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使用安全知识相关知识介绍(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0 06:35:46
煤气使用安全知识相关知识介绍(三篇)
时间:2023-04-10 06:35:46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煤气使用安全知识相关知识介绍篇一

2.使用燃气具时要做到使用完毕及时关好。

灶具使用中要有人照看,以防汤水溢出或被风扑灭炉火造成燃气泄漏。使用天然气后一定要及时关闭燃气总阀,严格遵守安全用气规定。特别是在上班出门前一定要仔细检查一遍燃气具,叮嘱小孩不要玩弄燃气具。

3.注意定期检查橡胶软管,如发现老化应及时更换。胶管的长度不应超过2米,使用年限一般为18个月。为防止鼠蚁咬破橡胶软管造成燃气泄漏引发事故,建议用户立即更换不锈钢金属波纹管。

4.夏季是装修的高峰季节,装修注意事项。不能随意拆改燃气管道和设施,不能在燃气管道和设施上悬挂杂物。燃气管道也不能穿越卧室、卫生间、客厅和地下室,不能将装有燃气设施的场所改为卧室、浴室等。

5.天然气管道应与电源插座、开关等保持一定的距离。严禁将电线缠绕在燃气管道上,避免产生电火花引起事故。

6.灶具上的油污容易着火,应经常进行清理。长时期不使用燃气器具时,应将灶前阀门关掉,切断气源开关。

7.要经常注意检查天然气管道及设备是否漏气。检查时,可用肥皂水涂在管道的接头、表、灶的开关等处,若有漏点,则该处会吹起气泡。

8.严禁包裹各类燃气设施。避免造成密闭空间,漏气封存,遇明火易发生事故,也不便检查和维修。

煤气使用安全知识相关知识介绍篇二

1、胶管问题致使燃气泄漏:燃气胶管是连接燃气管道和燃气用具的专用耐油胶管,根据几年来的燃气事故统计分析,因燃气胶管老化或老鼠咬破而造成的燃气泄漏事故占所有燃气事故的30%以上。

(1)长时间使用燃气灶具,自然或人为使连接胶管的两端松动造成燃气泄露。

(2)胶管老化龟裂,胶管超过安全使用期限使胶管老化龟裂造成燃气泄漏。

(3)老鼠咬坏天然气软管会导致天然气的泄漏。老鼠属于啮齿类动物,生有一对凿状无齿根的门齿,门齿不断地生长,因而需要经常不断啃咬硬物进行磨损。

2、点火失败,致使未燃烧的燃气直接泄出。

3、灶具使用完毕,忘记关火或关火后灶具阀门未关严致使燃气泄漏。

4、使用燃气灶具过程中突然发生供气中断,而未及时关闭燃气阀门,致使恢复供气时管道燃气的泄漏。

5、管道腐蚀或燃气表.阀门.接口损坏。

6、使用灶具煮饭或烧开水时,发生沸汤使沸水浇灭炉火或风吹灭炉火造成燃气泄漏。

7、搬迁.装修或人为的在室内管道上拉绳或悬挂物品等外力破坏,使管道接口松动,造成燃气从损坏或松动部位泄漏。

8、燃气灶具的损坏致使漏气。

9、其它原因的燃气泄漏等。

煤气使用安全知识相关知识介绍篇三

一、使用煤气前要检查胶管是否脱落或破损、老化,发现破裂、老化的要更新,切勿搞接头。

二、使用时要先点火后开旋塞,点燃后发现燃烧不好应及时调整空气调节板,使火焰呈蓝色,但不要火焰脱离灶具。使用中,人不要长时间离开灶具,防止风吹、汤水将火焰熄灭。有时煤气压力过低,也会突然熄火,所以切勿粗心大意。

三、用户要时刻注意煤气是否泄漏,如闻到有异味,应立即检查煤气设施是否泄漏,检查方法可用肥皂水涂刷(先切断火源),严禁明火检查。

四、如发现煤气泄漏,要立即打开门窗通风,熄灭火源,不要启动电源,人员要立即离开并与煤气公司营业所联系处理。

五、人员离家外出或入睡之前,要认真检查煤气旋塞是否关好。

六、人员不要在有煤气设施的房内睡觉,严禁将煤气引入卧室取暖或做饭。

七、教育、看管好儿童不要玩弄煤气旋塞,对患有精神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要做好监护工作,严禁独自使用煤气。

八、严禁将煤气设施封在墙壁、壁橱、水池及其它封闭的设施内,以免煤气泄漏不易发现,酿成大祸。

九、禁止利用煤气设施悬挂其它物品。不要用金属器械敲打煤气设施,以免受到损坏。

十、不要在煤气设施附近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或用电气设备、火炉等取暖、做饭。

十一、连接煤气灶具的胶管不要超过1.2米长,过长容易脱落,更不准胶管跨过门坎,穿过墙壁。

十二、用户不要私自改制灶具,购买灶具时要选用适合铁岭煤气的灶具。

严禁用户自行拆卸或改装煤气设施,需要时,持《煤气使用证》到煤气公司申请办理手续,批准后由煤气公司派员处理。

十三、新安装的煤气设施,试点火由煤气公司专业人员操作,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操作,否则后果自负。

十四、严禁在煤气管道挖沟取土和搞建筑,必要时,应报经煤气公司监察部门审批,并按批准的要求、规定施工。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54205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