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教案万能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优质(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6:36:49
最新小学语文教案万能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优质(六篇)
时间:2023-06-06 16:36:49 小编:zdfb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万能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篇一

1、会认13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作者的转变。

识字、写字

小黑板

1、小朋友们,我们在读了一些书,认识一些字,就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就想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下来,这就是日记。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两则日记。板书课题,齐读。

1、师领读课文,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课文。自己读准字音。

3、认记生字。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认记,并为它组词。

(2)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

4、齐读生字、开火车读,同桌互相检查,作上记号

1、在识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看看是否能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2、齐读课文。

3想想日记和课文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师根据学生回答规纳总结。并在日记本上写出日记的格式。

第一则

1、学生自由读第一则日记,看看这篇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

2、小作者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做了一个美妙的梦,她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她)

3、她的愿望实现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4、妈妈回来了!她的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呢!里边有些什么呢?小女孩是怎样打开包的?(理解迫不及待)5、所有的东西都有两份,你知道为什么吗?(一份给我,一份给阿英)

6、小作者没有得到心爱的裙子,她心里高兴吗?如果你是她,你心里会怎样想?(抽生说说)(板书:要妈妈买裙子——妈妈没买——关心帮助别人)

7、试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生气的语气。

8、齐读第一则日记。

第二则

1、请女生齐读第二则日记,男生仔细听,看看这一则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写了些什么?(7月20日写的,写阿英妹妹来到我家和我做的又一个梦)

2、阿英是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贫穷的苗家小姑娘,很勤快也很好学)

3、阿英妹妹告诉我些什么?(她说妈妈一直寄钱帮助她上学)

4、读到这里,你觉得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你还生妈妈的气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请生说说)

5、小作者又做了一个梦,这次她又梦见些什么呢?(生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她又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带她去买裙子,可是她没有买,她用钱买了许多书带到苗家山寨,把书送给苗族小朋友,还和他们一起高兴地玩。)(板书:妈妈要买裙子——我没让买——学会关心他人)

6、如果你是小作者,你还会买那条裙子吗?为什么?(请生说说)

7、齐读第二则日记。

说说你今天想写什么?今天回家就写出来吧!念给爸爸妈妈听听。

板书设计:

日记两则

要妈妈买裙子——妈妈没买——关心帮助别人

妈妈要买裙子——我没让买——学会关心他人

小学语文教案万能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篇二

1.学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本课的生词,积累词语。

3.品读语言,体会其含义,感情刘伯承、邓小平的军事才能及军事家的风范。

学习文章表达顺序上的特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刘伯承、邓小平的精心部署。

2、文章在表达顺序上的特点。

课件

二课时

设计和安排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有谁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历史故事呢?请讲给同学们听听。

2.同学们听后,说说你们的体会吧?

3.提示课题:

我们今天要见识见识刘伯承、邓小平是如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

4.板书课题:刘邓大军渡黄河。

二、了解内容

1.问题设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了解文章的内容。

3.自学交流汇报。

(1)读准字音,辨别字形。

驻(zhù)捷(jié)侦(zhēn)署(shǔ)伪(wěi)毯(tǎn)碟(diě)筹(chóu)蹲(dūn)弦(xián)

(2)理解词语。

广阔无垠敏捷夜以继日序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3)文章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相关住处如:时间、地点、人物、中心事件。

(4)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刘邓的渡船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

第二部分(第7~11自然段)刘邓渡河前的精心部署。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午认错刘邓大军渡过黄河。

三、质疑、讨论

2.交流自己的发现,畅淡感悟。

文章运用了插叙,更体现了刘邓部署的精心,让我们感悟刘邓的才能。

3.读课文,感悟。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说说文章在记叙顺序上的特点。

3.刘伯承、邓小平的精心部署在文章的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了呢?

二、学生品读课文

1.学生自读、思考:刘伯承、邓小平的精心部署体现在文章的哪些地方?

(1)学生自读,在课文中圈点、批注。

(2)小组合作探究。

(3)班内交流汇报。

1刘邓的轻松、胸有成竹。

a.“敌不怕我们渡河寂寞……渡河完毕了!”

b.“不明修栈道,怎么能暗度陈仓呢!”

c.渡河之前……准备工作。

2渡河顺利。

a.船像离弦之箭,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

b.午夜时份……渡过了黄河天险。

c.本来……部队根本未进入阵地。

2.激情朗读,感悟刘邓部署的精心。

3.想想历史,看看今朝,我们想说些什么呢?

小组交流。

三、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学习这篇文章后,自己在知识、能力、思想观念上的收获吧,并与同学们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万能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篇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一、以花入画,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以花的话题入画

2、学生交流。

师:清代诗人郑燮对兰花情有独钟,他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郑燮的画作。

2、师:郑燮不仅爱画兰花,而且还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对兰花的喜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香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教师范读。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解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全班齐读。

5、了解诗中大意,师配乐讲述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句

(一)看兰

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兰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千山顶上头)

2、身边的兰花和这里的兰花进行对比:

3、指导读第一句。

学习第二句

(一)闻香

1、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显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妙香稠)

(二)品香

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义。

师:香到什么程度?(稠)读出“稠”的感受。

2、进一步体会花香的“妙”

师:花香本是四溢的呀,为什么这里的花香却这么“稠”?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诗。

学生谈。

师:本该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间聚集,竟香浓到令人感到粘稠,这是多么奇妙的花香啊!

来,再读这句诗,读出又粘稠又奇妙的花香来。

过渡:难道这里的兰花真有那么香吗?带着这个问题听听老师下面的介绍。

3、进一步理解“妙香稠”的含义。

师:兰花啊,只有你高贵纯洁的兰花才能理解郑板桥呀!读第二句诗。

5、全班齐读一、二句诗。

学习三、四句诗

1、师:你们再轻声读读三、四句诗,读懂了什么?

结合刚才的介绍,这里的的“喧闹”仅仅是在写兰花和兰花脚下的浮云吗?

2、师:身处其中的郑燮是什么态度呢?(来不相知去不留)

是呀,这不就是郑燮的志向的表白吗?这里的兰花不就是郑燮的真实写照吗?这就叫“借物言志”。(板书:借物言志)

3、小结。

4、指名读,边读边评价。

5、回归整体

配乐齐度读古诗。

小学语文教案万能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篇四

1、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2、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3、学生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学生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了解体会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积累成语,文言文成语故事,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法:运用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组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

寓言两则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的意思,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教师小结:寓言故事中都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师举例说明)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首先我们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1、自读《揠苗助长》,学习生字

2、检查自学生字的效果。

3、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

4、再读课文,了解寓言的大致意思。

(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根据寓言内容,思考问题,读懂课文。

(1)种田人见到自己田里的庄稼总是不长,他的心情怎样?在文中画出最能表现心情的词语(焦急)引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把种田人的焦急的心情表现出来)

(2)种田人怎样做的?指名朗读课文的相关段落。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6、小组讨论:种田人觉得这种做法怎样?你觉的他这种做法怎样?

从“总算”“一大截”理解种田人的心情。

7、这则寓言最后的结果怎样?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小组交流,指名在班上说一说)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在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这则语言的含义。

(凡事都有它的自身发展的规律,如果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就会把事情弄糟。)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

2、说说《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自由读课文。

根据题目大致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理解“亡”丢失。“牢”这里指羊圈。

2、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3、朗读课文,探究学习。

那个养羊人为什么丢了两次羊?后来为什么没再丢羊?

同桌互相说——全班交流。

4、评一评:你对这个牧羊人有何评价?

5、感情读故事。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接下来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这个故事。

(学生自己体会,教师加以点拨)

可以先在小组里讲,再派代表在全班讲。

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类似的问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小组内展开交流,把自己所遇到的情况讲给小组同学听,并提出改进设想。

我们主张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包括时间、空间和锻炼的机会等。具体到语文课堂上,包括读的权利,写的权利,交流的权利、讨论的权利、评价的权利等。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评价那个牧羊人,学生谈得头头是道,对寓意的理解水到渠成。这种效果远比问学生:你懂得了什么学生感兴趣得多。教育的方式很多,我们要做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最佳方案,保证教学扎实有效。

小学语文教案万能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篇五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一、二节。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诗歌,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新年的新意和生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新年的新意和生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教学重点

能借助课文理解词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

从诗歌中感受新年的新意和生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多媒体课件。

一、欣赏视频谈话引入:

1、欣赏视频《新年好》。

2、亲爱的孩子们,当新年的脚步向我们走近,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你是不是也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向大家诉说?你是否也有许多美好的祝福带给大家呢?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新年,聆听诗人徐鲁的诗歌《你好!新年》。

3、简介徐鲁。

4、板书课题,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配乐朗读《你好!新年》。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的时候注意字字入眼,读得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生字。

①、指名读一读。

②、齐读。

③、口头给生字组词。

④、注意“淙”是平舌音,“草垛”的“垛”是四声,“雪橇”的“橇”右边是三个毛字。

4、出示词语。

①、自由读一读、齐读、个别读。

②、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三、品读课文感受新年:

1、学习第一、二、三小节。

抓住“冰河”、“燕子”、“冬末”、“草垛”等词语

②新年美吗?让我从你的声音、表情中感觉出来吧。

③请推荐一位你们心目中读得的同学示范一下。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⑤教师范读。

⑥指导学生练习背诵第一、二小节,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

2、学习第四小节。

①出示第四小节,指名朗读。

②说说你都读懂了些什么。

③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欢呼新年的到来。多媒体出示:新年钟声敲响时的片段。

④此时此刻,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让我们双手合十,默默地许下心中的愿望。

⑤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一年里,一切都是新的。孩子,把你刚才在心里默默盘算的计划或者许下的愿望,写一写,画一画,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学生分组交流)

⑥汇报。

3、学习最后一节。

①朗读第五小节。出示:

三百六十五片叶子,叶叶青翠,

请你把第一片珍贵的叶子捧在手上;

三百六十五里路,路正漫长,

请你用诚实的脚步去把它丈量。

②你从这段文字中体会到了什么?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

④“诚实”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句话吗?

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贵品质。——歌德

⑦写一写新年祝福。把它当做新年的礼物,送给你最想送的人,你也可以制作成新年卡片。

⑧学生汇报。

4、小结全诗,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四、课文小结:

今天,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我们用最虔诚的心在这里写下自己的心愿。请将这页纸夹在书中,等新的日历撕下第365页时,回头再瞧,一年里的努力是否让自己满意,自己双手捧着的是否与今天的期望相同。孩子,祝愿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心想事成。

五、配乐朗诵,拓展感悟

1、配乐朗诵全文。

2、试背1、2节诗。

3、说说自己新一年的新打算。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词。

2、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1、2小节。

3、写一写自己新年的打算。

小学语文教案万能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篇六

情感与体验:在演唱表演中,学生能够体会歌曲中旋律美、歌词美,学会创造美。由此培养热爱祖国的美好心灵和真挚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学生基本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讲、唱、演相结合互贯通,提高学生音乐的听觉、演讲、歌唱、表演的综合能力。

学生基本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0353|0512|

交流互动——发现美

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美丽的家乡。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家乡的美,并能够表达自己家乡的美。)

一、图片导入——感受美

让学生感受各个不同家乡的美。

师:有位作者用歌声唱出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我们来听听是怎么唱的?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各个不同的家乡美,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美。)

《我们的田野》

二、学唱歌曲——体会美

1、朗读歌曲。

提问:这首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田野风光(学生交流)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鲤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学生能够体会歌词美。)

2、教师范唱,学生找出难点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唱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演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找出难点:后半拍唱:0353|0512

突破难点:先将“0”先唱成“空”作辅垫。即0353,熟悉后,去掉“空”字,按休止符正确的练唱。比比谁唱得更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加入歌词,完整演唱

a跟琴演唱一遍

b分六小组自学歌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才华,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随伴奏轻声演唱

巩固歌曲:分小组唱、个人演唱、男女演唱——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成就的评价与总结,学生能够在评价过程中互相学习,学会如何评价,如何调整自己的言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歌曲的处理

这是一首很美的歌,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唱好它呢?

生:优美、抒情、轻声演唱

学生基本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三、拓展知识——创造美

欣赏郝歌歌舞《非洲我美丽的家园》

郝歌用他的歌声,舞蹈表达自己家乡的美,请同学们也用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者是画画来表现自己家乡的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设计意图: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对于进一步培养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美丽的歌曲《我们的田野》,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发现美,感受美、体会美、创造美,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离开教室吧!

播放歌曲《我们的田野》,让学生离开教室。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59206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