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说课稿一等奖(实用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34:31
最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说课稿一等奖(实用三篇)
时间:2023-06-06 15:34:31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说课稿篇一

;

摘 要:“冷战”时期中美苏三边博弈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苏联解体后,这种影响极大地弱化。随着苏联的继任者俄罗斯的经济不断复苏,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美俄新型三边关系重新走上世界舞台,再次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三边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也应分析中美俄三方关系出现的新特点,把握机遇,借新三方关系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关键词:冷战;
三角关系;
现状;
趋势

“冷战”时期的中美苏关系是现在中美俄关系的起点,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对“冷战”时期的中美苏关系做一下简单的梳理。

一、“冷战”时期的关系

“冷战”初期,美苏两极所代表的两种制度全球对抗是那个时代的鲜明背景。而从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天起,美国政府就对中国采取了不承认以及遏制的政策,随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和中苏关系的发展,美国不断靠近台湾国民党势力,而朝鲜战争更是将中美关系降至冰点。中国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完全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此时中苏联合反美。

20世纪60年代末,中苏两党意识形态分歧逐渐演变为国家利益的冲突。勃列日涅夫扬言要对中国进行“坚决的反击”,公开发出了战争威胁。此后,苏联又多次策划对中国实施核打击。1974年11月,苏联拒绝了中国关于签订一项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并威胁中国将采取某些“不可逆转的决定”[1]。一方面苏联的霸权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倾向明显,深深地威胁着中国的安全;
另一方面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沼,迫切寻求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中国及时调整外交政策,变为“一条线,一大片”,这一时期中美联合反苏。

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体制使其经济发展遇到瓶颈,国内问题严重,被迫转为守势;
而美国经济恢复了活力,转为攻势。而中国随着自身实力的发展,认识到我们是未来多极化世界中的一极,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强调的:“在争取世界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但“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此时在国际上美国致力于对东欧的和平演变,加紧对苏联的遏制,中国的精力也主要放在国内的经济发展上,美苏对抗较多而中国参与相对较少,中美苏三边关系相对弱化。

二、中美俄三边关系的现状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但是国力大不如前,叶利钦时期俄罗斯把目光放在重回西方,中国由于“1989年的政治风波”在外交上也处于低谷,中俄这时只确立了“好邻居”的关系。而美国不愿坐视中俄不断崛起,在各个领域联合各种力量限制中俄的发展,中俄也意识到两国用同一个声音说话的重要性。

中美关系尽管起起伏伏,磕磕绊绊,但双方在经济领域的难舍难分成为稳定双边关系的基石,即使在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的时候,布什仍然表示:“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大国,我大力支持开展对华贸易”[3]。随着美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以及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美已形成一种建立在经济领域上的互相依赖的发展模式,中美之间虽然不时出现一些小摩擦,但是总体来说两国多方面的联系都维持着双方的稳定关系。在三边关系中,中美关系的好坏不会直接影响俄美关系或中俄关系变化,后两种关系的正常发展也不会对中美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实际上,随着中国外交不断务实,中美关系的分量在加重,不断拓宽和加深双边各领域关系成为一种趋势,两国元首通过正式和非正式会晤不断增加交流实际上也是两国关系稳中有升的积极信号。

俄美关系从2009年初重启后,逐渐走出布什政府时期以“对抗为主”的低谷,开始步入理性合作轨道。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首次访俄时,双方在改善和深化两国战略关系、解决伊朗和朝鲜核问题以及反导和制订新的战略武器裁减协定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希拉里在与俄总统和外长会谈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说:“会谈取得了成果”,这是“美俄关系在近几个月内进行调整、寻求利益共同点和相互尊重的结果”[4]。这意味着奥巴马政府在俄发展全球战略关系上取得初步成果,在叙利亚问题上通过两国的共同影响做出的和平销毁化学武器的处理办法也是相对好的结果。如果俄美关系沿着这一道路继续前行,双边政治、经济和安全对话与合作就会不断取得新进展,也会逐渐加固相互信任的基础,这必将有益于维护两国关系和国际安全与稳定。

中俄关系汲取了过去极端化的教训,避免了不是结盟就是对抗的宿命,摸索出一条既符合两国国情,又适合两国利益需要、更顺应时代潮流的合作道路。1996年两国确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这一关系性质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中俄这一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致力于战略上全面促进两国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和人文关系不断深化和拓宽,中俄也围绕这一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努力不断改善双方关系。不仅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相互支持和依重,在经贸领域加强合作互惠,人文领域的合作日益广泛而富有成果,而且在教育、文化、政党、司法等方面交流频繁。习近平总书记上任后中国与俄罗斯的互动继续加强,中俄关系的不断发展,既有利于两国各自的发展,也有利于双方间的相互合作和共同发展,同时也对两国与其他国家关系发展带来正面影响,对整个国际关系稳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目前的中美俄三角关系以中俄联合与美国竞争为主,为了在国际中发出更有力的声音,为了中俄的更好发展,目前的情况来看,中俄联合是必然的现实。

三、中美俄三边关系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大背景下,中美俄作为三个具有完全独立自主决策权的世界大国,对世界形势的发展走向仍将保持独特的影响力,三国之间的关系好坏也必然会影响到国际局势的未来走向。

现在美国虽然实力发展缓慢,但其执意“领导世界”的雄心犹存,其基础实力无人能比——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遍及全球的军事力量,而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它2001财政年度的军事预算为3400亿美元,2002财政年度则超过了3800亿美元[5],科技创新能力和以金融、知识经济为龙头的整体经济实力仍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对国际社会的综合影响力仍不可小视。俄罗斯现处在实力恢复和养精蓄锐期,一般不会主动向美挑战,加之普京和梅德韦杰夫这对固定组合的有效领导,国内政治环境保持长久稳定。目前,推动经济继续稳步发展,继续提高其国际政治地位,为其发展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仍是俄罗斯的战略重点。

我国的发展和走强同样不可逆转,经过了几代建设者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已经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光辉的未来前景。如今我们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而且我国的军事力量也不断增强,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核力量的国家之一。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继续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仍然是我国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在国际问题如朝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以及利比亚问题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也应以不断提高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发展营造更稳定的外部环境,抓住“发展”为世界主题的契机,继续坚持务实的外交政策,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在国际中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人与人的交往方式日益便捷,国家间的共同利益也在不断增多。随着全球性问题不断增多,中美俄可以用来增加交流的平台也越来越多,除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以及亚太经济合组织等区域组织外,全球气候大会、“g20”峰会、东亚峰会等新平台不断出现,尽管各方的利益和立场不尽相同,但有了这些平台,三国就有了更多互相了解、沟通与合作的机会,也就为解决各类三国彼此间和其他国际间重大问题创造了条件。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东亚或亚太安全机制的建立等都需要中美俄相互配合,这也会使未来三国间合作只会增多,不会减少。国与国之间“要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对彼此之间的分歧,要坚持对话,不搞对抗,从双方长远利益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加以解决,反对动辄进行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胁”[6]。三国关系的实践也证明,三国合作越多越紧密,各自获利也越多、损失越少,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也越大。

诚然,中美俄作为三个大国也不能独立解决世界的主要问题,即使三国一起合作所能解决的问题仍然有限,还需有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密切配合,才能解决世界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但如果三国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与合作,无疑将对解决一些世界性和地区性难题发挥主导作用,这正是目前和未来国际社会所需要的。因此,中美俄的良性互动,不仅是三国发展的趋势及其本身的需要,更是世界的期待。

参考文献:

[2]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相关热词搜索:;

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说课稿篇二

学生:想!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开始活动。

(学生分小组活动)

师:每个小组利用桌上的六根木条共搭建了几个三角形?

学生:我们搭建了一个三角形。

师:剩下的三根木条能搭建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不能。

学生1:我发现剩下的三根木条怎么连也连不到一起。

学生2:我们也是这样的。

学生1:我们将较短的两根木条连接在一起与最长的一根木条相比较,发现较短的两根木条和起来还没有另外一根木条长。

学生2:我们把较短的两根木条连接在一起与最长的一根木条相比较,发现较短的两根木条和起来不是没有另外一根木条长,而是同另外一根一样长。

学生3:我们发现的结论与学生(1)相同,我们是通过用直尺分别度量这三根木条的长度,再计算、比较后发现的。

学生4:我们发现的结论与学生(2)相同,我们也是通过用直尺分别度量这三根木条的长度,再计算、比较后发现的。

(学生活动后汇报)

学生1:我发现较短的两条边加起来比最长的一条边长,同刚才的结论正好相反。

学生2:我发现我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加起来的和都比第三边长。

学生3:我的发现同学生(2)一样,也是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加起来的和都比第三边长。

学生4:“任意两边”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懂。

学生5:“任意两边”就是指三角形三边中的每两条边加起来的长度都比剩下来的第三条边的长度长。

学生4:原来是这样的。

(学生都有同感)

学生6:也就是说,任意一个三角形,它的三条边都存在这样一个特征: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学生7: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吧。因为我们的三角形不一样,但我们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

学生8:我看到书上也有同样的结论。

(学生都翻书看)

[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开拓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有意设置这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由让学生在高昂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

[片断二]:及时练习,形成能力

学生:能!

师:请同学们翻书到第86页,自己独立做第4题。

(学生做完后汇报展示,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学生1:(1)、(2)、(4)这三组中的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3)中的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我是把每组中的三条线段两两相加,再与剩下的第三条线段相比较,其中(1)、(2)、(4)这三组中的线段每两条线段之和都大于第三条线段,所以它们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而(3)中2+2〈6,所以这组中的三条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2:我的结论同学生(1)一样,但我的判断方法与他不同,我是先找出较短的两条边,比较它们的和与剩下的第三条边的大小,如果和大一些,则能拼成三角形,如果和小一些,则不能拼成三角形。

学生3:学生(2)的方法只是一种巧合,他没有判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种方法不行。

(学生对学生(2)的方法产生了争论,学生讨论一会儿后)

学生4:学生(2)的方法是对的,因为较短的两条边之和如果大于第三条边,则说明任意一条较短的边与最长的一边之和肯定大于第三条边,这也就更进一步说明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学生5:看来在判断某三条边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时,用学生(2)的方法既快又对。

[反思]: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教学中老师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即让学生用所学内容来说明为什么这一环节。同时我们也欣喜地发现,通过练习,学生还在原来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原知识又有发展,找到了最佳的判断方法。学生的能力不可限量啊!

[片断三]:结合实际,学会运用

学生:他会走中间这条路。

师:你们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1:因为中间这条路是直的,其它的路是弯的,所以中间这条路最短。

学生2:如果小明走通过邮局到学校这条路上学,小明家、邮局、学校则构成一个三角形,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知道,小明家到邮局,邮局到学校这两条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即中间这条路,所以中间这条路最短。

学生:线段最短。

[反思]:教材是学习的载体,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作用,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而不要把教材撇开一边。从上面可以看出,这副图既能让学生领悟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又能从中学到另外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片断四]:拓展延伸,丰富充实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不仅能自主、能动地学习新知,而且能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下面老师这儿有几道题不知怎样解答,谁能帮一帮老师?(电脑出示题目)

学生1:长度分别是3cm、5cm的两条线段中任意一条线段能与a、b组成一个三角形,因为3+2.53.5,2.5+3.55。

学生2:长度分别是1cm、6cm、9cm的三条线段中任意一条线段不能与a、b组成一个三角形,因为1+2.5=3.5;2.5+3.5=6;2.5+3.59。

学生1:我用长度为2cm、6cm、6cm三条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相等。

学生2:我用长度为6cm、6cm、6cm三条线段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学生3:我用长度为2cm、2cm、6cm三条线段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因为2+26,所以他们不能拼成三角形。

师:刚才学生1、学生2所说的三角形是两种较特殊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我们将在下次课中学习研究。

学生1:我想最多可以由9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2:我觉得最多可以由8根火柴棒组成。

┈┈

师: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想,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很好。不过同学们如果能通过实践,讲究事实依据,用理由来说服人那就更好了!

(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摆)

学生1:我们通过实践知道,最长边最多可以由7根火柴棒组成。

学生2:我们通过讨论知道,最长边最多可以由7根火柴棒组成。此时另外两条较短的两条边的和为8,大于最长边7,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知,此时能拼成三角形,且最长边由7根火柴棒组成,为最多。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非常棒,不仅能猜想,而且能通过实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为你们骄傲,我相信,只要同学们一如既往,灿烂的明天一定会与你拥抱。

[反思]: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敢于放手,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如此定会别有洞天。

[点评与拓展]:良好的教育一定要致力于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要能使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大写的“人”。本节课,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先是设计了“拼三角形”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接着设计汇报展示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听别的同学汇报时,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后面的教学中,该教师继续抓住这一教育思想对学生施教,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与价值,体验到了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快乐,取得了满意的教育效果。

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说课稿篇三

第二课时

1、经历动手操作、探索发现、猜想验证,发现揭示并初步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即“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做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经历探索、发现、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过程,增强勇于探索的精神,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感受数学的严谨和探究数学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交流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背景资料:姚明身高2、26米,体重140、6kg,腿长约1、30米)

1、分组实验:

2、交流发现:

问题2:从实验中你能发现什么呢?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21512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