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一
1、能将事物按某一属性归类,初步感知交集的形成。
2、在寻找“幸运儿”的过程中,体会共同探索的乐趣。
一、第一次游戏(按某一属性归类)
1、你们抽过奖吗?你在哪里抽过奖?
今天我们就来抽奖,中奖的人就是幸运儿。
2、游戏规则:抽奖箱里有一些提示卡片,如果你符合卡片上的提示,你就中奖了,请站在圆圈里。
提问:卡片上的提示是什么?什么样的人中奖了?
二、第二次游戏(感知交集的形成)
1、游戏规则:抽出2张提示卡片,同时符合两个提示的人就是幸运儿。
提问:
卡片上画了什么?
第一个提示是什么?第二个提示是什么?
什么样的人才是幸运儿?
2、小结:要同时符合两个提示,这次既穿着xx又穿着xx的人是幸运儿。
3、用图示表示交集。提问:幸运儿既要站蓝圈又要站绿圈可以怎么站?
4、小结:她站在两个圆重叠的地方,这样她既在蓝圈里又在绿圈里,代表既穿了xxx又穿了xxx,他就是幸运儿。
三、第三次游戏(进一步理解交集)
要求:觉得自己中奖的人可以直接站在两个圈重叠的地方。
提问:为什么这次他是幸运儿?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二
1、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分类。
2、让幼儿大胆想象,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图形宝宝图片、背景图、固体胶、纸、环境布置
复习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
引出课题 游戏巩固 活动延伸
(一)引出课题
1、分别出示4种图形,提问:“你们知道它们是谁?”
2、它们长得怎么样?
(二)游戏巩固
1、游戏:捉迷藏
a、 师出示背景图,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b、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并说出有几个?
2、游戏:小小邮递员
a、 图形宝宝请幼儿为小动物送饼干,并说明要求。
b、幼儿送饼干。
c、 师作一定的评价。
d、幼儿吃饼干(幼儿自由选择饼干)
提问:你吃了什么形状的饼干?
3、游戏:拼图
a、 图形国王装修皇宫,想请幼儿拼画。
b、幼儿发挥想象,自由拼图。
c、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延伸
将剩下的图形投放到区角活动中。
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认识过程中,注意较易转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科学、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是中班教学活动组织的难点。本活动设计尝试以趣味性、直观形象的游戏情境贯穿全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主的状态下,通过操作实践与周围的物质环境发生作用,动手动脑掌握数学知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三
1.在创设的情境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6 以内的数量。
2.体验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1.图片:各种商品
2.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
为熊妈妈买礼物,激发幼儿活动愿望。
二、引导幼儿按标记乘汽车去超市
学习用各种动作表示6 以内的数量。
三、指导幼儿购物,感知数量。
1.打电话形式了解购物要求,个别幼儿示范。
(第一次,听铃声买相同份数的礼物,第二次买比标记卡数量多一份的礼物。)
2.幼儿按要求购物并相互交流与检查。
四、与幼儿一起送礼物,进一步感知数量。
引导幼儿在过路障的过程中感知数量。
(设置路障:过小河,钻山洞等。)
五、游戏:听指令或按标记找好朋友给熊妈妈表演节目。
1、听指令,按数量找好朋友。
2、按标记找好朋友。
活动延伸
运用生活化的游戏内容,让幼儿在创设的游戏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四
1、通过学习5以内的序数,进一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会用不同方向辨别数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建立良好的秩序感。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运动会跑道一副,5种小动物各一个。
2、楼房图片每组一副,5种小动物每人一套。
3、小动物胸卡10个。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5以内的序数
难点:感知从不同方向辨别序数。
一、小动物要开运动会,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
1、比赛开始前先点名:参加赛跑的有5只小动物。(教师依次出示小动物:共5只)2、(如果你是授新课,这里必须告诉幼儿:从左往右数,排在最前面的是第一,第一后面的是第二,后面依次类推。)哪只小动物排在第一?你是从哪里开始数的?(引导幼儿说出从左往右数的顺序)哪只小动物排在第四?排在第五的是什么小动物?(这里让幼儿巩固一下新学的概念:x排在第一,x排在第二……)(重点)
还可以问第几跑道站的是谁?
哪个小动物跑在第一?第二?……(老师随意摆放)
三、比赛结果怎么样呢?(与原来排队的顺序不同了)x小动物跑在第一,x小动物跑在第二……。
四、游戏"捉迷藏"小动物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咱们看看第几只小动物不见了?小动物是谁?(从左往右排队,从上往下排队让幼儿找。)(难点)
五、游戏"帮小动物找家"出示:楼房图片。让小朋友从下往上数一数有几层楼,并贴上数字。
请将x小动物送到第一层楼房里……。
六、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幼儿戴好胸卡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5个小朋友,听口令做完动作排队,看一看你的队伍从前往后数,谁排第几?变换形式,游戏反复进行。
七、小结今天小朋友学会了按照数字排顺序,排在最前面的是第一,接下来是第二……,还学会了从左往右,从前往后,从上往下,从下往上按照不同的方向排顺序。生活中还有按照数字顺序排列的物体,比如看电影的座位,站队的位置等等,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可以找到,请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大家哦!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五
1.引导幼儿区分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
初步感知几种图形的组合和转换关系。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分类练习)
(二).幼儿操作--铺"石头"
(1)谈话引入。
大家捡到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提出几点要求:
①要把"坑"填满。
②不要用太多的胶水。
③遇到问题动脑筋想办法,找伙伴帮忙。
(3)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三).开动脑筋--拼"石头"
(1)抛出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正好有坑没有铺好的,该怎么办?
(2)幼儿再次操作
(3)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拼在一起铺平地上的"坑"。
(4)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四)、踩"石头":
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也是这种形状。
《有趣的平面图形》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半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正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六种图形。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图形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能正确地认识这六种,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确定了《有趣的图形》这一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本次活动除了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还要幼儿利用图形拼贴不同物体,教师出示已准备好物体引起幼儿兴趣,然后通过让幼儿摸一摸,通过对摸出的实物形状的区别来初步感知六种图形的基本特征。另一种是游戏变魔术导入,教师通过魔术变出六种图形,然后通过与实物的对比感知六种图形的基本特征。在执教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种不同导入方式,都能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只是游戏的方法具有神秘感,并与下面环节有较好的衔接,因此能更快地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两次活动,幼儿参与性都较高,但同时活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虽然我们在活动前对这一内容的目标定位进行了仔细的考虑斟酌,但在活动后发现,我们设置的其它几个环节还是过于简单,没有将活动目标真正的达成,在最后环节中,孩子们在找找身边的三种形状时,对于正方形的认知出现了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我对自己的活动进行了反思。根据活动目标,我除了运用游戏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还必须在认识时让幼儿用语言来描述图形特征,通过多次的描述巩固幼儿对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如:三角形:三个角三条边;圆形:没有角,圆溜溜;正方形:四边一样长,四角一样大:教师在向幼儿正确描述图形特征时,让幼儿也来描述,通过多次寻找图形,描述图形来认知图形特征。这样在最后环节时或许就不会出现图形区别时的偏差,而活动目标也会达成的更好。一次教研组的研课活动,从内容的选择确定到执教,从活动后的研课到反思,都给了老师很大的启发,及时地反思,总结会给我收获更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六
(2)在比较数量多少的基础上,能掌握6以内的相邻数;
(3)发展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提供三种颜色不同的磁铁各7个,大数字卡1-7,小数字卡与幼儿人数相等。
一、导入
今天我们请来了好多个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磁铁宝宝,让我们数一数有几个磁铁宝宝。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
比较数量的多少。
分别取三种颜色不同的磁铁各六个,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中间一排的磁铁不动,让三排磁铁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
提问:"怎样才能排得到?"
教师指导幼儿让三排的磁铁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
三、分享经验
找出相应的数字卡。
让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卡摆在桌面上。
教师引导幼儿6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6少1的5,排在6的前面,一个是比6多1的7,排在6的后面。
四、幼儿再次操作
玩一玩、摆一摆。
提问:"6的好朋友是几和几?"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6的好邻居是5和7。
玩找朋友竞赛的游戏:幼儿分成5个人一组,排成三排,当教师说到4是,幼儿马上排成2、3、4三排,中间一排人不要动。看看哪组小朋友排得又快又对,这一组就是胜利者。
五、活动延伸
在玩一玩、认一认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雪花片若干个,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的各数的相邻数。
绘画。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53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