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猫教学设计篇一
(1)课时:一课时(40分钟)
(2)课型:新授课
(3)教学对象:初中八年级
(4)按照教材教法要求撰写,条理清晰,书写工整,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要求及板书设计等,力求体现教学形象性,直观性和实践性。
课题:美观又实用的日用产品
课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了解日用产品设计的基础知识,知道从日用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功能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过程与方法:欣赏优秀的日用产品设计作品,了解产品设计的主要特征,尝试用语言或文字从设计的角度进行评述,分析产品设计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尝试进行多种形式的设计和制作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学习愿望,能积极思考,具有求新求变的能力。
学会从功能、材质、造型、色彩四个方面欣赏、评述日用产品。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审美能力。
多媒体课件、教科书,新颖奇特的日用品;
活动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活动二:直观感知,具体分析
生活中处处有设计,处处有奇思妙想,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德国厨房里工具的巧妙设计的图片。
提问:这样的设计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你觉得怎样设计才能更完美。并要求学生欣赏图片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予以肯定(例如:德国厨房中的厨具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注重实用的同时,更人性化,用起来更贴心。青花瓷盘在考虑到实用的基础上,把全世界闻名的青花瓷以最美的感受展示给大家,给人以美的享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予以肯定(漆型洗子是利用自然界的花瓣的形状作为创作的原型,利用中国红在色彩上很鲜艳,非常美观。)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首先要有实用性,其次要有艺术性,二者相结合就是最佳设计)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
(一)教师演示
教师通过播放多媒体视屏的方式让同学感受旧物改造的好处以及方式方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二)课堂练习
布置任务:设计作品可以在造型、色彩、及实用性上多加考虑,设计体现个性的出独一无二的作品。用我们学过的或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
(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活动四:交流评议,拓展提高
(一)学生展示交流
教师让同学做小小鉴赏员选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同学们一小组的形式派出代表发言,评价主要围绕着造型色彩和实用性展开。
教师请作者谈一下自己设计或改造的旧物的创作灵感
最后教师总结评议,指出作品中的亮点和问题,语言多以鼓励为主
活动五,小结,作业
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下中央二台的《交换空间》这个栏目,里面有许多设计师将他们优秀的设计,展示给我们,有时间的时候大家可以借鉴学习一下,你会变得更加智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创意设计,我们离不开设计,同学们让我们都打开脑洞,把身边已经过时的生活用品来一次大改造,或者作为设计者,有更多更好的发明设计出现在我们班的同学中,为生活服务、装点生活。
美观又实用的日用产品
设计特点:实用性,艺术性,
设计要素:造型、色彩、实用性
猫教学设计篇二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出对话语气,懂得学习要一步一步地学,不能一味求全。
3、说说还有哪些动物想教蜗牛学艺,结果怎样? 能仿照课文内容进行说话训练。
4、指导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主、并、泳、浪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出对话语气
教学难点:懂得学习要一步一步地学,不能一味求全。
一、 谜语导入:先请小朋友猜个谜语
说它是条牛,不能下田走,讲它力气小,背着屋子走。
2、 出示(蜗牛图) 借助拼音读准“蜗牛”两个字。蜗牛的本领可真大,能背着屋子走来走去,可是蜗牛却觉得自己的本领还不够大,于是,它走出家门,寻找师傅学艺去了。
揭题: 25、蜗牛学艺
3、齐读课题。学习生字:艺(拼读生字)。理解“学艺”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
1、听说蜗牛要学艺,谁想教它学本领呢?请小朋友认真地听一遍课文录音,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样的填空题:(谁来读一读这个填空题)
2.交流问题,完成填空:
( )、( )、( )主动教蜗牛学本领,但他们都不是( )。
3、学习生字:主、师
4、1――4节是写兔子的,5――8节是写蝴蝶的,9――12节是写鸭子的。
三、分步学短文:
过渡:那么,兔子主动来教蜗牛学本领,会对蜗牛说些什么呢?
1、(出示课文1—— 4节)自己试试把它读通。然后完成填空题。
因为兔子只会( ),不会( ),并不是全才师傅,所以蜗牛( )。
齐读填空
2、学习生字:并 睬
3、指名分角色朗读(1---4节),师生分角色朗读(1---4节)。
1、生轻声读5---12节,读好以后完成填空:
因为( )只会( ),不会( ) ;( )只会( ),不会( ),都不是全才师傅,所以蜗牛( )。
再来学习里面的生字。
写生字:游 泳 浪 招 似
3、分组读5---8节,9---12节;分角色读5---8节,9---12节。
小结:是呀,蜗牛认为蝴蝶不会跑,鸭子不会跳,并不是全才师傅,所以也没有向他们学艺,蜗牛要找一个全才师傅,它又继续出发了。
四、说话训练:
还会有谁想教蜗牛本领呢?我们展开想像,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
1 多媒体演示:猫捉老鼠、青蛙捉虫(学生自由说、指名说)
2他们也不是全才师傅,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师傅才算全才师傅呢?(指名回答)所以蜗牛:出示最后一节。(齐读)
3、读词语
拓展延伸:
后来于老师听说这只蜗牛后来想通了,他也觉得会飞、会跑、会跳、会游泳的全才师傅是没有的。于是他就想一项一项地学本领了。你们看。
蜗牛没有找到全才师傅,心里难过极了,它后悔没有跟兔子他们学本领。于是他决心虚心地向兔子他们学习本领。一天他爬到蘑菇村,来到兔子的家,蜗牛敲敲门,兔子打开门一看是蜗牛,连忙说:“你找错人了,我可不是全才师傅。”说完,他就把门关了。蜗牛大声地说:“兔子姐姐别生气,我是来向您道歉的。教我学跑、跳好吗?”兔子看了看蜗牛,觉得他挺有诚意的,才说:“好吧。”过了几天,他学会了跑、跳,告别兔子,快乐地向前跑去。
路上他看见蝴蝶在天上飞,蜗牛说:“蝴蝶姑姑您教我飞好吗?”蝴蝶见他主动要求答应了:“好吧,只要你爱学。”过了几天,蜗牛又学会了飞。他又告别了蝴蝶向前飞去。
后来他又向鸭子学会了游泳……成为世界上最有本领的蜗牛。
看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指名)
师小结:所以我们学本领时要一项一项地学。像现在这样,我们每天学一点儿,一点儿再加一点儿,日积月累,我们的知识就会越多,本领就会越大。
板书设计:
25 蜗牛学艺
兔子 跑、跳
蝴蝶 飞
鸭子 游泳
猫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孩、慢”等10个生字。认识偏旁“子(子字旁)、 (爪字头)、身(身字旁)。
2.会写“对、妈”等4个生字,认识“树林、碧绿”这两个词语。正确读写“孩子、好久、对于、过冬”等词语。
3.了解定语后置这种语言现象。
4.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与特点。
5.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已”与“己”的字形区别;识记由“孩”扩展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与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定语后置这种语言现象。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
【课型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蜗牛”图片。问:孩子们,你们见过它吗?它是什么东西?谁来看图说一说它的`模样?(学生自由回答)同学们回答的很对,这是蜗牛。它是一种爬行昆虫。今天我们学习关于蜗牛的课,你们想学吗?好谁来读一下课文?(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
同学们读得很好,我来读一遍,同学们边听边画出生字好吗?(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
二、生字学习
hái
孩——横撇、竖钩、提、点、横、撇折、丿、丿、丶(9画)孩子,小孩
yǐ
已——横折、横、竖弯钩(3画)已经、已在、已被、已是
jīng
经——撇折、撇折、提、横撇、捺、横、竖、横(8画)已经、经过、经常
cǎi
采——丿、丶、横竖丿捺(8画)采取、采用、采访、采花
xǔe
ba
三、认读生字
1.指名读生字。
2.男女生分别读生字。
3.小组读生字。
4.开火车读生字。
四、指导书写“妈”
1.学生观察“妈”,然后互相交流一起写。
2.教师示范写,边写边引导,领写这个字。(老师板书引导)?? 写这个字时注意“女”字变成偏旁时第三笔“横”变成“提”。
3.学生描红,在书上写几遍。
小结:今天的学习中你学会了什么?你获得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五遍(为了更好地掌握这节课的词语生字)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
词句的理解和运用(老师板书词语让学生站起来读)同学们词语读得很好。指名读,齐读,赛读。
孩子?? 慢? 满? 碧绿? 已经? 采? 盖? 掉? 躲
采——(爪子头)上下结构
躲——(身字旁)左右结构
孩——(子字旁)左右结构
同学们读得很好,谁帮老师用上面的词来组词?(学生自由组词)很好,老师也组了几个词,你们想知道吗?(出示词语)
采花?? 采萝卜? 采蘑菇? 采树叶
躲起来? 躲在地下? 躲在衣柜里
男孩? 女孩? 小孩? 好孩子
你们刚才读得很好,全部同学站起来再齐读一遍(学生站起来读,读错的老师及时订正)。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哪一位学生来读一下课文?(老师引导学生读课文,看汉字读)课文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一个一个的读)
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孩子说:“到小树林里去玩玩,树叶发芽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采几只草莓回来。”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只蘑菇回来。”
蜗牛妈妈说:“已经是冬天了!你快躲在家过冬吧。”
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课文是几段?(学生自由回答)同学们回答的对,课文有七段。
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课文:
(1) 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了什么?
(2) 第二次妈妈对小蜗牛说了什么?
(3) 小蜗牛采回草莓没有?为什么?
(4) 小蜗牛采回蘑菇没有?为什么?
(5) 一年有几个季节?
小结:这篇课文说明了要珍惜时间,时间有限制的,生命也一样,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无限的好事、工作,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祖**亲。
二、作业布置: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小蜗牛
(1) 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了什么?
(2) 第二次妈妈对小蜗牛说了什么?
(3) 小蜗牛采回草莓没有?为什么?
(4) 小蜗牛采回蘑菇没有?为什么?
(5) 一年有几个季节?
猫教学设计篇四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介绍作者:
(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⑵介绍作者:
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熙十年因,58岁病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3、释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
⑵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⑶听范读
⑷个人自由朗读。
⑸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
童孙─────学种瓜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⑴昼:白天。
⑵耘:除草。
⑶耘田:在田里除草。
⑷绩麻:把麻搓成线。
⑸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⑹未解:不懂。
⑺供:参加。
⑻耕织:耕田织布。
⑼傍:靠近。
⑽桑阴:桑树下。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名试着概述全诗大意。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质疑: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⑴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⑵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
⑶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
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天真、勤劳、不怕苦、好学、可爱、爱劳动)。
品后指导诵读,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1、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2、指名读。
3、老师配乐吟读。
4、学生入情入境的齐读,朗读中自然成颂。
六、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七、知识的延伸
1、说明《四时田圆杂兴》还有60首,田园诗人还有很多,孟浩然、王维、陶渊明(课件)
2、再学习一首(课件)田园诗篇
在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田园生活,如陶渊明、杨万里等。老师这里再提供两首诗人们在田园生活中写下的诗让大家欣赏学习:要求大家借助老师提供的注释自学古诗,说说诗的意思,并尝试背下来。
夏时田园杂兴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口香。
借与门前盘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3、背诵自己熟知的田园诗。
八、总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更是其中的灿烂奇葩,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多收集一些田园诗的名篇佳作,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同学们可以成为象范成大、李白一样的大诗人。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大作。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猫教学设计篇五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能用"竭力"造句。
3、朗读课文,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4、结合课外资料和同学交流世界上还有哪些奇妙的植物。
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通过阅读思考,知道它们为什么能吃到虫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3、用"竭力"造句。
学会本课生字,理清课文的层次。
用"竭力"造句。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
课前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检查自己的预习成果,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指名朗读课文,订正字音。
认读词语,相机理解:
(1)茅膏菜,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吃虫的植物?
(2)黏液,想一想黏液的样子。
(3)粘住,读准字音,粘住谁了认读苍蝇。
(4)跌进,半截,腐烂。
(5)本课还有两个多音字,出示"扎","盛",说说这两个字的不同读音,分别组词语。
(6)竭力是什么意思?读句子"一条蜈蚣跌进猪笼草的袋子里,半截身体露在袋外,正竭力挣扎着想爬出袋子"一边读一边想象蜈蚣竭力往外爬的情景,进一步理解"竭力"。
(7)你能用"竭力"说句子吗?
自学生字,反馈练习。
(1)加偏旁成本课生字并组词。
矛,高,夜,占,失
(2)比一比,组词语。
蝇() 截() 竭()
绳() 裁() 喝()
三、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都写了什么?
四、理清层次
根据刚才我们归纳的内容,你能给课文分段吗
学生分段,订正结果。(1—2自然段是第一段,3—4自然段是第二段)
自己默读第一段,想一想在介绍茅膏菜是先介绍什么,再说什么,
又是怎样介绍猪笼草的?
了解课文在介绍这两种吃虫的植物时,都是先介绍它们的样子和怎样吃虫的,再举例说明。
五、小结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两种吃虫的植物,茅膏菜和猪笼草,我们根据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部分。那么它们又是怎样吃虫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了解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3、结合课外资料和同学交流世界上还有哪些奇妙的植物,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通过阅读思考,知道它们为什么能吃到虫子。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默读第一段,思考:茅膏菜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吃虫的?它为什么能吃到虫子?可以用不同的符号画一画。
学生按要求默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填表:
植物名称
外形特点
怎样吃虫
能吃到虫子的原因
茅膏菜
(师生共填)
叶子是半月形的,又嫩又绿。叶子上长满柔毛,还带着黏液。
粘住小虫,叶子紧紧地卷起来。
半月形的叶子更容易卷起,嫩绿的颜色吸引小虫,柔毛和黏液可以粘住小虫。
猪笼草
(小组合作)
全身红红绿绿,叶子长,宽大,挂着一个袋子,细毛上有蜜汁袋口和内壁很滑,袋底有“积水”,虫子掉进袋子后被“积水”腐蚀。
颜色和蜜汁吸引虫子,袋口和内壁很滑使虫子容易掉进袋子不能逃脱,消化液的腐蚀作用很强。
(学生在填写过程中,只用简单的词语即可)
(1)说茅膏菜的样子时,播放课件,直观了解茅膏菜的样子。知道“积水”是什么(消化液)
(2)边读文边说茅膏菜这样的外形特点对捉虫有怎样的作用。
(3)完成表格。
(4)茅膏菜的叶片紧紧卷起,小虫怎么也逃脱不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给我们讲的事例。
(5)补充资料,茅膏菜并不大,直径长约1厘米,最后把苍蝇消化得只剩下两片翅膀和六条细腿,真是吃虫的能手。
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
学习第二段"猪笼草".
小组学习第二段内容,按要求填表。
投影学生自学成果,规范语言。
课件出示,直观了解猪笼草的外形。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半截身体露在袋外,正竭力挣扎着想爬出袋子,可是那袋里的半截身体,已经腐烂的不成样子了。"说说感受,感受猪笼草真是吃虫的能手。
小结:正因为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使它们成了自然界的吃虫能手。
课外阅读:
2、结合课外阅读说一说:例如"捕蝇草""瓶子草""毛毡苔"
3、除了这些吃虫的奇特植物,你还知道哪些神奇植物和它们的奇特本领,可以仿照书上的方法,先说说它们的样子,能举个例子。
小结:在我们的世界上有许多奇妙的植物,动物和事情,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发现。
有一种吃虫的植物叫猪笼草。它的枝条上有一个“瓶子”。猪笼草上面有蜜,虫子飞来吃蜜就马上掉进“瓶子”里,一会儿就化了。我自从知道了猪笼草,我就不尽地赞叹:大自然真神奇!
思维拓展:
总结:
今天学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吃虫的植物
茅膏菜猪笼草先画一画句子
再找一找联系
最后想一想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219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