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一教案汇总(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41:31
2023年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一教案汇总(三篇)
时间:2023-06-06 14:41:31 小编:zdfb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苏教版二年级识字一教案篇一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难点:体会一些较难懂的词语的意思:如:“冷漠”、“饥寒”、“雪中送炭”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对对子。

2、情境渲染:

很久很久以前,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分成两个世界:一个是光明世界,一个是黑暗世界。光明世界里的人们待人真诚,热忱,乐于助人,人人都乐意奉献着自己的爱。所以,那里的人们都过着温饱、富足的生活。而黑暗世界则完全不一样,那里的人待人冷漠、虚假,他们只想到索取却不懂奉献,久而久之,黑暗世界变得贫穷,人们面临饥寒的威胁。

(板书:光明、黑暗)

3.引入:

二.新授

1.我会读(第一关)

① 划出生字,自由拼读。

② 小老师带读生字

(引导语:哪位小天使带领大家先闯第一关?)

③齐读生字。

(注意正音,强调读好后鼻音:奉,永 前鼻音:恨、炭、贫)

④同桌互相指认,互相正音。

⑤游戏巩固字音。

⑥读课文

(引导语:如果生字躲到课文中,你还能正确流利读出来吗?)

⑦在文中划出反义词,再认读。

(师先示范划一组,再让生划,然后问:你认为哪些词属于光明世界?哪些属于黑暗世界,让生说,师贴出黑板)

如:光明 黑暗

美 丑

爱 恨

…… ……

⑧用你喜欢的词说一句话。

⑨小结过渡。

2、记字形(第二关)

引导语:这一关,我们的小天使要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大家交流和分享识字的方法。

(1)、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2)、小组汇报:你记住了哪些字?你是怎么记的?

(3)、小结并出示识字方法。

(a)、换偏旁法:恨(很)、漠(摸)、饥(机)

(b)、猜谜语法:炭、富

(c)、以熟字记新字法:奉(棒)、永(泳)

(d)、熟字去偏旁法:贫(分、贝)

(4)小结过渡。

3、我会写(第三关)

引导语:小天使们,咱们过最后一关,看谁能写出最漂亮的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说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分类:上下结构……)

(3)、范写。

(4)、学生独立书写,小组内评选写得最好的。

(5)、小结:我们终于走进了光明世界了。你猜黑暗世界的人们会对我们说什么?嘘……听,他们说:“小天使们,谢谢你们!你们给我们带来了爱和温暖,你们真是美的化身!

4、思念拓展与延伸:

三、作业布置:

1、读课文。

2、整理、积累对子。

苏教版二年级识字一教案篇二

1、初步认识9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学习重点:识字学习

难点:较流利地朗读学习

准备:音乐磁带学习

方法:自主学习为主学习

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讲一讲平时看到的认为美的或丑恶现象的例子。

2、引导归纳,谈话导入

二、朗读课文

1、初读感知

⑴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学一学

⑵朗读展示,把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同伴听。正音,评议

⑶引读课文,感受词语的意思及反义词的特点

2、再读入情

⑴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⑵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⑶讲讲身边助人为乐的人和事。

⑷朗读单元引言

三、指导认字

1、小黑板出示相关词语,认读正音

2、小组自学要求认识的字3、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四、熟读课文,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8个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

学习重点:朗读学习

难点:朗读感悟学习

方法:朗读学习

准备:田字格小黑板,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复习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评议纠正

2、多种形式读词语

3、读其他生字

4、组词,扩展说话

二、诵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

1、同桌读

2、自由选择伙伴读

3、读给伙伴听

4、自己小声读边读边品位课文的思想和韵味

三、指导写字

1、结合范写,观察字形

2、书空,描红,临写

3、展示,评议,提高四、扩展活动

收集反义词,试着组成几句对子。

苏教版二年级识字一教案篇三

案例一 :

片段1:

(学生自学课文后,媒体出示塞北景色)

师:请同学们边看边听,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骏马、草原。

师出示词语:“骏马、秋风、塞北”,指导学生读词,并相机理解词义。

(同法依次学习另外三组词语)

片段2:

生:要把马字旁的“横”写成“提”。

生:要注意撇折的位置。

生:马字旁的竖折折钩是一笔。

……

师范写,生书空后,描红、仿影、写字。

同法再教写“塞”。

案例二:

片段1:

(学生自学课文后)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认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了?认识哪个,就读哪个。

生:我认识“骏”。

师出示“骏”,指名读好这个字。再出示“骏马”,指名读好这个词。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现课文中所有的生字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媒体把所有生字留在屏幕上,并除去了拼音)指名学生认读。(把生字的顺序重新排列)再指名读。

片段2:

(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各组词语)

如生说:我想先学“骏马 秋风 塞北”,因为我曾经去过塞北。

师(出示“骏马 秋风 塞北”,):谁来读一读这组词?(指名读)那让我们一起到塞北草原上去看一看吧!请同学们边看图,边想着这三个词。

(媒体出示塞北风光,学生边欣赏边想词)

师:去过了塞北,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三个词,边读边想象塞北的景色。

生自读后,师指导朗读这组词。

片段3:

师:今天我们要学写“骏、骄”。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都是马字旁。

师:写马字旁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把马字旁的“横”写成“提”。

师:我们先学写“骏”,(媒体出示笔顺)生书空。

师:请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每一笔的位置记清楚。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骏”右半部分两撇的位置。(媒体闪烁)

师范写,生描红、写字。

(出示“骄”)

师:这个字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相象?

生:“桥”,把木字旁换成马字旁。

师:很好,请仔细观察它每一笔的位置,请同学们自己描红、写字。

生描红、写字。

案例反思:

一、集中识字,环节简明。

在案例一中,老师把生字放在词语中教学。符合新课标所提倡的在情境中识字的要求,但教学中,这些生字始终没有离开语言环境独立出来识记,可以说学生对这节课要识哪写字都含糊不清,那么这一堂课下来,学生到底能识几个字?如果课堂中不能深刻地识记,势必要把识字任务拖到课外,显然就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而案例二中,老师把本课要求认识的字集中起来识记。在先让学生自学后,让学生说说已经认识哪些字了?认识哪个就说哪个。这个设计尊重了学生的差异,体现了层次性,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了选择余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字不离词,出示生字后,又出示词语,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通过情境理解词义。再单独出示生字,打乱顺序认字,如此反复出现,让每个学生对每个生字印象深刻,真正达到了识字的目的。整个设计目标集中,环节简明,不花哨,不浮躁,让学生学得扎实、踏实。

二、图文结合,读中感悟。

“在识字教学中要将词语与事物挂钩,建立字形符号与事物表象的联系。”由于还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生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对课文中词语所描绘的美景无法体会。在这两则案例中,老师都注意了通过媒体展示画面,再现情境,使学生对文字所描绘的美景有感性的认识。但案例二中,老师更注重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先看图想词,再读词想图,老师一遍一遍地强调,反复训练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字与图的联系。在这样扎实的训练下,学生一定能更好、更深刻地理解词义。

三、写字教学,少说多练。

在案例一中,老师选择在一堂课中教学不同偏旁,不同结构的“骏、塞”两个字,显然是不够明智的。分析这两个字需要花同样多的时间,而且让学生一个个说写这两个字该注意些什么,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却少了学生自己练的时间。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写字,一堂课中应尽量选择有相同之处的字进行教学。案例二中,老师选择了这一课中相同偏旁,相同结构的“骏、骄”,使学生在分析字形中节约了时间。而且老师巧妙运用媒体,突出了写“骏”字应该注意的关键笔画,把时间留给了学生自己练习。并且“骏”和“骄”,有重有轻,重点指导写“骏”,而“骄”由于和熟字“桥”有相同之处,就简略了老师的说教,让学生自己练习,在练中体会写法。

从两则案例中,我们体会到:识字教学一定要讲究实在,要做到朴实、踏实、扎实,不用太多的花哨,要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掌握生字,提高识字的能力。

教材简析:

二年级上册《识字6》是国标版教材中特有的词串识字形式,介绍了祖国大地不同地区颇具特色的风情。课文共12个词语分为四组,分别表现了塞北风光、江南春色、海岛夏景和高原景色。这些“词串”组成的韵语,内涵丰富,展现了祖国大地的自然风光,字里行间充满着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凭借图画,诵读“词串”,不仅可以认识本课生字,还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和写字。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06201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