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郑成功试讲稿篇一
1.学会本课的生字,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后成语的感情色彩,并尝试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结尾在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从郑成功的语言初步感受其爱国热情。辨别成语的感情色彩并尝试运用。
【资源利用】
课文插图与教学挂图;关于“郑成功”与“中国台湾”的有关资料。
【预习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力求正确、流利。
2.自学字词,查词典理解“慷慨激昂”“负隅顽抗”等词语的意思。
3.尝试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与课文的主要内容。
4.搜集“郑成功”的资料。
【学程预设】
一、揭题导入。
1.小黑板出示《复台诗》: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指名读。问:能读懂吗?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板书课题:郑成功)
2.(出示郑成功挂图)学生用一两句话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郑成功的资料。(小结:搜集资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复台诗》就是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写的。
二、检查预习
1.读字词:奴役 负隅顽抗 /驻军 慷慨激昂/ 瞭望 风帆蔽空/兽肉 犁 耙 镰 融洽
2.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声音响亮、态度 大方。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读后交流:课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郑成功的伟大功绩?
(板书:收复中国台湾 建设中国台湾)
4.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第七至八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是怎么建设中国台湾的。)
5.理解课文结尾的作用。(总结全文 画龙点睛)
三、学习课文第1-3小节。
1、自由读课文1-3节,思考:这部分内容与“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有何联系?(荷兰侵略者横行霸道,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宝岛台湾。)
2、出示课文第2节,指名读,思考: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何感受?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中国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强盗)
补充荷兰侵略者奴役台湾同胞的资料。
从17世纪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者陆续东来,荷兰殖民者趁明朝防备松弛之机,侵占我国台湾。荷兰殖民者对台湾同胞的血腥统治长达38年,他们逼迫中国台湾人民修筑城堡、交地租、人头税等,对中国台湾大肆掠夺、剥削,如有反抗就大肆杀戮,中国台湾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以至于中国台湾遍地“荆榛”,一片荒凉。
[导航策略:教师讲述表现荷兰侵略者残酷奴役台湾同胞的资料,为的是给学生铺垫“恨”的情感基础,从而进入课文情景,很好地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所谓的“入境始为亲”。]
假如你一名就是被残酷奴役的台湾同胞,你会在心底发出怎样的声音?(愤怒、痛苦、仇恨、诅咒、盼望……)
3、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郑成功的态度如何?出示: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
指名读。理解“慷慨激昂”。(义愤填膺、正义凛然、热血沸腾)从“自古以来”“绝不允许”等关键词语你读懂了什么?(立场坚定、态度坚决)想象郑成功说话的神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分角色朗读第1-3小节。质疑:郑成功为什么“明知故问”?(收复祖国宝岛台湾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四、课堂练习:出示课后习题3的成语,读后请学生将成语重新排列,说说排列依据,并选择造句:慷慨激昂 喜出望外 载歌载舞/横行霸道 负隅顽抗 惊恐万状
小结:联系语境理解 分清感情色彩运用
五、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练习复述“收复中国台湾”的经过。
郑成功试讲稿篇二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历史故事。以人名为题,点出故事的主人公。课文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史实。其中详写了收复中国台湾的经过,略写了建设中国台湾的事迹。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歌颂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英雄”的气节、品格。
二、学情分析:
课文是一篇历史故事,文中并没有多么深奥的词句,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这篇课文应该并不难。只要学生能抓住围绕中心的重点词句用心去读,必能有所悟,有所感。通过全文感受的变化过程,就有最后的收获――爱国情感和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敬仰之情。
三、设计理念:
1、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
2、语文能力――强调学会阅读和朗读,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
3、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读4个二类字,理解本课生字词,体会它们的感情色彩。
3、默读课文,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够发挥想象,条理清晰地描述自己读文的感受。
5、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引导学生阅读实践,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六、教学难点:
体会有关词语的感情色彩;能够从课文中真正感受到郑成功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七、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八、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郑成功的资料、中国台湾的介绍以及当时荷兰的情况。
教师:教学课件
第 二 课 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一)、听记训练: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进行听记训练,要求:认真听,老师只读一遍。
2、请对照大屏幕,检查校正。
3、提问:从这句话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本课从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两方面来写的。)还想知道什么?(如:①郑成功为什么收复中国台湾?②他是怎样收复中国台湾的?…)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直接从最后一个自然段导入,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让学生感悟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二)、复习词语(屏幕出示三组词语)
第一组:绵延 风帆蔽空 战旗招展
引导:怎样读好这些词语呢?(讨论)
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词语所呈现的画面。
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第二组:负隅顽抗 惊恐万状 乱作一团
“负隅顽抗”是什么意思?你又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说)把你想象到的画面通过你的朗读传达出来。(指名读词语、齐读)
第三组:喜出望外 街头巷尾 载歌载舞
“喜出望外”是一番怎样的情形?“载歌载舞”是什么意思?通过朗读传达出你的理解。(指名读词语、齐读)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需要载体,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想象画面中理解词语的意思,为学习课文作铺垫。〕
二、精读课文
(一)郑成功为什么收复中国台湾?(第二自然段)
1、请学生找出有关段落,一边默读,一边划出重点语句,写出你的感受。
2、交流、反馈:
抓住“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了”等词语,体会荷兰侵略者的横行霸道。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荷兰侵略者这样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郑成功是怎样想的?他又是怎样说的?让我们透过人物的语言,感悟他的内心世界。
2、出示: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3、问: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着重理解“绝不允许、一定”感受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
4、“慷慨激昂”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出郑成功的话?
5、指导朗读。
(三)、学习课文四——六自然段
1、过渡引导:这三自然段为我们描绘了三幅画面,请快速浏览课文,能不能用三个词语概括它们的场面?
2、学生交流、讨论,相机板书:出征——战斗——欢迎
3、再细读课文,划出具体的词句,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写出自己的感受。
4、全班交流感悟:
1)第四自然段,要抓住“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等词语,通过观察插图,感受人物必胜的信心。
2)第五自然段,抓住郑家官兵英勇作战的词句和敌军惨败的词句,理解课文。
3)第六自然段,想象中国台湾人民的欢迎场面。
(四)自学第七、八自然段,了解郑成功建设中国台湾的过程。
(五)升华情感
1、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内心激起了怎样的情感?(自豪、激动)
2、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郑成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读、想象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的切身感受位于文本的具体词句中,这样“以语悟情”“以情托境”,学生的“感悟”也就真正地落实到了实处。〕
三、学习课文的写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谋篇布局,以指导自己的实际写作。〕
四、布置作业
1、查找资料,郑成功是怎样建设中国台湾的?
2、课外收集我国还有哪些民族英雄?准备开展“民族英雄交流会”。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掌握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板书设计:
2、 郑 成 功
收复中国台湾 出征——战斗——欢迎
发展生产
建设中国台湾
兴办学校
郑成功试讲稿篇三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11册第二课8—11页
内容简析:本文具体记述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经过,歌颂了郑成功的不朽的功业,指出了他是令人永远铭记的民族英雄。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紧扣“民族英雄”去解读,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场面描写到关键词,突出文章写作方法的教学,让学生真正走近了郑成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4、学习课文写法,能够仿写一个战争场面或其他活动场面。
教学重难点分析:课文重点是收复中国台湾的经过,着重描写了郑军官兵与荷兰侵略者作战的情景。教学重点是学习课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想象战斗场面,了解郑成功的伟大功业。
课前准备:
1.搜集郑成功的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郑成功这位民族英雄,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带着你的了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课题。(生齐读)
2.回顾收获: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通过两件事来写郑成功的: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总是表述着作者一定的感情。读了课文,我们感受到了课文中浓浓的情感:面对荷兰侵略者残酷的奴役,我们_____这伙强盗;聆听郑成功慷慨激昂的表达收复中国台湾的决心,我们________。那么,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伟大功业,又会引发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继续——
(板书:收复中国台湾 建设中国台湾)
(设计意图:1.整体把握文章写作思路,从写法入手阅读课文。在学生初学课文的基础上设计这样的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先从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不仅如此 ,本环节设计还旨在引导学生从文章写法的角度来读课文即: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抓住什么来写的。
2.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学生初读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通过学生的情绪体验来展现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引导学生说出初读后的不同感受:气愤、痛快、开心、激动……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调。)
二、阅读“收复”段落。
1.让我们先来读一读介绍郑成功的第一件事:收复中国台湾。文中哪几小节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4——6节)
2.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几小节,想一想:课文是怎么写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抓住了哪几个场景?(战斗前——战斗中——战斗后)
(设计意图:这两个环节能够引导学生迅速了解“收复中国台湾”段落的写作思路。)
3.让我们走近郑成功,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抓住什么来写郑成功的?(战前准备充分或对战斗充满必胜的信心)
4.文中的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郑成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划出来读一读。
交流:(1)纪律严明、军容整肃让郑成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2)出示“郑成功在一群……战旗招展”
(抓住“风帆蔽空、战旗招展”问学生:读到这两个词语,你能想象一下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绵延”问学生有什么体会)
交流后读。从你们的朗读之中老师确实感受到郑成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5. 同学们,郑成功战前准备充分,郑军官兵士气高涨,充满必胜的信心,要与荷兰侵略者决一死战。一场恶战在所难免,老师想请大家根据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把郑军与荷兰侵略者的战斗场面读一读。
(思考:
1.这段对战斗场面的描写,为了表现郑军官兵的英勇,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边读边试着用不同的线条划一划。
2.在这些战斗场景中你觉得哪一个场景最精彩,为什么?)
自由读后交流。
我们首先来交流一下这段话中哪些句子直接表现了郑军官兵的英勇?谁来读一读?
a.第一句教师点拨:冒着炮火、驾着舰船、团团围住敌人,多么英勇的郑军官兵!
b.第二句读到这个场面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高兴、痛快。师:是呀,炮弹击中敌舰的弹药库,真是大快人心。
c.第三句敌人再也没法逃脱了。
那么又有哪些内容从侧面衬托了郑军官兵的英勇呢?
交流:a.“负隅顽抗”是什么意思?“隅”本指角落,在这句话中隅指的是什么?
敌人企图…………负隅顽抗,他们的阴谋会得逞吗?
像“负隅顽抗”这样的含有批评、贬斥之意的词语我们称它为贬义词。
b.“惊恐万状”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敌人会有怎样的丑态?
这是描写敌人丑态的内容,和表现郑军官兵的英勇有关系吗?
敌人的恐惧、无能更加衬托出郑军官兵的英勇。
那么在这些战斗场景中你觉得哪一个场景最精彩,为什么?
(出示打中弹药库段落,讨论:郑军官兵英勇战斗的场景应该很多很多,那么文中为什么要抓住这样一个场景来写呢?)
6.齐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读,感受一下郑军的英勇善战。
生齐读。
(设计意图:1.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文字是抽象的,这些抽象的文字经过有机组合,加上读者的想象,就变成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这段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风帆蔽空、战旗招展”问学生:读到这两个词语,你能想象一下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绵延”问学生有什么体会等都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2.紧扣写法,学习“文理”。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上,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本环节教学紧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点面结合”的写法,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容,揣摩文章的写法,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3.将词语教学与具体的语境结合,避免了枯燥的分析与讲解,实现教学目标,突破了褒义词与贬义词区分这一教学难点。)
7.正是由于郑军官兵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他们才勇往直前,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惊恐万状,最后只好统统举手投降。郑成功终于把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台湾,郑成功率领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了中国台湾,中国台湾人民夹道相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郑成功军队进入中国台湾的情景吧!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郑成功的军队进入中国台湾,受到了中国台湾人民的热情欢迎。文中抓住人们的哪些表现来写的呢?
(理解“喜出望外”,褒义词)
(理解“载歌载舞”人们多么开心啊!)
开心齐读。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的教学突破教学难点,降低教学难度。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通过读文、想象,感受了文章表达的情感,想象出文章描绘的画面。)
三、阅读“建设中国台湾”。
1.当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他是怎样建设中国台湾的?
老师想请同学们讨论学习这一部分内容。课文抓住哪几方面来写郑成功建设中国台湾的?
2.讨论后概括(大力发展生产力、兴办学校)
3.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还为建设中国台湾做了许多贡献,文中为什么只选取了这两方面来写呢?
(引导:只有发展生产,人们才能丰衣足食;只有兴办学校,大家才能学到知识。这是郑成功为建设中国台湾做出的巨大贡献,所以抓住了这两点来写。)
4.读到这儿老师想请同学们来思考一下:郑成功的一生南征北战,有无数的丰功伟绩,而本文为什么只选取了收复中国台湾和建设中国台湾来写呢?
所以我们在写人物时应该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材料来写。
(设计意图:文章内容有详有略,教学安排也收放有度。“建设中国台湾”相对于“收复中国台湾”写得比较简略。本段教学既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学,又拓展了教材宽度,再次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方法的教学有机融合到一起。)
四、升华,突出中心。
1.强化“民族英雄”:
【师:假如没有郑成功挺身而出,率领千千万万个郑军官兵去收复中国台湾,中国台湾人民还会这么喜出望外吗?
生:不会。
师:还能这样载歌载舞吗?
生:不能。
师:还能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吗?
生:不能。
师:还能开办学校,学习文化吗?
生:不能。
师:是的,没有郑成功,这一切都不可能。郑成功的伟大就在这里,所以人们称他为——
生:民族英雄!】
2.强化“不会忘记”
师:所以我们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伟大功业——
生: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师:是的,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谁又怎能忘记呢?面对这样一位36岁抗击荷兰侵略者,多年抗战胜利后,却又与世长辞了的英雄,台湾同胞怎能忘记?每一位中华儿女又怎能忘记?
(最后画面定格在“郑成功塑像”。》
3.强化“崇敬”:
师:面对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生:郑成功!你永远长眠在我们的心中!
生:郑成功!你是中国台湾人民的大救星!
生:郑成功!你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生: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人们都将记住一个永恒的名字——郑成功!
(设计意图:适度延伸拓展,注重提升。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注意开发课程资源。在阅读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延伸拓展,能丰富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进一步激发情感,有效提升对话的层次。本环节在回归整体后,老师通过深情描述层层推进:强化“民族英雄”、强化“不会忘记”、 强化“崇敬”,随即映示相关网络图文资料,升华学生情感,至此,郑成功这一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头脑里就完全建立起来了。)
五、作业
1、复述课文,把郑成功这个历史故事将给你身边的人听。
2.观察校园生活的一些场面,学习课文写法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收复中国台湾
郑成功
(民族英雄)
建设中国台湾
(总设计意图:
一、从“写什么”到“怎么写”。
学生完成第一课时的学习之后,能够很轻松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而本课时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知道课文写了什么的基础上学习文章写法,落实怎么写的问题。“课文是通过两件事来写郑成功的”,“ 这一段主要抓住什么来写郑成功的?”,.“这段对战斗场面的描写,为了表现郑军官兵的英勇,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边读边试着用不同的线条划一划。”……这些问题的引导使课文的写作思路一步步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容,揣摩文章的写法。
二、尊重独特感受,彰显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主要因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各个不同,存在着鲜明差异。因此,教学设计中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对课文的词句有不同的体验,鼓励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前提下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使个性得到彰显。只有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才能充分激活思维,有效进行思维碰撞,对话才能不断深入。
三、在语境中运用词语。
本课中词语的教学也很重要。本教学设计注重在语境中运用词语,这样内化了课文语言,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特别是本课词语中有部分词语要求学生能够区分褒义词和贬义词,将词语放入语境中的教学就显得更为可贵。)
郑成功试讲稿篇四
江阴市实验小学 陈剑侠
前一段时间,参加了学校“新课标下语文读写结合”教师比武课活动。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我自信地走进课堂,教学环节一个接一个地展开……下课了,当再次捧起《语文课程标准》认认真真地读,认认真真地反思,总感到我这堂“顺顺当当”的课竟有那么多不足。
下面是我教学中几个不足之处的情景回放。
①课前,我仔细地计算每个教学环节甚至每句话所用的时间,把40分钟细细地分配好,记在教案右侧。
②课上,我似声情并茂地说着“过渡语”(课前精心设计,练习了许多遍),学生专注地看着我,眉眼间却没有我期待的感动与共鸣。
③拓展延伸阶段,学生纷纷拿出我事先准备的训练纸,几乎千篇一律地“读写结合”。
反思自己的不足,我感受到要赶上新课程改革的快车,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重新认识“教”与“学”的本质及其关系。
一、 教学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情景①在传统教学中司空见惯,面对新课改精神,这样的“认真”行为显得那么可笑,那么机械。
布卢姆曾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的确,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过程,并非生产过程,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的时间,怎么可能精确到用多少分钟来划分呢。传统教学中,我们总试图使自己的预测和课堂上出现的状况完全吻合,这太缺乏创造性了。
新课程指出,教学内容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创造的极其复杂的产物。它不只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科书,更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实实在在的体验、认识、感悟、思考……教学中后者不断补充、变革着前者,教学过程也因此成为一种持续生成、转化、建构、提升的动态生长的过程。可见,成功的教学并不只是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或完成几项预定任务,它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二、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提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
回放情景②中,教师的“激情”与学生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学是“双边活动”,它是师生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感召,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再动情的演说,也只能是教师授业技巧的表演。学习了新课程的理念我体会到,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在教学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做为“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间的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的对话。在交往互动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
三、 学习过程是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
情景③拓展延伸环节,我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地迁移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又担心学生不能理解资料,于是讲得机械,标出重点词句发给学生。学生写时只需按条条杠杠标填进去即可。学了新理念,我认识到这样做根本就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不仅剥夺了学生动手查资料的权利、连学生的理解过程也包办代替了。我这种“过度保护”心理,究其根源是未能认清学习过程的本质——学习过程是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论指出,人的认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教学应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机械地认识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对师生共同活动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教师还必须认识到,要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必定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甚至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郑成功试讲稿篇五
这篇课文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时,我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备课,认真授课,现把自己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及反思总结如下:
一、抓住主线,理清思路,掌握内容。
在教学时,由于学生本来就对郑成功并不陌生,我就由郑成功这个人物说起,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学习课文。在学生读准、读顺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在初读中知道了些什么,大体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了解课文的重点,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这样,为全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突破口,落实重点,分散难点。
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我就紧抓课文的题目展开深入的教学——“找找课文中主要写了郑成功的什么事?其中哪件事是详细写的?从哪几方面详写的?”我设这样的问题,其目的是以重点段落——第二大段(第二至六自然段)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由读书感悟,这样做既落实了教学重点,又为攻克难点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在教学时,通过找出关键的词语或者句子让学生感悟。
通过找关键的词语和句子,能引导学生在文字的背后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如通过“慷慨激昂”、“决不允许”、“横行霸道”、“一定”等词语感受到郑成功的凛然正气和他的拳拳爱国之心。而通过“负隅顽抗”、“密集的炮火”、“团团围住”、“十几丈高的水柱”、“乱作一团”等重点词语,想象作战的激烈与艰难,感受郑军官兵的机智与英勇。
四、拓宽阅读,拓展知识面。
课后,我让学生搜集我国的一些民族英雄,了解他们的英雄事迹,拓宽知识面,让学生不死读书,不读死书。
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课的教学中,我也有些地方有待改进,比如细节处引导处理不足。细节的处理往往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既可以体现教师自身的能力,又是师生沟通的平台。在教学时,面对学生回答不出,我自己有时会着急,引导时不能循序渐进,问题与问题的衔接缺乏层次性和自然的过渡。同时,对好学生的回答关注较多,而忽略了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反馈,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是有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之嫌。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我将努力改进以上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反思不白思。
郑成功试讲稿篇六
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堂读写结合的指导课,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从读学写、写中促读、读写有机结合、突出重点、多读多写”是这堂课的指导思想。
设计了“三读、三看”的环节。以课文第5自然段为阅读重点,反复的诵读,反复的体味,了解文章的主旨,感悟作者的用意,研究写作的方式,进而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
课文三读:一读、感知郑家军的英勇善战,体会文章的主旨;二读、了解敌我双方的战斗表现,了解描绘战斗场面的一般结构;三读,体会语言文字的精美,学习抓住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抓住环境描写烘托战斗激烈的写作方法。
影片三看:一看,交流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抓住典型;二看,了解战斗过程中的敌我双方的不同表现、胜败结果;三看,遵循写作方法,再次观察,加深印象。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复习导入
1、生回顾上堂课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郑成功为什么是一个民族英雄。
2、师点评,简单小结写人的文章的方法:运用具体的事例。
第二环节 研读战斗场面 总结写作方法
一读、感知郑家军的英勇善战,体会文章的主旨;
二读、了解敌我双方的战斗表现,了解描绘战斗场面的一般结构;
一场战斗也是一件事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一般可以分为:战斗的发生、战斗的过程、战斗的结局。描写一段战斗的场面,就是把战斗的三个环节中,敌我双方的表现写出来。
三读,体会语言文字的精美,学习抓住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抓住环境描写烘托战斗激烈的写作方法。
第三环节 观看录像 讨论精彩画面
一看,交流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抓住典型;
二看,了解战斗过程中的敌我双方的不同表现、胜败结果;
三看,遵循写作方法,再次观察,加深印象。
第四环节 书写文章 点评反馈
书写文章。
实物投影,当场评点。
从结构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畅、遣词造句的能力,能否抓住动作、神态、语言、环境描写,以及想象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郑成功试讲稿篇七
让阅读与写作牵手——《郑成功》教学小记
一、对话突显人物特点
师:(出示)
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
卫兵说:“是大海。”
“大海那边呢?”
卫兵说:“是祖国宝岛台湾呀!”
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仔细品读这段话,说说你的感受。
生1:我觉得郑成功是个爱国的人。
生2:我知道了郑成功想要收复中国台湾的原因:一是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二是侵略者横行霸道,中国台湾人民的生活很痛苦。
生3:我觉得郑成功爱国爱民,具有正义感,我是从“慷慨激昂”一次读出来的。
师:都说得很好,从内容到思想,深入理解了。请看下面一段对话,是我从一篇题为《钓鱼》的作文中收集来的。
我打电话给哥哥:“我去你家玩,好吗?”
哥哥说:“好啊!”
我问:“我明天去,你在家吗?”
哥哥说:“在家,你来吧!”
我说:“那好,我明天去。”
哥哥说:“嗯。”
我说:“那你明天带我去钓鱼啊?”
哥哥说:“好的。”
我高兴地把电话挂了。
学生看完,忍不住笑了。我问为什么笑,有的说是流水账,有的说太罗嗦了,有的说文章写钓鱼,这样的对话就没有意义了。
那你再读读郑成功与卫兵的对话,你觉得课文写得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又表现在哪里?
学生纷纷表示,这段对话好,说特别是慷慨激昂一词,提示了人物说话的语气,可以想像出人物的表情,猜测到他的内心。那位写《钓鱼》的孩子(其他学生不知道《钓鱼》是他写的。)站起来说,他觉得这段对话和作文中的没什么两样,都是一问一答。他刚坐下,教室里就“活”了,有的赞同,有的怀疑文本,我让学生再次读这段对话。这时,有学生说,这段对话虽然和作文中有点相似是一问一答,但目的不一样。中的对话很罗嗦,没有意义。而这里的对话主要是为了强调大海那边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们的地盘,可现在却只能隔海相望,这是这段对话激起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此言一出,掌声想了起来。
我总结,人物的语言描写往往离不开对话,但对话不是把生活中说的话直接搬到作文中来,要有选择,要能突显你的文章目的。
二、让细节走进读者的心。
师:走出“临风眺望图”,请同学们默读4—6,想像每小节所描述的画面,起好小标题。(登船瞭望或四处瞭望 双军交战 欢庆胜利)
引导学生想像,说说你最喜欢的画面。
双军交战的痛快,学生说得眉飞色舞,我再让他们选用词语练说:“敌人惊恐万状,有的 有的 有的 ”;欢庆胜利的喜悦,学生谈得喜笑颜开,我让他们写写:“台湾同胞听说郑成功的军队到了,个个喜出望外,有的说 有的说 有的说 ”。
然后追问:文章写郑成功,写军队打仗中国台湾人民的欢庆,不是多余了吗?这样写,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通过讨论,总结,让学生明白细节描写的好处。
我们班孩子的作文,细节描写依旧是软肋,虽然从五年级我就开始注意熏陶,注意渗透,但效果不大。
有时我总在想,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逼迫”下,读课外书了,为什么在表达上丝毫不见长呢?我们的课堂阅读引导应该做些什么呢?
让阅读与写作结合,我一直在坚持,虽然没有形成一定的良好的操作层面的经验,但把我的课例积累下来,接受一点建议,我相信我的精神会在实践中成长。
郑成功试讲稿篇八
《郑成功》教学设计三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05
《郑成功》教学设计三
实践 感悟 入情 ——《郑 成 功》教 学 设 计
作者:朱卫东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7-31 15:24:45 发布人:admin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一、教材说明苏教版小语第九册26课《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史实。全文依循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歌颂了解情况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英雄”的气节、品格。二、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了解中国台湾和郑成功的有关资料,感受郑成功的丰功伟绩,提高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三、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查阅中国台湾和郑成功的有关资料。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3、多媒体课件、道具等。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孩子们,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灿若群星,仁人志士数不胜数,请看——(课件出示一组民族英雄录像),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民族的栋梁。(将郑成功的画像定格在屏幕上),其中这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板书课题)(二)交流信息,了解人物。 ①孩子们,对郑成功这个人物你了解吗?(用一两句话简要概括)你们是怎么知道呢?(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搜集的一些图片及文字等资料,相互交流)。 [教学设想:借助网络,学生自主探索,搜集了大量有关郑成功的资料,这是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了课内阅读,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②课前预习特别是运用现代技术上网查阅、搜集信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大家课前已经认真预习了,带生字的词语会读吗? ③出示一组词语指名读,教师随机纠正并鼓励。 △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 残酷、徭役、慷慨、碎片、融洽 ④你读得真好!就请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看。生字这个“拦路虎”了,读书就顺畅多了。 [教学设想:培养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要求把字音咬准,句子读通顺,有疑问可查阅工具书或交流合作共同完成。 2、读完了课文以后,请大家思考一下文中的哪一句话最能概括郑成功的伟大功绩?(板书: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 3、根据这一句话能不能设计一些问题呢? 4、在这些所提的问题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过渡: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大家最感兴趣的是郑成功如何“收复中国台湾”。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 [教学设想: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这样就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问题让学生提,答案让学生思,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 (四)精读感悟,披文入境 1、课前老师搜集了一段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录像,我猜想大家一定很喜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出示电脑课件) 2、看完了这一段录像以后,你们有哪些感受呢? 3、下面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4—5节。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划,把你认为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来,再读一读,然后小组相互交流。 4、学生精心读书,教师巡回指导。 5、假如这时候你就是一名水兵,或者是一名将领参加这次战斗感受会怎么样呢?能不能通过文中的语言表达出来呢? [教学设想:学生提出每一点感受,教者随即让学生找出句子反复阅读,启发联想,领略课文的气势和内蕴。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学生在反复阅读“这支前进中的庞大军队……战旗”。仿佛看到一支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威武雄壮的队伍站在面前;在读到“英勇的郑军官兵……失去威力”时仿佛看到郑军官兵勇猛善战的情景。……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来表达当时那种内心真切感受,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五)设置场景,积累内化。 1、郑成功的军队勇猛善战,终于打败了荷兰侵略者,胜利地收复了中国台湾,将士们决定举行一次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课件出示:新闻发布会场景,并伴奏喜庆音乐。) 2、主持人讲话:新闻发布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郑军官兵的部分将士介绍一下当时收复中国台湾的激烈场面; ②回答中外记者的问题。 3、各小组推荐一名将士上台参加新闻发布会。(戴上军帽子)看谁表演好,老师就把这顶具有重大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帽子送给你。 4、主持人小结:今天的这个新闻发布会开得非常成功,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教学设想: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内容实际上是一种积累内化的过程,使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有更深的感悟,而且形式新颖,学生兴趣盎然。] 五、教学后记 《郑成功》是苏教版小语第9册中的一篇课文。教者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牢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努力营造平等、宽松、民主、愉悦、互动的氛围。教者作了以下精心构思并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 1、 由于学生现在的时代与文章介绍的内容相差甚远,也不可能带着学生去寻找古迹,因此,学生很难从文章本身产生对郑成功的理解,怎样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去学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教学过程的设计来看,教者着力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获取资料,可以实现学生从“服从书本———跳出书本———回归书本”的理想境界。 2、在第一范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表现在如何巧妙地理解语言文字的切入点,本文中的哪一句最能概括郑成功的伟大功绩?学生通过认真地分析、阅读,很快就能找准正确的答案。俗语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找准了切入点,就能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寻找到开启蕴藏在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内涵的金钥匙。 3、创设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学习任务”进入学习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例如:课题的导入、收复中国台湾的过程、新闻公布会等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4、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使学生能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为此,在学习时,内容由学生选,感受让学生谈,书本让学生读,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发生根本的变革,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郑成功)本文转载
郑成功试讲稿篇九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篇历史故事。以人名为题,点出故事的主人公。课文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史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歌颂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英雄”的气节、品格。课文第一节以一句话对郑成功的籍贯进行了交代,并以民族英雄对其加以限定,这种行文结构考虑到儿童的阅读心理。第二节开始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点出了荷兰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这一段中全文举足轻重,它是郑成功对中国台湾人民的关切和收复中国台湾的坚定决心的情感基础。第三节交代了郑成功立志收复中国台湾的决心。第四节交代了战斗之前郑成功充分的准备工作,正义之师的威武雄壮以及郑成功志在必得的信念。第五节重点写了战斗的场面。第六节作者通过中国台湾人民的反响,写军民欢庆胜利的热烈场面和喜悦心情,揭示了中国台湾人民与郑成功爱国之师心心相印的紧密关系。第七、八两节写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力发展建设中国台湾,虽然写得简略概括,但利于学生对郑成功的历史功绩有一个全面的的认识。最后一节写人们永远不忘民族英雄的伟大功业,呼应了文章一开始对郑成功民族英雄的称谓。我在设计第二课时时,紧紧围绕“民族英雄郑成功”来教学。思路是从“郑成功”-“英雄郑成功”-“民族英雄郑成功”,层层渗透,把郑成功的民族英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忘不了民族英雄郑成功,从内心产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生分析]
课文是一篇历史故事,文中并没有多么深奥的词句,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这篇课文应该并不难。只要学生能抓住围绕中心的重点词句用心去读,必能有所悟,有所感。通过全文感受的变化过程,就有最后的收获――爱国情感和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敬仰之情。
[设计理念]
1、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
2、语文能力――强调学会阅读和朗读,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
3、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
3、理解文中重要词语。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2、郑成功
2、简介郑成功
三、初读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划出课文里的生字词
②联系上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残酷、奴役、慷慨激昂、允许、铁甲船、街头巷尾、融洽、酋长、负隅顽抗
③给自然段写上序号,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出示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
②学生解释词语,老师确定答案
③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④齐读课文
3、通过昨天的预习,同学们对郑成功已有一些了解。但我相信同学们把《郑成功》这篇课文再认认真真地、仔仔细细地读一篇,你对他肯定有更深刻的认识。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读。(学生自由地读课文,教师巡视中听个别学生读书,加意指导)
①谁能说说自己的读后收获?
②同学们只把课文读了一篇,就有了这什么多收获,值得表扬!其实文中有一段话,已经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读读看,看谁先找到它?
③学生齐读最后一节
④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⑤教师板书: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
⑥再读读,看书中哪些地方是写“收复中国台湾”的,哪些地方是写“建设中国台湾”的?
⑦给课文分段。
3、指导生字书写,并用钢笔描红、临写
①教师范写,揭示注意点
②学生动笔描红、临写,老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③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字写得好的同学。
四、作业
1、抄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
2、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敬仰之情。
3、小练笔:以“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为开头,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来续写。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敬仰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幻灯出示郑成功图片和一段历史资料。
2、学生阅读资料。
3、读了这段资料,你想到了什么?
4、你们想想,课文中哪一节概括了你们的想法?(齐读)
5、那么郑成功他对此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
二、精读课文
1、郑成功是怎么说?学生读,出示:“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决心之大)
3、让我们一起慷慨激昂地读这句话。
4、郑成功又是怎么做的呢?
5、学生说,出示相应课文内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相机板书:准备充分)
6、在郑成功的率领下,这支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充满必胜信心的郑军官在这场伟大的战斗中又是怎么做的呢?自读第五小节,画出描写郑军官兵和敌人的词句,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大获全胜)
7、正是由于郑军官兵的一片爱国之心,他们才勇往直前,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惊恐万状,乱作一团。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8、我们胜利了,中国台湾人民自由了。所以中国台湾人民个个喜出望外――(齐读第6节)
9、郑成功率领郑军官兵大获全胜,赶走了荷兰侵略者,在这最开心的时刻,中国台湾人民一定会紧紧围住郑成功大声喊道:您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板书:民族英雄)
10、郑成功的伟大功业不仅表现在收复中国台湾,还表现在哪些方面?(相机板书:发展生产、开办学校)
11、是的。没有郑成功,这一切都不可能。所以人们称他为――民族英雄!(齐说)
三、总结全文
1、出示图片,定格在郑成功。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
2、齐读最后一段
3、这时你最想对他说点什么?
四、作业
(一) 课堂作业
1、以“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为开头,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来续写。下面词语可供选用:胆战心惊、哭爹喊娘、跪地求饶、东躲西藏、屁滚尿流、魂飞魄散、鬼哭狼嚎
(二)家庭作业
1、简要地复述课文。
2、学习第五自然段的写法,描绘一个你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战斗场面。
3、 通过去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有关郑成功的事迹。
五、板书
决心之大
收复中国台湾 准备充分
民族英雄郑成功 大获全胜
建设中国台湾 发展生产
开办学校
郑成功(说课材料)
一、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篇历史故事。以人名为题,点出故事的主人公。课文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史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歌颂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英雄”的气节、品格。课文第一节以一句话对郑成功的籍贯进行了交代,并以民族英雄对其加以限定,这种行文结构考虑到儿童的阅读心理。第二节开始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点出了荷兰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这一段中全文举足轻重,它是郑成功对中国台湾人民的关切和收复中国台湾的坚定决心的情感基础。第三节交代了郑成功立志收复中国台湾的决心。第四节交代了战斗之前郑成功充分的准备工作,正义之师的威武雄壮以及郑成功志在必得的信念。第五节重点写了战斗的场面。第六节作者通过中国台湾人民的反响,写军民欢庆胜利的热烈场面和喜悦心情,揭示了中国台湾人民与郑成功爱国之师心心相印的紧密关系。第七、八两节写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力发展建设中国台湾,虽然写得简略概括,但利于学生对郑成功的历史功绩有一个全面的的认识。最后一节写人们永远不忘民族英雄的伟大功业,呼应了文章一开始对郑成功民族英雄的称谓。我在设计第二课时时,则抓住了学生的情感线路,从“气愤”-“激动”-“痛快”-“开心”。这样一个感受变化过程,让学生读有所感,有感而发,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敬仰之情。
二、基本理念
作为一名在语文教学第一线工作了8年的语文教师,我认为应该把下面几种观点,贯穿于我们的每节语文课之中。(不对的地方,请进修校老师指出)
1、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课课要练。教会学生自己会学习语文。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语文阅读教学要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方法。
4、评价要有智慧和艺术。
三、教学设计
五、导入
6、幻灯出示郑成功图片和一段历史资料。
7、学生阅读资料。
8、读了这段资料,你想到了什么?
让学生阅读荷兰侵略者的罪行,从内心对其愤恨。从而引郑成功。
六、精读课文。抓住郑成功说的话,做的事。来体现他的伟大功业,民族英雄的形象。
作业设计,根据课后习题设计了相关练习,并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
郑成功试讲稿篇十
《郑成功》教学案例——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分层
本文是一篇难得的爱国教育的好教材。文章记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经过,歌颂了郑成功的不朽功业,告诉我们他是令人永远铭记的民族英雄。课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师:本文重点写了什么?在课文的那一段?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生:(回答)第二至八自然段,也就是课文的第二大段。分别写了:决心收台---胜利收台---建设中国台湾这三件事。
师:对了,这样分三件事来写就是分层写法。每一件事我们就把它划分为一层,这一大段我们就把它分为:(生:那么这段就可以分成三层。)文章的篇幅较长,为了更好的学习课文,我们需要把它分层次来学习。
对!你们没这个习惯,是不是。现在我们大家就来体会一下吧。相信大家很快就学会分层的方法的。请允许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把第第二大段读一下,好不好? 师引
师引读。
师:(指板书)先看第一层郑成功要收复中国台湾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同学们说说他做了哪些工作?
生:(回答)
师:对啊,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课文是怎样描述是怎样准备的呢?
生:(读、评议、回答)
师:(在学生读评的同时,相机点拨)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读书就应该这样勤于思考,有所思,才能有所的。那么郑成功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呢?作战的经过怎样?让我们看第二层是怎么描述的?
生:(齐读、回答)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郑成功的舰队的军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述一下好吗?——(生接:郑成功威然屹立站在船楼上,指挥着他的舰队。纪律严明、军容整肃。真不愧是威武之师、正义之师!)
生:我看到郑成功率领的雄师正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听到了海浪声,击鼓声、炮火夹杂在一起,战士们喊着:“兄弟们,冲啊!赶走荷兰鬼子!”
师:大家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威武、英勇的郑军经过同学们阵么以描绘,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有这样的军队,郑成功已能战胜荷兰侵略者。打了胜仗后,郑成功还作了哪些事?
请同学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的第7-8小节,看看第三层写了什么?(自由读)
有的同学别读,有的同学小组合作,情感共鸣;有的则激情昂扬,鼓舞人心;更有甚者有声有色地朗诵,使人震撼
(学生自由朗读、探究着每一层的含义)……
反思:
本文是一篇课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的好文章。我在课堂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书、深入的体会课文内容,在熟读的情况下进行指导分段、分层。教给学生分层的方法。然后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在敬佩与好奇的情感驱使下,必然会兴趣盎然地开始自己的朗读。朗读首先成为学生的“兴趣”时,他们大胆尝试,敢于思索,通过自己独特的朗读表达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的也许读得不够流利,但那份认真却使人欣慰;有的理解也许还不够深入,但自信却可见一班……随着感悟的深入,理解的透彻,学生对于郑成功知道得更多,对于课文内容也“懂”得更多。于是再次“朗读”便成为了学生表达情感的“需要”。他们通过朗读演绎着内心深处对课文的欣赏,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崇敬、爱戴,对课文的喜爱……于是乎,有的同学个别读朗读,有的同学小组合作,情感共鸣;有的则激情昂扬,鼓舞人心;更有甚者有声有色地朗诵,使人震撼…….看着这“个性飞扬”的一幕幕,我感到了课堂教学的无限的魅力。在学会课文的同事、有学会了分层。达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郑成功试讲稿篇十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林春曹
一、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1、开场白:同学们好!很高兴能有这样难得的机会与大家共度40分钟的语文时光。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来学习第26课。
2、齐读题:2 郑成功
二、检查预习,初知课文
过渡:听说同学们课前已经充分地预习了这篇课文,是吗?下面我们看看谁的预习最棒。
1、这是本课的生字词,先自由读,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残酷、奴役、慷慨激昂、街头巷尾、融洽
“残酷奴役”想到了文中的什么人?“慷慨激昂”想到了文中的什么人?
蔽、隅、艘、蔬、犁、耙、镰、徭
2、生字词没难倒你们,下面看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样。课文较长,这里我们挑一段最难读的考考你,第5自然段谁能读好?读后简单评议。
3、说说自己通过预习,对郑成功这个人有了哪些了解?(哪里人?什么人?什么事?)
板书:民族英雄、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
三、阅读“收复中国台湾”
过渡:这节课我们将阅读课文的前半部分,一同走进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画卷中。
1、自由朗读3—6自然段,想象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后的画面。
2、你看到了哪几幅画面?
板书:眺望;出征;战斗;欢迎
3、“眺望”画面。
①、看图:郑成功眺望到了什么?(大海)厦门和中国台湾之间隔着一百多公里的中国台湾海峡,郑成功虽然看不见中国台湾岛,但他的心一直在牵挂着中国台湾。出示句子,指名读。
②、请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抓住“自古以来”、“绝不允许”、“一定要”感悟郑成功下定决定收复中国台湾,充满强烈的爱国、爱宝岛的激情。
③、联系上文,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适当引入荷兰侵略者强占中国台湾的背景资料,解读“残酷”、“奴役”——荷兰侵略者强占了中国台湾,实行强制统治,把大批中国人抓到南洋当苦力,把土地占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还大肆掠夺中国台湾的大米、甘蔗等物产。中国台湾各族人民每年的辛苦所得,都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一船船地运往荷兰。同学们,这些就是文中“残酷奴役”的具体含义啊。
④、指导朗读:想到中国台湾人民深受着的残酷奴役,郑成功是怎么说的,谁来感情朗读?一人读,齐读。
师述:从这幅画面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坚定决心。
4、“出征”画面。
①、带着这份坚定的决心,让我们走进郑成功“出征”的画面中。自由读。
②、这幅画面中哪一点深深地打动了你,你体会到了什么?(结合图:充分准备,充满信心。)
师述:从这幅画面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必胜信心。
5、“战斗”画面。
①、带着这份必胜的信心,让我们走进郑军官兵战斗的画面中。浏览,郑军官兵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他们的“英勇”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具体读出来的呢?动笔勾画。
②、好一支英勇的郑军官兵!除了“英勇”,他们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郑军官兵“善战”你是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
③、好一支英勇善战的郑军官兵!指导分角色朗读,一生读郑军官兵的语句,一生读敌舰官兵的语句,两相对照,感悟郑军官兵的英勇善战。
师述:从这幅画面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郑成功所率领的这支军队在收复中国台湾的海战中是如此的“英勇善战”。
6、“欢迎”画面。
①、同学们,被荷兰侵略者奴役了38年的中国台湾,终于被收复了!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中国台湾被收复时的画面。齐读第6自然段。
②、在这幅画面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③、台湾同胞在幸福激动的时刻,他们紧紧地握住郑成功的手,老人、青年、孩子会说些什么呢?请选择一个角色,为他写一两句心里话,写在153页的空白处。
四、总结本课,设置悬念
是呀,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壮举中,我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那么,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又是怎样来建设中国台湾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接着研究。
课后,请同学们把“收复中国台湾”这部分内容熟读,并根据老师板书的提示,来试着简要地复述这部分内容。
板书设计:
眺望
出征
收复中国台湾 战斗
2、郑成功 欢迎
(民族英雄) 建设中国台湾
郑成功试讲稿篇十二
一、教学目标 :
1、通过网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了解中国台湾和郑成功的有关资料,感受郑成功的丰功伟绩,提高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查阅中国台湾和郑成功的有关资料。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了解郑军官兵与荷兰侵略者作战的情景,并能够复述,感受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四、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敌我两支舰队作战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灿若群星,仁人志士数不胜数,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称得上英雄啊?
你知道哪些英雄?
抗击外国或其他民族入侵的英雄才叫“民族英雄”。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民族的栋梁。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板书)
2、齐读课题。怀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再读!
3、郑成功是收复中国台湾的民族英雄,可能同学们对他已有一些初步的了解。我相信,只要大家打开书,把《郑成功》这篇课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一遍,你对他肯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教师在巡视中边听个别学生读书边示意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了一遍课文,谁有话要说?
3、我们刚读了一遍课文对课文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实课文中有一段话,已经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请大家把整篇文章快速读一遍,找出文中最能概括郑成功的伟大功业一段话?师巡视(生: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4、那么根据这一句话,你们最想提一些什么问题呢?
5、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写“收复”中国台湾的?哪些地方是写“建设”中国台湾的?重点写了什么?
(三)、精读感悟,披文入境。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4-6小节,找找他们胜利的原因,划出相关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读。
2、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近郑成功,一起来交流一下他们胜利的原因?
(1)、准备工作充分
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齐读感受一下郑成功做足充分的准备。
(2)、郑成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师:那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郑成功充满必胜的信心,你能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吗?
抓住“风帆蔽空、战旗招展”问学生:读到这两个词语,你能想象一下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绵延”问学生有什么体会
同学们说的很有道理,对于文中恰当而传神的词句能做到细细品味,好好地学习。而文章之所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在于作者高超的遣词造句水平。一个词用的好,整篇文章就活了,就有生气了!这和“画龙点睛”说的是一个道理。好,我们一起把这一部分再读一读,好好体会体会!(学生朗读)
(3)、官兵勇猛善战
a 师:同学们,郑成功战前准备充分,郑军官兵士气高涨,充满必胜的信心,要与荷兰侵略者决一死战。一场恶战在所难免,老师想请大家根据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把郑军与荷兰侵略者的战斗场面读一读(生读第5自然段)
b 读后交流:谁愿意来概括的说说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收获?感受?
c 生齐读,感受一下郑军的英勇善战。
d 那面对如此英勇善战的郑军,荷兰侵略者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结合有关词语来说说吗?
e 同学吗,这节中除了重点描写我军如何英勇善战外,还从反面简介了敌军的一些表现,更加反衬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这节不仅有对整个战斗场面的描写,也有对一个炮手点的描写。这样点面结合,就把战斗场面写具体了。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激烈的战斗场面,体会一下这节的写作方法。
f 师:郑成功终于把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台湾,郑成功率领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了中国台湾,中国台湾人民夹道相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郑成功军队进入中国台湾的情景吧!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g 说说你在读这一段时心情是怎样的? 再读。
h 师小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抱负终于得于实现,他终于把广大台胞从荷兰侵略者的魔爪下解救了出来。(所以人们称他为——民族英雄!)
(四)、作业
1、以“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为开头,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来续写。下面词语可供选用:胆战心惊、哭爹喊娘、跪地求饶、东躲西藏、屁滚尿流、魂飞魄散、鬼哭狼嚎
六、板书
准备工作充分
收复中国台湾 充满必胜信心
(民族英雄)郑成功 官兵勇猛善战
建设中国台湾
郑成功试讲稿篇十三
第一次试教:
一、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回答。
板书:收复中国台湾 建设中国台湾
2、出示句子:民族英雄郑成功成功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四~六自然段。
1、课文写了他两方面的功绩,我们先来看他是怎样收复中国台湾的?
2、生自由读课文,想想在收复前,郑成功做了哪些工作?
(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
3、他为什么要做这些准备工作?
4、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们看到了什么?
5、看到这些,心里会想些什么?(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6、战斗终于响起了,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7、找句子,用直线画出郑军官兵表现的句子,波浪线画出敌舰队的表现。再同桌交流一下: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在全班交流。
8、装甲如此坚固的荷兰舰队在郑成功官兵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充分说明了什么?(郑军的勇猛善战,训练有素,志在必得)
9、当郑成功的军队凯旋归来时,台湾同胞是如何表现的?(慰劳,酋长要见郑成功,老百姓欢庆胜利)
10、郑成功也表现了汉族人民礼尚往来的友好礼节。(赠送了绸布、烟草)
11、齐读,读出热烈的气氛。
三、学习七~八自然段。
1、郑成功收复了中国台湾,又是怎样建设中国台湾的呢?
2、指名读第七、八自然段。(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3、人民生活变好了,孩子们有书读了,这都是谁的功劳?(郑成功)
是啊,汉族将领郑成功的举动使得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加融洽了,真不愧是——“民族英雄”啊!
四、小结(略)
五、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教学反思: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虽能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来帮助学生体会郑成功建设中国台湾、收复中国台湾的爱国热情,但过多的讲解把原本完整的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老师的讲解虽然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学生完全被老师牵制着,没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学习热情不够高涨。同样,因为没有让学生细细地品读,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揣摩词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读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产生共鸣。
第二次尝试:
一、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还记得郑成功取得了哪些历史功绩?指名回答。
板书:收复中国台湾 建设中国台湾
2、出示:民族英雄郑成功成功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四~六自然段。
a)郑成功下定决心要收复中国台湾,如果你是他部下,你会建议他如何去做呢?(我会建议他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b)郑成功是如何准备的呢?
(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
c)他为什么要这样做?(1、这样才能保证战斗的取胜。2、说明他志在必得。3、说明他下定决心要把中国台湾收复。)
d)能用你的朗读把他的这种想法告诉大家吗?
e)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们看到了什么?
“庞大的舰队,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舰队威武
“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士气高昂
看到这些,心里会想些什么?(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f)这样一支威武雄壮之师,是谁训练出来的?能把这样的气势读出来吗?
g)如此出色的军舰队都是郑成功训练出来的,你来夸夸郑成功!(出色的军事才能)
h)战斗终于响起了,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i)找句子,用直线画出郑军官兵表现的句子,波浪线画出敌舰队的表现。再同桌交流一下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在全班交流。(郑军勇猛善战,敌方狼狈不堪)朗读体会。
j)装甲如此坚固的荷兰舰队在郑成功官兵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充分说明了什么?(反面衬托出郑军官兵英勇善战,训练有素。)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k)当郑成功的军队凯旋归来时,台湾同胞是如何表现的?(慰劳,酋长要见郑成功,老百姓欢庆胜利)想象一下他们是如何慰劳、欢庆的。
l)郑成功也表现了汉族人民礼尚往来的友好礼节。(赠送了绸布、烟草)
m)齐读,读出热烈的气氛。
三、学习七~八自然段。
a)正当台湾同胞们为赶走荷兰侵略者高兴的时候,不禁又犯了愁,你知道他们在愁什么吗?(生活贫苦,孩子们没书读)
b)郑成功早就想到了,他又决心帮助台湾同胞建设中国台湾,他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c)人民生活变好了,孩子们有书读了,这都是谁的功劳?(郑成功)
是啊,汉族将领郑成功的举动使得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加融洽了,真不愧是——“民族英雄”啊!板书。
四、小结
a)完成板书,小结。
b)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延伸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象郑成功一样的民族英雄,可后请查阅相关历史故事,下一节课准备口头介绍。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中,教师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反复地朗读、体会词句所包含的感情。跟第一次教学相比,教师在朗读指导上明显地到位了。如:能用你的朗读把你体会到的告诉大家吗?再如:我们一起来读出郑军官兵的英勇善战、训练有素。教师没有在朗读技巧上作过多的指导,而是让学生自己感悟、揣摩,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语气,真正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学生对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件事不是很熟悉,对中国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不是很了解,所以给人留下纸上谈兵的感觉。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又进行了第三次教学尝试。
第三次尝试:
一、启情激疑,读中置境
1、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了解了郑成功的哪些历史功绩?
*板书: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
2、“收复”这个词的意思是?(请学生做个动作表示)
3、在当时,收复中国台湾是件简单的事吗?(师生辩解)
*简笔画中国台湾的地理位置
4、过渡:的确不易呀!可郑成功是怎么说的?
(学生自由阅读)
二、设疑铺展,读中悟境
1、课件出示: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你们理解这两句话吗?(学生交流,体会其爱国情感及收复中国台湾的决心。)
3、“横行霸道”在文中指?(学生联系上文、课外知识回答)
4、指导朗读。
5、说则容易,做则难呀!为了对抗强大的侵略者,郑成功在厦门……(引读文章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
6、工夫不负有心人,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此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学生自由阅读第四自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21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