管理院、政治院、艺术院、大气院、数学院、信息院;
5月13日:化学院、教育院、生科院、资环院、工学院、核学院;
5月14日:草科院、物理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
5月15日:口腔医学院、第一临床院、第二临床院。
体检地点:盘旋路校区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萃英分院。
在外地实习的毕业生返校后,于6月3日至5日(星期三至星期五)期间到校医院补检(盘旋路校区医院)。
各学院要做好组织工作,按规定日程进行体检。漏检的毕业生,均由本人自费到指定的医院补检。否则,不予办理离校手续。
7.5月26日至27日,各学院到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汇总就业建议计划,调整就业、考取研究生及出国毕业生名单。
8.6月9日至10日,各学院报需要调整的建议就业计划及考取研究生毕业生名单,以便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调整建议就业计划派遣方案。
9.6月12日,学校将各学院报送的毕业生建议就业计划审核、汇总后,分别寄往各有关部、委、盛市、区,以进一步落实建议就业计划。
10.根据总体安排,毕业班的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一切教学活动应于6月6日前全部结束。各学院对毕业生的成绩及授予学位情况,要及早审核整理,于6月12日前上报教务处,不得影响毕业生离校工作。
11.学生派遣前,向学校上交协议书的时间截止到6月15日下午5时,之后收到的协议书,由于时间紧迫,不能保证学生按时办完离校手续。
12.各项工作结束后,学校整理汇总最终落实的建议就业计划,向校党委常委会汇报后,上报教育部,经教育部批准,作为国家计划下达。
(二)毕业生离校阶段。
1.6月11日至12日集中两天进行毕业鉴定。各学院要加强领导,认真负责地对每一个毕业生从德、智、体等各方面做出全面鉴定。个人总结要在班组会上进行,班组对个人总结要进行科学评议,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成班组鉴定。鉴定一定要实事求是,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缺点,明确努力方向,避免空话、套话。
为了严肃纪律,学校将对毕业班的鉴定情况进行抽查,审查不合格的要重新鉴定。
6月15日下午5时前,将加盖公章后的毕业生登记表和体检表报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核准装入档案。
2.6月16日,各学院向毕业生公布就业方案,进行最后核实校对,并于17日12时以前,将核对后的就业方案及签注意见报就业办公室,同时由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将毕业生户口关系迁移表送保卫处。教务处也应同时将成绩表、学位审批表、结业生名单送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以便及时整理归档。
3.6月18日学校审核就业方案,打印就业报到证、择业通知书。
4.6月20日前请学生办理学费缴纳、校内贷款及国家助学贷款银行还款等事项,凡欠费、未还贷和未办理延期还贷手续的学生,学校不予办理离校手续。
5.初步确定6月20日,甘肃省人事厅审核我校毕业生就业方案,签发就业报到证。各有关单位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准备工作。
6.6月21日(星期日)召开毕业典礼。
7.6月24日至25日办理办科毕业生离校手续,联合办公地点设在医学校区。
(一)6月15日下午5时之后收到的就业协议书,学校争取在7月10日前协商人事厅办理就业报到证审批手续。
(二)7月10日以后新签订的就业协议书,只能按照甘肃省人事厅的相关文件规定在9月1日之后办理报到证审批手续。
1.报到单位不在甘肃省内的学生,在原报到单位所在省(区、市)范围内调整就业单位,在原报到单位所在省(区、市)就业主管部门办理调整手续,调整期限截止次年7月1日。
2.报到单位不在甘肃省内的学生,跨省(区、市)办理调整改派手续,须通过学校就业办办理,调整改派期限截止次年7月1日。
3.报到单位在甘肃省内的学生,办理调整改派手续,须通过学校就业办办理,调整改派期限截止次年7月1日。
4.甘肃省生源持择业通知书学生,如在本市(州、地)范围内就业,直接在生源市(州、地)人事部门办理就业手续。
5.甘肃省生源持择业通知书学生,如不在本市(州、地)范围内就业,须通过学校就业办办理就业手续。
6.申请不参加当年就业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就业办办理就业手续,两年内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学校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将户档关系迁回生源地省级就业主管部门。
7.已有具体单位的学生通过学校办理改派手续时,根据有关规定,需要向甘肃省人事厅缴纳违约金。
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方案篇十一
现今社会,竞争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大学生要想毕业后能够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能够学有所用,就要在上学期间努力的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就要求高校在制定策略的时候,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实施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式。当然,我们只有清楚的明白什么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并了解其特征,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也才能够突显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的重要性。
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方案篇十二
1、横幅:在学校内悬挂横幅,(横幅内容为:活动名称――赞助商名称)活动前三天粘贴在校园等人流量最多的位置。(由贵公司提供)。
2、我们将在迎新晚会的宣传海报中点明贵公司为赞助单位。(前期宣传)。
3、立式广告牌。在迎新晚会期间作为独立的宣传方式在学校内进行宣传。(由贵公司提供)。
5、晚会期间,邀请贵公司代表出席迎新晚会。
6、调查问卷:活动结束后,帮贵公司进行一次校园市场调查(调查问卷由公司准备并提供)(具体事项由赞助方和校方面谈)。
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方案篇十三
1、加强领导。就业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各学院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提前安排,精心准备,做好动员,充分发挥毕业班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有效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2、精心实施。在前期活动征集的基础上,各学院已申报了相关活动,请各学院认真筹备相关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3、全员参与。要广泛宣传,在各级各类宣传平台上做好相关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发挥广大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在就业创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关心、支持、参与学校就业创业工作。
4、认真总结。活动结束后,各学院要全面总结工作,认真分析,于2016年7月8日(星期五)16:00前将活动总结报送学生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xx校区),电子版同时发至:xxx。
未尽事宜,请联系学生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方案篇十四
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宣传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政策咨询,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就业意向进行登记与指导。
2、就业指导。
主要是通过就业知识讲授、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前的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气质性格、道德品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强化大学生择业的竞争意识,在心理上消除传统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调整就业心态,实现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就业岗位的对接,促进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完善。
为有意创业的大学生提供ybc扶持项目、syb创业培训及创业实训,通过创业意识教育、创业基本知识培训,帮助大学生明确创业目标,选择创业项目,掌握开办企业的程序、方法和创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并由专门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制订创业计划书,直到大学生顺利开办企业。
4、创业项目推介。
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为有创业需求而没有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推荐创业项目;为社会投资机构推荐大学生创业项目计划。
5、就业招聘信息发布。
捕捉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信息,发布人才招聘信息,积极为企事业单位和大学生创造“对接”机会。
6、建设创业就业见习基地。
选择实力强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创业就业见习基地,为大学生创造勤工俭学平台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实践能力。
开设大学生创业就业大讲堂、举办大学生创业项目创意设计大赛、开办大学生创业就业论坛等活动。
8、开展其他方面的服务活动。
共青团xx市委员会xx市人事局。
xx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xx学院委员会。
xx年x月x日。
抄送:南平团市委,xx市委组织部,xx市政府办,
xx市民政局,xx学院党政办,存档。
共青团xx市委员会办公室xx年x月x日印(共印100份)。
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方案篇十五
1、增加学生社团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2、扩大公司在我校影响,通过全面的宣传,提高公司产品在我校的市场占有率。
3、通过赞助相关活动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公司的社会效益。
我们真心的希望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和贵公司建立更长久的合作关系,帮助贵公司不仅在校内,而且在社会上的最大的利益的实现。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为贵公司提供更大支持。十五、活动时间:开学后第三周周六晚七点半十六、活动地点:学校大礼堂预祝本次大型欢送晚会圆满成功!
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方案篇十六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多,而市场需求没有同比例增长的情况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本次文化节以“面向职场,规划未来”为主题,是基于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有针对性的准备,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甚至失去对未来的追求,而企业也无法在大学应届毕业生中补充大量新鲜血液,形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和企业难觅人才的现象的情况。旨在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清就业形势,明确国家的有关政策,转变择业观念,适时调整就业期望值,系统了解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及其人才招聘过程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提前体会择业就业问题,提高在校学生的就业意识,开拓就业视野和就业渠道。同时激励同学们有效地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文化节在去年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以模拟应聘赛为中心,推出与之相呼应的“就业形势分析”,面试技巧等就业指导系列讲座,对应聘相关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为同学们的就业、择业提供可资借鉴的帮助。
希望通过本次就业文化节的系列活动,发动和帮助广大同学更好地了解自我,规划人生,做好择业前的准备,提高广大同学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方案篇十七
为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创业培训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种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资源,将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由劳动保障、人事、财政、教育、共青团等部门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能:共同规划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工作,强化各职能部门的交流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工作进展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建立片区联席制度,强化各有关部门、各区、县(市)间的交流与合作,健全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组织体系。
2、落实培训经费。
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及创业实训,取得相应资(合)格证书,并在杭创业、就业的,按800元/人标准给予补贴。其中具有杭州户籍的大学生取得资(合)格证书的即给予800元/人标准的补贴。
3、加快创业园区和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积极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各区、县(市)、各院校要加快创业园区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实训、创业孵化等服务;要加强创业实训技术平台建设,帮助大学生在无风险的模拟商业环境下演练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计划在3所试点院校以及7个主城区建设10个创业实训平台。同时要充分发挥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的作用,做好大学生的创业工作。
4、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工作的激励机制,每年对当年度创业培训效果显著的培训单位予以表彰奖励。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81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