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上册篇一
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用具
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酒精灯。
药品:红磷、水。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a.78升b.78%c.21升d.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4∶1 b.1∶4 c.1∶5 d.4∶5
附2:课堂练习二
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a.一类b.两类 c.三类d.四类
5.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a.氮气、氧气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d.氮气、二氧化碳
6.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煤燃烧生成的烟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7.被污染了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_____的健康,影响_____的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坏。
8.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要充分认识_____的重要性,注意消除_____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保护自然资源。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b2.a 3.b 4.b 5.c 6.c
7.人体 作物8.保护环境 污染源
附4:随堂检测
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78% b.21% c.0.94% d.0.03%
(1)二氧化碳( ) (2)氧气( ) (3)氮气( ) (4)稀有气体(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3.桌子上放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a.是氮气 b.是氧气 c.是空气 d.没有物质
4.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 b.瑞典的舍勒 c.英国的道尔顿 d.英国的普利斯特里
5.下列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a.煤燃烧产生的烟b.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出的尾气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上册篇二
教材分析
本章是正式系统学习化学的第一章,带领学生进入化学课堂、走进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精彩而神秘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了解化学课的学习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哲学观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通过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认识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学情分析本章是化学启蒙教育的第一章,带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让学生认识化学课学习的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的哲学观点,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课学习的内容,玻璃仪器的洗涤,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
2、了解药品的取用方法和加热操作,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一些生活简单变化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通过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安全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3、通过对铜加热变黑实验的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憧憬和疑问,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科学。
教学措施通过实验及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现代会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科学。
【篇二】
材及学情分
析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中有空气的一些常识,通知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进一步的观察中,体会化学实验在学习中的作用。
课时教学目
标知识目标:
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学习能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能初步辩别纯净物、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学习或理解有关概念。
2.通过空气成分的实验、分析实验过程等方法,能自主得出实验结果,能更深刻地理解有关学习内容。为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打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过程,树立尊重客观事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空气污染与保护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重点:
1.空气的组成。
2.空气中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
3.空气的作用。
4.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
难点难点:
1.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过程及原理。
2.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教法学法2
指导实验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提要
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1、介绍仪器和药品名称教师边演示,边讲述实验过程,动作要慢
2、熟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推测同此得到的结论。
教学过程
1、通过阅读p33页的图,体会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联系
2、学生阅读,看图、分析这几种气体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联系
3、能叙述出氮气、几种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上册篇三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看不到又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对它已有哪些了解?
(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不是一种单一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物质组成的。人们已经测知它的成分有:
一、空气的组成
1.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大约):
(讲述)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总体积的4/5,氧气约占1/5.
(提问)你知道氮气和氧气在性质上主要的不同吗?
(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
(讲解并提问)实验可以证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只是红磷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且极易溶于水。
根据上述知识,你能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来证明空气中含有大约1/5体积的氧气吗?
(给学生一定时间的思考和议论)
(演示实验)①展示如图装置
②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和红磷燃烧的位置
③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后,教师操作。
(提问)
①你看到了哪些现象?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会生成大量白烟?白烟是什么物质?
③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或称反应容器)中?又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只占集气瓶体积的约1/5?
④剩余的4/5体积的气体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证明?
⑤你认为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
(讲述)人类对空气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期间许多科学家都做过类似的实验,但都未能取得明显的成果。直到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他所以能获得突出的成果,关键是他敢于破除当时传统的错误理论(燃素说)的束缚,能够尊重实验事实,并做出了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
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还深信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科学家才陆续发现了稀有气体等其它成分。
(引言)下面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讲述)稀有气体因在空气中含量极少而得名,以前曾被叫做惰性气体,这是因为过去,人们认为它们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缘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能跟某些物质反应,生成其它物质,故改称为稀有气体。
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因此把稀有气体称为惰性气体是不科学的。
(阅读)课本使学生了解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
(讲述)大家对空气的组成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但是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若不重视工业废气,特别是有害气体的回收和处理,任其进入空气,就会带来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影响作物生长,形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简介)英国伦敦、日本四日市或美国洛杉矶等空气污染事件,以说明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
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止
1.污染空气的物质
(1)粉尘:水泥粉尘、煤烟粉尘、各种矿尘等。
(2)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1)矿物燃料(煤和汽油、柴油等)的燃烧
(2)化工厂的废气
(3)水泥厂的粉尘
(4)燃放烟花爆竹
(5)焚烧枯枝野草树叶等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1)工厂做到废气回收与处理
(2)发展民用煤气生产
(3)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4)禁止焚烧树叶、野草
(5)提高汽油、柴油质量
(小结)防止空气与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是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练习)(投影出示练习题)
在相同条件下:
①分离100 l空气,大约可得氧气______l,可得氮气______l。
②分离______l空气,可获得42l氧气。
③分离空气获得氧气63m3时,同时可获得氮气______m3。
(作业)略。
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上册篇四
复习烃的衍生物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醇、酚、醛、羧酸等极为重要的烃的衍生物的化学性质、相互转化关系;
2、在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挖掘题给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讲解】
一、官能团:基团指化合物分失去某种原子或原子团剩余部分,而官能团是一类特殊的基团,通常指主要决定有机物分子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官能团有:—_、
o o
—no2、—oh、—cho、—c—oh、—nh2、 c=c 、—cc —、[r—c—(酰基)、r—
o
c—o—(酰氧基)、r—o—(烃氧基)]等。
o o o
思考:1、h—c—oh应有几种官能团?(4种、 —c— 、—oh、—c—oh、—cho)
oh
2、 —cho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常见)
ch=ch—cooh
(提示:属于酚类、醛类、羧酸类、烯烃类)
二、卤代烃(r—_)
1、取代(水解)反应 r— _+h2o naoh r—oh+h_ 来源:]
这两个反应均可用于检验卤代烃中卤素原子,检验时一定要用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
三、乙 醇
h h
1、分子结构 h—c—c—o—h 用经典测定乙醇分子结构的实验证明
④ h ③ h ② ①
2、化学性质:(1)活泼金属(na、mg、al等)反应。根据其分子结构,哪个化学键断裂?反应的基本类型?na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哪个更剧烈?乙醇钠水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
(2)与氢卤酸反应——制卤代烃 (分析乙醇分子中几号键断裂)
nabr+h2so4+c2h5oh △ ch3ch2br+nahso4+h2o
思考:该反应用浓还是较浓的h2so4?产物中nahso4能否写成na2so4?为什么?
(较浓,不能,都有是因为浓h2so4的强氧化性,浓度不能太大,温度不能太高)
(3)氧化反应:①燃烧——现象?耗氧量与什么烃燃烧耗氧量相同?
②催化氧化(脱氢):ch3ch2oh —h2 ch2cho +o2 ch3cooh
(式量46) (式量44) (式量60)
即有一个—ch2oh最终氧化为—cooh式量增大14
③强氧化剂氧化——kmno4/h+褪色
(4)脱水反应:①分子间脱水——浓h2so4、140℃(取代反应)
②分子内脱水——浓h2so4、170℃(消去反应)
以上两种情况是几号键断裂?
思考: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消去反应:
a、ch2=ch→chch+h_ b、ch2—ch—cooh→ch2=c—cooh+nh3
_ o nh2 ch3 ch3
c、ch3—c—o—ch2—c h— →ch2=ch— +ch3cooh
(以上均为消去反应)
(4)酯化反应:断裂几号键?用什么事实证明?(同位素示踪法)
例:r—ch=ch—r’+r—ch=ch—r’ →r—ch=ch—r+r’—ch=ch—r’对于该反应
① ② ② ③
有两种解释:一是两分子分别断裂①③键重新结合成新分子,二是分别断②键再两两结合成新分子。请用简单方法证明哪种 解释正确。
解:用r—cd=ch—r’的烯烃进行实验,若生成r’—cd=ch—r’和r—cd=ch—r第一种解释正确。若生成r—cd=cd—r和r’ch=chr’第 二种解释正确。
例: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可用如下过程表示:
oh
即酯化反应实质经过中间体ch3—c—o—c2h5再转化为酯和水,以上6个反应均为可
oh
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8o
(1)用ch—c—oh进行该实验,18o可存在于哪些物质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若用ch3—ch2—18o—h进行该实验,结果又如何?
(2)请分别指出①~⑥反应的基本类型。
解析:(1)根据信息:酯化反应实质是c¬2h5—o—h分子中o—h共价键断裂,h原子加
18o o
到乙酸—c—氧上,c2h5o—加到—c—碳原子上。即③为加成反应,形成中间体
18oh
ch3—c—o—c2h5,根据同一碳原子连两个—oh是不稳定的,脱水形成酯,在脱水时,
oh
可以由—18oh提供羟基与另一羟基上的h或由—oh提供羟基和—18oh上的h脱水,
o
且机会是均等的,因此,ch3—c— o—c2h5和水中均含有18o,而反应②实质是酯的水
o o
解,水解时,酯中断裂的一定是—c—o—,因此—c—一定上结合水中的—oh,所以,在反应物中只有ch3c ooh存在18o。
(2) ①②均为取代反应,③⑥均为加成反应,④和⑤均为消去反应。
3、乙醇制法 传统方法——发酵法 (c6h10o5)n →c6h12o6→c2h5oh+co2
乙烯水化法 ch2=ch2+h2o ch3ch2oh[
思考:已知有机物c9h10o2有如下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c____ ______f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9h10o2→a+b
d→a
o
(答:(1)a:ch3cooh、c:ch3—c—o—ch=ch2 f
o oh ch3
(2)ch3— —o—c—ch3+h2o→ +ch3cooh
ch3
ch3cho+2cu(oh)2 △ ch3cooh+cu2o↓+2h2o)
四、苯酚:
1、定义:现有ch3—ch2—、 —ch2—、c6h5—、 —、ch3— —等烃基连接—oh,哪些属于酚类?
2、化学性质(要从—oh与苯环相互影响的角度去理解)
(1)活泼金属反应:请比较na分别与水、 —oh、ch3ch2oh反应剧烈程度,并解释原因。最剧烈为水,最慢为乙醇,主要原因是: —对—oh影响使—oh更易(比乙醇)电离出h+。
思考:通常认为 —为 吸电子基,而ch3ch2—为斥电子基、由此请你分析ho—no2中—no2,为吸电子基还是斥电子基?
(吸电子基、hno3为强酸、即—oh完全电离出h+)
(2)强碱溶液反应——表现苯酚具有一定的酸性——俗称石炭酸。
注意:①苯酚虽具有酸性,但不能称为有机酸因它属于酚类。
②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以上两个性质均为取代反应,但均为侧链取代
(3)与浓溴水的反应
oh oh
+3br2→br— —br↓+3hbr
br
该反应不需要特殊条件,但须浓溴水,可用于定性检验或定量测定苯酚,同时说明—oh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邻、对位的h原子变得较活泼。
(4)显色反应—— —oh与fe3+互相检验。
6c6h5oh+fe3+ [fe(c6h5o)6]3-+6h+
(5)氧化反应 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粉红色)
能使kmno4/h+褪色 oh
(6)缩聚反应:n —oh+nhcho [ —ch2]n+nh2o
oh
例:ho— —ch=ch— 1mol与足量br2或h2反应,需br2和h2的量
oh
分别是多少?
解析:—c=c—需1molbr2加成,而酚—oh的邻对位h能被br2取代左侧的酚只有邻位2个h原子,而右侧为二元酚,3个h原子均为邻 、对位又需(2+3)molbr2,而1mol
需3molh2,则br2为6mol,h2为7mol。
五、乙醛
与h2加成——还原反应
1、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 hcn加成ch3cho+hcn→ch3—ch—cn
oh
自身加成 ch3cho+ch2—cho→ch3—ch—ch2—cho
h oh
(2)氧化反应
①燃烧
②银镜反应
③新制cu(oh)2反应
④kmno4/h+褪色
乙醇催化氧化法
2、制法 乙烯催化氧化法
乙炔水化法
例:醛可以和nahso3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水溶性 α—羟基磺酸钠:
o oh
r—c—h+nahso3 r—ch—so3na
该反应是可逆的,通常70%~90%向正方向转化
(1)若溴苯中混有甲醛,要全部除去杂质,可采用的试剂是____ _____,分离方法是_______
(2)若在ch—chso3na水溶液中分离出乙醛,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分离方法是
oh
________。
解析:(1)溴苯相当于有机溶剂,甲醛溶解在其中,要除去甲醛,既要利用信息,又要用到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这一性质。由于醛能与nahso3加成,形成水溶性的离子化合物α—羟基磺酸钠(显然不能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加入的试剂为饱和nahso3溶液,采用分液 方法除去杂质。
(2)根据信息,醛与nahso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应明确:
ch3—chso3na ch3cho+naso3,要转化为乙醛显然促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oh
只有减小nahso3浓度,只要利用nahso3的性质即可。因此向溶液中加入稀h2so4(不能加盐酸,为什么?)或naoh,进行蒸馏即得乙醛。
六、乙酸
1、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弱酸,但酸性比碳酸强。
与醇形成酯
(2)酯化反应 与酚(严格讲应是乙酸酐)形成酯
与纤维素形成酯(醋酸纤维)
注意: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实验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加入试剂顺序(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试剂中)
②浓h2so4的作用(催化、吸水)
③加碎瓷片(防暴沸)
④长导管作用(兼起冷凝器作用)
⑤吸收乙酸乙酯试剂(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吸收酯中的酸和醇,使于闻酯的气味,减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2、羧酸
低级脂肪酸
(1)乙酸的同系物 cnh2no2 如hcooh、ch3ch2cooh
高级 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
(2)烯酸的同系物:最简单的烯酸ch2=ch—cooh,高级脂肪酸:油酸
(3)芳香酸,如 —cooh
(4)二元酸,如:cooh、hcoo— —cooh等,注意二元酸形成的酸式盐溶解[
cooh
度比正盐小,类似于nahco3和na2co3的溶解度。
o o o o[
思考:ch3—c—oh+ho—c—ch3→ch3—c—o—c—ch3+h2o
o
ch3—c o
o 称之为乙酸酐,h—c —oh co↑+h2o,co能否称为甲酸酐?
ch3—c
o
o
为什么?由此请你写出硝酸酸酐的形成过程(hno3的结构式ho—n o )
(由乙酸酐的形成可以看出:必须是—oh与—oh之间脱水形成的物质才能称为酸酐,
o
而co是由h—c— oh中—oh和c原子直接相连的h原子脱水,因此,不能称为酸
o o
酐,甲酸酐应为:h—c—o—c—h。同理硝酸酐的形成为:
o o o o
n—oh+h—o—n = n—o—n (n2o5)+h2o
o o o o
七、酯
无机酸酯 (ch3ch2ono2)
1、分类 低级酯(ch3cooc2h5)
有机酸酯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
2、化学性质——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1)条件无机酸或碱作催化剂;(2)水浴加热;(3)可逆反应;(4)碱性条件水解程度大(为什么?)
o o
例:写出ch—c—o— —c—oh与足量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该有机物既属于酯类,又属于羧酸类,该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形成乙酸与酚,因此1mol需3molnaoh。
o o
ch3—c—o— —c—oh+3naoh→ch3coona+nao— —coona+2h2o
例:某式量不超过300的高级脂肪酸与乙酸完全酯化后其式量为原来的1.14倍,若与足量溴 水反应后 其式量为原来的1.54倍,请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用 r(oh)ncooh形式表示]
解析:由于能与乙酸酯化,证明为羟基酸如何确定羟基数目?抓住m≤300和酯化后式
o
量为原来的1.14倍,设含 一个醇—oh,则r—oh+ch3cooh→m—o—c—ch3+h2o
(式量m) (式量m+42)
m=300 假设成立。
再设烃基含y个不饱和度则 y=1
则该酸的化学式应为cnh2n-2o3 得出n=18
为c17h32(oh)cooh.
思考:式量为300以下的某脂肪酸1.0g与2.7g碘完全加成,也可被0.2gkoh完全中和,推测其准确的式量。(提示: _=3,即有3个不饱和度, 其通式为cnh2n-6o2,14n—6+32≈280,n=18,准确式量就为278)
【能力训练】
1、化合物a[ ]的同分异构体b中无甲基,但有酚羟基符合此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从结构上看,这些同分异构体可属于________类,写出每类同分异构体中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 _____________。
2、有机物a的分子量为128,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1)写出a的可能分子式5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能与纯碱溶液反应,分子结构有含一个六 元碳环,环上的一个h原子被—nh2取代所得产物为b的同分异构体甚多 ,其中含有一个六元碳环和一个—no2的同分异构有(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链烃 [ cnhm]属烷、烯或炔烃中的一种,使若干克该烃在足量o2中完全燃 烧,生成_lco2和1l水蒸气(120℃ 1.03×105pa)试根据_的不同取值范围来确定该烃所属类型及其分子内所含碳原子n值。
【能力训练答案】
1、27种,烯酚或环酚类。
和
2、(1) c10h8、c9h20、c8h16o、c7h12o2、c6h8o3
(2)
3、当 ≤_<1为烷烃,当_=1为烯烃,当1
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上册篇五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4.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原理。
教学工具
试管、集气瓶、烧杯、蜡烛、可口可乐j干花、cu0粉末等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深呼吸:吸气二一呼气。大家呼出韵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有毒吗?会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何影响?
[展示l-氧化碳的循环挂图,说明二氧化碳的重要性,导人本节教学内容之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讨论]如何证明你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实验证明)
二、实验探究
1.二氧化碳的性质。
师:(指着桌面上装满有二氧化碳并盖有玻片的集气瓶问):如何检查集气瓶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请你说出有关该气体的物理性质?
生: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实验l]
教师演示教材中[实验6-3]来证明这个学生的说法的正确性。
[总结](投影)
[实验2]把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结论]-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提问]我们是否根据二氧化碳的这个性质.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02的密度比空气大?(组织学生讨论)。
[实验3]演示教材中[实验6-4]o
[实验4]演示教材中[实验6-5]o
[结论l-氧化碳能溶于水。
[讨论]根据实验1、2、3、4,你总结出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
┃ ┃颜色 ┃状态 ┃气味 ┃ 密度 ┃ 溶解性 ┃ 是否支持燃烧 ┃
┣━━━━━╋━━━╋━━━╋━━━╋━━━━━╋━━━━━╋━━━━━━━━┫
┃二氧化碳 ┃无色 ┃气体 ┃无味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 不支持燃烧 ┃
┗━━━━━┻━━━┻━━━┻━━━┻━━━━━┻━━━━━┻━━━━━━━━┛
[讨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实验5]演示教材中[实验6 -6],观察四朵小花的颜色变化,分析原因,给出结论。
[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c02+h2o=h2c03
<说明实验: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同样h2c03(碳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实验6]将第四朵小花取出后小心加热,观察。
[结论]加热后,小花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分析]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oh2 c03=h2 0— - c02个
[展示]展示一瓶雪碧。说明生产汽水、雪碧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
[提问]你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呢?
组织学生讨论,并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
[分析]打开饮料盖,用导管将气体通到澄清的石灰水中,一会儿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这就证明了该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c02)与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ca(oh)2]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c02 +ca(oh)2=cac030+h2 0(板书)o
[结论]该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投影资料]美国某地质勘探队,有一次在勘探油矿时,他们用钻探机往地下打孔,忽然从地下喷出一大堆像雪花一样的固体。好奇的队员上前滚雪球,结果手上起泡变黑。原来,那“白雪”不是雪,而,是一种名叫“干冰”的物质。 ,
师:于冰是什么呢?干冰和二氧化碳是什么美系呢?
师:(讲解)原来那“干冰”不是冰,不是水凝结而成的,而是由无色气体——二氧化碳通过降温加压变成的,即干冰就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而且没有液体留下,因此可作制冷剂。如果用飞机从高空撤播干
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了,这就是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秘密。
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很多性质在我们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氧化碳的用途很多,同学们可以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总结一下二氧化碳的用途。
[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1)植物的光合作用;(2)灭火剂;(3)化工产品的原料;(4)气体肥料等。
师:二氧化碳有如此重要作用,是不是说二氧化碳气体越多越好呢?
(组织阅读教材有关“温室效应”的内容及如何防止“温室效应’’。)
[总结]防止“温室效应”应采取的措施: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乱伐;
(4)节约纸张,不用一次性筷子等。
2.一氧化碳的性质(简单介绍)。
师:哪位同学告诉我,你通过什么途径观察到一氧化碳的燃娆现象?7
生:我们观察家里煤气燃烧现象,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co,煤气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把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的石
灰水变浑浊,即co燃烧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师:对。家里的煤气燃烧,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能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
色.
师:除此之外,一氧化碳还有什么性质呢?
[实验l]小白鼠实验
[实验2][实验6-8]
师:看完实验1你们有何感觉?残忍!对!如果自然界中充满了一氧化碳气体,我们的命运就会和小白鼠一样!因此我们必须学习一氧化碳性质,认识它,了解它,避免它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灾难。(继续探讨教材中[实验6-8],分析人体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结]预防的重要——增强自身的环保和安全意识,急救措施——如果一氧化碳中毒,轻微者:应让其呼吸大量新鲜空气或进行人工呼吸;严重者:医疗上常用静脉注射五甲基蓝进行解毒。
师:一氧化碳有毒,我们就认为它可恶,不能存在,它真是一无是处吗?请同学们再看一组实验。
[实验3]教材中[实验6 -9],请同学们观察氧化铜粉末的变化情况。
[结论]实验说明,co与木炭一样具有还原性,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cu0+ co——cu+ c02,利用这个性质,可以用一氧化碳来还原炼生铁。
课后小结
师: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能与水反应。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反 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4.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还原性和毒性。
5.温室效应及防止温室效应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552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