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反思和提高自我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行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图表和数据来直观地展示自己的成绩和表现。为了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我整理了一些范文,并分享给大家。
学生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一
恩格斯说过“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便是人的思维”。而小学阶段就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我们都知道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核心便是创新思维。拥有了奇妙的创新思维,便拥有了很好的创意思维,有了很好的创意,便拥有了很好的发明。我想小学科学是以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是重点。那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营造开放的思维空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实践证明,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教学双方思维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把自己置于学生平等的地位,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你会得到学生各种各样的创意心声。有时,教师还要装着“无知”,向学生学习,让学生觉得老师也有所“不知”,我也有所“不知”,从而让学生获得自信。这样做并不会影响老师的师道尊严,相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亲身体验,学生发现了棉线能传声,推导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学生这一发现,我及时给予肯定,虽然前人早有结论,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新的发现。
二、让学生质疑问难,掌握创新思维的钥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疑”才能有“思”,只有“思”才能有创新。所以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提出问题,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难倒教师和学生的问题,敢于向权威挑战。
在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能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能嘲笑、讽刺,更应该耐心引导。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其提问的积极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适当设计一些小故事、趣味性强的游戏、魔术、创意等,激发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题。如在学习“热空气”这个内容时,出示一个自制的“热气球”(热气球可以用保鲜袋代替),当点燃“热气球”下面的酒精灯时,“热气球”鼓起来了,这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当气球释放时会怎样?真的吗?当热气球飞起来时,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议论纷纷。此时,我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热气球为什么会飞?”、“是什么力量让它飞起来的?”、 “它能飞多高?”、 “怎样才能让它飞的时间更长一点” 等等。通过观察、讨论,唤起了学生探索、想象的欲望,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未知的活动,从而也掌握了一定的思维方法。
三、注重让学生动手,在探究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科学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学生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二
在当今的教育中,素质教育是核心。实施素质教育的要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又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不会有创造性的行动。为此,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小学科学课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1、通过引导思维发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指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不依常规地去思考问题,它反映了思维的宽度和广度。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它指对同一个问题探求不同的解答方法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发散呢?教学中,我设法要求学生展示思考解答某个问题的种种方法。如在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时,由于蚂蚁是活的动物,一刻不停地在爬行,而且身体又小,很难让它静下来供同学们仔细观察。为此,我要求学生通过讨论,献计献策,得到多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2、通过教会学生联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善于迅速地引起联系建立联想,善于依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迅速及时地调整原有的思维过程。联想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指从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的心理活动,教会学生各种联想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重要方面。 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由一个事物或概念想到相近的事物或概念。如在组织学生观察蜗牛时,从蜗牛的外形想到鼻涕虫、螺丝、田螺等动物。通过类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图标式归类,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一事物想到在性质和形态上相似的另一事物。例如,在组织学生对水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学生联想到类似于水的其它液体:酱油、菜油、醋和汽油等;在说草丛中有蟋蟀式,学生马上会相到蚱蜢、蝗虫、蝴蝶等小动物。在说大树上会有哪些动物时,学生马上会想到有鸟这种动物。
学生学会了联想,丰富了想象力,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学生争先恐后地战死自己的探究成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教室应接不暇。这样,就很好地实现和突破了教学目标。
3、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想象,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独创性是重新思维的根本特征,它指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过程的禁锢,善于把头脑中已有的信息重新组合,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产生新成果。何谓“突破常规”,即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大胆设想,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努力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简洁妙法。如在对蜗牛的观察中,有学生突发奇想,说要把蜗牛浸没在水中,看看蜗牛会不会被淹死,会的话,它能在水中最多坚持多久。还有的学生提出如何制作蜗牛标本,为此展开热烈的讨论,实现了教学目标的最大化。
二、如何发展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1、在质疑问难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常态。只有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要大胆提出问题。
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前导入时就让学生质疑问难,让问题成为打开学生创新思维的钥匙。如在教学《寻访小动物》一课时,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质疑,学生会提出:什么是寻访?对小动物的观察为什么叫寻访?为什么要访?到什么地方去访等一系列的问题。也可以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质疑。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质疑。如在学习《我的观察》后,有学生会提:我们的骨头是怎样生长的?心脏为什么会跳动?问题多得让你会不知所措。
2、在语言描述训练中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智慧的结晶,通过语言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可以从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联想事物的习性和用途。可以从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联想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从观察小动物的外形,联想小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甚至可以联想到他们的生存状态。
(2)、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小学科学课离不开学生的观察活动,学生进行观察活动之后,一般都要进行一些描述。那么在描述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在对自己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描述时说的能力,在一个学生进行语言描述时教会其他学生学会倾听,找出观察的不同点,进行讨论好补充。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听的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学生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三
“甚至有教师在课上说,铅笔是铅做的。”一名科学教师无奈地告诉记者。
不仅是知识上的不足。“长期以来,科学教育存在着科学知识传授为主的惯性,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启立说。
在“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教学专委会对参训学员进行了问卷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受调查教师的科学教学观仍待改进,自身对科学本质认识不足。
“教师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程度,影响着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形成,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喻伯军认为,那名抖落回形针的教师,恰恰“呈现出教师对科学本质认识的缺陷,对证据的不尊重和对所谓正确知识的盲目追求”。
“科学教师缺乏科学实践的经历,不了解科学的本质,实验教学特别是跨学科教学、探究式教学表现薄弱,很难培养出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教学专委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表示,科学界与教育界要从国家长远发展大局出发,共同承担起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社会责任。教育部、中科院共同推动的“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活动“开了个好头”。
曾经集中在高校的“科教融合”队伍走向基础教育,这一变化带来了新局面:在北京主会场,教师们参观访问了中科院物理所和力学所的相关实验环境;在武汉分会场,教师走进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生物博物馆……参训教师普遍反映培训“改变了思维”“开阔了视野”。
“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教育部共推科教协同育人,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贡献力量。”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有关负责人说。
从中央部署到实际行动,都释放了强烈信号——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科教协同的新路径已然开辟。
“近年来,全社会尤其是科技界对科学教育高度关注,科技资源向教育资源转化正在提速,科学家群体关注青少年人才培养、科技资源服务科学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链式反应正在形成,对我国全链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必将起到水涨船高的重要推动作用。”郑永和说。
学生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四
舞蹈团作为学生活动的一个团体机构,在这一学期中严格按学校的精神指导,悉心开展教学培养工作,经过这一学期的训练和实践活动,舞蹈队的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一、学生的舞蹈意识得到了较大提高。
基本功进步很快通过软开度和成品舞蹈的组合训练,学员在韧带的软开度上有了显著的提高,下腰开叉达100%。在成品舞蹈的基础练习中,学生对音乐的节拍感,动作的张度,手臂四肢脊椎都有了一定的舞蹈意识,能较明显的表现出不同舞蹈风格。
二、学生能独立完成组合,而且完成效果较好。
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表演性活动交流学习成果,促进学生自信心和舞蹈能力的发展。在学校建队节、元旦文艺活动、大队部活动、社区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这些舞台上,学生充分展示了自我风采,毫无惧色,敢于自我表现。同时在集体舞的表演中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学会与他人一起协调配合。在工作中我也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和不足:一、舞蹈在校内普及度不够,应该多组织一些活动,活跃校园气氛。
三、展示活动中学生的选择。
四、希望能有时间多编一些易学易教的舞蹈教给大家,提高大家参与的兴趣。
希望下学期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将舞蹈队的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学生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五
《小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小学科学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也正从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注重科学态度的养成、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转变,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人教科学课已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里,我有过许多成功的
兴奋,也有过失败的教训。在科学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取新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内在潜能,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发现者、探索者,从而提高科学素养。那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具体落实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大部份的时间都在课堂教学中渡过,如果教师以长者和师道尊严的姿态出现在学生的眼前,那么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拘谨,学生的思维和想像会受到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就更难以发挥。如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融入课堂教学,并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就有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就容易被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就由此而产生。
例如在教学《小水轮》一课,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特别爱“玩”,于是我在刚上课时,就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玩小水轮,老师和大家一起玩。我们要相互合作,比一比,看哪组同学在玩的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多,发现的问题多?”这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个个兴高采烈地“玩”起来。他们个个积极动手,人人动脑思考,做—做,议一议,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大约20分钟后,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汇报实验的结果,有的说:“我发现小水轮在水流作用下会转动。”有的说:“我发现水流越大,小水轮转动越快”。还有的说:“我发现杯子提得越高,小水轮转动越快”。……这样把学与玩结合起来,不仅轻松地获取了新知识,提高了动手的能力,而且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转载自 Www.xUEFen.Com.cN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探索的欲望
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新知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设计与旧知既有联系的,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很想去进行思考与探究,但又感受到已有知识的局限,使其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从而激起强烈的探究欲望,加足思维的“马力”。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我出示一杯米和一根筷子,说“同学们,你能用筷子把这杯米提起来吗?”学生跃跃欲试,有的相互私语,几名学生上来尝试:把筷子插进米内,没有提起杯子。老师将杯中的米压紧,然后手提筷子,杯子被提起来了。学生非常惊奇、赞叹。老师说:“杯子提起来了,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样的导入,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矛盾和问题之中,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产生自发的兴趣,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新课上来。
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开发自主探究的潜能
创造的基础,是创新的起点。“疑”可促思又必须会思考,正如华罗庚所说的:“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 所以在教学中,我常常有意识地设疑,引起学生的自我探讨的欲望和兴趣。
例如,在教《浮力》一课时,需要研究物体上浮的原因,我不是急于让学生得出结论,而是先提供给每个小组两个水槽,让同学们放大半水槽的水,分发给他们泡沫、橡皮泥、木块、鸡蛋、乒乓球等物体,让同学自己设计试验研究观察物体上浮或下沉的原因,问题一提出,激发了全体学生弄清原因的劲头。于是,他们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时有的同学不自主地站了起来,大声地说道:“我发现了乒乓球浮上来。”“我发现了木块和泡沫也浮上来。”“我发现了橡皮泥和鸡蛋沉下去。”……这时我要求全班同学再观察,动手做一做,有什么办法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通过质疑引发学生的探索,进行认真的比较思考,从而得出“物体上浮的原因”的正确结论。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学生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六
福建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态度,培养适应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着的神圣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科技教育乃是学校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科技教育呢?其实,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必须努力地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1瞄准时机,激发探究意识。
新课标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可见,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至关重要,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小学生对事物特别敏感,想象力极其丰富,科技活动是他们最喜爱的活动。因此,教师要瞄准时机,正确地引导他们,尽量让他们不走弯路,不能让他们的探究结果惨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才会对探究有信心,才能相信自己有研究才能。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后,教师就要瞄准时机,引导学生研究“乌鸦还能用什么办法喝到水”,好多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激发,有的说可以用石头把瓶子砸破,有的说可以在瓶子旁边地上啄个小洞再推倒瓶子,有的说可以用吸管伸进瓶子……老师在学生发表创新方案时,善于倾听不同意见,耐心听取他们的看法,顺着学生的方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补充。既让学生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又使学生的方案得到完善,不断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2注重激励,形成创造意识。
科技活动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激发创造意识。教师应着力强调只有学好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创造出新作品。在指导科技活动时,教师要注重激励各层次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创造才能,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承担较有难度的任务,学习差的学生承担比较容易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当成绩差的学生有能力时,就必须让他担任主角,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乐于投入到创造活动中去。
我们还可以利用“学习园地”、“信息栏”、“展示台”等,表彰优秀同学,展示优秀科技作品,不断激励他们努力创造。学校还应该经常举行小制作、小发明、小科技论文等优秀作品的评比,促使学生的创造火花不断得以点燃,形成良好的创造意识。
3优化组合,培养合作意识。
教师在组织学生科技活动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群体协作能力、交际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好多的科技活动个体是无法完成的,只有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作品,教师就应该为他们提供了群体合作的机会。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优化组合、合理分工,让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在活动中老师要教指导他们合作的方法,并对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等及时做出恰当的评价,不断增强小组合作的效率。
4倡导榜样,萌生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否则就不能起到正确引领作用,学生的创新种子就无力发芽。“事事多思考,处处有创新”,教师要从小处着手,引导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做起,在教具上进行创新,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老师的创新中,去接受、理解、消化和运用。例如,我在教学中经常制作一些各种形状和色彩的生字卡片、带悦耳音乐和动画的课件、自作奇特的教具等。这些辅助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而且会让学生觉得特别新鲜有趣,就会萌生出一个个创新的念头。
5潜移默化,树立科学意识。
教师是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其科学意识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人格魅力,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在与学生长期合作中,要让学生觉得值得信赖和敬佩。教师的科学意识、科学方法、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不断创新的精神,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学生科学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根据教育的发展规律,践行新课改理念,点燃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树立科学意识;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科技创造,促进学生科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只要我们发掘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和创新的意识,树立科学态度,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创造发明,就能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使之成为我国科技的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强,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大众。科学教育》〔j〕。2010年第4期。
[2]李京华,培养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江西教育》〔j〕。2000年02期。
学生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七
科学可以使教育进入美好的境界,让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伴随生命的始终。小学的科学教学为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训练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成为21世纪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应当改变以往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学为主体”的观念,并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在课堂中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1.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避免单纯地靠一本教科书来灌输知识,必须把它转化为利用投影、实物、标本等多种教学媒体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主持、评价来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1.1指导观察,分组实验;教师首先要展示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寻找铜、铁、铝、锡的四个共同特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1.2启发引导,设计实验;教师要善于借助实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第一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第二组实验,研究木棍、粉笔、瓦片与铜、铁、铝、锡不属于同一类物体。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1.3组织讨论,归纳总结;在学生已经完成两组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金属有哪些共同特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实验小组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金属的共同特征。
1.4强化记忆,扩散思维;为了进一步掌握金属的共同特征,教师运用了投影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种物体中辨别金属,既做到了新授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扩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启发设计实验、组织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总结、强化记忆、扩散思维等活动中完成。
2.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亲自动手参与做实验的活动,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分析、探索、研究,学会进行科学试验的本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2.1观察思考,分组实验;学生对教师展示的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大胆地进行实验。
2.2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学生由第一组实验获取的知识联想与第二组实验之间的关系,然后各实验小组展开讨论,自行设计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2.3小组讨论,大胆发言,由于学生在获取两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有话可说,就会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主动参与实验小组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形成一个课堂教学高潮。
2.4运用概念辩别金属;众所周知,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在科学课《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中,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识别金属,知道有些物质的状态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由于教学活动组织得充分,学生掌握了金属的特性、共性,根据金属的共性、特色,学生能够很快从多种常见的物体中辨别出金属,并说出辨别的方法,教学目的实现就成为一种可能。
2.5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掌握新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分组实验、观察思考、设计实验、小组讨论、大胆发言、辨别金属等活动中完成。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感情也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缩短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教师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亲近学生,从而沟通知识传播的渠道,使之更加通畅。师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八
要高起点地把学生领进门,我们教师必须有真功夫,下大力气备课,对教材做到融会贯通,抓得住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然后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实际,由浅入深地把学生教好。培养学生应体现于“五”教学环节:读、做、议、问、评。即“读”———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做”———独立完成作业;“议”与“问”———学生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解答问题;“评”———我们教师要高屋建瓴地讲、少而精地讲、有针对性地讲。
为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对书上推导的定理、公式,要求他们尽量自己推导,书上例题,要求学生先不看,而是自己先做,哪怕是三思不得其解也比先看会了强得许多。对于学生“难懂”的知识点,不是我们教师给学生讲通的,而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己想通的。因此,对领悟性较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先自学新课,自己做习题,记下学习后的重点和难点,待教师讲新课时,就在学懂融会贯通上用力气。这样先学一步的做法,学习效果好、效率高,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他们的考试也很轻松,而且能腾出时间去广泛涉猎课外知识,参加各项课外活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风气。对于“差生”,要指导他们看书,提问题答不上来,再接着去看书,好好地去想,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强调自学、自学、再自学,思考、思考、再思考。
2.2培养学生归纳共性问题的能力。
学习应该是“勤奋+方法”,而勤奋主要指自学深思,方法则主要指“归绎法”,它包括归纳法、演绎法。归纳法,是指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方法;演绎法,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方法。其内涵为:从“厚”提炼出“薄”,从“多”提炼出“少”,摸索出规律性的东西,再以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这就找到学习的“点金术”。要研究在学习物理概念、原理和实验中怎样处理知识中存在的表里关系、彼此关系、主次关系、异同关系,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去体现,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而困惑之处———怎样正确对待上述4项辨证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往往很少在教材、教参中体现,完全依教师自己实践和钻研才能体会到,这需要我们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这样的教育、教学的体会,这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2.3让问题充满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存在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维和精神。科学探究过程是紧紧围绕着所探究的.问题展开,正是由于有了明确、具体的探究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使探究能沿着合理的假设一步一步走下去,因而问题是各个探究环节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两环节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是极具有创造性的过程,因而要从人们平常的、习惯的事件中发现不平常的因素,需要慧眼识真的眼力。在传统的教育中,绝大部分教师采用“去问题化”的教学,它给学生形成一个极强的心理定势场,形成了永不变的主题: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普遍养成不想问题、不会提问题的习惯,从而缺乏创新意识,阻碍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有意识地不断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疑问、困惑、障碍、矛盾得到披露,引导学生去发现不经意的问题,提出令人拍案叫好的问题,从中培养他们具有创造性的独立个性。
2.4走出课堂,让学生会用物理学的眼光看待世界。
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例如,在高二学生学完“交变电流”后,组织他们参观新余大唐发电有限公司的发电全过程,请总工程师给我们师生做火力发电的专题报告;参观大众汽车修配公司,请工程师实地讲解汽车机电部分的工作原理等。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学生们长了不少见识,有意识地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寻找生活、生产中蕴含着的物理学知识、方法,或用物理学的知识、原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现象,进一步养成了科学思维的习惯,加强了对物理知识、规律的应用。
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注重过程体验,进而实现有效的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刘克文,刘敬华,董素静.科学素养.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学生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九
――工作总结《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新课程理念。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往往还是“一刀切”的现象,对学生提出共同的要求,采取相同的手段,致使学生疲于应付、生吞活剥,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两级分化的现象。这种忽略学生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学思想与新课程理念是格格不入的。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2月,我在乡镇教委、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申请并着力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推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一科研课题实验,至今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在这期间,我对教育科研工作由陌生到熟悉,由迷茫到衷爱,这一年半的时间我有了很大的收获,个人的科研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下面就我在课题实验中所做的工作进行一下梳理和总结:
一、自立项以来所做的工作准备阶段――理论学习。
1~2010、2。
1、学习材料。
(1)《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2)《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3)《分层教学的模式研究》。
(4)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
2、学习笔记。
3、体会有关分层教学的文章《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4、制定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实验阶段。
2010.3~2010.7。
(2010.3~2010.7四年级下学期)。
1、这一学期的课题实施计划。(第一阶段――初步实施阶段)。
2、实验班问卷调查(实验前测)。
3、撰写调查报告。
课题依次为《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求复杂的平均数》。
课题实验过程:1)实验前学生分组,安排座次。实验前座谈调查。
2)撰写分层教学教案;设计分层测试题、分层作业。
3)执教《名数的改写》分发分层测试卡、成绩统计、评价,交流反馈。
4)写分层教学反思,对下一步实验提供一定经验。
5)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6、个案分析:坐在讲桌前的男孩。
7)学期实验总结。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
2010.9~.1。
(2010.9~2011.1四年级上学期)。
1、制订课题研究学期计划。
2、实施本学期的分层教学实验,共9次。
《万以上数的写法》、《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积的变化规律》、《相遇问题》、《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商不变的性质》、《统计》,还有一次是分层复习的教学实验:复习《平行与相交》。课题的研究行动积极,准备充分。实现了教学分层,体现了学习差别,较好实现了因材施教、教育公平。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收集了有关过程性资料:分层练习、分层测试、及成绩统计,分层教学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相关图片、评价表等资料。并做好学生期中、期末成绩的统计及比较分析。
4、在《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统计》课题实验中过程资料还制作了分层教学课件。
5、2011月为全镇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分层教学观摩课。
6、2010年11月为全镇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公开课一节。
7、撰写论文《对小学数学分层合作教学的新感悟》。
8、撰写课题第二阶段研究总结。
第三阶段――深入研究实验阶段。
2011.2~2011.7。
(2011.2~2011.7四年级下学期)。
1、制定这一学期的课题实施计划。
2、实施本学期的分层教学实验,共8次。
《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三角形内角和》。
《小数的性质》。
(求小数的近似数)。
《名数的改写》。
《求复杂的平均数》。
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与《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3、收集了有关过程性资料:分层练习、分层测试、及成绩统计,分层教学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相关图片、评价表等资料。并做好学生期中、期末成绩的统计及比较分析。
5、论文:《浅谈小学数学分层分类教学的实施策略》。
6、撰写第三阶段工作总结。
2、2010年被评为镇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3、6月论文:《对小学数学分层合作教学的新感悟》获市一等奖。
4、、20六月论文:《浅谈小学数学分层分类教学的实施策略》获省二等奖。
5、2011年9月被评为区教学优秀教师。
经过一年多年的实验和摸索,我所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推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实验中,我大受裨益,我的教学的班级成绩一直是全镇的前几名,上一学年度我班成绩喜获全镇第一名的好成绩。我所教的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强,成绩也因此都大大地得到提高,学习能力切实提高了许多。分层教学在促进学生的学习上的作用比较明显。
在全镇的期末测试中,最高分一直都是在我班产生的。优生更优的学习状况更说明了这个班级是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集体。
尤其c类生四年级上学期是我班的任雪同学,数学总分是96分;四年级下学期是我班的孙晓涵同学数学总分是98分,戚小龙同学数学总分是95分。从中可以看出我班c层的学生的学习的进步很是明显,大家互相比学习的劲头非常足。
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班学生的流动情况也很大,转入、转出的学生有几个,因此一些数据也都是在变化的。
三、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我研究这个课题的最初遇到了给学生分层标准找不准的问题。开始时,我凭借以前他们的测试成绩和自己对他们的客观认识来分层。每一册教材的设计编排的内容都很全面,有计算类的、解决问题类的、有统计类的、有图形类的等等。每一单元一个新内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在能力上的强项与弱项,比如说我班的孙锦涛同学他就是计算能力非常强,在学习计算类单元时,她的成绩总是很高,这个单元测试之后,我就把她分为a层。可是到了解决问题比例占得多的一个单元,她的成绩又会下滑很多,我又把她调整到b层。一个学期下来,他一段时间在a层,一段时间在b层,摇摆不定,在我们班像这样的学生,有时学习努力一下可能成绩就特别好,有时就马马虎虎,成绩下降。不层找不到一个标准,当时我也很挠头。渐渐地我就总结出一个用综合能力分层的办法,每一次单元测试都把前面学过的知识带着一些,既对旧知进行了复查,对能对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检查。这样分层的标准就比较稳定,对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全权的标准。因为对学生学习成绩把握准确,对学生的辅导也就更有针对性,这样学生的进步也就更大了。
在搞科研的初期还存在着一个问题。刚开始,我是按学生所在层次来分座位,以为这样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课堂提问、课后辅导更好把握一些。没想到适得其反,在课堂上由于过度观注c层学生,给c层学生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总觉得自己与其它两层学生之间有距离,学习兴趣并没有多大的提高。给b、a两层学生造成了一种自我放松的心态,学习兴趣也不够浓。期中测试的成绩出来了,和同年级平行班级对比,成绩并没有提高。后来,我想分层不是表面功夫,表面从座位分了a、b、c三个层次,不如把分层的学生名单暗藏在我的心里,只要我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测试上做到心中有分层学生的数就可以了。的确是这样,座位又重新调整后,学生心中的隔膜也撤掉了,b、c层的学生更自信了。由于进行课题实验的缘故,平时的课堂教学及练习、复习中,我也会自觉不自觉采用分层提问、分层评价、分层作业(练习的处理)等的实践。如现行小学数学课本编入的选学内容,选做题和思考题,就是为优等生提供的学习内容,应充分利用。如果优等生仍学有余力,则可再加大难度,可再设计一些开放性与实践性习题、或者设计难度较大智力题。让优等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学生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十
科学课是一门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好的推动作用。科学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孩子勤于观察、乐于动手、善于动脑,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怎样在科学课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本人结合小学科学课教学,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与实践。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较重,但这种好奇心有时只能停留在好玩、新奇的水平上,停留在给以解释的水平上。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学生把平常的好奇心发展成为“科学的好奇心”,扩大学生兴趣的范围,引发学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现象,从而产生探索、研究的欲望。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他们创造思维的诱发剂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例如在教学《磁铁的两极》一课时,我先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一颗小钢珠,让同学们观察。学生观察后发现有的部位能吸起,有的部位吸不起来,都跃跃欲试,想请自试一试,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后面的学习实验开了个好头。
二、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探究活动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对自然界的有些现象,学生经过亲身探究才能产生认识,才能提出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举措。学生通过亲身探究,思维才能受到锻炼。亲身探究不仅能培养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批评性思维以及创造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培养。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肯定会发现新问题,当一人难以解决新问题时,就需要大家的合作,交流,向别人去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审视和改正自己的观点,相互接纳,赞赏,分享所获得的成果,这样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堂自由、民主的科学课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课堂上独立的思考,想象,选择,作出决定,这样就应当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提供众多的实验器具,让他们有机会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课堂中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1.教师要根据教材给予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机会,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科研课题,上好每一节课,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完成每项实验。但不能因为实验难度大而放弃,那么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这样学生在取得一定的成果后就会非常开心,就不会忘记学到的知识,他们的创造能力就得到了培养。
2.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学生做实验离不开实验的材料,有了材料,创新活动就会顺利进行,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培养。缺少材料,创造活动就是空中楼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纸上谈兵,所以教师要将有关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使之有发现,以达到培养认识事物的目的。
他们的创新,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要允许他们犯错误,鼓励他们敢于尝试,不怕失败,也就是要求学生敢说,敢做,敢想,勇于探究,乐于创新,让他们无拘无束得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教师在上科学课时要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他们的创造灵感被激发,创造活动才成为可能。
三、 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加重要。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儿童提问表明儿童在对事物进行探索、思考,在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也是儿童创新思维的开端。质疑问题难本身就蕴含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疑才能提高,有疑才能思考,有疑才能思考,有疑才能进步。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多问向个为什么?要大胆提出问题。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提出问题,如《寻访小动物》一课,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质疑,学生会提出:什么是寻访,对小动物的观察为什么叫访,到什么地方去访等一系列问题。也可以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质疑,如对《大树的观察》中,学生会提出为什么树皮会裂开来,树里有什么东西,怎样来形容树的形状呢等许多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质疑。
《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学生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十一
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科学课教学目的中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其实创新潜能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是如何把它开发出来。科学课应以实验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一、立足于做,突出实践性
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就是实验教学。而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所从事的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动手做”。因此,实验应当突出实践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拓展实验的内容,选择学生生活实践密不可分的小实验,或配合课堂教学的系列实验或补充实验,或有趣味的和新颖的实验等。其次,要拓展实验的空间,所谓拓展空间就是将实验由课堂向课外、教室向家庭、学校向社会延伸,其形式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放实验室,建立家庭小实验角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由于时间充裕、形式多样,加上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个性差异,因此更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实验室就是在规定时间将实验室向有志于开展科学小研究的学生开放,提供相关的实验器材,放手让学生开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活动。这样,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自主发展,并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积极自主地进行动手实践,或许学生创新的火花就在这不知不觉中点燃了。建立家庭小实验角就是鼓励一些有条件的学生在家中添置少量的仪器或准备一些实验的代用器材,开展一些个人感兴趣的、自己设计的小实验,让这些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实验、去创新。
二、着重于思,注意启发性
实验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有效的实验启发性,努力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或结果去激励学生思考、分析。小学“科学课”中有许多实验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不少内容又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如“热胀冷缩”“淀粉的踪迹”等,这些实验本身所呈现的新奇现象会吸引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动手实践,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和探究的欲望。并不是每一个实验都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因此,有目的地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启发性,增强实验的启发性,对学生感知、理解实验现象无疑是有帮助的。做的过程伴随着思维的过程,因此,增强实验的启发性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能极大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因此在强化实验启发性的同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在降低思维难度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着眼于疑,强化探索性
疑问是汲取知识的原动力,有疑惑就有探求,就有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置惑营造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思考,并驱使他们通过实验等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探究的过程中,既要有的教师参与,更要有学生的反馈。教师的积极参与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是监督学生探究的过程。而课堂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每一次探究都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反馈交流,从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强的能力。。如五年级上册《影子》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惑:影子有什么特征?物体和影子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通过实验,每个实验小组测出的物体的长度和影子的长度的两个数据,在汇总后让学生分析、比较这些数据,从中可以发现所有的影子的长度和物体长度顶点连结图相似,这时,学生又产生了疑惑这是巧合还是规律?教师继续鼓励他们研究。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发现是太阳的位置的缘故。这样为“太阳的位置在斜线的沿长线上”“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中鼓励学生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大胆地预测和猜想,因为预测和猜想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如牛顿所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四、着力于放,体现自主性
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发挥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他们学习的程式化、机械化倾向。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思考的时间,以及给他们足够的实验操作的时间。让学生“真刀真枪”地搞科学小研究,“茶馆式”的讨论等,切不可形式主义走过场。学生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这说明是其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也许在别人看来没有问题或不成问题之处提出一些有新意的问题,这就是他们的创新能力的体现。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教师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究,这样才会使孩子们身心得到彻底解放。因此,教师要打破常规,要让学生放开胆子活起来,课堂上应允许学生提出质疑,还可以随时发表个人的见解。在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就会提高,主动探索真理的能量就会被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现代教学不仅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得,还重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重视学生获到知识的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应注重知道学生怎样去自行探索知识的方法,让其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培养创新精神。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创新的条件,营造宽松的实验环境。如果学生实验没有材料,那么创新活动就是空中楼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就是纸上谈兵。所以教师应将有关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其自由支配,同时,给其一个宽松的实验环境,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自由发挥。一切创造都源于实践。学生是科学课堂的主人,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器材,用各种器官去感知实验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在实验中培养其创造能力。而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挫折和失误,而这些挫折和失误会给他们造成一些心理障碍,会影响他们的创新。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要允许他们犯错误,鼓励他们敢于尝试,不怕失败,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论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学生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十二
诱导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某些学科并不陌生,但在素质教育中如何运用其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则是一个新的话题。
诱导一词在语言学、物理学、生理学等方面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诱导概念也远远超出了作为一种练习方法所具有的原始内涵,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更是一种教学艺术的体现。不同形式、不同场合下的诱导,将使学生获益非浅。那么,如何较好的运用诱导教学来服务小数数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诱导、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创造这样的“矛盾”情境学生很感兴趣,有的认为公平,有的认为不公平,教师让他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讲出理由,这样教师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利地引到“圆的周长”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创设“不平等”待遇,诱导学生主动学习。
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小学生也是如此。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或事“你叫我这样我偏那样”。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也常会遇到教师表扬一个学生,却引起一些同学的不服气;教师批评一个学生,反而引起一些同学的同情和辩护。其实,我们也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创设一种“不平等”的待遇,诱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我在平时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在做练习的时候“偷偷”地塞一些题目给个别同学做,结果其他学生看到了感到好奇就自然而然地围过来,主动地思索那些题目,这时我就顺势把题目投影出来,学生心里很满足,他们的内心需要得到了满足。其实那些题目本来就是要给他们做的,只不过我们换了一种方式给他们而已,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诱导,培养其学习能力。
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既要进行情感方面教学,又要注意加强心理诱导。首先要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经常用身边耳闻目睹的实例吸引他们,通过努力取得优异成绩的`榜样,让他们充分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也能学会。其次要不断加强心理诱导。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经常学习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用理论作指导,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观念,用科学方法保护他们稳定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节课后让学生自己说出弄懂了哪些内容?哪些习题?哪些知识没有弄懂,建立一帮一互助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及时查补,及时帮助解决问题,使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学良好气氛,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既锻炼了学习优异者的能力,又提高较差学生的成绩。教师乘势诱导,开辟第二课堂,开展“讲数学小故事”、“数学标兵”“数学超市”等活动,让他们参与活动中,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重视内在诱导,引发创新意识。
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教学模式则是构建这种环境的方法。那么启发诱导,鼓励创造则是个性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激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创新学习。
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我首先发给学生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空心长方体,让学生动手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测量这个长方体有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从而测算出长方体的体积。在观察中发现,多数学生用小正方体一层铺满后再铺第二层,铺完后,再数出个数有24个,而每个单位体积是1立方厘米,所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有位同学不是摆得特别快,他说:“我只摆了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就可以算出个数,用4x3x2=24(个),即长方体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此刻,已与新课的内容比较接近了,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再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同学们去发现不用数个数就能求体积的简便方法。同学们积极思考、人人踊跃,通过认真的讨论,得出了只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就能求出体积的方法,顺利得出: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进而再启发学生从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上去讨论正方体的体积求法,又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由于公式是学生自己推导的,因此,掌握得很好,理解也比较深刻,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在实践中探求、摸索,更好的运用诱导教学法为教育教学服务。
学生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十三
知道食物可以生吃和熟吃。观察、比较生、熟食物的不同,能根据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就实验中遇到的困难思考解决的对策,及时记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精神和树立正确的卫生观。
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与熟的不同。
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1.给每组学生准备一份生、熟马铃薯、水果刀。
2.准备酒精灯、石棉网、火柴、烧杯、水、铁匙、玉米等器材。
3.设计一张观察记录纸,以记录玉米粒到玉米花的变化过程。
4.准备爆玉米花图片、玉米饼图片。
一、激发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吃美味佳肴,高兴吗?
生:高兴。
师:请同学们看这里,这是什么?
生:啊?这是生肉片,生肉片不能吃。
师:生肉片不能吃,为什么?
生:不好吃。
生:生肉有细菌,不能吃。
师:我们应该怎么吃?
生:煮熟或炒着吃。
师:有些食物煮熟后才好吃,而有的食物生吃味道更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看看哪些同学观察到的最多。(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儿童好吃的心理,教师提出请同学们吃美味佳肴,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引导学生说出生肉不能吃的原因。)
二、自主探究,学会感知
1.生食和熟食。
(出示果盘,内装有苹果、桔子、西红柿、豆角、黄瓜、茄子、黄豆。)
师:请同学们看看你们的桌子上放的是什么。请你们给它们分分类,说说哪些食物生吃好吃,哪些食物要熟吃才好吃。看哪组分得又准又快。
(1)小组讨论并记录。
(2)小组汇报。
师:你们是怎样给这些食物分类的?
生:我们把豆角、茄子、黄豆分为一类,它们不能生吃;苹果、桔子、西红柿、黄瓜可以生吃。
生:我们认为豆角、茄子、黄豆分为一类,不能生吃;苹果、桔子分为一类,因为它们可以生吃;而西红柿和黄瓜既可以生吃也能熟吃,我们把它们又分为一类。
师:你们观察得很认真,说得很全面。现在两个小组有了争议,其他小组是怎样想的`呢?
生:我们认为茄子也能生吃,我以前就吃过没有长大的茄子,还有点甜。我认为应该把茄子也分在第三类里。
(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我们平时吃茄子都是煮熟后吃的,我们想茄子熟吃才有营养。所以应该把茄子分在煮熟后才能吃的一类中。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各种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还有既能生吃也能熟吃的食物,让学生给这些食物分类。在分类中使学生了解可以生吃的食物和必须熟吃的食物。)
2.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师:生的食物做成熟食后会有哪些变化呢?(出示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拿的是什么?
生:土豆。
师:它的学名叫什么?
生:马铃薯。
师:老师给各组同学准备了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各一个,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有什么不同。
师:你们要用什么办法观察呢?(小组讨论并汇报。)
生:我们先用手摸一摸,看看它的软硬,再用鼻子闻一闻它的气味。
生:我们还可以用眼睛看一看它是什么颜色的。
生:我们还可以尝一尝。
师:对我们还可以用舌头尝一尝它们的味道。同学们能够运用感官来观察马铃薯,说明同学们掌握了科学的观察方法。那么就请同学们观察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中。
(设计意图:本环节不但使学生运用了以前所学到的观察方法,也能让学生更全面地观察到马铃薯生熟的特点。)
出示观察的要求:
看看马铃薯的大小变化。
摸摸马铃薯的软硬。
把马铃薯切开,观察里面的变化。
尝尝马铃薯的味道。(小组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
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生:我们首先用手摸一摸马铃薯,感觉生的马铃薯比较硬,熟的很软;用刀切开马铃薯,熟的马铃薯闻起来很香,而生的马铃薯有点生气味,我说不清。
生:生的马铃薯闻起来有点淀粉的气味。
生:对,就是淀粉的气味。尝一尝,生的不好吃,熟的很香,还有点甜。切的时候,生的很脆有响声,熟的很好切。
师:你们还观察到了什么?
生:我们看到熟的马铃薯颜色是黄色的,生的有点发白,好像还有点花纹似的。
师:生的马铃薯煮熟后大小有变化吗?
生:我发现马铃薯煮熟后有点膨胀,变大了。
生:不知道。
师:让老师告诉你们吧,马铃薯含有淀粉,煮熟了的马铃薯营养易吸收有助于消化。
3.从玉米粒到玉米花。
师: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一样食物。(出示玉米粒。)
师:玉米从生到熟会有哪些变化?用什么方法能把玉米变熟呢?(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讲出多种办法。)
生:煮着吃。
生:爆玉米花。
生:还可以烤着吃。(出示幻灯:玉米饼和玉米花的图片。)
师:玉米有这么多的吃法,让我们用实验来观察玉米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吧!
操作指导:
放在水中煮。教师要引导学生熟悉实验装置,练习使用酒精灯。
置于火上烤。手拿在小勺塑料柄上,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
师:由于时间有限,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实验方法来观察。 (小组讨论,全都选择用火烤。老师讲解水煮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很爱吃玉米花。
生:是。
师:那我们今天就自己动手用酒精灯做一次玉米花,好吗?
生:好!
师:实验中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呢?
1.注意实验安全。
2.取用食物时,请使用镊子。
3.实验过程可以参考书上的方法。
4.注意观察玉米的变化过程。
5.注意使用酒精灯,按要求操作。
6.注意观察和记录。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
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玉米是怎样变熟的?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我们把小勺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把玉米放到勺中,用筷子不断搅拌,玉米慢慢膨胀,闻到了香味儿,一会就变成了玉米花。吃起来也很香。
师:看来同学们很善于观察和思考,能把玉米变熟的过程说得这样完整。
三、巩固延伸,联系实际
师:这堂课我们观察了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可以生吃的多为水果;既可以生吃又可以熟吃的多是蔬菜;不宜生吃的多为肉类。由于时间的关系,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思考食物煮熟后还有哪些好处。下课。
学生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十四
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性的探究,以此能够在边学习边研究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技巧,学生也只有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非常愉悦的情绪,大脑中的神经也才能处于兴奋的状态下,有更加积极的情绪体验,学习的潜能也会被挖掘出来。例如,在学习关于《土壤和生命》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针对土壤以及生命进行自我提问和讨论,有些学生可能会问到,土壤和生命有怎样的关系?土壤中会有生命存在么?落叶在土壤中会变成什么。学生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会对土壤中的水分以及空气有更好的理解。教师再根据学生们所讨论的结果去给学生做科学的阐释,这样学生听讲也津津有味,并且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引发起学生的更多思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思维能力得到拓展,进而更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2自主实践的基础上掌握学习的要领。
科学学科的知识和实践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学生在得到认知以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结果更加醒目,才能得到学生的信服,进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植物的一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分析,然后学生针对于自我感受进行学习上的分析和研究。例如,教师首先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讲解,然后对于植物的播种和成长进行分析,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们收集一下洋葱的种植方式,按照自己所查找的内容进行实际的试验,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兴趣会更高,参与到实践中的积极性也更高。关于洋葱的.种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水生,一种是土生。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所查找到的方式进行种植,然后把自己种植的成果带到教室当中展示,并且在洋葱上标注自己的名字,学生们每天眼睛看着自己的杰作,不断的成长也会有一种成就感。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会被提升,能够感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更多的兴趣,也能够培养学生更高的科学探究性能力。学生这样就能够把抽象的知识和现实的生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获取成果。
2.3通过自主学习活跃课堂氛围。
自主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改善学生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科知识方面能够有更多的互动和促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浮力》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演示出物体在水中漂浮的情况,然后给学生分发水和杯子,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物体进行试验,但是却发现不同的物体,浮力不同,在杯子中放入叶子和放入石子所呈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就会对这一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也会融入到大自然的探索过程中去,相互的观察,最后教师通过课程内容的讲解,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解决自己的疑惑性问题,促进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章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概念以及相关必要性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对小学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其中包含了在自主探讨上进行学习、自主实践的基础上掌握学习的要领、通过自主学习活跃课堂氛围。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性作用,并且让学生能够自主的了解更多的知识,对科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4]邵亚华.让“探究”成为习惯让“探究”有效生成--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2(08):95-96.
学生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篇十五
化学科学素养是指人认识和处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抽象与化学相关的事物本质的悟性和潜能,是化学观念、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化学思维、化学思想、化学能力、化学品质的和谐统一。它包括化学意识、创新能力、思维品质、化学语言四个层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此,笔者在实施新课程化学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实验探究正是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变化本质、探求知识内涵。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笔者不仅利用好已有的探究环节,还充分挖掘问题情境,自行设计形式多样的问题情景,尽可能地将科学探究渗透在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知识点上,并及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求真知。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不仅注重课本上提及的实验、探究、讨论的条理分析,还积极为学生设计更为生动有趣的探究实验,以便将理性的、难于理解的知识感性化、直观化。如在引导学生认识软水、硬水这一知识点时,为了现象明显,在肥皂水中滴入少许发泡剂(如甘油等),然后再分别滴入蒸馏水和学生自制的硬水中,震荡,学生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并且在硬水中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下层清澈而上层为絮状物。由此学生自然地接受了“衣服在硬水中用肥皂洗过后为什么发僵”的原因。
在一次次的实验探究中,学生掌握了新知、提升了理解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分析论证、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在一次次的实验探究中,学生将感性的认识提升到理性的认识,将模糊的知识梳理为清晰的知识框架,达到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科学方法和养成科学态度的教学目的;在一次次的实验探究中,寓化学知识于现象中、寓化学技能于操作中、寓化学思维和化学思想于探讨交流中,寓教于乐,其乐融融。
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情感、形成化学科学素养的鲜活源泉。如在讲授《自然界的水》这一单元内容时,提前安排学生挖掘身边的“水”的存在、用途、危害、污染与防治、水资源危机等。在课堂上,学生的唇枪舌战,令笔者受益匪浅。如水的存在学生居然还想到了“存在于历史文化中,‘清明时节雨纷纷……’描写了行人复杂的心境”;“都江堰的水利枢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水还存在于艺术界――魅力无穷的冰雕……等等。同时也通过教学,培养了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学会了不少节约水的方法;最令师生触目惊心的是一幅幅因水的污染带来危害的照片,让大家感悟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治理水污染的必要性。又如在讲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时,也以交流的形式展示化学与生活关系,挖掘化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利与弊,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提升了环保意识,树立了保护家园、保护自然的信念,达到了将化学意识与化学品质的有机结合、化学意识与实际生活和谐统一的教学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联系生活、感受情景,激发兴趣、事半功倍。化学面对的是无限的资源,而我们处在有限的资源生活中。在无法用生动的身边事例说明问题时,图片情景不失为说明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在讲授酸雨带来的危害时,展示精美的大理石雕塑被腐蚀得伤痕累累,一排排黑烟滚滚的烟囱使树木枯死、满天乌烟瘴气;讲授水危机时罗布泊的消失使得楼兰古国最终在版图上消失的照片震撼了每一位学生的心。这种让事实说话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是潜意识的将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其与具体的应用联系在一起。教学效果远比枯燥的说教要好得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化学在生活中应用及其原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结合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在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时,展示一幅拖拉机冒黑烟的图片,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并畅谈如何才能避免以后发生的措施等感想。引导分析预防大气污染的措施和方法。通过学以致用,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了对化学的整体认识水平,为全面培养化学素养提供了必要的补充。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学生仅仅局限于从课堂教学、实验探究和生活中获取知识以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是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我们既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又要提倡每位学生学有所长,个性张扬。在教学之余,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提高,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流。
首先,要注重引导课前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形、声等资料。收集资料不在于多,在于用心去做;不在于是否符合要求,在于敢用自己的资料与大家悉心交流。课前的搜集、课上的交流汇总,必然会引导学生逐渐学会搜集材料、学会筛选内容、学会归纳总结,就必然会有新发现、新提高。那么,驾驭化学信息、形成化学思维、构建知识结构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其次,要注重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信息的剖析,引导学生敢于怀疑对方的看法、意见和建议,敢于设疑并通过实验等事实验证其真实性。大胆假设,认真归纳总结,就必然会得到科学的结论,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第三,为拓宽学生化学领域视野创造了条件。
大家的悉心交流、共同学习,使得学生有更为广阔的知识解答实际问题,无形中将化学意识、创造能力、思维品质、化学语言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系统形成科学素养提供了必要补充。第四,课后的知识拓展为学生个性化发展铺平道路,也为进一步培养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总之,在培养科学素养的过程中,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是新课标为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力尽所能地让学生具备有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有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上将教学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注重从科学探究、联系生活及信息交流等方面对学生渗透科学素养思想,进而形成比较系统的化学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718600陕西省定边县杨井镇中学)。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9867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