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师大版三角形边的关系说课稿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目标篇一
本节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的教学内容,它包括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以及部分练习。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三角形还具有稳定性等知识,为学生研究三角形的新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做好了知识迁移基础。在平面图形里,三角形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它由3条线段围成,但并不是任意的3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积累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面积、甚至中学的勾股定理等内容打下坚实基础。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进行思考,大胆猜想三角形三条边之间可能的关系,呈现的情景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究规律,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最后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运用。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要求“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合教材,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运用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3、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感受数学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数学运用的意识以及团结协助的精神。
本课的重点是: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实验与探究,这个关系不仅给出了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标准;熟练灵活地运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数学严谨性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它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利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和应用这个关系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指的是“任何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而学生的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
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是你绝不可能按着马头让它饮水。”针对平面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采用创设情境法、实验法、比较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唤醒人实行自我教育,按照我的深刻信念,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在学法指导上,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借鉴杜威“做中学”的思想,在设计课程方案时,将学生分成5人学习小组,同组异质:组内成员分工明确(有组长、记录员、操作员、发言员等),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猜想、质疑、验证、探究、测量、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经历想一想,猜一猜,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努力营造协作互动、自主探究、议论纷纷的课堂教学氛围,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得以发展。
问题——在生活中生成
杜威“做中学”理论中有这么一句话:“经验和自然相互联系”,从而可知“做中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求创设生活情景,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积淀,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也就是我这堂课的引入——情境激趣悬念探路。
课一开始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情境:家住白云区广园新村的小明,到外校共有3条路可以走,“哪条路最近呢?”、“这是什么原因?”等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时学生的回答可能是感性的,浅显的,认识上甚至是不科学的,此时教师欣赏的眼神和鼓励性的语言尤为重要。
在交流原因时,教师可以鼓励同学们联系自己生活的实际谈看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教师不作过多评价,接着教师的话锋一转:我们的想法对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谁能设计验证的思路。
学生自主设计验证思路。
这样可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经历,从而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极大调动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北师大版三角形边的关系说课稿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目标篇二
《课程标准》中提到中学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简明清晰地表达思考过程,并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见数学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师应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从“学会数学”逐步走向“会学数学”为目的,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个三角形中的边角不等关系是八年级几何的拓展内容之一,但这一内容对学生全面认识几何起着积极的作用,它即是以前几何知识和几何思想方法的综合应用,又是为将来学好几何不等问题奠定基础。课堂教学中要体现素质教育,关键是设计好教案,本节以三角形中的边角不等关系证明的思想方法作为主线以三角形中的边角不等关系的应用为副线来设计教学的,紧紧抓住图形的运动分析及如何利用相等关系进行的证明。三角形中的边角不等关系的应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突出教学重点,并结合具体问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正确地应用;针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薄弱,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而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应“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目的,通过他们的主动探究、主动学习,消除学生对于几何证明的恐惧心理,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平等、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对三角形中的边角不等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应用其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同时还从定理的证明实践中,掌握审题的方法证明多变等思想体系,通过学生对猜想的分析、处理,渗透图形的运动、图形构造的思想方法,自行获取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获取学生之间互相协作的能力。审题是定理证明的前提条件之一,审题是学生是否充分理解题意的关键,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解题的正确性。这节课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养成“审题”的好习惯,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践课。
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开展讨论——解决问题——形成新知——推广应用”的情境教学模式,把抽象的数学思想通过具体的问题解决转化成为具体的数学方法。具体的问题解决应由学生独立完成,自行交流,自行小结,教师只起到鼓励、启发、点拔等辅助作用。让学生尝到成功的滋味,促进思维方法、思维能力,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课一开始是复习及引入:一个三角形中的边角相等关系;通过运动点a,使ab和ac的长度不等,那么其他的相等关系还成立吗?启发学生思考并发现问题。
猜想1的证明是把几何构图的思想方法、辅助线的技巧、几何证明、利用相等关系进行证明的思想方法作了一次综合的应用。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体验问题可以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策略。在形式上则采取了小组合作讨论的模式,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努力,探究发现解决猜想的途径,教师予以适时的提示,在课堂中形成热烈的讨论气氛,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数学思维。利用图形直观的演示,引出六种证明方法,既拓展学生思维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则放手给学生,让他们体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能用数学语言和普通语言,条理分明地阐述自己的见解,乐意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和合作的能力。而作业的布置,则让学生把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延续到了课外,有利于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三角形中的边角不等关系的证明,以“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开展讨论——解决问题”的情境教学模式,把抽象的数学思想通过具体的问题解决转化成为具体的数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对猜想的证明过程中,体验掌握审题的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反馈,对证明方法进行总结归纳,从中得到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学习策略,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北师大版三角形边的关系说课稿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目标篇三
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八册第82页例3——三角形边的关系。
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内容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并安排在第二学段。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他多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做数学”等过程,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应用数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直观演示、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2.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算一算、比一比,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做数学”的成功;
3.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发现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原因,并探讨能摆成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2.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
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在“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运用数学”的设计理念指导下,我的教学思路是:问题引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规律,并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促进每一位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先给学生创设情景,引起悬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自主建构数学规律
新课标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因此我有意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一层次是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第二层次是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第三层次是推广验证,得出结论。
(三)关注学生生成,加强信息反馈
“关注学生生成,加强信息反馈”是我这节课实施时的最大特色,也是我教学的一贯风格。课堂上,学生小组的合作交流、自主的实验验证、互动评价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我有充分的时空去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多方面的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思维水平,及时点拨,使学生思维的空间在探索学习中得到有效拓展。
(四)联系生活,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只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被激发”。因此,我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应用所学的知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依据我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学的设计思路,我的教学流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
(一)、联系生活、设疑引趣、提出问题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2)、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3)、推广验证,得出结论
(三)、深化认知,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2)、发展练习,提高能力
(3)、拓展练习,灵活应用
(四)、整体回顾,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一)联系生活、设疑引趣、提出问题。
1.创设问题情景
(1)小明今天晚起床了,眼看上学快迟到了。这里有三条路线,你们猜猜小明走哪条路能最快到达学校?(学生回答)
(课件显示:小明以相同速度同时走这三条路线的不同结果)
(2)小明为什么走这条路最近?
揭示课题:三角形边的关系(并板书)
2.复习铺垫引疑
(1)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过渡:那是否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动手实验操作、填写数据
实验要求:四人小组每人拿一套小棒摆三角形,看看能不能摆成三角形。小棒长度分别为(1)6、7、8(2)4、5、9(3)3、6、10(4)2、8、9
学生试摆的结果我以这4种情况作为代表:(单位:厘米)
汇报操作结果(①④能摆成、②③不能摆成)(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在黑板上贴图形)。
师:为什么②③不能摆成呢?(小组讨论:学生说出两种情况)
为什么②③不能摆成呢?
原来三角形两条边的和与第三条边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那怎样的3条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你能否通过计算来发现这一规律?
2.小组合作、合情推理,发现规律
(1)根据数据,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计算、比较、分析能与不能的情况,把你小组的发现填写在表格内。
发给学生探究表:(数据由学生填写)
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 (单位:厘米) 能否摆成 三角形 其中两条边的和 第三边的长度 ① 6 7 8 ② 2 8 9 ③ 3 6 10 ④ 4 5 9 你的发现:
(2)师根据生汇报进行板书:
能不能
6+7>8 2+8>9 3+6<10 4+5=9
6+8>7 2+9>8
7+8>6 8+9>2
根据三角形其中两边的长度和与第三边的长度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原来只要其中两边长度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都不能围成三角形。只有当每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才能摆成三角形。也就是说: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板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齐读)
3.验证三角形边的关系在三角形中的普遍性。
(1)再次质疑、提出问题
师:是不是对于每个三角形来说,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呢?
(2)动手操作、再次验证
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课前自定边长做的三角形:如在钉子板围的、纸上画的、用小棒搭的或用纸折的等,进行验证)。
4.回应引入
利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解析情景问题。
5.看书质疑
(三)深化认知,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基础练习:
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厘米)
2.发展练习
d有一个正方体的纸盒,两只爬得同样快的蚂蚁分别从a点和c点出发,要吃放在d点上的糖。甲蚂蚁说:“我的路线是
c经过b点,再到d点。”乙蚂蚁说:“我直接从c点到d点”。
a b哪只蚂蚁能最快吃到糖?
北师大版三角形边的关系说课稿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目标篇四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他多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做数学”等过程,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应用数学。
1、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直观演示、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
2、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猜想验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引导发现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原因,并探讨能摆成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2、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在正式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感性经验,这些经验构成了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过程中,学生在抽象概括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可能在数学语言的描述上会有一定的困难,表达上也可能不够严密,但只要学生表达的意思对,教师就应该积极的给以肯定,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更多探讨的空间和交流的机会,毕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思维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渐近思辩的过程。
在“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运用数学”的设计理念指导下,我的教学思路是:问题引领、动手操作、探究规律,并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促进每一位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我先给学生创设情景,引起悬念,让学生在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设计课程方案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他们主动探索。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让他们在猜想、质疑、验证、探究、测量、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经历想一想,猜一猜,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努力营造协作互动、自主探究、议论纷纷的课堂教学氛围,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得以发展。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学生学习数学已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之内,而是扩大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因此,我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应用所学的知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
北师大版三角形边的关系说课稿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目标篇五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先安排了一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情景图,导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接着介绍以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原理。教材篇幅简短,但思路清晰,要点突出,教法学法寓于其中,方便教师教学。
分析教材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探索过程,自己发现和得出结论。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深的感受和体会,我遵循编写意图,对教材还做了适当的扩充处理,增加了一些环节,让教学过程更显层次性和动态性。
这一内容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和知道三角形稳定性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丰富三角形的知识。同时,也为以后继续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它多边形的关系打下基础。
经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本节课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发现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3.加深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理解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增强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的重点是记住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难点是自主发现并总结得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这种关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贯彻直观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原则。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我将实践性原则摆在重要位置,将教学过程设置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实验法、演示法、发现法等。教学中我将把这些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期望实现最佳效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化的过程。遵循这一理念,考虑与上述教法相适应,突出主体性和实践性,本节课我引领学生立足三自,主动学习,即:自由探究,自我总结,自主运用。安排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将整节课分为四个大环节,教学程序是: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二)动手实验,探究发现
(三)反思明理,解决问题
(四)自主运用,巩固深化
上课开始,复习提问:我们认识了三角形的一个什么重要特性?请例举它的用途。学生说后转入话题: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接着对教材的情景图稍作改动并出示:
让学生回答:小明上学应走哪条路呢?为什么?
这是生活常识问题,四年级学生应该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教学意图不在乎学生正确回答这个问题,而在于隐含在已知问题背后的未知问题。
学生回答后,我反问:小明应走中间这条路,你能用数学知识来说明道理吗?学生这时也许会感到困惑。问题摆到了面前,我顺势引导: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本环节为学生搭建三个实验探究的平台。
1:摆一摆,猜一猜
我让学生拿出一根准备好的小棒,任意剪成三段,来摆三角形。
学生操作后反馈情况。这时有的学生可能如愿以偿地摆成了三角形,有的.学生却抓耳挠腮,左顾右盼,怎么也不能摆成三角形。
于是我引导猜想:同学们,看来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摆成三角形的,那么,用三根小棒能否摆成三角形,可能跟什么有关呢?
让学生讨论交流意见,然后提出猜想:用三根小棒能否摆成三角形,跟小棒的长短有关。
【设计意图:在这个实验,剪出小棒的长度没有规定,教学既无刻意安排,也未设置陷阱,力图真实自然,让学生积极主动。自然生成的结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再思考。】
实验2:摆一摆,想一想
这次实验以4人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要求从214厘米长的若干根小棒中任选两根,与固定一根10厘米长的小棒摆三角形,看能否摆成。并边摆边填表记录结果,想一想,三根小棒存在怎样的长度关系能够摆成三角形。
固定的小棒长
(厘米)
第一根小棒长
(厘米)
第二根小棒长(厘米)
能否摆
成三角形
三根小棒之间的长度关系
10
10
10
10
10
这次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学生通过实验1对三角形边长的特点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粗浅的认识,加之猜想和合作讨论,可能在表中填写如下数据(见课件)。此时,我着重请在实验1中用3根小棒没有摆成三角形的同学来谈一谈,这一次是依据怎样的想法来摆三角形的。
学生可能会这样汇报:(配动画演示)
老师,上次我没有摆成三角形,是因为较短两根小棒合起来比第三根短,所以中间连不起来。这次我把较短的一根换成稍长一些的一根,使得较短的两根合起来比第三根小棒长的时候,就可以摆成三角形了。
也可能这样汇报:(配动画演示)
老师,我刚才之所以没有摆成三角形,是因为较短两根小棒合起来刚好和第三根小棒一样长,这样中间都顶不起来了,这时只要把最长的这根换成较短一些的,就能摆成三角形。
通过上述实验,学生可能会初步得到一个结论: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就能摆成三角形。
为了引导学生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我安排下面第三个实验。
实验3:摆一摆,算一算
本次实验,我用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再次动手操作和周密思考,促使学生获得正确认识和结论。
问题1:是不是只要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就一定能摆成三角形?
问题出来后,学生可能陷入了认知矛盾冲突,不置可否。此时,我及时从表中选出一组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数据(1、7、10)反问学生:10厘米的小棒和1厘米的小棒相加长度大于第三根7厘米的小棒,怎么还是摆不成三角形?这里面还隐藏着什么我们没有发现的秘密?然我们继续动手合作去发现吧!
问题2:将你表中每组的3个数据,分别两两相加,再与第三个比较,看看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比较,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好奇心可能再次被激发。我用课件举例一组数据的算法,如3+810, 3+108, 8+103。让学生照着做。
最终学生在比较分析计算的数据和电脑课件的直观演示下,可能完整地得到结论: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小棒,这三根小棒就能摆成三角形。
教学至此,难点得以突破,获得完整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问题引导的设计上我花了一些心思,力图扣住要害,抓准本质,用两个简洁的提问帮助学生搭建最终解决问题的脚手架。】
通过以上三次实验,学生在操作、猜测、计算和思考中,对于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的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该到教学总结提升的时候了。这时我对学生说:在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里,小棒被看成了三角形的边,如果直接画出三角形,你知道三角形的边有怎样的关系吗?能从上面的探究中得到启发吗?
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总结并板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继续谈话: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探究的知识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我再次出示上课开始的情景图,重新亮出问题,启发思考:现在你能用数学知识说明小明上学应走中间一条路的道理吗?让学生互相交流,认识到:图中每连接三个地点的路线共有三条,刚好是一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走中间的路相当于走三角形的一条边,而走其它路都相当于走了三角形的两条边,相比之下,走中间的路肯定最近。
通过这个环节的反思明理,既让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又深深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更爱学数学。
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我设计了有层次的训练,让学生在自主运用中达到熟练。
1.辨一辨:哪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教材练习十四第4题)。
2.写一写:自己写3组数,每组数有3个,构成三角形三边的长。
3.想一想:李叔叔买回一根12米长的木料,准备截成三段,做成三角架,如果三角架的每条边正好是整米数,那么他做成的三角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形式?
【这道题目有一定难度,能够综合培养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学会有序思考、发展逻辑思维等多方面作用】
三角形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a+bc
a b a+cb
b+ca
c
这是我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此板书把图形、文字和算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直观性和逻辑性强,能够显示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有助于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北师大版三角形边的关系说课稿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目标篇六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八册第82页例3。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形的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组成特征。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标准,熟练灵活地应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数学严谨性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它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的精神,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做数学”等过程,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有价值的数学。引悟教育的目标,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由“获得知识结论快乐”转变为“探究发现知识快乐”。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引悟教育的目标、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以及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实践操作、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
2、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猜想验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教学难点
理解性质中的“任意两边”。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因此,我主要采用了情境导入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等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剪一剪、围一围、比一比、想一想、议一议等活动中提高能力,获得知识。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主要安排了以下的几个教学环节。
(一)置境引入,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成为一种需要。
教育情境的设计,是引悟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这种带有准备性的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悟,以及悟的成果。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本节课开始,我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的数学情境:(课件出示小明上学的路线)小明去学校一共有几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走哪条路更近,但却苦于表达不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就使得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内化成学生的一种需要。(适时板书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二)联结感悟,经历、体验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形成、发展过程。
借鉴杜威“做中学”的思想,我在设计本课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精神,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猜想、质疑、验证、探究、测量、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得以发展。
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二个层次的操作活动:
活动一、动手操作,大胆猜想
为每位学生提供小棒,让学生用剪刀随意剪成三段,试着围三角形。在围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我抓住这一契机巧妙设疑:为什么都是三段小棒有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不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呢?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秘密?带着疑问开始活动二。
活动二、小组合作,再次操作,深入探究
每个小组用老师前面发放的四组小棒摆三角形,并做好记录。(出示表格)
小棒长度(厘米) 能或不能摆成三角形 任意两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4 、5、6 4+5○6 6+5○4 4+6○5
2、5、6 2+5○6 5+6○2 2+6○5
4、6、10 4+6○10 6+10○4 4+10○6
2、3、6 2+3○6 6+3○2 2+6○3
经过这两个操作活动后,我让学生观察表格结果,说一说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情况有几种?为什么?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又有什么规律?得出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从而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接着提问“这样的归纳全面吗?”这使学生敏感的意识到这种表达可能有问题,问题出在哪呢?学生不得不深思。最后学生终于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任意”二字的理解,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认识得到了深化。
(三)前后呼应,快乐生成
有了前面的感悟,此时再回到第一环节中的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从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让学生用自己的发现解释,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生成新知,生成能力,生成智慧。
(四)构建模型、联系实际
本着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趣味性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几组练习题:
1、教材p86第四题。
在学生完成后,我继续提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得出只要比较较短的两条线段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就可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了。
这一题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基本的知识点,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还提高学生对组成三角形的规律的认识,掌握了更好的判断方法——较小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便可构成三角形。
2、教材p88第11题。
题目:用长分别是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能摆出一个三角形吗?
此题设计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进一步理解,加深“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不能构成三角形”这个知识点的印象。
3、思维拓展题
题目:小猴盖新房,他准备了2根 3米 长的木料做房顶,还要一根木料做横梁,请你们帮他想一想,他该选几米长的木料最合适呢?
这一题不仅充满趣味性,而且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合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五)延伸
近下课时,我反问学生:这节课,你觉得自已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太理解?然后让学生发表意见,自己梳理一下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给他们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小棒长度(厘米) 能或不能摆成三角形 任意两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4 、5、6 4+5○6 6+5○4 4+6○5
2、5、6 2+5○6 5+6○2 2+6○5
4、6、10 4+6○10 6+10○4 4+10○6
2、3、6 2+3○6 6+3○2 2+6○3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这样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320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