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平凡的世界概况和读后感篇一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资源产品征税已成为通行做法。资源税在西方发达国家属于绿色生态税收,主要目的是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资源税由收益型转向绿色生态型“国外资源税的征收有一个调整过程”,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钢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环境的恶劣迫使发达国家自1970年代开始调整税收政策,资源税由收益型转向绿色生态型。进入后工业社会,发达国家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步入成熟阶段,表现为许多国家普遍征收较高的资源税。如日本和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都对能源产品征收重税。据测算,德国的燃油税率(税收占税前价格的比率)在200%左右,英、法等国与德国持平。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经商处朱伟革先生告诉本报记者,德国资源贫乏,石油和天然气几乎100%依靠进口。德国主张自由贸易,对能源进出口贸易没有限制,不征收资源税或特殊关税。对汽油征收矿物油税,每升0.65欧元。另外,德国有石油储备协会,凡经营与石油有关的企业(炼油厂、石油进口和经销公司)必须加入该协会,并按进口或生产的数量与品种缴欧元会费(平均每升约5欧分),这些公司可以将其缴纳的会费纳入石油商品售价,只需在发票上注明价格含法定储备费用,并列出具体数目,各销售环节均按此开具发票。
与欧洲和日本等国不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联邦制国家能源税负担相对较轻。美国把资源税列入生态税,其中开采税是对开采自然资源(主要是石油)征收的一种消费税,目前已有38个州开征了此税。开采税收入仅占各州总收入的1%-2%,但税率却相对较高。孙钢说:“正是开采税抑制了处于盈利边际上的资源开采活动,减少约10%-15%的石油总产量。”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资源大国俄罗斯的资源税征收情况较为复杂,据原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经商处邵先生介绍,俄罗斯于2001年进行了全面的税制改革,建立了新的自然资源税制系统。从2002年1月1日起以矿产资源开采税,替代了原先存在的三种税矿产资源开采使用费、矿物原料基地再生产提成和石油、凝析气消费税。对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课税额规定了特殊的分配方法,这些税款列入地方预算30%,列入联邦主体预算30%,列入联邦预算40%。开采其他矿产的税收分配比例是:50%列入地方预算,25%列入联邦主体预算,25%列入联邦预算。除了矿产,俄罗斯还对地下水开采征税,地下淡水开采权税的最高水平为所开采原料价值的2%-8%。水资源税联邦预算占40%,联邦主体预算占60%。国外资源税的归属情况各异,大部分是中央和地方共享,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有中央独享,给地方以财政补偿,如英国。英国税收收入和权限高度集中于中央,税收分为国税和地方税。地方税仅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0% 左右,构成地方财政主要来源的是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补助。
和德国一样主要依靠进口的日本,其国内不同的资源税分属于中央税和地方税,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金柏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日本现行三级税制,共有53个税种,地价税、挥发油税、石油天然气税等属于国税,由大藏省统一征收;属于地方征收的资源税种有轻油交易税、特别土地持有税等。对各种资源拥有所有权的中央拿了资源税的大头,地方征收的只是小头。
能源重税政策使日本和欧洲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远远走在了美国前面,美国的gdp大约占全球gdp的26%,消耗的能源大约占全球能源消耗的24%。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四国的gdp总量大约占全球gdp的35%,消耗的能源仅占全球能源消耗的14%。
引人注目的是,乌兹别克斯坦政府2005年大幅度提高了石油、天然气和贵重金属的资源税后,又在2006年底公布的新“矿产资源税”(2007年1月1日起生效)中大幅降低了油气资源使用税,如天然气资源税从58%降至30%,石油从35%降至20%,凝析油从32%降至20%。与此同时,乌政府还大幅度降低了石油制品的消费税,如汽油的消费税从45%降至28%,柴油从40%降至25%,航空煤油从20%降至8%。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孙壮志认为,对资源课以重税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行,应结合具体国情考量。
此外,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对土地矿产资源征收权益金,美国的石油权益金达到石油价格的15%-20%,俄罗斯的石油权益金采取级差式方式征收,超过一定价格的收益,国家按90%征收权益金。
从各国实践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成为各国设置资源税的最主要目标。德国曾是欧洲最大的煤矿生产国,同时是世界第四大钾肥出口国,德国经济从煤矿和钾盐矿得到不少好处,但矿产开发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莱茵河曾经臭不可闻。朱伟革介绍:“德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成本太高,政府给煤矿工人提供巨额补贴,让其逐步过渡,最后关闭煤矿。”今后德国对资源的需求将主要依靠进口。
国外资源征税的启示我国资源税自1984年开征,当初设立是为了调节级差收入,“虽然几经调整,但还是比较粗线条的一个税种。”孙钢说。
综合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意见,他们认为我国的资源税有三大缺憾:一是覆盖面太窄,我国仅对7种矿产品征收资源税,而俄罗斯、法国、瑞典等国将土地、森林、草原、滩涂、海洋和淡水等自然资源也列入资源税征收范围。在中国,廉价的土地矿产资源成了少数垄断集团的大餐,由此引发行业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学家樊纲曾指出,我们搞现代化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去搞矿业,搞房地产?因为谁拿着土地和资源意味着谁就拿到一块财富了,“治理暴利非重税不可”。
二是税制不合理,以“销”计税或以“用”计税的依据,加之资源税归地方政府,助长了对资源的滥采。按现行汇率测算,我国的单位资源产出仅相当于美国的1/10和日本的1/20.以煤炭为例,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资源回收率能达到80%左右,每挖1吨煤消耗1.2吨-1.3吨资源。而《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煤炭资源回采率平均30%。占煤矿总数约30%的乡镇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10%-15%,这意味着每挖1吨煤要消耗5吨-20吨资源。据统计,中国在1980-2000年的20年间,浪费煤炭资源280亿吨。
三是税率较低,我国征收资源税目的是调节从事资源开发企业由于资源本身的优劣和地理位置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属于矿产资源占用税的性质,相对于国外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率10%至16%的标准,我国资源税率处于绝对低位,其中最低之列新疆的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补偿费,其征收率仅为1%。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谢志华告诉本报记者,不少外商热衷于到中国采矿,或者入股我国的矿业企业,“国外投资商以极低的成本,享受着我国低价资源带来的极大收益”。
此外,中东、欧美等国为避免石油企业暴富,都有暴利税或溢价分成。如海湾石油大国沙特阿拉伯,石油企业除缴纳特许经营税,国家同时享有溢价分成。而我国石油企业的资源溢价都被当作企业的利润处理,中国石油国企的年均国有资本增值率不到2%,但净利润增长率却高达100%以上,石油资源溢价成了外国投资者的利润分红。对此,樊纲认为,中国目前需要适当提高资源税税率,明确资源溢价的归属。明确资源产权,实行资源开采特许拍卖制度,这是资源税改革的基本方向。
平凡的世界概况和读后感篇二
读完《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的内心心潮澎湃。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生产责任制之前的贫穷和生产责任制之后的好处,其中的人物更是让我感慨万千。金波为了朋友竟然打班长,我敬佩他的仗义。兰香的孝心更令我为之一振,竟为了一些漏水哭了半天,少平走南闯北的精神让我大受鼓舞,还是少安和秀莲的能干更值得一提,两个操持这个砖窑厂,整天累死累活也不埋怨,还一如既往地继续干,还有田富堂和金城武的精明。
不平凡的事,我认为不是你干出了一番多大的事业,就算你干出了一番大事,也就是红极一时罢了,就像那些明星不也是兴起一时吗?不平凡的.事做起来不简单也不难,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要有高尚的品德,要孝敬父母,要帮助他人,更要有战胜超越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人的一生,从出生起就注定平凡而短暂,但为什么有些人就不会虚度一生,而有些人却碌碌无为一辈子,这就要看我们自身的努力,也可以说是理想的力量。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试验了1000多次失败了1000多次,但最终发明成功了,这是因为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一个发明梦想。我们现在有可能还不能发明什么,但我们设定一个理想,树立一个榜样。
我们活在当下,就不要怀念和后悔以前的种种,也不要太憧憬未来的繁华,因为人,谁也不能预料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我认为我们就要过好现在的每一天,为未来的理想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垫下基础,首先就要搞好学习。总之,想着一些不平凡的事,简单之中有难,难中又有简单。
看完这本书,我收获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这本书更让我铭记在心的是平凡与不平凡的区别,让我知道了应该在这《平凡的世界》里做一些不平凡的事,还让我看见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农民的疾苦,让我看见了这个强大的祖国的来之不易。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向着理想和不平凡前进!
平凡的世界概况和读后感篇三
世界森林资源概况绿缘思潮专业驿站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改善人类居住环境、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保障国土生态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提出了国际森林问题,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森林问题已成为相关国际公约的重要内容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焦点问题,全球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致力于开展以“获取全球森林信息”为目标的森林资源定期评估工作,得到了各国政府的积极参与。fao最新开展的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以掌握世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进程为目的,对1990年以来全球森林资源及其功能效益变化趋势进行了监测与评估。并于2006年2月,通过联合国森林论坛发布了《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公布了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结果,全面分析了全球及各国森林资源状况及其演变趋势。
一、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
(一)世界各国森林面积分布不均衡。全球三分之二的森林集中分布在俄罗斯(20.5%)、巴西(12.1%)、加拿大(7.8%)、美国(7.7%)、中国(5.0%)、澳大利亚(4.1%)、刚果民主共和国(3.4%)、印度尼西亚(2.2%)、秘鲁(1.7%)和印度(1.7%)等10个国家,其中前5个国家森林面积占全球的50%以上。有105个国家的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的比重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但世界上也有62个国家的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的比重不到10%,其中,有些国家如莱索托、吉布提、埃及、利比亚、毛利塔尼亚、科威特、摩纳哥和瑙鲁不足0.5%。
(二)多数国家的森林以公有林为主。全球84.4%的森林是公有林(指林地所有权,包括国有和集体),13.2%的森林是私有林。《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涉及的229个国家和地区中,74%的国家其公有林超过50%,其中47个国家的森林全部公有;24%的国家其私有林超过50%,其中纽埃岛、库克群岛和基里巴斯3个大洋洲岛国和群岛森林全部私有。森林面积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中,俄罗斯、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全部公有,印度、加拿大、秘鲁和澳大利亚的公有林分别占98.4%、92.1%、83.1%和72.0%,美国的私有林在森林面积中的比重较大,为57.6%。
(三)世界各国森林每公顷蓄积差距大。世界上不到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森林每公顷蓄积大于全球平均水平(110立方米/公顷),其中14个国家和地区森林每公顷蓄积超过200立方米,瑞士、奥地利和法属圭亚那地区高于300立方米,分别为368立方米、300立方米和350立方米。多数国家森林每公顷蓄积不足全球平均水平,包括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泰国、希腊和西班牙等在内的47个国家和地区森林每公顷蓄积不足50立方米,有些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也门低于10立方米。森林面积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中,刚果民主共和国森林每公顷蓄积较高,为230.8立方米,巴西、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分别为170.1立方米、115.9立方米、106.4立方米和99.5立方米,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四)全球三分之一的森林是原生林,人工林不足5%。全球原生林占森林总面积的36.4%,人工林占3.8%。原生林集中分布在巴西(31.1%)、俄罗斯联邦(19.1%)、加拿大(12.4%)、美国(7.8%)和秘鲁(4.6%)5国。原生林占本国森林面积的比重大于50%的国家和地区有19个,其中巴西的原生林占87.1%,秘鲁88.8%,加拿大53.3%,印度尼西亚55.0%,墨西哥51.1%。人工林主要分布在中国(22.4%)、俄罗斯联邦(12.1%)、美国(12.2%)、日本(7.4%)、苏丹(3.9%)和巴西(3.9%)。人工林占森林面积的比重大于20%的国家和地区有38个,有些国家如阿联酋、阿曼、科威特、佛得角、利比亚和埃及的森林全为人工林。
(五)全球森林的三分之一用于木质和非木质产品生产,11%的森林指定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用于生产木质和非木质产品的森林比重大于50%的国家和地区全球有43个,有些国家如克罗地亚、芬兰、法国、希腊和爱尔兰的比重超过90%。有22个国家和地区将30%以上的森林指定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些国家如留尼汪、中非共和国、新加坡、塔吉克斯坦和新西兰指定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森林比重大于70%。全球指定用于水土保持的森林面积比重为9.3%,其中有31个国家的比重超过30%,有些国家如肯尼亚、利比亚、科威特、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90%以上的森林用于水土保持。全球指定用于提供休闲、旅游、教育及宗教场所等社会服务的占3.7%,有些国家如塞拉利昂、亚美尼亚、德国和巴西指定用于提供社会服务的森林比重超过20%,德国达42.3%。
(六)每年近百分之四的森林受到各种灾害的影响。全球每年平均有1.04亿公顷的森林受到林火、有害生物(包括病虫害)以及干旱、风雪、冰和洪水等气候事件影响,其中受森林病虫害和林火影响的面积较大,分别占65.3%和26.7%。受灾害影响森林面积的83.5%集中分布在美国(23.5%)、加拿大(15.6%)、印度(12.5%)、中国(7.6%)、俄罗斯联邦(7.4%)、缅甸(6.2%)、乍得(5.9%)和芬兰(4.8%)。这些国家受灾害影响的森林面积占本国森林面积的比重分别为8.1%、5.3%、19.4%、4.5%、0.9%、18.8%、50.0%和22.1%。其中,受病虫害影响森林面积较大的国家有美国(2246.6万公顷)、加拿大(1423.8万公顷)、印度(940万公顷)、中国(707.4万公顷)、俄罗斯联邦(591万公顷)和蒙古(279.8万公顷),这些国家合计占全球的90.8%。
《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制定森林政策,开展植树造林,人工林面积持续增加,森林正由木材生产向多功能利用转变,森林可持续经营取得新进展。但全球森林面积,尤其是原生林面积继续呈减少趋势。
(一)全球森林面积总体上继续呈下降趋势,但减少的速度变缓。2000至2005年全球年均净减少森林面积730万公顷,但与20世纪90年代(1990-2000)全球年均净减少森林面积890万公顷相比,减少速度明显下降。世界上有56个国家及地区森林面积在过去5年中增加,年均增加森林面积合计为556.4万公顷,其中中国、西班牙、越南、美国和意大利5国增加最多,分别达405.8万公顷、29.6万公顷、24.1万公顷、15.9万公顷和10.6万公顷。但仍有77个国家及地区森林面积呈下降趋势,年均减少森林面积合计为1288万公顷,减少较多的国家有巴西、印尼、苏丹、缅甸、赞比亚、坦桑尼亚和尼日利亚,年均分别减少310.3万公顷、187.1万公顷、58.9万公顷、46.6万公顷、44.5万公顷、41.2万公顷和41.0万公顷。其中尼日尔、刚果民主共和国、几内亚、文莱、尼泊尔、菲律宾、泰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墨西哥、澳大利亚和马达加斯加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减速变缓。
(二)全球人工林面积增速加快。2000至2005年全球人工林面积每年增加280万公顷,高于20世纪90年代的225万公顷。世界上有85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林面积呈增加趋势,过去5年年均增加合计294.9万公顷,其中年均增加面积较多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联邦、美国、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智利和澳大利亚,分别为148.9万公顷、32.0万公顷、15.7万公顷、12.9万公顷、8.4万公顷、7.9万公顷、6.1万公顷和5.6万公顷。但仍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林面积呈减少趋势,过去5年年均减少合计16万公顷,其中年均减少面积较多的国家有苏丹、菲律宾和哈萨克斯坦,分别为4.7万公顷、4.6万公顷和2.9万公顷。
(三)全球原生林面积迅速减少。受毁林开荒、择伐及其它人类活动影响,2000至2005年全球年均净减少原生林面积702万公顷,与20世纪90年代(1990-2000)全球年均净减少原生林面积387万公顷相比,减少速度加快。《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列示出原生林数据的97个国家和地区中,有36个国家原生林面积在过去的15年持续减少,有些国家如美国、巴西、越南、尼泊尔、奥地利、保加利亚、危地马拉、塞内加尔、哥伦比亚和亚美尼亚2000至2005年减少速度快于1990至2000年。有11个国家原生林面积持续增加,主要分布在日本、西班牙、瑞士、瑞典、吉尔吉斯坦、土耳其、爱沙尼亚、立陶宛、波兰和斯洛文尼亚等国。
(四)森林由木材生产向多功能利用转变。自1990年以来,用于木质和非木质产品生产的森林面积减少了4046.9万公顷;用于水土保持的森林面积增加了4134.2万公顷,在森林总面积中的比重增加了1.3个百分点;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森林面积增加了9600万公顷;用于提供休闲、旅游、教育及宗教场所等社会服务的森林面积增加了约1.05亿公顷,全球森林向多功能利用转变。世界上有59%的国家用于木质和非木质产品生产的森林在森林面积中的比重下降,有些国家如马拉维、几内亚比绍、越南、斯洛伐克、洪都拉斯和秘鲁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有53%的国家用于保持水土的森林在森林面积中的比重增加,有些国家如中国、阿尔巴尼亚、波兰和罗马尼亚增加了10多个百分点。有近70%的国家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森林在森林面积中的比重增加,有些国家如喀麦隆、尼日利亚、泰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尼加拉瓜和秘鲁增加超过15个百分点。有15%以上的国家用于社会服务的森林在森林面积中的比重增加,有些国家如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巴西增加超过5个百分点。
平凡的世界概况和读后感篇四
世界人口增长率
目前世界人口,年增长率1.33%。尽管人口增长率在下降,但世界每年净增人口7800万左右。世界妇女平均生育2.8个孩子。其中,发达国家1.6个孩子,发展中国家3.1个孩子,最欠发达国家5.3个孩子。世界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4岁至66岁。其中,发达国家为74.5岁,发展中国家63.6岁,欠发达国家52岁。
近30 年来,中国大约减少了 3.38 亿多人口的出生,这意味着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世界 60 亿人口日将提前四年到来。
世界人口结构
发展中国家15岁至24岁的年轻人约10亿。由于生育率的降低和寿命的延长,人口的老龄化成为一个普遍问题。到2015年,60岁和60岁以上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13%。
世界人口健康寿命
世界卫生组织4日公布了该组织对192个成员国居民健康寿命的预测及排名顺序,预测出的健康寿命已减去居民一生中可能罹患疾病的时间。日本以居民平均健康生活时间74.5年位居第一。中国以62.3年排名第81位,在发展中国家里位居前列。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有史以来首次对各成员国人口进行健康寿命预测。据悉,这次预测的是1999年各成员国出生儿童的健康生活时间。在预测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考虑了各国居民各种常见病和流行病的发病率、居民的生活习惯、暴力倾向、饮食结构、吸烟及酗酒者占全国的人口比例、医疗卫生条件以及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多种因素。
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其中塞拉利昂位居最后,其居民的健康生活时间仅为26年。艾滋病是影响这些非洲国家居民健康寿命的主要原因。
世界人口卫生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20日在这里发表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表明,191个成员国的卫生体系之间差别巨大,发达国家拥有较好的医疗服务体系,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穷国在 不同方面则差距很大。
这份题为《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争取一个更为优良的卫生体系》的报告首次将191个成员国的卫生体系作了排名。排列前10位的国家是:法国、意大利、圣马力诺、安道尔、马耳他、新加坡、西班牙、阿曼、奥地利、日本。美国排在第37位,俄罗斯为第130位,中国排在第144位。排在末尾的大多数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排在最后一位的是塞拉利昂。
报告指出,世界各地的穷人总是无法享受充足的医疗保障。报告说:“与其他人相比,穷人们不受尊重,他们甚至享受不到医疗补助,而且他们的治疗条件也总是不能令人满意。” 世界卫生组织评估各国卫生状况的标准有5项:居民总的健康水平,居民中的健康差异,居民对卫生体系的满意程度,卫生系统的分布,以及各阶层居民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
平凡的世界概况和读后感篇五
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
贫瘠厚重的黄土高原上曾经有这样一群苦难的人,他们机械式地生活,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今天一个政策可以塑造他们,明天一个决定也能够摧毁他们。幸运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也只能提心吊胆的生活着,不敢有一丝作为。他们朴实平凡的就像脚下的土地、风中的尘埃,他们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身体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但他们守旧、落后、困倦、贫穷,就像烟波浩渺的海绵上随波逐流的船只,没有方向,没有出路,人生只能任由命运摆布。这种无助的感觉就如同青藤扎根在心里,越揪越紧,以致让人窒息。
本书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形象地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
当少安因为无钱读书而退学,独自承担起家庭,他与润叶的爱情是那么的让人惋惜,对于家他没有一点点的自私,为了家里能够维持下去,他放弃了润叶。他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给不了润叶幸福,他知道他的老婆必须是能够与他一起撑起这个家的。他是一个很精明很勤劳并且思想很先进的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能够发家致富并不超出我们的意料,他的经历却是几经坎坷,几度起伏。在事业上如日中天时他的妻子却病入膏肓。
当少平在村里不当教师后,他没有向命运屈服,不愿一生只为填饱肚子而活着。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尽心尽力地干活,成为一名优秀工人。但是,这一切绝不是靠运气。在他闯荡过程中,他背上的疤,告诉我们他付出了多少;他破烂的行李,告诉我们他的生活有多苦;黑夜中微弱的光芒,告诉我们他的求学精神有多么顽强。
平凡的世界概况和读后感篇六
世界永远是一个整体,从古至今,亘古不变,好像欧洲中世纪辉煌的古建筑群:神秘臃肿。
从远古走来,那个茹毛饮血的时代,令人生畏,但却对许多探险者而言却充满诱惑,也许就像今天的戈壁沙漠,越是荒凉,越蕴藏着无限生机。
试想,穿越时光的沟壑,淌过那条神秘的银河,在那个充满饥饿与野蛮的时代与自然撞击,与雷鸣闪电共鸣,与野人群舞,感受华夏文明创始的发源,兴奋激动,感受时代的召唤,感受前所未有的酣畅淋漓。
也许时光太远,凡此种种也只当做一种憧憬,但却伊始于
唐诗
宋词中的江南塞北的雄旷抑或小桥流水成了愈多人的梦中追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塞北残血半边天的壮丽美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初春江南之景;也许过不了多久,待‘日出江花红胜火’时,小桥流水人家意境更加完美。也可试想在烟雨朦胧的江南小镇,袭一身白衣,撑一把油纸伞,漫步于黛瓦间,感受历代才子佳人的美好抑或携一束长笛,登上那远眺的亭阁,散乱无羁,抒发心中情愫;当然也可于漫雪时节携友泛舟于湖心,饮酒乐甚。凡此种种,是游历江南梦碎。
在凡尘旧梦中,似乎那个梦碎的江南已离我们远去。而今的午夜梦回却执着于那一刻的功名利禄,半边曙光的星空,稀疏的巷道上却拥立着中世纪般的建筑,让人迷失。
每当在星点泛滥之时,总会追问自己到底属于天际间的哪颗星星。处于这个生活节奏愈加快节的时代,连心中那坚守的芳洁也被无情占有,不知是自我的消融还是相互渗透。
平凡的世界概况和读后感篇七
你以浩浩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在《人生》漫漫长途中写下了《振憾人心的一幕》,仅四十二岁,你竟盍然长逝,多少人未来得及和你告别呀。
光阴荏苒,转眼间你已经离开我们二十五年了,可你留给这个世界的巨大财富,一直被我们分享着,始终在砥砺着我们。文学是神圣的,你为这神圣的事业肝脑涂地了,每每想起你和读你的作品,都让我感慨万分。
记得那是在1982年,我们举办了文学写作学习班,请关本满老师和我协办,还请来了省市不少名家来授课。那时你的小说《人生》轰动了中国文坛,你正在咸阳改写《人生》电影剧本。西影厂催得很急,你正在日夜兼程地“躲”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拚命地赶写。与您联系后,您没提任何条件,竟欣然答应了。您说:“应该去和大伙见个面”。那浓重的夹着陕北味的质朴的语言,很是令人感动。
也许,改革开放后,最早走进中国航空发动机企业的著名作家,你是第一位。你得知我们这里是制造国之重器的军工企业,连连称赞说“了不起,了不起”。
你是裹着夜色来的,看到在坐的有两鬓挂霜的老同志,也有不少的年轻人,你很欣慰。你谦和地向大家问好,想不到竟是那样的腼腆。中等的个头,厚实的身板,宽宽的额头,头发有些散乱,一看便知是条北方的汉子。那身简朴的衣着,走在人群中,谁也不会想到这就是已在中国文坛闻名遐迩的路遥。
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了,这个夜晚也显得特别的短。大家围绕《人生》从高加林的反叛,到刘巧珍的命运,从中国的文坛到世界文学的发展,你讲的朴实自然,又颇具见地。当时,我真不敢恭维您的口才,但又的的确确被您深邃的思辩所感染。
已是晚上十点多了,你还要赶回咸阳。来时你没在这里吃一口饭,仅清茶一杯,确耗去你许多宝贵的时间。我们真不忍再占用你那宝贵的时间了,因为我们读过《女友》才连载的你写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一文,我们知道,你的夜晚是怎样度过的,多少年了,你是枕着日出入眠的。
你说,要是有时间,真想到厂里来看看,你感到搞航空发动机很神秘也很神圣,你幽默地说,把这么一大堆金属弄到天上去运转,可真是太难了。你还说,过去积累的生活都是黄土味的,这么大的现代化企业,那素材能拉几车皮啊。
记得是我们单位的北京吉普车送的你,出单位大门时,你扭头一看说,哇,好大的门啊,上下班上万人,骑着自行车一定是车流滚滚。
人生难免有种种缺憾,对任何必有一死的血肉之躯来说都要经受些磨难,因专注创作而于人情世故颇有怪僻听你也是如此,对你的早逝,又怎能不令人感叹!
十一月十七日,这是你的忌日,匆匆忙忙地你已过世了整整二十五年来,这些年世界和中国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坛上也起了不少波澜,我见到你的文集、文选一套套地出版,看到你的小说,你的精神被一个个还未倒下的文人们传看和承传。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我于观光间小憩片刻,与一青年谈及到您,那青年的双眼顿然发亮,象当年的热血青年说到了延安。
多年来,媒体上你的名字还在不停地浮现,你的故事成了人们讨论或议论文坛的一个特有话题。大伙都说你是累死的,也有人说是春蚕吐尽了丝,油灯把油熬干了。我知道对这些话你已听不见,但你以“死得娇艳”让世人看到了一代文豪用血汗竖起的标杆。
你去世后,我曾到延安去看你,你的墓坐落在了延安大学的后山上。当时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校门很壮观,景色亦然。校内有不少窑洞,有窑洞的大学在世界上可能少见,延大是有着光荣传统的学校,你是从这里毕业的,叶落归根,延安大学以你为骄傲,你的回归,使这所大学更添了不少神秘、神圣感。
山,是陕北黄土高塬上特有的土山,耐旱的榆树崛犟地挺着腰身,脚下的小径旁有些许的荠荠草和野草,在几个学生的指点下,我延山坡而上,看到了一个不大的坟冢,冢前有一碑,上书“路遥之墓”,字是原陕西省委宣传部长王巨才书写的。听说勒石的是一位陕北的石匠。
就一冢一碑,在这里显得很孤单,就一碑一冢,在这里书写了关于生命、关于人生的大诗篇。伫立墓前,让目光穿越那沟沟壑壑,看渐枯的延河缓缓东逝,心中不免生出些许的悲怆来。暮色卷一抹文照洒在碑前,有光印在“路遥”两字上面,象是抚慰,象是感叹,但我仅仅是沉思了良久,又不由得把思绪调到了当年。想那当年的延安,想那文人的磨难,想了很多。
【本文作者:郭勇。(公众号: 落鱼儿文学)】
平凡的世界概况和读后感篇八
时光总是不停地流转,岁月带走了许多只能回首的过往,曾以为已经淡忘了,却又清晰地铭记在心。
蓦然回首的一瞬间才恍然明白,原来平凡的烙印一直都铭刻在心。依然还能感受到平凡的世界那不平凡的力量在心底蔓延开来,甚至是成为了超越一切的存在。平凡的世界在脑海中至今依旧是历历在目,清晰又难以遗忘。
路遥先生耗尽毕生心血的著作平凡的世界不仅震撼了他所在的时代,激励了一代人,也将会深深地影响着更多的人,超越时空的限制,成为永恒的精神存在。路遥先生以他最普通却又最深刻的文字构造了一个平凡的世界,以一群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感悟着人们平凡的世界其实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以他们平凡的人生来渲染出一个不平凡的世界。正是因为他们,平凡的世界才会愈发的不平凡。同样,我们这平凡的世界里也许只有平凡的我和平凡的你,但正是因为有平凡的你和我不断超越平凡的自我,平凡的世界才会显得不平凡。
我们所要一生铭记的是平凡的`世界并不平凡,也没有平凡的人,只有平凡的世界里不平凡的你我!
昨天已成为过去,也会渐渐地沉淀在平凡的世界中。过去是令人难忘的,也会不断作为无法抹去的人生经历,在平凡的世界中彰显着不平凡。也正因如此,我们身处在平凡的世界中却不再平凡!
人生在世,几许如梦。浮沉一生,归于平凡。平凡的故事有悲也有喜;平凡的经历有伤痛也有欣慰;平凡的人生有隐没也有闪耀。平凡的世界有我也有你。
曾今,我们会觉得自己是处在被世界所遗忘的无名角落,认为自己很平凡,在平凡的世界中更是平凡的如烟沙轻逝,也无人在意看得会。
如今,时过境迁,回首已过经年。渐渐明白其实,我们曾有许多不懂。或许,我们什么也不懂。但我们不是平凡的存在,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平凡的人。即使是静默的如尘埃般存在,也湮没不了不平凡的隐隐光芒!
寂静的夜空默然无闻,平凡的世界光芒闪烁。月如星海一粟,人为浮生一物。也许,你我确实很平凡,但正是因为在平凡的世界里有平凡的我,也有平凡的你,不断的在超越平凡的自我,渲染着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才会不平凡!
纵然是如今的没入凡尘,光华难显;折转经年也依然会洗净铅华,褪却凡尘。
但凭我们一直会坚守的信念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平凡的我们并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概况和读后感篇九
con1();
——题记
黄昏,村庄。
余晖倚在村庄的一片麦田上,金灿灿的。麦田里零零星星出现几个身影,他们头上戴着一顶草帽,脖子上挂着一条脏兮兮的毛巾,穿着再朴素不过的褂子,鞋面上还粘着些许的泥土,他们的手掌布满了茧,这便是最平凡的农民。
炽热的阳光下,是他们坚挺的身影,日日早起干农活,让麦田显得生机勃勃。他们是充满活力的,他们是和蔼可亲的,他们是那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赤着脚丫,不怕脏,不怕累,在麦田里自由穿梭,他们是在这片麦田里长大的。现在,他们是这里的家长,麦子是他们的子女,他们希望子女们能够茁壮成长,他们的心是与麦子紧紧联系在一起。
他们的辛勤汗水换来了粮食的丰收,正是这些粮食让我们填饱肚子,带给我们满足感,幸福感,也让家里那热腾腾的饭碗,成为独属于家的温暖。
他们是平凡的,但他们每天都在创造不平凡。从小的方面讲,他们是在为自己的生计劳作着;从大的方面讲,他们则是在为世界人民服务着。
深夜,城市。
如果把城市看作巨人,那城市里的人就是一个个的小矮人。他们都渴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看这世界的风景。可谁又可以办得
到,他们只能一步一步往上爬,争抢着的人多了,就变得不那么容易。在这些人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断的在跌落中前进——台灯前堆放着零零散散的文件,四下无人的情况下,这束灯光,是显得那么寂寞。青年扶了扶眼镜,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打,眼睛里满是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文字,表格,容不得其他东西。疲倦,再一次伴随着他,这样的加班熬夜,对他来说已成家常便饭,每天的生活也是在复制粘贴。
他是这座城市中的万分之一,或许是为了升职加薪,或许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或许是为了公司发展……有千千万万种理由,无论哪一种,他的身上总是少不了那份执着。
他是不平凡的——生活给他无数的困难,他依旧笑着前行,生活是来折磨他的,他无畏,不弃,在无数跌倒中爬起。眼前的日子就像波状的曲线,在循环中度过,但他相信这样的日子是有限的,因为自己的努力奋斗,就是给生活的一个最好答复。
在平凡的世界里,褪去所谓的贫富,脱下所谓的华丽,每个人都是这世界平凡的物种。每个人为自己想要过的日子而奋斗着,为自己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世界是平静广阔的大海,我们每个人就是其中的暗潮涌动。那么,在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465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