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师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春姑娘来了教案优秀(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50:34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师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春姑娘来了教案优秀(六篇)
时间:2023-06-06 15:50:34 小编:zdfb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师教案及反思幼儿园大班语言春姑娘来了教案篇一

一、了解本文语言简练、准确、缜密、条理清晰、概念明确,逻辑性强的科学语体特色。

二、学习本文深入浅出说明事理的特色。

三、了解人类语言的特点。

说明方法的运用。

了解人类语言的特点。

3课时

第一课时

1、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2、熟悉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熟悉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一、导入:

人类能够用语言相互沟通,平日里,我们不会去注意语言是什么,人类的语言与动物的语言有什么不同呢?它有什么特点呢?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我们作了讲解。

二、题解:

1、作者:

吕叔湘,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学家,在语文教育、词典编纂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2、出处:

本文选自《语文常谈》,原题为“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语文常谈》是一本关于语言文字的通俗读物。

三、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1、说明文的分类: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概括具体、整体部分、主要次要、现象本质、原因结果、特点用途)

3、说明方法:

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

四、阅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1、生字:

yīngwǔyǐ

鹦鹉倚

2、解词:

人云亦云——人家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音素——语音中最小的单位。

连缀——联结。

倚赖——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离。(也写作“依赖”)

稀松——无关紧要。

意念——念头、想法。

五、思考:

a、全文共三段,每段的内容是什么?

b、在第一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c、给第二段标出句数,划分层次。

d、人类的语言为什么能够随机应变(用自己的话解释)

e、人类的语言为什么能够表达无穷的意义。

f、语言有哪些优越性?

分析讨论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具体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

一、明确文章各段的内容:

1、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

2、人类语言的特征。

3、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的原因。

二、具体分析:

本文的文体:事理说明文

我们知道在学说明文的时候,我们必须把握住五个方面:

1.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

3.说明方法(与学生一起复习巩固相关知识)

4.说明顺序

5.说明语言

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人类的语言(属事理说明文)

人类语言的特征是: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言,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这是第二段中第10句话。

第二段中才说出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那第一段有什么作用呢?(引入下一步)

(一)分析第一段

请同学读第一段。

第一段所写的内容是说明人类的语言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

在全段表述了几个意思?

(1-2)点出语言好像是稀松平常的事,但细想却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3-7)解释语言为什么了不起。这里明确了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说这种区别的?

——吃饭,走路,说话

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作比较

小结:第一段与原题的照应更为密切(“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

(二)分析第二段

第二段是全文的中心,它说明了人类的语言的特征

1、同学们已经标出了句数,请同学们给第二段划分层次。

(1-4)提出问题

(5-9)承上,分析二者与人类语言的区别

2、人类的语言为什么能够“随机应变”?

一方面

向学生解释音素音节词汇表意

另一方面

3、找出中心句:第10句

4、说明方法:作比较

5、小结:

本节是中心段,开头引出“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的说法,为下文分析比较作了辅垫,接着分析“鹦鹉能言”,“猩猩能言”的说法,并与人类的说话作比较,指明只有人类语言才能够“随机应变”。然后推进一层,说明人类语言之所以能“随机应变”的两个原因。最后用“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言,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作结。并点明“这是任何其他动物办不到的”。全段行文从容不迫,层次井然,严密完整。

(三)分析第三节

请同学们读第三段

人类的语言是靠什么来传达的呢?——是声音

那么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说明这个原因,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作比较,用手势和图画与声音相比较。

手势和图画都有局限性,相比之下声音更有它的优越性。

不受光的影响不稳定

不受距离阻碍优点不足

解放出双手不持久

速度快

三、总结:

人类的语言,对我们人类来说平常得几乎忽略了它的存在,但它又是复杂得让人难于去理解的。吕淑湘先生的文章从人类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征说起,让我们了解: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语言的特点以及其所用的表达手段的优越性更让我们认识到人类语言的伟大,让我们去珍惜语言,善用语言吧。

附板书:

人类的语言

吕叔湘

概括1、不平常(人类别的高等动物)

2、鹦鹉不会变化

没有语言(人类鹦鹉、猩猩)

猩猩只懂符号语言作

人有语言音素组合——组成变化无穷的语音比

将语言配意念——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较

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特征

具体3、用声音作为手段的原因及结果

说明顺序(4个优点,1个局限性)(前程万里)说明方法

事理说明文

阅读理解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再读课文,完成课后题。

2、重点段阅读理解。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完成课后题。

结合一、二题,理解本文的科学语体特色。

二、重点段阅读理解:(第三段)

1、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

2、“语言诉之于听觉”的意思?

3、概括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的优点?局限性?

4、这段文字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进行比较双方是?

5、本段中心句是哪一句?

6、本段最后一句属于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表达作用?

课后小结: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师教案及反思幼儿园大班语言春姑娘来了教案篇二

1、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

2、能用剪贴画等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小礼物。

3、能用完整语言祝贺教师快乐。

1、胶水,剪刀,彩色卡纸,蜡光纸等制作小礼物的美工素材与工具。

2、幼儿与教师一起收集糖果纸,可乐瓶等废旧物品。

3、准备学习包《主题活动·我爱老师》。

1、向幼儿介绍:“教师节”,说一说教师节的由来,让幼儿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

2、组织幼儿讨论:

(1)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

(2)幼儿老师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3)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引导幼儿利用平时收集的废旧物,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礼物送老师。

4、制作小礼物。

(1)幼儿自选材料,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小礼物送给老师。

(2)启发幼儿在向老师送礼物的同时学说一句祝福的话。

5、请幼儿同家长一起制作一件“送给老师的礼物”。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师教案及反思幼儿园大班语言春姑娘来了教案篇三

1、倾听和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捉弄别人,就会伤害别人,失去朋友。

2、教会幼儿做错了事要勇敢承认,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懂得与别人分享快乐。

3、通过讨论逐渐养成幼儿积极、大胆,清楚地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知错能改,与他人分享快乐的好习惯。

积极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课件

一、 出示小狐狸图片,引出课题。

二、 欣赏故事前半段,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引发幼儿思考。

师:小狐狸是怎样捉弄小动物们的?

幼1:小狐狸骗小鸭子吃池塘里的星星,结果小鸭子喝了一肚子的水。

幼2:小狐狸骗小刺猬扎西瓜,等刺猬扎上了西瓜,它把西瓜一推,小刺猬就四脚朝天下不来了。

师:小动物被捉弄之后,还喜欢和小狐狸做朋友吗?

幼:大家都不愿意和小狐狸做朋友了。

师:没有了朋友,小狐狸好孤单啊!

三、 欣赏故事后半段。

师:小狐狸在做什么呀?

幼1:小狐狸在用锯子、用榔头钉东西。

幼2:小狐狸做了枪和炮。

师:原来小狐狸做了一把亮闪闪的枪,它要拿枪去干什么呀?

幼:去捉弄森林里的其它的小动物。

师:小狐狸拿着枪,对准了小动物们。这时候是谁冲在了前面保护大家呢?(小黄狗)

现在老师演小狐狸,你们做勇敢的小黄狗,嘴巴张大,我要开枪了。这些小黄狗有什么反应?(老师做打枪姿势)

师:那小黄狗接住子弹后是什么样的?

师:咦!原来子弹是用巧克力做的。小黄狗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其它小动物。这时,小动物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吃巧克力。

师:这一次,小狐狸还捉弄别人吗?那它是怎样做的?

幼儿自用回答。

教师小结:因为小狐狸知道了搞恶作剧会伤害朋友,所以它知错就改,带来了美味的糖果和小动物们分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们做错了事要勇敢地改正,学会给别人带来快乐,就会有更多的朋友,大家就会更喜欢你。

师:不一会儿子弹就被打光了,小狐狸又跑回家拿了什么?

幼:推出一门大炮。

师:炮里哄出了什么?(巧克力)

师:于是,小动物都快快乐乐地分享着美味的巧克力。

四、 分享快乐。

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分享吧!

1、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自己做错了事及时改正的例子。

2、幼儿记录交朋友的一些方法,并说给其他人听。

本次活动中运用图片、声音和游戏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问答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幼儿养成勇于担当,知错能改的好习惯,懂得与他人分享快乐。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充分发挥了主动性,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但在活动细节方面和环节过渡上还不够完善。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师教案及反思幼儿园大班语言春姑娘来了教案篇四

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百家姓》,知道自己的姓是百家姓之一,并学习关注周围的事物。

2、让幼儿了解中国古老的文化史,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幼儿姓氏卡片、空白卡片、笔、黑板、中国名人图卡等。

一、找自己的姓

1、请幼儿给客人介绍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姓什么。

2、小朋友自己找一找,你的姓在哪里? 幼儿自由认找,老师观察指导。

3、小结: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姓,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姓?(集体认读)。

二、找同姓的人。鼓励幼儿与他人大胆交流。

1、 在小朋友中间找同姓的人。

2、 在家人中找同姓的人。

3、在客人中找同姓的人。

三、统计活动

1、 同姓的人数 。

2、 姓的数量。

3、 检查统计结果,并讨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姓氏的人?。

4、小结:我们发现,有些人的姓是相同的,也有很多人是不同姓的,中国有五百多个姓氏,都收集在《百家姓》这本书里。这个《百家姓》是古代一位学者根据不同的姓而编写成的。人们发现他收集、编写地非常完整,所以这个《百家姓》被一代一代相传下来,流传至今,这本《百家姓》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有,是中国的文化宝贝,作为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

四、和自己同姓的名人

1、出示名人图片,说出他们的姓名。

2、说说名人的了不起的事。

3、寻找和自己同姓的名人,并说说他们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为自己的姓氏,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师教案及反思幼儿园大班语言春姑娘来了教案篇五

1.借助故事,了解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运动方式。

2.理解蹦、蹬、划、跑、跳、游等动词表示的含义。

1.活动前幼儿和父母一起收集有关动物运动的资料。

2.挂图,故事磁带。

1.猜想比赛结果。

如果比赛游泳又会是谁赢呢?为什么?

2.初步理解故事。

翻阅幼儿活动材料,讲讲看到了什么。

小牛、小马和小青蛙在比什么本领?你知道比赛结果吗?

3.完整欣赏故事。

结合挂图,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为什么小青蛙有的时候比不过小牛、小马,有时又能赢小牛、小马呢?

你听到故事中的小动物都做了哪些动作?

4.讨论动物的运动方式。

幼儿自由结伴互相看看自己带来的动物资料,谈谈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每一种运动方式中哪一种动物是冠军。

组织幼儿集中交流,分享、了解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

建议

1.动物种类繁多,其运动方式比人类更为多样,用故事引发幼儿探索与此相关的经验,是幼儿感兴趣的。

2.在语言角里提供水、陆、空动物生活环境的背景,以及制作各种动物指偶的材料,引导幼儿表演或仿编故事《比赛》。

很久很久以前,小牛、小马和小青蛙比赛跑步。小牛和小马甩开四只蹄子,“噔噔噔”地跑起来。小青蛙个儿小,只好一蹦一蹦地往前跳。

小马跑得比风还快,一下子就跑到了小河边。小牛跑得呼哧呼哧,也跑到了小河边。小青蛙蹦啊蹦啊,蹦了老半天才到小河边。

小青蛙跑得慢,小马和小牛都唱起歌来笑话他。小青蛙气得肚子一鼓一鼓,眼珠子都凸了出来。

“一二三!”小青蛙一蹬腿,手一伸,“扑通”一声跳下了水。小马和小牛“扑通,扑通”也跳下了水。

小青蛙埋下头,后腿蹬水,用手划水,一下一下很快向前游去。小牛和小马一低头就呛水,一抬头身子就沉下去,只好慢慢往前游。

小青蛙很快游到了对岸,河里的小牛和小马还在那里慢腾腾地游着,小青蛙“咕呱咕呱”地唱起歌来笑话他们。

小牛和小马输给小青蛙很不服气,每天到水里去学游泳。他们慢慢变成了水牛和河马。小青蛙呢,也每天到河里去游泳。他们谁都不想输给别人。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师教案及反思幼儿园大班语言春姑娘来了教案篇六

设计意图《月亮船》是大班的一个精彩奇妙的故事,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通过与仙女的对话,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世界之最,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艺术感受,让幼儿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产生自豪感,故事具有一定的常识性。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

2、能复述故事,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1、教学挂图。

2、有关喜马拉雅山、万里长城、天安门广场的图片。

3、故事磁带《月亮船》、音乐磁带《划船》。

让幼儿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注重爱国情感的激发。

一、组织教学:

小朋友,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高兴)现在请听儿歌,看儿歌里小小的船是指什么船。

二、 儿歌导入: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好,小朋友说儿歌中小小的船是指什么船呢?(月亮船)对,是月亮船,今天老师就带来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想听)三、分段播放故事录音。

四、教师设问题,请幼儿回答: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月亮船)

2、是谁帮助小蚂蚁找到家乡的?(仙女)

3、小蚂蚁的家乡在哪里?(中国)那儿有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喜马拉雅山)那儿有最长的墙是什么墙?(万里长城)那儿有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天安门广场)五、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

1、教师提问:小蚂蚁的家乡是中国,那你们的家乡在哪里?(中国)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美丽风景?(长江三峡、日月潭等)

2、请幼儿再说出我国在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墙、最大的广场的名字,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以加深幼儿的印象。

六、教师小结:

我们的国家地域广阔,山河秀丽,有很多著名的建筑、风景名胜,我们要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为做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七、播放划船的音乐现在就让我们坐上“月亮船”到我们美丽的家乡去游玩吧!

活动反思《月亮船》是大班语言活动,但其中却蕴含着科学知识,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我上网找了很多的有关图片和地图,因为这些都是比较抽象及难理解的,这里的孩子外出的机会也很少,对一些理解只停留在附近的一些所熟知的地貌上。此次活动来自生活,又能够增长幼儿的知识。蒲公英是孩子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一种植物,它小而轻,很容易被风吹走,而在它被吹走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因为世界上没有仙女,故事中的仙女帮助蒲公英找到了家。故事使用了拟人的方法,通过蒲公英和仙女的对话,告诉幼儿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萌发幼儿的祖国自豪感,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开头时我以划小船来引出《月亮船》的故事,孩子们听的十分认真,对我提出的两个问题也能回答出来。第二次我是边操作教具边讲述故事,孩子们被教具月亮船、仙女和尾巴会变长的小图片吸引住了,有些名词幼儿平时也是听的少的缘故,像喜马拉雅山孩子们听了两次故事还是说不上来。为了让幼儿更深入了解故事内容和含义,第三遍故事我让孩子们和我一起复述,目的是学习故事中的一些对话和了解祖国的一些世界之最。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大胆谈论自己的家园,这个部分我觉得很不够,许多幼儿只是说出自己家在哪里,没有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于是我匆匆忙忙带过,让孩子们欣赏另外的一些祖国的美丽山河和世界之最,这时孩子们看着一张张照片都忍不住惊叹,为自己祖国的伟大富强而感到自豪。 总体来说本次活动不算失败,但也没有成功,虽然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常规,师幼互动等都还可以。活动内容幼儿非常喜欢,但是,我在执教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孩子的回答不够完整时,我没有提醒他们用完整话来回答,这也是我失误的一个地方。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00195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