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快乐的教案设计板书优秀(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02:57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设计板书优秀(四篇)
时间:2023-06-06 15:02:57 小编:zdfb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设计板书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目标2、3。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音乐《爱的奉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许许多多快乐的体会,能将你体会到的快乐告诉大家吗?(生自由发言)

师:是啊,生活是快乐的。学习、玩耍是快乐的;实现梦想是快乐的;得到别人的关爱也是快乐的。同学们,如果你能将关爱送给他人,那将是更加快乐!

2、板题:给予是快乐的(课件1)

学生读题

二、据题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给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文中讲了谁给予了谁快乐?)

三、初读课文

1、快速阅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宽裕兜一圈 羡慕 饶有兴趣 不由自主 给予)

2、故事中讲到了谁给予了谁快乐。(课件2)

四、再读课文,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保罗为什么主动邀请男孩坐车?在文中的哪部分写到了?(课件3)

2、交流

3、提问:男孩希望自己能当怎样的哥哥呢?保罗原以为男孩希望什么?

4、朗读感悟

(齐读,分角色读)

5、图文结合,品读课文(出示课文插图)

谁能根据插图,描述接下来的故事情节?此时,男孩正在对弟弟说什么呢?从中找到这些话划出来。

男同学齐读这段话。(看见了吗„„圣诞节了。)

听了男孩的这番话,你在什么感受?(生自由发言)

6、兄弟俩坐上了保罗的新车,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想像:

(1)这个夜晚,他们是怎样度过的?

(2)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7、学习最后一段。

出示“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

指名读——齐读

师:文中的保罗体会到了“给予是快乐的。”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体会吗?请大家谈一谈。

五、拓展延伸

1、学习阅读链接《给,永远比拿愉快》

(1)、生自由读

(2)、说说短文的内容

(3)谈读后感受

2、欣赏《爱的奉献》

师总结: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让我们牢记:给予是快乐的,给永远比拿愉快。希望大家做个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人。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这堂课吧!

六、板书设计

24、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小男孩 弟弟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设计板书篇二

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能入情入境地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在反复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感受。

3.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自读自悟,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在反复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感受。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并收集有关无私奉献的名人名言(学生)

相关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给予”

1.同学们,你们刚才诵读的名人名言中,最关键的两个词是什么?(板:给予快乐)正音:给予jǐyǔ。

2.你知道“给予”意味着什么吗?(付出、奉献、赠送、失去)这到底是一份怎样的快乐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给予是快乐的”(将课题板完整,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用读、思、圈、注、问的读书方法自学课文。

(教师巡视,了解自学情况,随机指导。)

2.出示部分句子,抽读,正音。(相机理解:饶有兴趣、宽裕、三步两步)

3.交流学生提的问题,出示最有价值的问题。

三、全班交流,品读课文,感悟“给予”

(一)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给予了别人什么?

相机板书:哥哥→ 保罗

男孩→ 弟弟

(二)保罗为什么会误解了这个男孩?

1.保罗一共几次误解了这个男孩?分别在第几自然段?

2.保罗的第一次误解,错在哪儿?

4.如果你是保罗,你会想错了吗?为什么?

5.相机分角色朗读。(投影出示对话部分)

6.保罗第二次误解又错在哪儿?

7.男孩仅仅是想送给弟弟一辆新车吗?

8.相机指导朗读。(投影出示小男孩的话)

9.保罗全错了吗?

(三)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为什么“难忘”?

1.交流。

2.练习说话:让我们一起再来找一找他们快乐的原因吧!

(投影)保罗的哥哥因为()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而感到快乐。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句来说,想全部说更好。

四、拓展延伸,体会阅读链接

1.你有过帮助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吗?

(投影)我也曾因为()而感到快乐!

2.阅读链接。

快速阅读文章,想一想,你会提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解决?

3.出示小诗,齐读。

五、阅读推荐,感悟单元主题

1.《感恩之心》

2.《给予的故事》

六、布置作业

把你在本节课中体会到的好词佳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这篇课文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指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着重让学生学会通过提有价值的问题并解决,从而达到自读自悟。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前两分钟的名人名言诵读导入新课,在课中进行重点句段的朗读指导,拓展延伸环节中小诗的展示,以及课后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设计板书篇三

一、直接揭题,引起兴趣

1、教师板书:给予 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给予树》,说说自己对给予的理解,找一找生活中的反义词。

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导读中的要求,回忆略读课文的学习步骤,教师进行引导,并提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2、教师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明确要求,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一做记号。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4、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分段读课文,读到读不通的地方引导多读几遍。

(2)检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顺势板书课文中的关键人物,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关键人物,来概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深入研读

1、再读课文,读到让你感动的地方,请你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3、全班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出示重要的句子。

a、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1)你为什么被这句话感动了?

(2)难道这个小男孩他不喜欢这辆小汽车吗?

(3)你是从哪里感受到小男孩也很喜欢这辆小汽车?

(很自然,很平常,不足为奇)

(5)他和我们一样都被小男孩这种举动惊呆了?再读读这句让我们感动的句子。

(5)那个晚上的圣诞节你猜测一下,他们会是怎样度过的?

c、那个晚上为什么令保罗难忘?请你说说自己的理解。

四、阅读拓展

1、学生自读阅读连接《给,永远比拿愉快》。

2、读了课文,请你谈谈高尔基想告诉他的孩子什么?你有什么启发?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设计板书篇四

一、直接揭题,引起兴趣

1、教师板书:给予 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给予树》,说说自己对给予的理解,找一找生活中的反义词。

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导读中的要求,回忆略读课文的学习步骤,教师进行引导,并提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2、教师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明确要求,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一做记号。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4、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分段读课文,读到读不通的地方引导多读几遍。

(2)检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顺势板书课文中的关键人物,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关键人物,来概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深入研读

1、再读课文,读到让你感动的地方,请你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3、全班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出示重要的句子。

a、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1)你为什么被这句话感动了?

(2)难道这个小男孩他不喜欢这辆小汽车吗?

(3)你是从哪里感受到小男孩也很喜欢这辆小汽车?

(很自然,很平常,不足为奇)

(5)他和我们一样都被小男孩这种举动惊呆了?再读读这句让我们感动的句子。

(5)那个晚上的圣诞节你猜测一下,他们会是怎样度过的?

c、那个晚上为什么令保罗难忘?请你说说自己的理解。

四、阅读拓展

1、学生自读阅读连接《给,永远比拿愉快》。

2、读了课文,请你谈谈高尔基想告诉他的孩子什么?你有什么启发?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21990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