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教案小班篇一
随着小班幼儿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提升,也为了巩固幼儿经验,特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进一步认识螃蟹,初步练习画圆并知道用圆圈表示“泡泡”,让幼儿乐意参与游戏活动,并在游戏中体验助人为乐的情感,寓教于乐。
活动目标:
1、了解螃蟹的基本特征:有两个大夹夹,横着走路。
2、学习画圆。
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螃蟹图片贴数张、泡泡水一瓶、画有小螃蟹的画纸幼儿数,油画棒若干等。
活动重点(了解螃蟹的基本特征:有两个大夹夹;横着走路;并知道用圆圈表示螃蟹吹的“泡泡”。)
活动难点(学习画圆。)
活动过程:
一、随歌曲“螃蟹歌”引出课题。
1、告诉幼儿今天有两位神秘客人来我们班。
2、随歌曲师模仿“螃蟹”( 双手做两个大夹夹,横着走路)。
3、并请出两位神秘客人“螃蟹”(将螃蟹贴图,对贴在黑板上)。
4、让幼儿说出贴图上小动物的名字,并练习正确发音“螃蟹”。
5、让幼儿说说刚才老师是怎样模仿螃蟹的(帮助幼儿巩固认识螃蟹是有两个大夹夹的,并且是横着走路的)。
6、告诉幼儿螃蟹平时最爱在水里玩吹泡泡的游戏。
二、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泡泡水”: 师用泡泡水吹出许多泡泡,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泡泡是圆形的。
2、乐意帮助小螃蟹吹泡泡。
①让个别幼儿到黑板上贴有螃蟹贴图的空白处尝试画圆圈(师说:看了刚才老师吹的泡泡,我们的客人小螃蟹也想吹一吹了,谁愿意帮助它。通过尝试幼儿知道了用圆圈来表示泡泡。)
②师正确示范画圆圈。(小故事:小螃蟹和螃蟹哥哥正在比赛吹泡泡,可是现在小螃蟹因为昨天劳动太累了,没有力气再吹了,希望小朋友们帮助它。)
3、幼儿练习画圆圈。(发给幼儿画有小螃蟹的画纸、油画棒)
①幼儿自由作画,师巡回指导。
②师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幼儿。
4、幼儿作品展示。
着重表扬作品整洁,画得好的幼儿。
三、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1、(由于小朋友们的帮助,小螃蟹吹了许多的泡泡,而螃蟹哥哥一个人吹的泡泡就很少,所以今天的螃蟹比赛吹泡泡,就是小螃蟹赢了。)让幼儿做做高兴的样子!
2、师帮助螃蟹哥哥把带来的礼物“螃蟹图片贴”分发给表现好的幼儿。并以螃蟹哥哥的口吻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到室外玩吹泡泡的游戏。
四、活动结束
幼儿随歌曲“螃蟹歌”, 模仿螃蟹走路出活动室。
幼儿园教案小班篇二
1、教师示范:使用砂蛋洒盐和水。
2、提示制作“披萨”需要注意的事项,教师清唱,请幼儿徒手试一试
3、幼儿使用地垫和砂蛋,伴随歌曲进行情景游戏。
4、把制作好的“披萨”给客人老师尝一尝。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图片1张
◆幼儿经验准备
1、熟悉音乐《奇怪的小白兔》,会随音乐一路纵队进场。
2、会随音乐《玩具兵进行曲》一路纵队行进取放乐器。
3、吃过披萨,初步了解“披萨”的制作方法,并了解“披萨”的各种口味。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趣味性,能随音乐节奏做律动。
2、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初步尝试根据歌词大胆想象小猪做“披萨”的动作。
3、喜欢跟老师一起参与律动活动,并能将自己制作的“披萨”与他人分享。
【活动过程】
(一)进场:随音乐《奇怪的小白兔》进场
(二)教学过程:
1、故事引导:
2、歌曲欣赏:
(1)全体围坐,欣赏全曲,带领幼儿在膝上拍出节奏。
(2)回顾语词,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歌曲内容。
(3)在教师带领下,根据歌曲内容进行肢体律动练习。
3、情景游戏:
(1)教师示范:使用砂蛋洒盐和水。
(2)提示制作“披萨”需要注意的事项,教师清唱,请幼儿徒手试一试。
(3)听音乐《玩具兵进行曲》领取砂蛋。
(4)幼儿使用地垫和砂蛋,伴随歌曲进行情景游戏。
(三)结束活动:
l、把制作好的“披萨”给客人老师尝一尝。
2、跟随音乐《奇怪的小白兔》自然退场。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打喷嚏是孩子们平时都做过的事情,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在游戏的过程中提示幼儿打喷嚏时,要用手捂着嘴来打喷嚏,不然会传染疾病,使孩子学会尊重他人,保护自己,具有一定的防病意识。
2、引导小胴友在把“披萨”送给客人老师吃的时候,说一说自己制作的“披萨”是什么口味的,丰富孩子们对“披萨”口味的认知,同时锻炼孩子们敢于跟陌生人交往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园教案小班篇三
1.知道药品的作用,不随意动药品、不乱吃药。
2.懂得在自己生病时要配合治疗乖乖吃药。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淘气的嘟嘟龙。
2.小医院材料和药品:听诊器、药箱、水杯、美林退烧药
【活动过程】
一、淘气的丁丁
1.观看课件:丁丁怎么了?
师:今天,爸爸妈妈都没在家,丁丁可高兴了,他在干什么呢?(请幼儿根据课件上的内容自由发言)丁丁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丁丁打开了药瓶,胡乱吃药,肚子疼)
2.教师出示部分药品
师:这是什么药?吃起来什么味道?小朋友能多吃吗?
3.教师小结
师:药品是在生病时治病用的,小朋友千万不可以自己乱动、乱吃药,有些药是甜甜的,但不能当饮料喝。
二、结合游戏,了解生病后应该怎么办
1.谈话:我生病了。
师:小朋友,当你生病的时候应该怎样做?(要及时告诉家长,配合医生进行检查,乖乖吃药治疗)
2.角色游戏:小医院。
师(教师扮演医生):小朋友,请你说一说哪里不舒服,请回去按时服药,记得在妈妈的帮助下吃药,自己不可以乱动药品。
三、结合儿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师:我们一起朗颂一首儿歌吧:小药瓶,桌边放,宝宝伸手要拿药。妈妈看见把头摇,不能随便去吃药。
活动延伸与建议:
1.结合区域活动提醒幼儿不能随便吃药。
2.请家长将家中的药箱尽量放置在孩子不易触摸的地方,并经常提醒孩子药品不是食品,不可以乱动、更不能乱吃。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457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