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一个完美的总结应该能够准确地概括和归纳出重要的信息和观点。总结是对学习和工作重要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以下范文或许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总结技巧。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篇一
(1)能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知道笔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项。
(3)能熟练完成两位数、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逐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
(1)能从实际的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能根据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估算的过程,并逐步学会合理、恰当的估算,能用估算的结果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笔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项。
(4)能熟练完成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减法验算方法的数学依据和意义,并熟练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能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加减法进行验算,并逐步养成对自己的计算进行验算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篇二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除法的含义,并回顾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3)能口算或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1)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并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对许多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观察、分析过程,探索并掌握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3)能利用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直接判断有余数除法计算的正确性。
(1)能灵活利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来自 XuEFEN.cOM.cn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最多"、"至少"等词语的含义,并学会用"去尾法"和"进一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篇三
图像的平移可以参照顶点的平移。
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3 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
1 图形的相似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对应角相等;
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值也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值。
2 相似三角形
判定: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两个三角形相似。
3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 位似
位似图形:两个多边形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这样的两个图形叫位似图形,相交的点叫位似中心。
1 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
2 解直角三角形
第九章 投影和视图
1 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
2 三视图: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
3 三视图的画法
-->
-->
-->
-->
-->
-->
-->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篇四
(1)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能利用特征辨别哪些图形是四边形。
(2)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四边形。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平行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
(3)渗透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1)结合具体实物和图形理解并准确掌握周长的概念,并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给定图形的周长。
(2)能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或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能比较两个图形周长的大小。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选择恰当的方法熟练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能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1)在准确掌握长度单位的前提下,能合理、恰当的估测某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包括周长)。
(2)能利用估测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篇五
1、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加法公式:
加数+加数=和。
和-另一个加数=加数。
5、减法公式:
被减数-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或被减数=差+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6、口算时:
例:(1)35+48,先算35+40=75,再算75+8=83。
7、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应准备”等词语时,都是用估算。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1、计算是基础,基础要打牢:
三年级数学课本系统的介绍了四则运算及其巧算,关于数的计算是比较枯燥的内容,但它同时也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历次竞赛或选拔比赛中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练习机里很多计算题,电脑自动批改,家长省心省力。
就资深数学教练陆霞老师的教学经验表明,在二、三年级打下良好运算基础的同学,一方面使得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更加轻松,另一方面,在高年级竞赛或选拔中往往会有相当大的优势。
2、应用题,重中之重:
从三年级起,数学课本中介绍了大量的数学专题知识,尤其是应用题部分,是所有年级所有竞赛考试中必考的重点知识。学生一定要在各个应用题专题学习的初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许多五六年级同学数学水平提高非常困难,就是因为他们三年级的数学专题知识掌握的不牢靠。
3、学习方法很重要:
同时,三年级是学生培养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的时间。在三年级接触学习大量数学知识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篇六
1.尺子上每1厘米长度之间都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表示为“mm”。1厘米=10毫米。
2.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分米可以用字母表示为“dm”。
千米。
1.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表示为”km“,千米也叫作公里。
2.1千米=1000米。
3.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把千米换算成米,在千米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在米数的末尾去掉3个0。
例:8千米=8000米9000米=9千米。
吨
1.计量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表示为”t”。
2.1吨=1000千克。
3.把千克换算成吨,在千克数的末尾去掉3个0。
例:4吨=4000千克5000千克=5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篇七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数、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笔算乘法。
2.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3.一个因数中有0的乘法的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o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位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数,必须加上。
4.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先用一位数去乘另一个因数o前面的数,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o。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篇八
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这个数。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长和宽越接近(或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2、四边形的特点: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4、正方形的特点: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5、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7、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两份。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2、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2)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如何学好小学数学的方法。
一、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1、做好课前预习,掌握听课主动权。课前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
2、专心听讲,做好课堂笔记。
3、及时复习,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4、认真完成作业,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及时进行小结,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因此,我们今后还要保持“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作业;经常进行阶段小结”的好习惯。
二、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推动你们学习的直接动力。华罗庚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我很高兴你们能够喜欢数学课,我希望你们在数学的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
三、坚强的意志。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你们遇到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困难,你们能坚定信心,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这需要坚强的意志。满怀信心地迎接困难,奋力拼搏战胜困难,就是意志坚韧的表现。你们具有这种十分可贵的品质,在学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就会不灰心丧气;在取得好成绩时,也不骄傲自满,而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奋勇前进。这样才取得了好成绩。
四、自信心与勤奋。
数学家张广厚说:“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更不能投机取巧,只有勤奋地学习,持之以恒,才会得到优秀的成绩。”你们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经过反复练习,你们确实取得好成绩了吧!
五﹑能做到沉稳冷静的备考,用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做到沉稳冷静的备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考试前不心浮气躁可以让你高速而有质量的复习。另外,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考试,能让你发挥正常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篇九
【知识点】:
1、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掌握克、千克、吨质量单位。感受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能结合具体情景说出常见物体的质量。千克、克、吨的关系及其简单换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掌握千克、克、吨之间关系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并能正确进行单位间换算。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了解它们的实际质量,建立千克、克的概念。
2、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轻重,建立质量单位千克、克的概念,体验它们分别有多重。
4、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能为物体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
5、活动中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估重能力。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选择正确的重量单位,二是对重量的估计的准确性。
6、理解1千克=1000克,学会简单的换算。
千克可记作“kg”,克可以记作“g”。公式可以记作1kg=1000g。
7、同一的物体,可以用不同的重量单位表示,如:一个西瓜重2(kg),也可以说这个西瓜重2000(g)。
8、通过实际的称量,使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称量工具:天平、台秤、电子称。学会使用称量工具给物体称重。
第二节1吨有多重(认识吨)。
【知识点】:1、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质量的估计能力.
4、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5、以大象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参照物,让学生感受一吨有多重,从而建立吨的概念.吨用字母表示为“t”.
能分辨出三个重量单位的大小,并能灵活运用它们为物体选择适当的重量单位.
掌握三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第三课:搭配中的学问。
【知识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的搭配方法与策略。
2、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情境活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和策略。
4、学生运用摆学具、画搭配线路图、画表格等多种方式解决搭配问题。并从中抽象出有序的搭配方法。
5、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6、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数学的愿望,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意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篇十
1.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2.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加减法的估算。
把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口算确定数的范围。
注意:在遇到估算钱的实际问题时,要估大不估小。
加减法的验算。
1.加法的验算: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看两次的计算结果是否相等。
2.减法的验算:用被减数减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
解决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时,先分析清楚具体的情况,再进行解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篇十一
1.尺子上每1厘米长度之间都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表示为“mm”。1厘米=10毫米。
2.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分米可以用字母表示为“dm”。
千米。
1.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表示为”km“,千米也叫作公里。
2.1千米=1000米。
3.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把千米换算成米,在千米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在米数的末尾去掉3个0。
例:8千米=8000米9000米=9千米。
吨
1.计量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表示为”t”。
2.1吨=1000千克。
3.把千克换算成吨,在千克数的末尾去掉3个0。
例:4吨=4000千克5000千克=5吨。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篇十二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含义: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吨用符号t表示。
举例:1袋大米约重10千克,100袋大米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2吨=千克。
方法分析:
1吨=1000千克,2吨是2个1吨,就是2个1000千克,是2000千克,即2吨=2000千克。
方法归纳:
把较大的质量单位换算成相邻的较小的质量单位时,就是在所换算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较小的质量单位换算成相邻的较大的质量单位时,就是在所换算数的末尾去掉3个0。
生活中吨的应用:
吨的确是个比千克重的多的单位,那么,在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吨作单位?例如“一列货车每节车厢的载重量是50吨,一般一辆货车大约有30—50节车厢,也就是说可以运送200吨左右的货物。实际上,生活中很多物品的质量是用吨来作单位的。比如:嫦娥一号起飞重量为2。35吨;空集装箱本身的重量在2吨—5吨;亚洲象平均重3—4吨,非洲象平均五到六吨左右等等。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一、思考:思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核心。在学这门课中,思考有重大意义。解数学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方法。在我们周围,凡是真正学得好的同学,都有勤于思考,经常开动脑筋的习惯,于是脑子就越用越灵,勤于思考变成了善于思考。我正因为掌握应用了这一方法,所以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了武汉市一等奖。
三、培养创造精神:所谓创造,就是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建立新理论。创造,就要不局限于老师、课本讲的方法。平时,有一些难度高的题目,我在听懂了老师讲的方法后,还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没有另外的解法,这样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能比较几种解法的利弊,使解题思维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篇十三
1.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毫米:英文缩写为mm。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2.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5.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篇十四
一、相反的方向:
东——西。
南——北。
东北——西南。
东南——西北。
二、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中心。
1、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面对傍晚的太阳,你的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3、面对北面,你的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4,面对南面,你的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探究新知。
除了这些表示方向的词,你还知道哪些方位词?(东、南、西、北)。
以我们学校为中心,说说它的东、南、西、北方分别是什么地方?(随机板书:东、南、西、北)。
1、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学校的位置没变,怎么一会在西北面,一会儿在东南面?
2、辨认方向。
先在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填写最后再集体交流,鼓励多种方法。
学生回答。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再次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以就产生不同的方向。
先在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填写最后再集体交流。
1、7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2)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
2、“倍”的意义及应用。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利用操作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并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能利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8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8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9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实践活动:看一看、摆一摆。
(1)利用主题图复习第3、4、5、6单元的相关知识(观察物体、角的认识、表内乘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价值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下面两个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一检查一签字”:做完作业后,仔细检查有没有出错,有错要及时订正,最后再让家长签字。老师及时批改后的错题,记录在《错题集》上,并在作业本上订正。
二、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
数学上低年级的口算是今后计算的基础,要养成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还要在掌握一定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多练习。二年级上期重点练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的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进行分类指导,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就需要学生熟记乘法口诀,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具体的记忆方法有针对性地多记、多练、熟记。课上课下也可以用.牌游戏的形式练习连加、连减或乘法,经常练习,熟能生巧,口算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也可以借助一些电脑软件或者app,程序自动出题,自动批改,孩子们还可以pk口算成绩,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养成好习惯,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要想使好习惯持之以恒,刚开学的一个月很关键。作为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开学后我要时时处处提醒自己以身作则,改掉以往易冲动、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的坏毛病,时时处处提醒自己按上面的养成教育的要点去悉心培养学生的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因为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关系,有时习惯容易反复,所以还要和家长多沟通,教给家长具体的家庭培养方法,让家长配合老师共同抓,反复抓,抓反复,才能使习惯成自然。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篇十五
认识钟表:
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
量角:
中心对顶点,
0线对一边,
一边读刻度,
内外要分辨.
计量单位间的换算:
大化小,用乘好.
小化大,除不差.
大月、小月的记忆:
七前单月大,
八后双月大.
我是1厘米:
1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
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
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一厘米.
100个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
物体长了别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大于号、小于号的用法:
大于号、小于号.
开口朝着大数笑.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篇十六
1.向量运算的几何形式和坐标形式,请注意:向量运算中向量起点、终点及其坐标的特征.
2.几个概念:零向量、单位向量(与共线的单位向量是,平行(共线)向量(无传递性,是因为有)、相等向量(有传递性)、相反向量、向量垂直、以及一个向量在另一向量方向上的投影(在上的投影是).
3.两非零向量平行(共线)的充要条件。
4.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e1和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该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a=e1+e2.
5.三点共线;。
6.向量的数量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838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