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献综述3000字文库 文献综述三千字(精选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59:30
最新文献综述3000字文库 文献综述三千字(精选七篇)
时间:2023-06-06 15:59:30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文献综述文库文献综述三千字篇一

1. 使用word文档制作

2. 论文题目:三号、加粗、居中

正文大标题:小四、加粗、顶格

3. 作者:xxx 五号、居中,专业:xxx

4. 摘要、关键词:五号、加粗、顶格

5. 正文、参考文献:五号、1.25倍行距

6. 页脚:插入页码,居中,奇偶页均同

样例:第1 页(共4页),小五号

7. 页边距设置:默认上、下:2.54cm;左、右:3.17cm

8. 基本格式:

(1) 标题的层次

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 2. …”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 (2) …”来标识。

(2) 插图和表格

插图的图续、图题应放在插图的下方,居中 排印。图用图1,图2表示

表格的表头、表题应放在表格的上部,居中 排印;表格用表1,表2表示。

(3) 公式

x+y=c

式中:x代表……; y代表……; c代表……。

(4) 数字文稿中的纯数字,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5)注释

明确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 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集中排列在文 末。

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 补充说明,排印在该页页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方 括号标注,注释用数字加圆圈右上角标注。

(6)参考文献在文内的标注格式

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 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标记。这个标记是用方括号 括起来的阿拉伯数字,其中的阿拉伯数字是文献的顺序号。 比如,在引用第25个文献的地方所加的标记为[25]。

给文献编序号要根据以下两点:一是只有文献第一次在文中出现时才编序号,换句话说,一篇文献只有一个序 号,即使某文献在文中被多次引用,但在几个引用处都要标 注同一个序号。二是以文献第一次出现的前后次序,从1开 始连续编序号。例如,第一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 1;第二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2;……。

如果文献的作用是对正文作解释,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都要使用比正文字号小,并把它们放在右上方(作为 上角标);如果文献是作为句子的成分出现在正文之中, 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的字号要与正文的字号相同, 并且把它们作为正文的一部分来书写(位置与正文平齐, 不做为上角标),另外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方括号前面加上 “文献”两个字。

如果在正文的一处引用了多篇文献,标注时只用一个方括号,括号内列写这几篇文献的序号:若几个序号是连续 的,只标注起、止序号,两序号之间加半字线“-”号;若几个序号不连续,各序号之间加逗号。

9. 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文后(顺序编码制)。

(2)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

(3)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 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5)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主要包括内容: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期刊

报纸

著录格式为:[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要求:

1. 字数:不少于5000字。

2. 选题,难易适度、大小适中,符合本专业学科的发展需要;

研究论证,思路清晰,论证方法得当,结论科学;

论文整体质量,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理通顺、总体结构完整;

论文书写规范,格式正确、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3. 如果出现雷同作业均按零分计。

文献综述文库文献综述三千字篇二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

读书笔记

”、“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文献综述文库文献综述三千字篇三

;

摘要:丰子恺的漫画开创了中国漫画界的先河,受到了多方面的评价。无论是批评还是赞扬,都能够体现其在中国漫画发展中的领先地位。丰子恺的漫画思想来源于日本,发展自中国,具有简约但饱含深意的特点,其一反普通意义上讽刺诙谐漫画的特点而引人深思。本文通过介绍丰子恺生平及其漫画简要的研究状况,为进一步研究丰子恺漫画奠定基础。

关键词:丰子恺;漫画;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j218.2

文献标识码:a

一、丰子恺及丰子恺漫画的介绍

丰子恺于1898年(戊戌)11月9日(农历九月廿六日)生于今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时称石门县玉溪镇)丰同裕染坊店内客厅楼上,乳名慈玉。父亲丰鐄,字迎年,号斛泉,又号鹤旋。其父于1902年第四次赴杭州应试并中举,但因丰子恺祖母去世而不得出仕,只能在家中设塾授书。丰子恺幼年在父亲座下读私塾,学名为丰润。其父于1906年死后转入另一所私塾读书。在1904年也就是丰子恺七岁时开始作画,曾在《千家诗》上端“二十四孝”木板画上用染坊店中红,黄,蓝三色颜料开始涂抹,开始描《芥子园画谱》。并在之后小有成就,其师命他绘孔子像悬于塾中并令诸生晨夕礼拜。因此丰氏自小就负有“小画家”的盛名。之后丰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并遇见了使他一生受益的两位老师夏丏尊和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并从此开始踏上他的绘画之路。之后的几十年里,丰子恺游日本,偶然遇到了绘画启蒙者竹久梦二的作品并对其一见倾心,绘制《子恺漫画》,与弘一大师约定绘制《护生画集》,即使是遇到日军侵华及文革的摧残也毫不动摇。他又为鲁迅小说绘制插图,丰子恺自始至终保持了对艺术包括绘画的热情,这是非常值得钦佩的。

丰子恺是一个有“慧根”的人,他总是能够对生活,对社会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正是这一点才能够让他源源不断的创作出具有丰富题材的漫画作品。丰子恺的漫画以水墨白描为主,配有题字,后期的漫画又添加了色彩。他的漫画构图简洁但意蕴深远,用笔成熟老练,漫画作品之中的题字总能够画龙点睛且出奇制胜。丰子恺的漫画开创了中国漫画界的先河。

二、丰子恺漫画研究概况

有关对丰子恺漫画的研究,最早的文章要数夏丏尊在1925年11月的《子恺漫画序》以及同期朱自清发表的《子恺漫画代序》。此后,这两篇序文刊发在丰子恺的第一部画集《子恺漫画》上。两人的跋文或序文,大多是对丰子恺漫画的评价和赞赏,具有鼓励和宣传的色彩。例如朱自清在代序中写到:“我们都爱你的画有诗意,一幅幅漫画,就如一首首小诗——带核儿的小诗。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就像吃橄榄似得,老觉着那味儿。”而紧接着两年之后也就是1927年,中国现代思想家理论家马一浮在丰子恺的《护生画集》和《子恺画集》作序时曾经对丰子恺所作漫画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解构。例如,他在《子恺画集》序中说到:“尽管子恺之贵婴儿,其言奇恣,直似不思议境界。而子恺目中之婴儿,乃真具大人相。”说明丰子恺的第一本漫画集《子恺漫画)》是用孩子的行为来诠释世界,而从《子恺漫画》的内容开看,确实如此。又如《护生画集》序中马一浮提到:“故其知生则知画矣,知画则知心矣,知护心则知护生矣。”说明丰子恺的漫画是以爱护心灵,保护生灵为主要特征的,同样分析得十分到位。然而在研究丰子恺漫画的初期,就丰子恺的朋友老师以及较为了解他漫画的人而言,大多数都是因为喜欢或是不;喜欢他的漫画而对其做些许的研究,赞美鼓励或批评的态度溢于言表;而就丰子恺个人而言,其画也仅才是刚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可以之为深刻论题的风格,故我个人认为此时的评论,也可作为对丰子恺漫画研究的一个参考。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有赞美就必然有批评,比如1930年4月,作家柔石发表了《丰子恺君底飘然底态度》。柔石的主旨是批评丰子恺远离社会,只会空想并歌颂美好的事物,全然不见民间的疾苦,十分“荒谬和浅薄”。例如他例举了丰子恺的一幅画:一个人拎着火腿,旁边的走着一只猪在惊呼:“我的腿!”丰子恺的本意原是佛教思想中不要杀生,“护生即护心”,然而柔石却说丰子恺自己是吃鸡蛋的却不画一只母鸡惊呼“我的蛋!”并说这足以证明丰子恺的思想和行为互骗与矛盾。在笔者看来,这着实为恶性的玩笑,很明显就是对丰子恺漫画的断章取义。总体来说,从1925年到1949年这25年间,尽管评述丰子恺漫画的人不少,但真正属于学术研究的文章却也不多见,总的来说是零星而琐碎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由于政治上的一些原因,人们对丰子恺漫画的研究有了一定时间的淡化。而1966年至1983年,丰子恺研究可大致分为台湾,香港,大陆,以及国外。各地基本上是分头研究,没有多少的联系。1983年之后各地便有所交流,但总体仍是分头进行研究。

香港对丰子恺漫画研究的重要人物有卢玮銮(笔名明川,小思等)。卢玮銮于1939年生于香港,早年曾因为对丰子恺漫画的兴趣所以曾于1970年许下三宗心愿:一是为丰子恺写评传,二是把丰子恺的漫画逐一附上文字,三是搜集,整理丰子恺的漫画和散文。1973年她在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发表讲演《从“缘缘堂”随笔看丰子恺的“儿童相”》,这是首次有学者在外国讲坛上对丰子恺的创作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卢玮銮于1974年所撰《丰子恺早期漫画及其所受影响》中系统的考察了丰子恺漫画受到李叔同,陈师曾,竹久梦二的影响。例如在讨论到李叔同对丰子恺漫画风格的影响上,虽然这二人画风差异较大,但是“李叔同给了丰子恺一些比绘画更为重要的东西:一个艺术家的心灵。他接受了大师给他美好的情操。”卢玮銮能够从绘画思想上来剖析丰子恺漫画,确实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是之后的研究者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我国台湾地区也有零星的对丰子恺漫画的研究成果,其中陈敬之发表的《早期新散文的重要作家》中分了《精神寄托》、《散文成就》、《创作漫画》、《晚年凄凉》四个部分对丰子恺的生平,思想,创作做了系统的评述。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台湾地区关于丰子恺的资料奇缺,因此文中有较多错误。例如在《创作漫画》这一章中说“由于丰子恺首先是习国画,凡国画中所谓工筆和写意这两种画法,他都曾下过一番苦学,功力。后来他赴日本更求深造,又曾一度改习西洋画的木炭,素描,最后才学习漫画。”而根据丰子恺本人的《为青年说弘一法师》一文可知,丰子恺从一开始就跟随李叔同学习西洋画,而不是如上文所说。类似的错误也较为频繁。

大陆地区在解放后至文革结束期间,由于政治动荡,丰子恺成为批斗对象。因为残酷的压迫丰子恺最终因病死于1975年。这是丰子恺漫画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节点,因为他的去世,研究者们可以对其一生的成就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1976年文革结束后,大陆地区对丰子恺的研究渐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大陆作家叶圣陶在1981年的《论丰子恺漫画》中写道,“丰子恺的许多画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的,画孩子的特别多,这样的画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这种乐趣超越了形似和神似的鉴赏”虽然较偏于评论性质,但准确地体现了丰子恺漫画中所含的赤子之心。而在大陆中研究丰子恺漫画的活跃人物首推杭州师范学院的陈星教授。他在1987年所撰《潇洒风神》将丰子恺漫画分为了四个时期,一是古诗句时期,二是儿童相时期,三是社会相时期,四是自然相时期。十分符合丰子恺漫画的创作与发展规律。此外,他于2004年所写的《丰子恺漫画研究》是对丰子恺漫画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总结。該书共分为七章,分别是丰子恺生平;影响丰子恺漫画创作的主要人物;“子恺漫画”的诞生;艺术特色;分类研究丰子恺的漫画;丰子恺与漫画理论研究;政治漩涡中的子恺漫画。在此暂举“影响丰子恺漫画创作的主要人物”及“子恺漫画”的艺术特色一章的第三节“书法笔意:丰子恺漫画创作的技巧运用”两例进行阐述:在影响丰子恺漫画创作的人物中他提到了“艺术心灵启迪者”——李叔同:认为李叔同虽然并未在画风上十分影响丰子恺,但是他认为要教给学生心灵上对美的认知感,涵养学生的爱美之心。我认为这与丰子恺后来始终恪守的品格并无相异,可见李叔同对丰子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其次是“艺术灵感的来源”——竹久梦二,文中提及丰子恺初次于日本游学时偶然遇见竹久梦二之画就被其吸引住了,认为竹久梦二的画“构图是西洋的,其画趣是东洋的”调和了东西洋画法。而更大的特色是画中的诗趣丰富,漫画的题字是全画的点睛之笔。由丰子恺早期的绘画可以看到,有一小部分模仿竹久梦二的痕迹是很明显的,这也为丰子恺后来的漫画创作奠定了基础。然而研究丰子恺的白描水墨漫画,就不得不研究其在书法运笔上的功力。“书法笔意”——丰子恺漫画创作的技巧运用正是通过分析:书法是促使丰子恺绘画技巧进步的阶梯、书法题字是丰子恺漫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两点来论证书法笔意的重要性。全书全面的介绍了丰子恺漫画的研究现状并且适当的提出了“希望通过海峡两岸的交流来增进大陆与台湾对丰子恺漫画研究的交流与学习,促进更多发现与研究成果的产生”的愿望,我认为是对丰子恺漫画研究的一个较为全面与准确的总结。

“丰子恺的漫画中浸透了传统文化,作品中具有诗意,看似不经意的几笔,让意更存于画外。”将丰子恺漫画中的诗趣点了出来,体现了其客观的想法。距今最近的研究则是2011年吴浩然编的《民国漫画风范》,其中介绍丰子恺漫画的一章中对丰子恺众多漫画题材中的“儿童相”和“古诗新画”这两种风格进行了分析研究,作者认为这两个题材是丰子恺漫画中最为卓越的部分,他说道:“古诗新画受到了陈师曾,竹久梦二的影响,说白了就是一种翻译,即将古典诗词翻译成可观看的画面,这不仅需要深刻的领悟力,还需要用简洁的笔墨恰如其分地勾画诗词意境,看似简单,但是难度非常大。”对“儿童相”的研究上,他说道“:子恺漫画更注重画面的真实感,撷取生活中的平常场景。”的确,丰子恺的很多“儿童相”漫画都是直接取材于他的儿女,的确十分真实亲切。然而认为“儿童相”和“古诗新画”是其漫画中最为卓越我却是不敢苟同。就个人而言,我认为佛教漫画才是丰子恺作品中最出彩的,因为融合佛学思想,这样的漫画往往最有深意。

大陆研究机构方面,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由丰子恺之长女丰陈宝,幼女丰一吟发起,在上海成立了全国最早,也是目前唯一的“丰子恺研究会”,最早的一批会员分别是丰子恺的儿女:丰陈宝,丰一吟,丰宛音,丰元草以及殷琦,胡治均,毕克官,陈星,曾路夫等人。研究会聘请叶圣陶和新加坡广洽法师为顾问。活动经费主要由广洽法师捐助,日本友人木村昌一也有款项提供。研究会不定期出刊交流资料《杨柳》。而在1997年10月杭州师范学院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成立,其成员有丰子恺的儿女丰陈宝,丰一吟等以及丰子恺的学生毕克官等人,定期发表对丰子恺及弘一大师的研究成果。

而在国外,日本是丰子恺漫画研究起步较早的地方。目前在日本有几位比较有成就的丰子恺研究者如西槙伟,他在日本发表了《漫画と文化——丰子恺と竹久梦二をのぐつて》(《比较文学》第三十六卷,1994年3月)将丰子恺早期的漫画与日本竹久梦二的漫画做了系统的比较,说明了丰子恺早期确实受到了竹久梦二的影响而形成了简约而富有深蕴的画风。此文在比较了竹久梦二与丰子恺的绘画风格后,确实能够找到两者极大的相似之处。另一位是吉川健一,在2001年发表了《中国近代漫画:丰子恺与竹久梦二》,同样是把日本画家竹久梦二对丰子恺的影响用两者的绘画对比进行研究,与西槙伟的研究大同小异。

三、总结研究成果与研究问题

总体来说,从二十世纪至今人们对于丰子恺漫画的研究是十分积极而有成效的,能够对丰子恺的漫画分类及其画风所受影响及发展规律作有效的总结,但是一些研究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这就使得研究结果差别甚大。研究者应用更加理性的眼光去评价和研究丰子恺的漫画作品。这里提出一个对丰子恺漫画研究的具体存在问题,丰子恺的赤子之心与其绘画及文学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深刻联系,而丰子恺的作品《护生画集》在所有研究中仅是被归为佛教漫画。而我认为,对于万物的怜悯和护心的行为应是大部分孩子及拥有赤子之心的人才能拥有的。因此应加强对丰子恺漫画中佛教漫画与“儿童相”漫画的联系的研究,加深对其绘画思想的理解。

当然,对丰子恺漫画的研究,以上所述只是冰山一角,要想真正了解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光是看他的画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多了解其不同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心理变化等等。而当前丰子恺漫画所涉及到的文章以评价,鉴赏为主,而鲜见系统的研究,我认为研究者应该更多地对丰子恺的漫画进行归类总结,并且可以将丰子恺的文学作品和他的漫画结合起来,期待更多对丰子恺漫画的研究。

参考文献:

[2]陈星.丰子恺漫画研究[m].杭州:西泠印社,2004.

[5]卢玮銮.丰子恺早期漫画及其所受影响,1974年6月.

[7]吴浩然.民国漫画风范[m].济南:齐鲁书社,2011.

相关热词搜索:;

文献综述文库文献综述三千字篇四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个小点、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复。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

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

读书笔记

”、”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摘要:

关键词:(略)

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与创新、国家制度供给一起被称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四大支柱”,而且,在很大意义上,制度的起源、变迁与创新、供给与需求都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相关。从结论上说,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回瞻

1.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制度的论述

马克思认为,没有抽象的生产,也没有离开制度(马克思的提法是生产关系,实质上就是制度)的生产力及其发展。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组织和运行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一个持续一定时间跨度的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制度框架)为生产力提供了一个相应发展的制度“空间”,这对许多经济学家研究制度与经济增长和发展关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启示。

2.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流派的论述

(1)模型派

他们认为:社会经济的增长或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配置、叠加和质变的结果。他们将各种增长要素作为自变量,把经济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收入等表示)作为因变量,确定函数关系,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解释经济现象。最著名的有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即索洛=斯旺模型)以及卡尔多、罗宾逊、帕西内蒂等人倡导的剑桥经济增长模型。这些经济增长模型实质上只是说明了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中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力求使得产出决定的总需求的增长要与生产产品的总生产能力匹配,逐渐强调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忽视了制度因素的作用。

(2)结构派

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既是一国经济量(总量与均量)和能力的增长与扩张过程,也是一国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主要有刘易斯等的“二元结构论”;纳克斯的 “贫困循环论”;由“投资不可分性”而产生的罗丹的“大推进论”;钱纳里等人主张的“发展型式”理论;以及“两缺口理论”,以及“平衡与不平衡增长”的理论等等。在这一流派中,已经隐含着制度这一因素和背景。其中,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尤为明显。因此,有人甚至将刘易斯划为新制。

(3)阶段派

代表人物是罗斯托,他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准备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不难看出,制度背景的框架越来越明显。

(4)因素派或起源派

文献综述文库文献综述三千字篇五

1、对象不同。报复陷害罪的对象必须是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4种人;而诬告陷害罪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人,包括犯人。

2、客观行为不同。报复陷害罪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即是以利用职权或国家权力为前提条件,而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事实,进行告发,且行为的实施不要求必须利用职权进行。而且,国家工作人员如果利用职权诬陷他人的,则要从重处罚。

3、手段方法不同。报复陷害的手段,既可以用捏造事实(不能是犯罪事实)的方式进行报复,也可以利用客观存在的某种对被害人不利的事实进行报复,而诬告陷害罪必须是以捏造犯罪事实的方式进行。

4、犯罪主体不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1、犯罪主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该罪主体,可以使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比报复陷害罪广。报复陷害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靠职务实施的犯罪,具有职务性,其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犯罪客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客体包括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而报复陷害罪的客体仅仅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3、犯罪行为内容不同。诬告陷害罪和报复陷害罪虽然都是凭借国家权力进行的犯罪,但诬告陷害罪是通过捏造犯罪事实,虚假告发的方式借助司法机关的权利达到侵害被害人的目的,行为人本人没有司法权,不能直接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责任。报复陷害罪则是行为人本人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够利用自身职权、假公济私直接对被害人进行政治、经济、行政等方面的整治。

4、犯罪行为侵害对象不同。诬告陷害罪侵害的对象是任何人,对身份、地位等没有任何要求,而报复陷害罪的对象则是特定的,必须是对行为人提出张国斌、宋志伟的人。

1、不同:报复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诬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2、对象不同:报复陷害罪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诬告陷害罪的对象是一切公民。

3、主体不同。报复陷害罪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是一般主体。

4、行为表现不同。报复陷害罪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诬告陷害罪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

1、主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是一般公民。而报复陷害罪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犯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报复陷害的主体。

2、犯罪行为侵害的对象不同。诬告陷害罪侵害的对象是任何人。可以是国家干部,也可以是一般公民。而报复陷害罪侵害的对象是特定的,依刑法规定,必须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检举人以及举报人、执法人、证人。

3、告陷害的最终目的能否实现,不取决于诬告陷害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和行为,而报复陷害罪的目的可以直接通过行为人自己的行为来实现。

4、犯罪行为的具体内容不同。诬告陷害罪和报复陷害最虽然都是凭借国家权力的犯罪行为,但是其犯罪手段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运用国家权力的方式不同。诬告陷害罪的行为人本人没有司法权,不能直接对诬告人进行刑事追究,只能假借司法机关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犯罪目的。因此,诬告陷害罪的行为人是以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的办法企图借助于司法机关的权力,达到使被害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报复陷害罪则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假公济私,在自己职权范围内或者利用职权之便指使要挟他人利用职权直接对被害人进行政治上、经济上的、行政上的整治。

1、犯罪手段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基于职务,滥用职权或者假公济私;诬告陷害罪则不需要利用职权。

2、目的不同。报复陷害罪的目的是打击报复陷害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枉受刑事追究。

3、报复陷害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靠职务实施的犯罪,具有职务性,其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该罪主体,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比报复陷害罪广。

一、两罪客体的界限

依据刑法的规定,两罪侵犯的都是复杂客体,其中都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但是报复陷害罪侵害的客体是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即公民依法享有的控告权、申诉权、批评权和举报权;诬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包括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从侵犯的对象看:报复陷害罪侵害的对象则是特定的,必须是对行为人提出控告、申诉、批评、举报的人;诬告陷害罪侵害的对象是任何人,对身份、地位等没有任何要求。

二、两罪客观方面的界限

两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了陷害行为,但报复陷害罪的客观方面要求行为人是利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批评人、举报人和申诉人等侵害对象进行打击报复,其中行为人滥用自己的职权是必不少的要件;诬告陷害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单位告发。

三、两罪主体的界限

报复陷害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靠职务实施的犯罪,具有职务性,其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是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该罪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比报复陷害罪广。

四、主观方面的界限

两罪都是故意犯罪,且是直接故意,行为人在主观上都有陷害他人的目的,但是行为人产生陷害目的的内心起因不同。报复陷害罪的行为人是因为被害人依法行使控告、申诉、批评、举报等民主权利,直接或者间接的涉及行为人的利益而产生报复意图;诬告陷害罪的起因则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实现某种经济的、生活的目的,有的是出于政治斗争之目的等。

五、两罪构成要件的界限

犯罪的构成对行为结果的要求不同。诬告陷害罪只要行为人捏造的犯罪事实为司法机关知晓就构成即遂,而不论被害人是否受到刑事处罚。也就是说,报复陷害罪并不是情节犯;报复陷害罪则要求行为人的报复陷害行为必须造成了一定后果,才能成立,如果没造成危害后果或后果不严重不构成犯罪。

六、行为表现不同:报复陷害罪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诬告陷害罪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

七、犯罪行为内容不同。诬告陷害罪和报复陷害罪虽然都是凭借国家权力进行的犯罪,但报复陷害罪是行为人本人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够利用自身职权、假公济私直接对被害人进行政治、经济、行政等方面的整治;诬告陷害罪则是通过捏造犯罪事实,虚假告发的方式借助司法机关的权利达到侵害被害人的目的,行为人本人没有司法权,不能直接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责任。

八、目的不同。报复陷害罪的目的是打击报复陷害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枉受刑事追究。

九、犯罪手段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基于职务,滥用职权或者假公济私;诬告陷害罪则不需要利用职权。

综上,国内学者对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尚未达成共识。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今天,正确区分罪与非罪、明确此罪与彼罪对于法学理论研究和具体的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综述文库文献综述三千字篇六

摘要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城镇化发展是全面推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带来人口的大量转移和集聚,必然导致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和需求。加强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是合理配置土地、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的最重要途径。本文着重就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几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对其他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有所借鉴。

关键词:用地规划管理;中心城市

(一)、当前中小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现状

1、用地规划管理依据

我国的城乡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借鉴前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计划体制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规划法制建设取得一定成绩,1989年和1993年,《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先后出台。但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述的„法„条例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城乡二元分治体制,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城乡规划法》解决了土述弊端,并在法律上第„次明确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法律地位。《城乡规划法》第38条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该条明确了控规是用地规划管理的直接法律依据。201 0年7月1日,《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对如何实施规划管理更具有操作性。

2、用地规划主要工作及做法:

①、规划编制工作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城市人民政府或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当地政府要求,牵头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按照《城乡规划法》和《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规定要求,履行报批程序。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规划主管部门或区政府根据城市发展需要,组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控规必须依据总规并且不得突破总归相关规定和要求。城市设计或地块方案编制工作。有的重要地块还会在土地出让前,要求组织编制城市设计或地块方案。不论是城市设计还是地块方案均不得突破控规要求。

②、土地幽让规划条件确定工作

土地出让规划条件应当明确出让地块的位置、范围和面积,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退让、绿地率、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必须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规划要求,以及有关规划引导要素,并附规划用地红线图。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应当在规划条件中予以明确。因规划条件直接影响到建设内容、土地价格,因此,规划条件除处室会审外,局里也要会审,对经营性用地要报给市政府分管领导有的甚至是市规划审查委员会组织审查,以保证地块规划条件的合理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③、规划条件变更及监管工作

规划条件变更主要包括出让前规划条件变更和出让后规划条件变更两类。出让前规划条件变更的,主要涉及控规变更,这就要求编制部门要按照《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规定要求,履行变更报批程序。出让后规划条件变更的,除按《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第45条执行外,还需按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及市政府文件要求履行组织专家论证、变更公示、报政府批准、函告国土、监察部门等手续,以确保规划严肃性、法定性。

(二)、用地规划管理存在问题及根据分析

1、总体规划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性

2年不得不进行第二轮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同样,到2008年,开始着手第三轮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未完成总规纲要论证工作。而总规不批准,超出原总规范围外的区域,就无法编制控规,用地也就缺乏法定依据。由此可见,总规时间的滞后性„定程度上影响了用地规划管理工作。

2、控规存在不同程度的可操作性问题

①、规划控制的刚性与市场需求的弹性之间的矛盾

现行控规的控制内容强求统„、面面俱到。2006年实施的《域市规划编制办法》将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6方面的内容规定为强制性内容。但在实际的控规编制中,相应的控规内容包括十余项要素,这些控制内容。经编制完成,即成为„个个“死的”指标。但是,善变的市场发展热点不断转移,土地开发模式不断变化,房地产销售热点及模式也在改变,且政府、企业等多元的开发建设利益主体并存,在多变的市场需求面前传统控规显得过于僵化。控规的编制与实施是„个空间与时间的双重概念。控规的编制与实施必定是„个动态的过程,传统控规仅强调控规的空间层面,而对规划本身的动态性、时效性体现不够。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控规的控制内容更具弹性,要求研究控制指标的弹性和应变范围,使之控而不死,变而不乱。

②、规划的公共属性不足

传统控规缺失中观层面的公共设施规划,仅依靠用地布局中编制的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很难保障其最终的可实施性。因为在多变的规划实施中,规定的容量限制屡被突破,造成公共设施容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如:停车泊位。2004年,省技术规定居住小区为0 4辆/户,而后未再有新的规定,但随着汽车家庭化后,停车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传统控规是„个技术文件,如果不加解释,普通市民很难理解,也就很难发挥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并提出意见的作用。由此可见,传统控规的公共属性相对较弱,因此,控规中必须增加„个中观层而的公共设施规划,诸如公共政策那样,是+个“活的”、可供管理部门使用的工具,具有可读性和可识别性,体现公平性,且易执行,可以根据市场和城市发展的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

③、专项规划研究不足

目前,由于专项规划研究不足,特别是在公共配套、宜居、慢行系统、城市空间设计等方面研究不足,导致规划编制仅依据上位规划和少有的专项规划就开始进行规划编制。而总体规划为了满足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的往往是宏观专项研究的内容,由此导致在控规中缺乏专项深入的规划和设计研究,特别是在某些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当中,缺少各种专项研究和设计的积累。传统控规是以地块为目的的,依据总体规划直接编制控规,不易充分反映和对接总体规划的内容。当前,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宜居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不断提高,若没有众多专项规划支撑,控规可操作性兢很难达到。

④、用地规划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者大多都不是规划专业出身,加之在吸纳人才方面缺乏吸引力,造成了中小城市整体规划管理专业性的薄弱。例如,宿迁市规划局用地处现有人员共3人,没有„个是规划方面的专业人员。基于此,更需要有一个更为科学、合理、便于中小城制管理的法律性规划。

⑤、国土与规划脱节

由于体制原因,经常存在国土与规划脱节现象,特别在原城乡结合部,脱节现象更为突出。在许多地方,城市规划中是建设用地,但在土地部门,这些地块却没有土地指标。有的甚至规划条件都发出了,国土部门才发现中间有部分土地还是集体建设用地,不得不重新出具拍卖红线图和规划条件。由于国土与规划脱节,造成用地规划管理相当被动,特别是„个地块两次出让,很容易引发矛盾。

(三)、加强用地规划管理的建议

①、加大规划编制、审查力度,确保规划成果的及时性和科学性

加大总规编制力度。总规是控规和专项规划编制的上位规划,直接影响„个城市的发展性质和发展方向。在上„轮总规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时,要及时启动新„轮总规编制工作。同时,在新总规未报批时,可以对原规划进行局部调整,这样做既可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又可保证用地工作法定性。加大专项规划编制力度。规划部门要超前制定专项规划编制计划,特别要对涉及民生的公共配套工程(医疗机构布点、教育设施布点、保障性住房布点、公交设施、能源站点等)、涉及宜居的慢行系统、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超前研究。

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控规作为承上启下、控制和引导城市建设的重要法定技术文件,在规划管理方面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自身的管控体系,以有效、科学、规范地保障控规的顺利实施。

首先要加大编制力度。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应当编制控规,出让地块必须具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应对多变市场的最好途径就是扩大控规的覆盖面,这样、无论市场如何变化,都有管理的依据。当然,在实施控规全覆盖可行性较弱的地区,也可采取重点地块全覆盖一般地块制定通则的管理形式。

其次,要增强控规弹性。为应对市场的多变灵活性,最好的手段就是给予指标„定的弹性。例如,为了鼓励开发商建设公益性项目,可适当放宽容积率,为了避免沿街界面的过分单„化,可鼓励开发商多退道路红线:还可采取兼容性的方式解决用地性质过分僵化的问题。对停车泊位问题,可以形成文字性要求内容,以便执行层面人员操作。

最后,在控规编制过程中,还要对周边编制单元进行研究,以进„步提开城市宜居和公共配套工程均等性。

③、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俗话说:“三分规划,七分管理”,规划管理的好坏对规划意图的实现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笔者建议强化规划专业人才引入机制,对在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与规划设计工作者进行广泛的经验交流,全面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争取规划设计者,当地规划管理相关部门和公众三方的合作,增强城市控规编制的科学合理性、可操作性,且使之富有当地特色。

④、加大国土与规划部门沟通力度,进步增强两个规划的衔接性。

要建立部门间定期沟通机制。对要出让的土地,规划部门要及时沟通联系,对无土地指标的或还不是国有建设用地的,国土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尽量避免。

文献综述文库文献综述三千字篇七

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 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 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 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 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 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 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05378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