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目标设计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目标篇一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千古名诗,全诗共4行2句,写诗人乘船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时的愉悦心情,前两句写早晨辞别了朝霞缭绕的白帝城,顺长江而下,一日之间就可以到达千里之遥的江陵。后两句写三峡两岸树木中猿声响成一片,走出很远仿佛还能听见,整首诗写得轻灵飞动,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喜悦心情。
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古诗,进而理解诗人的愉悦心情。学生在学习本课时,看插图、看视频、配乐反复吟诵课文,体会诗人的心情。
“发、朝、还、重”四字是多音字,可以通过组词区别字音。
知识与技能
利用多种认字方法认本课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通过反复诵读,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意,体会作者遇赦后乘船东归的愉快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诗的意境美。
体会作者乘船东归的愉快心情。
教学时间: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在很久以前,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出示李白头像)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你会背哪一首,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配乐讲故事
1、师范读古诗,读后让学生评价。
2、配乐再读古诗,让学生评价读得怎样。
过渡,听完古诗,你一定也想读对吗?试一试读。
3、生自由读古诗。
读时要求:读正确,通顺。
4、指名读,齐读。
5.学习多音字“发、朝、还、重”进行区别字间,分别口头组词。
过渡:让我们再深入的读一读古诗,你读懂了什么?
1、出示古诗内容、
2、指名读前两行。
4、问:从诗中看出李白什么感受?
5、师述:白帝城在山顶最高处(指图)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有一千多里水路,因为李白急着回家,把好消息告诉家人所以试着用高兴的心情去读前两行。
6、齐读前两行。
7、指名读。
8、指导朗读,板书:辞、还。
9、指名读后两行。
10、看视频。师述:两岸的猿猴很多,一眨眼工夫,小船已过了很多座山,好象一只猿猴没叫完,船又到了另一只猿猴叫的地方,想象李白去时和回来时是同一条小船,但感觉不一样,去时伤心,回来高兴,又是顺水行舟,所以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中的“一日还”“万重山”是李白的夸张的手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危楼高百尺”等诗句都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这是李白特有的风格。
11、齐读后两行。
12、指导朗读全诗。
过渡:这么美的诗还想读吗?
1、打节奏朗诵。
2、表演读。
3、配乐朗读。
过渡:诗读的很好,我们来复习一下生字。
1、齐读生字。
2、“帝”“岸”两字的写法。
板书设计:
早发白帝城
辞 还 啼 过
白帝城江陵
愉快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目标设计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目标篇二
1、 知识与技能:
1) 认读4个生字。书写4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体会风的奇妙。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形象的课件了解风的无形与奇妙。
2) 通过朗读、背诵体会风的美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1、 认读4个生字。书写4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一课时。
有关风的声音及课件。
1、 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的耳朵灵不灵(放的声音)。
2、 师:是什么声音?(风)同学们的耳朵真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李乔写的古诗《风》。(板题:风)
(课件出示古诗)师: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整首诗的朗读,注意你预习时读不准的字音。
过度: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学会朗读这首古诗。(想)那首先得过了生字这一关。
1、自由轻声地读古诗,要求:
1) 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 把古诗读通顺。
2、出示生字,自由读。
3、指名读,正音。
4、 开火车检查字音。
5、 齐读。
1. 自由读诗,读通顺。
2. 指名读。
3. 开火车接读。
4. 齐读。
过度:同学们的古诗读得如此的好,想不想知道每一句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想)那赶快读诗吧!
1、自由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难问题?
2、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件理解。)
3、朗读、背诵古诗。
1) 同桌互读古诗,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并读一读。
☆ 自由读。
☆ 指名读(出示课件让学生在情景中找到感觉)。
☆ 评。
☆ 有感情地齐读。
2)背诵古诗。
☆ 自由背。
☆ 指名背。
☆ 分男女生有感情地背。
解落三秋叶——稍快、高
能开二月花——慢、柔
过江千尺浪——快、高
入竹万竿斜——后三个字一点一顿
☆ 齐背。
师:这首小诗描绘了刮风时景物的变化。题目是“风”,全诗无一“风”字,但每一句说的又都是风:风可以把秋天的树叶吹落,可以使春天的花开放,可以在江面掀起千尺浪,可以钻进竹林,让竹子歪斜。
1. 仿说:
过度: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也试着说一说“风”在哪儿?
(课件出示“我们知道”)生自由说,指名说。
2、积累诗词:
过度:同学们真是细心观察的小朋友。老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几首描写“风”的诗歌,想不想听一听,读一读?(课件分别出示《东风忙》、《风》、《咏柳》,师生读。)
《东风忙》
春风春风,忙东忙西。
去化积雪,去溶冰河。
去发绿叶,去吹风筝。
看它没影,听它有声。
《风》
春天里,东风多,
吹来燕子做新窝。
夏天里,南风多,
吹得太阳象火盆。
秋天里,西风多,
吹熟庄稼吹熟果。
冬天里,北风多,
吹得雪花纷纷落。
咏柳
碧玉壮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风真呀!(板书:神奇)
1、 读一读生字。
2、 你认为什么字应该注意?(强调“解”的写法)
1、背诵古诗。
2、书写生字。
落——叶
风 开——花 奇妙
掀——浪
斜——竹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目标设计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目标篇三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3.能初步把握本课所介绍的各种纸的性质和用途,体会到科学技术在发展,人类社会在进步。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三、全班交流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解决纸的种类、特点、作用,相机完成课前老师发的表格。
2.学生交流时相机理解:恭恭敬敬、慢条斯理等词语。
教师简介“薄铝箔”等词语。
板书:
名称
特点
作用
避水纸
不怕水
做雨衣、做泳衣
耐热纸
不怕火
炼钢、生物实验都能用上
食用纸
可以吃
做成报纸、书刊,读完后能吃
防锈纸
防锈
包装金属元件、保护其不生锈
速溶纸
快速溶解
包装水泥、制成手帕、餐巾
容器纸
耐高温
制成容器、可以用来做饭、烧水
3.小组合作学习。
选取你最喜欢的一种纸,有感情地把相关内容朗读给小组中其他的同学听,大家互相评议。
4.以“推销员”的身份向全班同学介绍一种纸,其他同学作评价。
5.教师小结过渡:
6.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①出示幻灯片:齐读。
②理解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原指蓝色从寥蓝提炼而成,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后来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这里指纸发展太快了,一代更比一代强。表达了纸奶奶高兴激动的心情。)
四、引导学生大胆想像
今天,老师请你们当发明家,想一想,你要发明什么纸,它有哪些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呢?也可以发明新型房子、桥梁、道路、学习用具等,可以说一说,也可以画一画。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五、总结
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和想法呢?
1.了解了课文介绍的6种新型纸的特点和用途。
2.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发明创作的欲望。
六、布置作业。
1.把自己想象发明的物品介绍给家长或小伙伴。
2.预习第12课。
七、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目标设计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目标篇四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并会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的.心情。
这首诗描写了雨后嬉戏玩耍的景象。先是写广场上赤脚的孩子“快乐的好像神仙一样”,然后集中写兄妹俩。小哥哥拍泥裤子的动作,小妹妹跟着哥哥跑的动作,都写得惟妙惟肖,极有儿童特点。后者的节拍与儿童的行为切合,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多读、大声读,直到背下来。
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心理,孩子们很容易接受。教学时不应该站在在人的角度分析,把这首诗分析的味同嚼蜡。可以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家长听,请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放一放手,让孩子充分展示儿童的天性,体会一下赤脚走路、赤脚在水中走路、赤脚在水中走路滑一脚的乐趣。
在教学本课生字时,可以要求学生独立识字然后教师检查,小组检查等方式。
对于字的书写,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提出字的笔顺、笔画不会的字大家共同解决。教师重点指导:“傲、奋、裙、咬”的书写。
一、看拼音写词语
nen lv chijiao jiao ao qun zi
()()()()
shen xian ku xing fen
()()()
二、多音字组词
xing()le()
兴乐
xing()yue()
三、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⑴学校里有。
⑵星期天,我们。
四、把这首儿歌背给你的好朋友听,让他给你打个分。
精品教案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践谈话导入。
二、初读诗歌,随文识字。
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要求:标出小节;画出生字词,想方法认会它。
2.同位之间互相检查。
3.教师检查。大屏幕出示本课的生字词采用齐读、开火车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
三、精读课文,感悟意境
1.指名读,其它同学闭目听:在你的脑海里会形成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生举手发言(在此尽量让学生多说)
3.放映课件,创设情景激趣。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试着让同学们背下来。
6.分角色表演课文。
四、指导难字练习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先让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字的书写。
2.汇报难写的字,教师指导重点字。
3.学生练习书写,同学之间互评。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目标设计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目标篇五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一)引题激趣。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058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