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的经优质(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9 16:21:28
三经的经优质(6篇)
时间:2023-04-09 16:21:28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三经的经篇一

2.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3. 解释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4. 周道衰,王纳坠。逞士戈,尚游说。

5.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帷一经。

6. (解释)《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

7. 如果所学的不实践力行,一味读死书,容易养成华而不实的习性,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8. 受人恩惠,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并时时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过去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应该宽大为怀,尽快把它忘掉。

9.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10.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11. wèishǔwúzhēnghàndǐng

12.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13. 拿人家东西和给人家东西,特别要分得清清楚楚。给人家的东西要多一点,拿人家的东西要少一点,这是人情来往的道理。

14. 解释顺治皇帝以后,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此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

15. 有伯叔,有舅甥。婿妇翁,三党名。

16. 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

17. ·学会这些,自己就可以起名、改名!如何起一个好名字

18. 解释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19.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20. 解释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

21.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22. 解释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

23.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24. 解释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25.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26.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7.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8. 人心齐,泰山移。

29.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30.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31.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32. 译文:

33.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34.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35. 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返沙碛。

36. 解释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

37.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38. 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39. (解释)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40.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41.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4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43.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44.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45.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46.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47. 解释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48. 一个行为高尚的人,名声自然会高。因为人们敬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而不是看他是否有一副好的相貌。

49. 解释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50. 房间里要收拾整齐,墙壁要保持干净。桌子要保持清洁,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摆放端正。

51. 解释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52.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53.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54. 九族者,序宗亲。高曾祖,父而身。

55.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56. 手里拿着空的器具,要像拿着装满东西的器具一样小心。走进没人的房间,要像进到有人的房间一样谨慎,不能乱走乱动。

57. zhōngshūshúxiàojīngtōngrúliùjīngshǐkědú

58. shǐsuīfándúyǒucìshǐjìyīhànshūèr

59. 王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60. 人不学,不知义。

61.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62.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63.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三经的经篇二

1. 解释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2.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3.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4. 解释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

5. 解释太阳行走的轨迹叫做黄道,大地所在的平面位于中间,这个平面叫做赤道。根据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古人不知道地球是球体,所以古人所说的赤道应该就指的是他们所生活的这个平面。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6. 当别人正忙着没空时,不要因自己有事儿去打搅。当别人身心不安时,不要跟人家说话而去打扰他。

7. 别人有短处,千万不要到处宣扬。别人有隐私,绝对不能说出去。

8. 融四岁,能让梨。

9.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10. 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11. 宋朝的赵普,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还天天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做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12.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解释)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黏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13.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14.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15. 解释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16. xiàchuánzǐjiātiānxiàsìbǎizǎiqiānxiàshè

17.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18.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19. 有了过错,要能勇于面对,并彻底改正过来。这样,别人就还是把他当好人看;如果不肯承认,还要极力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了。

20.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21. 《弟子规》中的“余力学文”,文指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就是除了以上六门主修的课以外,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要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这是辅修的课。

22.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23. 心地过于脆弱而且善良,有时无法做到非常诚实。---罗曼罗兰

24. 不教一日闲过。——齐白石

25. 解释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辨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26.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27. 能够亲近品德高尚的仁者,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与仁者亲近,德行就会一天比一天增进,而过失就会一天比一天减少。

28.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29. 解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30.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31. 孟子者,七篇止。辨王载,说仁义。

32.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33. 王迹息,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34.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35. 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36. 做事情不能太匆忙,匆忙时最容易出现差错。不要害怕困难,应该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即使是小事,也要认真对待。

37.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38. (解释)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葆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39.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40. 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馀可求。

41. 人之初,性本善。

42. 周礼者,箸六官。仪礼者,十七篇。

43.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44. yǎngbújiàofùzhīguò

45. 解释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46. 解释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行中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47.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48.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49.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50. 解释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51. 解释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52.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53. 1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xxx。

54.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55. 年青的时候,千万不要喝酒。因为一旦喝醉了,就会丑态百出而丢脸。

56.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57. 解释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58.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弟”通“悌”,尊敬友爱。

59.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60.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61.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62. 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63. 教不严,师之惰。

64.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65.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66. 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67. 父母亲去世后,要守丧三年,有孝心的,提起父母会难过哭泣,哀思父母养育之恩。居处要力求简朴,禁绝酒肉、情欲等事。

68.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69. 解释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70. 赵宋兴,受周祥。十八传,南北混。

71.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72.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73. 解释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

74.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75.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76.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77. 波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78. 一而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79. 解释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80.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81.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82. 解释三传就是羊高所着的《公羊传》,左丘明所着的《左传》和谷梁赤所着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83. 解释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xxx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84.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85. 做人最要紧的是自己的道德、学问、才能和技艺,这些方面不如人家,就要不断勉励自己,尽力赶上。

86.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87. 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88. 《弟子规》中的“谨”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三门课。谨是指我们行为上要谨慎,不可以放逸。慎乃护身符。

89.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90. 玉不琢,不成器。

91. 看到了别人的恶行,要立刻反省自己。如果发现自己也有,就要马上改正;如果没有,也要引起警惕,防止自己犯同样的过错。

92. yuēnánběiyuēxīdōngcǐsìfāngyìnghūzhōng

93.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94. 解释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95.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96. 解释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97. 一个才学丰富的人,名望自然会大。因为人们所佩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

98. 尧舜兴,禅尊位。号唐虞,为二帝。

99.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100. 虚伪狡诈、尖酸刻薄、下流肮脏的话,千万不能说。阿谀奉承等粗俗的市侩习气,都要彻底戒除掉。

101. (解释)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汲,”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102.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叶。

103. 从善如流,疾恶如仇。

104.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105.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106. 解释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

107. 如果父母不肯接受劝说,就等到心情好时再劝。如果父母还是不听,还要哭泣恳求,即使因此而遭到鞭打,也毫无怨言。

108. 清太祖,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

109.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110.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111.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112.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113. 如果您把墨磨偏了,说明心不在焉。如果字写得潦草、不工整,说明你浮躁不安,心没定下来,思想不集中。学习要专心致志。

114.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115. 帽子一定要戴端正,衣服纽扣要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整齐,鞋带要系紧。

116. mèngzǐzhěqīpiānzhǐ

117. 解释中国和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

118.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119.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120.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121.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122.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123. 我周公,作周礼。着六官,存治体。

124. 解释我国气候冷暖匀称而有霜露。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

125. 次兄弟,及朋友。当顺叙,勿违背。

126. 解释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127. wǒjiàozǐwéiyìjīng

128.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129. jiàozhīdàoguìyǐzhuān

130.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131.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132.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133.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134. 解释xxx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xxx政府,xxx任临时大总统。

135.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

136.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37.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138.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139.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40.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141.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142. 子不学,断机杼。

143. 教五子,名俱扬。

144. 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145. 至世祖,乃大同。十十世,清祚终。

146. 借别人的东西,要在约定的时间内归还,拖延时间人家以后就不相信你了。别人向你借东西时,如果自己有,不可以吝啬不借。

147.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148.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149.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

三经的经篇三

1. 在路上遇到尊长时,要快步迎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尊长一时还没说什么,就要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等候指示。

2.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3. 波虽幼,身已仕。尔细学,勉而致。

4.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5.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6. 为人子,方少时。

7. 解释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着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8. 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9.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10.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11.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12.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13. 解释高兴叫做喜,生气叫做怒,伤心叫做哀,害怕叫做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做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14.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15. 对待自己的叔叔伯伯和他人的父辈时,应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应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16.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17.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18. 大学者,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

19. (解释)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20.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21.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22. (解释)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

23.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24. 用权势去压服别人,别人就会口服而心不服。用道理去说服别人,别人才会无话可说。

25. 就是指要尊敬父母。父母亲的叫唤,应该立即应答,不应迟缓,父母亲叫你做的事情,应该执行而不该懒惰对待,父母亲的教诲,需严谨听从,父母亲的责备,不能顶嘴,应该顺承。

26. 解释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杀,明朝最后灭亡。

27. 做一个善良的人,为群众去谋幸福。---高尔基

28. 性相近,习相远。

29.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30.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31. 解释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32. 解释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

33. 香九龄,能温*。孝于亲,所当执。

34. 当里面的人问是谁时,要将自己的姓名告诉对方。如果只回答“是我”,那对方就弄不清楚你是谁了。

35. 解释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能人。象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

36. 惆怅隶属于善良,绝无惆怅感的人也许非常不平凡,但是毕竟非善良之辈。---刘心武

37. 汉高祖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基业。汉朝的皇位传延了两百多年,到了汉平帝时,皇位被王莽篡夺,西汉结束。王莽篡位后,天下又随之大乱。

38. 帷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39. 解释元朝的疆域很广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然而它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40.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41. 遇到尊长时,骑马时要下马,乘车时要下车。等尊长走过百步以外后,自己才能上马或上车离开。

42.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43. 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44.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45. 炎宋兴,受周禅shàn。十八传,南北混。

46.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47. 解释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葆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48.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49.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50. 解释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而我并不这样,我只希望他们能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

51. 解释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52.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53. 不论在用餐、就座或行走时,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54.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55. 解释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

56.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57.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58.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59.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60. 解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

61.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62. 太祖兴,称大明。纪洪武,都金陵。

63. 解释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却已经做官来,担当国家给他的重任,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

64. 解释像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做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警惕,充实自己才对。

65. 解释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66.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67. 解释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68.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69. 窦燕山,有义方。

70. 解释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71. 解释像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72. (解释)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73. 解释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74. 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个不相同。跟着潮流走的普通俗人很多,而有仁德的人却很稀少。

75.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76. rényízǐjīnmǎnyíng

77. (解释)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78. 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

79.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唯一经。

80.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81.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82.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83.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84.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曰仁义,礼制信,此五常,不容紊。

85.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86.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87. 解释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88.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

89. yuēshìnóngyuēgōngshāngcǐsìmínguózhīliáng

90. 中庸者,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91.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92.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93.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94. 如果是无意中做了错事,这就叫“错”。如果是故意去做的,那就叫“恶”。

95. 解释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96.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礼仪。

97. 幼不学,老何为。

98. 1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解释)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99.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100. 三字经中关于孟子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枢

三经的经篇四

1. 解释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粱,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2. 《弟子规》总叙(原文及译文)

3. 《弟子规》“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当先。

4.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5. 凡是说出的话,首先要真实不虚、讲求信用。说谎话骗人、胡言乱语都是不可以的。

6. 《弟子规》“泛爱众”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五门课。泛爱就是博爱,就是与朋友在一起相处,要讲平等博爱。这是指交友。爱人者,人恒爱之。

7. 在尊长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一些。但若低到尊长听不清楚的程度,那也是不适宜的。

8.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9. 解释如果你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人民就会赞扬你,而且父母也可以得到你的荣耀,给连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样。

10.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1. 解释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12. 解释汤朝征讨夏朝,定国号为商,过了六百多年,直到纣的灭亡。

13.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14. 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15. 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

16.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17. 无益身心健康的书刊,应该避而不看,因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人们的智慧、败坏人们的心志。应该多读圣贤的著作。

18.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19.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20.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

21. 先四史,兼证经。参通鉴,约而精。

22.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23. rúliùjīngshǐkědú

24. 古九流,多亡佚。取五种,修文质。

25. 如果只晓得卖力去做,不肯读书学习,而固执于自己的见解,就不会明白道理的真假与否,这也是不对的。

26. 解释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

27. 解释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辨。

28. 读书的人要爱惜书本。即使有急事不看书了,也要把书本整理好。发现书本有损坏,应当随即修补完整。

29. 三字经1-16句内容如下:

30.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31. 如果父母有了过失,子女应当耐心地劝说使其改正。劝说时态度一定要和颜悦色,声音一定要柔和。

32. 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想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只顾玩乐,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我们要时刻勉励提醒自己啊!

33. 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列夫托尔斯泰

34. 父母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还能用心尽孝,那才是难能可贵的!

35.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36. 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

37.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38. 波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39. 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学问,不挂嘴上。

40. 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

41.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42. 想让别人做一件事,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愿不愿意做。如果自己都不原意去做,你赶快也不要让别人去做。

43. 弟于长,宜先知。

44.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45.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46. 早晨起床后,一定要先洗脸刷牙,每次大小便完后都要洗手。这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应该在小时候就养成。

47. 走路时要不急不慢从容大方,站立时身体要端庄直立。作揖是要把身子躬下去,礼拜时要恭恭敬敬。

48. 善良没有国界之分,没有你我之分,没有尊卑之分。对于任何人我们都要心存善心,用我们的爱和行动去感化他们。---好词句特供

49.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50. 后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51.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52. 香九龄,能温席。

53. 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54. 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55. 窦燕山教育孩子有好的方法。他所教育的五个孩子,都学有所成,名扬四海。生养子女却不给予良好的教育,这是做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没有严格的要求,这是做老师的失职。

56. 解释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57.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58.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59.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60. 不要谄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对穷人傲慢无礼。不要厌弃过去的朋友,也不要只喜欢新结交的朋友。

61.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62. 晏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63.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64.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65.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66. 作中庸,乃孔汲。中不偏,庸不易。

67. 听到别人赞美自己就感到惶恐不安,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欢喜接受。经常这样做,那些正直诚实的人,就逐渐与你亲近起来。

68. 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诵。

69.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70. 解释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孝悌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多闻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之事为某文也。

71. 解释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7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73.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74.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75.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故,明句读。

76.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77.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78. 如果吃的、穿的不如人家,用不着忧愁悲伤。这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因为做人最重要的是品德的修养。

79. 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80. 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81. 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

82.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83.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84. 看到了别人的善行,就要想到自己也应该努力去做到。即他和他差距很远,只要肯努力,渐渐也能赶上他。

85. 解释《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86. 解释《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87. 解释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88. 读书时,如果心中有疑问,就要随时做笔记,以便向别人请教,求得准确的意义。

89.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90. 解释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91. 《三字经》的完整版:

92.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93. 彼既老,犹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94. 听到年长者叫人时,应立即替他去叫。如果被叫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情需要做。

95. 解释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黏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96.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97. 称赞别人善行,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因为别人知道后,就会因此受到勉励而更加努力地去行善。

98.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99. 解释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100. 不亲近品德高尚的仁者,就会有无限的害处。这样一来小人就会乘机接近,很多事情都因此而不能成就。

101.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102. (解释)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103. 解释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104. 1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105. 苟不教,性乃迁。

106. 丧事要完全按照礼法去办,祭祀要完全出于诚心。对待去世的父母亲,要如同他们在世时一样。

107.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108.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109. (解释)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110.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111.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112. yuēpíngshǎngyuēqùrùcǐsìshēngyítiáoxié

113. 解释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114. 解释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115. 迨成祖,迁宛平。十六世,至崇祯。

116.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17. 穿衣服贵在整洁大方,而不在于华丽。不但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还要和自己的家庭条件相适合。

118. 《诗经》分为《国风》、《大雅》、《小雅》、《颂》四个部分,合称为四诗。(诗经中的诗内容丰富,感情深切)是我们应当诵读吟咏的。

119.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120. 历代事,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121. 出处:出自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

122. 解释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后来当了秘书监着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

123. 宋周程,张朱陆。明王氏,皆道学。

124.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125.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126.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127. 宫商角,及徵羽。此五音,耳所取。

128. 想要使用别人的东西时,必须当面向人家提出请求,以便征得别人同意。假如不问一声就拿走,这就是偷盗。

129. 解释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130. 解释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

131.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132.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133.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134.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汉书二。(解释)中国和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

135.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136.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137. 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尊敬,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

138.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不知害人,既为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139. 亲师友,习礼仪。

140.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王莽篡。

141.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142. èrshíchuánsānbǎizǎiliángmièzhīguónǎigǎi

143. 大小戴,集礼记。述圣言,礼法备。

144.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145.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146. 对于自己认为不妥当的事情,不能随便地答应别人。假如你轻易许诺,就会进退两难。

147.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148. 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

149. (解释)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三经的经篇五

1. 进出门时,脚不要踩到门槛上;不要用一条腿支撑身体斜靠着;蹲坐时不要叉开两腿;更不要摇晃大腿。否则,就会显得你没有教养。

2.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3.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4.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5. 教之道,贵以专。

6. 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7. 解释《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8.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9. 如果彼此都把财务看的轻一些,不贪图钱财,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仇。说话时都能够互相忍让一点,多替对方着想,愤恨自然会消除。

10.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11. 解释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

12. 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13. 解释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14. 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错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恭维自己就高兴,那么,有损德行的朋友就会来与你接近,对你有益的朋友就会和你远离。

15.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16. 波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17.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18. 《三字经》全文(解释)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他自己当上了皇帝,年号洪武,定都在金陵。

19. 对于丑恶没有强烈憎恨的人,也不会对于美善有强烈的执着。---茅盾

20. 解释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21.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22. 解释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23. xiāngjiǔlíngnéngwēnxí

24. 解释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25. 《三字经》全文rényízǐjīnmǎnyíngwǒjiàozǐwéiyījīng

26.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27.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28. 脱下来的衣服和帽子,要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能到处乱丢,以免把衣帽弄脏。

29.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30. (解释)如果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就会得到赞扬,自己的父母也可以得到荣耀,给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样。

31. qínyǒugōngxìwúyì

32.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33.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34. (解释)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35. 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刻的宝贵时光。

36.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解释)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37.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38. 自己有才能,不要只想着为自己谋私利,也应当做些对社会大众有益的事。别人有才能,不要心生嫉妒,随便轻视、毁谤。

39. 正在读着这本书时,不要去想着那本书。这本书还未读完,不要再去读另一本书。读书要用心专一,才有成就。

40.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41.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42. 对于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偏食会营养不良;吃东西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量会损伤脾胃。

43. 昔孟母,择邻处。

44. 波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45. zuòzhōngyōngzǐsībǐ

46. 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

47.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48.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49. 说话的时候,吐字要清楚、缓慢,不能讲得太快,也不能讲得含糊不清,使人家听不明白。

50.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三经的经篇六

1.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2. 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3. 赵中令,读鲁论。波既仕,学且勤。

4.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5. 善良是优秀的品性,但不能过分,不然就变得愚钝了。一切不能因善良而失去原则。---好词句名言

6. 解释《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

7.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8. 解释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今社会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9.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10. 假如长辈站着,晚辈就不可以坐下。长辈坐下以后,让你坐时,你才可以坐下。

11. 解释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12. 先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於献。

13. 进出门时,要缓慢地揭开门帘,尽量不要发出响声。走路拐弯时角度要大一些,不要碰着东西的棱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4. 公羊高著的《公羊传》,左丘明著的《左传》和毂梁赤著的《毂梁传》,合称为三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15. 解释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16.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17. 解释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

18. 解释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19. 作哥哥的要爱护弟弟,作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

20. 《弟子规》中的“信”是学生们主修的第四门课。信是指言语上要言而有信,信用是成功阶梯的第一步。人无信则不立。

21. 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

22.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23.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24. 解释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炎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25. 说话多不如说话少,因为言多必有失。说的话要恰当在理、符合实际,千万不要花言巧语。否则人家只会讨厌你。

26.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27.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28.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9.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30. (解释)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31. 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32. 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33. zhīmǒushùshímǒuwén

34. 三字经有关孟子的句子:昔孟母,择邻迁,子不学,断机杼。

35.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36. 解释说到东、南、西、北,这叫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37. 善良不一定非得做多么伟大的事情,有时候一句真诚的问候,一个善意的微笑,或是不经意的帮忙,就能把爱传递给他人。

38.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39.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40. 说话不讲道理叫“自暴”,做事胡作非为叫“自弃”,做人绝不可这样。一个人不能不知自爱;也不能甘于堕落。圣人和贤人境界虽高,都是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努力修学而达到的。

41. 有善心和善行的`人,他们的内心是纯净的,他们的举动不仅能给人带来温暖,同时还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好词句特供

42.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43. 准备进入别人家门时,应该先敲门,问一声有人在吗?主人允许后才能进入。将要走进厅堂时,声音要提高一些,以便让里面的人知道。

44. 称呼尊长,不可以直接叫他们的名字。长辈见识多,阅历深,要多听他们说话,不要自己夸夸其谈,表现出很有才能的样子。

45.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46.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47. 解释”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48. 孝于亲,所当执。

49. gǔjiǔzhōujīngǎizhìchēngxíngshěngsānshíwǔ

50.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51. 解释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我们正值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读书。

52.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53.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54. 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

55. (解释)中国古代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56.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57. 在见尊长时,要快步走上前去,告退时,要缓慢退出。长辈问话的时候,要站起来回答,眼睛看着长辈,不要东张西望。

58.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59. 辽兴金,皆夷裔。元灭之,绝宋世。

60. 屈原赋,本风人。逮邹枚,暨卿云。

61. 宋太祖赵匡胤兴起,接受后周皇帝的禅让而建立宋朝。宋朝传了十八代,是北宋、南宋合在一起算的。宋朝时期,虽然在宋太祖与宋太宗的努力下,消除了两百多年的封建割据,但边境少数民族xxx兴起,南北混战,中国依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度。

62. 三字经全文解释

63.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64.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65. 凡是打架嬉闹的场合,一定要远离而不去接近。凡是不正当、不合情理的事情,一定要远离而不去过问。

66.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67. 权阉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毁。

68.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解释)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着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69. 凡学者,宜兼通。翼圣教,振民风。

70.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71.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72.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73. 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74.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75. 解释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汲,”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76.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77. 存列典籍,要有固定的地方;阅读完一本书,一定要放回原处,这样便于下次查找。

78.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79.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80. 不妨把学习的期限安排得宽裕一些,但在学习时要抓紧时间。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通达了。

81. 10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82. 解释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83. 汉贾董,及许郑。皆经师,能述圣。

84. (解释)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85. 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习儒业。

86.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xxx。

87. 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即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这三者确实都非常重要。

88.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89. 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

90.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91. 此二篇,在礼记。今单行,至治平。

92. 解释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93. 解释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94. 东家说长,西家说短,别人的是非很难弄清楚;与自己的正经事没有关系的.,不要去多管。否则,不但搅乱了别人,也有损自己的德行。

95. 解释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变乱,英军挑起xxx战争。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法国神父被杀为由组成联军,直攻北京。

96.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gǔ,明句读dòu。

97. 解释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98.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99.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100.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101. 解释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

102. 解释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昭宣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

103.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104.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105.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106.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107.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108.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109. 《弟子规》中的“出则弟”是学生主修的第二门课。出是指出了家门在社会、在国家中,悌是指兄弟的关系,就是在社会上要能够顺从长上,能够事兄长。

110. 披薄编,削竹简。波无书,且知勉。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52697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