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拼音版5篇(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32:33
孔子语录拼音版5篇(精选)
时间:2023-06-06 14:32:33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孔子语录拼音版篇一

1、《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隶楷行草美名远扬,诗经论语堪称国粹,唐诗宋词万古流芳,外邦亦来学中文,我中华儿女怎能不将中国话,行中国书,写中国字,扬中国名。

5、爱情《论语》:短信传情,不亦悦乎?有爱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关心常相伴,不亦知己乎?子曰:手机一响,胜过玫瑰千朵,爱你没商量!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7、“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13、为做学问而读书,是读书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古人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有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然而,莘莘学子能功成名就的毕竟有限,差别不在于人的智商和才气,关键在于人的毅力,在于能不能持之以恒。

14、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孔子语录拼音版篇二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小不忍则乱大谋。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5、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8、听其言而观其行。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4、不学礼,无以立。

2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语录拼音版篇三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盗比於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於是哭,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谁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吾将问之。

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於予,恒颓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静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不保其往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不能学也。

久矣。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子曰:「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不遗,则民不偷。」

知免夫!小子!」

子曰:「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子曰:「三年学,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焕乎,其有文章。」

无间然矣。」

孔子语录拼音版篇四

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译文:说话一定守信用,行动一定坚决果断。

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译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译文:聪明,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译文: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译文: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译文: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译文: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1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译文: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译文: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1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译文:(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孔子语录拼音版篇五

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译文:说话一定守信用,行动一定坚决果断。

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译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译文:聪明,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译文: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译文: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译文: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译文: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1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译文: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译文: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1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译文:(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19801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