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长城教学设计教案优秀(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55:56
最新长城教学设计教案优秀(三篇)
时间:2023-06-06 14:55:56 小编:zdfb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长城教学设计教案篇一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词,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挂图,多媒体。

1课时。

1.师: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师: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3.师出示课件,认识长城和运河,指明说看到了什么。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子。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后讨论。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5.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7.同桌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2.为什么会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呢?

3.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4.指名汇报交流。

5.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6.生齐读这两句话。

1.师:学了这首诗歌你都明白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汇报并质疑。

3.师小结。

1.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2.学习写介绍长城运河的短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奇迹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像绸带)

长城教学设计教案篇二

1、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4、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城》这篇课文,说到长城,你首先想到了什么?你对长城的了解有多少。

2、板出课题,学生读课题。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词。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理解词语意思;

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雄伟

3、观看教学录像(课件出示)。教师现场配上文字介绍,学生认真欣赏并谈感受,激发起民族自豪感。

(1) 文字介绍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不到长城非好汉”,无数中外游人远道而来,均以能登上长城、目睹这一天下奇观为快慰。登临长城不但可以饱览长城的宏伟雄姿,古战场的壮丽图景等,同时,还可深切体察与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去为振兴中华、谋求全人类的和平幸福事业而努力奋斗。

登上万里长城,你可以看到脚下的长城依山就势,蜿蜒起伏,如一条不见首尾的巨龙在绵绵山岭上翻滚爬动,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令人叹止。望关山,无限古今情,却不解,今古何所别。万里长城万里长,两千历史不尽言;欲要看尽数千古,长城不登好汉无。

(2) 教师读完,学生谈感受,说说自己此刻的心情如何。教师适当引导其说出“骄傲、自豪”等感受。

(3) 顺势提问: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觉得自豪?请你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要注意把这种自豪感表现在脸上。

1、课件出示文章最后两个句子,指名读,读出感情,全班读。

2、提问: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样的体会?请学生谈一谈。

3、全班再来齐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思考:

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2、请学生概括第一段的大意。

3、提问: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的心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座落在南宁市的地王大厦共有59层,多么壮观啊!长城长一万三千多里,你能感受到这种雄伟的气势了吗?)

1、抄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3、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生字,教师纠正读音;

开火车读、分小组读、指名读,从多方面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教师随机板书

3、继续学生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第二段,概括主要内容

结合课文中的插图或者课件展示的图画,说一说这一段主要介绍了什么。(介绍了长城的具体构造,突出了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

2、重点介绍垛子、瞭望口和射口,请学生在大屏幕上找出它们的具体位置,说说他们的作用。在读课文最后两个句子,引导学生情感升华。这是再谈体会。

3、这篇课文采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学生找一找(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观察长城的呢?(从远到近)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观)

4、学习课文的第三段。

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找找中心句(除了最后一句以外)。

中心句——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一句话连续使用了几个动词,请把它们画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好处:使句子更加连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让学生想象一下,假如此刻自己“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 ,这时你会想起什么呢?(古代劳动人民辛苦、伟大、智慧)

5、带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钦佩之情再读读课文最后两个句子。

“多少劳动人民···”这个句子用了一组关联词,“多少···才”,请学生用这组关联词语造句。说说在这里使用组这组关联词语的好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建造长城不容易,饱含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过渡)是啊,建造长城真的很不容易,作者忍不住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早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气魄雄伟的意思是?去掉这个词语再读这个句子,学生谈感受。

(过渡)啊!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的国家有那么气魄雄伟的建筑,你自豪吗?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感再来读读课文最后这两个句子吧。

6、课件出示外国友人的评价。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情感的升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根据板书,回顾课文。

1、假设现在许多外国游人纷纷游览长城,你会怎样给游客们介绍长城呢?

2、学生写导游词

3、请部分同学来读一读自己写的导游词,然后请同学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1、熟读课文并背诵

2、练习写导游词

长城教学设计教案篇三

1、这节课老师仍然给大家带一首好听的歌,一起来欣赏一下(歌曲:长城长)

2、能告诉老师这是一首歌颂什么的歌儿吗?(长城)

生:……

4.是啊,中华大地上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巨龙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的见证,逶迤绵延的山峰记录了勤劳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一个个坚实的足印;辽阔无边的天空记录了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一声声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号子.同学们,你可知道是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关于长城背后的故事和知识实在是太多了,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亲近长城--(板书)

1.请你迅速的打开书,告诉老师这是一节什么课?综合学习活动--(板书)

1.关于修建长城的历史性资料,旅游名胜-八达岭长城(学生间不同材料互相补充)

2.关于修建长城时的民间故事.(师生共同参与点评)

3.小结: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们对长城有了更多的了解,你们所讲的这些故事中最有名的就是孟姜女哭长城,被人千古传唱,这些故事只是当时流传于民间的传说,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无尽的灾难.但是在修建长城的过程中也不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还记得我们学习了两首边塞诗<出塞>和<凉州词>吗?就是当时战争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能不能背给老师听一听?(学生齐背)

4.一小组为大家齐背<清平乐.六盘山>

7.其这材料的汇报:关于长城的近期新闻进而宣传环保知识.

三.长城知识问答

a、万里长城万里长,万里长城到底有多长?

b、长城的东西起点分别在哪儿?

c、长城是哪个朝代最先开始修建的?

d、起初统治者修长城是为何用意?

e、 长城是一种特殊的防御工程,历史上很多朝代都修筑过长城,下面没有修过长城的是哪个朝代?(a.汉朝 b.北周 c.明朝 d.清朝)

h、万城长城已被列入八大奇迹之一,这八大奇迹中其它几大奇迹分别是什么?(也可以做为课后搜集内容)

3.生……

4.老师听到了你们的心声,也仿佛听到了中华民族郁积了几千年的心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最让我们在这雄壮的国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52657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