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反思匀变速运动教案篇一
一、教学效果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ui及其变形公式u=p/i和i=p/u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关于电功率计算问题。实际教学效果与备课设想的差距不算太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完成了学习目标,知识导学的效果很明显。大多数学生在知识迁移中公式选择十分准确。
2、本节课教师在课堂中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对教学重点进行点拨;学生通过阅读教材,配合适量练习,进行自主学习,较好地完成了学习目标。教法与学法浑然一体,可谓一石双鸟。
二、教学过程反思。
课堂的教学核心是达标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师借鉴郭思乐的“生本教育”和韩立福的“有效教学”理论,设计了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
通过读学习目标,学生以感知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真正对新课内容及学习要求一目了然,做到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在巩固旧知识环节中,使学生通过温故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夯实了基础。这样将所有学生,拉到先前知识点的同一起跑线上。然后,学生带着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自主阅读教材,经教师在课堂中巡视获悉大多数学生能自主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紧接着大多数学生能运用新知很好地完成新知训练题,当堂达标率百分之八十以上。在这之后,通过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大多数学生也较容易地再次获取新的知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真正地达到知识的升华;最后学生基本完成了针对性、典型性、梯度性较强的新知识巩固训练。由于学生在其他环节中计算能力低,解决问题有障碍,导致课堂尾声处时间略有不足,于是“新知识巩固训练”和“知识点归纳”两个环节落实得不是太好。教师也只好挂出早已准备的小黑板,要求学生课下将板书设计抄写在导学案中。
三、 教学启示反思。
教学中只因出现小小的失误,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了解不透彻,对学生知识基础估计得太高。我要很好地吸纳诸位评课教师对我关心而呵护的建议,以使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更趋完善。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反思匀变速运动教案篇二
我所教的班级是高一(1305)班为二层次,(1306)班为三层次,(1310)班为四层次,虽学生层次不同,可是学生是刚进高一,我在灌输物理思想上是一样的,在教学上的区别也并不大,只是在二层次习题的要求更高一些。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是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这一章知识掌握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以后各章知识的学习,因此,本章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本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概念多、公式多,处理问题可以用公式法,也可以通过图象法加以处理。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运动规律以及图象和实验等。
我对本章的教学首先从基本概念入手,主要让学生理解本章的相关的概念,特别是对质点这一理想化的模型理解和对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并能用之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举例对公式进行讲解,然后对基本的运动规律进行透彻的分析,让学生能熟练掌握相关的运动规律。第三是对两种图象的物理意义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对图象的复习使学生能掌握图象的物理意义,并能用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最后通过对实验让学生学会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掌握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方法。
1 、在“基本知识”的教学中。通过归纳成条文来罗列、梳理知识,这种做法,虽然自己讲得口若悬河,学生却听得漫不经心,没精打彩,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当提出一些创设性的问题,通过问题来推倒公式和规律,学生则精神振奋,精力集中地思考问题,这就是明显反映了学生需要通过问题来学习“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问题”是物理的心脏,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因而也就理所应当地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发挥主导作用。
2 、在“图象和实验”的教学中。图象的意义、应用图象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之后,立即出示相应的例题或练习,学生只管按老师传授的“方法”套用即可,这样,学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即选择判断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也就形成了“学生上课一听就懂,题目一做就错”的现象。在解答问题上,学生就会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这就是课堂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出现了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之后,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怎样才能提高物理课堂的质量,使师生辛勤劳作,换得丰富的硕果?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听懂学会,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安排练习的机会,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可以根据本章公式多;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多等特点,设计一组可将有关公式溶于其中的小题目,让学生做,这样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方法掌握物理、运用物理的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回顾所学的“方法”并作出相应的选择判断,从而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解答相关几种解法,使学生有一个再提升能力的过程。为此,我认为用这种方法进行物理教学,是解决物理教学效率低,质量不高的有效方法。
除了以上的主要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其他一些辅助的教学方法,由于这章的物理公式比较多,我就采用过物理公式大赛,提高学生对物理公式的记忆,达到目的的同时学生也感兴趣。
以后我将一如既往的坚持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模式(“1+1”教学模式),并随时作出教学反思,在反思中进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反思匀变速运动教案篇三
酝酿许久的课程改革这学期正式实施,我有幸参加了今年暑期国家举办的“国培计划” 20__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新课程实验教师远程项目培训,本期也正好担任高一物理课教学,现在实施“新课改”的第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一半多了,回顾这半个多学期的点点滴滴,感悟颇多。
感悟一 高一物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
高一物理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教师难教,学生感觉到也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从教二十多年,在和学生交流时,常听到学生这样说:“物理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许多物理教师也认为这种情况在高一新生中相当普遍,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学习过程存在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初、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知识衔接的梯度过大
初中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易于学生接受。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的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况且高一新生还未形成较好的物理思维方法和解题技能。对数学符号和物理专用符号的区别,图象结合物理情境的想象与思考能力的培养,解题时画受力分析图和运动情境图的习惯和规范还未养成,物理量的单位、有效数字、方向以及解题格式的规范化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2.高一新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还不适应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教学要求
高一新生面对新的教育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少学生感觉还很不适应,心理波动大,存在着明显的“过渡期”。中考结束后我曾对学生的成绩做过一次调查,绝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或很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对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的学习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不适应阶段持续时间越长,对学生学习影响越严重。另外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与初中大不相同,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的课程明显增多,且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进度快,知识原理抽象,各部分知识又相关联,学生如果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概念,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每次上物理课,都觉得听不大明白,不能及时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这样就感到物理深奥难懂,从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
3.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解题能力不适应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教学要求
在运动学中用v-t图象的斜率求加速度,而此时学生还没有学过斜率概念,在运动和力的合成与分解中要用到三角函数知识,而学生却只学过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定义,一般三角函数定义和最简单的三角公式都还没有学,学科知识之间的不衔接也增大了高一物理教学的难度。
感悟二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对于进入新课改的一线教师来说,面临的最显性的变化就是“新教材的变化”,首先,它由原来的一纲一本,变为现在的一纲多本;其次,它变板块体系为模块体系,以模块为单位实施教学;第三,教材 “增胖”了许多,开设了许多栏目,例如,思考与讨论、说一说、做一做、科学慢步、sts等。增多了许多与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紧密联系的信息与材料,因此,如何使用新教材是摆在每个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的体会是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新教材的处理上要做到“用”、“研”、“选”、“活”,既用好教材,研究教材,选好教材,灵活处理教材。
感悟三 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成为课堂教学行为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课程要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面对这些要求,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或只满足于让学生感觉到新奇或吸引学生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要由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由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素质的培养,不断地探索、实验、总结和完善提高。
感悟四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转变教学的方法
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能力的提高,要实现三维一体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首先,对基础知识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致,否则会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并给以后学生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例如:在讲解“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不透彻,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就会经常出现摩擦力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其次,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上,要尽量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不能在课堂上一味地增加课堂的容量,要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我认为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亲近感,从内心乐意云接受新的知识,使知识变得更易识记,更易掌握。例如: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以往的教学过程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板演推导运动规律,接着讲解例题,最后总结解题规律结束教学过程。表面上看,整堂课讲解了例题,教师会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实则不能,很多学生经历了几个星期的学习也不能把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与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记下来,原因是,学生没有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没有得到情感的体验,很难把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一起发掘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透视学生观察,实验、思维等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反思匀变速运动教案篇四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属性,抽出本质属性概括而成。在概念形成阶段,人的认识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在此我对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做了一些粗浅的剖析。
一.析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亿万青少年儿童是祖国明天的建设者,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决定于他们,而决定他们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以及身体等方面素质的,是今天对他们施加的教育。振兴国家,教育是基础,基础教育则是基础的基础,而初中阶段是青少年系统学习科学知识打基础的重要时期。一个人从懂事开始,通过反复不断的记忆、积累、辨别和比较,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已逐步形成一些粗浅的看法,这就是最初的“概念”。进入小学阶段后,这一过程逐步深入。在跨入初中阶段后,他们能够比较系统地、相对严密地接受到科学概念观的教育。这样将面临一个认识上的重大飞跃。而当他们初步掌握了自然科学方面的一些概念之后,他们能从微微张开的科学大门的门缝中初步窥视到科学王宫的宏大深邃,精彩纷呈。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的核心,它是学习物理学、理解物理公式含意、掌握其法则、规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掌握的一个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法,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能效的重要手段。
二.析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内容
物理学是一门基本概念和规律性都很强,同时又能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的自然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质,以及这些物质的变化规律。初中物理内容尽管浅显,但知识覆盖面比较广。物理概念的教学实际上也就是从这二方面来进行的。
1.关于物质基本属性的概念
初中物理给学生介绍了很多有关物质基本属性的概念。如质量、密度、熔点、沸点、比热、电阻等。通过这一类概念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这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以此来认识事物,区别事物。例如:密度是初中物理中第一个比较深入比较详细讨论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自觉地抓住物质的属性大做文章。怎样区别不同物质、怎样说明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等等。在这里把文章做够了,一方面可以在学生初入门时,就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由此及彼进行联想:物与物在本质上区别还有没有别的方面属性?为以后比热等概念的教学作好必要的铺垫。
2.关于物体间相互作用及变化规律的概念
速度、力、功、功率、机械能、电流、电压等这一类概念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一个相对的概念。即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都是按一定的物理规律进行的。如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电能、热能、机械能间都可以相互转化,但在转化过程中都遵循一个规律棗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三.析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应用
学生由小学阶段进入初中阶段是学习过程的大转折。事实说明,部分同学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上不能顺利地完成这个转折,常常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掌握物理概念时遇到了困难。因此,研究概念教学的方法和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师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首先要研究和掌握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
1.重视从实践中引入概念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因为生活实践留在记忆中的形象(表象)容易为学生理解。尤其对于初中学生,从生产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丰富的物理现象是他们认识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活素材布置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简单机械的学习中,课前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杠杆、轮轴的实例以及它们的作用。再如在压强的教学中,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两个实验:①一个较胖的同学和一个较瘦的同学同时站在沙坑中,观察脚陷入的情况如何?②同一个人穿平底鞋和穿细高跟鞋站入沙坑中,脚陷入的情况又怎样?这样,使学生对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先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这样能为压强概念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强烈欲望,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演示实验的作用。对初中学生,尤其要讲究实验形象、鲜明、生动。例如讲磨擦起电这一课,当教师手托一块事先使之带电的泡沫塑料块走进课堂,将它放在一个同学头上磨擦后吸引该同学头发,一定可以很快地吸引住学生,促使他继续了解磨擦起电的原因。又如做电路实验,切忌教师自己在讲台上连接线路,坐在稍后的学生什么也看不见。要讲究示教板的大型化,鲜明化,这方面多费点精力是大有效益的。在讲授新概念之前,教师千方百计要从形象入手。用一开头就抄黑板写定义的方法,是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2.通过应用,对物理概念加深认识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深入不下去。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从正面、反面、侧面全方位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对于物理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初中学生往往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有目的地去观察,只停留在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上。这样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善于观察物理事实方面,不仅要发现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而且要发现特征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以沸腾概念的学习为例,对于水烧开的过程,学生往往只注意冒气泡这一现象,而忽略了其变化,这样不利于形成完整的沸腾、汽化的概念。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水开的全过程:加热前有无气泡?加热过程中,气泡的部位如何?气泡怎么变化?剧烈程度如何?温度是否继续上升等,从而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上正确的轨道。
此外,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表现在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在物理概念学习中,往往不能抓住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并加以联结概括,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加以引导。如在惯性教学中,学生往往能根据紧急刹车等现象列举出某一具体物体在某一状态下具有惯性的实例,这时教师就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由此进一步得出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的结论。
3.合理运用概念,分析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概念认识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志。必须对概念规律的内在联系加以挖掘。有些同学对每节课的单个概念予以理解,却不善于把这些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物理概念之所以有用,不仅在于它是具体的物理现象的概括和抽象,而且在于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学生不能把相关概念综合成一个相连相容的概念网络,也就不能把它们应用于各种物理场合。事实上,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前后都有联系,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即可收到一石数鸟之效。如复习“电功电功率”这一章时,学生比较电功和电热计算公式时,发现有时公式形式是相同的,这时就应引导学生分析:电流做功的实质是什么?两个物理量形式上达到统一蕴藏着一条什么规律?使学生联想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由此进一步分析,何时q=w,何时q≠w。这样,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系统化。
4.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注意教法的多样化
⑴从错误中强化概念的认识
物理概念的学习重在理解。以这样一个力学中典型问题为例:一木块沿斜面下滑,问下滑中木块受几个力作用?很多学生会回答为重力、支持力、磨擦力、下滑力。无形中多出了一个下滑力。分析错误产生原因,就是因为死记概念,没有理解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是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既要有受力者又要有施力者。可见,概念的记忆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有助于物理概念的深化。通过错误从而能够加深学生的映象,丰富学生对概念内涵的认识,也有利于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⑵应用"类比法"帮助理解物理概念
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如速度、功率、密度、电阻等等,在定义的时候思路上是完全相同的:通过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反映物体本身的某种属性。对这些概念,通过类比,使学生能够达到融会贯通。例如把电流做功比做水流做功、把电压比做水压从而可使学生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类比成实实在在的水,从而理解了电流和电压的实质。
⑶把相似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教学
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名称相似,如向下的压力和重力、热量和热能、做功与功率等等对这些概念加以归纳,指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在教学中选择好恰当的教法,或者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综合应用必然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世界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当务之急,是要逐步实现教育本身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实质上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教育革命,它首先要求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同时还要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的现代化。初中阶段的教学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希望今后培养出的人才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衡量?从智力结构来说,就是要求这样的人能准确地把各种实际问题抽象为典范的物理模型。在这个过程中,清晰的概念实为关键。培养人才任重道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握好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概念教学,当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反思匀变速运动教案篇五
传统物理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偏差,往往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重教师而不重学生,如讲细讲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教学表演,往往就被认为是一节好课;(2)重管教而不重自觉,如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自我调控、独立判断;(3)重统一而不重多样,如学生几乎没有可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或自行规划、安排学习进程,教学要求强求一律,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得不到承认;(4)重传授而不重探索,如将学生视为承受知识的容器,教学中一味填鸭灌输、包办代替;(5)重继承而不重创新;(6)重结果而不重过程;(7)重考试成绩而不重全面发展……这一切不仅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业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主体性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也必将影响到社会发展。
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物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接受”、“适应”已有的和既定的一切,也要使他们具有改造和发展现存社会及现存自我的能力。弘扬和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民主,强调自我激励,强调学会学习,将使学生获益终身。
2、物理学习中的“思”与“问”
很多学生认为物理抽象,难学,但又一时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同学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下仔细看书,平时多做些题就能把物理学好,他们也试着这样去做了,可是效果并不理想,那是为什么呢?我想大家都忽视了“思”与“问”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指出了学与思的密切辨证关系。告诫大家在学习中要重视积极思考,才会有收获。物理课程并不象有的课程那样,记住几个概念,几条结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物理不是看懂的,也不是听懂的,是想懂的物理学内容来源于自然现象及生活实践,是研究自然规律的,物理题型灵活多变,光靠死记硬背没有多大用处的,必须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这需要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
物理学习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正确的处理好“思”与“问”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没有问题就没有提高。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地思考,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思”中进步,在“问”中升华。
3、投影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静态变动态,提高学习兴趣
二、师生共同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增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一只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已不适应大面积、快速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用投影教学不仅是教学形式的改变,而且也是教学思想的转变。
4、培养差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5、听课评课教学反思
1.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2.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反思匀变速运动教案篇六
酝酿许久的课程改革这学期正式实施,我有幸参加了今年暑期国家举办的“国培计划” 20xx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新课程实验教师远程项目培训,本期也正好担任高一物理课教学,现在实施“新课改”的第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一半多了,回顾这半个多学期的点点滴滴,感悟颇多。
高一物理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教师难教,学生感觉到也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从教二十多年,在和学生交流时,常听到学生这样说:“物理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许多物理教师也认为这种情况在高一新生中相当普遍,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学习过程存在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初中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易于学生接受。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的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况且高一新生还未形成较好的物理思维方法和解题技能。对数学符号和物理专用符号的区别,图象结合物理情境的想象与思考能力的培养,解题时画受力分析图和运动情境图的习惯和规范还未养成,物理量的单位、有效数字、方向以及解题格式的规范化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高一新生面对新的教育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少学生感觉还很不适应,心理波动大,存在着明显的“过渡期”。中考结束后我曾对学生的成绩做过一次调查,绝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或很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对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的学习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不适应阶段持续时间越长,对学生学习影响越严重。另外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与初中大不相同,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的课程明显增多,且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进度快,知识原理抽象,各部分知识又相关联,学生如果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概念,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每次上物理课,都觉得听不大明白,不能及时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这样就感到物理深奥难懂,从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
在运动学中用v—t图象的斜率求加速度,而此时学生还没有学过斜率概念,在运动和力的合成与分解中要用到三角函数知识,而学生却只学过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定义,一般三角函数定义和最简单的三角公式都还没有学,学科知识之间的`不衔接也增大了高一物理教学的难度。
对于进入新课改的一线教师来说,面临的最显性的变化就是“新教材的变化”,首先,它由原来的一纲一本,变为现在的一纲多本;其次,它变板块体系为模块体系,以模块为单位实施教学;第三,教材“增胖”了许多,开设了许多栏目,例如,思考与讨论、说一说、做一做、科学慢步、sts等。增多了许多与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紧密联系的信息与材料,因此,如何使用新教材是摆在每个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的体会是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新教材的处理上要做到“用”、“研”、“选”、“活”,既用好教材,研究教材,选好教材,灵活处理教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课程要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面对这些要求,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或只满足于让学生感觉到新奇或吸引学生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要由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由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素质的培养,不断地探索、实验、总结和完善提高。
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能力的提高,要实现三维一体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首先,对基础知识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致,否则会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并给以后学生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例如:在讲解“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不透彻,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就会经常出现摩擦力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其次,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上,要尽量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不能在课堂上一味地增加课堂的容量,要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我认为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亲近感,从内心乐意云接受新的知识,使知识变得更易识记,更易掌握。例如: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以往的教学过程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板演推导运动规律,接着讲解例题,最后总结解题规律结束教学过程。表面上看,整堂课讲解了例题,教师会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实则不能,很多学生经历了几个星期的学习也不能把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与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记下来,原因是,学生没有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没有得到情感的体验,很难把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一起发掘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透视学生观察,实验、思维等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反思匀变速运动教案篇七
本节课是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的重要开端,我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图像和公式两部分教学内容。
由图像中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研究展开这节内容的教学,在对实验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由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过渡到匀变速直线的研究,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进而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分类。学生对匀速运动和实验还是十分熟悉的,这个过程进行的很好。
随后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精心挖掘,逐步对v—t图象中加速度、速度的特点进行一一总结,使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了全面、直观的掌握,效果良好。
接下来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数学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设计了运用数学中的一次函数和利用加速度定义式两个角度进行的推导,但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导致了时间上的拖延。
公式的练习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但我在训练解题的审题、画图、解答的规范性方面的要求不够细致,教学效果一般。
最后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这节课的作业,基本上圆满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一、扎实的教学业务能力是获得学生认可最主要的因素,提高业能力是教学成长必备的条件。
二、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三、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结论,而且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结论得到的过程。这也是我这节课遵循的原则。
每节课的反思都是积累和沉淀,我想一个教师的成长不仅是教学能力的成长,更多的是教学观念的提升,从这个层面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一名教师。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反思匀变速运动教案篇八
做得较好的方面有:
1、课前:将学案落到实处;如果第二天有物理课,则在第一天晚上发下学案,要求我所任教的三个班的同学必须在第一天晚上预习课本相关内容,然后将预习检测的内容做好,或多或少地将自已的问题填写在相关位置,下晚自习之后由课代表收上来交由我批阅,我主要是看学生做预习检测做得如何以及提出的问题,将他们提出的问题写在我的学案上,想出第二天应如何讲解才能使学生明白的方法,将之写下来;同时,对学案的内容重新进行思考,该学案的优点在哪,不足之处在哪,如何调整,该补充的内容还是要补充;另外,将课后作业认真批改,错误较多的地方,重点摘录,以便第二天进行集中讲解。
2、上课中:主要是同学们探究问题(特别是在283班),小组合作,共同总结,最后由我归纳知识要点以及得出知识的来龙去脉,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上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发言积极,课堂活跃,能最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方面,289班的情况弱一点。
3、课后:布置作业;第一个作业就是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做适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第二个作业就是预习第二天要上课的内容,就是做学案;同时要求学生整理好错题本,将错题本内的习题经常看看,经常更新和增加,我定期检查。
做得欠佳的方面有:
2、对学案中的习题,还是有点放不下,总希望班上所有的同学能将所有的习题都做完,实在做不出,抽时间也要给他们在课堂上讲解,这样一来,又成了全班一个样,没有了层次。
3、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无论是成绩好的同学还是后进生,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不能够主动地与同学互相讨论,也不会主动地向老师请教,三个班的情况基本差不多,尤其是289班和290班,这个问题一直是这样,暂时还没有想到一个妙方,以后还要继续努力。
4、十月份学习不够,向同行听课偏少,一个月只有2节;十一月份都加油。
5、课后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做得还不够,有待加强。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反思匀变速运动教案篇九
1.怎样给各种各样的运动分类?
2.两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3.怎样判断物体的快慢是否改变?4.能为匀速直线运动下定义吗?
5.生活中哪些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以第3个问题为例,学生本以为一看就知道,太简单,但真正深入进去,才发现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如时间的记录等。再如学生在解决第4个问题时,由于前面的铺垫他们很容易地就给出了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但很快,他们就因我举的汽车运动的例子发现了矛盾,对自己给出的定义提出了质疑,陷入了思考。层层递进的`质疑使学生的思考严密、完整了。
这些逐步深入的问题,顺应了学生的思维逻辑,又能够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因而整堂课,学生自始至终是兴趣高涨,也就能够积极地参与思考。也正是因为质疑的成功才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索、和主动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主动学习方式自然也就形成了,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让位”我还是较为坚决的,几乎所有问题我都放手交给了学生,事实证明我们的学生是有这个实力的。他们面对第3个问题,虽然困难重重,但最终用了两种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最让我惊喜的是给匀速直线运动下定义的过程,他们发现了漏洞,就能补好,这很不简单。但我将位子还给学生后,要反馈学生的各种回答,就成了对我的一个挑战。总体上,我能够合理引导,比如学生在回答第3个问题时,有个同学提出为了留下痕迹可以在鞋底上涂颜料,我马上快走一次,慢走一次。但有些应答可以做的更好。比如在另一个班上课时,当我在播放完4个物体的运动让学生分类时,有同学提出,可以将运动分为快慢不变的运动和快慢改变的运动时,因为这出乎我的意料(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我只是做了简单的回答:“也可以这样分,分类的方式有很多种。”事后一想觉得这个孩子的观察多仔细,他与其他同学有不一样的回答应该得到鼓励,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回答如果能由教师合理引导,学生对运动的认识就会上一个台阶。我想我应该根据学生的两种回答这样说:“看来我们认识运动既要看它的轨迹又要看它快慢是否变化,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最简单的运动——快慢不变的直线运动。”这样既起到了本来的引入作用,又突出了匀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特点:快慢不变和直线运动。究其根本是自己在课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够。我想这也正所谓“教学相长”吧。
或担心学生的能力“不敢让”,二是学生有了主体地位,说得话多了,教师招架不了,当不好导演。纵观整节课,我还是敢于“让位”给学生的,给我深刻感受的是“让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学生的回答往往是在稚嫩、朴素的语言中闪耀着创造的火花,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合理引导和提升,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各种各样的(也可能是超乎教师想象的)答案要处理好既需要敏捷的思维、和语言的艺术,又需要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对教材的高度理解。这一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教师要“变讲课为教学生学”。通过这节课的实践,我对这些过去看来理论化的东西深有体会。
总之,这节课的质疑是成功的,教学设计遵从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三条基本原则。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我努力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了学生,我在教学设计的实施中只起着监控和引导的作用。只是,要做到保证双向反馈的沟通,并能以较强的应变能力处理好突发性的问题,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52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