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顺序汇总(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24:20
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顺序汇总(6篇)
时间:2023-06-06 15:24:20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顺序篇一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比如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景泰蓝的制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的顺序来说明的,严格地说来,这也是一种时间顺序。

既然如此,命题人就不可能老老实实地告诉你1872年、2013年这样的时间,而是会进行一定的变形转化,就看你能不能在几秒钟的时间内get到命题人的点。

【例】

②因此,流星雨实际上是彗星留下的无数尘埃形成的

③进入大气层的尘埃被大气加热,发出明亮的光

⑤这样看上去就有许多流星,也就是流星雨

⑥这样形成的“尘埃带”,有些和地球的公转轨道交叉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⑥③⑤① b.①④③⑥⑤②

c.④⑥①③⑤② d.①③⑤②④⑥

【解析】c。由⑥的“这样形成的‘尘埃带”和①的“当地球撞进尘埃带时”可知,应先形成才能撞进,故⑥应在①前,排除b。②以“因此”开头,含总结义,比①、⑥更适合作为尾句,排除a、d。验证c项顺序,④⑥介绍彗星释放的尘埃形成尘埃带,①③⑤描述地球撞进尘埃带形成流星雨的过程,②总结说明流星雨的形成原理,逻辑通顺。故本题选c。

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顺序篇二

行测用来测试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测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以下是部分常用题型介绍。

言语理解

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数量关系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判断推理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资料分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

中央、国家机关公布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从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行测难度很大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简称aat)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生活等方面。

第一招·不会做的题别空着

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临场经验也能捞到不少分数。尤其是在公务员考试中,有时一个小数点后的数字都能决定你是否能进面试。比如,没时间看和不会的题绝对不能空着。如果是双选或者多选,就要把选项的数儿凑够了。

第二招·先做自己擅长的题型

介绍一种全新的做题顺序,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实际进行操作的答题顺序:首先,做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仅次于常识判断难度的题目,而且可以说,除非是常识性的类比推理,一般智商的人,都可以很快做出并且做对。这个部分是耗费时间最少的。其次,做语文那部分。也许你会惊讶,这部分是不是要因人而异啊?事实上,无论你语文好或者差,这部分你都逃不掉,而且,中文字谁都看得懂,做对做错一时间都是不知道的,只管往下做,不要去计较对错。

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顺序篇三

【例题1】:有研究表明,向他人倾诉自己的烦恼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四成以上的人不会向他人倾诉自己的烦恼,而这一部分人常感觉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压力更大。因此,一个人越经常向他人倾诉自己的烦恼,在工作与生活中感受到的压力越小。

以下选项最能指出上述论证缺陷的是()。

a.默认了对于个体而言,缓解压力的行为是必要的

b.忽视了每个人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具有显著差异

c.默认了提高行为的频率有助于加强行为的效果

d.忽视了向他人倾诉烦恼可能会造成隐私泄露等问题

【解析】这道题问最能指出上述论证缺陷,根据问法能判定为分析缺陷型题目。题干的论证简单梳理之后非常清晰,即倾诉烦恼可以缓解压力,因此认为越倾诉烦恼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小。题干的论据只是说明向他人倾诉压力能够有效缓解压力,不倾诉压力会更大,而结论就说越倾诉则压力会越小。很明显,论据中并不涉及倾诉的频率与缓解压力效果的关系,而这就是论证存在的明显缺陷。故本题选c。a选项缓解压力的行为是否有必要,与题干的论证无关,并不是题干的论证缺陷。b选项,题干指出有四成人因为不会倾诉相比会倾诉的人压力更大,并不涉及本身承受能力的问题,与题干论证无关。d选项,题干只是说明善于倾诉烦恼有利于缓解压力,并不涉及隐私泄露的问题,与题干论证同样无关。

【小结】分析缺陷型题目题干的常见形式一:题干存在明显的概念跳跃。缺陷为默认或假设了概念间存在联系或者忽视了概念间可能没有联系。

【例题2】:某地区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入栽种欧美黑杨,用于造纸。这些欧美黑杨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生长速度快,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然而近年来,当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有人认为,可以通过砍掉这些欧美黑杨来修复该地区生态环境。

以下选项最能指出上述论述缺陷的是()。

a.假设了有其他的作物可以替代欧美黑杨的经济价值

b.忽视了该地区引入栽种的其他外来植物也会影响生态环境

c.假设了该地区引入的欧美黑杨栽种面积远超当地树种面积

d.默认了欧美黑杨种植面积扩大和生态环境问题间存在因果关系

【解析】题干论据说的是栽种欧美黑杨的面积扩大之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论点说砍掉欧美黑杨可以修复该地区生态环境。很明显,砍掉欧美黑杨可以修复该地区生态环境其实就是认为栽种欧美黑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但问题是论据并没有说生态环境的问题是因为栽种黑杨。所以论证中的缺陷就是默认了欧美黑杨种植面积扩大会导致生态环境严重,即d选项。a选项,指出其他的作物可以替代欧美黑杨的经济价值,但经济价值与题干主要论证的欧美黑杨面积扩大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之间的关系无关。b选项,指出种植其他外来物种也会影响生态环境,但外来物种与题干主要论证的欧美黑杨面积扩大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之间的关系无关。c选项,指出欧美黑杨的栽种面积超过当地树种,二者的面积对比情况无法补全题干缺失的联系,排除。

【小结】分析缺陷型题目题干的常见形式二:题干根据现象的共存,得出因果关系或可蕴含因果关系的结论。缺陷为默认或假设了有因果关系,或忽视了其他原因因素。

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顺序篇四

数量关系的考查点非常多,包括计算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等等。往往在学习时耗费了大量时间,而在做题的时候又感觉似是而非。所以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选择性的舍弃。这里建议大家在备考时加强对利润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和概率问题的学习。因为上述几个问题考的频率较高,短期内相对好掌握。建议大家加强这几个题型的重点突破。例如利润问题,我们在解决这一类型的问题时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方程法。分析清楚题干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就能快速求解。我们看下面这个例题,来了解利润问题的考查方式。

a.100 b.120 c.125 d.144

这是一道18年的国考试题。分析题意8月份所赚的钱恰好与9月份亏得钱相等。设这批夏装的单价进价为x元,则有200×(1.6-1)x=15000,解得x=125,此题选c。通过列一个方程就能快速把上述利润问题解出,所以大家在备考时一定注意利用方程法解决利润问题的练习。

二、资料分析的重点突破

资料分析目前基本是四篇材料20道题目。常考的考点有增长、比重、平均数、倍数等等。其中比重这个考点的考查频率较高,而且考查的考点相对固定。经常会涉及的是比重基本公式、判断比重变化等考点的考察。例如比重基本公式的考查,有一下三种考法:已知部分和整体求比重、已知部分和比重求整体、已知整体和比重求部分。常采用有效数字法进行计算。做乘法时,按照一定的取舍原则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进行乘法运算;做除法时,分子不变,分母保留前三位有效数字进行计算。我们在学习时可以加强这一部分列式和计算的重点突破。我们看下面这道题目来了解比重的考查重点。

例: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对外贸易额约为71885.6亿美元,占全球贸易额的21.7%。

问题:2016年全球贸易总额约为多少万亿美元?

a.28 b.33 c.40 d.75

这是一道国考资料分析的试题,题目考查的是已知部分量和比重求解整体量。可以用7.18856万亿美元除以所占比重21.7%结果大约为30多万亿美元,所以这道题选择b。通过有效数字法试一下商我们就能知道结果大约为3开头的数字,所以备考时加强对基本公式及计算方法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顺序篇五

考试前,会依次下发答题卡和试卷。这个时候,大家千万不要先着急填涂,需要利用一些时间检查答题卡和试卷中的内容,确保不会出现漏印、缺页等情况,避免在考试过程中再发现时会耽误时间。确保没有问题之后,就需要“稳准狠”地完成答题卡和试卷中指定信息的填涂工作。以上工作全部完成后,大家如果还有剩余时间,可以利用一些时间来看一看试卷中的题目,比如类比推理、图形推理、常识判断等,这些题目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取题干信息、选择合适答案的。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动笔作答哦!这个时候只能思考,绝对不可以动笔的!

考试开考铃声响起后,真正的战役开始了。此时,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答题顺序。通常来讲,刚刚开始考试的时候,大家的头脑最为清醒,此时,比较适合做资料分析或者判断推理的题目,因为这部分题目需要大家比较冷静地去分析、计算和推理。此时,如果大家比较擅长文科部分,可以选择先开始作答判断推理,时长不建议超过35分钟;如果大家比较擅长理科部分,可以选择先开始作答资料分析,时长不建议超过30分钟。完成擅长部分之后,可以继续选择其他题型进行作答。

除了自己擅长的部分,在其他题型解答时,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一方面,常识判断建议大家放在靠前位置解答,可以通过做这类题型让自己迅速进入答题状态;另一方面,在安排答题顺序时,建议大家将部分题型分开解答,如片段阅读和逻辑判断、片段阅读和定义判断、选词填空和片段阅读,因为这些部分都对于阅读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又有不同的两种解题思路,放在一起时会容易产生混淆,降低了答题速度。所以大家要安排好答题的顺序,避免出现答题混乱和低级错误。

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顺序篇六

具体看最佳的答题顺序前,大家首先要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了解清楚自己是不是一进考场就能立马进入答题状态的人,还是说需要一定的时间熟悉考场环境,同时,了解清楚自身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能维持多久,此外,还包括自身对这五部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所以,在最终确定答题顺序时,可以结合这几个角度综合考量。

(二)五大部分考题特点

公务员考试当中的行测科目,共考查五大专项,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判断推理和数量关系,每一个专项的里面都会有各种题型和各种相关的知识点,所以需要大家掌握的基础知识非常的庞杂。我们来看看这五部分分别有什么特点。

1.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考查20题,其中主要考查政治学、经济学、文学、地理学、法律学、生物学……考查范围非常广,内容涵盖各个专业,所以这部分在短时间内不太好快速提升。而在考试中,这部分的解题原则也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迅速确定答案,不需要过多的脑力,20个题需要尽量在15分钟内完成。这部分可结合自身特点放在合适的位置,举例来说,如果自己进入考场需要时间适应,就把这部分放在刚开始做,利用常识题进入状态;如果自己做一些言语或判断的题目后,大脑比较疲惫,此时可以利用常识题目或者涂卡的方式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2.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阅读量十分大,其次题目主观性很强,做题过程中许多同学会不自觉代入主观想法,导致选择选项十分纠结,所以如果把这部分放在比较靠前的位置,一方面会使用过多时间,另一方面如果做题的过程不够顺畅,会非常影响情绪,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后半场的答题状态。所以,这部分建议大家可以适当放在靠后的位置,例如:可以在中间涂完卡以后开始做,此时,大脑经历了适当的休息,并且也有充裕的时间,比较适合作答言语。但是,如果言语部分是强项,可以直接放在第一个作答,有助于增强答题信心。

3.判断推理、数量关系结合自身

对于不同考生,擅长的方面是不同的,就好像文科生大多擅长判断推理,而理科生大多擅长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所以这两部分就结合自身,擅长哪部分,就优先做哪部分。但是,因为数量关系的难度相对是比较大的,所以一般建议先做判断推理,最后做数量关系。对于不太擅长数量关系的考生来说,不要完全放弃一个题都不做,还是要留下一点时间挑选部分题目作答。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54358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