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清明随笔200字初中(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5 11:09:03
2023年清明随笔200字初中(七篇)
时间:2023-04-05 11:09:03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随笔200字初中篇一

我们今天回老家拜山,这只是第一次而已,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所以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一次机会。我们回到老家,吃完午饭,便向山出发了。

火辣的太阳晒的我们又增加了一点疲倦,好不容易我们来到山顶,我就拿起扫帚扫起了墓前的垃圾和落叶,看着墓碑,我不禁想起不在世的亲人和我一起度过的时光,不禁潸然泪下。但是我不一会我就扫好了,每次祭祖时,我们都会想起为他们烧一些纸钱、放置一束鲜花。说着我就拿了伙计少了一炷香插在了墓前,而爸爸妈妈却有点难过的为他少了一些纸钱。爷爷把一些鸡肉、美酒和水果摆在墓前,祝愿他们能在天堂的那一边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为了我祝福他们,我们便跪了下来,好想在为祖宗守灵,愿他们能保佑我们幸福平安、生体健康。祭拜完后,爸爸小心翼翼地拿着火机点燃鞭炮,放完后就走了。

我临走时,再次瞄了一下祖宗的坟墓,擦干了眼眶的泪水,随着下山了。心里怎么感觉在百爪心挠?但我也许愿祖宗能在天堂过上和我一样的生活——快乐。通过这次祭祖,我感受到了原来祖宗在天堂的那一边也应该有一个舒适而又温暖的“家”。所以我们应该要珍惜生命的点点滴滴,生命不是游戏,那么大家在清明节有木有拜过山呢?

清明随笔200字初中篇二

很小的时候,我并不清楚清明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只是觉得这一天没有国庆节、儿童节那样欢庆热闹。人们的脸上少了一份欢笑,多的却是一份沉重与忧伤。直到婆婆(爸爸的奶奶)去世以后,我才对清明节有所了解。婆婆三年前离开了我们,还记得婆婆的棺木被黄土掩埋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哗哗直流。我也说不出当时是怎样的感受,只知道婆婆是我长这么大第一位亲眼目睹离去的亲人,我伤心,的是不舍。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全家人像往年一样到乡下祭祀扫墓。穿过开满金黄色油菜花的农田,我放眼望去,山还是那座山,婆婆的坟孤零零地立在那儿,只是坟头又多了些杂草。首先,爸爸、伯伯在爷爷的带领下用锄头等工具把杂草清理干净,并把它们扫到一块空地用火烧,听说是为防止起山火才选择在空地的。我看见爸爸在角落烧一种黄色的纸,便好奇地问:“烧这个干什么呀?”爸爸回答说:“这是纸钱,烧给在天堂的婆婆用的。”“哦。”我点点头再也不愿多问,因为我知道,他们心里很难受,但是,婆婆真的能收到吗?

爷爷点燃了香蜡,伯伯铺好了垫子,我们长幼有序的依次在婆婆坟前磕头。我跪了下来,望着随风摇曳的烛火,仿佛看到了婆婆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和充满爱的眼神,回味着婆婆多年对我的爱护与念叨,也似乎听到了她用微弱的声音呼唤着我的小名。记忆中,婆婆是一位慈善的老人,听爷爷讲,她年轻时是位生意能手,那时她家因为做布匹生意成为当地的一户富裕人家。后来因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婆婆变得一无所有,并逃亡到桃源乡下定居,一家人靠着勤劳的双手坚强地生活。婆婆在我还没出生时就因为旧疾瘫痪了,从我有记忆开始,她几乎就没出过门。婆婆虽然手脚不方便,但还是很关心我们,听爷爷讲,她去世的那一刻,依然放不下子孙后代。

灰蒙蒙的天依然下着细雨。烛火熄灭了,鞭炮声震耳欲聋。婆婆,清明节到了,我们又来看您啦!知道我们有多想念您吗?您听到我们正在向您问好吗?您一定也在天上关注着我们吧!这样您就不会寂寞了。

站在坟前,我一边感受着四月春雨的那一丝寒意,一边胡思乱想,忽然记起了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我的脸颊湿湿的,分不清是雨还是泪。

清明随笔200字初中篇三

三月初三,龙抬头。但今年龙一抬头,却撞上了一个忧伤的日子。日历上三个黑色的小字提醒我:清明,这个充满忧伤的节日来临。

对我们学生而言,清明意味着长假:从三号到七号,五天的假期,不算短了。放假前的最后一天,天气凉爽,天空布满乌云,看起来阴沉沉的。然而,阴沉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到同学们喜悦的心情。最后一节课,老师在讲台上絮絮叨叨,千叮咛万嘱咐地讲注意事项。可惜同学们没一个认真听,都忙着收拾东西,心里盘算着下课铃响时,怎么以最快速度冲出教室,拥抱小小的几天自由。

下课铃声姗姗来迟。心急火燎的众人齐声欢呼,一个个动若脱兔,争先恐后地向教室门拥去。无论男生女生,都如同打了鸡血那么兴奋。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同学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耳边也不断响着“再见!”“到我家来玩哦!”诸如此类。哪里有一点“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

回到家里,本欲和朋友们一起在林荫道上赛车。看着面前一堆作业,我断然放弃了这个念头。语文、数学、英语例行公事自不消说,历史、生物老师也来插上一脚发下学案。我郁闷地写了一会儿,更郁闷的'事儿来了——下雨了。我黑着脸看着一根根水做的“绣花针”插入大地——“老天也因为作业多郁闷哭了么?”

“清明时节雨纷纷”。近段时间一直在下雨,老天爷似乎受了大委屈,一直在不停地哭,哭得人心烦。放假第一天,老天爷由号啕大哭变成了林妹妹式的“微哭”。我们全家人被骗,以为雨快停了,于是举家出游,去鳄鱼中心看那些身上长满疙瘩的丑不拉叽的两栖动物。谁知道老天爷相当有耐心,一直到我们参观完毕回家时,它还在“微哭”。

在我朦胧的印象里,清明应该是这样一个画面:细密连绵的阴雨,一望无垠的绿草地上坐着一个正在发呆的、忧伤的白衣少年,或是身着淡雅紫裙的少女。背景音乐是牧童悠扬的短笛声。

可真到了清明,我所有的文艺女青年式的幻想破灭:老天抽疯,在最该下雨的那天没下一滴雨,也不出太阳,就那么阴着;绿草地刚打了农药除虫害,“香气”扑鼻;更没什么忧伤的少年少女,只有几个小小孩一边怪叫一边跑来跑去,他们的母亲在身后大声吆喝。

面对这一切,我无言以对,哭笑不得。

清明随笔200字初中篇四

一天天,一年年,我站在窗边,托着下巴,静静的看着天空中,今天的月亮并不完美,它被啃了一半。

也许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在清明节上贴的标签,只有扫墓、踏青和吃青团吧?没错,清明是只有这些,但是清明节的来历,你们知道吗?清明节是感恩的节日,你们知道吗?大家是不是被雷到了?是不是心中再说不可能呢?是不是在说只有感恩节才是感恩的节日呢?我是祭拜完我的爷爷奶奶和祖母之后,父亲告诉我的,故事由我简短讲讲吧!

在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大家找不到一点吃的,十分焦急。这时随臣介子推煮了碗肉汤给重耳喝了,当重耳醒后,惊讶的发现,介子推从自己的腿上割了一块肉,重耳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有许多人为他抱不平,叫他去面君讨赏,可介子推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重耳听说自己忘了介子推,羞愧万分,发现介子推已辞官同母亲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寻找两个人又谈何容易啊。有人说,用火烧,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了绵山,也不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大家上山寻找,发现了背着老母死在柳树下的介子推,在旁的树洞发现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听完这个故事,我早哭的稀里哗啦的了,清明节祭祖先就是为晋文公的忠臣介子推而定的呀!

我的清明节,也许一整天都在哭,也许一整天都在感动,也许一整天都在思考……

清明随笔200字初中篇五

今天是四月四日,学校放清明节假。我回到了家乡和亲人们一起过清明节。

早上的时候,妈妈和奶奶早早就起床了,要做许多的事情,到市场买菜、肉。妈妈买完各种东西后,就回家当场和爸爸一起杀鸡、炒菜……做清明扫墓前的准备。妈妈叮嘱我们说:饭后不要乱跑,上午准备出发去扫墓。

妈妈、爸爸、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准备工作,从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点的时候,我们带着酒,还有鸡鸭、米、鞭炮等供品,带着装满黄草纸,冥币等祭祀品就出发了。

我们走了很长的一段路,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哥哥累的气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脏怦怦直跳。

二伯一上来就二话不说,拿起锄头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后的野草和烂泥清理起来,清理干净后,就叫爸爸到附近的泥地里,拿起锄头挖了几块大的泥块。我、哥哥还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块。我们把石块搬到墓前,接着大家把带来的纸钱统统交给二伯,,二伯把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钱分别放在石碑的东西南北方向,用石头压着。此后,奶奶把盛了两碗干饭用两双筷子插在饭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摆上各种供品。然后奶奶就拿出一大的麻袋的黄纸和冥钱,让我们分别把它们搓得均匀。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尽力气地搓,像打沙包一样用力地打着,使冥钱都均匀散开而他的拳头的皮搓破了。纸钱搓好以后,表哥就把火点着了,点燃了香烛,纸钱一叠一叠地烧。几位表哥们点燃了爆竹,随着“啪啪啪”声,那声音刺耳又响亮。

我们全体成员在铺了毡子的墓碑前齐齐地跪下来,随着二伯的叫声又跪又拜,我们默默地祝愿祖宗在九泉下安息,祈祷祖宗保佑我们下一代兴旺发达。

清明,又是一年清明,无尽的悲伤感动着天地,思念的心情,落向人间。此刻我的心与天堂的你们在一起,年复一年的清明,是这样的感情,久久的,不散……

清明随笔200字初中篇六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源于商代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清明随笔200字初中篇七

在路上,我不停地追问着妈妈:"妈妈妈妈,爷爷是长得什么样子呢?"妈妈总是和蔼可亲地说:"就和妈妈一样啊!"我的外公在妈妈读四年级的时候就去世了,也没留下一张照片。每当其他同学提起外公对自己怎样好的时候,我总是又羡慕又伤心。

到了外婆家,向我们迎来的便是年过六旬的外婆。我来到房间里,折起了纸花,也把一个个思念折进了纸里。下午,太阳当头照,我、妈妈、大姨和外婆顶着烈日到山上给外公扫墓。一到山下抬头仰望,就看见满山一派翠绿的景象。大姨扛着锄头一会把这丛草给除了,一会又把那根刺藤给割了。不一会,一条小路就被我们给"开辟"出来。

来到外公的坟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满青苔的陶罐,封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里面装着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开始除杂草,她们一会把坟墓上的小山竹给锄了,一会又把杂草给割了,不一会,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干干净净的坟墓。

我麻利地从袋子里取出纸花纸带,洒在了外公的坟墓上,最后把一束美丽的菊花摆在陶罐,听妈妈说,菊花代表对去世亲人的思念。这时,坟墓像变魔术似的变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坟墓前摆上圆鼓鼓的鸭蛋、香喷喷的肉、红通通的苹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饯……

我们把香点着,双手举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随后,我们烧起了纸钱,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声好像是外公在我们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了起来:"外公,外公,我要外公!"妈妈对我说:"孩子,你别哭!人死了不可能复活。你外公虽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孙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会很欣慰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就是对外公的思念。"我懂事地点点头。随后,妈妈拉着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30606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