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历史明清时期知识点实用(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44:16
2023年初中历史明清时期知识点实用(5篇)
时间:2023-06-06 15:44:16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历史明清时期知识点实用篇一

;

、分析了康熙年间江苏巡抚汤斌打压苏州等地的五通神这一历史事件③。先前的研究为我们这些后学晚辈提供很好的研究范例,本文将介绍浏阳县东郭麻衣庙的故事。

衣、执麻引”,列队迎接麻衣之神。这种行为,在讲究人伦道德的儒家眼里,自然属于“非礼”之举。而以儒家意识形态为指导的官方,肯定是要对其出手的。

在明代嘉靖年间,时任知县的苏志皋就认定麻衣庙为“淫祠”,禁止民间的这种“非礼”的行为。按照史料的记载,在当时的浏阳县,被禁毁的还有南市的水南庙、北门外的东岳庙、南门内的玉池庙。

变化,体现在浏阳就是对麻衣庙等的禁毁。

识形态收编麻衣庙,把麻衣庙改为孝子庙,以期移风易俗、教化百姓。

仙庙改建为文昌宫,改祀文昌帝君,其原有的田产、香火等财产全数由文昌祠会管理,并刻石记载事情的来龙去脉。

人试图恢复麻衣庙,随即被当地绅士及官方所阻。次年,即乾隆五十七年(1792)的乡试,浏阳再有两人中举。有关主张恢复麻衣庙的声音才逐渐消失。

衣庙消失在历史中。

参考文献:

[1]蒋竹山:《宋至清代的国家与祠神信仰研究与回顾》,载《新史学》(台北)第八卷第二期,1997年。蒋竹山:《汤斌禁毁五通神——清初政治菁英打击通俗文化的个案》,载《新史学》(台北)

第六卷第二期,1995年。

[2]科大卫:《明嘉靖初年广东提学魏校毁淫祠之前因后果及其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载《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3]井上彻:《魏校的捣毁淫祠令的研究——广东民间信仰与儒教》,载《史林》,2003年第3期。

[4]朱海滨:《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第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5]嘉庆《浏阳县志》四十卷,谢希闵修、王显文纂,嘉庆二十四年(1819)刻本。

[6]同治《浏阳县志》二十四卷,王汝惺等修、邹焌杰等纂,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注解

①蒋竹山:《宋至清代的国家与祠神信仰研究与回顾》,载《新史学》(台北)第八卷第二期,1997年。

儒教》,载《史林》,2003年第3期。

③蒋竹山:《汤斌禁毁五通神——清初政治菁英打击通俗文化的个案》,载《新史学》(台北)第六卷第二期,1995年。

④嘉庆《浏阳县志》卷十八〈祀典〉第四十二页。

⑤朱海滨:《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第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⑥同治《浏阳县志》卷二十二〈艺文〉第六十页,韩燝《祭杨孝子文》

⑦同上引。

⑧同上引。

⑨民国《浏阳县志》卷四〈艺文〉第三十一页,也收录了这篇文章,但题名为《祭麻衣神文》。

⑩同治《浏阳县志》卷二十二〈艺文〉第六十页,韩燝《祭杨孝子文》

嘉庆《浏阳县志》卷三十六〈艺文〉第三十页,赵程嘉《改建文昌祠记》。

嘉庆《浏阳县志》卷三十六〈艺文〉第三十页,赵程嘉《改建文昌祠记》。

同上引。

嘉庆《浏阳县志》卷二十四〈政绩〉,第九页。

相关热词搜索:;

初中历史明清时期知识点实用篇二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秦汉时期历史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秦朝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5、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6、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史称为“光武中兴”。

9、西汉时的播种工具是耧车;东汉时出现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车;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内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政权,第一次实现了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初中历史明清时期知识点实用篇三

明清文化古萌新

科技著作集大成

徐徐送礼随高峰

理学心学相继红

反对封建有启蒙

炎黄匹夫李贽猛

市民小说更兴盛

儒生聊聊红楼梦

三游水浒梁山空

官修图书类与丛

永乐大典图书成

四库全书清乾隆

耶稣教士西学东

教皇禁祭天祖孔

势头衰落因干政

①明清文化古萌新:指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是承古萌新。

②科技著作集大成,徐徐送礼随高峰:a、科技著作集大成指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b、徐徐:指徐光启和徐霞客,《农政全书》和《徐霞客游记》。c送同宋指宋应星《天工开物》d、礼同李指李时珍《本草纲目》e、随高峰是指这些科技著作随着封建经济高峰的到来而出现。

③理学心学相继红指封建统治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

④反对封建有启蒙,炎黄匹夫李贽猛:a、反对封建有启蒙指早期民主启蒙思潮也在潜滋暗长。b、炎黄指顾炎武与黄宗羲。c、匹夫指王夫之。d、李贽猛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⑤市民小说更兴盛,儒生聊聊红楼梦,三游水浒梁山空:a市民小说更兴盛指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b、儒生聊聊红楼梦是指《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和《红楼梦》。c、三游水浒梁山空是指《三国演》《西游记》和《水浒》。

⑥官修图书类与丛,永乐大典图书成,四库全书清乾隆:a官修图书类与丛是指官修类书与丛书。b、永乐大典图书成:是指类书《永乐大典》与《古今图书集成》c、四库全书清乾隆是指丛书《四库全书》在清乾隆年间编撰成。

⑦耶稣教士西学东,教皇禁祭天祖孔,势头衰落因干政:a、耶稣教士西学东:指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促进了西学东渐。b、教皇禁祭天祖孔,势头衰落因干政指西学东渐势头衰落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教皇不准中国教徒敬天、祭祖、祭孔,第二点是一些传教士干涉中国内政。

初中历史明清时期知识点实用篇四

1、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应天府迁到北京。

2、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变更统治机构,加强君权,设立了最具特色的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另外,明朝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

4、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朝中后期的商品经济有较大的发展。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流通的货币。

6、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远航美洲、达·伽马远航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7、16世纪中期,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的戚继光抗倭功勋卓著;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他们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民族英雄。

8、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9、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10、1636年,皇太极(清太宗)在盛京称帝,把女真族改为满洲,改国号为清,清军加紧对明朝的进攻,大军直抵山海关,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清军,引清军入关;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顺治帝迁都北京,京师(今北京)成为清朝的都城,不久,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

11、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围攻雅克萨,沉重打击了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我国领土,《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12、康熙帝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__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三者地位平等;乾隆时建立金瓶掣签,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14、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岸,西北包括唐努鸟梁海地区,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鸟),南达南沙群岛,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14、清朝雍正皇帝时,设立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处理军国大事,严厉压制反清思想,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统治。

15、乾隆年间,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叛。

16、清明初年对外贸易政策是采取闭关政策。“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

17、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18、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用毕生精力,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该著作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19、宋应星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科学家,他编写了《天工开物》,该书被译成多国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明代三部最优秀的小说是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21、清代著名小说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初中历史明清时期知识点实用篇五

1、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的原因、措施、实质。八股文,军机处。

2、明清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表现,中西萌芽后面临的不同经济、政治、外交、思想环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对资芽的阻碍。

3、理解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

4、辨证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响。把其与新航路的开辟做比较。

5、明清历史发展最突出的本质趋势在经济、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对外交往的新情况和外交变化。

7、识记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捍卫主权的措施。

8、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9、澳门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统一台湾。

10、黄宗羲的政治、经济主张的背景,评价。与商鞅、韩非、董仲舒的比较。

11、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双重性和两面性。小说,民主思想,总结性的科技巨著。教育。(文学繁荣科技落;总结居多创新弱;专制居主和民主思想并存;交流减少转为弱势文化。)

12、辨证看待康乾盛世与封建社会没落的关系。

13、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国历史上对东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台湾的管辖。

说明:此阶段应注意:统一,资芽,没落,巩固。

总之,一部中国古代史,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统一与分裂,治世与乱朝,融合与隔阂,明主和昏君,交流和封闭……,耐人寻味。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41975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