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篇一
成功的道路上充满荆棘,苦战方能成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高二语文上册寒假作业答案,欢迎大家参考。
一、1.【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须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a项悚sǒnɡ c项牾 wǔ d项辗zhǎn 注意错误均排除。
2. 【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 语境和词义来分析。
a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望文生义。
b项 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形容对象错了。
c项 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主体应是人,但句子语境为家具。形容对象错了。
d项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符合语境。
3.【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a项“不但……还……”联结的内容无关联性且这组关联词一般表递进关系,而本例中还后面的内容与“他在英语国家工作”无直接关系。
b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应为“酝酿、出台、执行”。不合逻辑。
d项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与就业压力无关联。
4. 【答案】c
5. 【答案①既然自称为“客”(或“他自号为‘客’”); ②戏曲界无人不知(或“戏曲界人人都知道”): ③他还搜集了 700余份戏单。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鲜明、得体的能力。从修改语病角度看,属优劣改每写出一句给2分。句①如果未表达出“自称为客”意思的,不给分;句②如果不用“戏曲界”作为话题,不给分;句③如果不用“他”作为话题,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关键处符台要求,可酌情给分。
6. 【答案示例】作为一门艺术,音乐也要追求“深度”(或“音乐作品也需要追求‘深度’”)。
【解析】考查学生语言连贯的能力。补写正确给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表达出“音乐要有深度”意思的,可酌情给分。
7. 【答案示例】没有奋斗,生命就如空中楼阁,无论怎样建造,都只是徒劳无益。
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天上的彩虹,无论怎样描绘,都只是昙花一现般的消逝。
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干涸土壤中的种子,无论怎样耕耘,都只是空壳一只。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式的能力。作答本题注意要求,从语法角度看,是复句,“没有……无论……都只是”条件复句,要注意形式要是复句;从修辞角度看,三句都是比喻,且三句构成排比。仿写时要形神兼备,要有文采,也要有意蕴。首先要选用一个对象,使用到比喻修辞,句式和原句相同。在仿写时注意比喻要恰当贴切,内容要合理通顺,并且是完整的。比喻正确给2分,构成排比给2分,话题内容贴切给2分。
二、1、【答案】a
【解析】b仗义执言,蹙(cù)额,c再接再厉,百舸(ɡě)争流,d绿草如茵,乳臭(xiù)未干。
2、【答案】c
【解析】a“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搭配不当。b“依据……结果”或“……结果显示”保留一个即可,句式杂糅。d“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成分残缺。
3、【答案】d
【解析】“必须”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但没法“防治”。
4、【答案】b
【解析】此题先看选项,第一空只有②③两种可能,比较之下,必然选②,排除c、d。再看第二空,只有③④两种可能,但如果填入③,则这一句内部已经前后矛盾,因此只能填④,由此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5、【答案】c
【解析】“多用对偶骈散相间”不是前述所有文学体裁的共同特点,例如“骈散相间”就不能用以形容《诗经》和唐诗等体裁。
2. 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 令人侧目 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褒贬使用不当。d. 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b. 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c.与日俱增: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形容对象不对。
3. 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辨析语病的能力。 a.句式杂糅,“规划拟把……作为目标”。b.语序不当,为其专门制订培养方案→为其制订专门培养方案。 d.提承不一。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能否……是”改为“……是”,删去“能否”。
4.【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下定语首先要符合表达形式的要求,概念表达一般用“种差” “邻近的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方式。因此我们先要从语段中找相关属概念,提取关键信息,即种差——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同时也要注意种差多时,语序要恰当,不能出现语病。如“被定义概念”=“种差” “邻近的属概念”。按这一思路总结即可。答案:年画是春节时张贴的,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含有吉祥喜庆意义的图画。
5.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题要审清题意要求,理解整个语段含意,抓住关键词“可游、可居、可望”之间的关系,注意层次条理,同时还要注意形式的特点,如一些关联词“不但、也、都是、而且、从而”等在行文中的提示作用。答题时不能离开“居、望、游”三个关键词。答案示例:①“望”最重要。②即便是“居”, ③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窗子也很重要。窗子必不可少)④景色都不(尽)相同。⑤丰富的审美感受。
①你好!我想加入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可以吗?
②请问协会近期有什么活动?
③我想参加,有哪些内容呢?
④太好了!我们还打算跟她们联欢呢,你能出个节目吗?
四、1. 答案:a[解析]b项“帛(bó)”与“悖(bèi)”读音不同,c项“昭(zhāo)”与“着(zhuó)”读音不同,d项“忏(chàn)”与“阡(qiān)”读音不同。
[评点]从考查的内容上看,有形近字(共四组)、同音字(共八组),而且以同音字考查为主导,这是比较少见的,这也体现了命题人的胆识;在读音不相同的选项中只设一组读音不同,做到了命题的规范,也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因而一上来就给考生坚定了信心。但是,同音字考查过多,并且同音字除了同音之外之间再没有其他任何联系,比如“嫁”与“假”,“帛”与“悖”,“昭”与“着”,等,并组考查根本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给人的感觉好像只是两个同音字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已,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对人才选拔性的考查。所以从此题内容上说,命题有些低幼化,也间接地帮扶了不愿识记的当代中学生,而且还“促进”了当代中学生识记能力逐步退化的倾向。
2. 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评点]在所给语境中选填成语,似乎是成语考查的一种创新动作,但这种题型早已出现过,并不“新”。但从成语的考查数量上看,这样的题型无疑比传统的成语题多了些考查的内容——传统考四个成语,这里考了六个成语。但这里考查的内容不是体现在成语的区别上,而是根据语境选填成语,所以此题仍然简单。
3. 答案:人们的活动要懂得自然生态规律,不能为了享受而破坏自然。
标准答案: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
[解析]这是一道语感题,考查的是“听”的能力。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意思对即可。
4. 标准答案: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解析]这是一道图文题,漫画的意图很明显,并不隐晦,所以学生也不难答题。意思对即可。
[评点]解答这道题的考生,可能正是这种教育下的“孩子”,所以这道题出得很有现实性、生活性,这也是对他们的教育与警醒。
请查阅必修一到必修五的课本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三)
一、基础知识部分。15小题,30分。
二、中国古代文学(文化)部分。37小题,74分。
三、中国四大古典小说部分。13小题,26分。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5小题,10分。
五、外国文学部分。15小题,30分。
答案:
1----5 a c d a b
1a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鸿雁:《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事,后因以之喻书信。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2c 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意思是: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3d “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 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4a 出自宋·范公偁《过庭录》
意思是: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5孔子老家是现在的山东省济宁曲阜市。
曲阜市的邻居邹城市,是孟子的家乡。所以,我们家那里又被称为“孔孟之乡”。
6----10 c c d a b
6c 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7c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意思是指着鹿,故意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8d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 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
9a 出自 唐杜牧《泊秦 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汉字的演变过程:
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做隶变,这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此前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叫古文字,字形具有象形性,此后的隶书.楷书.行书叫今文字,字形具有象征性。
11----15 a a d b
11a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
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12a 选自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效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14选自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15出自范晔《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原文为:
羊子尝行路,的遗金一饼,还一与妻。
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16----20 c a c
16王维是唐代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杰出诗人,他工诗善画,又精通音乐,并能以画.乐之理融会于诗中。
17“差强人意”语出《后汉书·吴汉传》。
原指很能够振奋人的意志。差:甚,殊。强:起,振奋。
现在这个成语意思是“大体上能使人满意”,差:稍微,大致,比较。
18c “趋之若鹜”出自清·曾朴《孽海花》。趋:快走;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19a “满江红”有四义:一.植物名;二.中药名,即前述植物入药;三.词牌名;四.京剧剧目。
别名:红萍.红浮萍.紫薸(piáo).三角薸
分类:蕨类植物门
20c 选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其中前两句意为: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21----25 d d c c
21d 此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22d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23c 唐贾岛《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24我国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
高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篇二
1、错误。句中“巧夺天工”这个成语使用不当。“巧夺天工”是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而“苍山如屏,洱海如镜”是天然,不能用“巧夺天工”作评价。
2、错误。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前面不能用数量词修饰。)
3、正确。胸无城府:为人坦率,没有心机。
4、错误。“当务之急”和“目前”重复。
5、错误。危言危行:指说话和行为都很正直。
6、正确。“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7、错误。“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可用“唇枪舌剑”。
8、错误。“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9、错误。“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10、错误。“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针对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在句中使用对象有误。
11、错误。 “狗尾续貂”指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头,不适用于“改编”。
12、正确。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说出来。
13、错误。“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该句宜用“拍手叫绝”或“拍案叫绝”。
14、错误。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
15、错误。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16、正确。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17、错误。“行云流水”比喻自由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声等。
18、错误。感同身受:指心里感激得就像自己亲身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用于此处,语境不符。
19、错误。“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遇,用于初识。用在此处不当。
高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篇三
高二的寒假语文作业做完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寒假语文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1-5 abcdb 6-10 acddb 11 b
12、(1)、周世宗从前就了解王朴,看到他高妙的论述后,更加认为他是奇才,召他来一同商议天下大事,没有不合乎自己想法的,于是决定采用他的意见。
13、只有古井才能够真正的无波,也只有秋天才是最有气节的。”这里苏轼借古井和秋筠颂扬了友人不为得失所动的豁达胸怀。
14、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15.(1)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2)别有幽愁暗恨生。银瓶乍破水浆迸
(3)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5)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16. cd
17.小说以同学聚会的费用为线索,以插叙为叙述方式,以同学聚会为中心事件展开情节。
18.题目点出了小说主题。主人公本就是这样一个贫困而不潦倒的人,题目点出了主人公的.人生,同时题目也是同学们对九度的评价。
19.乐观、热心、刚强、有责任心。
1-6dba dbd
8、(1)母亲健在,兄弟共相欢乐,一家人和悦欢快。
(2)他回来后,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完全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越,四周在座的人为之赞叹。
(3)仁者必定长寿,这话岂不是说错了吗?
9、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写出了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似与人同乐。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
10、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
11、(1)羁鸟恋旧林
(2)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
(3)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4)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5)萧鼓追随春社近;拄杖无复夜叩门
(6)不知天上宫阙;又恐琼楼玉宇
12、(1)de
(2)①工作上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率先垂范,认真负责。当灾情发生时,他亲临现场指挥抢险,转移灾民,带伤坚持到最后。
②关心、帮助普通百姓。当乡下患有脑瘤的老者有困难时,他伸出援助之手,解囊相助。
③精明而不贪婪。他有意躲避别人的探望,婉拒礼金,进而把“坏事”变成了“好事”。
(3)①用医院对病重而无钱治疗的乡下老人置之不理与对轻伤的书记格外重视进行对比,揭露了医院忘却了治病救人的天职,而对患者不能一视同仁的现象。
②书记住院前后,乡下老者无人问津与受到热情对待并顺利做手术进行对比,揭露了社会上阿谀奉承、极尽巴结以图达到目的的不正之风。
③吴书记对自己伤势的淡然和对乡下老人的关心进行对比,表现吴书记对百姓的同情与关心。
(4)观点一:支持。吴书记是一位党的好干部。他一心为了老百姓,当普通百姓有困难时,他伸出援助之手,解囊相助,视普通百姓为一家人。他变相的收受礼金,也是为了帮助乡下老者,并没有把钱装入自己的腰包。这也显示了吴书记的机智和变通能力。
观点二:反对。吴书记是一位党的干部。就应该讲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收受礼金”这一不正之风。他变相收受礼金,虽然是为了帮助老者,但是客观上助长了“收受礼金”的不正之风。这也有损一名领导干部的形象。
13、(1)ad
(2)①研究民俗方面,是杂家又是通家,特别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不停留在玩的层面,还进行艰苦深入的研究,使之有助于文化发展;②抢救文物方面,为保护民族文物尽心尽力,收藏广泛,最终却散尽藏宝;③为人处事方面,生活俭朴,自甘淡泊,待人热情,重视亲情。
(3)不矛盾。①前一句是指人天性好玩,对玩投入极大热情,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总结知识,集聚智慧,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热情与智慧是干不好工作的。②后一句是王世襄自谦之语,也是自得之语。③表现自己专注于不被一般人认可的学问,乐此不疲,很有收获。
(4)没写
1-6cad dcb
7、①大概是因为要报答陛下您大力提拔的恩泽罢了,绝不是轻易进谏啊。
②白居易也多次上疏恳切劝谏,,奏疏呈上后没有回音。
③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的时候还不能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8、写风的活动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它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乐章。
9、本文的写法是托物言志,借风咏怀,书写了诗人普济天下苍生的情怀。
10、(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2)云无心以出岫;景翳翳以将入
(3)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11、(1)bc
(2)①忠于职守②面对威胁不退缩③关心他人④坦荡自信
(4)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的......①空旷无人的野地增加了紧张气氛,使矛盾更尖锐②对蓝天丽日的描写,突出了“雁阵”的象征意义。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427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