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乡愁的散文随笔乡愁的散文诗篇一
“故人具鸡黍,邀我到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所指桑麻,虽然泛指农人稼穑,但唯独提起桑麻,可见麻这种作物在农耕社会里的重要地位。
麻,曾经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农作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故乡早已消声灭迹。现在,无论市民、村夫,还有几人识得农麻?像我年逾古稀,曾经的农家子弟,农麻也只存于少年的记忆中。
麻,属于经济作物。不是食粮,却有广泛的用途。在我少年的记忆中,生产队大田里,大面积,棵高叶阔的,被称为苘(qing)麻;长在农家自留地里那小面积的叶窄茎直的叫好麻。苘麻的茎皮纤维粗糙,用于编制绳索、麻袋。好麻的纤维纤细、结实,常用于做鞋纳鞋底或捆绑那些耐磨的器物。
夏天,绿色田畴里那成片的苘麻地,是农家孩子的乐园。放学后,把破旧的书包仍在地边,摘片厚实、椭圆的麻叶顶在头上,挡住火热的日头,踮起脚尖采摘苘麻顶上半球形的麻果,剥开鲜嫩的麻果皮,里边漏出乳白色的排列整齐的麻果仁,吃到嘴里,甜甜的,脆脆的,吃了还想吃。孩子们也知道,过几天,麻果仁由白变黑,成熟了,就不能再吃了。那年月,常年填不饱肚子的农家孩子,在地里,见了啥庄稼,都敢尝尝,只要能填饱肚子,都是好东西。
秋天到了,苘麻由绿变黄,大人们将成熟的苘麻割下,捆成捆,放在在村南那条河里,上边压上大石头,这叫沤麻。大约两个集日(10天)后,麻杆表层腐烂了,麻沤好了,接下来的程序就是剥下麻杆上的茎皮,洗净、晾干备用。当人们把沤好了的麻拽到岸上时,那群脱水的小鱼开始挣扎着钻出麻捆,往水里逃。瞄准时机,孩子们一拥而上,手拿把掐,各显捉鱼身手。社员们一边看热闹,一边提醒“注意,别掉到水里,喂了王八!”剥麻,那是又臭又脏的活,没啥好看的,不管我们的事。带着战利品回家喽!今天晌午,野菜饼子就小鱼,美!
那年冬天,班主任给同学们下达了一项艰巨任务———每个同学交2两麻,准备结一条拔河绳,替换下原来班里那条已经结了三个疙瘩的旧绳子。孩子们都犯了难:生产队的苘麻剥好晾干后,锁在库房里了,社员们要用这些麻结绳,做牛拉犁,马驾车的绳套,从不给社员分。各家各户在自留地里收获的好麻,因为播种的面积小,产量低,谁舍得拿出来?放学后,我和妈商量,妈说:“咱家好麻不过一斤,还得给你们做鞋,总不能光着脚上、学吧!”我无言以对。第二天我沮丧地背起书包上学时,大我8岁的二姐从半路追了上来,她从身上取出一个小包,递给我,“去交差吧!”“妈知道吗?”“不知道。”后来妈发现麻少了,举着笤帚疙瘩审我,”是不是你偷了”。没等我坦白,二姐夺下妈手里的家伙,平静地说,“我送人了,”结果我躲过一劫,二姐挨了一顿骂。
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随着科技的发展,故乡传统的苘麻、好麻等农麻逐步被淘汰。麻,这种古老的农作物的使用价值,渐渐地被塑料、化纤、尼龙替代。无论从实用还是从成本考虑,这些替代品性的性价比都远远超过了农麻。所以,农麻退出农作物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人类社会总是要向发展的,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
每当我回忆起少年岁月,故乡那些与农麻相关的萦怀往事,会顿时涌上心头:那片青绿的麻田,甜甜的麻果,从沤麻捆里蹦出的小鱼,操场拔河的那条粗粗的绳索……这一切,都已化做浓浓的乡愁。
乡愁的散文随笔乡愁的散文诗篇二
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大多数人为了生活不得不离开家乡外出打拼,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家一趟,久而久之,对家乡的印象也在渐渐模糊,对于家乡的思念也在慢慢变淡。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关于远去的乡愁散文欣赏。
我坐在故乡淮北到北京南的高铁上,夜幕还没消失,黎明即将到来。我望着窗外的雪野一片白茫茫的,外面飘着雪花,我想起了三十二年前的冬天,也是在一个雪花纷飞的早晨,我离开了相依为命的奶奶,离开了生我养我给我生命之躯的故土——淮北,开始了我人生的漂泊之旅。当我离开的那一剎那,泪水涌入眼帘,我知道故乡只是我思念的味道,因为我是去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海南岛。
十八岁的我迫于生计,也是想换个地方活着,总而言之,或许是命运冥冥中注定和老天爷的安排,使得我刚生下不久便有算命先生说我一辈子不吃家里的饭,这就是所谓的命吧?我真的就没有在家里生活过,也没有体会过父母的爱和温暖。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是痛苦不堪的,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只有离家才是生存之道,越远越好,哪怕是天涯哪怕是海角,就这样我在一个雪夜离开了故乡。
在我生命的记忆中无法忘怀那个离别的雪夜。夜下得很大,打开门一片雪野,就这样我迈开了离乡的第一步。脚踩进雪里很深很深,我和奶奶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出家门,走向村里通往外面世界的那条小路。
雪下得很大,漫天飞舞的雪花飘落在我的身上,淹没了我后面的脚步,奶奶跟着我依依不舍地送我,一老一少的身影消失在雪夜里,我此时此刻才真正明白了离别的感伤和哀愁。奶奶的语重心长我听不清楚,老人家送我一程又一程,我实在不忍心看到这世间的.无常和悲苦,便加快了脚步。奶奶在雪夜里向我招手,渐渐地,渐渐地,奶奶从我的视线里失去,我置身于雪花的飘舞中。别了,淮北!别了,我的故园。
也是到淮北火车站坐车到徐州转车,沿着这条铁轨,把我带到一个遥远的地方。从此以后,我就是一个异乡的人,死了也是异乡的鬼。
而今故土已经不在,我生活过的村庄已经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了,剩下的只是回忆、怀念和那份无法割舍的乡愁。故乡虽然通了高铁,把我和故乡的距离拉近了,回家的时间缩短了,可是悲哀的是故园不在了,我再也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乡愁的散文随笔乡愁的散文诗篇三
乡愁啊,就像是大海中的一片孤帆,漂泊在海波上,不知何处是岸。如果你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念,便不知道何处是家了。
--题记
乡愁的散文随笔乡愁的散文诗篇四
年年有中秋,岁岁人不同。不知今年又有哪些人会被迫留在他乡,在明亮的月光下思念着家人?中秋节,一个代表团圆的节日,往往让身在异乡的人倍加想家,正如诗中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也许你来自繁华的大都市,也许你来自偏远的小山村,但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待在异乡,在这一刻,相信你都会倍加的思念自己生长的地方。脑海里也会不断的回放着记忆中的中秋节,想象着家人们围坐小院欣赏着圆润的月亮、品尝着各式的月饼、或是老人再次讲起那古老的故事的情景......一切的一切,仿佛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让人止不住的想念。
一种情感,万种表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释放情感的方式,浓浓的乡愁亦是如此。文人骚客也许写诗、写文表达他们中秋不能与家人团圆的惆怅,能歌善舞者也许高歌一曲或轻舞曼曼来寄托他们的思乡情怀。可,那些离乡背井的农民工呢、那些刚刚迈出乡村不远千里来到繁华都市求学的学子呢,他们会怎样表达自己独自过中秋的落寞?是面对一轮明月的惆怅,还是独自品尝月饼的怅然?对于他们来说,望着天上的月亮,看到的也许不是曼妙的嫦娥,而是自己生长的那个小山村;对着散发着淡淡香味的月饼,也许会难以下咽;在这一天,对于他们来说,无论外面如何喧闹、如何张灯结彩充满节日的气氛,热闹都是别人的,寂静都是自己的。
难道,在这个人人团圆的佳节,他们真的不能找到可以团聚的亲朋们?当然不是。
其实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乡异客在远离家乡的一隅也能了解到家乡的一切,在他乡的中秋节也能感受到故乡的祝福!这个地方儿就是村村乐,一个集农村论坛社区、农村分类信息以及农村交友为一体的综合型信息平台。在这里,无论你离家有多远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家乡,看到家乡的新变化,找到家乡的亲朋好友,并畅快的跟他们谈天说地。对于身在异乡的人,村村乐就是一个乐园,将分散异地的乡亲再次团聚!也是一面镜子,向外界映射出乡村的变化!
也许,这个中秋节他们不会再孤单。也许此时,身在异乡的你正一张张的上传着自己的照片、送给远在家乡的亲友;或是正在与三五好友互聊理想、谈论着自己的现状;亦或正和家人一起说着自己的梦想、听着古老的故事,一起望向窗外的月亮,一起感受着节日的气氛。
又一年中秋,又一个思乡的人。不过,今年的中秋节对于身在异乡的人来说应该不会那么孤单,因为他们会在村村乐上找到与他们一起过节的亲朋好友,然后一起快乐的度过这个传统佳节。
乡愁的散文随笔乡愁的散文诗篇五
眨眼已届天命之年,我的最大变化是,每到周末总想回趟老家。为
什么
要回老家,还真没有仔细想过。 是看望母亲吗?母亲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妹四个抚养成人,促其上学,帮其成家,带其子女,十分不易。回想二十多年前母亲来洛阳帮我们带孩子,当时也不过五十多岁的年纪,然而那时就觉得她有点苍老甚至笨拙。虽然苍老笨拙,但母亲对我们一家的饮食起居关心备至,那种小心翼翼的举止、战战兢兢的言谈,让我记忆犹新。在她不习惯的城市,母亲尽着她的绵薄之力。现在,她的孙子已二十多岁,母亲也八十多岁了,进入耄耋之年。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子女责任,让母亲颐养天年,周末常回家看看。母亲每每看见我从车上下来,就会小步趋跑过来,布满皱纹的脸上笑逐颜开,边走边高声说,回来啦!孙子哩?咋带恁多东西嘞!当媳妇递给她每月的孝敬钱时,她会用手让着说,有!有!你拿着!你拿着!当我们围着桌子吃饭时,她会笑呵呵地不断提醒我们吃这吃那。是看望妹子吗?我有两个妹子,分住在相邻的两个村子。不管去哪个妹子家,媳妇总会提前打个电话说,我们现在从洛阳出发,约一个钟头到家,你哥想吃手擀面,做蒜面条吧。俩妹子家条件尚可,也知道我在吃上随意,但卫生要求高。她们得信儿会提前准备。到家了,地面整洁,光可鉴人,客厅整齐,窗明几净。落座片刻,手擀面就会端上来,面里会有几片绿绿的菠菜或红薯叶,浇勺蒜汁后再堆放厚厚一层金黄的.炒鸡蛋,吃起来“呼呼”的相当爽口。一两碗面下肚后,再喝碗面条汤,这顿饭就功德圆满了。
是想念叔婶吗?七叔八婶二十兄弟八姐妹及其三四十个晚辈,是我们这个大家的基本构成。当你踏进村里,跨进家门,“回来啦”的问询声,“四哥四嫂”(我排行老四)、“四伯四娘”的呼唤声,句句真挚,声声实诚,还有乡邻乡亲的招呼声,拖拉机、摩托车、电动车穿梭声,这一切声响可能就是我们回味无穷绵延不绝的乡音乡情。到四叔家里,四叔会问寒问暖,四婶会拿出刚出笼的包子。到五叔家里,五叔会吆喝当厨师的儿子做菜,五婶会央五叔下窖装满一整袋红薯让我们带走。这红薯是旱地红薯,皮红肉面,或蒸或煮,味道甜美。到六叔的地里采摘时令蔬菜和桃子,那蔬菜和鲜桃带回洛阳后能让我们吃上好几天。
是想念老家的沟沟坎坎吗?我在邙岭深处的坑子院里长大,这个院子养育一大家后又衍生六大家三四十口人。小时候,上学要爬几个陡坡到邙岭之巅的学校,这个学校让我与两百个同龄人一起读了
小学
读了初中。我们要下到沟地,上到东咀、庙咀、北梁、东梁的梯田里劳作,在麦田里拾麦穗,在玉米地里点化肥,在棉地里摘棉花,从沟底井里往坡上旱地抬水点红薯苗。我们曾顺着山坡飞奔而下,然后在梦中跃起飞翔;我们曾在庄稼地里欢呼着追狗撵兔,在水沟里摸鳖抓泥鳅,在生产队果园里偷桃摘梨。二十多年后我曾和朋友多次回到老家,上坡下坎,登高望远,跋山涉水,指点沟壑,给他们讲这儿曾是眼老深井,那儿曾有棵老槐树,这儿是谁家,那儿又是谁住。看窑洞仍在,想物是人非,看村民新居,想沧桑巨变,时不时地感慨万千、唏嘘再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我魂牵梦绕的乡愁。
乡愁的散文随笔乡愁的散文诗篇六
我常常想起老家门口的那棵大槐树,想它香甜月白的花,想它郁郁葱葱的绿,想它带给我的欢愉时光。
20世纪80年代初,我家批了宅基地,父亲倾其心血盖了四间平房,平房盖好后,就在门口种下了这棵槐树,父亲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3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树,也长成了参天大树,我们姐弟仨也先后大学毕业,立业成家。
春天,槐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清香甘甜的气息,满树黄白色的花朵一串串、一簇簇地挂满枝头,一幅丰收喜悦的景象。嫩绿的羽翼般的叶子衬托着晶莹剔透的蝶形花朵,煞是好看,而槐花那甜丝丝的味道早已让我的味蕾蠢蠢欲动。个子不高的我,便偷偷地拿起家中长长的钩子,折下槐花开得最盛的枝条,叫弟妹一起捋槐花,一边捋一边抓上一把塞进嘴里,尽情地吮吸着甘甜的'汁液。父亲看到那些被折断的槐树枝,总是皱着眉头,我知道父亲心疼他的树。但不谙世事的我们,总是把槐花当成天然美食,让母亲蒸槐花、做槐花馅包子。
夏日的午后,酷暑难耐,槐树高大威武的枝干、茂密浓郁的绿叶洒下大片的绿荫。母亲便会拿来一条大竹席铺在树下,我和弟妹就争先恐后地抢占自己的地盘,躺在树荫下,听着蝉鸣、和着微风,香甜地睡着了。
深秋时节,满树金黄的叶子片片飘落,宛如一群群黄蝴蝶迎风起舞,我追着那些黄叶玩耍。在家门口的路上,早已铺满了厚厚的黄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放学归来的我,望见那一片黄色,便欣喜若狂地奔过去,摸着槐树的身躯轻轻地低语,倾诉自己的心思。
冬日,槐树的叶子落尽,光秃秃的槐树依然静静地矗立在寒风中,等待着亲人回家。
前段时间回老家,我远远就望见了大槐树,它依然威武雄壮,守卫着家。
乡愁的散文随笔乡愁的散文诗篇七
题记----
门前枯草堆,屋角银线盘,
瓦上杂草生。冬风夹雪,腊梅已绽,
秋雁不复南行!
只怕自从你走后,铁狮子一哭会生锈。
夜风吹透小轩窗,星星
月亮
全变瘦。只怕自从你走后,心里肚里太难受。
牵挂月月又年年,无眠半宿又一宿。
何日再相逢?哪天再聚首?
当面诉别情,花间一壶酒。
喜鹊连声叫,黄狗轻声吼。
古桥新流水,蓝天大日头
风吹着我的思绪,再次离开。却不知相聚又在何时,无可奈何,试问谁能把这种莫名愁浇?自古以来离愁别绪太多,可是谁又能做到真正的消愁呢?远在他乡的游子又有哪个不恋家的味道,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哪个又能留的住这股清风,它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谁也无法挽留......谁没个恋家的时候,任凭夜风吹透小轩窗;任凭天空中那星星月亮全变瘦,任你吹透变瘦,可是你吹的透我的愁恨吗?星星月亮真的能变瘦吗?你们永远不能理解游子的心,你又何必去吹透消瘦自己呢!曾经有一条路坑洼不平,现在变成了一条平坦而又漫长的油柏路,以前那条坑洼不平的路一边全是高高大大的数估计现在只能看见树桩桩了。每次回家固然很兴奋,可是谁也不能长久陪伴,终归要离别,远去异国他乡。其实我哪也不愿意去,就留在故都,我热
爱
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悉知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切对我来说都太熟悉了,成为我生命中一部分。当我再次回归故土时,已是杂草丛生二月天,满树子规啼凄凉。看着场口(街区)上稀疏的人影总感觉少了点
什么
。我望着门前那荒芜的田地,几株高高的核桃树,门前枯草堆,屋角已是银线盘。一把破旧的二胡,发出沙哑的声音,他不再响亮,却见证了一生一世。曾经的茂密,见证了他的稀疏,却又无可奈何。楼梯上嫩绿嫩绿的`青苔,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我抚摸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还有那坍塌的泥墙和那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曾经这里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现如今空空荡荡只剩回忆。在那最深的,触手可及的地方感觉到了他们是有精神有灵魂的,从未消失!“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悲欢明日悲”谁说不是呢!这般愁啊犹如洪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游子们远出在外,每天晚上只得看见那残缺的玉盘,和那孤零零的星星,随着那单影成了四个人独自发着愁……今天你可倒好你是圆了,可是游人呢?以前大家伙聚在一起,那家伙热闹啊!听着音乐,赏着那月儿,多好啊!可如今月亮再怎么圆它也只能圆这一时,却圆不了一世,到头来却又是人去楼空,月儿你又何必故作姿态呢!游人们常常居所不定,四处漂泊,谁也不想这样,可是谁又能阻挡呢?孤独的黑夜吟着那首“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谁又会去留恋那曾经逝去的繁华,现如今已是银丝满墙头,破碎不堪!一张褪已经了色的照片,好像带给我一点点怀念。巷尾老爷爷卖的热汤面,味道弥漫过旧旧的后院,流浪猫睡熟在摇晃秋千,夕阳照了一遍他咪了咪着眼睛。一把生了锈的破锁,还有那雕刻着图案的门帘。窄窄的长长的过道两边,老房子依然升起了炊烟。已经记不得哪年的哪一天,很漫长又很短暂的岁月。现在已经回不去了,早已流逝的光阴,手里的那一张渐渐模糊不清的车票,成了回忆的信号。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576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